1、简介 是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该指标根据会计“实收资本”明细科目填列。2、图书信息 国家资本 作 者: 薛圣东 著 出 版 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02-01 字 数: 380000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801739933 定价:¥36.002.1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主人公任信良出任上市企业——滨洲创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前后的个人经历,描写国企经营者于现代商场、官场、情场之中,官商,商商,男女之间的交易与交换;在对所谓成功的追求中痛苦与迷茫。矛盾与折磨;展示现代商场、官场、情场上的楚河汉界、明争暗斗与波诡云谲。 书中的故事没有硝烟,没有枪声,但是,错综复杂中处处充满着争斗与厮杀;多重迷雾中处处充满着生与死、荣与辱、正与邪的较量。官与商,商与商,男与女之间的交易与交换,演绎着交易与交换中的阴谋与奸诈。在现实与虚幻之中,聪明与愚蠢之间,通过明暗化转变为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与诡计。明暗交织的故事如大海深处的暗流,又如同宇宙深处的黑洞,有形无相又无形无相。国有资产无情蒸发正威胁着国家资本的安危,现实与事实,呼唤良知与道德的回归;呼唤法律与制度的捍卫! 国企如疆,谁主沉浮?敏感深刻的主题,随着主人公命运的起伏,呼之欲出,令人深思和回味。2.2作者简介 薛圣东:字丹霞,号梅鹤楼主,大连人,大学毕业后从军入伍,先后任排长、参谋等职务,1994年转业后,进入省直国有企业,先后担任集团公司内贸中心经理、集团公司监事会副主席兼法律室主任、纪委副书记等,现任某省直国有企业董事、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三十多年来,共在国家级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以及感悟、励志、政论等方面的散文和言论,《国家资本》是作者创作的长篇系列小说的第一部,2.3目录 第一章 成功的感悟 第二章 推介会困惑 第三章 班子会玄机 第四章 会后的授意 第五章 成长的历程 第六章 清风观问道 第七章 市长的家宴 第八章 领导出自传 第九章 成就感心态 第十章 任命的前奏 第十一章 著作论成功 第十二章 不同的旋律 第十三章 任命与就职 第十四章 深情的寄语 第十五章 瓦解上访者 第十六章 喝酒第一站 第十七章 唱歌第二站 第十八章 桑拿第三站 第十九章 如何说真话 第二十章 市长的打算 第二十一章 银河新计划 第二十二章 国企滋味论 第二十三章 蔡泽藩讲佛 第二十四章 普陀山敬香 第二十五章 应对举报信 第二十六章 跟庄有学问 第二十七章 妻子的遗书 第二十八章 官司是关系 第二十九章 律师的本钱 第三十章 少女无知型 第三十一章 古董店惊喜 第三十二章 检察院扣人 第三十三章 不同的心态 第三十四章 捞人的技巧 第三十五章 捞人的代价 第三十六章 愚蠢的担保 第三十七章 律师的点拨 第三十八章 隐蔽的战线 第三十九章 唐甄之名篇 第四十章 知心与交流 第四十一章 跑赢了庄家 第四十二章 传来的噩耗 第四十三章 一曲成谶语 第四十四章 民主生活会 第四十五章 扶贫仙浴沟 第四十六章 小别为新婚 第四十七章 劝退费插曲 第四十八章 重逢的背后 第四十九章 悲痛也做爱 第五十章 宝剑的秘密 第五十一章 周国臣葬礼 第五十二章 临终无真言 第五十三章 反目皆是恨 第五十四章 追悼刘志恒 第五十五章 生病的智慧 第五十六章 加州阳光浴 第五十七章 应诉堪称绝 第五十八章 必然的彷徨 第五十九章 难免的劫难 第六十章 举头有神明 第六十一章 劫后看真情 第六十二章 下海的滋味 第六十三章 人情与冷暖 第六十四章 大梦在国企 (跋):中国当今的社会呼唤着能有更多的“愚人”
又称H股, 是中国境内公司到香港上市的股票.. 一般而言, H股的上市企业规模相当大.,大多属于基础产业且为该行业的领导地位. H股平均资产约65亿人民币, 这也是以往H股股价偏低的原因. 但随着外资对H股的青睐及股价偏低的诱因, H股的潜力反而更有无限的获利空间. 另就立法而言, 在港股上市的H股不仅要受到中国证券监管机关监管, 更要依港股国际证券法行事, 可谓双重保障. 港股 H股里面不乏同时兼有在中国上市发行的A股, 这些企业分别具有港元及人民币计价的股价, 具套利空间. 一般而言, H股配的现金股利都不错, 目前中国内地的A股市场尚未开放海外投资者买卖, 所以港股中的H及红筹股应是参与中国经济成长的最佳方式 提及红筹股,又怎能不说说与之有一定相似的国企股呢?国企股是指那些获中国证监会批核到香港上市的国有企业。它亦可称为 H 股,意指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国企股。在内地还有称为 N 股及 S 股的,是分别在美国纽约及新加坡上市的国企的简称。 国企 vs 红筹 这样看来,国企与红筹同为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两者究竟有何分别呢?可以说,由于国企股与红筹股的内地色彩同样浓厚,既同为内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其主要业务又同样与内地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对香港股市没有深刻认识的新手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但是,要分辨两者也不是那么困难。简单来说,在香港注册的就会被区分为红筹股,在内地注册的就自然是国企股。事实上,红筹股多是中国各省市、中央机关在香港注册的窗口企业,而国企股则一般为扎根于中国的国营企业。 经 10 年发展 自 1993 年 7 月,青岛啤酒 (0168) 成为第一家国营企业获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已经过整整 10 年的光景。在这 10 年间,陆陆续续已有超过 80 家国企在香港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上市,总集资额更接近 1500 亿港元之多。 虽然说筹集资金是一间公司上市的主要目的,但自 10 年前内地开始批准国企在香港发行 H 股起,其最着重的是希望该批国企能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经历国际市场竞争的磨练,最终将国营企业推向国际化。而事实上,经过 10 年的磨练,国企股企业的管理、会计水平及透明度已有大幅度的改善,离世界级标准已经不远。 具投资价值 某些国企股会同时在两地发行 A 、 H 两种流通股份,但由于两地资金的流通量不同,同一只股份, H 股的股价一般均要较 A 股的股价低数倍之多,因此,两地股市的整体本益比 (PE) 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对比内地 A 股市动辄 50 、 60 倍的本益比,香港国企股的本益比只有 10 倍左右,其投资价值自然不言而喻。 而随着国企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内地宏观经济的持续好转,加上 QDII 、 CEPA 等利好中港的政策实施在即,可以预期,在可见的将来国企股可取代传统蓝筹股在香港股市的领导地位。 反映国企表现的主要指数为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亦可简称为国企指数。
简介 固定股利(REGULARDIVIDEND)是指企业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度向股东支付固定的期望股利。优先股一般能取得固定股利。 固定的股利支付政策又称稳定的股利政策。这里所说的稳定性是指企业的股利支付呈线性趋势,尤其是呈向上的趋势。 这一政策的特点是:不论经济状况如何,也不论企业经营业绩好坏,应将每期的股利固定在某一水平上保持不变,只有当管理层认为未来盈利将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会提高股利的支付水平。优点 固定的股利支付政策可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并能满足他们取得收入的愿望。当盈利下降而企业并未减少股利时,市场就对该股票充满信心:如果企业降低了股利,那么市场信心也将随之减弱。稳定的股利可以表达公司管理当局对企业未来的预期,向投资者传递他们拥有优势的信息,即企业的未来状况要比下降的盈利所反映的状况要好。缺点 如果公司的盈利连续呈下降趋势,稳定的股利也不能永远给投资者一种未来欣欣向荣的印象。另外,如果企业处于不稳定的行业,盈利变动很大,那么就是支付稳定的股利也无法给市场一种潜在稳定的感觉。一般说来,想要取得收入的投资者也更喜欢能支付稳定股利的企业,而不喜欢支付不稳定股利的企业。 总之,稳定股利政策对有收入意识的投资者会产生正的效用。另外一些机构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及其他一些机构,也比较欣赏能够支付稳定股利的公司。一般说来,成熟的、盈利比较好的公司通常采用稳定的股利政策。
如何看均线均线的定义: 我们所采用的均线是将每天的收盘价加权平均,从而得到一条带有趋势性的轨迹。均线系统是大多分析者常用的技术工具,从技术角度看是影响技术分析者心理价位因素的,思维买卖的决策因素,是技术分析者的良好的参考工具,相比价格变化是滞后的。均线的特征: 1.趋势追踪。均线指标的构造原理决定了它具有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特性, 2.稳定和滞后。由于均线是对价格收盘价进行算术平均以后产生的新的价格点连线,因此均线相对于价格的变化来说就更为稳定。 3.助涨助跌性。 五日,十日均线分别是五天,十天的平均收盘价。主要是给股市的一个短线趋势。 股票每天都会有4个价格;开盘价格——收盘价格——最高价格——最低价格,这四个价格组成一根日K线。以每天的前九天和当天共十天的收盘价取算术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这种算术平均值而连结的曲线就是十日均线。 同样,有十分钟均线、十小时均线、还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时间单位作成的各种均线。通常1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统称为10均线。20均线就是2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其它都是同样的意思。以上是常见的做法。还有人取每天的平均价,还有的取均权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K线图中常标以MA5、MA10等等。以前,都是自己计算而绘制的,现在,所有的技术分析软件中都可以在某一时间周期的K线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均线。由于均线对股价趋势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对于技术分析相当重要。一般以日线MA5、MA10分析短期走势,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势,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长期走势。而以5—30分钟K线做短线操作,以周、月、年K线中的均线走向分析长期走向。 原本就没有什么超级分析方法能精确分析出股票的趋势。所以,如果你仔细研究很多年,或许他会有用,这个也只是分析方法的一部分。由于从均线可以动态分析股价的走势,所以,常有人以均线来设置止损点及止赚点(高抛点),其实就是起到一种通过技术分析而确定的活动标尺的作用。都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五日移动平均线是五天的平均股价连接起来的指标线,是一个短线指标,它的运动轨迹最频繁,最快.比如股价在五日移动线上方移动,那么说明该股票处于强势上涨格局中;反之,如果股价迅速跌破五日平均线,短线可以考虑出货. 以此类推,十日移动平均线也是一个短线指标,但移动轨迹则慢于五日线,但相对五日线来说,判断股票的短线格局更为准确. 五日线和十日线是短线炒股常用的指标,十日线对于五日线来说,如果在五日线处于十日线下方,那么十日线均价就构成短线压力;如果在上方,则构成短线支撑. 移动平均线是用统计的方法将某一时期的平均指数逐日连接而形成的指数移动趋势图,股民通过观察其运动轨迹来预测指数的未来趋势。从经济意义上讲,移动平均线可看作在一段时间内投资者购入股票的平均成本。 在移动平均线中,最具有价值的是拐点和交叉的概念。 拐点是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转为下降的至高点或由下降转为上升的最低点,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是极值点。在股市中,行情的翻转变化都发生在各种移动平均线的拐点中。所以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对短线炒作有提示作用,而30日、60日移动平均线中拐点的出现往往预示作一轮中期的上涨或下跌,而120日、240日移动平均线中拐点的出现多是空头市场或多头市场的开始。 在股市的上升行情中,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日线、10日线从下方向上突破与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如30日线、60日线发生的交叉现象称为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强势的表现,它多半预示后市会有相当的上扬空间,因而是买入股票的最好时机。 在股市的下跌行情中,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从上方向下突破与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发生的交叉现象称为死亡交叉。 死亡交叉是空头强势的表现,它多半预示后市会有相当的下跌空间,因而它常被认为是卖出股票的最佳时机。 而在股市出现盘局时,短、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常常是相互产生缠绕,黄金交叉与死亡交叉会交替出现,此时的交叉点就没有指示作用。若仍依照黄金交叉或死亡交叉所提示的信号买进卖出,股民就会疲于奔命,左右都不讨好。 附1. 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附2. 格兰维尔八大买卖法则 首先,我们来看格兰维尔提出的四大买进法则: ①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转为上升,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下方突破平均线时,为买进信号。 ②股价虽跌破上升的平均线,但不久又调头向上,并运行于平均线的上方,此时可加码买进。 ③股价下跌未破平均线,并重现升势,此时平均线继续在上升,仍为买进信号。 ④股价跌破平均线,并远离平均线时,很有可能产生一轮强劲的反弹,这也是买进信号。但要记住,弹升后仍将继续下挫,因而不可恋战。这是因为大势已经转弱,久战势必套牢。 接着我们再来看格兰维尔提出的四大卖出法则: ⑤平均线走势从上升逐渐走平转为下跌,而股价从平均线的上方往下跌破平均线时,是卖出信号。 ⑥股价虽反弹突破平均线,但不久又跌到平均线之下,而此时平均线仍在下跌时,这也是卖出信号。 ⑦股价跌落于平均线之下,然后向平均线弹升,但未突破平均线即受阻回落,仍是卖出信号。 ⑧股价急速上涨远离上升的平均线时,投资风险激增,随时会出现回跌,这又是一个卖出信号。 格兰维尔移动平均线八大法则中的前四条是用来研判买进时机,后四条是研判卖出时机。总而言之,运用移动平均线对股价走势进行研判时,大致应遵循如下规则: 当平均线上升时为买入机会,下降时为卖出机会;当平均线由跌转升,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为最佳买入时机;当平均线由升转跌,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平均线时,为重要卖出时机。
均价成本投资法就是指买入股票后当股票下跌一段后继续买入股票,当股票上涨到平均价位的获利目标后就全部卖入股票的投资方法. 均价成本投资法,又称金额平均法、平均资金投资计划法和固定投入法。它是一定时期内,固定一定量的资金分期平均买某种股票的投资方法。 均价成本投法的具体操作是:选定某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价格波动较大的股票,在一定的投资期间内,不论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坚持定期以相同的资金购入该种股票。 例如,某投资者每月投入1000元(或大约1000元)用于购买某种股票,5个月后所购买的股票情况如下表: 购买时间 市价(元) 购入股数 累计购入股数 投资总额 所购股价总额 1月 40 25 25 1000 1000 2月 50 20 45 2000 2250 3月 30 33 78 2990 2340 4月 50 20 98 3990 4900 5月 60 16 114 4950 6840 上表说明,由于各个时期的股价不同,所购的股票的数量也不相同。5个月的每股平均市价为(40+50+30+50+60)/5=46(元),而投资者每股的平均投资成本为(投资总额/累计购入股数) 4950/114=43.42(元),这样,投资者的每股平均购价就低于每股的平均市价。 造成每股平均购价低于平均市价的原因在于,每一时期的投资总额为一定数,而当股票的市价较低时,所购买的股票数量就较多,其结果必然是在总的股数中,低价所购的股票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高价所购的比例较少,所以其平均购价就会低于平均市价。 均价成本投资法的优点在于: 1 方法简便,投资者只定期定额投资,不必考虑投资的时间确定问题。 2 既可避免在高价时买进过多股票的风险,又可在股票跌价时,有机会购进更多的股票。 3 少量资金便可进行连续投入,并可享受股票长期增殖的利益。 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三点 1 要选择经营稳定、利润稳步上升的公司的优良股票 2 要有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间,如果期限较短,则效果将不明显 3 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且股价呈上升趋势的股票,如股价一直处于跌势,则会发生投资亏损。 均价成本投资适用于那些有定期、定额来源的投资者。
地量技术指标 地量是相对于大盘处于高位的天量而言,通过统计历史上股指处于高位、低位的成交量数据,可以发现,地量的标准有迹可循。衡量中级下跌行情是否见底的标准是:底部成交量要缩至顶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内。如果成交量大于这个比例,说明股指仍有下跌空间;反之,则可望见底。如著名的“5·19”行情,缩量最为明显,此后筑成的底部,创造了历时17个月的大牛市。其他几次底部缩量程度与牛市持续周期也都可以验证同样的规律。如何运用地量技术指标 地量在行情清淡的时候出现的最多。在行情清淡的时候,人气涣散,交投不活,股价波动幅度较窄,场内套利机会不多,几乎没有任何赚钱效应。持股的不想卖股,持币的不愿买股,于是地量的出现就很容量理解了。这一时期往往是长线买家进场的时机。 地量在股价即将见底的时候出现的也很多。一只股票经过一番炒作之后,总有价格向价值回归的道路。在其慢慢下跌途中,虽然偶有地量出现,但很快就会被更多抛压淹没,可见现在的地量持续性较差。而在股价即将见底的时候,该卖的都已经卖了,没有卖的也不想再卖了,于是地量不断出现,而且持续性较强。如果结合该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后,在这一时期内介入,只要能忍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一般均会有所收获。 地量在庄家震仓洗盘的末期也必然要出现。任何庄家在做庄的时候,都显然不愿意为别的投资者抬轿子,以免加大自己拉升途中的套利压力,于是,拉升前反复震仓、清洗获利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那么,庄家如何判断自己震仓是否有效,是否该告一段落呢?这其中方法与手段很多,地量的出现便是技术上的一个重要信号。此时,持股的不愿意再低价抛售,或者说已经没有股票可卖了,而持币的由于对该股后市走向迷茫,也不敢轻易进场抢反弹,于是成交清淡,地量便油然而生,而且一般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这一时期往往是中线进场时机,如果再结合其它基本面、技术面的分析,一般来说均会有上佳的收益。 地量在拉升前整理的时候也会间断性地出现。一只股票在拉升前,总要不断地确认盘子是否已经很轻,以免拉升时压力过大而做庄失败。换句话说,就是拉升前要让大部分筹码保持良好的锁定性,即“锁仓”。而要判断一只股票的锁仓程度,从技术上来说,地量间断性地出现是一个较好的信号,由于庄家需要不断地对倒制造成交量以达到震仓目的,所以,这一阶段中,地量的出现是间断性的。如果能在这一时期的末期跟上庄,你可能会吃到这一只股票最有肉的一段。 由此可见,地量作为成交量指标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其不可能存在欺骗性,而且对投资者的操作具备相当的实战指导价值,因而授之以“最有价值的技术指标”的桂冠,实为众望所归,其真实性及实用性是其它技术指标所望尘莫及的。 地量在行情清淡时出现最多。此时人气涣散,交投不活,股价波幅较窄,场内套利机会不多,几乎没有任何赚钱效应。持股的不想卖,持币的不愿买,于是,地量就出现了。这一时期往往是长线买家的进场良机。 地量在股价即将见底时出现得也很多。一只股票经过一番炒作后,总有价值回归的时候。在其漫漫下跌途中,虽偶有地量出现,但很快会被更多抛压淹没。而在股价即将见底时,该卖的都卖了,没卖的也不想再卖了,于是,地量不断出现,且持续性较强。这一时期介入,只要能忍,一般会有所斩获。 地量在庄家震仓洗盘末期也必然出现。庄家都不愿为他人抬轿,于是,拉升前反复震仓。那么,庄家如何判断自己震仓是否有效?地量是技术上的一个重要信号。这一时期往往是中线进场良机。 地量在拉升前整理时也会间断性出现。一只股票在拉升前,总要不断确认盘子是否已经很轻,就是说,拉升前要让大部分筹码保持良好的锁定性。而要判断一只股票的锁仓程度,从技术上来说,地量间断性地出现是一个较好的信号。由于庄家需要不断对敲制造成交量以达到震仓目的,所以,这一阶段中,地量的出现是间断性的。如能在这一时期的末期跟上庄,你可能会吃到这只股票最有肉的一段。
什么叫复合证券 衍生金融产品和证券组合投资以及基金都是在证券业务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业务。人们把衍生产品称之为复合证券(Complex Securities)把组合投资和基金称之为组合证券(Porifolio Secuities)复合证券的由来 证券业务是一个高风险的业务,对任何一个金融机构来说,都有一个风险控制问题。从目前情况看,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两个手段进行。一是风险转移,也就是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和衍生市场。衍生市场实际上就是风险买卖的市场,通过风险的买卖能够把风险转移到风险承担者身上,从而起到转移风险的作用,二是风险分散,也就是发展证券组合投资以及与此相关的基金(共同基金)业务。组合投资和基金实际上就是通过证券的不同组合把风险减少到最小程度,从而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
增收保证金要求 (Margin Calls) :当股票价格下跌时,经纪人向客户提出增收保证金的要求。例如股票购进时每股20美元,保证金要求为50%,经纪人需替客户每股垫付10美元;股价下跌至每股8美元,除了客户的保证金10美元亏损外,经纪人的贷款也损失2美元。这时,经纪人便向客户提出增加保证金的要求。如果客户不能满足要求,经纪人有权出售客户保证金购买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