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报表是你公司真实的情况,而外部报表就是你公司对外的一些参数。汇总表就是结合内外报表的情况进行综合。对你老总也就报你的内部报表就行了,给多了他也不清楚,反而把他弄糊涂了。对你的财务主管方面的人就全部报,他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做出相应的分析。而对外就只报外部报表就行了
特点 一些财务指标可以不同程度地预示着企业资金的闲置浪费和低效运转,从而表明企业可能存在过度资本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流动比率偏高。此外,还可以结合以下几方面特征进行判断: 一是存货周转率低于历史和同行业水平,存货占用规模较大; 二是应收款项周转率低,低于历史和同行业水平; 三是货币资金平均余额较大,大于短期预算支出水平需要; 四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和使用率偏低,企业在较长时间内未能实现满负荷生产; 五是存在不能发挥作用的机器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等。 控制 过度资本化 过度资本化的缺陷是运营的低效率,企业若发现可能存在过度资本化,应采取以下调整改进措施: 一是调整营销政策,积极拓宽市场,增加营销规模。 二是通过调整信用条件、加强信用调查、完善信用评估等措施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同时加强应收款项跟踪催收管理,提高应收款项回收率和周转率,降低平均收款期。 三是在材料购买上检查和计算采购和持有成本,计算变现期,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大批量购买和长期占用。即比之大批量采购的节约,供应人员采购时更要能够确定要购买的材料可以变现或者能在一个合理的时间内用于产品生产,以避免不必要的积压和占用。供应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和供应商谈判,争取订立大批量采购订单,但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分批购入的办法获得大批量采购折扣,同时降低一次性采购的大量资金支出和占用负担。 四是完善生产和销售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提高客户源和业务量,加速存货周转。 五是提高资产周转和利用率,对于固定资产利用率不高、不能实现满负荷生产的企业,可以通过资产租赁或者接受委托加工业务,提高资产利用率,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六是对于实在不能发挥作用的资产,可以考虑变现,并将变现资金用于盈利项目的生产经营。 防范 房企必须资本化对于过度资本化的防范,主要在于合理确定企业资金需要量。 1.确定合理的营运资金需要量,如存货持有量、提供和使用信用期限、供货和提供发票期限。根据不断变化的经营形势,调整营运资金占用规模,使其处于合理水平。如果资产周转效率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款项周转率等指标)明显低于同行业水平,则应适当降低存货和应收款项资金占用,同时增加短期投资和经营租赁。 2.考虑资本支出资金需要量、项目的时间和金额。企业要结合行业和本企业所处发展水平,随时考虑资本支出的需要,根据资本支出需要合理安排长期资金,以避免短期营运资金被迫占用在长期资产上,造成营运资金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效率。有过度资本化倾向时,企业可以考虑固定资产的出租变现。 现状 过度资本化国有资源的持有者并未清晰授权管理层售出其拥有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层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市场之中,以特定的价格出售部分国有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使得国有资源的价值未能充分实现,损害了国有资源股东的利益。目前,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国有企业股权等交易就存在这样的状况。 在不规范市场中,由于要素价格被操纵,所有权和使用权价格被扭曲,出现贱买高卖或者贱卖高买,使财富持有者承受不必要的损失。目前,由于利率和汇率的扭曲,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控制,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由于监管严重缺失,交易行为被人为的严重扭曲。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迫于负利率和汇率上升趋势,导致的大规模楼市和股市的投机行为,使得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被严重扭曲。 在缺乏产权法律保障和市场不规范的前提下,过度资本化,就本质而言,是管理层与国内外资本持有者和谋,对国有财富和民众财富的野蛮掠夺。在这个貌似合法的财富大转移过程中,表面上使资源被充分调动,并通过市场完成配置,使经济获得高速发展。其实质,是财富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不合理代价转移,形成古今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贫富急剧分化过程。其结果,就是极少数人(特殊利益集团)拥有多数财富。其后果,就是由于资本持有者迫于道义和能力上的压力,最终将资本转移和沉没。 无论是持有何种主义的民主政府,其管理经济的基本理念都应是增加国民福利。即便是封建王朝,政府为私人所有,亦懂得以民为本的道理。逻辑非常简单,财富分配一旦失去基本的平衡,再生产无法持续,就必须更改游戏规则,甚至替换游戏规则制定者。这就意味着,最终可能通过暴力代替市场进行财富再分配。古今中外的历史,虽然形式千奇百怪,但是本质规律没有变过。 政府的制度取向是随着管理层对于社会经济的理解而变化的。鉴于旧中国极度贫富分化的严重后果,中国在1949年后选择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由于计划经济遏制了劳动者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中国在1978年以后,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由于管理层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始终没有抓住制度建设的根本,那就是基于人性的法律制度建设。而法律制度建设在经济领域的基础,就是产权法律制度和市场法律制度的建设。徘徊于意识形态的争论并无实质意义。历史证明,任何不切实际的意识形态冲动,都不能代替系统的法制建设。当然,肤浅和幼稚的意识形态说辞,或许可以成为一时的政治包装,对于增进国民福利并无实质帮助。相反,由于幼稚的意识形态执著,被特殊利益集团利用,由形式的政治控制转化为实质的经济操纵,进而实现了特殊利益集团的资本积累。这就形成了今日中国过度资本化的壮丽景观。 后果 过度资本化是有严重后果的。第一,严重损害了公平正义原则。将导致道德沦丧,将导致政府信用危机,将导致公众心理失衡,将导致弱势群体的生活困窘,将导致社会失去和谐甚至是和平。第二,严重损害了效率原则。扭曲的要素价格,给予市场错误信息,导致资源错配,供需失去平衡,出现通货膨胀,产生经济危机。第三,资本的过度垄断必然导致资本的外流与沉没。这将导致国家竞争力的退化。终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过度资本化中国的当务之急,是将资本化进程与法制化进程同步。铁腕治理目前混乱的、过度的资本化行为。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的产权制度。从宪法和普通法的产权法律制度入手,系统完善关于产权立法、司法、执法的程序,使公平正义原则与市场效率在法律中取得平衡。尤为重要的是,政府不要充当国有或民有资产的代理人,并以代理人身份参与市场交易,形成行政权利垄断对市场交易的直接破坏。特别是避免当这种行政权力失控,导致市场价格体系的崩溃。其次,必须坚决果断地推进市场规范化建设。这里有两个关键节点:一是政府要坚决退出市场交易;二是政府坚持不要干预商品价格。具体的说,就是将国有资产处置权交给人民代表大会;将商品定价权交给市场。政府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间接调控市场非理性。例如政策性补贴扶持农业;例如征收特种资源税支持环保;例如用学卷制度完善义务教育;例如用强制性公积金制度提供退休和医疗基本保障;如此等等。基本的原则是政府以政策方式管理经济。绝对不能直接的、大规模地参与交易,也不能直接的、大范围的强制制定商品价格。中国必须尽快完成资本化必需的产权条件和市场条件。而不是在无序和混乱中过度资本化。 中国过度资本化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制造了资产和商品的双重通胀。数十倍的企业市盈率,数十年的私人供楼贷款,极大地制造了虚拟价值,延生出过多货币,用这些虚拟价值产生的未来货币追逐现实商品,必然导致通胀。如果不紧急遏制这一趋势,经济危机将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中国必须高度警觉,美国利用强势货币制造的全球过度资本化。美国的次按危机,是美国联邦储备局长期扭曲实质利率,推动房地产业过度发展的恶果。本质上是通过资本技术,将不良债权资本化,再将不良资本全球化,进而将本国过度资本化输出全世界。由全世界,特别是由其主要资本和商品交易国家,代为消化其过度资本化形成的通货膨胀。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资本和商品提供者已经付出巨大的代价。中国无法承受来自国内和来自国外的、同时的、双重的过度资本化。事实上,中国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已经处于过劳的状态。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被国内和国际的过度资本化强力扭曲,渐渐失去平衡,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到了全面的反思和全面调整的时候了。[1]
对外报表(external reporting; external statements) 目录 1什么是对外报表 2内部报表与对外报表的区别 3 相关条目 什么是对外报表 对外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报送的报表,包括报送财税部门、开户银行、主管部门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其具体格式和编制说明,由会计制度统一规定。 内部报表与对外报表的区别 1.内部报表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对外报表内容具有普遍性; 2.内部报表指标具有多样性,对外报表指标具有相对单一性; 3.内部报表期限具有灵活性,对外报表具有定期性。 相关条目 内部报表
简介 代理成本理论是由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Hing)提出的。他们区分了两种公司利益冲突: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代理成本与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密切相关 1.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企业中,由于经理层不能拥有公司100%的剩余利益,因而由于其努力工作所带来的收益必须在经理层与其他所有者之间进行分享。因此,现实中经理层就有强烈的消极工作的动机。甚至把公司资源转变为个人收益,如建设豪华办公室、建造“产业帝国”等对公司发展没有意义的事情,从而产生了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2.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由于股东的责任有限,而剩余收益则由股东分享,因此当某项投资具有产生远高于债务面值的收益时,即便成功的概率很低,股东也可能会选择这一高风险投资项目。因为这一风险投资项目一旦成功,超额收益全部归所有者所有;而项目一旦失败,有限责任决定了损失将主要由债权人来承担。 3.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所导致的代理成本又被称为“外部股东代理成本”,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与债权相伴随的破产成本又被称为“债券的代理成本”。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伴随着股权一债务比率的变动,公司选取的目标资本结构应比较负债带来的收益增加与两种代理成本的抵消作用,从而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委托人的监督成本和代理人的担保成本是制定、实施和治理契约的实际成本,剩余损失是在契约最优但又不完全被遵守、执行时的机会成本。 公司中存在三种代理成本 (1)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产生的代理成本;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产生的代理成本; (3)公司和非投资者的利害关系人之间的代理成本。 但是由于公司股权结构的特殊性,还会产生第四种代理成本,即为公司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 产生原因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代理成本相关书籍 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经营一个企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所需要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多。初始的投资者将以更多的精力用来吸引新的投资者加盟本企业,将以更多的时间用在有关企业发展、壮大的战略思考上。此时,具有现代经营理念的所有者,将会选择聘请外部经理管理企业,而将自己从繁琐的日常经营中脱身出来。这种社会分工从总体上来说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并在一种良好的机制配合下,实现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结果。但这种分工即两权分离必然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就是代理成本的出现。 代理成本的产生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之后,所有者即股东希望经理层按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尽力经营管理企业。但由于经理层本身不是股东,或持有股份比例小,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比如通过在职消费获取除工资报酬外的额外收益,从而造成所有者利益受损。代理成本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所有者和经理层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经理层在第一线从事经营活动,掌握着企业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在一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控制着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经理层处于相对的信息优势,而所有者则处于信息劣势。经理层利用信息优势完全有可能为自己谋取额外利益。 代理成本之所以出现还有一个内在原因是经理层并不持有企业股份,这会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经理层辛勤工作并取得了相当卓著的业绩,但由此产生的企业利润完全归企业股东所有,而经理层只能得到约定的报酬。这种付出和得到的不平衡很容易导致经理层放弃积极经营企业的努力。二是经理层“在职消费”带来的效用完全由经理层享有,但支付“在职消费”所需的高额成本则完全由企业股东承担。这种得到和付出的不平衡极易导致经理层侵蚀企业利益,为自己谋取福利而不承担任何成本。 分类 从所有者结构(资本结构)角度来看可分为以下两类: 一、权益的代理成本。 假设: X=企业经营者获取非货币收益的所有因素和行为的矢量集; C(x)=提供X所引起的成本; P(x):由X给企业所带来的总利益价值; B(x)=P(x)一C(x)是不考虑X对经营者的均衡工资影响下能给企业带来的净利价值。 最优要素和行为矢量由下式给出: dB(X*)/dX*=dP(X*)/dX-dC(X*)/dX*=0 若经营者按自己偏好的活动选择X> X*,则可用F≡B(X*)-B(X)来表示(X-X*)给企业带来的成本。用V表示F=0、X=X*时企业产生的最优现金流量的市场价值,它的位置取决于假设决定的企业规模和经营者货币收入合同。VF表示不同投资水平和不同工资水平上的预算钱,它限制可以从企业支取的非货币利益,VF的斜率为-1,表示经营者从企业每支取一元钱现值的非货币利益,企业市场价值和现值就相应减少一元钱。 由此,所有者兼经营者的效用既取决于V,又取决于F,V对F的边际替代率递减,效用最大化的所有者兼经营者在比如F*V*处达到均衡:牺牲V—V*财富以获取非货币收益F*。如果原所有者出售(1 -a)部分股权(o<1给外部人,本人只保留A部分股权,那么,他就只承受F的AF部分成本。此时,外部人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a) V*。然而,如果所有者兼经营者有机会自由地选择非货币利益的消费水平,鉴于在非货币利益消费中,他只是损失作为部分所有者份额在内的财富,所以,所有者兼经营者势必会通过增加非货币利益消费使其个人效用达到最大化。在这种情况下,詹森和梅克林证明,股票市场的交易者会理性地预计到所有者兼经营者这种非货币消费倾向,股市也会作出对这种理性估计的无偏差反应。因此,为了避免自身权益的损失,对于购买(1-a)股权,股东不会支付(1-a)的V*价格,只是以(1-a)的比例支付低于V*的企业预期价值V,这意味着企业的整个价值下降(V*-V),这个下降值是由原企业所有者承担,即由所有者兼经营者承担。这个由于代理关系造成的企业价值的下降值,就是权益代理成本,它是一种剩余损失。 二、债务的代理成本。 与债务有关的代理成本,主要是因债务对企业投资决策影响所引起的财富损失的机会成本。假设企业可以在两个等成本的相互排他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选择,每个投资机会的收益均为X,为简化起见,假定这两种投资机会的收益都呈正态分布,预期总收益分别为E(X1)和E(X2),两者的方差关系是σ12<σ22如果所有者兼经营者按先定投资机会,再定是以股权还是以债权的方式投资这样的顺序进行决策,那么,这两种投资机会对他来说是无差异的。但是,如果所有者兼经营者能够有机会先借债后选择投资机会,最后再决定出售他手中的部分或全部股权,这时两个投资机会就不再是无差异的了。 因为,所有者兼经营者可以通过低风险(σ1)项目作承诺来发行债券,而进行高风险(σ2)项目的投资,从而实现财富从债权人向所有者兼经营者手中转移的。 令Bi、Si分别为选择投资机会I后企业现有债务的市场价值和权益的市场价值,i=1,2。 因为σ12<σ22,E(X2)△V=V1-V2=(S1-S2) (B1-B2) 。两个投资机会所造成权益价值的差别为: S1-S2=(B1-B2)-(V1-V2) 等式右边,(B1-B2)表示从债权人那里转移出来的财富部分;(V1-V2)即为代理成本,是一种剩余损失,它是因为企业通过借债进行投资所引起的企业财富损失。此外,债权人的监控成本和所有者兼经营者的担保成本也是与债务有关的代理成本。为防止上述所有者兼经营者过度负债而导致的“剩余损失”,债权人将对契约的制定和实施进行监控,由此产生监控成本。另一方面,所有者兼经营者为使其投资决策获得债权人通过,他须采取各种方式为自己的行为担保,因此产生担保成本。 相关词条 财务管理 财务检查 财务公司 财务欺诈 财务咨询 财务结构 财务风险 财务总监 产权比率 财务信息 存货舞弊 成本分配 财政赤字 财务资源 财务政策 筹资渠道 财务诊断 财政监督 财务预测 财务外包 财务治理 成本企划 财务资源 筹资风险 财务困境 存货投资 财务预警 财务异化 财务契约 财务预算 参考资料 [1]] 中国拖鞋网 http://www.toedance.com.cn/a3/58623_2.html
别称 亦称“工作底表” 介绍 将一定期间计算所得的资料或调查搜集得到的资料汇集一起,为取得一定数据而进行调整、试算、分析的一种表式。工作底稿有各种用途,它的格式和内容视用途而异。 会计工作中的工作底稿,是会计人员为便于对账、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而使用的一种计算表式。一般有五组十栏式和六组十二栏式等。五组十栏式指工作底稿上设有“试算表”、“账项调整”、“账项结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五组,每一组又分借方和贷方两栏,构成五组十栏的格式。如果在“账项调整”组之后增设调整后试算表一组,便构成了六组十二栏的格式。编制工作底稿是会计资料由账簿记录向报表过渡的一项重要的会计核算工作。 审计工作中的工作底稿是注册会计师及其助理人员在审计工作(包括查证、验资、鉴定、资产评估、咨询等)全部过程中编写和取得的各种资料的总称。它是注册会计师形成和出具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是证明注册会计师及其人员按照要求完成审计工作程序、履行工作职责的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所有权属于会计(审计)事力所。
目录 1 什么是分部报表 2 分部报表的编制意义 3 分部报表的分部确定 4 分部报表主要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什么是分部报表 分部报表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表,从而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利用度。 分部报表反映企业各行业、各地区经营业务的收入、成本。费用、营业利润、资产总额以及负债总额的情况,是对企业整体利润以分部为基础进行的进一步细分和说明。利润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了一个企业总体的赢利能力信息,但对于一个经营多种业务或者跨行业、跨地区经营销售的企业来说,企业整体赢利能力信息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决策分析的需要。企业的赢利能力受到行业竞争和地区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具有不同的机会和风险。报表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企业整体赢利能力,而且还需要了解企业在某一领域(包括行业和地区)的利润信息,然后结合行业和地区的机会和风险信息进一步分析企业未来的赢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现金流量情况。因此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要求那些从事多种行业和多个地区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在编制利润表之后,还应编制以业务和地区为分部的分部报表。 目前,分部报表的编制与披露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社会公众对分部信息披露的需求将不断的提高。但是,分部报表目前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南。分部收入、分部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部资产、分部营业利润和亏损等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确定标准,使编报者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财政部应尽快发布分部会计报表的具体操作指南,包括分部的划分、分部收入、资产、负债、收益、费用等的确认与计量及披露等,指导企业编表人员进行操作。 分部报表的编制意义 1、通过分部报表,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 企业会计报表虽然可以总括地反映一个企业综合会计信息,了解整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由于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只有了解了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各个公司的盈利水平,增长趋势和风险等分解信息后,才能正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而经过内部交易抵消后的会计报表数据则无法完成这一目标。例如有A和B两个业务部门的企业,某年度A业务部的盈利是2000万元,而在B业务部则亏损了1000万元。仅从企业的会计报表来看,企业盈利1000万元,企业的情况是好的,但是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法从企业会计报表中了解这1000万的利润中到底A和B各贡献了多少。如果会计报表使用者单凭这1000万元的盈利就沾沾自喜,再给B业务部追加投资,其结果必然是灾难性的。 2、分部报表是投资决策分析必不可少的会计信息 整体中一个表现不佳的成员就象一个果实中枯萎的部分,它将使整个果实都腐烂。因此,缺少分解的信息,将使投资者无法合理的预测整个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例如在股票市场上,有些上市公司利用某一业务的较高盈利能力来掩盖其它业务较低的盈利能力,甚至亏损。如果,企业提供了分部报表,投资者可利用分布信息分析了解上市公司实际经营状况,从而使股票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 3、通过分部报表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 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是由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及劳务的盈利综合而成的。由于企业各种产品在其整体的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其能够产生的利润也不尽相同,要把握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要分析企业的整体情况,也有必要分析每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地区来说,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业绩是由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所组成的,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则需要分析各地区的经营业绩。 另外,分部报表的编制,有利于债权人对公司债偿能力和财务状况作出判断,也有利于债权人改进对公司未来利润和现金的预测能力。同时,分部报表还可为政府了解不同行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关产业、税收、金融政策法规,促使地区之内和产业之间的竞争,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分部报表的分部确定 在披露分部报表时,首先必须确定报表中主体的部分——分部。所谓分部,是指企业内部可区分的,专门用于向外部提供信息的一部分。《企业会计制度》将分部分为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 1、业务分部的确定 《企业会计制度》所指业务分部是指供单项产品或劳务,或组成相关产品或劳务、并承担着不同于其它业务分部所承担的风险和报酬。 业务分部与一般意义的部门并不完全相同。对干企业来说,某一业务部门可以是一个业务分部,也可以由若干个业务部门组成一个业务分部;可以将生产某一产品或提供某种劳务的部门作为一个业务分部,也可将具有相似风险和回报的生产若干种产品或劳务的部门组成一个业务分部。 2、地区分部的确定 《企业会计制度》所指地区分部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经济环境内提供产品或劳务,并且承担着不同于其它经济环境中经营的组成部分所承担的风险和回报。 地区分部与一般意义的地区也不完全相同。划分地区分部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在于各分部之间具有不同的经营风险和回报,而不单纯是以某行政区域作为其划分依据。不能将有重大不同风险和回报的经营区域划分为一个地区分部。企业在实际划分地区分部时可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生产经营所在地经济和政治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所在地生产经营是否相似和是否有外汇管制等。 3、报表分部的确定 分部报表在确定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后,并不是将所有分部的信息都单独对外披露。分部信息披露遵循“效益大于成本”的原则,只有那些相对重要的,达到一定标准的分部才可以单独对外披露。《企业会计制度》对符合标准的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进行了具体分类: 1)重要性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判断其重要性主要是依据其是否达到下列各项标准中的至少一项: 一个分部的收入,包括对外营业收入、对其他分部的营业收入达到企业各分部收入总额的10%以上; 分部营业利润(或亏损)占所有盈利(或亏损)分部合计的10%以上; 分部资产总额占所有分部资产总额合计的10%以上。 2)报表分部75%的标准。 企业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符合上述三项10%的标准确认为报表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各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应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5%的比例。也就是说,在分部报表中披露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5%。如果未达到总收入的75%的标准,则必须增加报表分部的数量,直到达到75%的比例。 3)报告分部的数量不超过十个 在分部报表中披露的对外营业收入额必须达到企业总收入的75%。未达到总收入75%的标准,必须增加分部的数量,但增加分部的数量,也不是无止境,《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纳入分部报表的各个分部最多为10个,如果重要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超过十个时,则应当将某些类似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予以合并,使报告分部的数量达到这一要求。在企业将两个或多个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合并为单一的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时,必须考虑其在长期财务业绩、以及经营风险和回报方面具有的相似性。 分部确定除遵循以上标准外,还应注意保持报表分部在不同会计期间的一贯性。如果前期某一分部未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而未纳入分部报表的编制范围,本年度由于经营状况改变等原因达到上述条件而应纳入分部报表编制范围,应该对以前会计年度相关的分部信息予以重编,以使分部相关信息可比。 4、分部报告的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 分部报告的形式分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和次要分部报告形式。所谓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是指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按该分部披露其基本信息的分部。不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披露的分部信息,则属于次要报告形式。主要分部报告形式可以采用业务分部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也可以采用地区分部作为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风险和回报的主要来源及其性质,确定其主要分部报告形式。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如果其风险和报酬主要受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影响,它的分部报告的主要形式就应是业务分部,而次要报告形式就是地区分部。同样,如果一个企业的风险和报酬主要受它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经营活动影响,它的分部报告的主要形式就应是地区分部,而次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 分部报表主要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1、分部营业收入 分部营业收入在利润表中披露的、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收人,以及企业收入中能按合理的基础分配给某一分部的相关部分收入。分部收入分为对外部客户的营业收入和与其他分部交易的收入。分部收入不包括非常项目取得的收入、利息收入及投资收益等。 2、分部销售成本 分部销售成本是指某一分部营业收入相对的销售成本,即是指企业利润表中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销售成本,以及能按合理的方法分配给该分部的费用。在披露分部会计信息时,要将分部对外销售成本、对其他分部的销售成本分别列示。 3、分部期间费用 分部期间费用是指某一分部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并可以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期间费用,以及能按合理的方法分配给该分部的期间费用。分部期间费用包括归属于某一分部的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部期间费用不包括所得税费用以及其他与整个企业相关的费用等。 4、分部营业利润 分部营业利润即某一分部的经营成果,是指某一分部营业收入,减去该分部销售成本及分部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5、分部资产 分部资产指分部在其经营活动中使用的,并可以直接归属于某一分部的经营资产。分部资产包括用于分部经营活动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包括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等。分部资产不包括用于企业总部一般用途的资产。分部资产不包括递延税款资产。 6、分部负债 分部负债指分部的经营活动形成的、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该分部的经营负债。分部负债包括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预收帐款、产品格保准备等。分部负债不包括借款、与融资租入资产相关的负债以及其他为非经营目的而承担的负债,也不包括递延税款负债。
什么是独立主体论? 与所有者个人业务、权利分离的独立主体的存在,是根据权益的总概念加以确认的。独立主体论认为,不论是否被人格化,企业本身就是独立存在的。企业的创办人与所有者并不与企业的存在相提并论。这种观点往往可以在与公司组织形式有关法规中寻得支持。独立主体并非专指企业、大学、医院、政府和其他组织机构都是独立于其组织者之外的主体。独立主体论分析 据上推论,独立主体论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基本模式之上的: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或者以更简化的方式表述为:资产=权益。在这种情形下,虽然会计等式的右侧可以区分两种不同的权益,但对一个独立主体来说,这样的划分似乎意义不大,因为至少在形式上看,权益只是反映了一种向独立主体提供资金的关系。故而,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不论不商企业、银行,还是学校、医院和政府等事业单位,会计上均以“资金占用=资金来源”模式来反映一个独立主体的资金关系。倘若一定要区分两种权益的话,则两种权益主要不同之处就在于:在企业处于清算阶段,债权人权益可独立于其他权益的价值而被计价;而所有者权益则以原始投入资本的价值,加上被资本化的利润和随后重估的价值来计量。但所有者分得利润和清算净资产的权利,只能视为权益持有者对独立主体净资产的要求权,而非对独立主体特定资产的要求权。从这个意义,所有者权益不论从何种角度观察,都离不开独立主体的概念。 独立主体论把债权人权益视为企业的特定义务,而把资产理解为能给企业带来某种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计价反映了企业获得未来利益的一种计量。该理论把企业的净利润看作为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权益的增加、独立主体资金来源的增加,而不是像所有者论那样视其为所有者的收益-财富的增加,只认为净利润反映的是扣除了利息和所得税之后的剩余权益上的变动。在独立主体论看来,净利润即可用于向所有者分配,亦可保留下来用于企业的扩大投资,惟当利润分配时,权益的人格化才称得上是重要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独立主体论视负债上所产生的利息为企业的利润分配,而非发生的费用,即对各种权益方所进行的分配,均视为利润分配。例如,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概念与准则委员会在1975年曾经指出,利息费用、所得税和净利润的分配,都非企业净利润的决定因素。我国现行的14个行业会计制度,也曾将所得税作为利润分配的一部分而在利润分配表中加以列示。 根据独立主体论的观点,由于企业净利润不能直接地认定为所有者的净收益,那么,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发生也就不能直接用来增减所有者权益。收入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导致企业资产的增加,而费用则是企业为了取得收入而消耗的物品与劳务,导致企业资产的减少。独立主体论的适用性 一般认为,独立主体论主要适用于公司制的企业组织。其实,这一理论对独立于所有者而持续经营的非公司制企业同样适用。另外,这一理论又与会计主体的假设相吻合,因此对非法律主体的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也是适用的。
什么是阿特曼Z-score模型?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爱德华·阿特曼(Edward Altman)在1968年就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阿特曼Z-SCORE模型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了著名的5变量Z-score模型 Z-score模型是以多变量的统计方法为基础,以破产企业为样本,通过大量的实验,对企业的运行状况、破产与否进行分析、判别的系统。 Z-score模型在美国、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爱尔兰、日本和荷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Z-score模型的内容 模型A 公开上市交易的制造业公司的破产指数模型: Z = 1.2X1 + 1.4X2 + 3.3X3 + 0.6X4 + 0.99X5 X1 = 流动资本 / 总资产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总资产 这一指标反映流动性和规模的特点。流动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本越多,说明不能偿债的风险越小,并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 X2 = 留存收益 / 总资产 = (股东权益合计 — 股本) / 总资产 这一指标衡量企业积累的利润,反映企业的经营年限。 X3 = 息税前收益 / 总资产 = (利润总额 + 财务费用) / 总资产 这一指标衡量企业在不考虑税收和融资影响,其资产的生产能力的情况,是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取得盈利的指标。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越好,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X4 = 优先股和普通股市值 / 总负债= (股票市值 * 股票总数) / 总负债 这一指标衡量企业的价值在资不抵债前可下降的程度,反映股东所提供的资本与债权人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同时这一指标也反映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股东资本的保障程度。 X5 = 销售额 / 总资产 这一指标衡量企业产生销售额的能力。表明企业资产利用的效果。指标越高,表明资产的利用率越高,说明企业在增加收入方面有良好的效果。 判断准则:Z<1.8,破产区;1.8≤Z<2.99,灰色区;2.99 Edward Altman对该模型的解释是:Z-score 越小,企业失败的可能性越大,Z-score小于1.8的企业很可能破产。 模型B Altman针对非上市公司给出了修正的破产模型 Z = 1.0X3 + 6.56X1 + 3.26X2 + 0.72X4 判断准则:Z<1.23,破产区;1.23≤Z<2.9,灰色区;2.9 Z得分结果分析 原始的Z得分(针对公共制造企业):如果Z得分大于等于3.0,则企业不可能破产.如果Z得分小于1.8,则企业很可能破产.比分在1.8-3.0之间,是灰色区域.企业Z得分在此范围的话,则一年内破产可能性为95%,两年内的破产可能性为70%.很显然,Z得分越高,企业越不可能破产. 模型A的Z得分(针对私营制造企业):主要适用私营制造企业,而不能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公司.如果Z得分大于2.90,企业则不可能破产.如果Z得分小于低于1.23,企业则很可能破产.Z得分在1.23-2.90之间的企业,一年内破产的可能性为95%,两年内破产的可能性是70%.很显然,Z得分越高,企业越不可能破产. 模型B的Z得分(针对私营一般性公司):这一版本的Z得分主要用来预测私营的非制造企业在1-2年内破产的可能性,所以模型B的Z得分只适用于私营的一般性公司,而不能应用于躯体类型的公司.如果Z得分大于2.60,企业则不可能破产,如果Z得分小于等于1.10,企业则很有可能破产.1.10-2.60之间为灰色区域,Z得分1.23-2.90之间的企业,一年内破产的可能性为95%,两年内破产的可能性是70%.模型B同样说明,对于企业来说,Z得分越高越好. Z-Score模型的限制与缺点 1、仅考虑2个极端情况(违约与没有违约),对于负债重整、或是虽然发生违约但是回收率很高的情况就没有做另外较详细的分类。 2、权数未必一直是固定的,必须经常调整 3、并未考虑景气循环效应因子的影响。 4、公司违约与否与风险特性的关系实际上可能是非线性的 5、缺乏经济的理论基础,也就是为什么就这几个财务变量值得考虑,难道其它因素(例如公司治理变量)就没有预测能力吗? 6、对市场的变化不够灵敏(运用的会计资料更新太慢) 7、无法计算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因为Z-Score模型主要是针对个别资产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对整个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无法衡量。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9%98%BF%E7%89%B9%E6%9B%BCZ-score%E6%A8%A1%E5%9E%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