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钢铁行业的金融衍生品,很多人会想到螺纹钢、铁矿石和双焦期货。但实际上,近年来钢铁产业链的衍生避险模式和工具体系已不断完善。近日,《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除期货工具外,产业企业对商品期权工具的理解和应用也在逐步提升。 以铁矿石为例,去年铁矿石场内期权的成交量、日均持仓量分别为1159.91万手、16.90万手,日均持仓量同比增长145%,法人客户持仓占比61%。与此同时,相关钢铁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大商所“企业风险管理计划”项目,开展场内及场外期权业务。由此可以看到,在市场各方的强有力支持下,期货市场在护航钢铁产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借助场内期权 钢企实现利润再平衡 2020年年初,国内铁矿石市场及黑色金属工业品市场政策不断调整,导致价格波动幅度明显增加,业务涉及黑色金属的相关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避险的需求急剧提升。 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营钢铁”)成立于2002年,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线材生产基地。受疫情影响,2020年铁矿石价格先抑后扬,剧烈波动。对于北营钢铁来说,在市场钢材销售不畅的情况下,未来可能面临铁矿石库存价格下跌的巨大风险。公司的期货小组根据当地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综合考虑港口库存、加工利润及下游需求等因素,决定采用熊市价差策略,为铁矿石库存进行保值。 中信期货作为该项业务的服务机构,担任该公司的专业技术顾问,为其提供多元化服务。中信期货大连分公司产业客户部总监张琳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项目开始时,北营钢铁定位于对铁矿石现货库存进行套期保值,构建熊市认沽价差组合,策略是卖出2009合约540元/吨-560元/吨的看跌期权,成交均价为30.13元/吨,同时买入2009合约570元/吨-590元/吨的看跌期权,成交均价41.49元/吨。结合市场状况,分为到期行权及不行权两种情况。若期权合约不行权,企业认为,项目期内若铁矿石价格下跌,以此构建的熊市价差组合将会有所收益,可抵补铁矿石现货库存价格下跌的损失。若期权合约行权,在期权合约到期日之前,如果期货价格下跌,在被执行的情况下,企业将形成期货空单,可获利30元/吨,用以抵补损失。 业务开展期间,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涨,期货端从584元/吨上涨至645.5元/吨,港口现货端价格约上涨60.58元/吨。对于北营钢铁来说,相当于为铁矿购买的保险未触发理赔,损失仅为保险费,而现货端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促进了利润再平衡。最终,该笔业务在期现结合后实现了盈利,达到库存保值的目的,有效提升了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据介绍,北营钢铁自2014年起积极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对期现价格和基差走势的研判,进行周期性套期保值,并实现动态库存管理。为进一步增加收益和对现货头寸实现保护,公司从2015年开始增设期权研究团队,并在2020年初完成场内期权开户。截至2020年年底,公司的期权交易量累计超过1000手。 期货+期权+互换 铁矿石避险工具最齐全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3年10月,铁矿石期货在大商所挂牌上市;经过多年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后,在2018年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2918年年底,大商所上线覆盖铁矿石等品种的商品互换业务;2019年12月,铁矿石期权上市。至此,作为国际三大衍生工具的期货、期权、互换已在铁矿石品种上全部上齐,铁矿石因此成为国内首个衍生工具齐备、打通境内外衍生市场的大宗商品。 据相关市场人士介绍,铁矿石场内期权自上市以来,保持较好的市场规模和流动性,交易和套保成本相对较低。与期货工具相比,期权因其特殊的结构还可提高投资者风险管理的资金效率,更能有效地满足相关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产业企业可以直接利用场内期权来管理风险,降低对冲成本,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的效果。 “铁矿石期权是对铁矿石期货的重要补充,为产业主体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张琳表示,与期货相比,期权买方在锁定风险的同时,还能保留获得收益的可能。期权交易,最大可能的损失是权利金,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却不受限制;而且,期权买方无需缴纳保证金,可避免使用期货套保失效时追加保证金的风险;此外,期权交易的资金成本也相对较低。 采用期权进行套期保值的交易策略灵活多样,可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能更好地帮助铁矿石及相关产业上下游主体应对铁矿石价格波动的风险。场内铁矿石期权将增加企业铁矿石现货采购环节风险对冲的灵活性,帮助企业更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不同的期权组合设计,也将配合铁矿石的长期采购战略,更精准地实现套期保值目标。 不少市场人士表示,利用期权工具,通过期货公司及其风险管理子公司的专业力量,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套保人才不足的问题,并能节约企业保证金、降低企业资金压力。这些优势对于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尤为受用。对于大型综合性企业来说,期权这一更具灵活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避险需求。
截至目前,已有约20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继投入运营。尽管从权益类产品发行数量来看,仅有3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6只权益类产品,占比较低,但银行理财子公司增加权益资产配置的决心日渐凸显。 Choice数据显示,1月,招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等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累计调研52家次,涉及34家上市公司。展望后市,多数理财子公司认为,仍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 密集调研上市公司 据中国理财网统计,截至目前,银行理财子公司共发行了6只权益类产品,分别为:“工银理财·工银财富系列工银量化理财-恒盛配置理财产品”“招银理财招卓沪港深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招银理财招卓消费精选周开一号权益类理财计划”以及光大理财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阳光红300红利增强”“阳光红卫生安全主题精选”。 尽管目前权益类产品占比仍较低,但2021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正积极开展调研,把投资触角伸向更多的优秀企业。 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1月,共有14家理财子公司公调研A股上市公司52家次,涉及34家公司。调研标的方面,新宙邦最受银行理财子公司欢迎,被交银理财、兴银理财、招银理财、信银理财4家累计调研5次。稳健医疗、精工钢构、广电计量、永兴材料等公司也被重点调研。 其中,招银理财最为积极,1月累计调研14家次,建信理财和兴银理财紧随其后,分别为9家次和6家次。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月调研机构中,出现了首家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其分别于1月22日和1月31日调研了稳健医疗和宋城演艺。 继续寻找结构性机会 1月以来,A股市场行情火热,多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大关。对于A股后市走向,银行理财子公司认为仍需要寻找结构性机会。 宁银理财表示,往后需密切关注信用和流动性变化对市场风格造成的影响,高估值环境下,沿着业绩消化估值、复苏进程中的高盈利弹性去寻找结构性机会仍是策略优选。 交银理财认为,短期来看,市场表现确定性较高的行业目前仍有一定配置性价比。但是海外疫情隐忧仍然存在,部分行业在近期调整后可能出现结构性的行情,比如白电、原料药、传媒影视、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及计算机。 “我们对于行情并不悲观,由于临近春节,市场或在目前位置震荡整固。”信银理财强调,此时自下而上在科技、消费和周期板块中进行配置,将能更好地享受A股长期牛市所带来的收益。 中长期来看,交银理财称,看好“已经或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行业生态、持续提升竞争力的细分行业龙头公司、后疫情时代行业竞争格局的优化和生活习惯的变化、国际经济变化背景下持续的进口替代过程”这几个维度,“这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或许是未来2-3年我们主要投入资源挖掘合适方向的思路”。 具体从投资线索上来看,汇华理财投资经理董伟炜表示,重点看好三个投资方向:一是受益全球共振经济复苏的出口、化工和资源品等;二是线下经济的恢复,旅游、酒店、娱乐、餐饮、医疗保险等;三是高景气度的新能源、半导体、云计算等。“从自下而上角度,我们关注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需行业,将从这两个大领域中去挖掘个股投资机会。”董伟炜说。
金融界网2月3日消息 今天是2020年2月3日,星期三,欢迎关注金融界银行视点。 一、特别关注 1、哈银消费金融换帅 新总裁曾任职腾讯、京东 2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公告,核准谢云立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裁谢云立任职资格。谢云立做电商行业起家,历任腾讯电商助理总经理、京东集团微信手Q事业部营销中心总经理;2015年谢云立加入招联消费金融,曾任招联消费金融首席市场官(CMO)。据哈银消费金融最新披露数据,截至2020年12月底,其资产总额超过120亿元,贷款余额超过11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60亿元,累计服务客户超过1500万。 天眼查显示,哈银消费金融大股东为哈尔滨银行(06138),持股53%;第二大股东为度小满金融,持股30%。 2、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将关闭300多家分行,裁员1万人 德国第二大银行德国商业银行宣布,将加快数字化转型,今后业务重心将向网上银行和无现金支付倾斜。2024年将在德国的分行从目前的790家缩减至450家,这也意味着将裁员1万人左右,约占其德国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措施将为公司节省约1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的成本。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包括德意志银行、意大利裕信银行、巴克莱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国际银行共披露裁员7.7万余人。如果再加上汇丰银行裁员3.5万人,全球银行业计划裁员超过10万人。 3、个人房贷办理不受影响 业内:就地过年或催生核心城市购房需求 日前,多个城市被传“房贷暂停”。北京地区个人房贷正常放贷,深圳多家银行也未出现“房贷暂停”情况。今年,在防疫要求下,多地提倡就地过年。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该政策影响下,今年春节期间返乡置业需求或受到抑制,但核心一二线城市或迎来销售窗口期。 二、行业观察 1、中国银联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移动支付呈现三大新特点 中国银联《2020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移动支付呈现三大新特点:一是各大城市、中小城市进入数字支付时代,移动支付加快与公众数字生活对接,受益人数占比较2019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二是疫情防控加速线上便民支付场景建设,包括生鲜电商、网络直播、医疗支付等;三是移动支付付款账户首选使用网贷资金的群体值得关注,人数占比上升明显。 2、不良资产表现好于预期,银行表现值得期待 目前发布的初步评估银行业全行业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8%。这个数据比中报全行业下降10%左右的数据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大中型银行的存量不良资产被大幅度处理,历史遗留的资产质量问题得到了较大缓解。中国疫情控制做的非常好,经济复苏超预期,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质量问题可能要远远好于年中的预期。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年份,至于延期还本付息是否蕴含大量不良资产,关键还是看经济走势。 相关报告称,银行业作为市场内估值最低,体量最大,基本面转好,盈利能力最强的大行业,必然受到新资金的青睐。 3、央行流动性投放“一冷一暖” 意在稳预期 上周央行连续四天超预期大额净回笼资金,导致资金利率高企,这种操作实则也是央行对债市加杠杆苗头再起的一种“警告”,修正市场一致的宽松预期。随着上周与本周流动性投放“一冷一暖”的反转操作,目前市场对今年货币政策操作取向逐渐形成理性预期。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广义流动性拐点已现,今年宽信用的结构性特征将更为突出,即在小微、三农、制造业等经济薄弱和重点领域会继续加大信用支持,但会收缩对房地产领域的信用供给。 4、负债端压力显现 同业存单发行“水涨船高” 截至2月2日,已有包括4家大型银行及12家股份行在内的逾300家银行公布了2021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相比2020年,多家银行上调了计划发行额度。业内专家认为,在监管不断强化的背景下,银行将面临负债增长难的局面,提高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将是破局的重要选择之一。 5、北京深圳出手严防长租公寓爆雷 租金贷只能拨付给承租人 2月2日,北京市住建委官网公布《关于规范本市住房租赁企业经营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包含“住房租赁企业向承租人预收的租金数额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月租金”等规定。 6、中介套路多经营贷流入楼市 京沪最严管控来袭 在北京、上海两地监管重磅发声严查“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违规入楼市后,两地已有部分银行提高了经营贷的门槛,上调贷款利率、加强审核力度。有分析称,近期不排除一些炒作过多的城市也会面临房贷检查的工作。 三、公司视点 1、七家网贷转型小贷获批,仅一家试点全国网络小贷 黑龙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日同意佳木斯分子魔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设立,分子魔方小贷可在黑龙江区域内线上或线下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依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金可贷、林海互联网金融、易e贷、金投行、海豚金服、禹顺贷、融通资产7家网贷平台获得地方监管机构批准转型为小贷公司。 其中,获批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的仅有金可贷、易e贷、金投行3家。在三家网络小贷公司中,仅抚州新浪小贷获准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小贷业务。 2、国有大行三从业人员被罚,最高处罚被取消任职资格二年! 中国农业银行三亚分行从业人员朱立军、曾敏、王宁华因业务制度不完善、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引发重大案件;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流于形式;案件防控不力,引发重大案件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被取消银行业高级管理任职资格二年、罚款10万及警告。 3、严查!信贷资金流入房开企业,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上交30万罚款! 贵州银行六盘水分行因存在信贷资金借道“置换股东借款”流入房开企业;用贴现资金开立定期存单并质押,用于开票虚增资产负债规模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处以30万元罚款。 4、贷款“三查”不实,石河子国民村镇银行被罚30万! 石河子国民村镇银行因存在贷款“三查”不实,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被罚款30万元。该行康凯因对石河子国民村镇银行贷款“三查”不实,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行为负直接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被予以警告。 5、外汇局通报银行外汇违规案例 多家银行被罚超5000万 2月3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关于银行外汇违规案例的通报。多家银行因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银行卡项下售汇业务、违规办理边境互市贸易对外付汇业务等被处罚,最高处罚超千万,累计处罚超5000万。 案例1: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违规办理贸易付汇案 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分行未尽审核职责,违规为海南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办理离岸转手买卖对外付汇业务。处罚1197.91万元。 案例2: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青岛分行违规办理收汇案 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建设银行青岛分行未经批准,将存量境内贷款所涉债权转让至境外银行机构并收入对价款。处罚1031.5万元。 案例3:中国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东兴市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东兴支行违规办理贸易付汇案 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东兴市支行、中国建设银行东兴支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边境互市贸易对外付汇业务。对两家银行责令改正,分别处罚没款92.92万元和91.84元。 案例4: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黑龙江省分行违规办理贸易付汇案 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转口贸易付汇业务。处罚80.92万元。 案例5: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违规办理售汇案 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国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银行卡项下售汇业务。对三家银行分别处罚241.08万元、183.82万元和106.18万元。 案例6: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西安分行违规办理收汇案 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光大银行西安分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服务贸易收汇业务。处罚60.3万元。 案例7:华商银行深圳科技园支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 2017年1月至7月,华商银行深圳科技园支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处罚款239.36万元。 案例8:广发银行温州分行违规办理内保外贷案 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广发银行温州分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处罚款1764万元。 案例9:农业发展银行常州市分行违规办理结汇案 2018年6月,农业发展银行常州市分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虚假外商投资资本金结汇支付业务。对该行责令改正,处罚没款80.03万元。 案例10: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苏州分行违规办理结汇案 2018年4月至12月,华夏银行苏州分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虚假外商投资资本金结汇支付业务。处罚没款90.1万元。 案例11:浙江义乌农村商业银行违规办理收结汇案 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浙江义乌农村商业银行未尽审核责任,违规办理虚假贸易收结汇业务。处罚没款57.27万元。
受美元汇率走势和国内资金利率变化等影响,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加大。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升值空间,但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汇率运行双边波动可能性上升。专家预测,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中枢水平在6.4左右。 汇率处合理均衡区间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已脱离去年下半年的单边升值通道,转而构筑双向波动的新格局。 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动显著加大。据数据统计,以日内高价与低价的价差来衡量,1月27日至2月1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波动均超过300点,而在1月中旬,仅有1个交易日价差高于300点。 另一方面,从收盘价上看,除了开年首个交易日出现较大幅度升值以外,1月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更多呈现出涨跌交错的横盘运行态势,基本徘徊在6.46至6.48之间。 不过,无论是之前出现阶段性升值,还是最近更加频繁地双向波动,有一点贯穿始终——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此前表示,从汇率弹性看,2020年人民币弹性为4.2%,比2019年提高0.4个百分点。“当前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区间,既不会只升不贬,也不会只贬不升,这也是世界主要货币的共同特征。” 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与美元及国内资金面变化有关。具体看,美元方面,1月28日至29日,美元指数连续大跌,此时离岸人民币快速升值;2月1日,美元指数大涨,升破91,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则快速贬值。同时,上周资金面趋紧,银行间市场质押式隔夜回购利率(DR001)突破利率走廊上限,盘中最高涨至13%,对于国际资本而言,套利空间可观。但本周资金面转松,DR001跌回3%下方,中外利差缩窄。 多因素支撑升值 “短期内,人民币升值有五方面因素支撑。”中金公司分析师刘政宁表示,一是风险溢价有望进一步下行;二是中美影子利差仍有走阔可能;三是春节效应;四是全球走出新冠疫情阴霾前,我国出口或延续较好表现;五是弱美元所营造的相对友好的外部环境。 中长期来看,刘政宁认为,人民币汇率或面临回调风险: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后“出口强、进口弱”的现象难以持续,经常项目顺差将大概率收窄;另一方面,美元将在二季度后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专家称,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张明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仍面临升值压力,但多种因素变化可能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速度将下降,汇率双边波动可能性显著上升。 张明表示,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的概率很小,更可能围绕6.2至6.6的区间上下波动,中枢水平在6.4左右。
金融界网2月3日消息 截至目前,A股上市银行数量已扩容至37家,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依然是首家公布 “成绩单”的银行,也是唯一一家在2月份披露的银行,其余的36家银行多集中在3月份和4月份披露。 据金融界网统计,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等18家银行将在3月中下旬披露业绩,上海银行(行情601229,诊股)、宁波银行(行情002142,诊股)、苏州银行(行情002966,诊股)等18家银行将选择于4月份披露。 虽然距离年报密集发布期尚有时日,但是截至1月31日,已经有17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0业绩快报。其中包括5家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5家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长沙银行(行情601577,诊股)、厦门银行(行情601187,诊股)、西安银行(行情600928,诊股)。7家农村商业银行:苏农商行、无锡银行(行情600908,诊股)、江阴银行(行情002807,诊股)、常熟银行(行情601128,诊股)、紫金银行(行情601860,诊股)、青农银行、张家港行(行情002839,诊股)。而工农中建交邮这六大国有银行均未披露业绩快报。 从已披露的17份业绩快报来看,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只有上海银行不良率上升0.06 个百分点,达1.22%,其余16家银行的不良率均有下降。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江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达1.79%。总体来看,多数银行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压降。 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研究院李梦宇认为,不良贷款率“不升反降”一方面反映了部分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新增不良规模可控;另一方面,也需关注部分贷款因展期政策未纳入不良,不良暴露存在一定滞后期。 拨备覆盖率方面,股份行环比不同程度提升,风险抵补能力继续夯实,中小行中紫金银行、青农商行(行情002958,诊股)环比下降较多,但从绝对水平来看依然保持充足。 经营业绩方面,17家银行的平均净利润增速为3.13%,其中,净利润增速超过5%的有两家银行,分别是厦门银行和长沙银行,厦门银行于去年10月份挂牌上市,净利润增速达6.56%;长沙银行净利润增速达5.08%。如图所示,净利润呈现负增长的只有浦发银行,报告期内同比下降0.99%。 另外,紫金银行和江阴银行的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4.24%和-2.38%,其余营收增速均为正增长,其中,厦门银行、江苏银行、兴业银行、无锡银行的营收同比增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22.55%,15.68%,12.04%和10.06%。 李梦宇对此点评,多家银行盈利由负转正,主要由于净息差企稳,中间收入保持稳健增长,拨备计提力度持续趋缓。三季度以来,除部分城商行外,多数银行拨备计提力度减缓,银行业新增贷款损失准备规模仅为0.10万亿元。受益于多重因素带动,17家上市银行2020全年营收同比增长6.72%,多数上市银行营收均实现正增长。 平安证券也认为,2020年银行业盈利增速较前3季度明显改善,主要系拨备计提力度下降所带来的盈利释放以及营收的小幅改善所致。
2月3日,北京商报记者根据银保监会官网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4家中小银行因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领罚,涉及的违规行为主要包括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人为掩盖资产质量真实性、虚假处置不良贷款、违规转让不良资产等。“花式”掩盖不良背后,中小银行面对资产质量压力应如何“疏压”也受到市场的关注。 年内4家银行领罚 天津滨海银保监分局2月2日公示的信息显示,天津农村商业银行汉沽支行因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被罚款30万元,相关负责人也领到警告处罚。 据了解,天津农商行2010年6月正式改制挂牌成立。根据该行年报,该行2017年至2019年间不良贷款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始终保持在2%以上水平。2017年末至2019年末,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48%、2.47%、2.45%。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开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就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重点关注。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3日,年内包括天津农商行在内,已有4家银行因不良资产处置违规领罚,机构及个人共计收到8张罚单,另外涉及的银行分别为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安阳分行、莱商银行菏泽分行、阜新农商行。 从罚款数额看,机构罚款在30万-50万元不等。上述银行主要违规案由包括违规发放贷款掩盖不良资产、人为掩盖资产质量真实性、虚假处置不良贷款、违规转让不良资产等。 2020年以来,银保监会加大对银行资产质量真实性的核查力度,亦有银行因掩盖不良等问题被监管多次点名,引发市场关注。2020年6月银保监会曾一次性公示10张罚单直指贵阳银行(行情601997,诊股)以贷还贷、掩盖不良等多项违规行为,罚没金额高达260万元。2020年7月,浙江民泰商业银行宁波分行曾被罚205万元,主要因该行存在通过各种不正当方式吸收存款等违法违规行为。2020年末,该行再因通过不良信贷资产的非真实洁净转让方式隐藏不良贷款等情况,被台州银保监分局罚款90万元。 不良压力上升 事实上,银行“花式”掩盖不良的手段已引起监管部门的警觉。2020年6月24日,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 严监管之下,银行为何要违规处置不良资产、隐藏不良贷款?光大银行(行情601818,诊股)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主要原因有四点,一是满足监管指标要求,并可相应减少拨备计提增加盈利;二是出于完成内部业绩考核指标;三是由于经营监管环境变化,尤其是突发疫情冲击,部分中小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大幅上升;四是中小银行不良处置往往拿不到好的市场价格,处置成本过高,因此,有动力将不良隐藏,待日后消化处置。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陶金进一步指出,虽然2020年以来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过程中,增加了定增搭售等新手段,但中小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仍然相比大行较少,面对不良积累和处置压力,完成监管指标有困难,违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象便开始增加。 “2020年银行体系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前期监管部门估计加强了窗口指导,要求中小银行集中处置不良资产,这可能造成了中小银行的压力。”陶金补充道。 加强风控是关键 疫情暴发以来,银行资产质量面临考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空前。数据显示,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截至2020年末,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816亿元;不良贷款率1.92%,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76%,较年初下降5.1个百分点。 目前,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主要包括,清收核销、诉讼追偿、与AMC(资产管理公司)合作打包债权转让、协调组织债务重组、发行不良资产ABS(资产证券化)产品、定增“搭售”不良资产等。银行业处理不良的手段也在逐渐创新,如继监管放开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后,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率先“吃螃蟹”,成为银行业首个挂网推介个人不良贷款资产包的银行。 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银行不良生成率仍会处于较高水平。中小银行在提高资产质量和不良资产处置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也受到市场关注。 在周茂华看来,虽然今年银行业潜在不良贷款压力依然不小,但预计不良风险还是整体可控的。陶金认为,疫情的影响肯定会导致未来不良贷款的增加。但因为去年银行加大处置不良资产力度,同时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很多银行提升拨备,更加严格认定不良资产,相当于挤掉了一部分“脓包”,客观上使得这些银行能够在2021年轻装上阵。不过,考虑到监管仍有可能在金融环境相对较好的时候集中处置不良,因此不排除下半年会在监管的引导下加大对前期不良的处置。 “为提高资产质量,处置不良资产只是治标之举,更多还是有赖于银行对风控能力的提高和体系建设”。陶金进一步表示,为做好这一点,首先可以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做好当地企业和个人服务金融服务,了解和熟悉客户,减少信息不对称,以业务促风控。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事实证明那些金融科技应用更深化的中小银行的风控能力和效果都优于其他中小银行。
据外汇局网站1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印发了《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指引》”)。 《工作指引》提到,银行应在为客户开立外汇账户或与客户建立跨境业务关系时,切实落实“了解你的客户”原则,严格按照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以及跨境业务管理相关要求,使用可靠的数据或信息、独立来源的证明文件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和核实,充分了解非自然人客户受益所有人等,确保客户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以及客户身份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工作指引》要求,银行在办理跨境业务的准入和存续期间,应识别客户以下背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等级、在相关监管部门和银行的违规记录、不良记录等;客户经营状况、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受益所有人、主要关联企业与交易对手、信用记录、财务指标、资金来源和用途、建立业务关系的意图和性质、交易意图及逻辑、涉外经营和跨境收支行为、是否为政治公众人物等。 《工作指引》明确,客户有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提供虚假身份证明资料、经营资料或业务背景资料,开户理由不合理、开立业务与客户身份不相符等情形的,银行应拒绝受理其业务申请,并按反洗钱相关规定报告可疑行为。 《工作指引》提到,银行不得以跨境业务竞争和发展需要为由降低尽职审查标准,也不得以资金风险较低而降低或免于尽职审查责任。 《工作指引》还提到,经尽职审查无法排除风险或发现客户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的,银行应将其纳入高风险客户名单,并在一定时间内限制或拒绝为其办理某类或所有跨境业务。
金融界网2月1日消息 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了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073.27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复杂的国际形势,叠加突发的新冠疫情,社会经济秩序悄然改变,但变中有序,危中有机。2020年也是平安银行深化转型的开局之年,经过三年转型攻坚之战,迈入新阶段的平安银行基础更实,底气更足,打法更新,机制更稳。外因助推,内因驱动,2020年平安银行向市场提交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 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报告致辞中表示,“回顾平安银行过去四年的挑战与成就,纷繁复杂表象下的商业逻辑以及经营思想已经逐步清晰,不忘初心、回归本质、顺势而为,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折腾,厘清发展重点不盲乱,准确把握趋势立潮头’。” 该行2020年经营业绩重点表现在以下方面: 营收增长保持稳定。2020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535.42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1,073.27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净利润289.28亿元,同比增长2.6%,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各项业务均衡发展。2020年,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5.78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7.7%;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577.24亿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末,企业贷款余额10,613.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企业存款余额19,884.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2020年,该行资金条线固定收益业务实现交易净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33.9%;投资交易收益率水平连续两年领先市场。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末,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2%,较上年末下降0.67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占比1.08%,较上年末下降0.50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0.88%,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1.11%,较上年末下降0.9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 零售转型换挡升级、对公重启做精做强、资金同业提升交易能力 零售方面,面对新冠疫情,凭借近年积极推动科技赋能,及线上化运营能力,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表现出了较强的发展韧性,疫情缓解之后各项业务已得到较快恢复,经营保持稳健增长,经营风险总体可控。 据报告显示,2020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85.78亿元,同比增长10.8%,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7.7%;实现减值损失前营业利润577.24亿元,同比增长10.8%。2020年末,该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26,247.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4%;零售客户数突破1亿户,达10,714.9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4%。 三大业务模块全面发展。基础零售: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突破1.1亿户,达11,317.5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6.5%。私行财富:私行达标客户保持较快增长,达5.7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0.8%,私行客户AUM规模突破万亿,达11,288.9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3.8%。消费金融:2020年末,该行信用卡流通卡量达到6,424.51万张;2020年,该行“新一贷”新发放1,052.84亿元,其中四季度发放335.04亿元,环比三季度增长31.1%,本年各季度发放量呈稳步上升趋势;汽车金融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7.5%,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对公方面,2020年,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全面构建对公业务“AUM+LUM+平台”经营模式,进一步做精做强。2020年末,企业贷款余额10,613.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企业存款余额19,884.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3%。 对公“五张牌”初见成效。新型供应链金融:2020年末,平安好链平台上线客户数达13,152户,平台年内交易量达827.15亿元,全年融资金额319.33亿元;票据一体化:全年累计直贴业务发生额达4,491.59亿元,同比增长61.6%;客户经营平台:2020年末,数字口袋APP累计注册企业客户突破百万户,达104.0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89.1%;复杂投融:银行复杂投融资规模达10,869.39亿元,首次突破万亿,较上年末增长38.0%;生态化综拓:综拓业务各项指标跨越增长,全年银行推保险规模27.01亿元,同比增长102.9%;银行与平安集团内专业公司合作落地的新增投融资规模4,312.15亿元,同比增长65.1%。 平安银行持续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2020年,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为2,866.30亿元,同比增长19.9%;2020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户数达65.43万户,贷款余额2,828.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8.8%,在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10.6%。 资金同业方面,2020年,平安银行充分发挥做市商的职能,积极开展FICC(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做市交易业务,持续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有效巩固做市业务市场领先地位。 三大业务方向实现新的增长。新交易:2020年,该行资金条线固定收益业务实现交易净收入43.03亿元,同比增长33.9%;投资交易收益率水平连续两年领先市场;该行利率互换交易量、黄金交易量和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9%、9.4%和1.4%;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2020年度银行间本币市场评优中,该行获得十二个机构奖项;其中“核心交易商”、“优秀债券市场交易商”等4个奖项位列榜首。新同业:该行“行e通”在平台交互、功能服务、系统架构等方面完成重构升级,2020年,同业机构销售业务量8,058.12亿元,同比增长59.9%。新资管:2020年末,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6,481.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8%,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4,635.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2%,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由上年末43.6%提升至71.5%。2020年12月末,平安银行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总资产54.30亿元,净资产51.71亿元;2020年实现净利润1.65亿元。 资产质量全面改善,风险抵御能力大幅加强 应对疫情影响,平安银行进一步加大贷款和非信贷资产的拨备计提、不良资产核销处置和清收力度,资产质量指标持续改善,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较好水平。 据年报显示,平安银行不良额、不良率、及不良生成率较年初均大幅下降。其中,逾期贷款余额占比1.42%,较上年末下降0.6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1.18%,较上年末下降0.4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生成率1.86%,在疫情影响下仍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此外,该行拨备覆盖率201.40%,较上年末上升18.28个百分点;逾期6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9.78%,较上年末上升29.44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268.74%,较上年末上升45.85个百分点。 2020年末,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1.13%,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较9月末下降0.19个百分点。自8月开始,零售月新增不良贷款已呈现回落趋势,年末主要产品的不良率均已出现拐点,并趋近疫情前水平。同时,平安银行加强问题资产清收处置,确保疫情影响下对公资产质量整体可控。2020年末,企业贷款不良率为1.24%,较上年末下降1.05个百分点。2020年,平安银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0.68亿元,同比增长22.0%。 科技赋能、数字化经营、线上化运营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平安银行将“科技引领”作为战略转型的驱动力,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夯实科技基础,强化数字化经营、线上化运营能力,推动该行向“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转型。 在零售业务方面,平安银行信用卡新核心系统成功切换投产,是业界首个将关键核心业务系统由大型机集中式架构迁移到PC服务器分布式架构的成功案例;该系统支持十亿级交易用户及日交易量,多项技术指标位居业界第一。对公业务方面,智慧应用中台投产上线,实现客户管理、产品管理、营销管理、队伍管理、案例库的全面数字化,新场景开发上线时间平均缩短约40%、节省人力成本约25%。资金同业业务方面,“行e通”系统在平台交互、功能服务、系统架构等方面完成重构升级,持续为同业机构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风险管理方面,智慧风控平台持续迭代升级,完成新系统的全面切换,并开发上线移动端智慧风控APP。 报告显示,平安银行正在构建领先的基础设施平台,不断完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一是持续推进分布式架构转型,2020年末,该行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已在500多个项目中推广使用;二是加强开发运维一体化工具平台“星链平台”(Starlink)的部署推广,2020年末,该行已有超过97%的应用通过Starlink平台发布,研发和交付效率持续提升;三是持续升级开放平台,提升开放银行能力,2020年累计发布超2,500个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服务;四是加快“星云物联网平台”的推广,2020年12月22日,该行与具有独立通讯频道的商业卫星龙头企业合作发射了国内金融业首颗物联网卫星“平安1号”(天启星座08星),“平安1号”卫星与“星云物联网平台”是“星云物联网计划”的重要构成;五是通过持续自动化、智能化转型,该行运维自动化水平达93.6%,测试自动化覆盖率达68.2%。 积极抗疫扶贫,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平安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湖北省慈善总会捐款3,000万元,支持当地疫情防控工作;向特定客户提供延期还款、减免利息费用、提供征信保护等关怀政策。积极摸索“抗疫+扶贫”新模式,构建“抗疫物资专属通道”,首批直接对接湖北一线的17家医院和医疗机构。通过AI科技实现足不出户办理业务等措施,全面保障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 平安银行产业扶贫项目在持续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基础上,全力以赴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紧跟新基建及绿色发展趋势,依托产业扶贫贷款、扶贫政府债、扶贫企业债等多种模式,升级“育人才、孵产业、塑品牌、拓销路”的扶贫闭环。深入探索乡村振兴服务模式,通过融资、融智、品牌和科技赋能,推动综合金融与三农场景相结合,致力于打造集政府、农业龙头企业、银行、保险、农研院所于一体的产业振兴共建平台。2020年,该行新增投放产业扶贫资金127.55亿元,惠及29万贫困人口;产业扶贫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资金253.09亿元,惠及81万贫困人口。 此外,平安银行持续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力度,切实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决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据悉,2020年,该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达70%以上;2020年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3.4%,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72.2%;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8.8%。 转型四年,平安银行“零售银行”、“科技银行”两大标签愈加鲜明。面向未来,平安银行零售转型还会接受新的挑战,也会面临新的机遇,但核心仍是不忘初心、回归本质、顺势而为。 平安银行表示:将把智能化零售银行做得更扎实、更务实,更有竞争力,不断深化转型,真正实现全面起飞,迎来零售转型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