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边际成本(long run marginal cost)简称LMC 什么是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工厂规模变动条件下,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长期总成本。 是在长期中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量。LMC曲线是一条不断与SMC曲线相交的曲线,相交点所代表的产量即是LAC曲线与SAC曲线相切点对应的产量。 长期边际成本的公式 长期边际成本公式表示为: LMC=△LTC/△Q 或:LMC=dLTC/dQ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推导 曲线可以从众多条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中推导出来。然而 曲线不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曲线可以定义为与每一产量上的最优工厂规模相对应的短期边际成本的轨迹。
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国家、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一般有国家、投资者、企业和企业内部职工;利润分配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利润分配的时间即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利润分配的顺序:利润分配的顺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内容、顺序和金额进行分配:(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或转增资本金。但转增资本金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5%。(2)提取法定公益金。根据《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10%提取。提取的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3)向投资人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会计分录1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所得税的缴纳,比例25%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税后利润的10%以上)、公益金(税后利润的5%以上)和任意盈余公积(根据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计算)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任意盈余公积如有优先股。应在‘任意盈余公积’前分配股利4、分配股利(根据董事会决议)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贷:应付股利5、结转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股利6.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
出租商品(Merchandise held for rental) 目录 1什么是出租商品 2出租商品的账务处理 什么是出租商品 出租商品属资产类帐户,用以核算企业附带经营租赁商品业务而租出商品的进货原价。该帐户设置"出租商品原价"、"出租商品摊销"两个专户,分别核算出租商品的原价和出租商品的摊销额,明细账一般按出租商品的类别、品名、规格等设置。另出租商品业务不多的单位可并入"库存商品"账户进行核算,而不设本账户。 出租商品的账务处理 1、购进用于出租的商品 借:商品采购 贷:银行存款 同时验收入库: 借:出租商品——库存出租商品 贷:商品采购 2、从库存商品中划出转作出租的商品 采用进价法进行核算: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贷:库存商品 采用售价法进行核算的:来源:考试大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商品进价) 商品进销差价(商品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贷:库存商品(商品售价) 3、收到出租商品的租金收入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其它业务收入 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已摊销额) 其它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4、出租商品的成本摊销 借:其它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 出售尚未出租过的商品,即新的商品。收到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或有关账户) 贷:其它业务收入 同时,按购进原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其它业务支出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 5、出租商品报废的会计处理 借:出租商品——出口商品摊销(已摊销额) 材料物质(残料价值) 其它业务支出(原价减已摊销和残料价值后的余额)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原价(账面原价) 例某商品从库存商品中拨出录像带100盘,每盘进价48元,售价70元,该商店采用售价金额核算。 1.根据内部商品调拨单,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出租商品——录像带4800 商品进销差价2200 贷:库存商品——录像带7000 2.月内收到出租商品租金30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3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3000 3.月末进行摊销(设在1年内摊销,每月摊销400元),并计算营业税(税率5%),作会计分录如下: (1)借:其他业务支出400 贷: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400 (2)借:其他业务支出150 贷:应交税金——应交营业税150 4.本月有10盘录像带已不复使用,报废处理。已摊销400元,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出租商品——出租商品摊销400 其他业务支出80 贷:出租商品——录像带480 5.出租时收取押金,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现金或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6.收回出租商品退还押金,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其他应付款×××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它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 简介 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 实收资本 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对于投资者以无形资产方式出资时,企业吸收各投资者以无形资产出资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总额的20%;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超过20%时,企业必须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准,但以无形资产方式投资的总额占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30%。 企业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筹集资本,既可以一次筹集,也可以分次筹集。分次筹集时,所有者最后一次投入企业的资本必须在营业执照签发之日起六个月内缴足。因此,在某一特定时期内,企业实收资本可能小于其注册资本的数额。 实收资本的确认 企业应按照企业章程、合同、协议或有关规定,根据实 实收资本 际收到的货币、实物及无形资产来确认投入资本。设立公司必须经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进行验资。(1)对于以货币投资的,主要根据收款凭证加以确认与验证。对于外方投资者的外汇投资,应取得利润来源地外汇管理局的证明。(2)对于以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材料物资等实物资产作价出资的,应以各项有关凭证为依据进行确认,并应进行实物清点、实地勘察以核实有关投资。房屋建筑物应具备产权证明。(3)对于以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的,应以各项有关凭证及文件资料作为确认与验证的依据。外方合营者出资的工业产权与专有技术,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 一般企业的实收资本规定处理 投资者以现金投入的资本,应以实际收到或者存入企业开户银行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 投资者以非现金资产投入的资本,应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借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按该项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和“资本公积”科目。 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者投入的外币,合同约定汇率的,按合同约定的汇率折合,企业应按收到外币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合同约定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贷记“实收资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科目;如果合同没有约定汇率的,企业应按收到出资额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股本业务是通过“股本”科目核算的。公司收到股东投入的股本及分配股票股利时,记入该科目的贷方;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在实际发还股款、注销股本或收购股票时,记入该科目的借方。该科目的余额在贷方,表示股东的股本总额。股本科目应按不同的股东设置明细科目。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有新设立的,也有原企业改组的,这就决定了在投入股本核算上必有差别。 企业增加资本的途径 将资本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会计上应借记“资本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 实收资本 目。 将盈余公积转为实收资本 在会计上应借记“盈余公积”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科目。这里要注意的是,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均属所有者权益,转为实收资本时,如为独资企业比较简单,直接结转即可;如为股份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应按原投资者所持股份同比例增加各股东的股权,股份公司具体可以采取发放新股的办法。 所有者投入 企业应在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时,借记“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实收资本”等科目。 企业实收资本减少的原因 一是资本过剩; 二是企业发生重大亏损而需要减少实收资本。企业因资本过剩而减资,一般要发还股款。有限责任公司和一般企业发还投资比较简单,按发还投资的数额,借记“实收资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是公司股份公司发展到一定时期,资本结构须发生改变,通过股票回购的方式,来减少公司实收资本,达到调节资本结构的目的。 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 股本”科目。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 实收资本 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在本科目设置“已归还投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三、实收资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二)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 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 ——股本溢价”科目。如有现金支付不可转换股票,还应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将重组债务转为资本的,应按重组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按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本企业股份的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与相应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科目。 (四)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在行权日,按根据实际行权情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应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四、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本科目,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借记本科目,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五、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借记本科目(已归还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科目。 中外合作经营清算,借记本科目、“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归还投资)、“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
计算公式 1、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出口商品购进价格(含增值税) 定额费用-出口退税收入 2、定额费用:出口商品购进价格×费用定额率(5%-10%不等,由各外贸公司按不同的出口商品实际经验情况自行核定。定额费用一般包括银行利息、工资支出、邮电通讯费用、交通费用、仓储费用、码头费用以及其他的管理费用) 3、退税收入=出口商品购进价(含增值税)÷(1 增值税率)×退税率 出口盈亏额=(FOB出口外汇净收入×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商品总成本(退税后) 重要指标 出口成本核算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主要有两个经济效益指标: 出口商品换汇成本(换汇率) 该指标反映出口商品每取得一美元的外汇净收入所耗费的人民币成本。换汇成本越低,出口的经济效益越好、计算公式为 : 出口换汇成本=出口总成本(人民币元)/出口外汇净收入(美元) 这里的出口总成本,包括进货(或生产)成本,国内费用(储运、管理,预期利润等,通常以费用定额率表示)及税金。出口外汇净收入指的是扣除运费和保险费后的FOB外汇净收入。 例:某商品国内进价为人民币7270元,加工费900元,流通费70O元,税金30元,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为11O0美元,则: 出口总成本=727O十9O0+7O0+30=8900元(人民币)换汇成本=89O0元人民币/11O0美元=8人民币元/美元 出口商品盈亏率 该指标说明出口商品盈亏额在出口总成本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值为盈负值为亏。 出口商品盈亏率=(出口人民币净收入-出口总成本)/出口总成本 X 100% 其中:出口人民币净收入=FOB出口外汇净收入 X 银行外汇买入价 盈亏率和换汇成本之间的关系为:出口商品盈亏率=[1-出口换汇成本/银行外汇买入价]X 100% 可见,换汇成本高于银行买入价,盈亏率是负值。换汇成本低于银行外汇买入价,出口才有盈利。 出口报价 出口成本核算一、出口报价的核算(一)出口价格的表示方法可以用Unit Price(单价)和Total value(总价)两种方法表示。单价是由计价货币,计价金额,计量单位和贸易术语四部份组成。如:每公吨30美元CIF东京US$30.00PerMetricTonCIFTokyo总值是单价和数量的乘积。 (二)出口价格构成国际贸易中的价格主要是由成本,费用,利润三部分构成。1.成本(Cost)成本是整个价格的核心。它是出口企业或外贸单位为出口其产品进行生产,加工或采购所的产生的生产成本,加工或采购成本,我们通过称之为含税成本。2.费用(Expenses,Charges)出口报价中的费用主要有国内和国外费用两部分。其中国内费用主要包括:包装费,仓储费,国内运输费,认证费,港口费,商检报送费,捐税,购货利息,经营管理费,银行费用等;国外费用包括出口运费,出口保险费,佣金等。3.预期利润(Expectedprofit) 出口成本核算(三)出口报价核算要点1、成本核算一般来说,人们掌握的成本是采购成本或含税成本,即包含增殖税。但很多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强其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往往对出口商品采取增值税全部或部分退往的做法。在实施出口退税制度的情况下,在核算出口商品价格时,就应该将含税的采购成本中的税收部分根据出口退税比率予以扣除,从而得出实际采购成本。 因为: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退税收入退税收入=含税成本X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由此得出实际采购成本的公式: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1-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 例如:某产品每单位的购货成本是28元人民币,其中包括17%的增值税,若该产品出口有13%的退税,那么该产品每单位的实际采购成本=含税成本[1-出口退税率/(1+增值税率)]=28[1-13%(1+17%)]=24.89元人民币/单位。 2、运费核算一般是算每一个个体的运费=运费÷[(柜体积÷每一个大箱体积)×每箱数] 3、保险费核算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险金额=CIF货价X(1+保险加成率)CIF报价=CNF/[1-(1+保险加成率)X保险费率] 4、在出口报价中,有时对方要求包含佣金。这时称为含佣价。含佣价=净价/(1-佣金价) 出口成本核算5、预期利润核算利润是出口价格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出口价格包含利润的大小由出口企业自行决的。利润的确定可以用某一个数额表示,也可以用利润率即百分分表示。用利润率表示时应当注意计算机的基数,可以用某一成本作为计算利润的基数,也可以用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利润的基数 例如:出口某商品,生产成本为每单位185元。出口的各项费用为13.5,如果公司的利润为10%,公司对外报FOB价,试分别按生产成本、出口成本和出口价格为基数计算利润额。按生产成本为基数计算的利润为:185X10%=18.5按出口成本为基数计算的利润额为:(185+13.5)X10%=19.85按FOB出口价格为基数计算的利润额为:(185+13.5)/(1-10%)-(185+13.5)=22.06 6、FOB、CFR、CIF三种价格的报价核算FOB报价=(实际采购成本+各项国内费用之和)/(1-预期利润率)CFR(CNF)报价=(实际采购成本+各项国内费用之和+国外运费)/(1-预期利润率)CIF报价=(实际采购成本+各项国内费用之和+国外运费)/[1-预期利润率-(1+投保加成率)X保险费率] 案例分析 出口成本核算进口商品总成本=RatelxCIFx(1+A+D+V+DxV)+P+F1计算结果显示: 其中:Ratel是外汇汇率,CIF是货物到岸价,A为外贸公司的进口代理费费率,D为海关进口关税税率,V为海关代征增值税税率,P是到岸港口的港杂费,F1为港口或机场到仓库(货主地)的内陆运费。 模拟演算: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一批非彩色投影机,进口合同总价为30万美元,价格条款为CIF上海。丙外贸公司的进口代理费为1%,海关关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港口港杂费为500元人民币,内陆运费需要1000元人民币,当日外汇汇率为8.28。 解:投影机进口总成本=RatelxCIFx(1+A+D+V+DxV)+P+F1=8.28x300000x(1+0.01+0.2+0.17+0.2x0.17)+500+1000=2484000x1.414+500+1000=3513876(元人民币) 1、如遇所进口的货物以FOB价格条款报价,则计算CIF价格公式为:CIF=C+I+F=FOB+I+F其中,FOB是货物的离岸价,C是进口货物成本即离岸价,I为保险费,F为海运和空运费。例如,如一批进口货物的FOB总价是10万美元,从国外港口运到上海的海运费为2600美元,保险费为200美元,则该批货物的CIF=FOB+I+F=100000+2600+200=102800美元。 2、货物运至仓库后,仓库费用应由货物实现国内销售的日期而定[1]
亦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 以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基本假定为前提,以目标为导向而形成的一整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概念(理论)体系。它是会计实务工作者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依据,是会计准则制定者选定会计和报告方法的基础。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良好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品质特性。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在于帮助使用者作出决策,不同的使用者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确定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特点应优先加以考虑。信息能否为使用者所理解,取决于信息本身是否具有可理解性。会计信息的最高质量是决策有用性,主要质量有两项:可靠性和相关性,次要质量为可比性和一致性。
资本因素(Capital Factor) 目录 1资本因素概述 2资本因素的会计处理 3资本因素的计算 资本因素概述 资本因素(Capital Factor)是合伙企业分配损益的依据之一。因此,合伙损益分配也应考虑各合伙人投资所带来的利息收入。如果资本是合伙损益分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那么在合伙协议中应对所运用的资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作特别说明。例如,资本可能指期初资本、期末资本或本期平均资本。如果合伙协议中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平均资本。 资本因素的会计处理 运用合伙人间的期初资本比例进行损益分配时,该会计期间的追加投资不计入资本总额,合伙人的追加投资要到下一会计期间以后的损益分配中才能予以考虑,计算比较简便,便未能考虑的合伙人在经营期内提取现金、取用商品,以及应归合伙人而暂由企业使用的款项和合伙人增减资本因素,从而使损益分配不够合理。 运用合伙人期末资本比率进行损益分配时,则会遇到相反的情况:由于合伙人在本期追加投资,在投入的时点上有先有后,对合伙企业的实际贡献未必一致;若某合伙人在临近期末向合伙企业追加投资,在计算该合伙人的资本时应包括此数,但这一追加投资在当年几乎对合伙企业没有贡献。反之,如果合伙人在期中撤回一部分投资,期末又补回这部分投资,根据期末资本比例分配合伙损益,就会使其他合伙人遭受损失。 资本因素的计算 运用平均资本比例法作为合伙人分配损益的依据,既考虑到合伙人投资额的大小,又重视资本投入于企业的持续性。投资数额大,供企业使用的时间长的,所分配的利润较多,反之,则较少。若合伙协议中对平均资本未作特殊说明,一般按加权平均资本处理,以各合伙人的投资时间长短为计算权数。 在现实生活中,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大多既考虑劳务因素,又考虑资本因素。
什么是一般风险准备 一般风险准备,是指从事证券业务的金融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用于弥补亏损的 风险准备。 一般风险准备的计提标准和管理办法 一般风险准备按净利润的10%计提。 一般风险准备的管理办法:一般风险准备只能用于弥补亏损。 一般风险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 二、企业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借记“利润分配——提取一般风险准备”科目,贷记本科目。用一般风险准备弥补亏损,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一般风险准备补亏”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的一般风险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