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想要战胜对手,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被诅咒就是其中的一种。 【释义】胜者的诅咒指在拍卖的过程中最终的获胜者,可能由于对标的价值的评价太过于乐观,从而支付的价格超过其实际价值,也就是说虽然在拍卖中获胜,但却做了亏本的买卖。 【谈古说今】对于拍卖,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个人在台上叫卖,下面的人举牌子出价,谁出的最高谁就得到拍卖品。其实现实生活中拍卖远远比这要复杂很多,分为很多种类,也有很多不同形式,我们只来简单地看下两种类型拍卖——个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 个人价值拍卖最典型的是艺术品的拍卖。一件艺术品值多少钱,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有人就是非常喜欢某个画家的画,他就愿意出那么多的钱,所以这类物品不存在出价高于其价值的情况。但是共同价值拍卖就不一样了,比如对一块地皮进行拍卖,这块地皮就值那么多钱,某个开发商如果出价过高,他就会亏本。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胜者的诅咒。 1996年5月,美国的联邦通讯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决定拍卖一部分由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化助手以及其他通讯工具所使用的无线频谱。在这次拍卖的过程中,胜者的诅咒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至于这些频谱的价值非常的不确定,人们对于运营后到底能够带来多少收入只能靠自己的判断和预期。但是它确是实实在在的共同价值拍卖,谁要是出价过高就会导致最终的亏损。在这次拍卖中,最大的投标人Next We个人通讯公司出价42亿美元一举拿下63个经营许可证,可谓是本次拍卖的最大赢家。可是他真的是赢家吗?1998年1月,Next We发现自己已经入不敷出,经营困难,只好申请了破产保护。此后他手中拍卖得来的牌照由于没足够的钱付款,大多又被FCC收了回去。金融百科 taobiz.com 胜者的诅咒产生最多的行业是地产行业。据统计,在所有的拍卖案例中,有26%的比例最高价出价是次高价的4倍多,77%的案例中,最高价超过次高价的2倍。绝大多数时候,投资者都是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的。全球华人首富李嘉诚在经历无数次土地拍卖后,总结出一句经典的名言:不要用买古董的心态去买地。这句话虽然朴实,但却处处体现出杜绝胜者的诅咒的思想。 事实上,公司或资产的收购可以看成一个人的拍卖,即使如此人们表现得依然不怎么样,很多公司愿意以很高的溢价收购别的公司,之后才发现并非如自己想象中的那样。20世纪十年代,日本人很有钱,到全球各地去收购别人的资产。1988年,三菱以14亿美元买下洛克菲勒中心,结果大亏880亿日元;1990年,松下以61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环球电影公司,之后也贱卖给希格拉姆公司;索尼买下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结果亏损达34亿美元。 胜者的诅咒无处不发挥着它的魔力,所以最明智的做法还是像经济学家建议的那样,更保守地报价。
【点睛】不求一夜暴富,但求守住利润。 【释义】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来规避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比如某公司想在未来三个月买入100吨大豆,但是又害怕价格会上涨,所以就在期货市场上买入100吨大豆,三个月后成交,这样价格就被锁定了,大豆价格的波动就与其没有关系了。 【谈古说今】2008年10月21日,中信泰富发布公告称,公司为了对冲西奥洲铁矿项目面对的货币风险,签订若干杠杆式外汇买卖合约而引致亏损,实际已亏损亿港元。至10月17日,仍在生效的杠杆式外汇合约按公平价定值亏损147亿港元。该巨亏事件令香港证券界震惊,在复牌后短短一周内中信泰富的股价跌去七成。最终一手打造中信泰富的荣智健宣布离职,跟随荣智健20余载的范鸿龄也宣布辞去中信泰富总经理的职位。 一般大型企业在进行数额巨大的海外收购时,由于付款时间较长,而且不是一次性付清,所以必须要考虑到本币与外币之间汇率的波动产生的风险。为了锁定成本,一般企业都会进行外汇的期货交易。但是明明是希望可以套期保值的,怎会造成如此大的亏损呢?下面我们看看这份套期保值合约的背后。 中信泰富在澳大利亚建了一个铁矿石项目,需要从澳大利亚和欧洲购买设备和原材料,你去买东西不可能拿着港元去吧,人家要的是澳元和欧元。所以中信泰富就需要拿他的港元或者美元先去兑换成澳元和欧元,然后再拿去该买啥买啥。2008年年初,中信泰富用美元可以换到1澳元,但是到了6月份就需要美元了,也就是说澳元升值了,这样中信泰富就需要更多的美元去换成澳元。他们想这样不行,不确定太大,为了规避这个风险,他们就利用起套期保值了。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他们与其他几家投行签订一份合约,合约规定,在2010年10月份之前,按照美元换1澳元的价格分月从这些投行手中换取总额为90亿的澳元。这样即使澳元再升值,中信泰富也不用怕了,他们可以每个月按固定的美元的价格去买入澳元,成本也就锁定了。金融百科 taobiz.com 但是天公不作美,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澳元前所未有的大肆贬值,到2008年11月份,只需要美元就能买到1澳元了,而中信泰富还要用美元的价格每个月从这些人手中购入澳元。相当于每购1澳元亏损美元,总共要购入将近90亿澳元,浮动盈亏达到将近20亿的美元,所以有了上面的一幕。 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不是套期保值么,反正购买90亿澳元要花的美元还是刚开始预期的那么多,只看美元的话没啥亏损啊?事实上,原本中信泰富在澳洲的投资,未来20年也只需要26亿澳元左右,他们却买了90亿澳元,这已经不再是套期保值,而是投机了。否则单单的套期保值的话,所遭到的损失肯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原来天堂与地狱只是一步之遥。
世界银行作为两大国际金融机构之一,为国际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战后帮助欧洲实现了复兴,如今又在帮助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 主要职责:曾经帮助欧洲实现复兴,如今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无息贷款和捐赠,帮助他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基础设施等。 组织架构: 1946年6月25日世界银行开始运行,1947年5月9日它批准了第一笔贷款,向法国贷款亿美元。世界银行具体包括五个机构,分别为: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国际开发协会,世界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一国的政府可以决定它愿意成为哪些组织的成员,目前总共有184个成员政府,其中每个机构有140~176个成员政府不等。世界银行集团所有的机构都由24个成员组成的董事会领导,每个董事代表一个国家或一组国家。 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样,世界银行业使用加权表决系统。每个国家拥有的表决权是不一样的,具体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本表决权,这部分每个国家是相同的,另外一部分是加权表决权,这部分则根据成员国缴纳的会员费不同而不同。2004年11月1日,美国拥有的表决权,日本拥有的表决权,德国,英国,法国。由于任何重要决议都要有85%以上的表决权同意,所以美国实际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世界银行的行长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其他国家即使欧洲也都没有机会。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林毅夫在2008年2月4日被任命为世界银行的高级副行长和首席经济学家,这是到目前为止中国人在世行里担任的最高职务。 中国印象:金融百科 taobiz.com 1980年4月,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向其解释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欢迎世界银行开展同中国的合作。同年5月12日,中国正式恢复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世界银行对中国的第一笔贷款是用来帮助中国的大学发展的,此后世界银行支持项目几乎遍及中国的各省、市、自治区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城市发展、农村发展、能源等领域。 金融危机中的表现: 世界银行的任务就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使更多的人脱离贫困,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很多已经脱贫的人重新回到了贫困状态。所以世界银行启动紧急措施,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力度。2008年隶属世界银行的国际开发协会承诺与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合作,三年内提供420亿美元的支持;同时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贷款也由07年的135亿美元增加到350亿美元;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也将在三年内提供300亿美元的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这些措施的帮助下,发展中国家会尽快从危机中走出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点睛】通俗来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是一种正的外部性;竭泽而渔则是一种负的外部性。 【释义】外部性指社会成员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人承担,给无辜的第三方带来成本或者收益。可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指企业或个人的活动给第三方带来收益,反之,外部不经济指给无辜的第三方带来成本。 【谈古说今】一日,某可怜虫沐浴更衣,烧炉焚香,穿戴整齐,背着小书包自习去了。遍地找寻,发现一空旷少人的自习室,悠悠然地,开始看书。 10分钟不到,一对小情侣开始旁若无人地大声讨论所谓的问题,四周的同志们实在受不了,纷纷夺门而去。就剩可怜虫一人,坚持着,坚持着,最后,实在忍无可忍了,大吼一声:“前面第一排的男生女生,要讨论声音能够否小点!”.男生女生首异之,扭头看到位于最后一排的可怜虫孤身一人,遂强烈鄙视之,唾弃之,而后辱骂之。其中女生说了句:“不想听我们讨论,你有本事换个教室去啊!” 那只可怜虫坚持自己的立场,汲汲教化之,“你们大声探讨你们的问题,将教室10人赶走了9人,剩下我一人,你们的行为从社会道德角度讲,是没公德心;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将私人的收益凌驾在公共成本之上。”. 以上的小故事就是说明了一个负外部性的问题,那对小情侣从事的经济活动就是进行问题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了收益,因为他们弄懂了问题,解决了疑问。而且大声的讨论可以使对方听的更清楚,效率更高。但是这样的效率却有着严重的负外部性,因为他们严重地影响了那些无辜第三者的学习效率,从而导致两个人的小收益和10个人的大损失,从整体来看,无疑是低效率的。金融百科 taobiz.com 外部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邻居家的花园可以让你赏心悦目,给你带来了正的外部性。不远处的工厂发出嗡嗡的噪音和乌黑的气体,让你的生活质量下降,给你带来了负的外部性,等等。 外部性会造成严重的低效率,但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在上面的例子中,只要出台并实施教室使用规则,规定教室中不能进行讨论,那就没问题了。或者规定教室里自修的人有权利进行讨论,而如果谁不想别人讨论的话,可以通过支付一定的金额让他闭嘴。这会提高效率,但是这种效率的提高也是有成本的,规则出台就必须要有人去监督实施,就需要成本。在这个例子中,这个成本远远大于所能获得的总体收益,所以你在大学教室里永远看不到这么一个监督员,此时只能靠学生自己的道德和修养了。
【点睛】节俭悖论是以店老板的观点来考虑一切问题的。 【释义】节俭悖论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的,指节俭对于个人来说可能是件好事,可以增加个人财富,但是如果整个国家的人都节俭,那么将会使每个人都变得很贫穷。 【谈古说今】有个很古老的故事,说本来有一窝蜜蜂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看上去很不可思议,为什么每个人都节俭就会使整个国家很贫穷呢?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很节俭,那么大多数企业生产的产品就会卖不出去,只有倒闭,职工也只有下岗,于是就没有收入,所以就会导致整个国家的人都很贫穷。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的大萧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人们由于担心经济恶化,都攒着钱不消费,留以后花,可越是这样,危机扩展得越快,最终造成一场大的经济浩劫。 下面我们来看看数学推导: Y=C+I 其中Y表示Yield即国民生产总值,C表示Consume即消费,I表示Investment即投资。 也就是说人们生产的国民生产总值卖给了两部分人,一部分被人们消费了,另外一部分就是被企业拿去投资了。所以当消费C变小时,国民生产总值Y自然就变小了。金融百科 taobiz.com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个口号叫做“消费即是爱国”,这样的口号一提出就遭到无数人的批评,认为这真逗,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我们且不谈这个口号是否正确,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有一定的合理的地方,那就是在经济萧条企业开工率不足时,多消费可以使企业收入增加,增加就业。 那么我们应该为爱国而扩大消费吗?我们敬爱的总理说:“不能简简单单地说消费就是爱国。”因为消费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来确定的,如果有钱了,不用说大家也都会去消费。所以,只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群众花钱没有后顾之忧,不用喊口号,消费自然也会起来。
【点睛】在商业经济里,人是有三六九等的。 【释义】价格歧视是指一家厂商或企业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价格。价格歧视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价格歧视是针对每一个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二级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购买量收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是针对不同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 【谈古说今】价格歧视看上去好像很神秘,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身边。你走进大卖场,会发现一袋液态奶需要2元,而一盒装有12袋的液态奶却只要20元,这就是一种价格歧视,即你要为同样的商品支付不同的价格。一般电影院会对学生和老人打对折,这样支付能力低的学生和老人也可以去看电影,电影院既不会失去这部分客户,又能对其他客户收取较高费用。 还有当你开着法拉利,带着劳力士,路过一个路边商店,问老板一件衣服多少钱,他可能会说,1000块。但是如果你骑了辆除了铃儿不响哪里都响的自行车,穿着皱巴巴的衬衫,跑去问那个老板同样的衣服多少钱,你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100元了。这也是一种价格歧视,商店根据顾客对价格不同的敏感程度收取不同的价格。所以价格歧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最能体现价格歧视的例子当属机票的价格。不要说头等舱、商务舱和经济舱的座位标价悬殊,就连相邻的两个座位价格都可能相差一倍——这就是航空公司的价格歧视,它通过对人群进行甄别,然后对不同群体收取不同的费用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金融百科 taobiz.com 一般如果你提前两周或一个月去预定机票,价格会比即买即走要低得多。因为提前订票的大都是经常看报寻找优惠活动的闲人,把这些人甄别出来,就可以用低廉的价格来吸引他们。但是对那些说走就要走的忙人,价格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这样的客户群体,收费当然要高啦。经济舱和头等舱的道理也一样。
【点睛】当鹦鹉学会说“供给”与“需求”时,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位经济学家,但要成为现代经济学家,必须要多学一个词“纳什均衡”。 【释义】假设有N个人参与一场博弈,每个人都拥有自己可供选择的策略,而纳什均衡是指这样的一种策略组合,在这种策略组合下没有人能够通过单方面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得更高的支付。 【谈古说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曾经有两个小偷A和B一起去偷东西,但是很不幸,由于技术不精,在作案过程中被警察抓住了。警方将两个人分别关在两个房间里分别进行审问。这时A、B都有抵赖和招供两个选择,如果他们都选择抵赖的话,警方由于证据不足,最多只能关他们一年。但是如果都坦白的话,有了证据他俩都会被判8年。如果其中一个坦白,另一个抵赖,坦白的一方由于破案有功,会被当场释放,而抵赖的一方则要被关十年。你知道最终他们会如何选择吗?下面我们看看A与B所获得的支付: A╲B 坦白 抵赖 坦白 -8,-8 0,-10 抵赖 -10,0 -1,-1 其中-1表示关一年,-8表示关八年。从图表里我们可以看到,整体来说,都抵赖是最优选择,总共只需要关两年。可会出现这个结果吗?答案是不会。 首先看A,如果B选择坦白,那么他也应该选择坦白,这样只要关八年,否则都要关十年;如果B选择抵赖,那么他还是应该选择坦白,因为这样他就可以直接回家啦,不用关一年了。所以无论B怎么选择,A都应该选择坦白。这个分析对B来说也是一样,他也应该选择坦白,所以最终他们两个肯定都会被关八年,多么可怜啊,这就是人们著名的“囚徒困境”。金融百科 taobiz.com 以上他们的策略组合“坦白,坦白”就是一个纳什均衡,因为在这个策略组合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单方面的改变自己的策略而获得更好的结果,所以纳什均衡虽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结果,但却是最稳定的结果。两个人都抵赖虽然是最有效率的,但是却不是一个稳定的策略组合。
【点睛】不要为泼掉的牛奶而哭泣,在你哭泣的时候也许错过了星星! 【释义】沉没成本指由过去的决策导致的,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经济人在做接下来的决策时应该根据未来的投入与产出,而不会去考虑沉没成本。 【谈古说今】以前有一位老人,来城里看望儿子。儿子给他买了很多东西,其中有一双鞋子令他爱不释手。坐在回乡的火车上,他不停地把玩这双心爱的新鞋子,自豪地告诉邻座的人,这是他儿子孝顺他的礼物。忽然间老人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滑落到窗外。还在高谈阔论的旅客一时间一片肃静,大家都看得出老人有多喜欢这双鞋子,可是……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老人随即将另一只鞋也拿起来,用力扔出窗外。旁边的乘客大惑不解,问他为什么要把另一只鞋也丢掉,老人说:这只鞋子对我来说已经没有用了,但如果一个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得到一双鞋,而不是一只鞋。 这个老人不但非常的善良可爱,还能深刻领会沉没成本的意义。虽然老人非常喜欢那双鞋子,但是当他不小心把其中一只丢到窗外时,这双鞋子就对他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他再做决策时就不该再考虑这双鞋子的价值了。将鞋子丢出窗外,可以减轻自己对所犯错误的后悔情绪,还因为做了件好事而心情愉悦,何乐不为?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见到许多有关沉没成本的现象。一般在淡季,国内的很多航空公司都处于亏损状态,但是你却发现他们依然在运行,为什么呢?因为航空公司大部分的成本是购买飞机建设飞机场等硬件设施,每次飞行所带来的成本是很小的。而这些硬件设施一旦投入就无法挽回,即使你说现在不飞了,那也没有办法使已有的投资收回,所以对于航空公司来说,继续飞行是最优的策略。 所以人们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学会忽略沉没成本,专注于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金融百科 taobiz.com 【知识链接】沉没成本谬误是指人们在做决策时总是考虑沉没成本而导致的不理性行为。比如说小张买了一张电影票,等他去看电影时,忽然发现这部影片根本就不是自己喜欢的,如果是电视里免费放的,他根本就不会去看,而是去做其他事情。但是由于不甘心浪费了电影票,所以还是强迫自己去看完。这样他不但损失了电影票的钱,而且还浪费了时间,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