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本融资 股本融资 (Equity Financing) 指公司以发行股票(普通股或优先股)的方式筹措资金。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进行股本融资来补充资本金,可以直接补充核心资本金。但银行监管层对股本融资,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 因此不满足要求的银行难以进行此类融资,只能进行可转债或次级债等方式,来补充附属资本。而附属资本只可计入资本金,而不能计入核心资本金。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利机关,它由全体股东组成,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有权选任和解除董事,并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广泛的决定权。 股东大会既是一种定期或临时举行的由全体股东出席的会议,又是一种非常设的由全体股东所组成的公司制企业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是股东作为企业财产的所有者,对企业行使财产管理权的组织。企业一切重大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经营决策一般都得股东会认可和批准方才有效。
红鲱鱼 英语为:red herring。亦称:准招股说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申请上市公司上报的文件。首次公开发行时,由承揽发行的投资银行准备并向潜在投资者提供。文件内容包括公司的一般财务状况,不涉及发行价格和数量。这份文件成为正式招募说明书之前,还要经过多次修正。因首页的特别说明必须采用红色字体印制,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故俗称为红鲱鱼。参见:prospectus。另为:preliminary prospectus;simplified prospectus
波动 用于衡量在一定期间内的价格变动的计算方法。通常以百分点表示,而以每日价格变动百分点的年标准差来计算。
杠杆融资 杠杆收购融资是以企业兼并为活动背景的,是指某一企业拟收购其他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时,以被收购企业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从银行筹集部分资金用于收购行为的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在一般情况下,借入资金占收购资金总额的70%-80%,其余部分为自有资金,通过财务杠杆效应便可成功的收购企业或其部分股权。通过杠杆收购方式重新组建后的公司总负债率为85%以上,且负债中主要成分为银行的借贷资金。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日益朝着集约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生产的规模性已成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条件之一。对企业而言,采用杠杆收购这种先进的融资策略,不仅能迅速的筹措到资金,而且收购一家企业要比新建一家企业来的快、而且效率也高。 杠杆收购融资较之传统的企业融资方式而言,具有不少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一是筹资企业只需要投入少量的资金便可以获得较大金额的银行贷款以用于收购目标企业,即杠杆收购融资的财务杠杆比率非常高,十分适合资金不足又急于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进行融资;二是以杠杆融资方式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进行企业兼并、改组,是迅速淘汰经营不良、效益低下的企业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效益好的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企业能壮大自身的实力,进一步增强竞争能力;三是对于银行而言,由于有拟收购企业的资产和将来的收益能力做抵押,因而其贷款的安全性有较大的保障,银行乐意提供这种贷款;四是筹资企业利用杠杆收购融资有时还可以得到意外的收益,这种收益主要来源于所收购企业的资产增值,因为在收购活动中,为使交易成功,被收购企业资产的出售价格一般都低于资产的实际价值;五是杠杆收购由于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参股,因而可以充分调动参股者的积极性,提高投资者的收益能力。 杠杆收购融资,是一种十分灵活的融资方式,采用不同的操作技巧,可以设计不同的财务模式。常见的杠杆收购融资财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即筹资企业采用普通的杠杆收购方式,主要通过借款来筹集资金,已达到收购目标企业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下,筹资企业一般期望通过几年的投资,获得较高的年投资报酬率。 (2) 杠杆收购资本结构调整模式。既由筹资企业评价自己的资本价值,分析负债能力,再采用典型的杠杆收购融资模式,以购回部分本公司股份的一种财务模式。 (3) 杠杆收购控股模式。即企业不是把自己当作杠杆收购的对象来考虑,而是以拥有多种资本构成的杠杆收购公司的身份出现。具体的做法为:先对公司有关部门和其子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其负债能力进行评价,然后以杠杆收购方式筹资,所筹资金由母公司用于购回股份,收购企业和投资等,母公司仍对子公司拥有控制权。 企业以杠杆收购融资方式完成收购活动后,需要按规模经济原则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以便尽快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在企业运营期间,企业应尽量做到用所收购企业创造的收益偿还银行的杠杆贷款,偿还方式与偿还办法按贷款合同执行,同时还要做到一定盈利. 同济大学MBA 陈家云 2007,2,28 (陈氏原系江西省二渡关中学教师)
报表 报表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措施和途径,是企业的基本业务要求,也是实施 BI 战略的基础。报表可以帮助企业访问、格式化数据,并把数据信息以可靠和安全的方式呈现给使用者。深入洞察企业运营状况,是企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简单的说:报表就是用表格、图表等格式来动态显示数据。可以用公式表示为:“报表 = 多样的格式 + 动态的数据”。 在没有计算机以前,人们利用纸和笔来记录数据,比如:民间常常说的豆腐帐,就是卖豆腐的每天将自己的卖出的豆腐记在一个本子上,然后每月都要汇总算算。这种情况下,报表数据和报表格式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都在同一个本子上。数据也只能有一种几乎只有记帐的人才能理解的表现形式,且这种形式难于修改。 当计算机出现之后,人们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和界面设计的功能来生成、展示报表。计算机上的报表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动态化,格式多样化,并且实现报表数据和报表格式的完全分离,用户可以只修改数据,或者只修改格式。报表分类EXCEL、WORD等编辑软件:它们可以做出很复杂的报表格式,但是由于它们没有定义专门的报表结构来动态的加载报表数据,所有这类软件中的数据都是已经定义好的,静态的,不能动态变化的。它们没有办法实现报表软件的“数据动态化”特性。 数据库软件:它们可以拥有动态变化的数据,但是这类软件一般只会提供,最简单的表格形式来显示数据。它们没有实现报表软件的"格式多样化"的特性。 报表软件,它们需要有专门的报表结构来动态的加载数据,同时也能够实现报表格式的多样化。
道·琼斯 道·琼斯指数,即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使用最广的股价指数。 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为编制对象,由四种股价平均指数构成,分别是: ①以30家著名的工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 ②以20家著名的交通运输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运输业股价平均指数; ③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业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公用事业股价平均指数; ④以上述三种股价平均指数所涉及的65家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的道·琼斯股价综合平均指数。在四种道·琼斯股价指数中,以道·琼斯工业股价平均指数最为著名,它被大众传媒广泛地报道,并作为道·琼斯指数的代表加以引用。 道·琼斯指数由美国报业集团——道·琼斯公司负责编制并发布,登载在其属下的《华尔街日报》上。 历史上第一次公布道·琼斯指数是在1884年7月3日,当时的指数样本包括11种股票,由道·琼斯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华尔街日报》首任编辑查尔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l851-1902年)编制。1928年10月1日起其样本股增加到30种并保持至今,但作为样本股的公司已经历过多次调整。道·琼斯指数是算术平均股价指数。
超买 指资产的价格升至基本面因素无法支持的水平,通常发生在价格短时间内急涨之后。超买意味着价格很容易出现向下修正。在技术分析上,当一种金融工具的相对强弱指数超过75%时,一般视为出现超买。与之相反的情况称为“超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