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属性 何为高质量会计准则?ALevitt指出,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导致可比(comparability)、透明(transparency)和充分披露(fulldisclosure)的财务信息,从而,投资者利用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的会计期间有针对性地分析公司的业绩。事实上,A.Levitt的这一表述并未对高质量会计准则下直接的定义,而是阐明高质量会计准则所追求的目标——高质量财务报告,是对一项会计准则是否为高质量的“事后认定”,而非“事前识别”。要建立评估会计准则质量高低的标准,首先必须寻求高质量会计准则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我们认为,这一基本属性就是准则的制定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逻辑严密的、综合性的、总括性的会计基本概念及其框架,即准则的概念依从性。 高质量会计准则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CF)是一部宪章,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相关联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目标是辨明会计的目的和意图;基本原理指会计的基本概念,由于这类概念派生其他概念,在制定、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时必须反复地引用它们,在这个意义上这类概念是基本的(FASB,1976)。可见,CF的功效是为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指导,为尚未有准则规范的、特殊的及新近出现的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的框架,确定财务会计和报告的边界,以提高使用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与理解。概念依从性之所以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是因为: 第一,依从于概念框架的准则能免于过多地考虑准则的经济后果,从而使准则更趋于科学化而非政治化的准则。因此,强调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能免于仅仅从政治上的权宜之需来制定准则。美国对外币折算、石油天然气、认股权等会计准则的制定历史,深刻地反映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有赖于一个逻辑一致的CF并对之一以贯之的依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抵制准则制定的政治程序性质。诚如Solomons(1986)所指出:“若FASB能表明其准则源于一套内在一致和合理的概念,它将大为增强财务报表的可信度,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途径可以缓解会计界遭受政治压力的攻击。” 第二,由于许多会计问题包含着共同的要素,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可以避免对每一共同的要素的反复争论,从而使准则迅速反映环境的需要。由于CF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术语,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可以为相关问题的讨论搭建共同的沟通平台,免于“风马牛不相及”的争议。比如,FASB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列示了财务报表的要 高质量会计准则素,这样,在讨论其他会计问题时就无需反复定义这些要素,避免许多问题被每个人自己的一套信念所笼罩,加快了准则的反应速度,并使得与这些要素有关的准则之间保持一致。 第三,概念框架是“一套权威性、概括性的演绎概念”,它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使得准则对新问题的发展留下空间,作出潜在的合理安排。比如,1979年美国要求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物价变动信息,但按当时的美国公认会计原则(GAAP),财务报表必须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幸好FASB在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对财务报表作了新的解释,区分了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前者按GAAP编制(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并经审计),后者可不遵循GAAP(只要求CPA审阅)。这样FASB就根据该公告在FAS33“财务报告与物价变动”中建立了如下披露制度:表内确认历史成本信息,表外披露物价变动信息。 第四,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减少了准则制定中采用救火式方法,免得耽于日常的准则制定工作而无暇顾及长远,从而能对准则的立项、研究给出周密的安排。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及会计原则委员会(APB)所遭受的主要批评是救火式的准则制定方法,未能创建对准则作出先后协调一致、阐释合理的概念框架,从而使得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陷于混乱之中。Levitt对国际会计准则(IAS)所提的三项要求中的第一项即为:IAS必须包括会计文献中普遍接受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 第五,只有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才可能使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成为有效。如果准则的制定不按照严格的概念依从,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会使所谓的“会计原则”只是现行会计惯例的简单集合,而不能成为一套活生生的标准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时代。事实上,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原则导向优于规则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从基本概念直接衍生的会计原则比再从原则推定出来的具体会计规则具有更强的概念依从性,从而更富有逻辑一致性和生命力。 制定模式 美国曾自称GAAP为世界上质量最高的准则,但近十年来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GAAP在诸如股票期权、衍生金融工具、企业合并、公允价值会计等棘手的问题上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安然等一系列财务舞弊案爆发之后,2002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Sarbanes-OxleyAct》 (SOX法案),尽管该法案未明确规定美国GAAP的制定要以原则为基础,但法案要求SEC具体研究美国采用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的可行性。为此,FASB作出了迅速反应,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方法和建议》 ,拟以原则导向取代规则导向的准 高质量会计准则则制定模式。SEC首席会计师RobertK.Herdman及前主席HaveyL.Pitt在多次听证会上对FASB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提出批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主席DavidTweeds(2002)也表示,安然事件对按照复杂规则基础制定准则的美国人是一个有益的冲击,可促使他们更加迫切寻求与坚持原则基础的IAS靠拢。(2) 美国准则制定的规则导向模式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环境原因,即美国社会的诉讼习惯及会计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在起诉的压力下,审计师为了防范潜在的诉讼,想引用公认会计准则的特定条款来支持自己的审计报告。由于会计公司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审计师面临着与客户的冲突,促使审计师极力主张准则制定机构提供更细致的规则,以期减少或免去对会计准则的职业判断。此外,利用详尽的规则,上市公司可减少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后果的不确定性,证券监管部门可为其监管提供方便的强制执行机制。美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大多数为规则导向型准则,以与衍生金融工具、员工持股计划、租赁等有关的几个准则最为典型。过多过细的此类准则导致FASB启动“准则超载”(standard-overload)(3)项目予以应对。 准则制定模式的规则导向必然会使准则提供大量的细节性描述。一方面由于市场交易创新是个不断涌现的过程,准则过于注重细节性描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难免顾此失彼,从而使准则经常滞后于市场创新,不能满足及时性要求;另一方面,准则过于注重细节性描述也使报表编制者及审计师只能呆板地理解会计准则,而缺乏运用必要的职业判断,从而难以评估报表在整体上是否与准则的目标保持一致。此外,在规则导向的准则下,它会滋长一种不健康的倾向:企业及其会计师只关心准则明文规定禁止的条款,即凡是没有明文禁止的则被默认为可行的,从而使应有的独立的职业判断让位于对规则的机械套用。 为什么详尽的规则永远也代替不了报表编制者和审计师在财务报告中的判断呢?大家都知道,FASB于1985年发布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关于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定义论及了“未来的”(future)经济利益及其牺牲,还用了“可能性”(probable)这样的术语来表达,显然报表要素的定义隐含了关于概率测试的问题。未来总是不确定的,对概率的确定是需要进行判断的,亦即关于资产和负债的财务报告必须涉及判断,这一点不能被消除。而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企图以准则制定过程中的集体判断全面替代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职业判断,使具体的判断完全依赖于准则所要求的概率、计价和对其他不确定数量进行的估计,从而尽量地去扩展准则。但是准则不可能为每个可能出现的问题或问题的复合都提供解答。况且,准则有时会模棱两可,导致在理解和选择最好的会计方法上不能达成一致。因此职业判断必然继续在财务报告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按原则导向方法制定的准则具有更强的概念依从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它能有效地避免企业别有用心的“交易安排”,并能培育以职业判断替代机械套用准则条文的氛围。上述FASB发布的《关于美国以原则为导向制定会计准则的方法与建议》指出,原则导向准则与现行准则的区别是:(1)将广泛地使用原则,例外的规定就没有必要了;(2)与准则的目标和精神相一致的职业判断的运用将大大减少、甚至消除各种解释性和应用指南。因此,原则导向的准则以更为宽广的眼界看待问题,注重不同交易形式的内在关联性,更能经得起时间演变和交易创新的考验,并能有效地解决准则超载问题。但应该明确的是,以原则为导向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能孕育职业判断氛围的同时,要有一个与之相应的配套机制,以防止职业判断的滥用,这一机制就是与诚信、法律责任等相关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制定机制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基本属性是概念依从性,其准则制定模式应以原则为导向。然而,高质量会计准则的最终形成还得依赖于一个有效的制定机制,即应循程序(dueprocess)。经过几十年的努力,FASB和IASB已经在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方面建立起了这种机制,它可以使准则制定者尽快了解动态的、变化着的会计环境。下面以新重组的IASB为例,简要描述应循程序在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中的运用。 高质量会计准则1.机构独立性。根据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基金会章程及有关文件,IASB全权负责准则制定,其成员的首要条件是技术专家,他们要与原雇主解除一切雇佣关系,且不能保留任何有损于准则制定独立性的其他利益关系,在准则制定中仅代表自己而不受任何组织或地区的影响。为了使理事会的独立性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根本上能得到保证,IASC还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受托人(Trustees)负责为理事会的工作顺利开展筹集充足的资金,每年的经费预算达1600万美元(与美国FASB相当),这样就可使理事会成员获得相当丰厚的报酬,从而免于外界的干扰。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资助者对IASB的影响,他们不接受任何一受托人超过限额以上的捐赠。(2)无论是受托人还是准则咨询委员会,他们只是就准则制定的日程安排和一些具体事宜与理事会进行沟通,并向理事会反映代表各利益集团的一般性意见,而不能就具体的技术问题向理事会施加影响。(3)19名受托人中除8名由资助机构推荐外,其他11名为自由、独立的受托人成员,并允许以个人名义参加竞选。 2.过程公开性。其内容包括:(1)理事会、咨询委员会和解释委员会的所有会议(除有关人事问题外)都要向公众公开,在会议召开前要公告会议事项,会议结束后立即由秘书处公告有关技术决策概要。(2)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发布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现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列示。理事会根据收到的意见拟定一份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发布,然后再次举行听证会对征求意见稿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评论。(3)IASB公布一项准则的同时,也要公布一项结论基础(Basisforconclusion)。结论基础用于向公众解释结论是如何达成的,并提供背景知识以帮助准则使用者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3.广泛参与性。包括:(1)受托人由19名具有不同地区及功能背景的个人组成,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推荐其中的5名,报表编制者、使用者和学术界分别推荐1名。为了保持区域平衡,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基础,受托人成员分别来自北美6名、欧洲6名、亚太地区4名和其他地区3名。(2)咨询委员会是不同地区、不同功能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向理事会和受托人提供建议和思路的正式渠道,大约由30人组成(首届为45人)。他们的职责是向理事会提供有关准则立项及工作轻重缓急的建议,表述自身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意见及向受托人提供其他建议。(3)尽量与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建立广泛的联系,并专门指定理事会专职成员中的7名负有与相应国家准则制定机构进行正式沟通的特别责任。 初步建议 1.加强概念框架的研究,增强准则制定的概念依从性。中国目前按照概念依从性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紧迫性日益突出,研究中国CF的呼声日益高涨。由于中国的基本会计准则尚存有诸多缺陷,使得中国高质量会计准则制定所应用的基本概念难以依从,从而使准则的制定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前后不一致。虽然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的《企 高质量会计准则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财政部于2000年1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均对基本会计准则作了重要的修正与补充,但也仅限于报表要素的定义,并未涉及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基本原则虽有涉及,但很不全面,也未分层次和轻重。制定中国的CF应重点研究:CF的中国特色、基本概念的层次性、会计目标和计量属性问题。 2.明确中国准则的制定模式,做到细简分明。中国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度)尚很难分清楚属于哪种导向。但从长远看,中国也应该确立自己的准则制定模式,其内容做到该简化的简化,该细化的细化;既不必过于追求简化,也不宜太烦琐。就中国目前已出台的准则来说,似乎过于简约,企业会计制度的大量篇幅又只是分录举例。这样,很难把相关的概念、确认与计量的标准和方法讲清楚、讲透。笔者认为,制定会计准则应有必要的篇幅加以诠释,但又不宜像编写讲解资料那样充满着种种例解。如有必要,可以在准则发布后,另编较详细的讲解材料。而对于过时的或者大部分已失效的会计准则应修订、撤消或者进行裁并。 3.进一步改进中国准则制定程序,力求广泛地听取和告知。中国已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准则制定的应循程序,但与FASB和IASB相比,尚存在一些可改进之处。笔者建议:(1)在会计准则委员会下设立“联络协调小组”,以加强财政部会计司、中国证监会及中注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准则的出台时间、基本要求、反馈意见等进行磋商与合作。(2)公开更多的已有的相关知识,以便社会公众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及其相应的利益关系。中国目前没有公开起草人研究报告和德勤专家组的比较研究报告,这样不利于社会公众及时了解特定项目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3)建立更加公开化、制度化的征求意见制度。中国准则的征求意见时间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公众参与准则的讨论。此外,还应扩大征求意见的对象和范围,并对赞成和反对意见及其理由也一并公布。[1]
指常住单位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包括一定时期内完成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购置(减处置)价值,以及土地改良、新增役、种、奶、毛、娱乐用牲畜和新增经济林木价值。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包括矿藏的勘探、计算机软件、娱乐和文学艺术品原件等获得减处置。
固定资产投资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照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包括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和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单位投资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资、与大陆合资经营、与大陆合作经营、港澳台独资及其他经济的单位投资。城乡居民个人投资包括城市、县城、镇、工矿区所辖范围内的个人建房和农村个人建房及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 相关条目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正文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 参考资料[1]、中国会计视野 http://www.esnai.com
图书 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国际会计惯例是会计领域内国际通行的习惯做法。如果某一会计方法为各国会计实践或会计准则所采纳,它就成为国际通行的会计。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复式簿记和借贷原理、会计确认的权责发生制、会计计量的历史成本模式、财务报表体系中的两项基本报表--一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许多具体的传统会计方法,都已形成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在各国制定的会计准则中,也不乏类同的会计方法。所有这些,都说明通行的国际会计惯例是确实存在的。但不容忽视的是,基于各国不同的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地理等环境因素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原因,即使在某国已是通行的会计惯例,但是与其他国家之间则存在着差异。 发展目标 国际会计惯例实现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化的目标,是一些国际组织正在从事的工作。例如,欧洲经济共同体致力于协调成员公司的会计和审计惯例,是佼有成效的例子,但仅局限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各国。联合国经济及让会理事会属下的跨国公司委员会,其国际会计和报告准则政府可专家工作组旨在协调跨国公司的会计和报告惯例。但由于代表跨国公司利益的发达国家(它们是绝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母国)与代提东道国利益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工作进展不大。而制定国示会计准则(它不具备强制性)的工作,则是由会计职业界的国际经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承担的。 惯例协调 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会计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商务语言,其信息的揭示、传递和交流在经济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等环境的不同,客观上要求国际间的会计准则相互协调,以增加会计信息在国际之间的可比性。 相关词条 会计 经济 联合国 审计惯例 跨国公司 参考资料 http://www1.chkd.cnki.net/kns50/XSearch.aspx?KeyWord=%E5%9B%BD%E9%99%85%E4%BC%9A%E8%AE%A1%E6%83%AF%E4%BE%8B
简介 “挂账”一词并不是会计学中的术语,原因在于其的不规范性,但由于历史原因,为会计人员习惯性的使用。它所包含的含义有: 含义 1.确认某会计要素会计科目的意思。比如,“挂应付账款”,这里就是指确认为应付账款的意思,也就是,增加了应付账款。又如,“挂管理费用”,指确认为管理费用,即将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从而增加了管理费用。 2.应确认而不确认的意思,含有违规不处理的意思。比如,“亏损挂账”,这是一种明显地违反会计制度的做法,它造成的后果在于隐瞒了企业的亏损情况,歪曲了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导致财务报表局部或整体的不可信,从而影响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挂账需要注意涉税风险 预收账款是买卖双方协议商定,由购货方预先支付一部分贷款给供应方而发生的一项负债。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预收账款的核算应视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预收账款比较多的,可以设置“预收账款”科目;预收账款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预收账款”科目,直接记入“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单独设置“预收账款”科目核算的,“预收账款”科目的贷方,反映预收的货款和补付的货款;借方反映应收的货款和退回多收的货款;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结清的预收款项借方余额反映应收的款项。 预收账款挂账长期或者大额挂账的现象主要分两类: 1、非主观故意行为。部分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按合同规定收到预收账款、发出货物后未将全部货款结转销售收入,未能及时足额纳税;以上偏差并非企业故意偷逃税款,主要是会计人员对税法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或误将预收账款结算方式当作分期收款结算方式进行账务处理,或认为没有收到全部货款及开具发票就可以不记收入而未结转销售收入。会计人员在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时间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会计人员过多的从会计制度角度,考虑谨慎性原则,强调所有权的实际性转移,而忽视税法规定的形式要件实现就应纳入收入,缴纳税款,混淆“预收账款”、“分期收款”等结算方式,将本应属于收款在前,发货在后的预收账款误按分期收款进行账务处理。 2、存在主观故意行为。纳税人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某一时间贷方余额为较大。该企业经营产品属于非紧俏商品,基本上是买方市场,购货单位先付款后提货的可能性较小,故检查重点放到“预收账款(暂收款)”账户。此账户反映某一时间段贷方发生额比较频繁,故通过抽取调阅发生额较大的凭证详细检查。经查阅其业务日报表和销售部门的发货记录,发现付款单位已将货提走,但发票未开,从而确定为属于销售货物的行为,只是部分余款未结。经过逐项核实,发现该企业将销售货款挂“预收账款”,未转入“商品销售收入”,少报销售额,不缴或者少缴纳税款。 另外,部分纳税人滥用收入确认要件,故意推延纳税时间。如有的企业利用甲方因整体交付和付款计划安排而不及时索票,滥用收入确认要件,以未验收而不满足合同确认的所有权转移,推延纳税时间。如电力行业,甲方付款有一定的付款时间规定。根据行业惯例,要5年后才付款,设备供应商也按照5年确认收入,而电站投入商业化运作一般只需要3年时间。这样会面临涉税风险,应当从实质上把握预收账款确认收入。 应税收入长期挂“预收账款”,在税务机关的检查中是经常遇到的。对此税务部门加强监督检查,注重审核账簿与查看实物相结合,掌握货物发出的具体情况。 例如,A公司预付30%价款,款到发货后付50%,安装调试后付16%,开出全额发票后再付4%.实际运作上,税务机关实施检查时,B公司已全部发货,收到了该集团公司的收条,且收到80%的货款。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预收账款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方预收的定金或部分货款,货物发出时确认销售收入。对于B公司提出自己销售的货物属于大型设备,应当在完成安装后才算是发货这一情况,经过稽查人员外调,当时,B公司发货后已完成安装任务,A公司打了收条证明收到了货物,尽管双方因对产品质量有争议,但并不影响货物所有权在发货时就已发生转移这一事实。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规定,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应当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因此,B公司受到了补税、罚款和加收滞纳金的税务处理。
简介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条件下,其金额固定不变而实际购买力发生变动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 相关链接 经济学 财务 银行 银行卡 结算 电子银行
什么是会计口诀 会计口诀就是把复杂难懂的会计文字,转变成简单易记且郎朗上口的形式。我们通常喜闻乐见的比如对联,顺口溜,绕口令,诗词绝句,故事等等。 在不少会计学员看来,会计课程的学习比较单调,整天都在和会计分录以及公式计算打交道,知识点非常琐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还有特殊,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去记忆和理解会计核算的规律。应该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学习必须依勤学苦练,没有什么“终南捷径”,但是会计学习自有其内在的规律,我们需要在学习中借助一些窍门,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会计口诀让人过目难忘,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会计口诀的内容 这里介绍的“口诀法”(你还可以称其为“打油诗”。)应该就属于这种窍门。 一、最基本的口诀——读书口诀 所有学科的考试学习,包括会计学习,都必须仔细阅读考试指定教材和考试大纲。如果你是参加社会助学的会计应考者,那么从你听辅导教师授课到最后准备考试,应该至少读五遍指定教材。我将其总结为“自考五读口诀”,具体内容如下: 一读课前预习先,从师二读课堂间。 温故知新读三遍,四读再把习题练。 五读复习迎考试,胜利通过笑开颜。 这主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做题巩固以及总复习迎考都要把读书放在基础性地位。我每门课开课第一次,我都将这个口诀写在黑板上,要求同学作为参加会计考试的座右铭,这其实对所有科目的考试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纯粹的自学,那么读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或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都是这个道理。 二、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账户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曾经有一个女学员用“四季歌”的曲调在课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学者的记忆痕迹。我们在基础会计考试中记账规则直接考查一般都采取简答题的形式,如果你能记住这首“打油诗”当有好处。 大家也许还记得,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如果问你某项内容是否属于会计核算方法,只要对照上面的口诀便一目了然。 三、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 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四、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 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然后判断: 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后者,则不用冲减成本,若以前已冲减成本,就将其全部转回,注意并不是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恢复,不管这个差额是否大于、小于以前已冲减成本数额。 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 ①分派值30,000 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 累积净利润数40,000 借:应收股利 30,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40,000 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 借:应收股利 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 投资收益 40,000 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 借:应收股利 25,000 长期股权投资 10,000 贷:投资收益 35,000 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 -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五、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 万元。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 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 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 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 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 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 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 两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应该说第一句用来配合公式1、3,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这样学员填制有关项目的准确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个企业只设置了“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账户,而没有设置“预付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其“应收账款”账户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400和贷方700,“应付账款”账户也有两个明细账户,余额分别是借方500和贷方600,则根据口诀可以迅速计算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的金额依次分别为400、500、6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