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含义 跟单汇票(documentary bill)又称信用汇票、押汇汇票,是需要附带提单、仓单、保险单、 装箱单、商业发票等单据,才能进行付款的汇,商业汇票多为跟单汇票,在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跟单汇票流程 跟 单汇票(documentary Bill)与光票相对应,是指附带有商业单据的汇票。银行汇票一般为光票,商业汇票一般为跟单汇票。交单方式 跟单托收项下所附的交易单据有两种交单方式: (1)付款交单。代收银行在进口商付款后将汇票及附属单据交进口商凭以提货。 (2)承兑交单。代收银行在进口商承兑汇票后将附属单据交进口商,已承兑的汇票留待到期时向进口商收款。制作及承兑跟单汇票的制作 在出口贸易中通常使用的是跟单汇票,所谓信用证下结算要求的“单,证一致” “单单一致”,就包括信用证和其它有关单据同汇票的一致。制作汇票的要求: 1、必须申明出票依据:在L/C方式下出具汇票,要标明开证行,L/C号码及开证日期。在托受方式下则要标明所依据的销售合同号码。出票依据是出票大主要项目,不可遗漏。 2、必须标明汇票的付款期限:是即期,还是远期必须注明。 3、必须正确填写付款人:在L/C方式下,要按照 信用证 要求填写,即L/C中指定的DRAWEE子栏目,如果未直接标明,则填写开证行为付款人。托收方式下,付款人一般为进口客户。 4、受款人一般要填写银行:L/C中的出票受款人通常为议付行,托收项下为托收行。 5、汇票必须一式两份:两份性质相同,只是出于防止遗失,一份流转后,另一份自动失效。跟单汇票的承兑 附有各种交易单据的商业汇票。跟单汇票有使用于跟单信用证项下的交易,也有使用于跟单托收项下的交易。跟单信用证一般规定:受益人开出的汇票须随附商业发票、提货单、保险单、装箱单等单据,在汇票与单据所载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条件下,倘是即期信用证,即由开证银行偿付票款给议付银行;倘是银行承兑信用证,则由开证银行承兑后将汇票交给议付银行的代理行。汇票一经承兑,就与单据脱离,成为独立的银行承兑汇票,由承兑人承担票据责任。汇票、光票和跟单汇票汇票 Bill of Exchange,国际贸易支付结算凭证之一。一种由发票人签发一定金额、委托付款人于指定到期日无条件地支付给受款人或其指定人的票据。汇票的主要内容有:(1)汇票编号;(2)汇票签发的地点;(3)汇票签发的日期;(4)汇票金额;(5)汇票到期日;(6)收款人;(7)“票面金额已收”的表示;(8)付款人与被出票人;(9)出票人;(10)出票条款。国际贸易广泛使用的汇票有:银行汇票与商业汇票;光汇票与跟单汇票;即期汇票与远期汇票。各种汇票在贸易实务中根据不同需要又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光票 Clean Bill,亦称商业净票,又叫白票。不附带货运单据的汇票。即不附有货物所有权单据的汇票。出票人是商号、银行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商号、个人,也可以是银行,它的流通完全依靠人的信用,即完全看出票人、付款人或背书人的资信。在国际贸易中光票使用很少,一般仅在托收运费、保险费、利息、样品费或合同余数等时使用。 商业净票[Tfade Clean Bill] 又称光票。 白票[White Paper-] 又称光票。汇票、光票及跟单汇票之间的关系 简单的说,汇票包括光票和跟单汇票,没有附加单据的汇票是光票,因出票人的不同有不同的信用度,银行汇票视同现金,商业汇票(个人及公司出票的)视同应收帐款,建立在商业信誉上。当然,附加单据的汇票即为跟单汇票,它也会因交单的条件不同,产生不同的信用度。跟单汇票只是特定交易条件下的支付指令,在D/P AT SIGHT的条件下,银行要求收单方收到单据后必须付款赎单,有较高的信用度;在D/A XX DAYS的条件下,收单方只要做出承兑就可以拿到单据,最终收款就变成了一种商业信用,比前者信用度下降了。跟单汇票交单放单方式 凭跟单汇票付款(Payment against documentary Draft] 托收业务中的一种常用的付款方式。进口商在出口商装运货物后凭其委托银行转寄来的汇票及货运单证付款。这种跟单托收方式按其汇票及货运单证交付进口商的条件可分为两种:(1)付款交单,指出口商委托代收银行只有在进口商先付清货款的条件下才能将货运单证交给进口商,通常在汇票上注明“D/P’’字样;(2)承兑交单,指代收行在进口商承兑汇票后即可将货运单证交付给进口商,而进口商待汇票到期时再付清货款。见“跟单托收”、“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 交单方式(Method of Delivery of documents) 又称跟单托收的交单方式。见“跟单托收的交单方式”。 放单方式[Method of Releasing documents] 又称跟单托收的交单条件。见“跟单托收的交单条件”。 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进口商付款后代收行才交单的托收方式。跟单托收中使用的单据通常包含物权凭证,取得单据就等于取得了货物。它又分:(1)即期付款交单,即进口商见票即期付款后取得单据;(2)远期付款交单,即进口商在汇票到期时付清货款后取得单据。如果货物先到而付款日期未到时,进口商可以提前付款赎单,或向代收行出立信托收据预借单据并保证按时付款。但在有些拉美国家不承认远期付款交单这种做法,而是将一切远期付款交单视同承兑交单处理。
百慕大元简介 ISO 4217 Code :BMDUser(s):BermudaInflation:2.8%Source:The World Factbook, November 2005Pegged with:U.S. dollar at parSubunit:1/100 centSymbol:BD$Coins:Freq. used:1, 5, 10, 25 cents, $1Rarely used:50 centsBanknotes:$2, $5, $10, $20, $50, $100Central bank:Bermuda Monetary AuthorityWebsite:http://www.bma.bmThe dollar (currency code BMD), has been the currency of Bermuda since 1970. It is normally abbreviated with the dollar sign $, or alternatively BD$ to distinguish it from other dollar-denominated currencies. It is divided into 100 cents.The Bermuda dollar is pegged to the U.S. dollar at a 1:1 rate, but is not traded outside of Bermuda. Bermuda has issued its own currency since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Bermuda pound, which was replaced by the Bermuda dollar in 1970 at the rate of 1 dollar = 8 shillings 4 pence (that is, 100 pence), was of equivalent value to the British pound. British coinage was used, but Bermuda printed its own banknotes.Coins Coins in circulation 1 cent 5 cents 10 cents 25 cents 1 dollarBanknotesBanknotes in circulation 2 dollars 5 dollars 10 dollars 20 dollars 50 dollars 100 dollars The history of the currency of Bermuda Bermuda has issued its own currency for over 300 years. The Bermuda dollar was established in 1970 replacing the Bermuda Pound at a rate of one Bermuda dollar is equal to eight shilling and four pence in old money. Previously the Bermuda pound was traded at par with the British pound sterling, when the dollar replaced the pound, the rate of £-/8/4d was chosen as this was the value of the American dollar in pounds at the time of changeover in 1970. Currently the value of the Bermuda dollar is pegged to the American dollar at a rate of one to one.Prior to converting to the dollar, British coinage was used although Bermuda printed its own banknotes. Currently the Bermuda Monetary Authority issues all coins and banknotes in Bermuda. Banknotes in circulation come in denominations of $2, $5, $10, $20, $50 and $100, the one dollar note has been replaced by a coin, although it remains legal tender. Coins are issued in 1, 5, 10, 25 cents and $1 denominations. The Bermuda dollar's ISO 4217 code is BMD and like other dollar based currencies, prices are expressed using the $ sign. As the Bermuda dollar is valued at the same as American dollars, all businesses in Bermuda will accept either currency. All older banknotes issued by the Currency Board, the Government of Bermuda and the Bermuda Monetary Authority remain redeemable indefinatly. 百慕大元样币 Obverse Design: Queen Elizabeth II and "Commissioners House"Reverse Design: Divers 百慕大元铸币 百慕大元铸币
财政补贴概述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主要是在一定时期内对生产或经营某些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的企业或因提高商品销售价格而给予企业和消费者的经济补偿。它是国家财政通过对分配的干预,调节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支持生产发展,调节供求关系,稳定市场物价,维护生产经营者或消费者的利益。 财政补贴在一定时期内适当运用有益于协调政治、经济和社会中出现的利益矛盾,起到稳定物价、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但是,价格补贴范围过广,项目过多,也会带来弊端。它使价格关系扭曲,掩盖各类商品之间的真实比价关系;加剧财政困难,削弱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给以按劳分配为原则的工资制度改革带来不利影响;不利于控制消费,减少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财政补贴的产生与发展 财政补贴作为政府向企业和个人无偿转移收入的经济范畴是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出现的。但是,由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一般不去主动影响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市场机制的运行,财政补贴手段只被偶然且小规模地使用。20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逐渐参与并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包括财政补贴在内的各种宏观调控手段始被自觉地经常使用。随着政府干预经济运行的程度加深,财政补贴的规模逐渐增大,涉及的领域也逐渐扩展。 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加速工业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大都确立了一套以压低农业和基础产业产品价格为特征的相对价格结构体系,在这种体系中,潜伏着大量的补贴因素。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长期实行比较单一的国有制经济形式,且在国有经济内部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潜在的补贴因素并未表现为公开的财政补贴。只有当企业逐渐摆脱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成长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之后,潜在的补贴因素才逐渐显露出来。加之在经济改革特别是价格改革过程中,国家为了缓解因社会分配关系剧烈变化引发的矛盾而不得不提供大量的财政补贴。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 (1)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平衡,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2)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3)配合自然垄断领域的管制价格,提供社会福利。 (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 这是财政补贴的积极作用。但财政补贴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 (1)政府财政对一些经济活动长期提供大量补贴,将使价格与价值的背离长期化、合法化,从而削弱价格的经济调控功能。 (2)不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3)加剧了财政收支的矛盾,使政府财政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中国的财政补贴 预算中的安排 中国国家预算中对财政补贴在预算收支两方面均列有类级科目。收入中列有“国营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即通过收入退库形式拨补由于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企业亏损。其中主要有工业、商业、粮食、邮电、农牧等各类企业的计划亏损。在支出中列有“价格补贴支出”,包括粮油加价款、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市镇居民的肉食价格补贴等20多个款项。在各类事业行政经费支出科目中,还列有给职工的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等项支出。此外,在其他支出类中还列有财政贴息支出。 中国财政补贴的种类 中国财政补贴的种类和环节较多,按补贴的形式可分为: ①价格补贴; ②亏损补贴; ③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 ④利息补贴; ⑤不通过国家预算的其他补贴。 按补贴的作用可分为: ①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补贴; ②支援农业生产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和由于价格不合理而形成的工业企业生产亏损补贴; ③收费标准偏低的城市公用企业的亏损补贴。 按补贴的主体可分为: ①中央财政支付的价格补贴; ②地方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 按补贴的对象可分为: ①工业、农业、城市公用企业等生产环节的补贴; ②商业、粮食等流通环节的补贴; ③职工或居民消费环节的补贴。 由于对生产、流通环节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关系,消费者往往看不见、摸不着,故称之为“暗补”,而对于消费环节的补贴,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故称之为“明补”。 中国财政补贴的改革与现状 中国从1953年起实行财政补贴政策。50~60 年代,财政补贴的范围小、数量少,国家财政能够及时调整补贴政策,使补贴与当时的财政承受能力基本相适应。从1979年起,为了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和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国家多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但考虑到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对主要农产品的销售实行了“价格基本稳定,购销价差由财政补贴”的政策,同时,对一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业消费品以及煤炭石油等基础工业产品也实行了亏损补贴政策,致使财政补贴总额猛增。1978~1989 年,国家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由135.99亿元增加到972.43亿元,增长了6.2倍,平均每年递增19.6%,明显快于同期财政收入只增长1.5倍、年平均增长8.6%的速度。其中,价格补贴支出平均每年递增37.6%,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1989 年的12.9%,升高了11.9个百分点。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平均每年递增15.3%,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1%,上升到1989年的 21.4%,升高了10.4个百分点。另外,实行低房租政策,国家每年对房租的补贴也在百亿元以上。
是指通过商品、劳务和资产的买卖使国民收入在不同领域流进与流出。单位和个人的买入经营活动,如机器设备的购置,原材料的采买,技术专利的使用,人员报酬的支付,都是资金从内部流向外部;而单位和个人的卖出经营活动,如商品的销售,服务的提供,技术专利的让渡,资产的转移,都是资金从外部流向内部。
在国际支付中,跟单托收是托收的一种,它是指银行受出口商委托,凭汇票、和发票、提单、保险单等商业单据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结算方式,卖方以买方为付款人开立汇票,委托银行代其向买方收取货款。 流程图见参考资料1 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条件的不同可分为: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即期、远期) 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承兑交单 n 跟单托收(对于出口商): 承兑交单风险最大 ,付款交单风险较小。 远期付款交单凭信托收据借单,风险损失如同承兑交单 n 跟单托收(对于进口商): 付款后拿到假货、次货
危害税收征管罪 偷税罪 抗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出售发票罪 目录 1 什么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2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犯罪构成 3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罚 4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相关法律 什么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指违反发票管理规定,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行为。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犯罪构成 (一)客观要件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在具体行为方式上表现为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具发票仅限于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由收款方向付款方开具发票;在特殊情况下,则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转借、转让、代开发票;禁止倒买倒卖发票。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如果需要使用发票,只能依法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因此,除税务机关可以依法发售各种发票外,其他一切出售发票的行为都是非法的。对于出售,应当作狭义的理解,不包括行为人没有从中牟利的转借发票的行为。对于名为转借,实为非法出售的,应当按其实际性质,认定为非法出售。对于非法购买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应当根据行为人购买发票的目的和用途来确定。行为人购买发票的目的是为了转手倒卖的,某购买行为是倒卖发票犯罪的一个环节,应当认定为非法出售(未遂);行为人购买发票的目的是为了其他非法目的,供自己使用,不构成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但可以构成其他行政违法或者犯罪,如利用购买的发票虚报冒领,贪污公款等等。所渭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是指废旧物品收购发票、运输发票、农业产品收购发票等既不是增值税专用发票,但又具有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相同的功能,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由于还专门规定了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出售发票罪,则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非法出售不能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分别构成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非法出售发票罪、而不构成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由于同时还规定了非法制造、出售非法制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罪,因此,这里的发票仅指依法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单位或者个人,在领取税务登记证件后,问税务机关领购的发票。凡不是从税务机关领购的发票,均属伪造、擅自制造的发票。如果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构成出售非法制造的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而不构成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 (二)主体要件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最初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只能是从税务机关依法领购此类发票的单位或者个人,以及负责发售此类发票的税务工作人员;进一步倒卖此类发票的则可以是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依第211条的规定,单位可以构成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主体,单位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实行两罚制。 (三)主观要件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是故意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的犯罪故意,既然是非法出售,必然地就意味着具有营利的目的。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罚 1、自然人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单位犯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相关法律 第二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三款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止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出售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一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什么是贸易条件指数 贸易条件指数也称“进出口比价指数”,通常是通过出口物价指数和进口物价指数相比而得的一种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进出口比价指数=出口物价指数/进口物价指数 上式中,如果出口货物的单位价格上升比进口快,则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可以交换到更多的进口货物,贸易对本国有利;反之,如果出口货物的单位价格上升慢于进口,则出口同样多的商品只能交换到更少的进口货物,贸易处于不利的地位。现举例说明如下表: 从上表数字中,可以看出;在这七年中,出口货物的单位价格上升得比进口快,一般均超过10%的幅度,个别年份竟达到33.7%,这说明贸易对我国十分有利。 贸易条件指数的种类 1、商品贸易条件指数 商品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它表示一国每出口一单位商品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进口商品。 其中,Px代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代表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例:假定1980年为基期,进出口价格指数都是100,1980年的商品贸易条件指数为100,在2000年底,出口价格指数下降5%为95,进口价格指数上升10%,为110,那么2000年的T=(95/110)×100=86.36,下降了近15个百分点,贸易条件恶化。 2、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1)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同期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 计算公式为: 其中,S代表单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x代表一国出口商品生产部门要素生产率指数。 2)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 双项要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出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D代表双项要素贸易条件指数,Zm代表进口商品要素生产率指数。 3、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指数是一定时期内出口量指数与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乘积,它表示一国用出口支付进口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代表收入贸易条件指数,Qx代表出口量指数。 参考文献 ↑ 张二震.马野青.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学(第三版).人民出版社,2007年02月第3版.
济法制手段:是指国家依靠法律的强制力量来规范经济活动、保障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手段。经济法制手段一般具有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等特点。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规范各类经济活动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非正当的经济活动,使国民经济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