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 Enhancement,为吸引投资者并降低融资成本,必须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信用增级,以提高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级别。信用增级可分为内部信用增级和外部信用增级。内部信用增级方式有:划分优先/次级结构、建立利差账户、开立信用证、进行超额抵押等;外部信用增级主要通过金融担保来实现。
概述 现金流量图是反映经济系统现金流量的运动状态的图式。把所有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按照其发生的时间绘入时间坐标图中。它是正确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有效工具,是正确进行经济计算的基础,工程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的指标主要通过现金流量图或表计算出来的。一般用横轴为时间轴,垂直于横轴的箭线表示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的大小和方向,横轴上方的箭线表示现金流入,下方表示现金流出,箭线与横轴交点就是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 相关链接 经济学 人文科学
投资净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业绩评价(Performanceevaluation) 业绩评价业绩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照相应的评价标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以及经营增长等经营业绩和努力程度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评判。科学地评价企业业绩,可以为出资人行使经营者的选择权提供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地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监管和约束;可以为有效激励企业经营者提供可靠依据;还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债权人、企业职工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内容 业绩评价由财务业绩定量评价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业绩评价 (1)财务业绩定量评价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是指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个方面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和评判。 1.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资本及资产报酬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和经营现金流量状况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盈利质量和现金保障状况。 2.企业资产质量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资产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态、资产结构以及资产有效性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所占用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的安全性。 3.企业债务风险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债务负担水平、资产负债结构、或有负债情况、现金偿债能力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其面临的债务风险。 4.企业经营增长分析与评判主要通过销售增长、资本积累、效益变化以及技术投入等方面的财务指标,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 (2)管理业绩定性评价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是指在企业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和综合评判。 指标说明 业绩评价指标由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两大体系构成。 业绩评价确定各项具体指标之后,再分别分配以不同的权重,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 (1)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指标依据各项指标的功能作用划分为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其中,基本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期间财务业绩的主要方面,并得出企业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的基本结果。修正指标是根据财务指标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对基本指标的评价结果作进一步的补充和矫正。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2个基本指标和营业利润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成本费用利润率、资本收益率4个修正指标。 2.企业资产质量指标,包括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2个基本指标和不良资产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现金回收率3个修正指标。 3.企业债务风险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2个基本指标和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带息负债比率、或有负债比率4个修正指标。 4.企业经营增长指标,包括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2个基本指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技术投入率3个修正指标。 (2)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发展战略的确立与执行、经营决策、发展创新、风险控制、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行业影响、社会贡献等8个方面的指标。 标准和方法 (1)评价标准 业绩评价标准分为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标准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财务业绩定量 业绩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国内行业标准和国际行业标准。国内行业标准根据国内企业年度财务和经营管理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分年度、分行业、分规模统一测算。国际行业标准根据居于行业国际领先地位的大型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实际值,或者根据同类型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先进值,在剔除会计核算差异后统一测算。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标准按照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及指标类别,划分为优秀、良好、平均、较低和较差五个档次。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根据评价内容,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水平和出资人监管要求等统一测算,并划分为优、良、中、低和差五个档次。 (2)评价方法 1、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方法 财务业绩定量评价是运用功效系数法的原理,以企业评价指标实际值对照企业所处行业(规模)标准值,按照既定的计分模型进行定量测算。其基本步骤包括:(1)提取相关数据,加以调整,计算各项指标实际值;(2)确定各项指标标准值;(3)按照既定模型对各项指标评价计分;(4)计算财务业绩评价分值,形成评价结果。 2、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方法 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是运用综合分析判断法的原理,根据评价期间企业管理业绩状况等相关因素的实际情况,对照管理业绩定性评价参考标准,对企业管理业绩指标进行分析评议,确定评价分值。其基本步骤包括:(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2)参照管理业绩定性评价标准,分析企业管理业绩状况;(3)对各项指标评价计分;(4)计算管理业绩评价分值,形成评价结果。 3、计算综合业绩评价分值,形成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财务业绩定量评价结果和管理业绩定性评价结果,按照既定的权重和计分方法,计算出业绩评价总分,并考虑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后,得出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分值。 综合评价结果是根据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分值及分析得出的评价结论,分为优、良、中、低和差五个等级。 综合评价报告 综合评价报告是根据业绩评价结果编制、反映被评价企业业绩状况的文件,由报告正文和附件构成。 综合评价报告正文应当包括评价目的、评价依据与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以及评价结论、需要说明的重大事项等内容。 综合评价报告附件应当包括企业经营业绩分析报告、评价结果计分表、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专家咨询报告、评价基础数据及调整情况等内容。 参考资料 来自"http://wiki.mbalib.com/wiki/%E4%B8%9A%E7%BB%A9%E8%AF%84%E4%BB%B7"
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记录表 销售与收款循环是由同客户交换商品或劳务,以及收到现金收入等有关业务活动组成的。在赊销方式下.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主要有:处理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发送货物,开具销售发票,记录销售与收款业务,定期对账和收回账款,审批销售退回与折让,审批坏账的注销等。其主要过程是订货(订货单)-->销售单(销售单)-->批准赊销-->发货-->装运(提货单)-->开票(销售发票)-->记帐。 业务循环 1.处理客户订货 企业在收到客户订单之后。应立即编制销货单,列示客户订购的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以此作为处理订货的依据。 2.批准赊销 对于赊销业务。在发出商品之前.按照赊销政策调查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过合法授权人员批准客户的赊销额、赊销期。 3.发运商品 发运商品,是该业务循环中出让资产的起点.发出商品时要编制发运凭证作为发货证明。 4.向客户开出账单并登记销货业务开出恰当数额账单的关键是实际发货数量和批准的价格。以账单确定向客户收取的货款在销货日记账和应收账款明细账中恰当地记录销售业务。 5.定期对账和催收账款 财会部门应定期编制并向客户寄送应收账款对账单,与客户核对账面记录。还要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对已超过正常信用期限的客户以各种方式催收货款。并通知信用管理人员。 6.收取货款并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处理货款时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全部收入都必须如数、及时地记人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有关明细账。 7.备抵坏账 按照稳健性会计原则。提取坏账准备。以抵补企业以后发生的坏账损失。 8.审批销售退回与折让 通常由销售部门主管根据退货验收单和入库单批准退货。对销售折让同样由具有审批权的销售人员批准后执行,并据此编制贷项通知单。财会部门根据销售退回与折让凭证及时、准确记录。 9.注销坏账 确认应收款账无法收回时,经管理当局批准后将其注销。由财会人员冲减相应应收账款。财会部门应设置已注销应收账款备查簿.防止以后收回已注销的应收账款出现错弊。 特点 (1)接受顾客订单至复核企业管理当局的销售政策授权批准后编制一式多联的销售单(有的企业是一式六联); (2)如果是赊销业务,信用管理部门根据管理当局的赊销政策进行信用审批; (3)复核企业管理当局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后,管理当局要求仓库部门按照销售单供货; (4)按销售单装运货物; (5)审核装运凭证和商品价目表中相应商品的价格开出销售发票; (6)记录销售; (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 (8)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货折扣与折让; (9)注销坏账; (10)提取坏账准备。 凭证记录 典型的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中所使用的重要凭证和记录有:客户订货单,销货单,销货合同,发运单,销货发票,产品价目表,贷项通知单,主营业务收人明细账,应收账款明细账,客户对账单,销货退回及折让日记账或明细账,收款凭证,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坏账审批表。 内部控制 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分析表 1.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 (1)批准赊销信用与销售相互独立。防止信用风险: (2)批准赊销信用与发货开票相互独立: (3)发送货物与开票相互独立: (4)发送货物与记账相互独立: (5)收取货款与营业收人、应收账款记录相互独立: (6)批准销售退回与折让业务和记账业务相互独立: (7)批准坏账与收款业务、记账业务相互独立; (8)编制和寄送客户对账单与收款、记账业务相互独立: (9)执行内部检查与业务办理、记录相互独立。 在现销方式下,可以省略赊销信用的批准环节,其他各环节与赊销方式相似。应注意现金收取环节的控制,收到现金应立即填制有关责任凭证,收取现金的职责与记账职责分离。 2.信息传递程序控制 建立健全销售与收款业务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要求管理当局对于相关的信息传递程序实施严格有效的控制。 这些控制包括:授权程序、文件和记录的使用、独立检查、实物控制、定期寄出对账单。 会计问题 1、重分类调整问题 (预付账款(预收账款)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付的货款记入“应付账款(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贷方),但在编报表时仍要将预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应收账款)分开报告) (1)在应付账款项目中反映的预付账款 借:预付账款 贷:应付账款 (2)在应收账款中反映的预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同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 2、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 (1)与截止性测试结合确认销售的实现:注意把握三个与主营业务收入有密切关系的日期:一是发票开具日或收款日;二是记账日期;三是发货日期。检查三者是否归属同一适当会计期间是营业收入截止测试的关键。 (2)不同销售方式收入的确认 A、交款提货:应于货款已收到或取得收款权利,同时已将发票账单和提货单交给购货单位时确认收入。 B、预收账款销售:商品发出时,确认收入。 C、托收承付:商品已发出,并已将发票账单提交银行,办妥收款手续时确认收入。 D、委托代销商品: a、买断方式,应于代销商品已销售并收入代销清单时,按协议价确认收入; b、收取手续费方式,应于代销商口已销售并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E、分期收款:按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分期确认收入。 F、长期工程合同收入: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G、委托外贸代理出口,实行代理制方式:应在收到外贸企业代办的发运凭证和银行交款凭证时确认收入。 H、对外转让土地使用权和销售商品房的:通常应在土地使用权和商品房已经移交并将发票账单提交对方时确认收入。 (3)不同时期销售退回的会计处理: A、本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本年度终了前退回,冲减退回月份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及相关成本、税金。 B、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在本年度终了前退回,冲减退回月份份的主营业务收入及相关成本、税金。 C、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销售的商品,期后退回,冲减报告年度的主营业务收入,以及相关成本、税金。 3、坏账准备的计提 (1)坏账准备估计不合理 A、账龄分析法与个别确认结合:如某项应收款的可收回性与其它各项应收账款有明显差别,导致该款若按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 B、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的:当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以及未到期的应收款项;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区别情况);其他已逾期,但无其他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款项。 (2)债务重组时没有同时结转已计提的坏账准备 上市公司应收帐款8000万元,坏帐准备6000万元 母公司以8000万购买。 借:银行存款 8000万 坏帐准备6000万 贷:应收帐款 8000万元 资本公积—关联交易差价 6000 不能转回计提的坏帐:即不能进行: 借: 坏帐准备 6000 贷:管理费用 6000 (3)应收款的永久性损失的会计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 贷:坏账准备 冲销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收回时:借:应收账款 贷:坏账准备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特殊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1)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如果对退货部分能作合理估计的,确定其是否按估计不会退货部部分份确认收入;如果对退货部分不能作合理会计的,确定其是否在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 (2)售后回购:通常不应当确认收入。 甲因融资需要,7月1日,将商品销售给乙,价格500万,成本420万。一年后,甲以550万元的价格购回。 A、借:银行存款 585万元 贷:库存商品 42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00*0.17=85万元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80万元 B、对销售价格与回购价格差额于每半年平均计入当期损益,年底应计利息费用25万元 借:财务费用 25万元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25万元 C、回购时 借:财务费用 25万元 贷: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25万元 借:库存商品 42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550*0.17=93.5万元 待转库存商品差价 130万元 贷:银行存款 643.5万元 (3)售后租回: A、如果售后租回形成一项融资租赁,售价与资产帐面价值差额应当记入“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并按该项租赁资产的折旧进度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的调整。 B、如果售后租回形成一项经营租赁,售价与资产帐面价值差额应当记入“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并在租赁期内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摊。 参考资料 [1] 中国会计网 http://www.zhukuai.com/html.asp?Id=1325[2] 叶陈刚 《审计理论与实务》[M].中信出版社,2005
Edward I Allman 1968年建模,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货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
营业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生产经营而带来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营业现金流量=年现金收入-支出 营业现金流量=息税后利润+折旧
简介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即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比率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企业资产周转越快,流动性越高,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资产获取利润的速度就越快。 [2] 释义 营运能力是社会生产力在企业中的微观表现,是企业各项经济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生产资料资源、财务资源、技术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等,基于环境约束与价值增值目标,通过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动企业运行的物质能量。广义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所有要素所能发挥的营运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企业所有要素所能发挥的营运作用;狭义的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资产的营运效率,不直接体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 重要性 现实企业对营运能力的研究,实际上就是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所表现的效率研究。而这种能力首先表现为各项资产周围率和周围额的贡献上;其次,通过这种贡献作用面对增值目标的实现产生基础性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讲,营运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而且是整个财务分析物核心。由此说,建立和推行科学、合理、有效的企业营运能力评价指标,有助于正确引导企业经营行为,帮助企业寻找经营差距及产生的根本原因,促进企业加强各项资产的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度及投资者、相关利益人的决策提供依据。[3] 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和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ReceivableTurnover)是反映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一定时期内赊销收入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余额的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有两种表示万法。一种是应收帐款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周转次数,另一种是应收帐款的周转天数即所谓应收帐款帐龄(AgeofReceivable)。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帐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帐款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于企业及时收回贷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帐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Turnover)是一定时期内企业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间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在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好。在存货平均水平一定的条件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销货成本数额增多,产品销售的数量增长,企业的销售能力加强。反之,则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 存货周转率还可以衡量存货的储存是否适当,是否能保证生产不间断地进行和产品有秩序的销售。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形成呆滞、积压。存货周转率也反映存贷结构合理与质量合格的状况。因为只有结构合理,才能保证生产和销售任务正常、顺利地进行只有质量合格,才能有效地流动,从而达到存货周转率提高的目的。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达到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以上。因此,在货的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的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周转率的这些重要作用,使其成为综合评价企业营运能力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比率。 3)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CurrentAssetsTurnover)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它是流动资产的平均占用额与流动资产在一定时期所完成的周转额之间的比率。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的效果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用周转天数表示时,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占用的时间越短,周转越快。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得到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按天数表示的流动资产周转率能更直接地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便于比较不同时期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应用较为普遍。 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率(FixedAssetsTurnover),是指企业年销售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净值的比率。它是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周转情况,从而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值因计提折旧而逐年减少因更新重置而突然增加的影响;在不同企业间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考虑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净值的影响等。 总资产周转情况的分析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TotalAssetsTurnover)它是企业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 这一比率可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如果这个比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得能力。这样,企业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各项资产的利用程度从而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资产。 [1] 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对企业管理当局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即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上所述,不同资产对企业经营具有不同影响,所以,不同性质、不同经营时期的企业各类资产的组成比例将有所不同。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可发现和揭示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并及时加以调整,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 2.改善财务状况。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存量资产,是企业取得收益或利润的基础。然而,当企业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或出现有问题资产、资产质量不高时,就会形成资金积压,以至营运资金不足,从而使企业的短期投资人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分析、改善资产结构,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赢得外界对企业的信心。特别是对于资产“泡沫”,或虚拟资产进行资产结构分析,摸清存量资产结构,并迅速处理有问题的资产,可以有效防止或消除资产经营风险。 3.加速资金周转。非流动资产只有伴随着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才能形成销售收入,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非流动资产和非商品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所实现的周转价值越小,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就越低。为此,企业必须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合理调整流动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关系。 二、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一是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流动性强的资产所占的比重大,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企业一般不会遇到现金拮据的压力,企业的财务安全性较高。二是要保全所有者或股东的投入资本,除要求在资产的运用过程中,资产的净损失不得冲减资本金外,还要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其物质基础,否则资产周转价值不能实现,就无从谈及资本保全。而通过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断资本的安全程度。三是企业的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企业存量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实现收益的能力越强;存量资产中商品资产越多,实现的收益额也越大;商品资产中毛利额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越高,取得的利润率就越高。良好的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预示着企业未来收益的能力。 三、有助于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 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短期债权人通过了解企业短期资产的数额,可以判明企业短期债权的物资保现长期资产,可以判明企业长期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在通过资产结构分析企业债权的物资保证时,应将资产结构与债务结构相联系,进行匹配分析,考察企业的资产周转期限(期限)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资产的周转(变现)实现日结构与债务的偿还期结构的匹配情况,以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各种结构是否相互适应。通过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则可对债务本息的偿还能力有更直接的认识。 对于其他与企业具有密切经济利益关系的部门和单位而言,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有助于判明企业经营是否稳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这将有利于宏观管理、控制和监管;对业务关联企业有助于判明企业是否有足量合格的商品供应或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亦即判明企业的供销能力及其信用状况是否可靠,以确定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或者所能给予的信用政策的松紧度。总之,营运能力分析能够用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乃至预期它的发展前途,关系重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