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诱多 诱多是指主力、庄家有意制造币价上涨的假象,诱使投资者卖出,结果币价不涨反跌,让跟进做多的投资者套牢的一种市场行为。 诱多在实际盘面的表现就是股价在某个位置(相对高位)横盘已久,下跌可能性渐大, "空头"大都已卖出股票后,突然 "空方"将股票拉高,误使"多方"以为股价会向上突破,纷纷加码,结果"空头"由高价 惯压而下,使"多头误入陷阱"而"套牢"。诱多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什么是裸期权 裸期权又称无保护期权、无掩护选择权,是指期权卖方本身并未持有期权标的资产的期权,如股票看涨期权卖方本身并没有持有期权相应的股票。 裸期权的解析 投资者卖出一份看涨或看跌期权,收取期权费,并希望期权的标的资产价格可以像他期望的方向变动。如果成功,期权的卖方就在没有任何资本投入的前提下获得了期权费。但投资者在这项交易中的最大收益只能是期权费,而最大的损失额却是无限的。 某金融机构出售了基于100,000股不付红利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获利300,000元。假设在股票市场股票价格是49元,执行价格是50元,距到期时间还有20周。 若20周末到期时股票价格为60元,那么看涨期权将被执行,该金融机构不得不以当前的市场价格购买100,000股与该期权头寸对冲,其损失为股票价格超出执行价格部分的100,000倍。金融机构的期权成本为100,000×(60-50)=1,000,000元,这远远高出先前的期权费收入300,000元。 若20周末到期时股票价格低于50元,裸期权头寸策略将运行得很有效。该期权不会被执行,金融机构分文无损,整个交易中金融机构净获利300,000元。 相关条目 闭口期权
什么是行权数量 行权数量是指授予受益人行使股权索取权的数量,这是股票期权制度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行权数量的注意点 股票期权的行权数量需考虑期权激励效果和所有者利益的均衡,此外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和影响也不能忽视,数量过多或过少均难以起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并可能对企业带来不利。企业的一般原则是股票期权总数不得超过企业总流通股本的20%或总股本的7——8%。相关条目行权价格行权条件行权期
什么是行权价 行权价——股票期权计划的核心 一般的股票期权是指一种衍生金融工具,它对应的“基础资产”(underlying assets,或称“标的物资产”)是股票,可以分为买入期权(call option)和卖出期权(put option)两种,核心是期权的行权价。期权行权价大小决定了期权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指期权的行权价与期权基础资产市场价格的差值),同时期权行权价也是Black 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价格(即期权费)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变量。一般的股票期权可以在期权交易所或者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一个交易品种。 但作为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来说,不同于上述一般的股票期权。这种不同性表现在: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是单一的买入期权;上市公司对内部员工发放的股票期权是免费的;股票期权不可转让交易。这些不同决定了作为一种公司激励机制的股票期权计划,在期权行权价的设计上,更加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行权价的设定 行权价的不同,将导致股票期权是虚值期权(out-of-the-money)、实值期权(in-the-money)还是平价期权(at-the-money),三者的区别在于期权发放时,期权本身是否有内在价值。虚值期权是指期权的行权价高于期权发放时股票的市场价,期权内在价值为负。实值期权是指期权的行权价低于期权发放时股票的市场价,期权具有内在价值。平价期权是指期权的行权价等于期权发放时股票的市场价,内在价值为零。不同的选择,会造成期权发放时是否就有一笔收入的差别。 如果把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手段,着眼于未来企业的业绩和股价的上升,则期权行权价应该等于或高于现行股票市场价,期权因此成为平价期权或虚值期权。如果把股票期权作为一种福利工具或者作为管理层、员工薪酬的一个组成部分,则期权行权价应该低于现行股票市场价,也即发行实值期权给予员工。 行权价的调整 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调整?是向上调整还是向下调整?因为当股票市场发生巨大的系统风险时,股价的暴涨或暴跌已经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这是非公司内部的管理层员工所能控制的,这种情况下造成已发放的期权或者带来巨大的收益,或者变得一文不值,显然背离了设计期权计划的本意。这时,期权授予时规定的行权价显得特别不合适,面临调整的压力。 因此,期权行权价的设计,关系到股票期权计划的目的:是着眼于激励,还是主要是福利?如果着眼于激励,授予期权时,行权价定得高于市场价,在股票市场发生整体性波动时,调整行权价,或使行权价与整个市场(如股指)的波动挂钩。通过管理层和员工的努力,为股东创造价值并使管理层和员工分享股东价值上升带来的利益。如果着眼于福利,授予期权时,行权价定得低于或大大低于市场价,不论股价未来如何波动,管理层和员工都可以借股票期权计划之名轻易获得一笔收入。 现实中不同的国家/地区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行权价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决定行权价的参考对象 美国法律没有对期权行权价的参考对象——公允市场价格做出具体规定。 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中,有一章(第17章)专门论述“股份计划”即股票期权计划(在香港又称为雇员认股期权计划, employee's share option scheme),其中关于行权价的规定是:“价格不能低于期权授出日期前五个营业日内该证券平均收市价的20%,且不能低于面值。”而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的《创业板上市守则》第23章“股本证券——股份计划”中,专门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了规定,其中关于行权价,“计划必须列明行使价(即行权价),行使价须至少为下列两者中的较高者: (1)有关证券在期权授予日(必须为营业日)的收市价,而有关收市价须以本交易所日报表所载者为准; (2)该等证券在期权授予日前五个营业日的平均收市价,而有关收市价须以本交易所日报表所载者为准。”对于公司在创业板上市前制订的股票期权计划,“行使价须按公平合理的基准厘定,且不得低于该公司最近期经审计的每股有形资产净值。” 2000年5月,香港联交所对主板上市公司上市规则的第17章内容专门公开向社会征询意见,着手对股票期权计划进行修改,有的内容放宽了(如授予期权总量等),有的内容缩紧了,其中对行权价的规定就是缩紧的:取消了20%的折扣规定,行权价采用和创业板一致的规定,即不得低于授予日收市价和授予日前五日平均收市价的较高者。 并且规定对于新上市公司,其上市前制订的股票期权计划的行权价,不得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经过一年多的咨询讨论后,上述条款于2001年9月1日起正式生效。 非上市公司的期权行权价 由于非上市公司没有股票二级市场可以形成股票价格,这时非上市公司如果也设计股票期权计划,行权价就必须确定。如选择公司经审计后的每股净资产值;或者设计的某个加权指标。 由于很多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前制订股票期权计划,上市前没有股票流通价格,往往选择每股净资产,由于企业这时一般是亏损的(每股公允价值为负),结果其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定在1美分或者更低,也得到监管部门的注册认可,因为行权价大于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如我国网络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制订的股票期权计划做法。
什么是虚值期权 虚值期权,又称价外期权是指不具有内涵价值的期权,即敲定价高于当时期货价格的看涨期权或敲定价低于当时期货价格的看跌期权。如果把企业的股权资本看作是一种买方期权,则标的资产即是企业的总资产,而企业的负债值可看作是期权合约上的约定价。期权的有效期即与负债的期限相同。那末,执行期权就等于付出约定价格后(负债总值)买下标的资产(公司的总资产)。对于亏损企业而言,执行期权就意味着对公司进行清算,支付债务的面值,似乎更好理解。 因为企业的股权是一种对残值的要求权,即股权人必须在满足企业的债权要求和优先股要求之后,才拥有对剩余价值的权力。当公司价值低于债务价值时,股权投资人的最大损失是对公司的股权投资。这就是有限责任的原则。就好像期权持有人不执行期权时最大的损失就是购买期权的期权费一样。根据上面的关键词可知:此时的期权为虚值期权。 虚值期权的交易量远远大于实值期权的交易量也是衍生品交易的一个特色。当期权权利金报价在3以上时,权利金最低变动幅度为0.05个点,乘数是100000,那么每变动一个0.05点,就相当于5000;权利金报价不到3时,最小变动幅度为0.01个点,那么变动一个0.01点(乘数10),就相当于1000。从交易所的期权买卖状况来看,虚值期权的价格都较低,普遍低于3,而且执行价格离现货价格越远,权利金价格越低,最低价格为0.01,虽然处于虚值,但是成交量却远远高于实值期权。 以小的成本来博得未来也许1%的获利可能性,是投资者参与市场买卖虚值期权的主要动力。投资者对于期权这种金融衍生品的特性有基本了解,散户投资者一般是期权的买入方,成本小,但如果未来能够获利,则相对于成本而言收益率将非常可观。1000的成本相当于买彩票,期权获利的可能性也许还要高于彩票的中奖率,成交量因此得到保证。 以2006年7月7日为例,上午11时现货KOSPI指数为165.23,与此同时,期权执行价格为165以及165以下的均为虚值期权,权利金价格从0.01至2.22变化不等,当天截至上午11时的成交量合计达到3615087手,而价格165以上的(实值期权)卖权权利金价格为3.7到35.15不等,而成交量则只有12079手,虚值期权成交量约为实值期权成交量的300倍左右。
股票指数期货期权概述 股指期货期权,是期货期权的一种,而期货期权与现货期权是期权两大基本类别,期权与期货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是交易所制定并承担履约担保责任,在交易所通过公开竞价方式集中撮合交易,可以通过对冲平仓和到期履约了结头寸。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期货交易买卖双方相互享有对等的权利并承担对等的义务,而期权买方在向卖方支付了期权费之后只享有权利,并不承担履约义务,而卖方则只承担义务,只要买方按交易规则提出行权要求,卖方就要按照期权合约标的条款履行相应义务。 从理论上讲股指期货期权交易的买方承担的风险是限有的,以支付的期权费为界,而股指期货交易买方和卖方都承担较大风险。 影响股指期货期权价格的基本因素 主要有股指期货价格、执行价格、股指期货价格波动率、距离到期时的剩余时间和无风险利率。在期权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发了很多模型对期权价值进行计算,其中以BS模型最有代表性,但由于模型只给出了理论上的价格参考,实际过程中由于价格波动性的估算差别及投资者的出价也会与理论价格有出入。 股指期货期权与权证的不同 理论上只要价格达成一致,持仓量可以无限放大,如果权利金价格严重偏离股指期权价格,投资者通过套利交易即卖出期权买入期货实现无风险套利,从而抑制价格偏离。 股指期货期权与股指期货的不同 股指期货期权作为期权的一种与股指期货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主要不同点在于期权买方在向卖方支付了期权费之后只享有权利,并不承担履约义务,而卖方则只承担义务,只要买方按交易规则提出行权要求,卖方就要按照期权合约标的条款履行相应义务。
什么是闭口期权 闭口期权又称抵补期权,是指投资者在现货市场或期货市场持有资产头寸的卖出的期权。 闭口期权的应用 在美国的期货市场上,上市的期权的种类主要有普通股票期权、股票市场指数期权、外汇期权、贵金属期权(黄金和白银)、技术指数期权、计算机技术指数期权和政府经济指标指数期权等。其中以普通股票期权最有代表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期权市场的运作和股票市场的运作有非常相似之处。在普通股票期权市场上,可以像在股票市场上一样通过经纪人买入卖出期权。对于购买期权者来说,只需简单地委托有期权交易所成员资格的经纪人买入即可,因为购买者必须同时支付相应的款项。而对于卖出期权者来说就较为复杂:卖出期权意味着承担在将来应买方的要求而付出相应股票的义务。这就对卖方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经纪人代理卖方在交易所卖出期权,所以也就相应地承担了履行义务的责任。所以一般情况下,经纪人要求期权的卖方提供经济上的担保(以实际交易的股票或现金作保),以确保期权买方要求进行实际交割股票时,原卖方有能力提供股票实物、进行实际交割。如果购入期权的卖方在出卖期权时手中已经实际拥有相应的股票,则其出卖的这一期权就被称为有保障的期权,或称闭口期权。因为,这笔交易给经纪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相关条目 敞口头寸裸期权
通货期权概述 通货期权是买卖双方按先商定的汇率和期限买卖数量标准化的通货的权利,并签订相应的合同。 看涨通货期权的买者,交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即获得在有效期内按商定汇率买入数量标准化的某种通货的权利,卖者收取了期权费就必须承担满足买者要求随时按约定的汇率卖出数量标准化的某种通货的义务。 看跌通货期权的买者交付一定数量的期权费,即获得在有效期内按商定汇率卖出数量标准化的某种通货的权利,卖出者收取期权费就必须承担满足买者要求随时按约定的汇率买入数量标准化的某种通货的义务。 在通货期权交易中,当看涨期权的即期汇率与商定汇率加期权费之和相等,或看跌期权的即期汇率与商定汇率减期权费之差相等时为平价;当看涨期权的即期汇率高于商定汇率加期权费之和,或看跌期权的即期汇率低于商定汇率减期权费之差为溢价;当看涨期权的即期汇率低于商定汇率加期权费之和,或看跌期权的即期汇率高于商定汇率减期权费之差为亏价。 期权持有者只有在即期汇率处于溢价时,才会行使权利,获得收益。否则,将不行使权利,使合约过期。当通货市场即期汇率提高时,看涨期权价值提高,移向或进入溢价的范围。在同样的情况下,看跌期权的价值下降。移向或进入亏损的范围。 就风险而言,期权交易和其他交易相比,市场风险在期权买卖双方之间的分配不是均等的。如果期权逐渐地移向溢价,则期权持有者可能获得无限的利润,但是若期权到期时处于亏价,则他的损失仅限于支付的期权费。反过来,期权的出售者的收入仅限于所得期权费,而期权如果逐渐地移向溢价,他要承担越来越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