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国银租赁”)与永清集团、永清环保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签约双方将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先进技术推广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
近日,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生人事变动,新增曲玉为董事长,林海芬、吴姝烨为董事。上海蔚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8月,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租赁业务、向国内外购买租赁财产等。股权结构数据显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持股比例75%,第二大股东为NIO NEXTEV LIMITED,持股比例25%。
2月29日,记者获悉,中腾信金融信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中腾信”)控股了重庆大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大诚担保”),进而拿下融资担保牌照。 信息显示,今年1月,大诚担保投资人、市场主体类型、负责人等多项信息发生变更。变更后大诚融资担保由中腾信100%持股,法定代表人为中腾信法定代表人侯鸿博。针对此事,记者咨询中腾信相关工作人员,不过,该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 事实上,在此之前,包括360金融、信也科技(原拍拍贷) 、友信金服等金融科技公司都获得了融资担保牌照。其中,友信金服不仅于2020年1月中旬在河北获批融资担保牌照,日前,其在福建省厦门市再拿到一张融担牌照。(华夏时报)
4月15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近日收到《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筹建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该行投资设立中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金融租赁”)。根据公告,中银金融租赁注册资本拟为108亿元,注册地为重庆,中国银行拟出资100亿元,持股比例为92.59%。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开展线上展业,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租赁行业也不例外,多家租赁公司基于现代科技工具启动了远程办公,并开展“零接触化”线上业务,以切断疫情传播扩散渠道,提升工作效率,保障金融服务顺畅进行。 相较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租赁公司整体的科技投入和应用能力稍显不够。此次疫情将进一步驱动科技加速向租赁行业渗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在租赁业内得到更多的认知和应用,持续推动租赁业务朝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 疫情驱动租赁公司加码线上展业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设计的智能化办公工具“大显身手”,为企业在防疫期间不间断业务提供了可能。近期,多家租赁公司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启动了远程线上办理业务,切实降低疫情对业务的影响。 如中建投租赁在远程办公期间投入使用的AI机器人,可以完成自动连接银行、下载网银流水、整理租金提示函、资金头寸表等工作,大大提升了远程办公的效率。据介绍,此款AI机器人不仅协助企业完成了众多繁琐费时的工作,还可以将原本需要去各类政务窗口递交材料的工作,通过RPA和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填表、信息汇总、审核、流程处理,有效避免了人员集聚,降低了交叉感染风险。 国新租赁则反复实验了多套远程办公系统,并编写使用指南,让公司在疫情期间也能够实现高效运转。据悉,国新租赁通过信息工具和业务系统将具体工作分解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由于疫情期间不能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流,鼓励员工开展线上视频交流,积极深挖存量业务,拓展新业务,实现远程协作办公。 业内人士表示,利用云服务平台优化和丰富“非接触式“的服务渠道,实现线上办公、线上审批,可以提升租赁公司的办公效率。预计此次疫情之后,将有更多租赁公司加码提升金融科技水平,自己开发或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引入移动办公工具和智慧管理平台,推动业务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线上业务检验租赁公司科技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2月24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次疫情给金融业更好地通过金融科技来办理业务带来了非常大的机遇。金融机构要增强自身金融科技的硬实力,增强研发投入,提升技术能力。 突发的疫情在全面考验着租赁公司的科技能力。实际上,租赁公司的业务多为跨区域开展,部分租赁公司的业务在全国乃至境外都有所布局。因此,突发的疫情也致使原本需要线下尽调、签约的传统租赁业务作出相应调整,转移至线上完成。 对于已在科技化运营方面有所探索和布局的租赁公司而言,能够较为顺畅地应对疫情带来的业务调整。《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基于疫情防控需要的背景,平安租赁以业务核心系统为基础能力,通过科技赋能提炼了线上智能化科技体系。在客户在线方面,平安租赁打造了基于线上风控的小微融资产品,通过在线制章与一键签约的功能,实现无纸化签署文件。此外,客户的融资申请也可通过在线提交。在员工在线方面,通过智能系统,公司员工可以在线上完成展业、租前商机流转及融资项目。而在租后业务方面,智能化系统也设置了经营分析报表和风控预警等功能,以帮助员工完成相关管理工作,提升服务效率。 天津市某融资租赁公司近几年来也发力数字化运营,依托大数据、智能终端及技术优势,已搭建了移动互联IT体系和智慧服务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线上化和移动化。应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合同签约线上化。据该公司相关人员介绍,此次疫情期间,为了给受疫情影响的客户提供展期支持和复工保障,凡符合国家相关要求、还款记录良好的客户,无需任何抵押担保即可在线申请,审核通过即可快速获得资金支持。 不过,还有租赁从业人士提醒,在疫情特殊时期,远程线上的签约和尽调只能作为短期的过渡手段,并不是所有租赁客户都适用于远程签约,对于信用风险判断比较好、结构不复杂、财务较为规范的项目可以考虑使用,但稳妥起见,还要在疫情结束后用现场的尽调加以辅助补充,并加强租后的调查与管理。 科技或成推动行业加速转型抓手 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科技将加速推动租赁行业转型发展。 当前,整个租赁行业正处在深度调整的变革时期。2020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引导融资租赁公司合规经营,促进融资租赁行业规范发展。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在融资租赁行业迎来严监管的当下,专注主业、走专业化经营道路是租赁公司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租赁客户的需求也在持续升级。浙江大学融资租赁研究中心理事长程东跃表示,租赁公司实现转型发展,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寻找目标市场客户、设计租赁产品、风险识别定价、租赁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方面提供技术支撑。科技可以和融资租赁业务全产业链进行深度结合,从租前的价值评估和租中的整体管理,再到租后残值的评估和处理,金融科技都是大有可为。 上海风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陈佳倩认为,金融科技可以助力融资租赁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化经营,租赁公司需要两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构建业务场景的能力;二是使用场景的能力。构建业务场景,便是指租赁公司对某个垂直细分行业有很深的认知,做到深耕市场。而使用场景的能力,则可以通过科技能力获得。比如构建自身的数据体系,建立数据处理能力,同时重构获客和风控方式,打造全流程的风险把控体系。将风险预警系统和核心业务打通后,真正做到数据流与管理流结合,推动业务综合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本网讯 日前,中国平安公布2019年全年业绩报告。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旗下专业从事融资租赁的子公司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租赁”)2019年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6%,业绩表现亮眼。其中,小微金融业务业绩持续攀升,成为创新租赁业务的亮点之一。截至目前,平安租赁已为全国29个省市两万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超200亿元的资金支持,并坚持扎根实体,持续利用科技赋能,打造互联、互通、互动的物联网生态圈。 “金融+科技”赋能小微企业 近年来,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措施致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支持其发展。小微金融业务作为平安租赁在小微企业融资方向上的延伸,践行政府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政策,并与集团“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保持高度战略协同。基于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平安租赁通过新设备采购融资、流动资金支持等金融方案、以互联网思维运作模式满足大制造、大消费领域中小民营企业几十至上百万的资金需求,帮助其发展壮大。 据平安租赁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于平安集团的科技及数据资源,平安租赁小微金融搭建了基于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构建的全线上化、智能化中小企业智能金融服务平台,为融资客户、金融机构提供线上申请、客户智能画像、智能营销、智能审批、非现场签约、智能监管、智能分析等全作业流程智能化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平台在保障“客户服务、运营支持、团队展业、系统运行”四个方面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平安微租赁”公众号及APP开通“抗疫专案绿色通道”,针对融资客户设立专人团队一对一服务。2月4日,平安租赁小微金融业务通过线上办公手段完成了节后首笔融资款投放。 截至目前,平安租赁已为全国29个省市两万余家小微企业提供了超200亿元的资金支持,服务客户创造6000余项专利及发明,直接和间接带动15万余个就业机会,实现税收增长超10亿元,填补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短板。 创新租赁 打造物联网生态圈 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平安租赁小微金融业务深入了解不同产业、不同区域、不同生命周期的渠道、客户诉求和痛点,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打造互联、互通、互动的物联网生态圈。 据了解,平安租赁以“科技+渠道”为核心驱动力打造了小设备平台,打通线上营销渠道,将融资租赁服务渗透到设备从产出、运行到淘汰的全生命周期。在疫情期间,小设备提供的线上服务有效帮助无法现场复工的设备厂商“足不出户”开展及拓展业务。 此外,针对企业主设备运行监控难和员工管理成本高等经营痛点,平安租赁打造的IOT设备手环利用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计算,能够让企业主随时随地查看设备开工和运行情况,动态调配优化产能,排除故障安全生产,此外,还可基于生产数据看板进行员工管理,根据排班员工设备开工率考核员工产出效率,并结合区域、行业等各维度数据模型全视角查看行业景气度指数。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基于设备手环监测数据发布“安指数-复工指数”,平安租赁对28个省(168个地市)、2200余家存量小微企业进行回访,结合“设备手环”收集的26个三级子行业、2000余台设备的运行数据,同步参考各地政府开工管控措施,推算出小微企业的复工指数以及制造业各主要细分行业的设备开机比率,为同业、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和政府园区也提供了参考数据。 平安租赁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以设备为核心的物联网生态圈搭建,小微金融可为企业、装备厂商、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大数据综合服务支撑,构造完整产业信息链及定制化服务闭环。未来,平安租赁将继续坚持扎根实体,积极为小微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实现产能升级提供差异化、标准化、快捷灵活的金融服务,从而为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持续助力。
在当前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我国产粮大省之一的黑龙江省春耕备耕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期。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友谊农场被誉为“中国第一农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农户老杜的购机春耕计划。困于疫情,去年丰收的水稻迟迟无法出手,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原本相中的沃得牌插秧机,只能望“机”兴叹。 像老杜这样因春耕备耕急需农机的农户还有很多。在黑龙江省九三农垦七星泡农场,农户老高今春准备购入一台豪狮播种机用于备耕春耕生产,但因为进口设备价格较高,始终犹豫不决。种粮户老梁也因备耕急需选购一台雷沃拖拉机,但迫于疫情影响不能出村,加之全额付款购机压力太大,一时手足无措。 春耕在即,农时紧迫。在疫情之下,疫情防控不能松懈,春耕备耕也不能耽误。春耕备耕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保障农户的农机需求,发挥农机在春耕备耕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3月2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当前春耕生产工作指南》中就特别强调,要制定农机跨区作业预案,合理调剂调配机具,保障农机作业畅通。组织好跨区机耕机播,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春播任务。组织动员有关生产主体和企业,做好人员培训、机具准备和检修、维修配件供应等,确保农机具和农机手能够及时投入生产。 为贯彻“一手抓防疫、一手备春耕”的政策要求,哈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银金租”)按照监管部门“非接触式服务”的指引,从产品设计、流程优化、科技赋能、培训提升方面四维聚焦,快速建立了支持备春耕购机融资的应急机制,打造“零接触租赁服务模式”助力备春耕,满足非常时期农民的差异化需求。 疫情发生后,哈银金租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等方式主动对接农户、合作社等涉农经济主体,对春耕农机采购需求情况深入开展调查,全面掌握信息;同时备足资金,利用与农机厂商等主体的战略合作优势,借助线上渠道,满足农户备春耕融资需求和农机采购需求。 据介绍,哈银金租在原有农机租赁业务的基础上,与美国凯斯、德国豪狮、雷沃、东方红等农机厂商洽谈,创新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农户融资成本的农机融资租赁产品,在融资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在确保法律效力及遵守合规操作原则的前提下,简化手续材料,优化审批流程,通过远程办公、电话对接、视频指导等方式,切实提升服务效率;此外,在前期零售业务系统基础上,完成农户农机系统优化,通过客户人脸身份识别、电子合同签约等功能,实现了租赁业务申请、审批、放款全流程线上办理,农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云“租赁”;同时,邀请电子签约等金融科技领域业内专家,面向全员开展培训,进一步提升员工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 因偶然的机会,老杜得知了哈银金租推出的“零利息+零接触”金融租赁服务,只需缴纳少量的首付款并按约定偿还本金,就可由厂家全额贴息,无任何其他费用实现购机。不到一天的时间老杜就完成了审批签约放款流程,得知农机已物流在途,他又信心满满地将春耕计划提上了日程。而农户老高和种粮户老梁也经过农机厂商推荐和多方考量,选择了哈银金租的金融租赁服务,通过手机简单操作,在线解决了春耕用机难题。 哈银金租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自2月复工至3月12日,公司已累计实现农户农机租赁业务授信2100万元,服务农户60余户;已投放业务45笔,金额1891万元,其中实现全流程电子签约业务37笔,金额近1600万元。 据了解,哈银金租自成立以来以“农字当头、聚焦农机、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为战略定位,在精准破解农民“购机难、购机贵”困境方面着力,持续创新农户农机租赁业务模式。自2018年末开展农户农机租赁业务以来,已累计授信规模达3.19亿元,惠及农户660余户,涉及农机具达1100余台(套)。
本网讯 近日,中国平安集团公布了2019年“成绩单”。年报显示,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租赁”)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05.1亿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达44.76亿元,同比增长36%,各业务板块稳定健康发展。其中,创新业务之一的汽车业务在2019年实现超额增长,累计发行汽车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近百亿元,整体发展实力居于行业第一梯队。 2019年,平安租赁乘用车新车与二手车业务的业绩均实现翻番增长。据介绍,平安租赁汽车业务于2015年正式启动,经过近几年蓬勃发展,其在乘用车(新车及二手车)/商用车零售、乘用车/商用车物流对公、乘用车经营性租赁三个业态实现了协同布局,业务结构趋于平衡。 在新车方向,平安租赁与平安产险联合拓展了三四五线城市的汽贸店渠道(行业内简称“二网”,即4s店的下一级网络),实现二网批量导入、合作近2万家,深入下沉市场。并以匹配“租赁+保险”的综合金融服务,增加了渠道粘性。在二手车方面,平安租赁构建了车辆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全年评估车辆超40万辆,并将“微表情”视频面审批量投入使用,有效防范欺诈场景,实施二手车风险控制。 在经营性租赁业务方面,2019年,平安车管家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20%。商用车业务销量也创下新高,业绩同比增长1.4倍,打通了8大厂商合作机制,与超百家中大型物流企业建立联合,并与各细分行业的数十家头部企业开展了合作,深化主流细分行业精细化运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资金渠道方面,2019年平安租赁共发行了7支汽车金融ABS产品和1支汽车金融ABN产品,累计发行规模近百亿,优先A级低至3.89%。 平安租赁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平安租赁汽车业务力求业务模式上的创新突破。依托于集团的科技、综合金融优势及汽车生态圈资源,平安租赁将业务场景与科技应用融合起来,深化特色服务能力,并致力于在汽车租赁服务生态圈实现有序布局。 在产品服务方面,如全线上审批、无纸化签约、足不出户即可完成订单交易等,科技化的应用实现业务全流程的高效运转,汽车业务真正做到3秒审批、秒速放款+24小时放款不间断。在风险防范方面,借助多种智能手段,在租前识别、租中防范、租后监管三个阶段均加强风险管控,降低风险损失。 此外,平安租赁汽车业务还打造智慧车队运营,探索车联网技术及应用,建设车辆基础运营功能,并成功试点了多项后市场服务功能。基于租赁实物资产管理方面的能力,平安租赁与平安银行开展“银租合作”,启动了网约车运营合作,利用双方的资金及资产管理优势,为更多中小租赁公司提供了网约车金融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