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欢迎来到金号角网 专业金融需求撮合平台,让金融需求找到更优质的服务商
免费注册 关注我们
金号角商讯
联系我们
新闻
新闻 产品 百科
发布需求
TOP
当前位置:金号角网> 金融学院> 金融知识 > 管理 > 营销> 宏观接近法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3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200万元

恭喜湖南/长沙市【成功】需求金额1000万元

宏观接近法

2020-08-21 编辑:网站编辑 有506人参与 发送到手机
微信浏览器扫一扫查看详情
什么是宏观接近法



  宏观接近法又称为“自上而下的方法”或分配法。是指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根据组织的总体业绩指标和下一年度发展的预期,确定组织薪酬预算的总额和增薪的标准,再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分配给各个部门。宏观接近法的特点表现为,特定企业里这一流程所需的层级数是与组织结构的繁简程度成正比的。



宏观接近法的基本方法[1]

  采用宏观接近法进行预算控制,运用三种基本操作方法:


  1)根据劳动分配率推算合适的薪酬费用比率。


  这里所说的劳动分配率,是指在企业所获得的附加价值中,有多少被作为薪酬开支的费用。


  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分配率=


薪酬费用总额





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是指:企业本身创造的价值,在性质上犹如家庭的可支配收入。


  附加价值=销售额-外部购入价值(材料+外托加工费)


  在通常情况下,在企业附加价值中,大企业的劳动分配部分约占40%左右,而小企业则为55%左右。


  举例来说,某公司目标销售额为6000万元,其附加值比率(附加价值/销售额)为40%,目标劳动分配率为50%,则:


  企业可用的薪酬费用总额=6000万元×40%×50%=1200万元


  若企业使薪酬费用总额上涨到1500万元,则其必须实现的销售额=1500万元/40%/50%=7500万元


  2)根据盈亏平衡点推断出适当的薪酬费用比率。


  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在该点处企业销售产品和服务所获得的收益恰好能够弥补其总成本(含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而没有额外的盈利(这里所说的没有盈利,是指没有经济利润,并不是指没有会计利润,它已经包含了机会成本的概念在里面)。也就是说,企业处于不盈不亏但尚可维持的状态。







盈亏平衡点=


固定成本





1-变动成本比率







边际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





1-变动成本比率







安全盈利点=


固定成本+股息分配+企业盈利保留





1-变动成本比率



  根据上面三式,可以推断出企业支付薪酬成本的各种比率为:







薪酬支付的最高比率(最高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盈亏平衡点







薪酬支付的可能限度(可变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边际盈利点







薪酬支付的安全限度(安全薪酬成本比率)=


薪酬成本总额





安全盈利点





  如:某公司的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含薪酬成本1000万元),变动成本比率为70%,则在实现盈亏平衡经营时:


  盈亏平衡点=frac{3000}{1-70%}=10000万元


  最高的薪酬成本比率=frac{1000}{10000}	imes100%=10%


  3)根据薪酬费用比率推算合理的工资薪酬总额。


  在企业采取的各种薪酬预算方法中,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分析方法之一。在企业的经营业绩稳定且适度的情况下,管理者可根据本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推导出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的薪酬费用比率,并以此为依据对未来的薪酬费用总额进行预算。


  薪酬费用比率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薪酬费用比率=薪酬费用总额/销售额=销售总额/员工人数


  举例:某企业根据过去数年的经营业绩,得出本企业的合理薪酬费用比率为15%;公司现有员工200人,每月平均月薪5000元,则:


  年薪酬费用总额=5000×12×200=1200万元


  年销售额=1200万元/15%=8000万元



参考文献

  1. ↑ 叶龙、史振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第七章激励与薪酬管理 7.4薪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