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格时,认购权证投资者则从股价上涨中获得盈利,当股价低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将损失认购权证的费用,认购权证投资者希望通过股票上涨从中获利。相反,认沽权证则是当股价低于行权价格时,从股价下降中获得收益,当股价高于或等于行权价格时,投资者将损失认沽权证的费用,认沽权证投资者希望做空股票从中获利。
认沽权证的风险主要取决于正股未来的股价运行方向、时间值以及引伸波幅等因素。对于认沽权证而言,最大的风险来自于标的股票在未来出现大幅上涨而导致的权证价格下跌。
认沽权证为投资者提供最大的方便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下跌市道中赚钱的可能性。看空的投资者只能通过买入认沽权证而并无其它避险策略,投资者需要承担的最大风险就是认沽权证的价格。由于认沽权证本身的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通过控制仓位来规避风险。当然,偏重投机的交易者完全可以通过加重仓位实现权证的杠杆功能。
从理论上说,发行认沽权证的应是那些未来业绩增长有保障的蓝筹股,而持有该类股票的公司又往往是具有做空实力的机构投资者。
从香港权证市场等市场经验来看,认沽权证对标的股价并不构成冲击。对内地市场来说,投资者如果做空,套取的将是公司大股东的利益,即意味着大股东将支付更高的对价,这也使得公司在发行该类权证时必须做出慎重的选择。换句话说,发行该类权证的也将是对自己公司前景充满信心且目前股价已经严重低估的公司。
进一步的问题是,“投保期”需要多长呢?这要视投资者对后市的看法。认沽权证保险策略的宗旨是投资者预期正股“短期”向下,但“长线”则向上。若投资者认为股价“短期”的调整即将告终,则可先行沽出认沽证套利,待股价回升时再赚多一重利润。
认沽权证:是指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段期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出售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到期可得到的回报=(行权价-权证结算价格)×行权比例
认沽权证的意义是:权证发行人承诺在行权期内,认沽权证持有者可以按事先约定的价格把某个股票卖给权证发行人,权证发行人必须以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入股票,权证持有人可卖出股票的数量由持有认沽权证的数量决定,比如武钢JTP1就只能卖出武钢股份。
特点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特点及区别
认沽权证认购权证的价值随相关资产价格上升而上升,认沽权证则随相关资产价格下降而下降。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会有以下一些不同:
第一,所持有“正股+权证”的组合的风险不同。由于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对正股的敏感度不同,随着正股股价的上升,认购权证的价格上升,认沽权证的价格下跌。从“正股+权证”组合的敏感度来看,认购权证会加剧组合的系统风险,而认沽权证会对冲正股股价波动的部分风险。
第二,对流通股股东的补偿不同。在正股股价下跌时,认沽权证的价格上涨,会对流通股股东的损失给予补偿,从而降低流通股股东的盈亏平衡点;而认购权证能让流通股股东在未来可能的业绩增长中分得一杯羹,但是,如果股价贴权,则在短期内不能给流通股股东多少补偿。
认沽权证第三,到期价值不同。由于目前股改方案中所包含的权证均以股票结算方式来交割,这将对权证的到期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对于认沽权证,如果在快到期时,权证为价内权证,即股价小于行权价,权证的持有者为了行权必然会买进正股,买盘压力有可能会使股价向行权价靠拢,从而使权证丧失价值;而对于认购权证,在快到期内,若为价内权证,持有者只需准备现金以便向大股东按行权价买进股票,而不会对流通A股的股价产生影响。只不过在行权后,市场上可流通的股票突然增加,投资者想尽快获利了结的话,正股遭遇短期抛压,股价必然又会下跌,从而使投资者遭受损失。最后,认沽权证可以让投资者构建多种投资组合,而认购权证在市场上缺乏做空机制的条件下,只能成为投机者炒作的工具。
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特点见下表:
认购权证 |
认沽权证 |
持有人的权利: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段期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买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 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某段期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出售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 |
到期可得的回报:(权证结算价格-行权价)×行权比例=未考虑行权有关费用 | (行权价-权证结算价格)×行权比例=未考虑行权有关费用 |
目标管理 |
标杆瞄准 |
开明管理 |
比较优势战略 |
贸易发展战略 |
宽容管理 |
危机管理 |
标杆管理 |
时间管理 |
服务贸易自由化 |
和谐管理理论 |
互动管理 |
企业教练 |
德尔菲法 |
智力资本 |
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灵捷竞争 |
智能资本 |
虚拟企业 |
CS经营战略 |
超金边债券 |
劳动者权益会计 |
高智商企业 |
新马克思主义 |
润滑经济 |
零库存 |
创新经济学 |
市场时机理论 |
PDCA循环 |
模块化经济 |
彼德原理 |
光环效应 |
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
项目融资风险 |
飞轮效应 |
私人主动融资 |
模块化理论 |
投资体制 |
虚拟经济风险 |
全面价值管理 |
逆向选择 |
(1)http://wiki.mbalib.com/wiki/%E8%AE%A4%E6%B2%BD%E6%9D%83%E8%AF%81
(2)http://finance.people.com.cn/GB/67815/5867738.html
(3)http://www.cs.com.cn/gppd/10/200804/t20080428_1442747.htm
(4)http://www.hqc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