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根据不同的用途而制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 1981年至1984年: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始阶段,人民币罕见地实行了复汇率制度,即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格。 1985年至1993年: 外汇管理制度实行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按比例留成,多余外汇可到官方的外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又产生人民币调剂汇率。人民币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在这期间都不断下调。这期间主要也是复汇率制度。 1994年至今: 1994年,中国取消了复汇率制度,即汇率并轨,同时一次性将人民币贬值,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1美元兑换5元人民币左右下调至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中国从此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所谓直接管制就是指政府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以实现经济金融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直接管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对价格的管制、对金融市场的管制、对进出口贸易的管制、对外汇交易的管制。其中对外汇交易的管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对货币兑换的管制、对汇率的管制、对外汇资金收入和运用的管制。一般认为,长时期的直接管制会造成各种扭曲,进而影响到一国经济的活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的减少直接管制,是很有必要的。 由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也可以说明逐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 ①高度集中控制时期(1979年以前):1949—1973,实行钉住英镑的固定汇率制度。1973年以后,实行钉住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汇率。这一时期,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控制是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一致的,一切外汇收支由国家管理,以期外汇业务由中国银行经营,国家对外汇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统收统支。 ②向市场化过渡时期(1979—1993年):1979年,国务院决定实行外汇额度留成。实行外汇额度留成之后,创汇企业和用汇企业之间产生了调剂外汇余缺的需要,在我国又形成了外汇调剂市场,在这一市场的基础上,人民币官方汇率在1981—1984年实行贸易内部结算价与非贸易公开牌价的双重汇率制度。1985年,取消内部结算价,重新实行单一汇率,为1美元兑2.8人民币。之后逐步下调至1993年底1美元兑5.8人民币。同时自1980年起,我国各地陆续开始实行外汇调剂制度,形成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格局。由此可以看出,外汇留成制在推动人民币向可兑换货币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体现在相当一部分用汇需求可以在外汇调剂市场上实现。但是,经常账户下的支付用汇仍然有一部分需要计划审批,并且由外汇留成导致的多重汇率的出现,也不符合经常账户下自由兑换的特征。 ③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1994—1996年): 1994年我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深远的改革,其内容主要包括汇率并轨,实行结售汇制等。这次改革使我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有条件的可自由兑换,这体现在取消了对经常账户收支的各类歧视性的多重汇率制,对境外团体的经常账户下用汇取消了计划审批等方面。至于有条件性,则主要体现在对外商投资企业及个人的经常账户下用汇仍存在一定限制。其间人民币汇率维持在1美元兑8.7人民币左右。 ④经常账户下完全自由兑换时期(1996年12月至今):我国自1996年12月1日起,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的全部义务,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经常账户下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实现经常账户完全可兑换后,对经常账户下的外汇收支的管理仍然存在。与此同时,我国还对资本和金融账户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基本原则是“管理从紧”,严格审批和登记一切资本输出入、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严格控制外债规模、结构、目的和流向、对本国资本输出实行严格管理。 由上可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过程是不断取消管制,进行市场化的过程,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在计划经济时代,为追求赶超战略,大力发展高度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通过抑制其他部门对外汇的需求,压低外汇的价格,把有限的外汇用于发展重工业,这一做法已被证明是无效率的。在1979年至1993年,实行外汇率额度留成,并形成调剂市场,这部分的解决了用汇需求问题,但有一部分仍受到限制,而且还存在多重汇率问题,扭曲了外汇的价格体系,使汇率不能完全反映市场的供求。1994年至1996年的经常账户下有条件自由兑换时期,除了对外商投资企业及个人的经常账户用汇存在限制外,其他的经常账户用汇都已市场化,并建立银行间外汇买卖市场,来形成反映供求关系的市场汇率,提高了外汇资源配置的效率。但由于结售汇制的固有缺陷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垄断结构存在,使得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汇率仍不能完全反映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等经济主体的意愿,外汇资源配置效率有待仅以提高。因此,逐步取消直接管制政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地政策。它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政策。前者主要有对汇价的管制和对外汇交易量的控制,后者是通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以直接管制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优点首先在于其效果迅速而显著。汇率调整政策和需求管理政策必须先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外汇供求产生影响后,才能发生效果。但实施直接管制,只要政策当局处理得当,即可迅速达到预期目的。其次,在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为局部性因素时,较易针对该部分实施管制,因而不必使整个经济发生变动,而汇率调整和需求管理政策则较难做到这点。然而,直接管制政策亦有若干明显的弊端:(1)直接管制会对价格机制发生阻碍作用,不利于自由竞争和资源最佳配置,社会福利也难以实现最大化;(2)由于直接管制措施易于察觉,因而比汇率调整和需求管理政策更易招致他国的责难或报复;(3)暂时得到政策保护的受益者,在这种政策措施已经变得没有必要之后,也总是不愿让它废止,因而直接管制措施有一种长期持续的倾向。一般说来,直接管制政策作为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应以其他政策难以迅速取得效果的情况为限。
汇率目标区常是指当局设计一套可调整的、与经济长期形态相适应的汇率,并且围绕着这一整套可调整的汇率设立较宽的波动幅度。1985年威廉姆森关于汇率目标区方案的建议包括:预先确定一个基础的均衡汇率作为中心汇率,同时宣布即期汇率围绕这一中心汇率波动的范围,政府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必要时辅助以外汇市场干预,将名义汇率维持在波幅内,并在边界达到前采取阶段性的调整。汇率目标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应用性问题:一是,目标区应如何确定?这又包括目标区内的货币选择目标区中心汇率的确定和目标区的宽窄等问题;二是,目标区应如何维持和调整?这涉及如何选择政策工具使汇率处于目标区内,以及何时对目标区进行修正等内容。 麦金农方案最早提出于1974年,后在20世纪80年代又经过了多次修改。麦金农认为恢复固定汇率制的原因在于以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制度缺乏效率。麦金农认为,首先各国应依据购买力平价来确定彼此之间的汇率水平,实行固定汇率制,而且应通过协调货币供给的方法维持固定汇率制。麦金农认为引起汇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货币替代以及各国间金融资产的替代活动,因此在发生这一类的冲击时,各国应采取对称的、非冲销性的外汇市场干预措施来稳定汇率,由此带来的货币供给的调整实际上是全球货币供给根据各国货币需求的变动而自发调节其在各国之间的分配。这样,通过货币供给的国际协调就能使全球的物价稳定与汇率稳定,实现各国的内外均衡。麦金农方案作为最典型的以恢复固定汇率制为特征的协调方案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它在实现汇率稳定性的同时,牺牲了汇率的灵活性。而且它以协调各国货币供给来维持固定汇率制的设想是难以在实际经济中实现的。
“托宾税”就是外汇交易税,其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提出。托宾认为,浮动汇率体制下的货币投机活动可能导致汇率过度波动,因而他主张对所有的外汇交易买卖征收相当交易额1%的外汇交易税,后来人们称之为“托宾税”。按照托宾的说法,这是“给国际资金融通的轮盘里掺点砂子”,使货币交易速度减慢,成本增加。“托宾税”主张的依据是,相对于因投资活动和贸易活动产生的货币交易,投机性的货币交易转手次数更为频繁。因此,尽管货币交易税对所有交易者都同样征收,但投机商所要承受的税务负担要大得多。这样,交易成本的增加,会减少货币投机的预期利润,从而抑制短期投机活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容易互相影响,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十分必要的。在经济存在相互依存性的条件下,一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必须进行政策的国际协调,以避免分散决策带来的损失。 在经济存在相互依存性的条件下,一国实现内外均衡目标必须有政策的国际协调,以避免分散决策带来的损失。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蒙代尔和弗莱明分别利用了凯恩斯理论的扩展宏观分析框架,即希克斯和汉森的IS-LM模型,研究了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实现问题,提出了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这个模型最大的特点是一般均衡分析,它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只有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经济才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国际收支失衡后,有时并不需要政府当局立即采取措施来加以消除。经济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机制,往往能够使国际收支失衡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得到缓和,乃至自动恢复均衡。这种功效在不同的国际货币制度下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在不同货币制度下的特点分别予以考察。 (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在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就是大卫.休漠所揭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造成的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 (2)在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这里所指的固定汇率制度是指纸币本位制度下一国当局通过外汇储备变动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汇率不变。在这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不平衡时,仍有自动调整机制发生作用,但自动调节的过程较为复杂一些。国际收支失衡后,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物价和利率等变量,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1.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为了维持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就必须减少外汇储备,造成本国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这首先会带来市场银根的紧张、利息率上升,利息率上升会导致本国资本外流的减少、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结果使资本账户收支改善;反之,国际收支盈余则会通过利息率下降导致本国资本流出的增加、外国资本流入的减少,使盈余减少或消除。这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利率效应。 2.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货币供给减少,公众为了恢复现金余额的水平,就会直接减少国内支出(即吸收);同时,利息率的上升也会进一步减少国内支出。而国内支出的一部分是用于进口花费的,这样,随着国内支出的下降,进口需求也会减少。这是现金余额效应或者收入效应。同样,盈余也可以通过国内支出增加造成的进口需求增加而得到自动消减。 3.物价的变动在国际收支自动恢复调整中也发挥作用。国际收支赤字时,货币供给的下降通过现金余额效应或收入效应(支出下降)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下降,本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会增加出口需求,减少进口需求,这便是相对价格效应。同样,盈余通过物价的上升也得以自动减少。 (3)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整机制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一国当局不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不通过储备增减来影响外汇供给或任凭市场的外汇供求来决定汇率的上升和下降。在这种制度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赤字,外汇需求就会大于外汇供给,外汇的价格即汇率就会上升。反之,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盈余,外汇需求就会小于外汇供给,外币的价格就会下跌。通过汇率随外汇供求变动而变动,国际收支失衡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根据弹性论的分析,汇率的上升即本币贬值造成了本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外国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带来出口数量的增加,进口数量的减少,只要一国贸易弹性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或梅茨勒条件),国际收支赤字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通过本币汇率升值也会自动减轻或消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是通过国内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化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对外目标的实现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均衡(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为代价的。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变动使国际收支自动顺利调整,在一定程度上起着隔绝国外经济通过国际收支途径干扰本国经济的作用。因为汇率自由变动的结果,是贸易差额自动趋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