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经济波动学说概述 经济波动学说概述 经济波动学说:是考察和解释经济增长中扩张与收缩的交替变动过程的学说。 扩张状态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上升趋势,收缩状态是指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停滞或降低趋势。两者的交替变动通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显示出来,一般把包括危机、复苏、高涨和衰退四个紧密衔接的阶段的经济活动看作一个经济周期。 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经济过热倾向和短缺;南斯拉夫经济学家巴伊特则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波动发生的原因在于投资的正负效应。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经济从1949-1987年已发生了七次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可以根据持续时间的长短加以分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把经济周期分为大、中、短三种类型。长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持续时间为50-60年;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持续时间为9-10年;短周期即基钦周期,持续时间为40个月。理论界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不同看法。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发生经济周期的根源。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经济波动现象。主要包括:以货币数量的增减为唯一原因的纯货币理论;以生产资料的生产过多为根源的投资过度理论;以消费不足为原因的消费不足理论;以心理预期的变化为导因的心理理论;以创新浪潮的影响为依据的创新理论;以及由太阳黑子的周期性活动引起经济周期的太阳黑子理论等。
三次产业分类法概述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1935年著《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中提出对产业的划分方法。 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克拉克在费歇尔的基础上,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总结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人类的主要活动是农业和畜牧业; 第二阶段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纺织、钢铁及机器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和发展; 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非物质生产部门。 费歇尔将处于第一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的产业称为第三产业。即把产业门类划分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这一产业分类方法提出后,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讲,所有的传统产业经济理论都是建立在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的。因此,其理论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就像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其现实的背景,从而具有某种历史规定性一样,三次产业划分的提出也不例外。这种划分法,是以工业时代的产业经济发展为现实背景的。当时,经济发达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处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的差异性。也就是,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取自于自然界;第二产业是加工取自于自然的生产物;其余的全部经济活动统归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缺陷 1、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 2、第三次产业内容过于繁杂。 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局限性 进入80年代,信息技术及以其为核心的现代高技术群迅速壮大,人类产业活动的规模和方式有了巨大变化,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包括: • ①需求结构升级使产业范围扩大,产业正涵盖起愈加丰富的社会生活领域,包容进越来越多的形式、日益多样的分工和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人类经济活动。产业活动愈来愈成为非单纯的生产、生活资料和服务的供给部门,其联接社会生活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与其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作用不断加强。 • ②产业经济分析和产业政策的制订与实施要求拓展产业分类理论。伴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的规模和深度提高,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导致生产和消费过程社会化,第三次产业长足发展,并且其中不同的部门和行业有不同的表现,不仅其他产业内部不断有新的部门分离出来进入第三次产业,第三次产业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和重组。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的展开,第三次产业中的部分部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而传统意义上的第三次产业内部活动从数量到性质都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分类急需变革。 • ③围绕信息产业化浪潮展开的“第四次产业”讨论和以寻求可持续发展途径为目的而展开的“环境产业”、“资源产业”、“生态可持续工业”、“高技术产业”的讨论,把一批新兴产业的归属、地位、本质揭示问题提到产业经济研究的热点中来。 • ④产业细分是制订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需要。现有的产业分类理论,不能明确界定信息产业、环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内涵、产业的范围和地位等,则制订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就缺乏理论依据和指导。三次产业分类理论的上述局限,导致了整个产业结构理论体系的局限,削弱了其解释现象和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必要加以拓展。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第一次产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2、第二次产业 :工业 工业: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 3、第三次产业:流通部门、服务部门、建筑业 流通业 为生产和生产服务的行业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各行业部门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部门 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法 产业层次 主要业态 产业基本属性 第一产业 农业和采掘业………………………………………………………………………直接获取自然资源 第二产业 制造业与建筑业……………………………………………………………………对获取的自然资源进行加工和再加工 第三产业 流通产业(包括物流、贸易、餐饮、金融、信息传输等)……………………流通所有产业有形和无形的产品 第四产业 简单服务业和技术服务业(包括医疗、维修、装潢、美容美发、歌舞厅、体育等)…直接利用自然资源、工业产品、智慧产品,结合利用人自身的生物和物理资源(包括人体、体力和技能)提供服务,满足人(或者人的生物财产,如宠物)自身的生理、物理、心理等需要。 第五产业 智慧服务业(智慧产业,包括咨询、策划、广告、文艺、科学、教育等)…直接获取和利用人自身的智慧资源,满足人或机构在知识、文化、技术等方面的需要。 第六产业 公共行政与其他公共事业…………………………………………………………特殊 简单说来,就是,第一产业获取自然资源,第二产业加工自然资源(以及对加工产品进行再加工),第五产业获取和加工人的心智资源,第三产业流通所有资源和产品,第四产业利用所有资源和产品,第六产业为其他五大产业及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庄一召《六次产业刍论》)
名称 雁行理论(日语:雁行形态论,英语:the flying-geese model)1935年由日本学者赤松要(Akamatsu)提出。指某一产业,在不同国家伴随着产业转移先后兴盛衰退,以及在其中一国中不同产业先后兴盛衰退的过程。 举例 发展经济学学者研究战后东亚国家经济及产业结构变迁,认为东亚国家是雁行理论的经济发展型态:以日本为雁头,其次为亚洲四小龙(包含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其后是中国大陆与东盟各国(包含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即日本先发展某一产业,当技术成熟,生产要素也产生变化时,这些产品在日本的竞争力转弱。接着亚洲四小龙自日本移转技术或产业转移,开始发展此一产业。在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到另一个新的层次。同样地,当亚洲四小龙在该一产业发展成熟后,这些产品的生产又转移到相对更落后的国家发展。亚洲四小龙的产业结构也相应升级,呈现出有先后秩序的发展。
概述 子博弈是指在动态博弈中,所有参与人先后都采取了一次行动后所构成的一组新的博弈,这组博弈中的每一个都称为“子博弈”。当只当参与人的战略在其子博弈的系列(第二代、第三代…)中,每一个子博弈都构成纳什均衡,就构成了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阐述 子博弈子博弈是原博弈的一部分,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博弈进行分析。例如图1中,每一列或每一行都是一个子博弈,任何博弈本身则被称为自身的一个子博弈。在A先采取行动后,B对A的回应构成包括原博弈在内的三个子博弈。 子博弈 房地产开发商A是先行动者。在行动之前,A对竞争者B的战略进行了预测,认为B有四种战略可选:无论A是否开发,B都要开发;如果A开发,B也开发;如果A不开发,B也不开发。如果A开发,B就不开发;如果A不开发,B就开发。无论A是否开发,B必定不开发。 将B可能采取的战略与图1中博弈双方相应选择的得失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下图。 子博弈 子博弈在图2中,存在着两个纳什均衡,即(A开发,B不开发)和(A不开发,B开发),而在B可能选择的战略中:战略1虽然包括了上述后一种纳什均衡,但没有包括前一种纳什均衡;战略4虽然包括了上述前一种纳什均衡,但没有包括后一种纳什均衡;战略2则上述两种纳什均衡都没有包括;只有战略3包括了上述两种均衡。 换句话说,如果B选择战略3,那么不论A作出什么选择,B的回应都达到纳什均衡,而在给定B会采取战略3来回应A的选择的前提下,开发是A的最优策略,因而A选择了开发。 以上的分析方法,称为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只有当某一战略选择在每一个子博弈(包括原博弈)上都构成一个纳什均衡时,这一战略组合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而前面提到的B的四种战略中,只有战略3在所有子博弈中都构成纳什均衡,所有这一博弈中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就是(开发,(不开发,开发)),即作为后行动者的B选择战略3,而作为先行动者的A选择开发。 [1]注:在A选择开发时,无论B选择战略3或战略4,其结果都构成纳什均衡,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法要剔除的,正是这种在特定情况下是合理的,而在其他情况下不合理的战略组合。
中国致世界经济崩溃论(China sends the world economics collapse theory ;China caused by the collapse of the world economy on the)。 中国致世界经济崩溃论[1]是英国《卫报》2010年1月5日前假借某些经济学家研究经济为名而发表的有关中国崛起是世界经济在2007-2009年陷入崩溃(即指金融危机或金融风暴、金融海啸)主因的言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驳斥所谓中国致世界经济崩溃论:关于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其实是很清楚的。我不想在此进行讨论。我只想提一个问题,过去拉美、东亚、俄罗斯等地区国家发生金融危机时,西方经济学家们一口咬定是这些国家自身造成的。这次金融危机明明发生在美欧发达国家,可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归咎于他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逻辑。 上述报道还称,中国经济能否成功融入全球经济将决定世界经济成败。我想,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中国经济都已经深深融入了全球经济,并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至于世界经济的成败,也不是取决于某一个国家,而要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一员,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在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与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基本介绍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从心理因素角度论述经济周期的理论。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出现一种始向上,继向下,再重新向上的周期性运动,并具有明显的规则性,即经济周期。 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仍大量投资,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 随即资本家对未来失去信心,造成人们的灵活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经济危机后,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因而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形成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主要是资本边际效率的循环性变动,这种变动一般呈现。3-5年的周期性。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 (1)固定资产寿命和人口增长速度; (2)过剩存货的保藏费; (3)生产资本使用完毕所需要的时间) 个人资料 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年6月5日,生于英国剑桥,1902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1905年毕业后师从A.马歇尔.A.C庇古学习经济学。1906年进英政府印度事务部任职。1909年人剑桥国王学院研究员,讲授经济学。1913-1914年人英国皇家印度货币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晋封为勋爵。1946年4月21日,因心脏病猝发去世。凯恩斯一生著述甚丰。著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 、《货币改革论》 、《货币论》 、 《1930的严重萧条》 、《劝说集》 、 《获致繁荣的方法》 、 《一个自我调节的经济制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它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经济过热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二战结束后,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告以实现“充分就业”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目标,迅速摆脱了二战的影响,并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繁荣。凯恩斯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凯恩斯在其经典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用了大量篇幅讨论人们的心理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亦即人们通常说的行为金融学)。在凯恩斯的逻辑里,资本主义发生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生产过剩,爆发危机。为什么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呢?因为有三大心理规律影响人们的消费与投资: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人们的收入增加可以刺激消费的增加,在收入增加的初期、中期,收入增加与消费增加成正比,即收入增加,消费增加,消费热情较高,但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在中后期,收入增加的幅度大过消费增加的幅度,收入与消费不成正比,消费热情减少。2、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类似,投资初期、中期收益与投资比例成正比,投资收益较高,投资热情高涨,中后期,投资比例不与收益成正比,投资收益率下降,投资热情减少。3、流动性偏好规律。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人们在心理上,对持有现金存在偏好。人们心理上偏好现金是因为三个动机:(1)交易动机。方便日常生活开支;(2)谨慎动机。预防意外,存留现金;(3)投机动机。为了寻求更大的收益,留现金,以备随时调用。 基本特征 萨缪尔森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中心,所以,就把经济周期理论作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动态化。因而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国民收入的水平取决于总需求,因而引起国民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仍然在于总需求。 第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是以投资分析为中心的,以分析投资变动的原因来探讨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从现代经济学对消费的经验成果来看,消费在长期中是相当稳定的。消费中的短期变动,尤其是耐用品的消费变动,对经济周期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政府支出是一种认为控制的因素,净出口所占的比例很小。这样,经济周期的原因就在于投资的变动。也就是说,经济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投资的变动。 第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都是有凯恩斯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分析出发的,但分析的方法与角度不同。 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关系出发,分析事前投资、事后投资、事先储蓄和事后储蓄之间的差异如何引起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则分析了投资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动等。 此外,货币主义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等也提出了自己的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从货币量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解释了经济周期。理性预期学派则强调了预期失误是经济周期的原因。 生平经历 凯恩斯1、1883年凯恩斯出生于一个大学教授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2、1889年7岁的凯恩斯进入波斯学校。3、1891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4、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5、1895年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90年连续两获次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6、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7、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8、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9、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0、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1、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12、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3、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4、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5、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16、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 投资理论 按照凯恩斯的分析,这三大心理规律的存在,使宏观经济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无法得到平衡,其结果就会出现经济危机。要解决经济危机,就需要政府出面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增加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抵消三大心理规律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另外,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对人们的心理与投资的关系作了大量论述,归纳起来有两个短期投机理论,一个长期投资理论。1、选美理论在股票投资操作中,凯恩斯将经济学放在了次要地位,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心理学和行为学。他认为股票市场的运动不是基于价值,而是基于群体心理。凯恩斯用餐家报纸选美比赛的比喻通俗地表明了股票投资中分析和把握群体心理的重要性。他把选股比做报纸上的选美比赛:“报纸上刊出一百帧相片,有读者从中选出几名大家认为最漂亮的美女;谁的选择接果若与其他参加竞猜者之平均爱好接近,谁就得奖;在这种情形下,每名竞猜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人,而选其他人认为最美丽的人。每个竞猜者都持此想法,于是都不选他们本身认为最美丽者,亦不选选一般人认为最美丽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参与竞猜者认为最漂亮者......”这样的选美结果是,选出了“大众情人”,选出了大多数参赛者都会喜欢的脸蛋。这种理论用于选股,就是研究大众的投资行为,从中获利。其精髓在于“他人愿支付乃一物之价值也”。马尔基尔(Malkiel)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博傻理论。比如说,我傻,用高价买入高出其真实价值的股票,但我预计,还有人比我更傻,他愿意用更高的价格买下我手中刚买入的股票,以此类推。2、空中楼阁理论凯恩斯认为,股票价格是虚拟经济的表现,股票价格并不是由其内在价值决定的,而是有投资者心里决定的,故此理论被称为空中楼阁理论,以示其虚幻的一面。他认为,股票价格虽然在理论上取决于其未来的收益,但由于长期预期相当困难和不准确,故大众投资应把长期预测划分为一连串的短期预测。大众通过对一连串的短期预测,修改判断,变换投资,以获得短期内的相对安全,这些短期投资造成了股票价格的波动。空中楼阁理论完全抛弃股票的内在价值,强调心里构造出来的空中楼阁。凯恩斯认为,与其花精力估算并不可靠的“内在价值”,不如信心分析大众投资未来可能的投资行为,抢先在大众之前,买进或卖出。如果说“选美理论、空中楼阁理论”是短期投机的理论基础的话,那么,凯恩斯的“长期友好理论”则是长期投资的理论基础。3、长期友好理论凯恩斯认为,世界经济只会越来越繁荣,一路向前而不会倒退,人们生活水平总体趋势向上,物价指数亦会越来越高。按照凯恩斯的经济不断繁荣理论,经济形式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股市趋势保持向上,股价指数总体趋势不断走高。因此,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持股,随便买,随时买,不要卖”原则,靠时间积累财富,从长线而言能稳定获利。 比较分析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后,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所开创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周期理论,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主要在经济周期的性质、经济周期的原因及如何减少经济周期稳定经济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此外对经济学的未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0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卡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芬尼·基德兰德教授和亚利桑那大学的爱德华·普雷斯科特教授。两人获奖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方面作出的开创性的贡献。这一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周期理论,并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文在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作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其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异同。 一、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属于自由放任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多年来在经济学中一直风头很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他们的理论之所以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源于他们认为经济周期主要根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真实因素的冲击。近二十多年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研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它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根源和性质的看法,还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方向,为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许多重要而且持久的贡献。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导致经济周期的根源主要是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经济波动是理性预期经济主体对技术冲击所引起的变动做出最佳反应来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的帕累托最优调整结果,经济周期的任何时期都处于均衡经济状态,政府没有必要干预经济,而且干预反而会造成人们福利水平的降低。具体来说,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以技术冲击为代表的真实因素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按照他们的分析,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供给面上的一些无法估计的外部冲击,如技术冲击等。冲击导致了技术进步率大幅度地随机波动,改变了全要素生产率和工资及利率等经济变量的相对价格,使产出的长期增长路径也呈现出随机的跳跃性。市场机制本身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因而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 第二,波动的核心传播机制是劳动供给的跨时替代。当技术冲击引起全要素生产率波动时,理性预期经济主体会根据相对价格的变动来调整劳动供给和消费,从而会产生一个大的供给反应,导致产量和就业的波动。在跨时劳动替代的作用下,一次性技术冲击能够引起实际产量的持续波动。由于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发生于某一个部门的技术冲击也会引起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 第三,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基本趋势本身的波动,而不是实际经济围绕基本趋势波动,不是对均衡的偏离,而是均衡本身暂时在波动。经济波动不应被视为对经济增长长期趋势的暂时偏离,经济的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趋势是统一的。这就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了一起,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 第四,政府的反周期政策不起作用,政府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是理性经济主体对冲击的最优反应,市场机制本身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而作为外生力量的经济政策则难以与实际周期达到时间一致,并且还会减少人们的福利水平。基于这些认识,“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者将政策及其失误作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主张政府不应试图用稳定政策来消除波动。 第五,货币中性。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货币数量的变化对经济没有真实影响。在经济扩张期间对货币的需求会扩张并诱导货币供给的调整反应,货币政策不会影响实际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不应当用货币政策去刺激产出,货币政策只能以稳定物价作为单一目标。二、真实经济周期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的比较分析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各派和主张自由放任的各派分歧的关键是短期中市场机制的调节是否完善,需不需要国家用宏观经济政策调节经济。他们争议的中心问题之一是经济周期问题,即经济中繁荣与衰退交替的经济波动。在这一问题上他们的争议围绕三个问题:经济周期的性质是什么?经济周期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减少经济周期稳定经济?正是在这些问题上,以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为代表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向凯恩斯主义各派发起全面挑战,并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1、经济周期的性质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各派把宏观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他们认为,在长期中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是长期总供给,即长期中的生产能力,长期总供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资源和技术,长期中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稳定的趋势,称为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短期中的经济状况取决于总需求,经济周期是短期经济围绕这种长期趋势的变动,或者说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如果把各年的经济状况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长期的趋势用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经济周期就是这两种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否定了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的说法,他们认为,在长期和短期中决定经济的因素是相同的,既有总供给又有总需求。因此,人为地把经济分为长期与短期是无意义的。由此出发,经济周期并不是短期经济与长期趋势的背离,即不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背离,经济周期本身就是经济趋势或者潜在的或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并不存在与长期趋势不同的短期经济背离。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之分,前者研究长期问题,后者研究短期问题,但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是一个问题。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实际上并不仅仅是经济周期理论,它本身就是完整的宏观经济理论。 2、经济周期的原因经济周期的原因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的中心,到现在为止已有几十种理论之多。这些理论大体可分为内生论和外生论。内生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于经济体系内的原因。外生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于经济体系外的原因。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属于内生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属于外生论。凯恩斯主义各派尽管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认为经济周期表明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这就是说,在短期中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出现周期性波动就是必然的。因此,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本来所固有的,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消除或减缓,或者说,经济周期源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本身是完善的,在长期或短期中都可以自发地使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经济周期源于经济体系之外的一些真实因素的冲击,这种冲击称为外部冲击,引起这种冲击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真实因素,因此这种理论称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市场经济无法预测这些因素的变动与出现,也无法自发地迅速作出反应,因而经济中发生周期性波动,这些冲击经济的因素不产生于经济体系之内,与市场机制无关。所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典型的外因论。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引起经济周期的外部冲击分为引起总供给变动的“供给冲击”和引起总需求变动的“需求冲击”。这两种冲击又有引起有利作用、刺激经济繁荣的“正冲击”,又有引起不利作用、导致经济衰退的“负冲击”。有利的冲击比如技术进步,这种冲击刺激了投资需求;不利的冲击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供给有不利影响。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件都可以成为对经济大大小小的外部冲击。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在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中,技术进步占2/3以上。值得注意的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把政府宏观经济政策也作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外部冲击之一。 外部冲击如何引起经济周期呢?我们以技术进步来说明,假定一个经济处于正常的运行之中,这时出现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如网络的出现,这种技术突破引起对新技术的投资迅速增加,这就带动了整个经济迅速发展,引起经济繁荣,技术是决定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这种繁荣并不是对经济长期趋势的背离,而是经济能力本身的提高。但新技术突破不会一个接一个,当这次新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过去之后,经济又趋于平静,这种平静也不是低于长期趋势,而是一种新的长期趋势。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与以后的衰退证明了这种理论。经济中这种大大小小作用不同的外部冲击无时不有,所以,经济的波动也是正常的,并非由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 3、稳定经济的政策对经济周期原因的不同理论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稳定经济政策,凯恩斯主义各派在政策上也不无分歧,但都坚持短期宏观经济需要稳定,也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来实现稳定。所以,他们都主张国家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国家干预是他们的基本特点。真实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既然经济周期并不是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所引起的,就无须用国家的政策去干预市场机制,只要依靠市场机制经济就可以自发地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它们说明了由外部冲击引起的周期性波动不可能由政府政策来稳定,而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来稳定。只有市场机制才会对经济波动作出自发而迅速的反应,使经济恢复均衡。比如,技术突破引起的投资热带动了整个经济繁荣,这时资源紧张会引起价格上升,价格上升就可以抑制过热的经济,使之恢复正常状态。市场机制的这种调节是反时的,经济不会大起大落。相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往往是滞后的,由于政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经济预测,政策本身的作用有滞后性,加之政府政策难免受利益集团的影响。决策者信息不充分,对经济运行的了解有限,政策不可能像决策者所预期的那样起到稳定作用。宏观政策的失误往往作为一种不利的外部冲击而加剧了经济的不稳定性。而且,政策限制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用政府干预代替市场机制的结果,是破坏了经济稳定和经济本身自发调节的功能。 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突破与影响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超越了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成为与新凯恩斯主义相抗衡的最主要的新自由主义流派。它完全以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说明宏观经济波动,是对传统经济周期理论的巨大挑战。第一,通过把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整合在一起,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经济周期研究的方向,并促使宏观经济学家把注意力再次集中在经济的供给面上。第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强调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跨时间和动态的特点。第三,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用特定的模型逼真地模拟实际经济的时间序列行为,那些由于费用太高而无法在实际经济中进行实验的政策可以在这里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实验,从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以往人们对经济波动的解释主要基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需求分析,Solow模型中的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只对长期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对短期经济波动则没有任何作用。同时,政府经济政策,主要是对总需求进行“相机抉择”的调控。Lucas通过著名的“卢卡斯批判”和理性预期理论,最早对此提出了挑战和批判,并进一步提出了“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试图用货币因素来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FinnKydland和EdwardPrescott提出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在“货币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和各种供给冲击等真实因素的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并将相互割离的“凯恩斯主义”和Solow模型中的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综合的考虑。论证了技术进步等真实因素不仅会影响长期经济增长,而且会产生短期经济波动。改变了人们对经济周期的波动原因的理解,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经济周期的规律,进而更全面地认识宏观经济中的决定力量。 周期理论 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使用曾经极大地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然而,如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货币的负面影响是造成通货膨胀。这篇文章将对于通货膨胀的起因和各方面的后果进行实证性的分析,并讨论货币稳定性问题。 第一部分 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通货膨胀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通货膨胀作为货币供应量过剩的结果对于经济,特别是成长率具有重大影响。为了说明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关系,美国的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包括官方失业率U1数据和根据就业率计算出来的真实失业率U2)的历史数据将作为分析的对象。数据系列将涵盖繁荣的1920年代、大萧条的19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扩张期、滞胀的1970年代以及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的成长期。由于经济本身具有周期性,一个足够长的数据系列是避免系统性偏差的唯一有效方法,也是为什么要采用美国历史数据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美国历史数据的相对可靠性。再者,美国在西方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使其免受外来因子的干扰。在所有这些方面,其他国家的数据是难以匹敌的。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美国经济在扩张与收缩之间大幅度振动(图1)。到了下半叶,振幅明显减小,而通货膨胀则成为经常性的特征,并在各种线性与非线性回归分析中表现出来。与此同时,U2则自从1947年的劳工部开始统计以来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为了系统地分析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通货膨胀率系列与GDP增长率系列在不同的对应位置作线性回归并得出斜率与回归系数(R)的平方,这两个数据被用于对时间作图(图2A)。总的来说,线性相关性较弱,但可以看出两者在-3至-1年之间的正相关性(-3年的α≈0.05)和在1-4年区间的负相关性。也就是说,GDP上升领先于通货膨胀三年,而后者领先于GDP下降一年。如果在分析中使用GNP代替GDP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果。上述结果可以与以下两种可能性相容:(1)高增长-高通货膨胀-低增长;(2)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为了对于上述两种可能性进行验证,必须对于通货膨胀时期和通货紧缩区别对待。因此,分别对于两个时期的历史数据作回归分析。 首先,是1927-1940年间的通货紧缩和萧条时期(图2B)。1920年代早期的通货紧缩时期没有被包括进去是为了防止1910年代的通货膨胀的任何潜在的滞后影响干扰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在-1至+1年间显示显著的正相关性(α0.05)。显然,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并存,两者领先于成长3-4年。这一结果支持低增长-低通货膨胀-高增长的推理。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其次,是1941-1999年间的成长与通货膨胀时期(图2C),两种的速率都比较低。在-1至+1年间,通货膨胀率与GDP增长率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α50%),包括阿根廷、巴西、智利、印度尼西亚;其余16个属于中、低通货膨胀率组,包括德国、埃及、西班牙、法国、伊朗、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沙特阿拉伯、南非、瑞典、瑞士、土耳其、美国。在这里,标准是选择各个大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某些大经济体由于缺乏可靠的数据而被排除在外。 对于这两组数据做线性回归得到不同的结果(图2D,2E)。中、低通货膨胀率组显示通货膨胀率与GDP成长率自0年开始的负相关性,其峰值在1年(α0.05)。由此可见,U2下降领先于通货膨胀,后者领先于U1的增加2-3年和7年,而U1增加之后1-2年都会有U2的下降。这里能够导出的一般推理是“失业率持续下降-通货膨胀-U1增加-U2减少”。如果从上述推理要作出因果关系的假设,首先可以认为失业率持续下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其次,通货膨胀可能造成中下阶层的经济困难,迫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劳动力市场中来,从而增加失业率U1。应该注意的是U1的增加是有滞后的,所以与GDP下降的即时效应不是同时的。换句话说,U1增加不是发生在衰退早期,而是发生在衰退之后的复苏时期。当U1下降到正常范围的时候,U2就降低了,说明全社会的就业率提高了。所以,通货膨胀本身并不刺激就业,而是通过增加生活费用来迫使非就业人口在衰退之后的复苏时期参与市场。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部分未能解释如何从经济增长过渡到通货膨胀,而这一环节恰好可以通过失业率持续下降引发通货膨胀而得到解释。从经济衰退过渡到通货膨胀降低存在两种途经,即失业率增加和工资下降。对于U2的分析表明衰退早期的失业率只是略有上升,没有显着意义,说明工资下降可能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货膨胀时期的一个经济周期可以被假设为以下事件系列:(1)经济增长使更多的人进入劳动力市场(U1增加);(2)更多的人就业导致失业率U2持续下降;(3)U2持续下降最终引发通货膨胀率上升;(4)通货膨胀率上升在短时间内引发经济衰退;(5)经济衰退减低工资以及就业率;(6)低工资以及低就业率减低通货膨胀率;(7)低通货膨胀率有利于经济增长。在这一系列事件中,通货膨胀率的改变与经济增长率的改变是紧密相连的两个事件。可见通货膨胀在经济周期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对于通货紧缩时期,GDP数据上述假设相容,但由于就业数据的缺乏,目前尚无法验证上述假设是否适用。 第二部分 通货膨胀的作用机理 在各种与通货膨胀相关的现象中,经济增长率的下降是关系最为密切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解释通货膨胀带来经济衰退?首先,通货膨胀减少了可用于再生产的资本存量,其结果要么是减少生产,要么是增加借贷以维持再生产水平。在宏观水平上,两种效应必然同时存在。后者将增加对于金钱的需求和价格,使利率上升。 其次,通货膨胀减少储蓄的本金和实际利率,从而减少储蓄的欲望。尽管利率随着通货膨胀而增加,但往往不足以弥补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美国1970年代的情况便是如此。通货膨胀也同样影响到股东的增值与红利。在通货膨胀期间,小投资者的回报在扣除税收之后往往成为负数。在这种环境中,超前消费变成一种时尚,银行的坏帐会增加。这是一种中长期的现象。由于国内资本形成途径受阻,通货膨胀必然增加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性。与此同时,通货膨胀很可能触发货币贬值,造成资本外流、资金短缺,促使利率进一步上升。当利率上升和银行坏帐的增加达到一定程度时,经济衰退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上述分析预期利率上升与两个因子相关联:(1)短期资本存量的减少;(2)中长期储蓄的减少以及资本外流。于是,通货膨胀造成的利率上升是短期现象与中长期现象的加成。这一预期已经为美国通货膨胀率与贷款利率在-1至8年的正相关性(α<0.01)所证实(图4A)。显然,在0-1年的峰值反映了短期效应,而其后的长尾反映了中长期效应。此外,美国通货膨胀率与一年期国债利率也具有类似的正相关性。利率改变对于GDP增长率具有即时的影响,正如预期的那样。美国贷款利率与GDP增长率的负相关性显示于在0年(α<0.01)和1年(α<0.05),正相关性显示于3-4年(α<0.05)(图4B)。美国一年期国债利率与GDP增长率也显示类似的关系。以上定量分析充分证明了本文对于通货膨胀在经济周期中的两种作用机制的理论推理。 有人以为通货膨胀可以鼓励消费而达到刺激经济的作用。其实,这种刺激是通过减少储蓄率而达到的。应该认识到储蓄并不意味着资本停止循环,而是减少消费以扩大再生产(包括基本建设、教育、研发的费用),资本始终没有停止流动。减少储蓄丝毫不会增加社会的总需求量,而仅仅改变其消费方式。当然,储蓄率不是越高越好,但美国社会长期依赖日本和中国的储蓄来填补其预算赤字,其自身储蓄率过低则是毫无疑问的。通货膨胀可以减轻政府和企业的债务负担倒是一点不假。但这种好处是短期的。随着储蓄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长期经济增长率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在美国,这种负面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已经相当明显,但问题尚不十分严重。这是因为美元最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美国最为世界经济体系中心的地位决定了资本向美国集中的倾向,抑制了利率的上升,其它国家决不可能效仿美国的榜样。最后应该指出的是通货膨胀必然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模式。长期来看,通货膨胀必然减少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减少对于消费品的需求和储蓄。某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不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因为工资是与物价指数挂钩的。然而,挂钩不是普遍的,况且银行储蓄的下降无论如何不可能挂钩,两者对于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均有影响。通货膨胀说到底是财富从民间向政府的再分配过程,相当于一种税收。既然是税收,就不可能不影响民间的购买力和需求。除此之外,通货膨胀也可以被雇主用于抵消工资的增长,是一种劫贫济富的方式。这里的所谓贫者主要不是指赤贫者,而是广大中下阶层。所以,通货膨胀必然使消费品市场特别是基本消费品市场疲软。但是社会总需求量确实可以不受影响,民间的购买力减低可以被政府购买力的增加所抵消,社会中下层的购买力减低可以被上层购买力的增加所抵消,尽管这是一种不同的需求。 第三部分 国际货币体系极其前景 美国的通货膨胀在世界上具有特别的意义。今天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代替黄金作为储备,所以这个体系可以称之为美元标准。这种情况与十九世纪英镑的统治地位相类似,但又有所差别:美元与过去的强势货币不同,它已经无法按固定牌价转换为黄金。美元仅仅是一种法定货币,其币值很容易在货币市场上被高估,而且这种情况早已发生。说美元被高估有两条证据。首先,联合国公布的PPP比例显示美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被高估。其次,美元大量持续地流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边缘国这一事实无疑是Gresham定理无处不在的体现。美元在边缘国比在中心国身价更高,所以流向边缘国。这种单向流动不会因为达到平衡点而终止,因为纸币的供应量可以无限增大,同时又完全符合美国的短期利益。美国以印刷的纸张换取其它国家的产品和服务,而其它国家接受这种交换因为他们以为美元是一种保值的手段。当然,这一过程不可能永远地延续下去。英镑在四个世纪之内贬值了三个半数量级,从而沿着通货膨胀的路子完成了自我毁灭。美元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也已经贬值了一个半数量级。如果美元要避免英镑的厄运,美国必须采取负责任的财经政策,放弃那种以通货膨胀来消灭债务和增加税收的如意算盘。不过,在国债利息占用财政支出一半的时代,采取负责任的财经政策对于白宫的主人来说是个难以想象的挑战。某些美国经济学家宣称只要国债与GDP的比值不增加,国债不会成为问题。这种思维的背谬在于它一旦被各主要经济体所接受,整个体系就会进入赤字预算年代,到那时就没有人能够出来填补赤字,最终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通货膨胀一直在统治世界经济。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都乐于以凯恩斯疗法对付经济衰退,尽管凯恩斯主义在理论界早已风光不在。这种情况大概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膨胀的诱惑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得到解释。一是通货膨胀增加财政收入而不必增税。二是通货膨胀减轻债务负担,西方各国政府往往是国内最大的债务人。三是通货膨胀对于富人有利,因为在西方国家富人总是超前消费的主力军,也是主要的债务人群体。最后一点是因为采用大量注入资金的方式挽救危机中的大银行和资本市场,加重通货膨胀。不久前美国及西方各国对次级房屋贷款危机的处理就是沿用了这个老办法。这种注资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危机,但却造成长期的停滞,因为经济错位无法得到矫正。总之,只要权宜之计仍然成为治国的方略,通货膨胀就会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而美元的下滑轨迹也不会改变。[1]
目录 1什么是经济萧条 2"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区别 什么是经济萧条 在三十年代的大萧条之前,任何经济活动的衰退都被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这个术语就是在这段时期出现的,以将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和1910年至1913年之间发生的规模较小的经济下滑区别开来。这就引出了对于经济萧条的一个简单定义:经济衰退延续时间更长、经济活动的下跌幅度更大,就是经济萧条。 "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区别 那么我们怎么区分“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呢?一个比较惯常的方法是观察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来确定“经济萧条”和“经济衰退”的不同。任何经济衰退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下降超过10%,就可视为“经济萧条”。而“经济衰退”中的经济下跌却不会那么严重。 按照这一标准,1937年5月至1938年6月发生的美国最近一次经济萧条中,实际GDP下跌了18.2%。如果我们使用这种方法计算,那么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衰退阶段:第一阶段,1929年8月至1933年3月经济出现严重萧条,实际GDP下跌了近33%,而后是一段恢复期,接下来第二阶段1937年至1938年,经济衰退的程度就相对较小。二战之后,美国经济就再没有出现过近乎“经济萧条”的阶段。过去60年中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出现在1973年11月至1975年3月,当时实际GDP下跌了4.9%。根据上述的区分定义,当时芬兰、印尼等国经历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萧条。
基本内容 某个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当其还处于最适度规模的初创时期时,可能经不起外国的竞争。如果通过对该产业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提高其竞争能力,将来可以具有比较优势,能够出口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就应采取过渡性的保护、扶植政策。主要运用关税保护之类手段来实现。 但是传统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强调以规避竞争为主的保护方式。但随着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的初步形成, 汇率变动的日趋频繁,对幼稚产业的保护面临着规范保护程序、加强受保护产业的监管、鼓励国内竞争等新问题。 历史起源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初于18世纪后半期由美国独立后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的史学派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加以系统化。李斯特认为生产力是决定一国兴衰存亡的关键,而保护民族工业就是保护本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国家和政府需要作为民族工业发展强有力的后盾,而不是禀承古典学派的自由放任原则。 界定方法 在进入对幼稚产业保护的更深一步探讨之前,人们有必要对幼稚产业的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这里指的幼稚产业必须具备以下3个特点: 1. 这种产业是该国尚未发展成熟的新兴产业。它暂时还没有能力同国外较发达的同类产业竞争。且该产业具有发展潜力。 2. 该产业具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即该产业和国内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有正的外部效应。这一特征为幼稚产业的保护提供了必要性。 3.该产业在现阶段缺乏推动其发展的资金实力。 在此还需要特别说明,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是指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定使其免于国外同类产业的激烈竞争,同时为其发展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为其营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主要思想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先由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后经德国的李斯特发展和完善。李斯特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刻,因此这里以他的思想为代表,来介绍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该思想集中反映在李斯特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核心思想如下: (一)经济发展阶段论 李斯特将一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分为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阶段、畜牧阶段、农业阶段、农工业阶段、农工商业阶段。他认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并不适用于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应采用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原因是此时本国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发展程度低,国际竞争力差,不足以与来自处于农工商业阶段国家的产品相竞争。如若采用自由贸易政策,不但享受不到贸易利益,还会令经济遭受巨大冲击。 (二)生产力论 不管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还是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都显示了明显的贸易利益。对此,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固然有益,但这样的贸易利益不足以作为贸易自由化的依据。原因是,自由贸易理论是基于静态分析方法和世界主义的立场之上,这与现实世界不符。这样的贸易利益应被视为静态的贸易利益,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尽管在短期落后国家能够获得一些贸易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该国生产财富的能力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任何时候,各民族的利益都高于一切。当自由贸易损害到一国实际或潜在利益的时候,该国有权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是动态且可培养的。落后的国家在面临发达国家强有力的竞争时,为了“促进生产力的成长”,有理由采取产业保护措施。针对当时的经济背景,李斯特指出,对于德、美这样的处于农工业阶段的国家如果与处于农工商业阶段的英国进行自由贸易,虽然表面上在短期能够获得贸易利益,但在长期将损害其生产力,制约其创造财富的能力。一个国家要追求的是财富的生产力,而非仅仅是财富本身。“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和已经创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灭的财富获得补偿 。” (三)国家干预论 像重商主义一样,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也强调国家在贸易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李斯特认为,政府不能作为“守夜人”,要做“植树人”,应制定积极的产业政策,利用关税等手段来保护国内市场。 (四)关税保护制度 李斯特认为,应采用关税制度来实现贸易保护主义。在该制度的设计上,应体现以下几点:(1)差别关税:以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为出发点,对不同的产业征收不同的关税。比如对于国内幼稚工业相竞争的进口产品征收高关税,同时以免税或低关税的方式来鼓励国内不能自行生产的机械设备的进口。(2)有选择性的保护:并非对所有工业都加以保护,保护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经过保护可以成长起来的,能够获得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才对其加以保护。对于那些通过保护也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则不予以保护。(3)适时调整: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不是无休止的,而是又限期的,超过了规定的限期,该产业即便没有成长起来,也要解除对它的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李斯特并不否认自由贸易政策的一般正确性,他认为,当一个国家解决了落后问题,即实现了工业化后,是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政策的。这是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与重商主义以及后面提到的贸易乘数理论的一个不同之处。 理论置疑 尽管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为过去5O多年间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行的做法,尽管对幼稚产业进行一定的保护并不违背WTO的有关规则,但还是有许多人对这种做法提出了置疑。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3点: 1. 幼稚产业选择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幼稚产业保护论有其合理性,对本国经济有积极的一面,但在现实中却难以实施。试想,为了成功运用保护政策,政府要确定哪个行业最终是有利的,并权衡保护该行业的利弊,这项任务谈何容易!通过政治程序来挑选被保护的幼稚产业更加困难,因为这种做法往往是在保护那些在政治上强有力的行业,而且一旦这样的行业得到免除外国竞争的保护,“暂时性”的保护政策很难取消。 2. 被保护产业无效率问题。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之所以有效,就在于这种保护能帮助该产业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但很多情况下,人们是在为产业的无效率发展提供便利,一旦保护不复存在,它们同样会在国外同类产业的竞争下走向灭亡。 3.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幼稚产业保护论要求政府对幼稚产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便利的融资条件,甚至由财政对其进行直接补贴。这样做的一个假设前提就是该产业没有能力在国内或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 合理利用 书籍历史上对幼稚产业保护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息过,今天争论仍在继续。稚产业保护论具有其现实合理性。首先必须明确,幼稚产业具有发展潜力,能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生产能力,参与市场竞争。但正如前文所说,这样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应该有能力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融资推动自身发展,为什么还需要政府的保护呢?这里不得不提及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 第一,国内资本市场投资供给有限,融资成本较高。相比而言,国际资本市场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降低融资成本。 第二, 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对国外投资环境了解不够,倾向于以热钱投资国外市场。据统计,目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流动的资本中,大部分是追求短期利益的投机性资本,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热钱”,它们会随着国内国际形势的风吹草动而迅速的流入或流出一个国家,不利于一国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1994年的墨西哥正是由于热钱的大量流出导致比索兑美元贬值4O%,对其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第三,汇率变动。当今外汇市场瞬息万变,汇率变动也会影响到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可能大大提高其融资成本。虽然利用远期汇率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借款中外汇波动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而且远期汇率市场没有覆盖长期借款领域。 由于上述风险的存在,政府为何不为前景光明的幼稚产业的发展铺平道路,而让其自行去资本市场上融资呢?这样既可以确保幼稚产业快速平稳的发展,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又可以保证国内经济金融秩序的稳定。 不过在当今这样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政府要有效实施对幼稚产业的保护,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护期限的确定。保护幼稚产业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一旦达到目的,就应该撤销保护政策。设定适当的保护期限,可以激励被保护产业充分利用保护期内的优惠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有效避免了 老态龙钟的幼稚产业” 的出现。 2.加强保护过程中的监管。政府需要对处于保护期内的幼稚产业实行必要监管,督促其在政府的帮助下正当利用优惠政策,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3. 鼓励国内竞争。制定有关法律法规,以强化保护政策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