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权套期保值(Weighted Hedge) 目录 1什么是加权套期保值 2加权套期保值的应用 什么是加权套期保值 加权套期保值是指通过精确地算山去期保值所需的合约张数,做到既可避免价格风险、又可在有利的情况下获得盈利的一种比较主动的套期保值交易战略。这种交易方式主要运用于金融期货交易之中。 加权套期保值的应用 加权套期保值的做法与一般套期保值的原理相同,即在期货市场—亡采取与现货市场上相反的交易行动,以盈利弥补亏损,达到保值的目的。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加权的办法确定买卖期货合约的数量。如果现货证券与期货合约的利率不一致,则应以转换系数作为权数进行调整,通过公式(转换系数×证券现货名义价值÷每张期货合约的面值)计算出有效保值所需的期货合约张数。 例如,1月份时拥有100万美元2010年8月15日到期、利率为12%的美国长期国库券现货,价格为,转换系数为1.4253,当时3月份利率为8%的长期国库券期货价格为,每张合约面值l0万美元。所以该交易者根据加权计算,应卖出14张期货合约(1.4253×100÷10=14.253≈14)进行保值。 如果利率相同而期限不同,则应以现货期限与期货期限的比值作为权数。合约数量的计算式公式为:(现货期限÷期货期限)×(现货名义价值÷期货合约票面价值)。 例如,1月份时拥有100万美元3个月期短期国库券存单,若以6个月期国库券存单期货台约为其保值,则应出卖50张期货合约(3今6×100÷10=50)。这是因为,6个月期的存单期货的每一基点变化值是3个月期存单每——基点变化值的2倍。所以,只需÷半价值的期货合约即可为其现货证券进行保值。 以上介绍的是加权套期保值的一般做法。在实际操作中,具体市场行情不同,因此权数的计算也会有些变化,需要灵活掌握。
什么是酎情信托 在酎情信托中,受益人对来自信托财产的入息并无权利。受托人有权酌情按其认为适当的方式付给受益人或动用信托财产。此等信托的作用,是防止年青鲁莽的受益人轻浮地花费信托入息或将信托财产予以浪费。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The nonmonetary overinvestment theory) 目录 1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概述 2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贡献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概述 投资过度理论又分为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和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两种。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则强调非货币因素在经济周期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威克塞尔(K.Wicksell)和德国经济学家斯皮托夫(A.Spiretuoff)。该理论并不否认货币因素对引起投资过度的作用,但认为这种影响是次要的,导致投资过度的主要因素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的开辟、以及农产品的丰收等。 非货币投资理论与货币投资理论之间的最大差别,很明显就在于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投资过度。非货币投资理论在理论上并不以货币为依据,他们也提到货币力量,但把它放到了从属的、被动的地位,对他们来说,货币因素可以看作是当然现象而不是一种推进力量。他们所着重的是属于生产范围内的那些因素,如新发明、新发现、新市场开辟等等。也就是为新投资提供机会的那些环境。 庇古和熊彼特的分析,则在很大程度跟这种理论相接近。该理论所描述的扩张过程,跟货币投资过度学派的论调大致相同。投资活动的恢复,产生了收益和购买力。需求增长了,首先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的需求增长,然后是消费品需求的增长。价格上涨了,主要是资本品和投资资料(钢、铁、水泥、木材、砖瓦等等)价格的上涨。 非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贡献 非货币投资过度学派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的最大贡献,正是繁荣走向崩溃这一转折过程的解释。 斯庇索夫认为,之所以会发生危机,是由于资本在实际上的不足。他进一步指出所谓资本不足的意义,并不只是货币资金的缺乏,而是在一定的有限种类的商品生产中发生了严重不均衡的现象。繁荣走向崩溃的造成,不是由于储蓄过度,而是由于储蓄不足;引起资本不足并使繁荣终止的原因,并不是消费不足,而是在某种意义下的消费过度。进入萧条时期以后,普遍存在的是悲观情绪。悲观情绪和对投资的厌恶,使购买力的量趋于萎缩。资本并不用于投资或购买生产品,却都被贮藏了起来,或用以填补亏损。萧条持续一段时期以后,由于工资削减、原料价格下跌、利息率下降、生产方式改进等原因,使资本设备的建造成本降低,因此新投资受到了鼓励。新投资的出现,形成了促成萧条走向复苏的力量。 但斯庇索夫认为,萧条时期自动形成的这类调整,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打破萧条下的僵局,他认为还必须借助于如新发明、新发现、农产品收获量增加等等外来的突出的刺激力量,才能打开投资的新局面,提高预期利润率。现在有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十九世纪的周期现象,就是由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酿成的。在种种新发现和新发明等外生因素刺激下,经济又进入了另一轮繁荣阶段。
套期保值比率(Hedge Ratio) 目录 1 套期保值比率的概念 2 套期保值比率计算公式 3 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 4 套期保值比率的调整 套期保值比率的概念 套期保值比率是指为规避固定收益债券现货市场风险,套期保值者在建立交易头寸时所确定的期货合约的总价值与所保值的现货合同总价值之间的比率。确定合适的套期保值比率是减少交叉套期保值风险,达到最佳套期保值效果的关键。 套期保值比率计算公式 由于固定收益债券的票面利率有许多种,且大都不等于利率期货合约的标的资产(一般都是虚拟券)规定的利率。因此,在运用利率期货对固定收益债券进行套期保值时,固定收益债券现货的价值与所需利率期货合约的价值之间并不是1:1的关系,规避等量不同品种债券的利率风险时,在利率期货市场上需要不同面值的期货头寸。而且基差风险的存在,会使套朗保值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运用套期比率的概念,套期保值者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基差风险的影响。 用利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目的是降低利率变动对固定收益债券资产价格的影响,降低利率风险。因此在完美套期保值下,现货头寸价格波动的损失应正好为期货头寸的盈利冲抵,即: 套期保值债券价格波动=期货合约价格波动×套期保值比率 由此可得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公式: 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债券价格波动 期货合约价格波动 因此,套期保值比率应该等于现货价格变动程度与期货标的价格变动程度的比。如果套期保值债券的波动大于所用来进行套期保值期货合约的波动,那么套期保值比率应大于1。 譬如,假定长期国债期货合约的标的债券是票面利率为3%的7年期虚拟国债,如果我们持有的债券票面利率为2.5%,期限是10年,那么同国债期货标的相比,该债券票面利率更高,期限更长,因此该债券价格受利率变化影响的程度更大,套期保值比率应大于1,即能够用较少数量的国债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如果债券价格波动性是期货标的波动性的两倍,那么每一单位的现货债券需要两倍金额的国债期货合约来为其保值。 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 确定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套期保值债券与利率期货合约波动的计算。在债券分析中,衡量债券波动性的指标主要有久期和基点价值,相应地,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方法有修正久期(duration)法、基点价值法 (一)修正久期法 1.久期 久期是衡量债券持有者收到全部现金付款的平均等待时间,反映了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变动的关系,是衡量债券对利率敏感性的重要指标。当市场利率发生波动时,债券价格绝对波动幅度与久期成正比,久期越大,价格波动就越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债券期限越长,票面利率越低,久期越大。 久期的概念最初是由Macaulay提出的,随后发展出多种不同的形式的久期,其中有麦考利久期(Macaulay duration)、修正久期、有效久期和关键年久期等。在假定收益率曲线平坦,并且用于所有未来现金流的贴现率固定不变的情况,麦考利久期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D代表麦考利久期,t代表距偿还利息和(或)本金的时间长度,Ct代表在时间t偿还的利息和(或)本金,n代表债券到期日的时间长度,R代表利率,P代表债券贴现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债券的现值是将来所有本息的现值,因此,久期是债券本息偿还时间的加权值,对应于t时的权重等于c时刻所有偿还的本息现值占债券总现值的比率。在对现货头寸进行套期保值时,投资者关心的是利率变动对债券价格变动的影响。将上面债券价格公式关于利率及求导数: 上式反映了利率发生微小变动时,债券价格的变动值。公式右边括号中正好是债券的麦考利久期。将公式两边同除以债券价格P,就可得到利率发生微小变动时,债券价格变动的百分比,即: 麦考利久期与(1+R)的比值通常称为修正久期(modified duration,Dm): 这表明,修正久期可以看做利率发生微小变动时所引起的债券价格的变动水平。 对于债券组合而言,其久期可以表示为组合中每只债券久期的加权平均,权重等于各债券在组合中所占的比重,这可以用久期的计算公式推导得到。 2.利用久期计算套期保值比率 久期度量了债券价格随利率变动时的波动特征,因此可以用来计算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由于利率期货合约价格近似等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价格除以转换因子,因此利率期货合约的修正久期可以用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修正久期除以转换因子得到。从而我们可以计算出最优的套期保值比率: 其中,St代表套期保值债券价值,SCTD,t代表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价值,Dm代表套期保值债券修正久期,Dm,CTD代表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修正久期,CFCTD代表最便宜可交割债券转换因子。 由于久期概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使得久期法计算的最优套期接保值比率也存在一些缺点,但这些缺点并不会很严重,因为公式中力子和分母中都有久期,可以将其缺点部分抵消。例如,2002年3月,某养老基金经理决定在5月中旬用价值100顶瑞士法郎(CHF)的短期存款购买债券组合,该基金经理预计利率将会下降,从而造成债券价格上涨,因此决定用CONF期货(瑞士联邦长期政府债券期货,每张合约包含1咖张面值CHN0(的瑞士联邦长期政府债券)进行套期保值,将债券价格锁定在目前6t价格水平上。2002年3月份的市场情况见下表。 2002年3月份市场情况 债券组合市场价值CHF10000000 CTD债券价格CHF98.74 CONF期货2002年6月合约价格CHF120.50 债券组合修正久期7.00 CTD债券修正久期7.56 CTD债券转换因子0.819391 利用修正久期法计算的套期保值比率为: 2002年3月份市场情况 债券组合市场价值CHF10210000 CTD债券价格CHF101.01 CONF期货2002年6月合约价格CHF123.27 因此,该基金经理在3月中旬以CHFl20.50的价格买进77张2002年6月到期的CONF期货合约。到5月中旬,市场利率果然下降,债券价格上扬(见上表)。于是该基金经理以每张合约CHN23.27的价格将持有的CONF期货合约平仓,并在债券市场上买回价值CHFl0210 000的债券组合。结果该基金经理在期货市场上所获利润不仅弥补了在债券上的亏损,而且还有盈余CHF3290,套期保值是成功的(见下表)。 交易策略与结果 日期债券组合现货期货 3月15日市场价值 CHF10000000以CHF120.50的价格买进77张CONF期货合约 5月15日市场价值 CHF10210000以CHF123.27的价格卖出77张CONF期货合约 交易结果亏损CHF210000盈利CHF213290 (二)基点价值法 除了久期外,另一种衡量债券价格波动性的指标就是基点价值(basi。pointvalue,BPV),即债券收益率变化一个基点(0.01个百分点)时,债券价格的变化幅度(这里的变化幅度指的是价格的变动额,而不是百分比)。即: 债券基点价值= 债券价格变化幅度 收益率变换幅度 利用债券的基点价值,可以计算出对债券进行套期保值的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债券价格波动 期货合约价格波动 = 套期保值债券价格波动 收益率波动 / 期货合约价格波动 收益率波动 = 套期保值债券BPV 期货合约BPV 由于利率期货合约价格近似等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除以转换因子,因此利率期货合约的基点价值近似等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基点价值除以其转换因子,即: 期货合约BPV= CTD债券BPV CTD债券转换因子 因此, 套期保值比率= 套期保值债券BPV CTD债券BPV×CTD债券转换因子 例如,在2002年3月份,某机构投资者持有价值EUR4咖万的债券组合,并决定在2个月后进行减持。如果市场利率上扬,那么该投资者将会有债券价格下跌的风险,为消除这一担心,该投资者决定用欧洲债券期货(每张合约包含100旧张面值EURl00的德国联邦政府债券)进行套期保值,以锁定价格,规避利率风险。2002年3月份的市场情况见下表。 2002年3月份市场情况 债券组合市场价值EUR40000000 CTD债券价格EUR95.12 欧洲债券期货2002年6月合约价格EUR106.00 债券组合基点价值EUR32800.00 CTD债券基点价值EUR0.06763 CTD债券转换因子0.897383 利用基点价值法计算的套期保值比率为: h=\frac{32800.00}{0.06763\times1000}\times0.897383=435.22 2002年5月份市场情况 债券组合市场价值EUR39016000 CTD债券价格EUR930391.10 欧洲债券期货2002年6月合约价格EUR103.73 因此,该机构投资者持有债券组合可以通过在3月份以EUR106.00的价格卖出435张6日到期的欧洲债券组合期货合约即可达到保值的目的。到5月份,利率果然上涨,债券组合价格下跌(5月的市场情况见上表)。于是改投资者卖出所有的债券组合,同时以EUR103.73买进435张欧洲债券期货合约,将持有的期货合约对冲。结果。该投资者在债券结果上的损失在期货市场上得到了弥补(见下表) 交易策略与结果 日期债券组合现货期货 3月15日市场价值 EUR40000000以EUR106.00的价格卖出435张欧洲债券期货合约 5月15日市场价值 EUR39016000以EUR103.73买进435张欧洲债券期货合约 交易结果亏损 EUR984000盈利EUR987450 套期保值比率的调整 分别用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和对利率期货合约价格的敏感性推导出了套期保值比率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隐含着这样一个假定:最便宜可交割债券与被套期保值的债券之间的相对收益率差额是常数。我们并没有考虑各种债券自身的其他特点,特别是在对不可交割债券进行套期保值时,被套期保值债券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的一些不同特性如信用等级、利率水平、期限特征等,会使得二者收益率之间的差额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这会对套期保值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保证套期保值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前面计算得到的套期保值比率按照被套期保值债券的特征进行适当调整。 对利率期货套期保值比率进行调整的常用方法是收益率;系数法。具体做法是,用历史数据建立被保值债券收益率与最便宜可交割债券收益之间的回归方程: rb = α + βrCTD + ε 其中,rb表示被套期保值债券的收益率,rCTD表示套期保值的CTD债券的收益率,ε是误差项,α和β分别是截距和回归系数。 利用回归分析可以得到系数β的估计值,称为收益率;(Yield beta),表示被套期保值债券与CTD债券收益率间的相对变动率,即被套期保值债券收益率受CTD债券收益率变动的影响程度。误差项说明这两种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的,是有噪声的。 利用收益率可以对套期保值比率进行调整,以消除被保值债券因信用风险等因素而造成的与CTD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差异。 其中,表示调整后的套期保值比率,h表示用修正久期法或基点价值法计算的套期保值比率。
太阳黑子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 太阳黑子理论把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归因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 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周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农业收成,农业的收成又会影响整个经济。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大约每十年左右出现一次,因而经济周期大约也是每十年一次。
目录 1国内现状 2具体报告 国内现状 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共持有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估计至今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将达到32万人。 具体报告 千万富翁资产总额8.8万亿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人群规模正在逐年扩大。2008年,中国内地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高净值人群约30万人,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也接近1万人。从地域上来看,广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五个省市的千万富翁人数超过2万人。在这5省市中,广东位列第一,至2008年末已达到4.6万人,占全国15%,上海市、北京市分列二、三位。还有6个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处于1万-2万人之间,分别为山东、辽宁、河北、福建、四川、河南;其余省市的高净值人士数量少于1万人。[1]报告称,2008年中国千万富翁共持有8.8万亿人民币的可投资资产,这相当于中国2008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万亿元的29%。其中,超高净值人群的个人财富总量达到1.4万亿人民币,在高净值人群内部财富占比达到16%。报告预计,至2009年底中国千万富翁人群将达到32万人,增长6%;其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超过9万亿元,同比增长7%。报告表示,综合各项宏观因素对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影响,预计2009年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将保持增长势头。在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仍然蕴含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可观的增长潜力。
替代保值(Cross Hedge) 什么是替代保值 替代保值是指利用期货交易中的商品对现货市场中的种类不同但价格相关性强的非期货类商品进行保值的行为。替代保值的目的 获取稳定利润,维持正常经营。替代保值的应用 有些商品不存在期货市场,或不存在活跃的期货市场。为了对这些商品进行保值,交易者必须在期货市场中选择一种价格和价值与这种现货商品有较强相关性的期货商品,如在玉米期货市场上做高梁的套期保值;在活牛期货市场上做无骨肉的套期保值,只要这两种商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替代保值在期货交易中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套期保值。[1] 若有A、B两种货币,A货币不能被保值,B货币可被保值,当这两种货币存有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时,通过对B种货币的保值即可达到对A种货币进行保值的目的。此即替代保值。替代保值的有效性取决于不可保值货币与找出的替代货币二者正相关的程度,这两种货币正相关关系越强,替代保值的有效性越高。
名称 Logit模型 相关介绍Logit模型(Logit model,也译作“评定模型”,“分类评定模型”,又作Logistic regression,“逻辑回归”)是离散选择法模型之一,属于多重变量分析范畴,是社会学、生物统计学、临床、数量心理学、市场营销等统计实证分析的常用方法。 逻辑分布(Logistic distribution)公式P(Y=1│X=x)=exp(x'β)/1+exp(x'β)其中参数β常用极大似然估计。 目录 1Logit模型概述 2Logit模型的预警效果 3Logit模型的优缺点 Logit模型概述 基于滞后宏观经济和金融数据的Logit模型由Kumar,Moorthy和Perraudin在2003年提出,该模型基于利率调整引起的汇率贬值构建了两个投机冲击预测模型:未预期到的贬值冲击模型和总贬值冲击模型。如果令et为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对外币的汇率;rt为本币的利率;为外币的利率,γ1为未预期到的货币的贬值程度(5%或 10%)。则当: 时, 即投资外国货币或资产的收益大于本币的贬值率时,投资者会抛售本币,引发货币危机。公式左边表示投资者减少国内货币的持有,投资于外币直到到期日时所获得的报酬。当 时, 投机性冲击也会发生,以至引发货币危机。其中:γ2指本币的汇率的贬值幅度,值为5%或10%,γ3 = 100%。 Logit模型的预警效果 Kumar等在2003年用该模型对32个发展中国家 1985年1月至1999年10月的危机进行验证,在较高的贬值水平上,两个冲击模型发生的概率均在1994年一月份以后;在解释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阿根廷危机和中期的墨西哥危机、1997年爆发的亚洲货币危机以及1998年俄罗斯、1999年巴西货币危机时,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并且样本内预测更为稳定。实证结果也表明,样本外预测对货币危机的发生同样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而且它也进一步证实了早期理论研究中提出的导致货币危机发生的主要因素。模型结果显示,外汇储备和出口的下降以及真实经济的虚弱是导致危机发生的最重要解释变量。此外,货币危机的传染性在货币危机中也起了重要作用。 Logit模型的优缺点 Logit模型的优点是: (1)模型考察了对两种货币危机定义情况下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即利率调整引起的汇率大幅度贬值和货币的贬值幅度超过了以往的水平的情形,而以往的模型只考虑一种情况。 (2)该模型不仅可以在样本内进行预测,还可以对样本外的数据进行预测。 (3)模型可以对预测的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克服了以往模型只能解释货币危机的局限。 虽然Logit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以往模型事后预测事前事件的缺陷,综合了FR模型中FR概率分析法和KLR模型中信号分析法的优点,但是,它只是在利率、汇率等几个主要金融资产或经济指标的基础上预警投机冲击性货币危机,与我们所要求的一般货币危机预警还有所差异。所以仅用几个指标来定义货币危机从而判断发生货币危机的概率就会存在一定问题,外债、进出口、外汇储备、不良贷款等因素对货币危机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