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国债 长期国债是指偿期限在10年或10年以上的国债,可以使政府在更长时期内支配财力,但持有者的收益将受到币值和物价的印象。一般被用作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在资本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什么是国库券贴现 国库券贴现是指持券人在国库券兑付期之前,因特殊情况急需用款时,将国库券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扣除未到期贴现利息,付给现金的一种办法。 为解决购券人急需用款的问题,国务院决定,个人购买的1985年国库券保存二年后可以向银行贴现,单位购买的国库券,均不能办理贴现。">编辑] 国库券贴现的条件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85年6月颁布的《1985年国库券贴现办法》,就国库券如何贴现问题作一介绍: (1)国库券的贴现业务,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指定所属分支行及城市办事处、分理处,农村营业所办理; (2)持券人办理贴现需持本单位证明和足以证明本人身份的证件,并填写国库券贴现申请单。 (3)贴现率由小国人民银行规定,1985年国库券的贴现率为月息12.93%。各办理贴现业务的澴行邪必须按照统一的贴现率执行,不得自由变更。 (4)贴现期从贴现月份算起,截至国库券到期月份止。贴现利息按月计算,不满1个月的,按1个月计算。银行付现金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银行付现金额=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贴现率×贴现期; 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本金+本金×期限(年)×年息。 某人手持1985午闷库券150元,于1987年11月26日到银行贴现,贴现率为月息12.93‰。试计算银行付现金额(注:1985年国库券个人利率为9%,偿还期限定为5年)。 本例题可分三步骤: 第一步,计算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 因为国库券本金为150元,利率为年息9%,偿还期为5年。所以: 国库券到期本息之和=150+150×9%×5 =217.50元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因为1985年国库券于1990年6月底到期,而持券人于是1987年11月到银行贴现。所以: 贴现期=2个月(1987年)+12个月(1990年)+12个月(1989年)+6个月(1990年)=32个月 贴现利息=217.50×12.93‰×32 =2.812275× 32 =89.9928≈89.99元 第三步,计算银行付现金额。 根据第一步,第二步计算结果,很容易得出: 银行付现金额=217.50-89.99=127.51元 国库券贴现与票据贴现的异同点 相同之处 在于都是其持有人以未到期票券向银行申请融通资金的行为。 不同之处 (1)对象不同。国库券贴现只限个人,企事业单位不得申请贴现。而票据贴现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办理。 (2)期限不同。票据未到期前均可以办理贴现,而根据198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九八五国库券贴现办法》规定国库券存期必须满2年以上才能办理贴现。 (3)从贴现银行看,贴现银行可持未到期的票据向中央银行办理再贴现以取得信贷资金;而国库券则不能办理再贴现业务。 (4)扣贴现利息依据的基础不同。票据以票面额为基础;国库券则应在票据额的基础上加上到期的利息,即以国库券到期的本利之和为基础。参考文献↑ 夏锦良主编.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04月第1版.
参与公司债是指其债券持有者除了可以得到事先规定的利息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公司盈利分红的债券。 参与公司债的投资方式 由于公司债跟股票一样可在二级市场上买卖交易,因此,参与公司债投资分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两种方式,不仅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还可在二级市场买卖中赚取差价。 参加公司债券的分类 参加公司债分为所得公司债和利益参加公司债。前者以公司盈余为条件支付利息;后者债权人除享受一定利率的利息外,尚能参加公司盈余分派。
什么是国库券发行 国库券发行是指国家财政当局发行国库券的方式及过程:西方国家的国库券发行,一般由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办理。大多采用拍卖方式在市场公开招标,发行价格由投标者经过竞争而定。国库券一般采用贴现方式发行,即票面不记明利率,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额。发行时间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发行,发行数量由财政部门根据各种宏观经济变量和整个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定,我国的国库券发行也是由国家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牵头,各大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办理,额度由国务院确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国库券发行将逐渐按国际惯例办理。国库券发行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相关条目国库券市场国库券国债
短期国库券 (Treasury Bill) 目录 1短期国库券概述 短期国库券概述 短期国库券: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务证券,期限少于一年。短期国库券通过竞标过程发售,价格相对面值有折扣,所以不会像大部分其他债券一般支付定额利息。 短期国库券简称T Bills或Bills,为国库证券(Treasury Securities)之一。是货币市场(Money Market)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信用工具之一,由政府承诺在发行日起经特定时日(通常不超过一年)向持票人偿付一定金额的负债证券。 此种证券是由财政部按拍卖方式折价出售,面值和发行价格的差价是投资的报酬。其可分为四钟:三个月,六个月,九个月及一年,但以三个月占绝大部分。国库券具有无信用风险,高度流动性及易于转让等特质。 短期国库券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什么是国债法 国债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国债发行、转让、使用及偿还等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债法的特征 其特征是: 1.国债法调整的债权债务关系中的一方须是国家。国家是作为特定的债务人与债权人如企事业单位、公民、地方政府、外国政府、外国金融组织等发生各种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国家的参加;则不可能产生国债法律关系。 2.国债法具有公法与私法的双重属性。借款和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两种来源,但借款与税收不同,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地、固定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因此税法属于公法范畴。而国债法调整国家与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故有别于税收征纳关系。(1)国债法律关系是一种信用关系,国家作为债务人与债权人在法律上处于平等地位,债权人是否购买债券,贷出款项完全出于自愿,国家是不能强迫的。当然,在某些特殊时期也可能会硬性推销,但这仅属例外。另外,国家单方面对债券发行中的某些问题作出规定,并不能由此否认自愿认购的原则。(2)国债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即是债权债务关系,作为贷款或认购的条件,债权人应在约定期满后收回本息,这种有借有还的借贷原则,显然属于私法确认的原则。(3)国债法律关系的确立不具有固定性,这表现为国家是根据自己的财政状况、经济建设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发行债券,对外借款的,同时需要与债权人协商,能否借得款项则取决于债权人的自愿。国债法律关系的上述特点使它与税收法律关系相区别,而与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相一致,由此决定调整国债关系的国债法具有私法的属性。应当指出的是,如从国债法律关系的建立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来看,国债法也属于财政法的一部分,亦具有公法的性质。国债法的作用 一国政府能否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筹措到自己所需要的资金,这完全取决于国家的信用,而国家信用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债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国债法在国家的资金筹措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国家要通过国债法向社会表明自己的信用。国家信用形成的基础是国家王权,依据圄家主权,国家可以拥有本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资源和财富,并依靠其强制力无偿取得各种财政收入。国家可以此强大的社会财富为后盾向债权人借款。但是国家财富并非债权人所能控制或掌握的,要消除债权人对国家借款能否偿还的疑虑。国家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向社会作出承诺.表明到期履行合同、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的诚意,以增强债权人对国债的信心。 2.通过国债法的明确规定,使国家这个特殊债务人与债权人处于平等的民事主体地位。尽管在政治地位上国家与债权人是不平等的(从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借贷除外),一国内的债权人处于国家行政权力管辖之下,但一旦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国家就要依照法律及其约定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同样应负法律责任。 3.通过制定国债法,规范国债筹措、转让、偿还等各项活动,可使国债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虽是国债的债务人,但国家是一个抽象的政治慨念,国家的行为须有一定权限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具体实现,这就需要规范这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使之符合国家意志及总体利益,不能随意举债,不得滥用借款。国家还需通过国债法关于职权、责任的明确规定,管理各证券中介机构,协调各具体借款人之间、借款人与转贷人之间的关系,明确债务的登记、监测等宏观调控方式,使国债关系顺畅地发展,避免由于借款无度和管理不善而导致偿债危机的发生。国债法的调整对象 国债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债的发行、使用、偿还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此类社会关系可简称为国债关系。对于国债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但依据上述调整对象中所涉及的国债活动的四个环节进行分类,则应是一种较为基本的分类。据此,国债关系可以分为四类,即国债发行关系、国债使用关系、国债偿还关系和国债管理关系。 (一)国债发行关系 国债发行关系,是因国债的发行而产生的国家与其他相对应的权利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它是国债关系中的基础性关系,是其他国债关系产生的前提。 (二)国债使用关系 国债使用关系,是在国家将取得的国债收入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在国债的权利主体行使其国债权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上述关系是在实现国债的职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也是在国家运用国债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因而它是国债法这一宏观调控法的重要调整对象。 (三)国债偿还关系 国债偿还关系,是在国家偿还国债本息的过程中而在国家和相应的国债权利主体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在终结国债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由于国债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因而在国债偿还关系中与国家相对应的具体的国债权利主体,同国债发行关系中的与国家相对应的具体的主体极可能是不一样的。可见,国债发行关系与国债偿还关系是不同的,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两种关系,并非单纯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也是国债关系与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的不同之处。 此外,由于国债使用关系与国债发行关系是不同的,并且,国债使用关系介于国债发行关系与国债偿还关系之间,因而它必然会变更国债发行关系的内容,从而阻断国债发行关系与国债偿还关系的同一性,由此亦可说明国债发行关系与国债偿还关系的不同。 (四)国债管理关系 国债管理关系,是在对国债流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体现了国家干预的精神,与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是分不开的。这种关系作为国债法的调整对象,也使得国债法律关系必然不同于民法上一般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国债关系除可以作上述分类外,还可根据国债的发行地、使用币种和债权人的不同,将国债关系分为国家内债关系和国家外债关系,这与国债可分为内债与外债是一致的。例如,就我国情况而言,由国家在我国境内发行的、以我国的法人和自然人为发行对象的人民币债券,即为国家的内债;由国家在我国境外发行的、以外国法人和自然人为发行对象的外国币种债券,即为国家的外债。据此划分,凡调整国家内债关系的法律即为内债法;凡调整国家外债关系的法律即为外债法。
短期债券(short-term bond) 目录 1短期债券概述 2短期债券的分类 3发行短期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短期债券概述 短期债券:偿还期限在1年以下的债券为短期债券。 短期债券的发行者主要是工商企业和政府,金融机构中的银行因为以吸收存款作为自己的主要资金来源,并且很大一部分存款的期限是1年以下,所以较少发行短期债券。 企业发行短期债券大多是为了筹集临时性周转资金。在我国,这种短期债券的期限分为3个月、6个月和9个月。1988年,我国企业开始发行短期债券,截至1996年底,企业通过发行短期债券共筹资1055.08亿元。 政府发行短期债券多是为了平衡预算开支。美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分为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四种。我国政府发行的短期债券较少。 短期债券的分类 按发行方式分类:经纪人代销的短期债券和直接销售的短期债券 按发行人的不同分类:金融企业的短期债券和非金融企业的短期债券 按发行和流通范围的不同分类:国内短期债券和国际短期债券 发行短期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优点: (1)资金成本较低 (2)筹资数额较大 (3)能提高企业的信誉 缺点: (1)筹资风险较大 (3)市场限制较严
什么是国债收益率 国债收益率是指国债投资每年所获得的收益占资本金的比率,它是投资者进行国债投资的重要依据。 国债收益率与国债利率不同。利率仅指国债年利息收入与国债面值的比率,但国债收益不仅仅指利息收入,它还包括国债买卖的盈亏和国债利息再投入所得到的收益。因此国债收益率是全面衡量国债投资回报大小的指标。国债的收益率指标 当国债的价值或价格已知时,就可以根据国债的剩余期限和付息情况来计算国债的收益率指标,从而指导投资决策。对于投资者而言,比较重要的收益率指标有以下几种:1. 直接收益率: 直接收益率的计算非常直接,用年利息除以国债的市场价格即可,即i=2. 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是指能使国债未来的现金流量的现值总和等于目前市场价格的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最重要的收益率指标之一。计算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有以下几个重要假设: (1)持有国债直至到期日;(2)利息所得用于再投资且投资收益率等于到期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 到期收益率的计算较复杂,可利用计算机软件或载有在不同价格、利率、偿还期下的到期收益率的债券表求得。在缺乏上述工具的情况下,只能用内插法求出到期收益率。 3. 持有期收益率: 投资者通常更关心在一定时期内持有国债的收益率,即持有期收益率。 持有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P1为投资者买入国债的价格,P2为投资者卖出国债的价格,I为持有期内投资者获得的利息收益。 例如:投资者于2000年5月22日以154.25元的价格买入696国债(000696),持有一年至2001年5月22日以148.65元的价格卖出,持有期间该国债付息一次(11.83元),则该国债的持有期收益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