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公布了2020年的一些重要经济数据,其中就有我国居民的收入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同比名义增长4.7%,相比2010年翻了一倍。那么,全国各个地区的收入情况又如何呢。全国各地区收入增长情况目前,全国各个地区2020年的收入情况已经公布,除了个别省份之外,大部分省份的居民收入均有所上涨。首先,居民人均收入前3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浙江。上海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7.2万元高居榜首,北京则以6.9万元排名第二,与上海的差距有所扩大。排在第三的浙江为5.2万元,跟前两名有较大差距。与2019年相比,这三个地区的排名都没有变化,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为上涨的,上海和浙江都是首次分别突破7万元和5万元。其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4—10名的分别为: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和内蒙古。天津、江苏、广东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4万元,其他则在3.1—3.8万元之间。除了内蒙古之外,其他几个地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加上排在前三的,意味着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共有9个。这几个地区当中,与2019年相比排名出现变化的只有山东和辽宁,其实二者就是对调了一下位置,山东升至第8,辽宁降至第9。这几个地区的收入与2019年相比也全都有所上涨,其中广东省涨幅最大,达到了5.2%。再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11—20名的分别为:重庆、湖南、安徽、江西、海南、湖北、河北、四川、陕西和吉林。这几个地区当中,只有重庆的人均收入超过了3万,其他均在2.5—3万之间,且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9年相比,有5个地区的排名出现了变化,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其中湖南上升1位,安徽和江西上升2位,湖北下降4位,海南下降1位。除了湖北外,其他地区的收入平均较2019年均有上涨,重庆、湖南、安徽、江西、四川、陕西的涨幅均超过了6%,其中四川的涨幅高达7.4%。湖北是唯一一个收入出现下降的地区,降幅为1。5%。最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名21—31名的分别为:宁夏、山西、黑龙江、河南、广西、青海、新疆、云南、贵州、西藏和甘肃。这些地区当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的只有宁夏和山西,其他均在2—2.5万之间,其中西藏和甘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2万元,意味着我国所有省份的居民人均收入都突破2万大关。与2019年相比,这些地区当中也是有5个的排名出现了变化,其中山西上升了2位,青海上升了1位,黑龙江、河南、新疆都是降了1位。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方面,青海、贵州、甘肃的涨幅都在6%以上,其中贵州涨了6.8%,西藏以1.1%的涨幅最小。可以看到,2020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收入都是上涨的,只有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出现小幅下跌,其中涨幅最大的集中在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四川以7.4%的涨幅排在全国首位。另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基本都是东部地区的省份。所以,我国各地区的收入情况仍然是呈现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上涨较快的格局。
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上周,银行定期理财产品(统计周期:2021年1月18日-1月24日)平均收益率为3.75%,环比上升3BP;结构性存款产品(统计周期:2021年1月18日-1月24日)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3.72%,环比上升6BP;货币基金(统计周期:1月15日-1月21日)平均收益率为2.32%,环比下跌66BP;银行活期理财(统计周期:1月15日-1月21日)平均收益率为2.94%,环比下跌1BP。 对此,融360分析师胡小凤认为:“综合来看,上周定期理财收益回升,活期理财收益下跌。银行理财平均收益率、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在经历下跌之后上升,货币基金收益在大幅上涨之后又迎来大幅下跌,跌至2020年11月末的水平,银行活期理财收益小幅下跌。根据央行最新披露的数据,中小银行已完成结构性存款的压降任务,截至2020年12月底,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低于年初三分之二的水平。从2020年5月份开始,结构性存款在压降规模和成本的监管指令下,到期收益率一路走低,与银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差不断缩小,失去竞争力,现压降任务已完成,结构性存款到期收益率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
1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王思聪旗下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互娱”)破产清算一案中,近9000件库存货品通过网拍以3100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991%。此前,熊猫互娱于2020年1月进入实际破产清算程序。 企查查APP显示,熊猫互娱成立于2015年,旗下主要运营有弹幕式视频直播网站熊猫直播。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3月7日,熊猫直播App已在App Store、Google Play下架。3月8日,熊猫直播开始关闭服务器。3月30日,熊猫直播官网发布公告,宣布熊猫直播正式关站。目前,熊猫互娱共有398项司法拍卖信息。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王思聪全资控股的珺娱(湖州)文化发展中心为熊猫互娱第一大股东,持股40.0718%;三六零旗下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9.3492%,为第二大股东。企查查显示,当前熊猫互娱已成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及关联对象已多次被限制高消费,公司共有2条破产重整信息。 相关新闻: 1月29日 消息:据上海破产法庭于1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王思聪旗下上海熊猫互娱文化有限公司(下称“熊猫互娱”)破产清算一案中,近9000件库存货品通过网拍以3100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991%。 天眼查信息显示,熊猫互娱成立于2015年7月,注册资本15504.5212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龙飞,实际控制人为王思聪。 2015年7月,王思聪以2000万元注册资金成为熊猫直播创始人,出任熊猫TV的CEO。此后因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运营1286天的熊猫直播最终走向关站。熊猫直播创始人员兼COO陈菊元称,因为长期没有外部资金注入,在资金缺口无法解决情况下熊猫直播最终做出了遣散员工的决定。 此后,由于与熊猫互娱投资人的纠纷,王思聪被法院多次列为被执行人。直至2019年12月底才陆续取消限制消费令。 2020年1月熊猫互娱进入实际破产清算程序,经过几十轮商谈,普思投资与熊猫互娱数十位投资人全部达成协议,所有投资人都得到了赔偿,熊猫互娱近20亿元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投资及实控人自己承担。 据启信宝数据显示,熊猫互娱的投资方约有19个,其中王思聪通过珺娱(湖州)文化发展中心持股40.07%,第二大股东为周鸿祎的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接近19.35%。剩下的股东持股比例均为10%以下。
近日,我国公布了2020年的GDP增长情况。虽然2020年对全球经济来说都是异常艰难的一年,但我国的经济仍然取得了增长2.3%的成绩,或成为2020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增长的一个。当然,如果从全球来看,我国2020年的GDP增速并不是最高的。在经济增速比我国高的国家中,就有我国的一个邻国。越南的人均将接近我国?过去一些年里,我国的周边涌现出了一批经济增长非常快的国家,而越南就是其中之一。在2018—2019年,越南的经济连续两年的增速都达到了7%以上,比我国还要快。2020年越南的经济虽然也遭到重创,但依靠其强劲的出口以及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经济增长相比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要好得多。根据数据显示,越南2020年的出口总额达到了2826.5亿美元,同比增长7%,并且其对外贸易顺差还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越南2020年的GDP则同比增长2.9%,显然比我国高。越南这几年经济的突出表现,令一些研究机构对越南未来的经济十分看好。近日,一家日本的经济研究机构就发布报告预测,越南将在3年后也就是2023年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GDP将达到1.1万美元,也就是跟我国现在的水平差不多。这意味着两年后越南的人均将接近我国的水平。说实话,看到这个预测,还是有些比较惊讶。感觉现在的研究机构已经不是什么预言家了,而是成了空想家。要知道,2020年越南的GDP增长就算比我国快,经济总量也才2700亿美元左右,还没我国苏州一个市的GDP高。而越南的人口却高达9600多万,算下来其2020年的人均GDP大概在2800美元左右。人均从2800美元用3年的时间增长到1。1万美元,意味着每年的增速至少达到58%,怎么看这都不太可能实现。当然,这只是根据正常的经济增长情况来说,如果出现非正常的情况,倒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哪些情况能让越南的人均在3年内达到1.1万美元?第一种情况,就是越南调整GDP的统计方法。各国GDP的计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而调整GDP的算法也是很常见的事。越南曾经就调整过它的GDP算法,在调整之后,越南2018年的GDP就超过了3000亿美元,达到了3072亿美元。按照过去两年越南的GDP增速计算,越南2020年的人均GDP应该可以超过3500美元。当然,就算是越南的人均GDP已经超过3500美元,要在2023年达到1.1万美元,每年仍然需要保持47%的速度增长,也不太可能实现。所以除非越南再调整一次GDP统计方法,把GDP再次大幅调高才有可能。第二种情况,就是越南的货币对美元大幅升值。现在越南的货币——越南盾是非常不值钱的,1美元就相当于2.3万越南盾,而这也让越南盾对美元有巨大的升值空间。假如未来3年越南的人均GDP增速能达到7%,按调整GDP算法后的人均计算,到2023年也才4300美元左右。不过,只要到2023年越南盾对美元相比现在升值52%,那么越南的人均GDP就可以达到1.1万美元。相比第一种方法来说,这种方法看起来更靠谱一些。因为一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在3年时间里升值50%以上也并非没有可能。日元曾在1985—1987年的3年时间里,就对美元升值了52%。照这么看来,日本的这家研究机构作出的预测,好像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根据,或许正是借鉴了日本当年的经验。只不过,日本当年在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后不久,经济危机就爆发了,以致后面20多年经济都陷入停滞,难道越南也会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吗?
1月25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上期所”)总经理王凤海在出席第二届中日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消费逐渐东移,亚洲成为了包括石油、天然气、橡胶在内的各类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费地。上期所和日本交易所集团都在努力为亚洲的投资者提供大宗商品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平台。 他说,目前,上期所及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共上市了原油、20号胶、低硫燃料油和国际铜4个国际化品种,均运行稳定,市场反映良好,市场参与者中不乏日本交易者和日本中介机构的身影。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渐加快,上期所也在积极探索境外注册,目前已被纳入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ESMA)的第三国交易场所交易后透明度评估正面清单,注册成为香港的自动化交易服务(ATS)提供者和新加坡认可的市场经营者(RMO)。 王凤海表示,下一步,上期所将继续做好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排头兵”,丰富国际化品种,积极推动成品油、天然气等期货品种开发上市,加快推进原油期权、航运指数上市;继续做精做细现有国际化品种,加大推广力度,提升“上海价格”服务全球产业和投资者的能力;持续优化规则体系,完善交易机制,便利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市场交易;加强与境外交易所合作,继续探索包括结算价授权在内的多种合作模式,进一步提升国际服务能力。 王凤海强调,中日两国商品期货交易所的合作由来已久,上期所与日本交易所旗下东京商品交易所、大阪交易所都有着超过10年的合作历史,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今后上期所也将全力支持两国交易所间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并在市场推广、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实现“强强联合”,共同推动双方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 (下称“FF”)昨晚宣布,已与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就业务合并达成最终协议,交易完成后公司估值约为3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亿元),并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FFIE”。一旦FF完成上市,贾跃亭有望东山再起。 短期内贾跃亭仍难以回国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告诉新浪科技,贾跃亭回国不是法律问题,而是个人的顾虑,因为贾跃亭暂时未有涉及刑事案件,只是陷入民事纠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贾跃亭是完全可以回国的。 2019年10月,贾跃亭在美国发布个人破产重组方案,将把美国法院认定的全部个人资产,即个人持有的全部FF股权及相关收益权正式转入债权人信托。 2020年7月,在贾跃亭的公开信《打工创业、重启人生,带着我的致歉、感恩和承诺》中,他也有提及“不再持有FF股权……与FF全体合伙人一起把FF做成和回国推动中美双主战场战略。” “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贾跃亭表示。 2020年12月22日,贾跃亭债务小组宣布第二批债权人守约协议签署完毕,涉及22.81亿美元。这一守约协议涉及8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解除或删除贾跃亭为双限或失信被执行人的案件。
金融界网1月29日消息 对于最近大热的“碳中和”话题,德勤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及资本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郭新华给出了专业解读。 德勤中国在之前向整个社会发布过一些主要的思考观点以及下一步将进行的一些调研和企业层面的共同协作,表明希望能够在未来的减排和碳中和目标中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和企业的责任。 郭新华表示,首先在大的愿景下,未来的三十几年是我国碳中和非常重要的阶段。那么所需要的绿色投资规模将是在百万亿级别的,甚至可能数百万亿。绿色金融也是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的途径。在助力碳中和方面,郭新华指出仍存在着一些短板。 一方面是虽然绿色金融领域发展比较近,但是年的绿色资金缺口还在逐年扩大。另外绿色金融在我国虽然具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但同时绿色金融的监管体系和产品体系不健全,还不能充分发挥在支持碳中和目标中的作用。在绿色金融创新,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关注。 另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单位GDP的碳强度非常高,对于实现未来2030年和2060年的减排和探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同时,绿色金融的快速发展,对现实基础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整个金融政策的设计和资源配置方面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当前所有的绿色标准,仍然包含清洁煤,化石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属于高碳排放的项目,与碳中和的目标是相斥的。央行之前也曾表示,要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除了用碳目标作为约束条件之外,绿色金融标准还应该更多的实现融合的目标。所以现实和未来愿景之间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被完善。 不过,碳中和给银行机构也带来很多新的机遇,银行机构的低碳化转型也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过往全国各地方的碳中和交易市场相对独立,实际成交量也严重低于预期。碳中和市场活跃度不够,导致银行机构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也不高。从目前释放的各种政策信号来看,未来气候投资必将成为一个热点领域,生态环境部于2020年12月31日正式出台的方案,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也将成为全国的碳市场顶层设计的重要的政策文件,包括“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202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以及我国"3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 所以综合来看,气候投融资成为未来热点将推动气候银行的兴起。 目前,欧洲投资银行作为欧洲最大的政策性银行,就曾发布《气候银行路线图2021-2025》,依托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及实施路径,致力于成为欧洲首家气候银行。 “相信未来在中国也会有气候银行的兴起。要想成为气候银行,银行机构则需优化和拓展气候投融资实施领域,限制或降低化石燃料型项目融资;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及融资项目的环境绩效;同时也应提升和披露银行机构自身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表现”。郭新华如是说。
现在买房,除了那些不差钱的土豪之外,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择贷款买。选择贷款买房的,一般都会选择分期付款的方式还款,而目前的房贷还款方式,主要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也没听说过还有其他的分期还款方式。不过,近日却有银行曝出了一种新的还款方式。房贷还了7年本金一分没还?前不久,南京的一位先生打算把他已经买了7年的房子卖掉,换一套新房。由于他的这套房子是贷款买的,贷了20年,而要卖房就必须先把贷款还清才能卖,于是他便去银行查看还有多少贷款没还。结果这一查,把他吓了一跳,他还了7年的房贷,100多万的贷款本金居然一分都没还。这显然不合理,因为它当初选择的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就算开始几年利息还得多,本金也不能一分没还啊?经过跟银行进一步沟通后,他才知道,原来是银行把他的房贷还款方式,改成了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即先把利息还完,然后再一次性还清本金。然而,他算了一下,如果按照这种还款方式,到本息都还清时,他得多还几十万的利息。最关键是,他并没有要求银行更改还款方式,而且银行也没有告知过他。很显然,银行这种做法,不仅损害了贷款人的利益,而且也违反了合同约定,不合规也不合法,作为受害人自然不会自吞苦果。不过好在银行的认错态度还可以,自称是系统录入错误造成的,并承诺解决问题,不会让客户吃亏。至于银行会不会因为违规行为被罚,那就要看监管层的态度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现在的房贷还款方式,又多出来了一种先息后本的还款方式吗?估计很多人对这种还款方式听都没听说过,如果真多出来这种还款方式的话,那以后贷款买房就得看得更仔细了,因为万一选错了,那可就上万甚至几十万的损失了。房贷又出了新的还款方式吗然而,事实上现在的房贷还款方式,并没有这种类型,至少在银行给客户的选择中是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如果客户硬是要求用这种还款方式,银行或许会给,毕竟能多赚利息好事,银行有什么理由不同意呢?所以,正常的房贷还款方式,仍然只有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有很多人对这两种还款方式都搞得不是很清楚,如果银行再加几种还款方式进来,只怕会让人更糊涂了。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每个月需要还的钱都是一样的,而等额本金则每个月都不一样,越到后面还的越少,但在开始还款的几年,每月还的钱要比等额本息的多。等额本息还款需要还的总利息比等额本金多,因为等额本息还款一开始还款时还的利息较多,还的本金较少,而本金又会产生利息,等额本金则恰恰相反。如果是100万的贷款,贷20年,以5%的利率计算,等额本息要比等额本金多还8万左右的利息。当然,等额本金虽然利息还的少,但前期的还款压力比较大。以上面的例子,如果按等额本金还款,第一年每个月需还8000多,而等额本息只需还6600左右。直到100个月之后,即8年多之后,等额本金还款每个月的还款额才会比等额本息的少。所以,等额本金还款利息虽少,但还是用等额本息还款的人比较多。除非是那种买了房之后手上还有不少余钱的,才可能更多地考虑等额本金还款。当然,如果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比较自信的话,也是可以选等额本金还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