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遇冷、拿地困难、债务违约阴霾笼罩,承受重重压力的房企坦言“活下去太难”。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2020年6月5日,今年房地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已经达208家,超过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产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对持平。 与以往中小型房企破产为主的趋势不一样的是,今年来一些大中房企也没能逃脱,因资金链断裂,以出售项目或股权的方式求生存,如泰禾、福晟、新湖中宝、三盛宏业等。 5月13日,泰禾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事项,相关交易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泰禾集团表示,引入战略投资者尚处于筹划阶段,各方尚未签署相关股权转让协议或合作框架协议,能否签署尚存在不确定性。 面对行业的洗牌,未来房企必须进行全面的升级以应对未来十年的发展,其中,融资能力是核心。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026.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72亿元,增长2.1%,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8%;第二产业增加值7453.09亿元,增长5.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43.8%;第三产业增加值8748.87亿元,增长7.0%,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51.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元,按2019年平均汇率计算为6628美元。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347.6亿元,增长2.4%。税收收入完成1783.5亿元,增长8.4%,其中,国内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共计完成税收1487.8亿元,增长7.8%。 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13.1亿元,增长10.0%。其中,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民生支出2929.1亿元,增长13.7%。 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3%,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0.3%,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
页岩气先锋切萨皮克公司(Chesapeake)在数周以来一直被传濒临破产,其股价从上周五收盘时的不到25美元今天一夜之间涨至69.92美元,涨幅超过接近200%,而上周五开盘时,该股仅不到16美元。 趁着美联储托市,股市中资金泛滥想大赚一笔的赌徒们也许这次该失望了。因为在收盘不久后,有媒体报道,切萨皮克公司正准备申请破产,这可能会将这家油气公司的控制权拱手让给其高级债权人,现在他们手上的股票可能会毫无价值,该公司的市值为6.84亿美元,在过去两天上涨了425% ! 据彭博社的这篇报道,切萨皮克公司曾经是危机前美国最大的钻地页岩天然气生产商,现欠下约90亿美元债务,目前正在讨论是否跳过6月15日到期的利息,并在与债权人启动谈判宽限期。 据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说,该公司还开始恳求贷款人提供“债务人持有资产”融资,为其破产期间的运营提供资金。 知情人士称,这家总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城的生产商正在谈判一项重组支持协议,根据该协议,其所谓的 FILO定期贷款的持有人将在破产时获得大部分股权。由于讨论机密问题,这些人士要求不具名。知情人士说,支持协议仍不稳定,条款可能会发生变化。 早在新冠疫情打压大宗商品价格和原油需求暴跌之前,关于切萨皮克不可避免破产的传言就已经不绝于耳。 在十多年前的鼎盛时期,这家生产商是一家价值375亿美元的巨头,由麦克伦登(McClendon)执掌,他是天然气行业的直言不讳的倡导者。但是,切萨皮克公司累积了数十亿美元的廉价垃圾债务,最后由于巨大的天然气供应过剩最终破产。 可能有些投资者认为这些股票可能有些价值,但看看这家公司2021年6月即将违约的债券就知道了,现在这些债券的交易价格是面值的3%
钛媒体6月9日消息,来自中国科研团队研发了名为BBIBP-CorV的新冠灭活疫苗,已在动物实验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该疫苗高效、安全,在小鼠、大鼠、豚鼠、兔子和非人灵长类动物(食蟹猴猴子和恒河猴)体内均能诱导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滴度,2μg/剂便能提供针对新冠病毒的高效保护。同时,该候选疫苗是国内开发的第二个重要灭活疫苗,增加了国内的候选疫苗选择。 之前报道: 5月29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对媒体开放位于北京的新冠疫苗生产车间。 国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国药集团所属四级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内的180名志愿者带头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通过志愿者人体预测试表明,受试者抗体已完全达到抵抗新冠病毒水平,保护率100%;近期又有数百名国药集团干部员工自愿接种,也都显示疫苗安全有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5793.17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90.93亿元,增长4.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80.75亿元,增长5.7%,占46.5%;第三产业增加值11821.49亿元,增长6.5%,占45.8%。人均生产总值66649元,比上年增长5.4%。 国内贸易和市场价格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598.73亿元,比上年增长7.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430.43亿元,增长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68.30亿元,增长9.0%。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8554.33亿元,增长7.0%;餐饮收入1044.41亿元,增长10.3%。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3.7%,烟酒类增长6.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6%,化妆品类增长14.3%,金银珠宝类增长14.8%,日用品类增长4.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9%,中西药品类增长11.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家具类增长9.8%,通讯器材类增长3.0%,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9.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1%,汽车类下降3.0%。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其中,城市上涨2.9%,农村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7.2%,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2%。新涨价因素占73.1%,翘尾因素占26.9%。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设计主要内容概括为“6+1+4”。 “6”——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4”——加强税收、社会治理、法治、风险防控等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 其中,方案围绕上述6个方面的自由便利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服务贸易,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等。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分步骤分阶段进行。2025年前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第二阶段,2035年前,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全面实现以上“6个便利”,推进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2020年6月5日,今年房地产企业的破产数量已经达208家,超过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产数量,与2019年同期相对持平。 部分行业排名较为靠前的房企,也因为资金链的问题,不得不以出售项目或股权的方式求生存,如福晟集团、泰禾集团(000732)、新湖中宝(600208)等。从目前来看,宣布破产的房企主要以三四线的中小型房企为主,这些房企实力较低,抵御风险能力较弱。 相比中小房企破产,一些大型房企也频频陷入资金链困局,个别企业不得不变卖资产,或者交出控股权,求取生存。 去年以来,曾位列中国民企500强的银亿集团、一度进入百强房企排行榜的三盛宏业,均濒临破产边缘。而以福晟集团、泰禾地产为代表的龙头房企,则陷入债务缠身的困局。
昨日晚间,紫光国微公告称,2020年6月5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24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对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进行了审核。会议审核结果显示,公司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未获得审核通过。并购重组委给出的审核意见为:标的资产权属存在瑕疵,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标的资产商誉金额占比较大,申请人未能充分说明本次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资料显示,这笔被否的交易于2019年被紫光国微提出,具体方案为上市公司以180亿元交易对价收购关联方资产北京紫光联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光联盛”)100%股权,增值率为0.35%,此次的发行价格为35.51元/股。 而紫光联盛为持股型公司,旗下核心资产为法国芯片组件商Linxens。 据悉,Linxens的主营业务为微连接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封测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安全芯片领域,并在近年逐渐扩展至RFID嵌体、天线及模组封装、测试等其它产业链核心环节,主要客户涵盖电信、金融、交通、酒店、电子政务和物联网等行业。 业绩方面,2017年至2019年1-6月,该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0.37亿元、33.38亿元、16.0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7亿元、6.18亿元、1.4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交易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不会形成新的商誉,但由于 Linxens集团历史上自身经历过多次并购及被并购,紫光联盛账面存在较大金额的商誉。 截至2019年末,该公司的这一数据为143.71亿元。 如果成功收购该标的,那么上市公司2019年末备考合并报表商誉金额将达到150.5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6.98%,占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的比例为67.02%。 这也是此次并购重组委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而此前上市公司在反馈意见中提到,商誉减值测试显示截至2019年末未发生减值。商誉减值测试报告中2020年至 2024年微连接器业务板块、RFID 嵌体及天线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8.5%、10.6%本次评估报告中相关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7.39%和10.85%。 不过,证监会要求紫光国微补充披露现有商誉减值损失计提是否充分以及后续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