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临时性因素、收入性因素、货币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1)临时性失衡。临时性失衡是指各国短期的、由非确定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自然灾害、政局变化等意料之外的因素都可能对国际收支产生重大的影响。(2)收入性失衡。收入性失衡是指各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会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从而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3)货币性失衡。货币性失衡是指货币供应量的相对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国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会使该国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在汇率变动滞后的情况下,国内货币成本上升,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而进口价格相对下降,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4)周期性失衡。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一国经济处于衰退时期,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也随之下降,在短期内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而其贸易伙伴国则可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5)结构性失衡。指一国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变化而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失衡分为产品供求结构失衡和要素价格结构失衡。例如,一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因世界市场变化而减少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就会出现产品供求结构失衡。一国工资上涨程度显著超过生产率的增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就会出现要素价格结构失衡。
(1)静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对某一国一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逐项,细致的分析。包括:贸易差额;劳务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2)动态分析。动态分析是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动态分析实际上是对一国的国际收支进行纵向分析。(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对不同国家同一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比较.将某一国某个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可以了解该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经济实力。
通常简称为提单,是货物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前发给托运人,证明托运的货物已经受到,或装运到船上,约定将该项货物运往目的地交予提单持有人的物权凭证。 作用:1.作为承运人收到托运货物的书面收据 2.作为运输合同的证明 3.作为物权所有凭证书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在国际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是指具有现代化通讯设备、具有广泛联系的各国居民参与的国际金融交易场所。 作用: 1.发挥了国际结算和国际信贷的中心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2.能够广泛组织和吸收国际社会资金,是国际融资渠道畅通,增强资金活力,促进世界资源重新配置,提高资源在国际间运作效率。 3.有利于国际分工,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国际化 4.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从而使国际收支交易容易平衡 5.使各国经济联系日趋密切,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发展
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分为三个层次:银行与客户间的外汇交易、本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以及本国银行和外国银行间的外汇交易。其中,银行同业间的外汇买卖大都通过外汇经纪人办理。外汇市场的经纪商,虽然有些专门从事某种外汇的买卖,但大部分还是同时从事多种货币的交易。外汇经纪人的业务不受任何监督,对其安排的交易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只是在每笔交易完成后向卖方收取佣金。
进出口商和资金借贷这为避免商业或金融交易遭受汇率变动的风险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外汇银行为满足为客户的远期外汇交易要求和平衡远期外汇头寸而进行远期外汇买卖;投机者为谋取汇率变动的差价而进行远期外汇交易。
经济风险的防范——是一项事前的战略管理。只有在对作为经营环境的外汇市场充分了解和判断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正确决策。经济风险是由于汇率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动,引起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发生变动的潜在可能。由于这种风险只能用经济分析的方法进行测定,往往带有主观估计成分。从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长远利益目标出发,防范经济风险十分重要。防范经济风险主要是使跨国资本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分散化。即在不同的业务领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经营,从不同来源以不同方式筹资,以及不同货币单位的筹资与投资。防范经济风险需总经理直接参与决策和各部门协同配合实施。(因为防范经济风险涉及业务面广,空间和时间的跨度大,而且是企业整体战略计划的组成部分)
(1)记帐制度——复式簿记原理。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入表原则:凡是引起外汇流出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借方,凡是引起外汇流入的项目记入该项目的贷方。(2)交易的记载时间。IMF建议采用“权责发生制”,即所有权变更原则。(3)记帐单位,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按外币记载。(4)定值(Valuation)在可以得到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按市场价格对交易定值债务工具大多按面值定值货物出口按离岸价格(FOB)定值来自海关的进口数据是到岸价格(CIF)数据,采用5%的调整系数,以得到离岸价格(FOB)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