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正效应。 1、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2、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3、国际资本流动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 4、国际资本流动会引发财富效应。 5、国际资本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 二、国际资本流动产生的负效应。国际资本流动固然能够为世界各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国际资本流动也产生着种种风险,而这些风险一旦处理得不好,可能会引起危害和损失。 1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外汇风险 2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利率风险 3国际资本流动对流入国银行体系的冲击
1.贷款对象:会员国官方、国营企业、私营企业。若借款人不是政府,则要政府担保。 2.贷款用途:多为项目贷款,用于工业、农业、能源、运输、教育等诸多领域。银行只提供项目建设总投资的20%~50%,其余部分由借款国自己筹措,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内配套资金。银行借款必须专款专用,借款国必须接受银行监督。
一、外汇贷款发放的原则: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加强宏观控制;坚持出口创汇的方向;提高外汇贷款的经济效益。 二、外汇贷款的审批。外汇贷款项目,由企业向银行提出申请,报送有关资料。 三、外汇贷款项目的管理。外汇贷款项目的管理,是在批准贷款后对项目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大致分为贷款的执行期,贷款的回收期和贷款的总结期三个阶段。 四、实行岗位责任制度。为了提高对贷款项目的审批质量和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责。
外汇期货交易是指协约双方同意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汇率买卖一定数量外币的交易。它与远期外汇交易相比,具有三个优点:(1)投资者范围扩大。在外汇期货市场上,只要按规定缴纳了保证金,任何投资者(不论大企业、小企业或个人)均可通过经纪人进行外汇期货交易。但是在远期外汇交易中,投资者的范围则比较小,一般是与银行有良好业务关系的大企业和信誉良好的证券交易商才有资格。(2)市场流动性大,市场效率比较高。在外汇期货市场上有大量的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存在,所以外汇期货市场上的流动性比较大。(3)外汇期货契约是标准化的合约,交易的货币也仅限于少数币种,所以外汇期货合约比较容易转手和结算。外汇期货交易是于1972年5月16日在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上首先出现的。经过多年发展,成为当前外贸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主要手段。 外汇期货交易的目的不外乎两个:一是套期保值,二是投机。从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外贸企业做期货交易大多是为了套期保值,从而避免或减少企业的货币损失。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买卖。是指企业或证券交易商与银行达成协议,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远期汇率办理外汇收付业务的交易行为。它是当今国内外回避汇率风险普遍的做法之一。采用这种交易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一是防范风险的成本低。企业不需缴纳保证金,而只需支付手续费和风险保证费;二是灵活性较强。远期外汇交易的货币币种不受限制,交易的金额和契约到期日也由买卖双方自行确定。
交易风险是汇率风险的一种,交易风险是指把外币应收、应付账款兑换成本币或其他外币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实际损失的可能性。产生交易风险的情形有以下几种:①货物服务的进出口;②资本输出入;③银行等的外汇交易。总的来说,多头头寸面临该外汇贬值的风险,空头头寸面临该外汇升值的风险。 签订合同是进行对外经济交易的重要环节,在签订合同时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是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步骤。 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可以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出口或对外贷款争取使用硬币,进口或向外借款争取使用软币。硬币是指趋于升值的货币;软币是指趋于贬值的货币。 (2)争取使用两种以上软硬搭配的货币。这样在收付时,硬币升值和软币贬值可以全部或部分相互抵消,从而使合同价值稳定。其中,最常见的是使用像特别提款权这样的“一篮子货币”。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创立的一种已账货币,由美元、欧元、月元和英镑共同定值,其中既有硬币也有软币,币值相对稳定。 (3)争取使用本币。这样就不存在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问题,从而与汇率风险绝缘。 (4)进口或向外借款争取使用已经或将要持有的外币。
1994年初,中国加大了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施了“银行结售汇制、汇率并轨、建立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具体: 1 取消了实行15年的外汇留成制度和40多年的外汇上缴制度,取消了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对中资企业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强制结汇。 2 从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过渡为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1994年以前,人民币完全不可兑换,所有用汇都必须经过行政部门审批。尽管当时存在外汇调剂市场,可满足部分计划外的用汇需求,但仍受调剂用汇指导序列的限制。1994年取消了经常项目对外付汇的大部分汇兑限制,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第三,从外汇调剂市场发展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1994年以前,各地均设有外汇调剂中心。这对于调剂外汇余缺、提高外汇资金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市场分割,外汇资金横向流通不畅,汇率不一。1994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使外汇资金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大大优化了外汇资金的配置效率,而且奠定了人民币单一汇率的市场基础。 第四,人民币汇率由官方定价和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转变为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88年外汇调剂中心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由于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差价较大,加剧了不公平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外汇秩序的稳定。1994年1月1日起,成功地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第五,建立健全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体系。金融机构是外汇资金流动的主渠道。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外汇管理由过去直接审批管理企业的外汇收支活动,逐步转变为通过金融机构对外汇收支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外国政府混合贷款是一些国家为增强出口商品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把政府贷款、政府捐赠和出口信贷结合使用的一种贷款形式。政府贷款是指政府以其财政资金向外国政府发放的一种贷款,政府贷款是对外经济援助性质的贷款,一般只发放给国外政府,不直接贷给企业。国际商业银行贷款是指一国银行为了本国建设或其它需要从国际资金市场上向外国商业银行商借的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指国际货币组织、世界银行及其附属国际开发拉会和国际金融公司以及地区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向其会员国所提供的贷款。
外汇市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外汇市场是指所有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由于不同国家货币制度不同,一个国家的商人,从另一个国家购进商品,支付本国货币一般是不被接受的,这个商人必须支付卖出商品者国家所能接受的货币。因此,为了进行贸易结算,这个商人须到市场上进行不同货币之间的交换,这种买卖不同国家货币的场所,就是广义的外汇市场。狭义的外汇市场指外汇银行之间进行外汇交易的场所。外汇银行买卖外汇,要产生差额,形成外汇头寸的盈缺。由于市场上汇率千变万化,银行外汇头寸的多缺都会带来损失,因此外汇银行要对多余的头寸进行抛出,或对短缺的头寸进行补进。各外汇银行都进行头寸的抛补,就形成了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市场。 外汇市场作用在于:1.调剂外汇资金的余缺。2.提供避免外汇风险的手段。有些公司或银行,因有远期外汇的收支活动,为了避免由于远期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可通过外汇市场进行远期外汇买卖,从而避免外汇风险。3.便于中央银行进行稳定汇率的操作。由于国际短期资金的大量流动会冲击外汇市场,造成流入国或流出国的货币汇价暴涨或暴跌,需由中央银行进行干预,中央银行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大量抛出或买进汇价过分涨跌的货币,使汇价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