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部分地区银保监局紧急摸底辖区内结构性存款等金融产品的运行及销售情况,尽管没有明确告知具体原因,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与“中行原油宝”产品纠纷有关。
美国时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历史上罕见跌为负值,而中行原油宝与之挂钩,导致投资者出现巨额亏损,不仅本金赔光还要额外赔付穿仓损失。虽然中行已经给出了最新赔偿方案,承担客户穿仓损失,还将赔偿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比例最高为20%。但投资者仍要承担很大一部分的本金亏损,很多人对赔偿方案不买账。
原油宝采用保证金交易形式,且不提供杠杆,可以进行多空操作,中行将其归类为中等风险产品,与银行理财PR3风险等级产品相同,风险评估结果为“平衡型”的投资者可以购买。然而实际上,原油宝挂钩的是原油期货价格,价格波动和风险要比风险等级为PR3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很多。
显然,中行在产品风险防控和投资者教育方面存在失职之处,销售环节没有严格把关。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股价、商品价格容易出现极端波动,原先被认为是中低风险的产品也有可能变成中高风险。
4月30日,银保监会负责人提醒,受当前疫情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形势更加复杂多变,金融消费者要进一步增强投资风险意识。银保监会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督促银行进一步加强账户类产品风险管控,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5月4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指出,要高度重视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部分金融产品风险问题,提高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控。要控制外溢性,把握适度性,提高专业性,尊重契约,理清责任,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
— 1 —
银行自营结构性产品风险加大
银行销售的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都嵌入了金融衍生品,其中部分产品挂钩商品期货价格,如果挂钩的是美国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价格,产品的收益也会受此影响出现较大波动,甚至可能导致本金亏损。
银行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大多挂钩黄金、指数、汇率、利率、大宗商品等标的,今年由于市场震荡加剧,结构性产品的整体风险有所提升。
相对来说,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要更高,部分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部分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但一般情况下结构性理财产品都有一个保底收益率,虽然理论上存在本金亏损的可能,但从过去收益兑付情况来看,结构性理财产品基本不会产生本金损失。
由于近期金融市场风险提升,所以原先不会亏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本金损失的可能性也在上升。不过一般来说,投资者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风险都有正确的认识,所以购买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大多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结构性存款虽然要比结构性理财安全,但很多人将结构性存款视作银行的一般性存款,对其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很多购买结构性存款的投资者没有任何投资经验及风险意识。一旦产品未达到其预期的收益率,或是产生本金亏损,投资者很容易与银行发生纠纷。
— 2 —
结构性存款的风险到底有多高?
根据银保监会规定,银行要将结构性存款和一般存款区分开销售,但目前大部分银行都将结构性存款归类到“存款”类别销售,只有工行等个别银行放在“理财”类别销售。很多投资者对结构性存款的风险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结构性存款和一般存款的区别在哪?存在哪些风险?
结构性存款分为一般存款+期权两部分,前者占比较大,以保障产品的安全,后者占比很小,以博取比一般存款更高的收益。根据监管规定,结构性存款保本的部分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50万元以内部分100%保障本金安全。
银行普通存款是保本保息的,结构性存款可以保本,也可以不保本,要看银行自己的设定,从目前银行发行的情况来看,中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基本上都是100%保本的。
不过外资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有的是不保本的,比如汇丰银行发行的结构性存款,部分是90%或95%保障本金,风险等级为PR3级,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亏损10%或5%本金。
那么,保本的结构性存款就100%不会亏损吗?理论上来说如此,但由于金融市场部分产品价格出现极端波动,原先不会亏损的产品也有可能亏损,比如结构性存款正好挂钩美国原油期货,就有可能导致本金出现少量损失。从银行的产品说明书来看,这部分损失要由银行来承担,因为很多结构性存款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属于保本产品,最差的情况是投资者获取保底收益率。
所以,结构性存款的风险主要是收益风险,本金风险不大。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结构性存款都能以极高概率获取较高的收益率,甚至有银行员工私下对投资者进行本息承诺,但在金融市场整体风险提升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的到期收益率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购买结构性存款还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