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分段买高法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操作方法,是指投资者随着某种股票价格的上涨,分段逐步买进某种股票的投资策略。股票价格的波动很快,并且幅度较大,其预测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股民用全部资金一次买进某种股票,当股票价格确实上涨时,能赚取较大的价差;但若预测失误,股票价格不涨反跌,将蒙受较大的损失。 由于股票市场风险较大,股民不能将所有的资金一次投入,而要根据股票的实际上涨情况,将资金分段逐步投入市场。这样一旦预测失误。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他可以立即停止投入,以减少风险。分段买高法比较适合进行中、长线的股票投资。 操作要点 分段买高法的操作要点是,认清股市大势,不与大势作对。 具体表现为,如果对股价上涨的预计同大势相符,一定要加码买入股票,不要因为股价已经上涨了,等到它下跌了才买入。否则,往往是踏空一轮行情,后悔不已;或者自己的预期与大势相背,股票一路下跌时,并不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反而捂住不放,或逢低补进直到完全套牢。 此外,分段买高法操作时还应当注意,不能在行情的趋势未看准时,将所有的钱一次集中于买入股票,而应分期分批,顺势介入,避免风险的过度集中。最后,投资者在操作时,要事先确立股票投资的程序,特别是其中的止损点,不要让随后的行情和别人的判断影响自己的操作,保持一贯性。这是把握分段买高法的重要之处。 运用举例: 某投资者估计某种在50元价位的股票会上涨。但又不敢贸然跟进,怕万一预测失误而造成损失。因而不愿将1000元现款一次全部购进该种股票,就采用“分段买高法”投资策略。先用250元买进5股,等价格上涨为55元时再买进第二批;再上涨到每股60元时,买进第三批。 在这个过程中,一旦股票价格出现下跌,他一方面可以立即停止投入,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获利情况抛出手中的股票,以补偿或部分补偿价格下跌带来的损失。假如投资者买进第三批股票后,价格出现下跌,这时投资者应停止投入,不再购买第四批;同时要根据股票价格下跌幅度来决定是否出售已购股票。当股票价格不跌为55元可考虑出售全部股票。这样,第三批股票上的损失可以用第一批股票上的盈利来弥补,保证1000元本金不受损失。当然,投资者也可以根据股票下跌幅度,分批出售股票。 优缺点 分段买高法的优点是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和减少投资损失,但同时也存在着减少投资收益的缺陷。如果市场行情一直看涨,采取一次投入的方法就会比分段买方法获取更多的收益。
名称 分批买卖法 相关资料分批买卖法就是指投资人当股票下跌的时候逐步的买入,当股票上涨的时候分批卖出的投资方法.
反向投资策略(Contrary Investment Strategy) 反向投资策略 传统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收益是不可预测的。然而,在近二十年来的实证研究中不断发现股票收益率具有一定可预测性的证据,这些异常现象使得传统的资产定价模型和市场效率理论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例如规模效应、价益比效应及帐面市值比效应。在此背景下行为金融理论产生并发展起来,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行为金融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其中之一。反向投资策略就是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股票收益率情况排序,买人过去表现较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较好的股票,据此构成的零投资组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获得较高收益的投资策略。 相关研究 De Bondt and Thaler(1985)认为市场会过度反应。也就是表现好的股票股价会过度高估,而表现差的股票股价则会被过度低估,所以在过一段时间以后,表现好的股票股价会向下修正,而表现差的股票股价会向上修正;因此反向投资策略可以获得超额报酬。 Chang,Meleavey andRhee(1995)从1975年到1991年期间的日本证券市场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反向投资短期内存在获利机会。 Conrad and Kaul(1998)以八种不同的形成期,交叉探讨反向投资策略和动量投资策略在不同持有期间的获利性。发现反向投资可以在极短期(1月或是1个星期)和极长期(3到5年或者更长)可以获利。Blume,Easley and O'Hara(1994)将交易量作为技术分析的依据,发现将交易量加入投资策略中有显著的收益。 技术研究 加入解释因子后的反向投资策略研究 反向投资策略(1)加入MKT后的反向投资策略 对于市场状态因子的MKT,以形成期市场累积报酬减去形成期累积无风险利率之正负号作为是否执行反向投资策略的标准,执行结果表明当MKT为正作为操作标准时,反向投资策略的获利普遍提高,而当MKT为负作为操作标准时,反向投资策略的获利普遍降低。其中获利提升以2年一9月和2年一1年组合最为明显。 (2)加入Range后的反向投资策略 对于市场状态因子的Range,以月度之间横断面个股累积报酬最大差距的变动方向正负号作为反向投资策略的标准,当Range为正时,说明横断面个股累积报酬最大差距扩大。反之亦然。执行结果表明Range因子对反向投资策略获利的影响不是非常地明显。当Range为正时,在形成期为6个月至1年的投资组合中反向投资策略获利普遍提高,在形成期为2年以上的投资组合中反向投资策略获利普遍降低,反之亦然。 (3)加入PE后的反向投资策略 就整体而育,(市盈率低的输家一市盈率高的赢家)的策略最优,而(市盈宰高的输家一市盈率低的赢家)的策略明显劣于其他策略。另外,(市盈率高的输家一市盈率高的赢家)的获利情况居于第二且具有显著性,说明市盈率高的赢家具有非常明显的反转倾向。卖出市盈率高的赢家可以确保反向投资的获利以及其显著性。 (4)加入SMB后的反向投资策略 (公司规模小的输家一公司规模大的赢家)的策略与(公司规模小的输家一公司规模小的赢家)的策略明显优于其他策略,而(公司规模大的输家一公司规模小的赢家)明显最差。就整体而言,以(公司规模小的输家一公司规模大的赢家)的策略获利最优。故投资策略中如果包括买进规模小的输家,则可以确保反向投资的获利以及其显著性。 (5)加入HML(t-p,t-1)后的反向投资策略 (市净率低的输家一市净率高的赢家)的策略与(市净率高的输家一市净率高的赢家)的策略优于其他策略,其中以(市净率低的输家一市净率高的赢家)的策略获利最住,而(市净率高的输家一市净率低的赢家)的策略获利最差。市净率高的赢家较容易反转。 应用意义 反向投资策略是行为金融理论发展至今最为成熟的投资策略,主要源于人们对信息过度反应的结果,是基于投资者心反向投资策略理的锚定和过度自信特征。这种策略最初的提出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此后一系列的研究也对股市的过度反应以及长期的股价反转的看法提供了支持。对此,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近期表现的结果,通过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未来进行决策,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这就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运用反向投资策略进行投资,实质上是通过使投资者对基于过度自信等引起的噪声交易者反应偏差的修正而获利。 这种修正是证券市场运行的一个自然的过程。投资者应当密切关注证券市场上各种股票的价格走势,并将其价格与基本价值进行比较,寻找价格远远偏离价值的股票,构建投资组合,等价格回归价值时获得收益。在实际的证券交易中,投资者可以选择低市盈率的股票、低市净率的股票、历史收益率低的股票、鲜有人问津的股票,这些股票由于长期不被投资者看好,价格的负泡沫现象比较严重,其未来的走势就可能是价值回归。特别是当股市走熊时,市场往往对具有较大潜力的中小盘成长股关注不够,投资者应该努力挖掘这类成长型股票并提前介入,等待市场走好价值回归时就可以出售获利。
什么是分段买进法 许多投资者采取谨慎小心的策略,他们不是将手中拥有的资金一次性投入购买某种股票组合,而是将所有资金分成若干部分,多次分段买进股票,这就是所谓的分段买进法。 分段买进法的做法 具体有两种做法: 1、当股价在某一价格水平时买进一批,然后等股价上涨一小段后再买进第二批,以后依次再陆续买进若干批次,这种分段买进法叫做“分段买高法”。 (2)与前一种情况相反,在某一股价水平上买进一批,待股价下降一小段后再买进一批,以后再陆续买进若干批次,这种分段买进法叫做“分段买低法”。 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分段买高法可以在投入资金时就可同时获得利润,而分段买低法则是在价格下跌时先购进,需要等到该股票价格反弹后,方能获得利润。
什么是分段获利法 所谓分段获利法,就是当所购买的股票创下新的高价行情时,便将部分股票卖掉,及时赚取相应的价差,再将剩下的股票保留下来,一旦买价呈现疲软时,即使股价下跌,也可以安心持有,因为已有赚得的部分差价,不至于赔得很多。 分段获利法的评价 对于稳健保守的投资者来说,可以采用这一方法。 有时不少投资者发现所持股票的市场价格上涨时,便急不可待地倾囊抛售,这种做法可能会赚钱很多,但如果估计失误,价位继续上升,就会失去赚更多钱的机会。相比之下,分段分次抛售股票虽然会因价格下落而减少所得利润,但比一次买卖要稳妥,而且,如果股价居高不下时还有可能提高利润率。
什么是反向操作法 反向操作法是指买卖股票的投资人在大家都看多的情况下卖出股票,在大家都看跌的情况下买入股票,这种方法如果操作得当是最获利的方法。 基本思想 反向操作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正常情况下,当大多数人对股市看好时,则应该卖出;当大多数人对股市看淡时,则应该买入。这样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前提条件 1.熊市当道反向操作的机会极少,最好按兵不动;牛市趋势形成后,应主打龙头股或热点板块,也可以观察逆势股票和走势怪异的股票;熊市或牛市行倩后期以及平衡市道中,则是反向操作法的最佳时机。 2.介入的个股,股价走势有异常迹象,但整体走势随大盘波动的个股不能介入,最多只能进行波段内的局部反向操作。 3.近两年涨幅不大的股票。 4.投资者具备的条件最重要: a.实战经验丰富,有一定的看盘“功夫”; b.心理素质稳定,不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c.有逆向意识相逆向理念,同时要有个人主见。 反向操作法的原则 在实际操盘时,反向操作法一般所遵循的原则是:大量天价,地量地价,地价时买进,天价时卖出。 即当成交资金量创天量时就应该卖出,因为这时显示了大多数人对股市看好,所以交投活跃。而在成交资金量创地量时就应该买进,因为这时显示大多数人对股市看淡,所以成交萎缩。对短线操作来说,天量和地量可定义为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最高值和最低值。实际情况表明,在正常情况下,当某个股票距近期高点下跌10%以上、成交最缩小至近期天量的1/5以下或创近期新低,换手率不足20%的时候,买入既安全又有获利区间,即可看作买入信号。当某个股票卜升10%以上,成文量放大至近期地量的5倍以上或创局部新尚、换手率不足20%时,高卖较有利,为卖出信号 理论依据 反向操作法的理论依据是股市钟摆原理。 即在正常情况下,当大多数人都在买进时,则可卖方的力量将迅速增加,可买方的力量也即将耗尽,因而股市面临着转折,或者说,股市积累的反向能量即将释放。反过来,当大部分人都在卖出时,情况也类似。这时虽然股市即将转折,但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还不能立即转向。故此法称为反向操作法。 根据股市的钟摆原理,反向操作法的操作必须在股市变化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各种分析方法基本上都发出即将转折的信号时进行,这样比较安全,但是,如果宏观基本面情况发生根本变化,就必须十分谨慎。因为这时如果进行反向操作就是真正的逆潮而动,可能招致重大损失。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应用反向操作法效果较好。
固定投入法(Fixed Input Method) 基本内容 固定投入法,又称金额平均法、平均资金投资计划和均价成本投资法,是一种摊低股票购买成本的投资方法,也就是固定投入法说,投资者可以在一定时期对自己选择的股票投入固定量的资金,同时对股价的短期波动置之不理,这样投资者所持有的高价股与低价股就可以互相搭配,使股票的购买成本维持在市场的平均水平上。 这种做法的关键在于选择不同价位的企业,找准其投资价值所在,而不是一味讲究分期。 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三点: 1、选择经营稳定、利润稳定上升的公司的优良股票; 2、有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间。如果期限较短,则效果将不很明显; 3、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且股价呈上升趋势的股票,如股价一直处于跌势,则会发生投资亏损。 具体操作 选定某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且价格波动较大的股票,在一定的期间内,不论股价是上涨还是下跌,都坚持定期以相同的资金购入该种股票。 造成每股平均购价低于平均市价的原因在于,每一时期的投资总额为一定,而当股票的市价较低时,所购买的股票数量就较多,其结果必然是在总的股数中,低价所购的股票所占的比例较大,而高价所购的比例较少,所以,其平均购价就会低于平均市价。 例如,某投资者每季固定用10000元购买某种股票。一年后他所购买的股票情况如下: 季度 投资额(元) 每股价格(元) 购买的数量 1 10000 40 250 2 10000 55 180 3 10000 50 200 4 10000 44 220 该股票在一年中的平均价格为47.25元,40000元资金能买股票840股。由于采用“固定投入法”,使股票的平均成本降为47.06元,共买入股票850股,如果他用一年的总投资额40000元都在股票价格最高的二季度时买进股票,那就只能买到730股,自然比“固定投入法”的买入数量要少。如果他在股票价格最低的一季度时投入全部资金40000元购买股票,那能买到1000股,则要比“固定投入法”买入数量多。 适用性 “固定投入法”适用于那些有定期定额来源的投资者,是一种比较稳健的投资方法。它对一些不愿冒太大风险,尤其适宜一些初次涉入股票市场、不具备股票买卖经验的股民。采用“固定投入法”,能使之较有效地避免由于股市行情不稳可能给他带来的较大风险,不致于损失过大;但如果有所收获的话,其收益也不会太高,一般只是平均水平。 优点 1、方法简便,投资者只定期定额投资,不必考虑投资的时间确定问题。既可避免在高价时买进过多股票的风险,又可在股票跌价时,有机会购进更多的股票。 2、少量资金便可进行连续投入,并可享受股票长期增殖的利益。
固定比例法(Fixed Ratio Method) 基本介绍 固定比例法是指投资者采用固定比例的投资组中,以减少股固定比例法票投资风险的一种投资策略。 这里的投资组合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保护性的,主要由价格不易波动、收益较为稳定的债券和存款等构成;另一部分是风险性的,主要由价格变动频繁、收益变动较大的股票构成。两部分的比例是事先确定的,并且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采用固定的比例。但在确定比例之前,可以根据投资者的目标,变动每一部分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如果投资者的目标偏重于价值增长,那么投资组合中风险性部分的比例就可大些。如果投资者的目标偏重于价值保值,那么投资组合中保护性部分的比例可大些。 运用举例 例如,某投资者有现款1000元,按照“固定比例法”进行投资。 首先他要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为投资组合确定一个比例。假如该比例为保护性部分和风险性部分各占50%。于是,他就得把其中的500元投资股票,另外500元投资于债券,各占50%。 在其后,根据股票价值的变化,对投资组合进行修正,使两者之间始终保持既定的比例。假如股票价格上涨,使他购买的股票价值从500元上升到600,那么,在投资组合中风险性部分就要大于保护性部分,破坏了原先各占50%的比例规定。这时要进行修正,将升值的100元按50%的比例进行分配,即卖出50元股票,再投资于债券,促使二部分的比例重新恢复到各占 50%水平。 固定比例法是建立在投资者既定目标的基础上的。如果投资者的目标发生变化,那么投资组合的比例也要相应变化。 比如其价值增长的欲望加大,投资组合中的风险性部分的比例就要加大;反之,风险性部分的比例就要缩小。 固定比例法的适用性 一般说来,固定比例法适用于中长期的稳健投资为主,另外配合一部分的风险与收益都较高的短线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