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瓦格纳法则 19世纪80年代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瓦格纳在对许多国家公共支出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基础上得出一著名的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财政支出会以更大比例增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这一思想是瓦格纳提出的,又被后人归纳为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是在对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等国的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这个结论的,他认为这种财政支出增长的趋势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解释。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归结为政治因素、经济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关系也愈加复杂,由此引起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这样就需要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此为政治因素。 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德国著名的财税学家,资产阶级近代财政学的创造者。代表作有《政治经济学教程》(1876年)、《财政学》(1877—1901年)等。瓦格纳通过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增长情况的考察,提出了“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或称“政府活动扩张法则”,又称瓦格纳法则。 他认为一国政府的支出与其经济成长间,也就是政府职能的扩大与国家所得的增加之间存在一种函数关系。即随着国家职能的扩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就要求保证行使这些国家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日益充裕。瓦格纳还认为,只要符合国家职能的要求,即使出现暂时的财政不均衡也无妨。利用公债举办公共事业是可行的,条件是它将来带来的财政收入增加额能抵消这些公共事业的费用。 瓦格纳在阐述这一规律时,仅仅将它表述为“国家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并没有讲清楚他所谓的公共支出增长究竟是指公共支出份额的时序性上升,还是指公共支出数额的时序性上升。后来,美国著名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在做了大量的研究后指出,瓦格纳法则确指的对象应该是公共支出份额的时序性上升,即它应被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1] 解释 (1)市场失灵和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活动增加。瓦格纳认识到,随着经济的工业化,不断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这需要建立司法体系和管理制度,以规范行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 (2)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以及从事的生产性活动,也会随着经济的工业化而不断扩大。因为随着工业化经济的发展,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更加突出,市场机制不可能完全有效地配置整个社会资源,需要政府对资源进行再配置,实现资源配置的高效率。 (3)城市化以及高居住密度会导致外部性和拥挤现象,这些都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和管制。最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以及福利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大,要求政府在这些方面增加支出。这就是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上述服务的需求增加得更快,政府要为此增加支出。 内容 阿道夫•瓦格纳(A•Wagner1835~1917)是19世德国新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德国社会政策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反对自由自由竞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扩大财政支出。他的财政经济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和《财政学》中。瓦格纳基于他的财政经济思想,在总结吸取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有关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平和税务行政四个方面的9项税收原则: 一、财政政策方面 财政政策原则即财政收入原则,是指税收能充足灵活地保证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财政政策原则可具体分解为充分原则和弹性原则两个方面来理解。 1、充分原则。瓦格纳认为,税收的主要目的是为以政府为代表的国家筹集经费,因此,必须有充分的税收收入来保证这些支出的需要,这就是充分原则。 2、如果政府的支出需要增加或者政府除赋税以为的收入减少时,赋税应能依据法律或自然增加,即要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政府的收支变化,这就是弹性原则。这条原则要求在税收制度设计时,必须体现出来。 二、国民经济方面 国民经济原则是指标国家征税不能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即国家征税应该考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应尽可能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培养税源,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此,他提出了税源选择与税种选择两项原则。 3、税源选择原则,就是选择有利于保护税本的税源,以发展经济。一般来说可以作为税源的有所得、资本和财产三种。从整个经济方面考虑,选择所得作为税源最好,如若以资本和财产作为税源,将损害税本。但又不能以所得作为唯一的税源,如果出于国家的经济、财政或社会的政策需要,也可以适当地选择某些资本或财产作为税源。 4、税种选择原则,就是税种的选择主要考虑税收的最终负担问题。因为他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分配和税收负担是否公平。瓦格纳认为,税法预先规定税收的负担者,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经济交易中将发生税负转嫁的情况。所以必须充分考虑到税收的转嫁变化规律,最好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方向明确的税种。但也不排除在必要时,对转嫁方向不明确的税种,也可适当地采用,以实现税负的公平。 三、社会公平方面 社会公平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在各个人和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即税收负担分配于纳税人时,应遵循普遍和平等的原则。具体内容包括: 5、普遍原则。即对一切有收入的国民都要普遍征税。瓦格纳认为,社会上的人都必须纳税(都有纳税义务),不能因为身份不同,地位特殊而例外。 6、平等原则。即根据纳税能力征税,使纳税人的税负与其纳税能力相适应。瓦格纳认为,税收的负担应力求公平合理。所谓平等,并非指每个人应缴纳一样多的税,而是应该按照各个人的能力大小来缴税,并实行累进税制,做到收入多的多缴税,收入少的少缴税,对处于最低收入以下的免税,这样才符合社会正义,亦即公平原则。瓦格纳是从社会政策的观点来研究税收的,他的社会政策的核心是利用税收来调节各阶级、阶层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税收的社会正义原则理论意义在于矫正私有制下的财富分配不公的现象。对以后的公平税负的理论和所得税制度的发展,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税务行政方面 税务行政原则是指税法的制定与实施都应当便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在税收制度设计时,有关税务行政方面应体现的原则。这其中包括确实、便利和节省原则。是对亚当•斯密的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用三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7、确实原则,即税收法令必须简明确实,不可由征税者任意行事。纳税的时间、地点、方式、数量等须事先规定明确,使纳税人有所遵循。 8、便利原则,即征税应给予纳税人方便,利于纳税人缴纳税款。纳税手续要简便,纳税时间、地点、方式等要尽量给纳税人以便利。 9、节省原则,即税收征收管理的费用力求节省,以增加国库的实际收入。此外,应减少纳税人因纳税而直接负担或间接负担的费用开支。 [2] 由来 瓦格纳法则阿道夫·瓦格纳对19世纪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的公共支出的增长情况做了考察后发现了政府职能不断扩大及政府活动增加的规律,并将其命名为政府活动扩张法则,他认为政府职能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保持行使这些职能的公共支出不断增加,政府职能的扩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因素,经济的工业化使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因而使国家活动规模扩大;二是经济因素,即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 ,由此而来产生拥挤等外部性的问题,需要公共部门来管理。此外他还把教育娱乐文化保健福利等反面政府支出的增长归于需求的收入的弹性,也就是归于实际收入的上升。 意义 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需要政府不断介入物质生产领域,因而形成了很多公共企业。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 但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绝对增长还是相对增长,在当时并不清楚。后来,其追随者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其内容可以归纳如下:政府支出的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增长是一种必然趋势;政府消费性支出占国民所得的比例不断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所得的上升,公共部门的活动将日趋重要,公共支出也就逐渐增加。导致财政支出增大的原因主要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来由私人部门进行的若干活动,逐渐地由政府办理;人口的增加,城市的迅速发展,各种矛盾的激化,使得政府的一般行政、公安司法、经济管理、社会协调等方面支出扩大;由于某些投资所需财力较多,或出于调节经济活动的需要,政府就应参与投资、调控;随着国民所得的增加,政府对文化、福利方面的投资将会成倍增加。 瓦格纳法则适应了当时俾斯麦政府强化国家机器,扩大干预经济,以加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政策的需要,成为包括德国在内的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推行帝国主义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概述 现金流量图是反映经济系统现金流量的运动状态的图式。把所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按照其发生的时间绘入时间坐标图中。它是正确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有效工具,是正确进行经济计算的基础,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指标主要通过现金流量图或表计算出来的。一般用横轴为时间轴,垂直于横轴的箭线表示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方的箭线表示现金流入,下方表示现金流出,箭线与横轴交点就是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相关链接 经济学 人文科学
Edward I Allman 1968年建模,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货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
五大要素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包括五大要素:资源、作业、成本对象、成本动因和分配路径,以及会计期间和组织结构两个辅助要素。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是成本的承担者,是可分配对象。在企业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比较复杂的关系,因此,增加资源账户、作业账户和成本对象账户来分别管理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下面分别对各要素进行分析: 1.资源 从广义讲,资源(Resource)作为一个概念外延非常广泛,涵盖了企业所有价值载体,但是,在作业成本法下,资源实质上是指为了产出作业或产品而进行的费用支出,实际上,资源就是指各项费用总体。资源作为分配对象的资源就是消耗的费用,可以理解为每一笔费用。资源可以直接面向作业和成本对象分配,就是传统成本法的直接材料。 资源账户是从资源类别的角度描述资源。账户在传统成本中已经存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就是账户。在作业成本法中,资源账户不仅是一个分类的概念,而且还作为分配的主体,是一个分配对象。在传统成本中,制造费用汇总后按工时分配,实际制造费用账户作为一个主体在参与分配。资源账户参与分配,会造成成本信息扭曲,账户包含的资源内容越多,成本扭曲越大。作业成本法中,可以建立具有层次结构的多个资源账户,通过细分账户实现采用多次分配增加资源成本分配的准确性。 一个资源账户可以看成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资源账户的分配需要先对资源账户进行汇总后再进行分配。既可以对资源账户下的资源进行单独分配,也可以通过资源账户对资源分配。一般先进行资源分配,再进行资源账户分配。 2.作业 作业概念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首先,作业具有明确的“边界”,以明确作业消耗的资源与作业产出,能够明确成本责任;其次作业必须是可量化的基准,对于一般的生产作业,作业比较容易量化,对于知识性的作业,如研究工作,则难以量化,如果要把作业纳入作业成本核算体系,则必须对作业进行计量,为作业制订量化的标准。第三,作业具有单一的分配动因,作业的分配目标对于作业的消耗只能按照单一的成本动因线性分配,而作业中的某些成本项目可能与该成本动因并不线性相关;第四,作业必须与一定的组织机构对应,必须具有唯一对作业整体负责的一个组织单位。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作业层次分类法把作业分为以下四类:单位作业、批别作业、产品作业和支持作业,其中: (1).单位作业: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数量成正比,常见的作业如加工零件、每件产品进行的检验等; (2).批别作业: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的批次数量成正比。常见的如设备调试、生产准备等; (3).产品作业:使某种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例如零件数控代码编制、产品工艺设计作业等; (4).支持作业:为维持企业正常生产,而使所有产品都受益的作业,作业的成本与产品数量无相关关系,例如厂房维修、管理作业等。通常认为前三个类别以外的所有作业均是支持作业。 还有一种根据作业增值属性分类方法,把作业分为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不能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企业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获得利润。非增值作业不能创造顾客价值,是无效的作业,必须消除以降低成本,增值作业创造顾客价值,需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润。通过对作业增值属性的分析,可以发现降低成本机会。增值作业与非增值的判断标准如下: (1)该作业将带来状态的改变; (2)状态的变化不能由先前的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得其他作业得以执行。 满足这三个条件的作业都是增值作业,违背其中一条或者多条标准的作业都是非增值作业。 多种作业分类方法能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也会带来处理的困难,为了便于分析,需要选择一个首要的分类方法,而其他的分类法作为辅助。一般选择作业层次分类法为主,而以增值属性分类法为辅助。 一个作业的定义包括以下内容:作业的层次属性(作业属于哪一个层次);作业的输出(计量作业产出数量的标准);成本动因(分配作业成本的成本动因);作业的增值属性(表明作业是增值作业还是非增值作业);组织(对作业负有直接责任的组织机构),通常对作业的成本和作业执行的效率负责);作业的标准单位成本(企业确定的作业的标准成本,用以考核分析作业执行的效率);计量单位(标示作业产出的单位;如次,小时,个等等);作业能力(通常指在基础会计期间内所能完成作业的最大数量);作业成本(基础会计期间内作业的总的成本);可控成本(作业的直接组织机构对作业成本负责的部分);作业账户(用来对作业进行管理的),但是作业账户不能参加分配,这与资源账户不一样。以作业层次分类法为基础,相应产生了四个作业账户:单元作业账户,批别作业账户、产品作业账户、支持作业账户;根据管理的需要;各作业账户可以继续细分。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3.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是企业需要计量成本的对象。这根据企业的需要而定。如可以把每一个生产批作为成本对象,也可以把一个品种作为成本对象。在顾客组合管理等新的管理工具中,需要计算出每个顾客的利润,以此确定目标顾客群体,这里的每个顾客就是成本对象。成本对象可以分为市场类成本对象和生产类成本对象。市场类成本对象的确定主要是按照不同的市场渠道不同的顾客确定的成本对象,他主要衡量不同渠道和顾客带来的实际收益,核算结果主要用于市场决策,并支持企业的产品决策。生产类成本对象是在企业内部的成本对象,包括各种产品和半成品,用于计量企业内部的生产成果。 根据成本对象持续时间可以把生产类成本对象分为以下三类:长期成本对象,流水式的生产和连续生产模式下的内部成本对象都是此类,化工行业是典型的长期成本对象。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需要把成本对象按期间分割。订单式的成本对象,成本对象以订单或者项目的形式存在,其持续时间从订单(或者项目)投入生产到订单完成为止,这个持续时间可能跨越成本核算期间,在核算时分别不同期间核算期间内累计的成本,最后计算出总的成本对象的成本。第三种情形就是即时的成本对象,这种成本对象主要出现在服务行业,服务结束成本对象立即结束,如医疗服务、餐饮服务等等,服务类成本对象往往与作业容易混淆。 成本对象也需要建立账户进行管理。如建立按批和按产品的成本对象,可以建立批别成本对象账户和产品成本对象账户。成本对象账户不参与分配,也不接受分配。 4.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就是分配的原因,最新的作业成本核算/作业管理标准规定了三种成本动因: 资源动因:表示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对于资源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成本对象或者其他资源。 作业动因:表示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对于作业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或者其他作业。 成本对象动因:表示其他成本对象对于成本对象需求的强度和频率的最恰当的单一数量标准,它用来把成本对象成本分配到其他成本对象。 根据成本动因确定的可能的分配关系如图1所示: 5.分配路径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作业成本法中定义了很多的资源作业成本对象等可以参与成本归集与分配的对象,也定义了很多成本动因。分配路径就是把这些独立的分配对象和成本动因关联起来:例如:人工工资按照各个作业的人数分配到加工作业、检验作业,装配作业。加工作业根据各个生产批的加工共时分配到各个生产批号。成本从人工工资流到生产批号就是分配路径。分配路径把分散的作业成本要素组成完整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2分配路径举例: 6.辅助要素 (1)会计期间 作业成本法按会计期间核算,因此需要确定会计期间。会计期间包含基础会计期间和复合会计期间,在传统成本法下,“月” 是一个基础会计期间,是最短的会计期间,其他的会计期间包括季度和年。会计期间形成了层次结构。作业成本法下,会计期间通常也采用月、季度、年的自然会计期间,也可以自由定义:如可以按照旬或者周核算。 (2)组织层次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确定实施对象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图对于实现作业成本法并不是必需的,但是通过把作业成本法的各种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等分配对象与具体的组织结构对应,可以明确各个组织层次的成本责任和目标,以及根据成本信息对组织进行成本绩效考核,从而有利于促成成本的降低。 核算模型 1.早期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图3是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核算体系图,早期实施作业成本法是为了解决传统成本法的成本信息扭曲,关注的重点是传统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应用作业成本的基本原理分配制造费用以减少成本扭曲。作业成本核算模型是二阶段的分配过程,分别是资源向作业分配,作业向产品分配。利用成本库合并作业,以减少核算工作量。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2.初期的作业成本概念模型 图4是作业成本法概念模型,也是一种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在模型中,作业成本法已经完全脱离了传统成本法的约束,完全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独立构成一个成本核算体系,但是模型所包含的分配关系有限。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3.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图5是扩展的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图。在这个模型中,资源、作业和成本对象都具有内部结构,增加了账户来对他们的内部结构进行管理,还增加了专门的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这个核算模型在图3所示模型的基础上,对分配关系进行了扩展,使得作业成本法描述企业成本流动过程的能力大大提高。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4.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展开 图6是图5核算模型分配维度的展开图,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可分配对象之间的实际分配网络,专注于刻画企业的成本流动过程,省略了动因管理和分配路径管理部分。图6包括所有参与分配的对象:资源、资源组合、资源账户、作业和成本对象,对作业按着层次分类进行分析,可以直观表示同类型分配对象之间的分配,尤其是作业之间的分配。 作业成本核算模型 从作业成本核算模型的发展过程来看,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对于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描述能力逐渐增强。传统成本法陷入困境正是在于它与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相关。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力图更好地反映生产过程,按照生产的过程来核算成本,这就增加了作业成本核算信息的有效性。作业是描述生产过程成本流动的关键因素,并且通过作业的组织属性可以刻画各个生产过程的活动的成本责任,间接地描绘出一副成本责任图,这是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成本控制的主要原因。 随着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核算模型也越来越复杂。在现代信息技术很发达的条件下,没有必要用人工来管理作业成本核算模型,功能强大的作业成本计算管理系统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完成所有这些工作,通过图形方式直观地把成本流动的过程展示出来,并能在模型基础上实现作业成本核算,完成相关的各种决策分析。 [1]
ZETA评分模型概述 1977年,阿尔特曼(Altman)、赫尔德门(Haldeman)和纳内亚南(Narayanan)对原始的Z-score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第二代模型。其目的是创建一种能够明确反映公司破产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的度量指标。因为破产公司的平均规模急剧增大,所以最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型公司上,即破产前2年资产规模在$100百万的公司。所采用的数据:最近7年样本中53家破产公司中50家都破产了。分析过程中适当的做些调整使得模型可以在同样的基础上应用于零售业,这类企业尤其脆弱。另外,这个新的研究反映了财务报告标准以及会计实践方面的变化。同时,该模型还对从前模型构建中采用的统计判别技术进行了修正与精炼。 ZETA评分模型的主要内容 ZETA信用风险模型(ZETA Credit Risk Model)是继Z模型后的第二代信用评分模型 ,变量由原始模型的五个增加到了7个,适应范围更宽,对不良借款人的辨认精度也大大提高。 模型中的7个变量是:资产收益率、收益稳定性指标 、债务偿付能力指标、累计盈利能力指标、流动性指标、资本化程度的指标、规模指标。 1.资产报酬率,采用税息前收益/总资产衡量。在以前的多变量研究中该变量表明评估公司业绩方面相当有效。 2.收入的稳定性,采用对X在5-10年估计值的标准误差指标作为这个变量的度量。收入上的变动会影响到公司风险,因此这种标准是相当有效的。 3.债务偿还,可以用人们所常用的利息保障倍数(覆盖率)即利税前收益/总利息偿付来度量,这是固定收益证券分析者和债券评级机构所采用的主要变量之一。 4.积累盈利,可以用公司的留存收益(资产减负债/总资产)来度量。该比率对于Z-score模型尤其有效,它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公司年龄,公司股利政策,以及不同时期的获利记录。毫无疑问,不管是单变量法还是多变量法,该比率都是最重要的。 5.流动比率,可以用人们所熟悉的比率衡量。 6.资本化率,可以用普通股权益/总资本。在分子和分母中,普通股权益可以用公司五年的股票平均市场值衡量,而不是帐面值。五年平均市场值可以排除可能出现的严重、暂时性的市场波动,同时(与上述的X2)在模型中纳入了趋势的成分。 7.规模,可以用公司总资产的对数形式来度量。该变量可以根据财务报告的变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ZETA评分模型和Z评分模型存在的问题 1. 两个模型都依赖于财务报表的帐面数据,而忽视日益重要的各项资本市场指标,这就必然削弱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2. 由于模型缺乏对违约和违约风险的系统认识,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从而难以令人信服; 3. 两个模型都假设在解释变量中存在着线性关系,而现实的经济现象是非线性的,因而也削弱了预测结果的准确程度,使得违约模型不能精确地描述经济现实; 4. 两个模型都无法计量企业的表外信用风险,另外对某些特定行业的企业如公用企业、财务公司、新公司以及资源企业也不适用,因而它们的使用范围受到较大限制。 ZETA评分模型的优点 ZETA这种新模型在破产前5年即可有效地划分出将要破产的公司,其中破产前1年的准确度大于90%,破产前5年的准确度大于70%。新模型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而且同样有效地适用于零售业。 依据在信用分析中的广泛使用的变量,首先选出了27个变量。这些变量可划分为获利能力度量指标、保障率与其它杠杆收益度量指标、流动能力度量指标、资本化比率度量指标、收益变动性指标等等。 对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所进行的最重要、最普遍的调整就是对租赁资本数据的调整,这也是运用这个模型对财务报告所作的唯一重大的调整。公司资产、负债需要再加上租赁资本总额,同时负债还要加上利息成本。当然对一些其它因素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公积金、资产负债表的少数股权、不能合并的子公司收入, 商誉和无形资产以及资本化的研究和开发成本等因素。 ZETA评分模型的应用领域 1.信用政策。缺乏内部风险评分系统的机构可以通过ZETA的分值段与实际违约经验相结合的评分系统。ZETA等价评级(ZER)提供了处理不同区域、规模或所有权的客观且一致的方法。通过ZER结果与金融机构自己的评分结果相比较,可以分析一些异常现象以验证已给定的等级是否合适。 2.信用评审。随着借款者信用质量的提高或下降,这些模型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预先警告系统。 3.放贷。这些模型所提供的风险评估方法成本低而且速度快。通过利用分值与违约率之间的一致关系,可以在定价模型中考虑目标信用利差和意外损失。 4.证券化。由于它们提供了可靠而一致的信用语言,这些模型能够促进商业信贷的分层和结构化以实现证券化。实际上,这些模型是迎接90年代以后信用市场所面临的挑战的有效而严肃的方法。
概述 从理论上讲,当债务利息率大于资本收益率,即使考虑投资的期权意义也没有什么价值时,那么就不应该投入资金,这在理论上是很明确的。但为什么公司有可能投资呢,这是机制问题;再比如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能力或者并不努力实现公司的目标,甚至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恶化资本结构,但是仍然可以在位,这也是机制问题。与用什么样的技术更好相比,机制就是指使参与人有积极性去选择最好的方法并使目标达到一种动态的均衡。 理论框架 资本结构优化机制资本结构优化机制的根本动力在于,存在一组机制,使得公司可以通过选择债务结构,以及由所有权结构变化所优化的治理结构,来适应全方位的竞争,从而最大化地增值公司资本。在给定资本规模的情况下,资本的增值来自于两个杠杆效应,即在一定的产权报酬激励下由产品市场竞争所激发的杠杆效应,和在替换机制作用下为获取控制权收益的二次杠杆效应。我们把债务在这两方面的作用称为报酬谈判效应和控制权保护效应,也就是说离开管理者效用讨论资本结构优化是一厢情愿。 产权激励是重要的,但必须以市场竞争为前提,以合理的替换机制为保证。因为竞争的产品市场使得通过产权报酬来激励管理者的杠杆效应变得越来越大;竞争的管理者市场(也包括内部提拔竞争)和控制权市场争夺使得选择高能力的管理者来放大二次效应成为可能。进一步地分析可知存在替换机制的重要性,在给定产权报酬激励的情况下,由治理机制和市场竞争所决定的替换机制剔除了在位的管理者懈怠的可能性。 初始资本结构所决定的资本规模,是在这两个杠杆效应的作用下实现的资本增值;调整资本结构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使杠杆效应变得积极有效。逻辑上分析,是否存在使这两种杠杆效应发挥的机制,是决定资本结构手否会趋于最优或者调整资本结构是否真正有利于资本结构优化的关键。 存在替换机制,不等于时刻使用替换机制;只要替换机制是“硬”的,现任管理者就会在既定的产权、报酬激励下以最大努力来工作,从而使公司资本出现增值;只有在给定能力水平下,现任管理者尽最大努力仍无法达到平均水平以上时,管理者才会被替换,更高能力的管理者会加入资本经营和资本结构优化行列。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看,公司通过金融资本市场,选择债务结构和所有权结构,前提是资本所有者(投资者)希望通过公司的经营,能使资本实现最大增值。从公司的角度看,缺少保证两个效应的机制,将难以保证投资者的满意回报,也将使公司通过金融资本市场调整资本结构、扩大公司资本规模变得困难。从资本市场的实际经验看,当公司在这两个方面有实质性改进时,被投资者认为是一种利好,反映为股票价格的上扬,投资者心态积极。 优化机制理论分析分析上述数量关系可以得出更为丰富的结论。 (1)经营者与所有者为同一个人的情况下就不存替换机制(比如个体私营企业或传统家族式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利润激励最强,但由于管理者不是通过替换机制来选择的,管理者的期望能力具有随机概率特征。 而对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显然 ,这就意味着管理者的能力受到替换机制的影响。所以在 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合理选择从而决定 ,才能抵消利润激励上的相对不足,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公司制企业的绩效大于自然人企业。 (2)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直接动力来自于所有者对公司价值的追求,这依赖于市场竞争、公司的产权激励机制与替换机制。在总体资本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所有权的结构和债务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公司的产权激励机制与替换机制,进而决定公司的投资决策(包括经营范围的选择)和公司的资本增值情况。一个合理的资本结构要求公司有能力和动力来选择合理机制。正是由于竞争突现了公司债务状况,公司价值的大幅度降低暴露了公司在所有权结构和债务选择上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公司的产权报酬激励机制和替换机制方面得到反映。所以说,正是由于存在竞争,才使得资本结构优化问题变得十分重要,也使资本结构优化与公司运作机制成为紧密相关的问题。 资本结构后的投资组合优化任何一个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只要其资本结构优化机制的某一方面有缺陷或处于劣势,那么要么该公司会选择积极改善相关机制;要么资本结构就会恶化,公司在竞争中就会落败。 资本结构优化机制是一个机制集合,各种机制之间的交叉组合与不断演化,是构成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的主要特征。 (3)从资本结构优化框架图可以看出,发达的资本市场及其竞争性,是影响资本结构的重要因素。从宏观上看,资本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会带动技术和人才的流动和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微观上看,资本市场中合理的资本流动机制,本身就是影响公司资本结构变动,以及公司积极改善资本结构的重要动力。因为资本流动所追逐的是△S,高的△S取决于公司在既定的规模下两个杠杆效应的作用。更为通俗地说,公司能否选择到高能力的管理者,以及该管理者能否自愿尽最大努力合理进行投资决策至关重要。 (4)公司选择资本结构,是通过所有权结构和债权结构的调整实现的。其深层次的背景意义在于,通过所有权结构和债权结构的变化,可以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并形成适合竞争市场的其它机制。规范的产品市场、控制权市场和管理者市场的竞争,将大大有利于相关机制的形成,这也是公司对竞争适应的必然选择,而产权报酬激励和替换机制选择则是其中的两种重要途径。 (5)离开管理者行为来研究资本结构优化没有意义。在没有可行的机制约束下,管理者追求个人效用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产权报酬的明显激励作用是公司的生产率水平对管理者的努力比较敏感的情况下发生的;当不存在替换机制时,除非,否则管理者总有动力去追求资源的控制并存在懈怠行为。因此说,与管理者追求货币性收益和非货币性收益的个人效用相对应,公司的产权报酬激励政策应该与替换机制政策相对应。 资本结构优化机制(6)产权报酬激励机制和替换机制,也是公司的产权结构和治理机制对外部市场的适应。不合理的产权结构,不合理的内部治理机制,很难孕育出好的杠杆效应。因此客观上讲,伴随着产权结构的改革和治理机制的完善,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这两个效应。 (7)在没有好的机制情况下,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能力有限或者较低而且也不太努力的管理者,在投资决策中追求规模简单扩张和过分的多角化经营,因为扩大内部资本市场可以增加其支配资源的权力。这些严重的代理行为,虽然使管理者通过获得较大的控制权收益来补偿其货币性收益的不足,但却使公司的整个资本增值受到严重影响,财务风险会加大,资本结构状况会恶化。 (8)债务突出往往被认为是资本结构恶化的直接表现,而债务机制的作用往往被忽略。债务机制的重要作用在于,由于所有者无法撤出权益资本,债权人在投入资本没有回收保障时,可以通过获得控制权重新选择管理者,甚至可以用破产威胁,来最大限度地保全债权人资本。正像替换机制一样,债务机制不一定非要执行,但存在这种“硬”的机制本身就是一种反向激励;另一方面看,出于资本筹集或者运用财务杠杆的考虑,一定比例的债务是比较现实的,只有当公司无法使整个资本增值时,资本结构才更引人注目。 (9)公司资本结构优化是在如上机制作用下的自动动态调整。孤立地研究资本结构,很难把握优化资本结构的脉络。产品市场竞争、控制权市场竞争、管理者市场竞争以及资本市场竞争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很大,因此在资本预算和预期资本结构分析中,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10)从资本结构优化框图可以看出,所有权结构的状况和内部治理结构直接决定了公司的目标,它对公司价值的衡量有直接意义。代理问题严重的公司,公司的目标会严重偏离公司价值最大化,公司的资本结构和所有权结构所衍生的治理机制就一定存在着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