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持有时间较短,短期投资一般不是为了长期持有,所以持有时间是不准备超过一年。但这并不代表必须在一年内出售,如果实际持有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除非企业管理当局改变投资目的,既改短期持有为长期持有,否则仍然作为短期投资核算。
3、不以控制、共同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为目的而作的投资。
计价成本法: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短期投资以取得时的成本计价直至短期投资出售。好处有:(1)成本计价能向决策者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2)只有已实现的损益才应当计入损益表;(3)现行价并不一定比成本更能反映现金流量信息。美国198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注],多数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短期债券投资。
市价法:在会计报表编表日,,将短期投资调整为现行市,市价与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方法仅限于权益性证券,如普通股、优先股等,不适应于债务证券。这一方法能够更及时地提供有关短期投资效果的信息,也能反映流动性和财务弹性,而且,市价也是可以验证的,其可靠性并不比成本差。市价法目前还冰企业普遍公认的方法,采用较多的是互相基金会、保险公司、证券商。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在会计报表编表日,比较短期投资的市价和账面成本,以两者较低者作为短期投资的价值,两者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比较的基础既可以是部额比较,也可以将每一种证券单独比较。美国公认会计原则鼓励采用总额比较,我国会计准则作了同样的规定。这种方法能够提供谨慎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谨慎计价是合理的,但不能对投资者产生误导。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时,可以设置一个备抵账户反映低于成本的部分,日后市价上涨时,将上涨后的市价与原市价的差额冲减备抵账户,冲减后的备抵账户不应出现借方余额,即短期投资的账面价值不得高于取得短期投资时的原始成本。
短期投资的重新分类指将短期投资中的部分或全部权益证券转为长期投资。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原则,无论把短期投资转为长期投资还是把长期投资转为短期,转换时,均顺按照转换日的成本与市价的较低者计价,因此而产生的差额作为已实现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从而避免企业在转换投资时利用不同的计价方法操纵利润。
市价永久性下跌指被投资企业前景不妙可能破产而导致市价持续下跌而难以上扬。短期投资市价的暂时性波动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出现永久性的下跌,应当调整短期投资账户,并将跌价部分作为已实现的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表。由于市价下跌是各于永久性下跌不易确定,这种调整并不常见。
会计处理收益的涉税问题
贷:固定资产(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2)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的企业:
借:固定资产清理(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累计折旧(按换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
贷:固定资产(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借: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
贷: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应确认的收益)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3)涉及补价的,支付补价的企业:
借:固定资产清理(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累计折旧(按换出固定资产已提的折旧)
贷:固定资产(按换出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换入短期投资记账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2)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的企业: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无形资产(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应确认的收益)
3)涉及补价的,支付补价的企业: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按换出无形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无形资产(按换出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长期投资换入短期投资记账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2)涉及补价的,收到补价的企业: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补价加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银行存款(按收到的补价)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应确认的收益)
3)涉及补价的,支付补价的企业:
借:短期投资——××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补价和相关税费)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
银行存款(按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费用)
应交税金(按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出售短期投资记账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成本和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的差额)
贷:短期投资(按出售或收回短期投资的成本)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按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成本和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利息的差额)
企业出售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时,其结转的短期投资成本,可以按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确定出售部分的成本。部分出售某项短期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出售部分的成本。企业计算出售短期投资成本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