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什么要“东食西宿”——机会成本 轶闻趣谈 《艺文类聚》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有一户人家的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父母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个都会有所失。 于是父母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你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可能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以袒露一只胳膊的方式,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第13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1)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问其原因,女儿说:“我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经济学聊天室 面对有限的资源,为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必须选择放弃。由此看来,作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根源在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有所得必有所失。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那么就不能吃熊掌,熊掌就是选择吃鱼的机会成本。经济学家常说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就是指任何选择行为都有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又称“选择成本”,是指作出一个选择后所丧失的不作该选择而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也就是说,为了得到一种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种东西。其实对于“齐女”来说,东家、西家都具有吸引力,无论选择哪一个,都会造成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齐女”不能作出决策的原因。金融百科 taobiz.com 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已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中曾用热狗公司的事例来说明机会成本的概念。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到年末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其他收入更高的工作,那他们所获年收入将达45000美元。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他获利更大的机会。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赢利的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 其实,人生面临的选择也很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比如是继续工作还是先去吃饭;是在这家商店买衣服还是在那家商店买衣服;是买红色的衣服还是黄色的衣服;心中有个秘密是告诉朋友还是不告诉朋友,要告诉哪些朋友……这些选择在生活中很常见,不过似乎并不重大,所以大家轻松地作出了选择,也不大会慎重考虑。如果去KTV和去电影院对你同样有吸引力,不妨掷硬币决定去哪儿。 当然,如果是重大决策,还是多犹豫一些为好。比如选择爱人,可不能用掷硬币的方法。机会成本越高,选择越困难,因为在心底我们从来不愿轻易放弃可能得到的东西。 不管怎样,我们在作选择的时候,应该时刻谨记机会成本的概念。 知识链接 会计成本 会计成本也称为历史成本,是指会计记录在公司账册上的客观的和有形的支出,包括生产、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原料、动力、工资、租金、广告、利息等支出。值得注意的是,会计成本是显性成本,它可以用货币计量,是可以在会计账目上反映出来的。 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它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
理发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价格 轶闻趣谈 郑州有一家名叫保罗国际的理发店,一夜之间成了全国最有名的理发店。不是因为它的手艺高,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项惊人的纪录,两个人理发,收费1.2万元,平均一个人收6000元。这样的天价是如何出现的呢? 小亚和同学莉莉是郑州市某中专二年级的在校学生。在2008年3月底的一天,她们一起到郑州市非常繁华的二七广场逛街。当两人逛到二七路的正弘大厦附近时,看到旁边“保罗国际”的橱窗玻璃上贴着“洗剪吹38元”的字样,原本就准备理发的她们便走了进去。两人剪完头发,已是下午6时许,可是让两个女孩万万没想到的是,结账时,收银员报出了总共1.2万元的天价。然而小亚和莉莉拿不出那么多钱,店员说,只要办理一张该店的会员卡,就可以享受5折的优惠折扣,每张会员卡至少要一次性充值9800元,剩余的钱将存在卡里。两人身上当时只有不到300元的生活费,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向同学求援。而此时,小亚和莉莉被告知,不凑够钱就不能离开理发店。 直到当晚10时30分许,通过向30多名同学借款,最终凑够9800元送到了店里,小亚和莉莉才得以脱身。金融百科 taobiz.com 经济学聊天室 人们往往发现生活中的自己是“差钱”的,尤其是消费者在购买一些产品和服务时,其天价让人们瞠目结舌。而理发作为一种有偿服务,其所定的价格可以有多高?价格制定的依据在哪里?为什么郑州的天价理发事件会引起人们的诧异? 价值规律告诉我们,商品价值是价格的本质,价格只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就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简单来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长,则价值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短,则价值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般是指社会生产某种商品的平均时间,如生产一把铁锹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就是生产铁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两个小时的劳动量就是生产铁锹的价值。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也就是说,商品的价值不断贬值,商品越来越便宜。 对于价格而言,商品价格由两大因素组成:生产成本和利润。商品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原料、能源、设备折旧以及劳动力费用等;商品的利润,则是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生产成本应当是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成本或行业平均成本,利润应当是平均利润。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加上平均利润制定的价格,便是商品的市场价格。 价值规律表明,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也就是说,价格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都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但是,价格不能过分偏离商品的基本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绝大多数商品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一些生产经营者认为自己可以随意确定商品的价格,实际上,他们的定价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和相关法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发”作为一项有偿性服务,其定价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即价格不能过分远离价值。“1.2万元”的天价理发无疑偏离了“理发”这项服务的基本价值,这明显是商家的消费欺诈行为。由此,“天价理发”已经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定价过高,而是涉嫌犯罪了。 知识链接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指在社会化大生产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由各类市场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生活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条件。
皇帝为什么不能拆除磨坊——产权 轶闻趣谈 1866年,刚打赢对奥地利战争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来到他在波茨坦的一座行宫。他兴致勃勃地登高望远,然而,行宫前的一座破旧磨坊却让他大为扫兴。威廉一世让侍从去跟磨坊主交涉,付他一笔钱,让他拆除磨坊。磨坊主不肯,说这是祖业。威廉一世很生气,命令人强行拆除了磨坊。 不久,磨坊主一纸诉状将威廉一世告到法庭。法庭裁定:威廉一世擅用王权,侵犯原告由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被责成在原址重建一座同样大小的磨坊,并赔偿磨坊主的损失。威廉一世只好派人将磨坊在原地重建了起来。 现在这座磨坊还屹立在波茨坦的土地上,成为著名的游览景点。 经济学聊天室 皇帝与磨坊主的故事表明,磨坊属于磨坊主所有,他作为这一财产的所有者,其财产所有权和产权必须得到国家法律的相应保护。威廉一世的权力再大,也得服从法律。磨坊主的磨坊挡住了国王的视线,但磨坊的产权属于磨坊主,国王无权处置。也就是说,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金融百科 taobiz.com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产权呢?不同的经济理论和派别对其所下的定义是不尽相同的,一个为多数理论学派所接受的定义是这样的:产权不是指人和物的关系,而是指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也许这个定义听起来有点拗口,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小黄有一套房子,他将这套房子租给小李,小李每年付给小黄5万元。 实际上,小黄就拥有这套房子的完整产权,具体来说: (1)拥有房屋的占有权。这种占有权具有排他性,即产权是属于小黄的,他在占有房子的同时,意味着其他人不能占有这种财产。 (2)拥有房屋的使用权。小黄能够自主决定房子使用的权力,比如他可以选择自己住,也可以选择出租,他对房子有自主处理的权力。 (3)拥有房屋的转让权。其实小黄的这套房子还可以在市场上自由地买卖,因此产权可以像任何一种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交易、转让。 (4)拥有房屋的受益权。所有者可以获得并占有财产使用和转让所带来的利益,又称为剩余索取权。比如小黄向小李收取的每年5万元的租费,就是房屋产权的收益。 产权的问题之所以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于产权与经济效率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产权制度,就会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后果。我们不妨通过一个通俗的故事了解产权制度缺失所可能导致的结果。 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发现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十分诱人。王戎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并跟其他人说,李子肯定是苦的。 这时尝过李子的人不禁叫苦连天。他们不禁问王戎:“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路边的李子树不归任何人所有,来来往往的人这么多,如果李子好吃,早被人摘光了,哪还轮到我们?” 为什么王戎能够从李子树不归任何人所有这一点,就能推断出树上的李子是苦的呢?这就涉及经济学中的产权概念。“路边苦李”的故事表明,既然李子树的产权是属于公众的,不属于某个人,自然就没有人愿意对李子树进行培育,树上有苦李子也就情有可原了。如果李子树上有好李子,自然会被别人摘光了。 因此,只有通过产权界定,才能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产权明晰,所以,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的立法无一不把保护产权作为基本原则。产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使所有者权责一致,即所有者有权使用自己的资源,获得由这种使用得到的利益,也承担使用不当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就会最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 面对目前产权制度缺失的实际情况,我们更应该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在经济活动中要保护好财产获得的法律依据。比如购买房屋的凭证,它是你合法取得房屋的主要凭据,据此你才可以在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证,有了这个证件,你的房产才能够被合法地使用、抵押、保险、出租、转增、出售等。 可以说,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建议一套完整、有效、可操作性强的产权保护制度,无疑是重要和必要的。 知识链接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产权,它是指智力创造性劳动所取得的成果,并且是由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即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又称为“智力成果权”、“无形财产权”,主要包括发明专利、商标以及工业品外观设计等方面组成的工业产权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摄影和电影摄影等方面的作品组成的版权(著作权)两部分。
“洛阳纸贵”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供需法则 轶闻趣谈 《晋书?文苑?左思传》中记载:西晋太康年间出了位很有名的文学家左思。在左思小时候,他父亲就一直看不起他,常常对外人说后悔生了这个儿子。等到左思成年后,他父亲还对朋友们说:“左思虽然成年了,可是他掌握的知识和道理,还不如我小时候呢。”左思不甘心受到这种鄙视,开始发愤学习。 经过长期准备,他写出了一部《三都赋》,依据事实和历史的发展,把三国时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南京写入赋中。当时人们都认为其水平超过了汉朝班固写的《两都赋》和张衡写的《两京赋》。一时间,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啧啧称赞,竞相传抄,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原来每刀一千文的纸一下子涨到两千文、三千文,后来竟倾销一空,不少人只好到外地买纸,抄写这篇千古名赋。 经济学聊天室 为什么会出现“洛阳纸贵”呢?因为在京都洛阳,人们“竞相传抄”《三都赋》,以至纸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纸的供给却跟不上需求,这样一来纸的价格才会不断上涨。这便牵涉了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供需。金融百科 taobiz.com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说过:“学习经济学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你只需要掌握两件事,一个叫供给,一个叫需求。”什么叫供给和需求?供给指的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这种供给是指有效供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生产者有出售的愿望和供应的能力。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指的是消费者想得到某种商品的愿望。需求不是自然和主观的愿望,而是有效的需要,它包括两个条件:消费者有欲望的购买和有能力的购买。 关于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需求决定供给,如人们有穿皮鞋的需求,市场上才会出现皮鞋的生产与销售。不过,供给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 一般来说,供需平衡时,市场价格就是正常价格。当供大于求时,市场价格低于正常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市场价格高于正常价格。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供需不平衡导致白菜在浙江能卖出好价钱,而芦荟在北京也能卖出好价钱。“洛阳纸贵”的故事正说明了供不应求,导致纸的市场价格成倍增长。 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成反比,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例如,如果每勺冰激凌的价格上升了两毛钱,你将会少买冰激凌。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对大部分物品都是适用的,而且,实际上这种关系非常普遍,以至于经济学家称为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 另外,供需的变化与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息息相关。例如,当“非典”袭击中国的时候,全国食醋、消毒液、药用口罩的价格都上升了,一些日用品也成了普通消费者的抢购对象,这主要是因为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造成了消费者对这些物品需求的剧增。在欧洲,每年夏天当新英格兰地区天气变暖时,加勒比地区饭店房间的价格就会直线下降。当中东爆发战争时,美国的汽油价格上升,而二手凯迪拉克轿车价格下降。这些都表现出供给与需求对市场的作用,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通过价格来反映的。 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相反的情形,即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价格越低,需求量反而越小。这种商品通常是社会上具有象征地位的炫耀性商品,比如钻石、古董等,它们常常会因为价格的提高需求量反而增加。 供求率 供求率是社会总商品量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量之间的比率。它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市场上的反映。
LV在上床的时候比杜蕾丝更必需~~ 有一天,一位其貌不扬的男士,带着一位十分艳丽的OL,来到Causeway Bay一家LV店。他为OL选了一价值6万5元的LV handbag。 付款时,男士掏出支票本,十分潇洒地签了一张支票。店员有些为难,因为这对夫妇是第一次来店购物。 男士看穿了店员的心思,十分冷静地对店员说: "我感觉到,您担心这是一张是空头支票,对吗?今天是周六,银行关门。我建议您把支票和handbag都留下。等到星期一支票兑现之后,再请你们把 handbag 送到这位小姐的府上。您看这样行不行?" 店员放了下心来,欣然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大方的承诺,递送handbag的费用由该店承担,他本人将会亲自把这件事情给办妥。 星期一,店员拿着支票去银行入账,支票果真是张空头支票!愤怒的店员打电话给那位顾客,客户对他说: "这没有什么要紧啊!你和我都没有损失。上星期六的晚上我已经同那个女孩上床了!哦,多谢您的合作。" 这个故事揭示了次贷危机的本质。人们在对未来收益充满良好预期的时候,就可能忽略掉巨大的风险。美女认为周一六万多LV就到家了,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认为ONS的投资是值得的,对于投入产出的预期是建立在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风险下的。而对未来收益预期的包装则是投资机构最擅长的事情。中国人大多跟这个美女一样,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而盲目第把钞票送到股市楼市里。没有这些人,股市、楼市赚谁的钱呢。而媒体和分析家们,往往在其中扮演了LV店员的配合角色。 投资有风险,凡事多小心。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五年一巡守,……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志淫好辟。”即朝廷根据价格的涨跌,观察判断社会风气的好坏,随时变动定价。而西汉元狩五年,“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到20多年后,太始四年,“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就是因为元狩五年时“天下马少”而使得价格相差了5万。也就是说,在古代的中国,也不能忽视供求关系而擅自定价,而经济学中最有效率的均衡价格便是根据供求关系决定的。 如下图中,曲线S就表示供给曲线,而D表示需求曲线,Q为数量,P为价格。S与D的交点就形成了均衡价格和数量。如果此时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如当价格在交点PR的右边,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继续之前的例子,当拉面价格高于5元时,小和会做超过7碗的拉面,但是小红需要的拉面会小于7碗,因此,拉面数量太多导致浪费。这样的话,为了卖出拉面,小和就会降低拉面的价钱,做少一点拉面,拉面价钱降低后,小红就会多吃拉面。最后,在拉面价格等于5元时,两人正好达成一致,5元就是均衡价格,而7碗就是对应的均衡数量。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因此,市场竞争使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需要注意的是,均衡价格形成,即价格的决定完全是自发的,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小龙规定拉面价格必须为8元,此时小和愿意做8碗拉面,小红只需要3碗,剩下的5碗由小龙销毁,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既然我们知道均衡价格的决定源于需求与供给,那么,需求与供给的变动也会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动。总的来说,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现在,我们就能理解猪肉价格变动中的经济学分析了,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去分析2001年石油的价格,就可以根据均衡价格的决定理论,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考虑。 我们需要先考虑那时的石油需求。当时的背景是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在新经济浪潮中呈现一片繁荣景象,在发达国家需求膨胀的带领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逐步走出危机阴影,全球经济开始回暖。那么,经济的增长,就会带动石油及其相关产品需求的增长。当时的数据也可以表明,亚太地区的石油需求已经从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完全复苏,从而,我们就能得出石油市场的需求很强劲的结论。 下面,我们可以再看看当时的石油供给,如果石油供给不够的话,石油价格就不会下降。实际的情况是,从1999年开始世界石油的需求就开始超过供给,而且,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认为抑制产量,从而抬高油价格的行为能够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因此,当油价格上涨时,OPEC往往不愿意增加石油产量。同时,石油库存的减少造成石油供应捉襟见肘。因此,石油供给是很落后的,石油价格也就可以保证。 你也可以试着这样去分析生活中的其他商品。
平时你会关注身边商品的价格吗?对于猪肉价格的时涨时跌是不是已经习以为常?是否思考过为什么猪肉价格会不断变动呢? 截止到2009年3月3日,南京猪肉价格已经连续4周出现下降的趋势,其中后腿肉的市场零售价最低一度降到9元/斤,和2007年的最高价持平。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买肉的人少,需求下降,是价格不断下跌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现在买肉的人太少。据统计,某地高峰时每天销售超过100头,而现在只有70头不到,那么这就是需求不够。“当问及猪肉价格会不会继续呈下滑趋势时,天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北方暴雪的影响,河南毛猪的地头收购价已经从原来的5.5元/斤涨到5.7元/斤,再跌的可能性不大。而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形势还不明朗,猪肉价格究竟是涨是跌,主要还是要看市场需求的大小。” 对于这样类似的新闻,我们应该听到过不少。那么,对于其中反映的经济学内容,你能理解吗?什么是需求?怎样看市场需求大小?为什么市场需求的大小会影响猪肉价格呢?除了需求,还有什么会影响价格呢? 对于需求的测量,可以看需求价格与需求量。需求价格,就是指你作为消费者,对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一般与其价格呈反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比如,拉面免费的时候,小红一个月吃15碗;拉面2元一碗时,小红一个月吃10碗;当拉面上升到5元时,小红就只吃7碗了。其实根据这样的关系,我们可以画出一条线,这个线就叫做需求曲线。 相对应的,让我们来看看供给。所谓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跌,供给减少。比如,拉面免费时,做拉面的小和就不供给任何拉面;拉面2元时,小和供给5碗;5元时,供给7碗。显然,拉面价格越高,小和愿意供给的拉面就越多。根据这样的数量关系,我们就可以画出供给曲线。 当然,影响需求与供给变动的因素不仅仅是价格。影响需求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消费者收入、替代品价格、互补品价格、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等;影响供给变化的其他因素还有生产技术水平、生产要素价格、相关商品价格等。
由于经济学不同于物理、天文等学科,它的分歧相对较大,而这与经济学家的个人因素也有很大关系。 实证观点不同可以造成结论的不同。比如有的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家庭储蓄会因为税法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应该把所得税改成消费税,这样的话就可以鼓励家庭更多的储蓄;但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家庭储蓄和税法关系并不大,因此,采用现行的所得税更合适。而价值观的不同也会影响经济学家的结论,比如有的人认为效率是最重要的,因此高效率的人获得的多,能拿到更多的钱,政府不应该干预而把这些钱征收一部分分配给穷人;但有的人却认为社会公平才是最重要的,虽然这样的征税会使得高收入的人积极性降低,从而影响效率,但却能保证社会的公平,人人吃饱穿暖,整个社会进入和谐状态。 虽然这种个人因素也会影响到经济学家的思维从而产生分歧,但总的来说,大家对于基本性的东西或是关键的理论还是一致认同的。就如同虽然天文学家对于“宇宙到底是不是无限大的”一直争论不休,但却不会对于“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这一点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