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简介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简称“中国人保财险”,下同)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注册资本111.418亿元。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中国人保财险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PICC)旗下标志性主业,在国内外同业市场享有卓著声誉。2003年11月6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 凭借综合实力,中国人保财险相继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险合作伙伴,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服务。世界500强 截至2010年底,中国人保财险保费收入达到1539亿元,继2008年保费突破一千亿元后,再次实现了中国非寿险业的历史性跨越,在全球可比上市非寿险公司中排名攀升至第八位,亚洲排名稳居第一,被巴菲特杂志、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经济学人周刊联合评为2010年(第七届)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排名第18位。 2010年7月8日晚,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10年世界500强榜单,中国人民保险集团(PICC)成功入围,排名第371位,在国内入围保险企业中排名第2位,全部国内入围企业中排名第36位。亚洲最佳非寿险公司 2010年,人保财险公司车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非寿险企业首个年保费收入超千亿的单一险种;江苏、广东、河北分公司年度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非寿险业省级分公司首批百亿军团。2006-2010年,中国人保财险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8.71%,2010年保费收入为2005年底的2.34倍,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较2005年底实现翻番,股本回报率超过20%,位居国际同业前列。公司2010年全年新增保费超过2000年至2006年新增保费总和。 2010年公司投资价值得到资本市场普遍认可,股价持续上扬,以60.9%的涨幅荣登H股金融板块涨幅榜首位。2010年,公司荣获“亚洲最佳非寿险公司”称号,并继续保持国际著名咨询企业穆迪公司对中国金融企业最高信用评级A1级。人保电话车险 4001234567 2011年2月1日,中国人保财险对外宣布电话车险投保新号码“4001234567”正式启用,原号码将伴随新号码同步使用进入一年左右的过渡期。此次启用全新号码是人保财险车险电销业务“品牌化和标准化”服务全面升级的一部分,为广大车主和客户带来了更方便和快捷的投保、服务体验,将在全国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后援。据悉,人保电话车险自2010年人保电话车险保费超过40亿元,客户突破100万人,预计2011年将达到300万人。光辉历程 1949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北京成立,标志着中国保险事业掀开了新的一页。 1979年10月,中央下发《关于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和加强保险机构的通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国内业务得以全面恢复,同时,迅速建立起了各级机构。 1980年1月,中国人保驻伦敦联络处成立。 1982年,中国人保恢复办理人身保险(寿险)业务。 1996年7月23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改组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下设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保再保险公司。 1998年10月7日,国务院发文,撤销中保集团,三家子公司分别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以人为本 和谐奋进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 1999年1月18日,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人保品牌,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2002年5月23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纽约代表处开业典礼在美国纽约隆重举行。这是继伦敦代表处之后,中国人保在海外设立的第二个分支机构。 2003年7月19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重组后更名为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并同时发起设立了中国内地最大的非寿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03年11月6日,中国人保财险作为内地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中国财险(上市代码2328)正式在港挂牌交易,由此成功拉开了内地金融业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序幕。发展战略 以“四个一流”为标准,以四化建设为路径,以组织能力持续提升为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价值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以成本管控为手段的盈利模式,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的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模式,力争进入全球可比非寿险公司前5名,股本回报率位居国际同业前列,确立在亚洲非寿险市场的引领地位,把公司建设成为一家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公司荣誉 长期以来,中国人保财险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引领中国非寿险市场的发展,以金牌服务回报客户。同时,公司积极履行优秀企业公民责任,热心支持国家教育、体育和文化公益事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公司先后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受信赖保险公司”,在行业首获“中国客户关怀标杆企业”称号,公司95518客户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公司奥运营销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最高荣誉“中国艾菲奖——金奖”,在2008年亚洲保险业竞争力排名中,公司被评为“亚洲最具竞争力非寿险公司”。公司优势品牌优势 PICC 品牌与共和国同生共长,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影响和显著声誉。中国人保财险先后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受信赖保险公司”,在行业首获“中国客户关怀标杆企业”称号,公司95518客户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呼叫中心”,公司奥运营销获得中国广告协会最高荣誉“中国艾菲奖——金奖”,在2008年亚洲保险业竞争力排名中,公司被评为“亚洲最具竞争力非寿险公司”。市场优势 人保财险是国内最大的非寿险公司,在非寿险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主导着非寿险市场的发展。公司主要经营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业务,在大型商业风险、政府采购、行业统保等集中型业务以及车辆保险、家财险等分散型业务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人才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秉持“专家治司、技能制胜”的人才兴司战略,注重专业化团队建设,重视和加强人才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才和遍及非寿险业务链各个环节的技术人才,精心打造了一支掌握非寿险业核心技能的专业化员工队伍。高层次、高效能的人才优势,为公司发展,服务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产品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强大的产品开发能力、门类齐全的在售产品种类,涵盖机动车辆险、财产险、船舶货运险、责任信用险、意外健康险、能源及航空航天险、农村保险等非寿险各个业务领域,拥有一批行业领先的创新产品。特别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属保险产品。截至2008年,公司共有保险产品2500多种。目前,公司平均每天开发推广1个新产品。技术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在承保、理赔和再保险等核心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非寿险业领先水平,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风险管理经验。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引入精算技术开发产品的非寿险公司,在航空航天、核电站、能源、远洋船舶、大型工商企业、政府采购、农村保险等重要业务领域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与国际再保险市场保持着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可以为各类客户提供完善的再保险保障服务。网络优势 人保财险拥有遍及全国的机构网点,包括324个地、市级承保、理赔、财务“三个中心”,4500多个分支机构,拥有多样化的营销渠道,形成了强有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足以支撑全国范围的"通保通赔"与"异地出险、就地理赔"等保险增值服务。客户优势 公司拥有国内非寿险市场最大规模的客户群,建立了广泛、稳定的客户关系,具有强大的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能力。服务优势 中国人保财险拥有遍布全国城乡的机构网络,包括1万多个机构网点,320多个地(市)级承保、理赔/客服和财务中心。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对公司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服务提供有力支撑。公司率先在全国开通365天24小时服务专线95518,随时随地为客户提供报案、咨询、投诉、保险卡注册、车辆救援、预约投保和客户回访等多功能、个性化服务。重大承保 1. 1986年,承保大亚湾核电站建安工一切险,保险金额近20亿美元2. 1990年4月,承保“亚洲一号”卫星发射项目,这是我国首次发射国际商用卫星 3. 1996年,为东海平湖气田海上工程提供2.7亿美元的保险保障 4. 1997年12月,承保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5. 1997年,承保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机电安装保险 6. 从2002年开始,连续7年为秦山三期核电站提供超过12亿美元的核物质损失险保障 7. 2005年4月,独家承保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工险,保额50亿元 8. 2006年6月17日,首席承保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主体建设工程,总保险金额分别为95亿、70亿人民币 9. 2006年12月27日,签发北京奥运保险中保额最大、份量最重的一张保单——综合责任险保单 10. 2007年2月28日,为国家海事局船舶及海上浮动标志提供保险保障 11. 2007年6月,独家承保南通中远集团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保险项目 12. 2007年8月,首席承保我国最大核电站建设项目辽宁红沿河工程,保额超过40亿美元 13. 2007年9月,首席承保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保额达100亿人民币 14. 2007年,首席承保北京、杭州、成都、深圳等8个城市的12个地铁项目 15. 2008年,为奥运火炬传递提供全程保险保障,在境外5大洲21个传递城市和境内113个传递城市,全程24小时守护火炬传递。独家承保中国体育代表团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参加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1700余名代表团成员,提供高达17亿元的保险保障 16. 2010年,独家承保或主承保岭东核电站、鑫诺6号和5号卫星、中远航务深水平台、港珠澳大桥、巴基斯坦通信卫星发射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人保财险为世博、亚运提供了完美的保险保障。 17. 从1974年开始,连续35年承保民航联合机队大、中型民航客机,2008年,承保飞机数量超过1000架,保额超过450亿美元 18. 近20年来,中国人保独家承保或首席承保的卫星发射项目近40个,首席承保鑫诺2号、鑫诺3号、尼星1号、中星6B、中星9号五颗卫星,总保额超过7亿美元重大理赔 1. 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中国人保支付赔款1.18亿元2. 1991年夏,中国遭受特大水灾,支付赔款26.35亿元 3. 1993年8月,深圳清水河仓库发生大爆炸,赔付1.5亿元人民币 4. 1994年,东方红3号卫星升空过程中出险,迅速赔付3.92亿元 5. 1996年,中星七号卫星发射失败,支付赔款2590万美元 6. 1998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中国人保支付赔款25亿元 7. 1999年,温州2.24空难,支付赔款6600万元 8. 2001年,四川长虹集团在9.19洪灾中损失严重,支付赔款超过1.8亿元 9. 2004年,包头11.21空难,全额赔付机身损失险2300万美元 10. 2004年12月7日,中储粮东方公司的一船大豆在白令海峡发生全损,支付赔款1.53亿元人民币 11. 2005年11月30日,北京地铁十号线建设工程发生塌方事故,支付赔款1100万元 12. 2005年8月,“麦莎”台风侵袭东南沿海,支付赔款5547万元人民币 13. 2006年,鑫诺二号卫星发生全损,及时支付赔款1.2亿美元 14. 2007年夏,部分省区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将赔款送到保户手中,仅山东就支付赔款7000余万元 15. 2008年初,南方发生罕见雨雪冰冻灾害,中国人保紧急动员,积极应对,全力开展抗灾理赔工作,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累计处理雨雪冰冻灾害赔案超过37万件,支付赔款31亿元 16. 2008年,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从快、从细、从优开展各项理赔服务,至2008年7月底,中国人保累计处理地震灾害赔案15万件,支付赔款2.2亿元
指数备兑权证特点备兑权证的标的资产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单个股票、一篮子股票以及股票价格指数等等。顾名思义,以指数为标的资产的备兑权证就称为指数备兑权证。指数备兑权证和股票备兑权证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标的资产本身的差别,使得二者在具体条款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 首先,在结算方式上,股票备兑权证通常可以有现金结算方式和证券给付方式两种,而指数备兑权证都是以现金结算。即使同为现金结算,在结算价格的确定方面,股票备兑权证和指数备兑权证也存在差别。以香港权证市场为例,股票备兑权证的结算价为权证到期日前5天(不包括到期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而大部份的指数备兑权证会根据即月指数期货结算日的EAS(当天指数现货全日5分钟平均价)计算。 其次,在换股比率方面,股票备兑权证和指数备兑权证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在香港权证市场,股票权证的换股比率通常为10或者1,而指数备兑权证的换股比率则相差较大。举例来说,恒指认购证1520的换股比率为15900,而恒指认沽证7982的换股比率为18000。指数备兑权证投资 在什么情况下,投资者应该选择指数备兑权证呢?如果投资者对大市的走势有较大的把握,而在个股的选择上把握较小时,选择投资指数权证是一个较好的方法。特别是在个股分化较严重的情况下,投资指数备兑权证可以有效避免在牛市中“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尴尬。 由于指数的波动幅度通常远不如个股,因此,相对于同一有效杠杆水平的股票权证来说,指数备兑权证的价格变化幅度也比较小。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权证“以小博大”的杠杆效应,在投资者对后市走势把握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有效杠杆较大的指数权证。 此外,在股票市场中,个股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有效消除,但系统性风险则不然。由于指数价格的波动可以看作是系统性风险,为了有效的管理系统性风险,可以在投资组合中加入以指数为标的资产的各种衍生产品,例如指数期货、指数权证等。因此,选择合适的指数备兑权证加入到投资组合中,可以调整投资组合面临的系统性风险。
简介 2007年12月17日,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保险业社团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07]118号)精神,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召开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并成功实现了换届,顺利开展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专职会长负责制,稳步推进人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截至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共有会员176家,其中保险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36家、地方保险行业协会35家。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理事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协会实行专职会长负责制,由专职会长负责协会日常工作。协会根据工作需要聘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协会通过每年度召开理事会的形式共同商讨协会的工作。协会下设财产保险工作委员会、人身保险工作委员会、保险中介工作委员会和保险营销工作委员会四个二级机构,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协会相应部门承担。协会还通过定期召开全国地方协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交流情况,协调工作。目前,协会日常办事机构由办公室、法律法规部、财产保险工作部、人身保险工作部、保险中介工作部、信息统计部、培训认证部七个部门组成。宗旨 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经济金融方针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在国家对保险业实行集中统一监督管理的前提下,配合保险监管部门督促会员自律,维护行业利益,促进行业发展,为会员提供服务,促进市场公开、公平、公正,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基本职责 自律、维权、服务、交流。 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签订自律公约、制定行业标准和行业指导性条款来约束不正当行为;弘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建立健全保险业诚信体系;加强保险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的自律管理,监督执业行为,进行自律惩戒。 维权:参与决策论证,提出有利行业发展的建议;开展调查研究,反映行业呼声;加强与监管机关和政府部门沟通,维护会员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服务:以会员需要和行业发展修求为导向,切实增强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努力为会员单位,保险消费者及决策机关提供服务,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交流:通过协会会员间、与国内外保险业间、与其他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沟通情况、收集信息、引进技术、推广经验、反映业内动态,为会员、保险公司客户和社会公众服务。
.co域名 .co域名是因特网域名治理机构ICANN为哥伦比亚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olombia)国家及地区分配的顶级域(ccTLD)作为其国家及地区因特网顶级域名。目前由哥伦比亚一所名为La Universidad de Los Andes的大学管理。 .co的理解: .co有些地方还是com的另外表达方式,因为在一些英联邦国家,公司是corporation的表述,而美国英语是 company,因此,co是代表公司,和com一样,比较典型的UK域名就只有.co.uk了。 首先,域名.co是哥伦比亚的顶级域名,就像.cn是我们国家的顶级域名一样。哥伦比亚的顶级域名.co也可能成为国际域名。.co域名的明显优势就在于它易于记忆,并且公众也比较轻易理解。.co域名可能将被理解为英文单词company的缩写,就犹如.com代表着英文单词 commercial一样。 据了解,.co和前期开放的.cm一样,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域名,是哥伦比亚国家代码顶级域名,所有人申请注册该域名的时候不需要提交资料、不需要审核、不会被拍卖,实时开通,立即生效。由于.co 域名的拼写和.com域名相近,缺了个“M”,用户就时常会因为键盘坏了键位,或粗心大意少输了一位而误入相关站点,所以.co域名也成为了typo域名。何为typo域名呢?其实typo域名就是指容易拼错的域名,人们经常误把相似的域名拼错,所以就也产生了typo域名的说法。 .co域名的优势在于在.com饱和的市场上,它简朴而且让人感觉很认识。.co可很明确的被诠释为company(公司)的缩写。但.co和其他新域名的出现同时也可能为那些在网络空间中捍卫自己商标的公司带来新挑战。在过去几年,一些国家开始向全球用户开放其域名,作为日益拥挤.com的替代品。居民不到七百人的Cocos 岛将其.cc地区码许可给了eNIC公司,后者从97年开始登记了大约五十万地址。dotTV公司在支付了五千万美元获得了图瓦卢的.tv域名后登记了四十五万地址。 互联先锋,一个从事域名注册多年的老品牌,也有提供相关.co域名注册查询。
概述 2005年4月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正式对外开业。作为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的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人保健康的创立可谓乘新时期中国人保加快实施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战略的集团之力,应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推进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行业之运,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之势。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人保健康是由国内保险业最具实力的PICC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1949年成立)联合欧洲最大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DKV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及人民日报社中国华闻投资公司等单位发起设立的现代金融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亿元。人保健康将充分依托PICC的资源优势,科学借鉴国际健康保险经营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始终坚持专业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经营模式,全面引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 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近年来的运作情况表明,单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健康保障需求,而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专业化程度很低,远未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商业健康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切身利益。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总理(家宝)曾两次做出重要批示,指出“逐步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把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保结合起来,不仅有利于满足广大群众的医疗需求,而且有利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中国保监会吴定富主席指出,“这一重要批示是新时期商业健康保险工作的行动纲领,要积极发挥保险业的社会管理功能,推动商业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为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2004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即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务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创立,有利于改进和增强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能力,调动和挖掘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潜力,逐步实现商业健康保险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有利于发挥商业健康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整合社会资源形成健康管理和服务的合力,减轻政府负担和管理成本,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患病无忧,促进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2005年4月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正式对外开业。 人保健康是由国内保险业最具实力的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联合欧洲最大的商业健康保险公司DKV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及其他三家公司发起设立的现代股份制金融企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人保健康将充分依托中国人保(PICC)的品牌和资源优势,科学借鉴国际健康保险经营的成熟技术和管理经验,始终坚持专业化运作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探索中国商业健康保险专业经营模式,全面引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 200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正式挂牌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第一家分支机构。人保健康股东包括中国人保控股公司(PICC)、德国DKV商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和广西新长江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五家中外资企业。中国人保控股公司持有51%的股权,DKV德国健康保险股份公司持有19%的股权,中国华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0%的股权,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持有10%的股权,广西新长江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持有10%的股权。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门类齐全产品体系涵盖医疗费用保险、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社会医疗补充保险、健康管理产品等,逐步推出失能收入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新型产品。理念先进系统引入健康管理服务理念,坚持“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产品开发模式。创建历程 2003年6月20日,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高瞻远瞩,以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做大做强中国保险业为己任,做出了设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这一战略性决策,2003年7月19日,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筹备组成立。筹建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中国人保 第一阶段(2003年7月19日-2004年5月13日): 进行设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中国人保控股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寻求并确定合作伙伴。2004年4月22日,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筹建申请;2004年5月13日,中国保监会批准筹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阶段(2004年5月13日-2004年7月20日): 经过多次会谈,2004年7月20日,各方发起人正式签署《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并一致确认《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第三阶段(2004年7月20日-11月18日): 筹备组搭建工作平台,在DKV专家的支持下进行开业前的各项筹备工作。2004年10月30日,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务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2004年11月3日,公司名称“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预先核准;2004年11月18日,公司创立大会及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顺利通过各项议案。 第四阶段(2004年11月18日至2005年4月8日): 筹备组积极准备开业验收,实现公司筹备与开业经营的无缝链接。2005年3月15日,中国保监会进行开业现场验收;2005年3月2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开业;2005年4月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在北京举行,正式对外开业。公司经营以下业务 各种人民币和外币的健康保险业务、意外伤害保险业务; 与国家医疗保障政策配套、受政府委托的健康保险业务; 与健康保险有关的咨询服务业务及代理业务; 与健康保险有关的再保险业务; 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资金运用业务; 中国保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人保健康的大事记 2003年7月19日,公司筹备组成立。中国人保 2004年4月22日,向中国保监会提交筹建申请。 2004年5月13日,首家获准筹建。 2004年7月20日,发起人协议签署,一致确认公司章程。 2004年10月30日,国务院批准公司设立;国务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 2004年11月3日,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司名称预先核准。 2004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在京召开。 2005年2月28日,向中国保监会提交开业申请。 2005年3月29日,中国保监会批准公司开业。 2005年4月8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业庆典在京举行。 2005年4月16日,为中央电视台参加珠峰高程复测活动的新闻记者提供保障及服务,专业健康保险第一单面世。 2005年5月22日,与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五家医院签署合作协议。 2005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2005年8月2日,北京分公司获准开业。 2005年8月11日,北京分公司开业庆典暨个人健康保险第一单发布仪式在京举行。 2005年8月21日至27日,刘健总裁一行赴云南、深圳、上海、青岛分公司筹备组视察。 2005年9月16日,云南分公司获准筹建。 2005年9月29日,深圳分公司获准开业。 2005年10月12日,上海分公司获准筹建。 2005年10月28日,青岛分公司获准开业。 2005年11月22日,云南分公司获准开业。 2005年11月23日,青岛分公司开业庆典举行。 2005年11月29日,第一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第一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2005年临时股东大会先后召开。 2005年11月30日,云南分公司开业典礼举行。 2005年12月6日,LIMRA会员授牌仪式举行。 2005年12月7日,上海分公司获准开业。 2005年12月15日,山东分公司获准筹建。 2005年12月10日至18日,产品精算、信息技术、客户服务、健康管理等四部门联合代表团赴DKV西班牙公司学习考察。 2005年12月20日,江苏分公司获准筹建。 2005年12月26日,上海分公司开业庆典举行。 2005年12月27日,浙江分公司获准筹建。 2005年12月29日,《我国健康保险步入专业化经营时代》入选金融时报“2005年中国保险十大新闻”。 2005年12月30日,《首家专业健康险公司问世》入选中国保险报“2005保险十大新闻事件”。
BO项目融资 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即建设-经营-转让方式,是政府将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特许权授予承包商(一般为国际财团)。承包商在特许期内负责项目设计、融资、建设和运营,并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特许期结束后将项目所有权移交政府。实质上,BOT融资方式是政府与承包商合作经营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特殊运作模式。 BOT融资方式在我国称为"特许权融资方式",其涵义是指国家或者地方政府部门通过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承担公共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项目的融资、建造、经营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项目公司拥有投资建造设施的所有权,允许向设施使用者收取适当的费用,由此回收项目投资、经营和维护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回报;特许期满后,项目公司将设施无偿地移交给签约方的政府部门。
ISIP即保险行业服务信息平台,是在永兴元科技的研发下,中国保险业监管、协调、自律、管理与服务各个主体集体智慧的结晶。源于系统建设,高于系统规划,满足保险业各主体人员多角色、多用户、多任务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需要。通过ISIP培训管理服务功能服务功能,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可完成集体报名、培训动态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 ISIP可以针对保监局、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及各分支机构等多角色设置不同权限。从而实现对机构内或管辖范围内从业人员培训的管理。 通过ISIP可以统计机构内管辖范围内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包括从业人员完成培训时学时情况等。
ASI ASI,指的是ASI指标 ① 股价创新高低,而ASI 未创新高低,代表对此高低点之不确认。 ② 股价已突破压力或支撑线,ASI未伴随发生,为假突破。 ③ ASI前一次形成之显著高低点,视为ASI之停损点。多头时,当ASI跌破前一次低点时卖出;空头时,当ASI向上突破其前一次高点回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