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诉讼 “诉讼”一词,在外国有多种词语表达方式,如拉丁文的processus,英文的process、procedure、proceedings、suit、lawsuit,德文的prozess等,其最初的含义是发展和向前推进的意思,用在法律上,也就是指一个案件的发展过程。 目录 1 现代意义上的诉讼 现代意义上的诉讼 现代意义上的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法律活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四点: (1)诉讼是一种有效的“公力救济”方式 在社会系统中,不同社会主体(两方或两方以上)之间因利益冲突而引起的争议和纠纷可能以多种方式解决: ①自行解决与和解。这是最常见的方式,就被损害权益的恢复和补偿而言,这是不动用公共权力的“私力救济”。 ②调解与仲裁。这是在上述方式力所不能及时可能采用的方式。其特点在于参与解决社会系统主体间利益冲突的第三方或新的一方的出现。该第三方或新的一方出现的目的,在于劝导发生利益冲突的各方消除对抗,提出争议权益的处置和补偿办法,或对其做出裁决。但调解的基础是争议各方的自由意志,仲裁通常也是以争议各方事前约定为前提。 ③诉讼。它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法律权威的接受与服从。显然,以诉讼这种强制性、权威性的手段实施“公力救济”,一方面是由于私力救济的力所不及,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维护统治秩序的需要。因为社会冲突的适当解决不仅关系个体权益,而且关系统治秩序和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因此必须由社会控制系统或国家介入,以社会控制系统或国家强制力进行处置。公共权力的使用以及对诉讼结果的确认,往往使诉讼成为一种合法的、最有效的、从而也是最终的冲突解决手段。 (2)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 在这个意义上说,诉讼法也就是程序法。诉讼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其规范性,这种规范性表现在: ① 诉讼请求必须符合法律规范。不仅诉讼请求的根据必须在法律上是存在的,而且诉讼请求本身(如赔偿损失、没收财产、判处徒刑等)也是法律上所允许的。 ② 诉讼还必须按照法律预先确立的具体程序进行。不仅是当事人,即便是法官也不能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③ 诉讼裁决的根据还必须是法律规范,任何与立法相抵触的情理或道德规范不能作为解决冲突的根据。这种法律规范性,正是诉讼作为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重要解决方式所具有的完美形象和能够被当事人及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基本根据之一。 (3)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 诉讼既是法治系统的一种结构形式,又是这一系统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包括提起诉讼、法院的审理和裁决、执行等。而对这一过程的推进,又是通过调查与辩论,对事实问题与法律问题的争议、对抗、妥协与裁决等多种法定的动态流程来实现的。构成要素的复杂性、程序化处理方式以及时间上的延续性,使得诉讼具有一定的运作成本。而这种诉讼运作的成本和诉讼裁决的权威性,使一项特定的诉讼虽然是一个过程,但却不能反复运作。 (4)诉讼基本上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 诉讼法上通常所说的“三方组合”实际上就是三元结构系统典型的“三元结构(Triad Structure)”模式为:原、被告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而法官居于其间作为权威的仲裁者解决原、被告之间的争议和冲突。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种诉讼结构为适应社会冲突和诉讼争议的实际状况可能发生一些变形。如在中国的刑事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也是诉讼当事人,他与检察机关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场同时充当控诉者。而在民事案件中,各国大都将有独立利益的其他人列为诉讼的第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的争议者就不限于原、被告两方。当然,不管怎样变化,三元结构仍然是诉讼系统中的基本结构模式,在诉讼关系和诉讼系统的运行方式中起主导作用。
什么是证券投资基金账户 证券投资基金账户简称“基金账户”(上海为F字头账户),是只能用于买卖上市基金的一种专用型账户,是随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为方便投资者买卖证券投资基金而专门设置的。该账户也可用于买卖上市的国债。 基金账户是指登记结算登记机构为投资人开立的、记录其持有的、基金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份额余额及其变动情况的账户。 目录 1基金账户的分类 2基金账户的办理程序 3相关条目 基金账户的分类 基金账户分为基金交易账户和基金TA账户。一般我们所说的基金账户(基金账号)是指基金TA账户。 基金TA帐户是投资者持有某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的基金帐号,是TRANSFERAGENT的简称,主要用来记录投资者基金帐户的情况。 基金交易帐户是银行为投资者设立的用于在本行进行基金交易的帐户。投资者通过银行代销网点办理基金业务时,必须先开立基金交易帐户。该帐户用于记载投资者进行基金交易活动的情况和所持有的基金份额。基金交易账户是投资人通过该销售机构买卖基金份额的变动及结余情况的账户。 基金账户的办理程序 (1)投资人可以前往开放式基金直销中心或代理销售网点(包括证券公司营业部、银行营业网点等)办理开户。 (2)基金开户机构受理投资人开户申请后,于当日(T日)收市后将开户申请数据发送基金登记注册机构。登记注册机构于T+1日返回开户处理结果。开户机构在T+2日为投资人打印基金账户卡,投资人当日即可使用该账户继续开立交易账户。 (3)投资人提交的开户资料与基金登记注册机构数据库中账户记录重复时,注册机构将不受理该投资人的开户申请。 (4)基金账户卡是投资人办理开放式基金业务的重要凭证,如果不慎遗失或损坏,投资人应当立即向基金开户机构申请办理账户冻结或挂失补办。 相关条目 人民币普通股票账户 人民币特种股票账户 证券投资基金账户
什么是证券、期货投资咨询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是指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为证券、期货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 目录 1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的内容 2申请设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条件 3申请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审批程序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的内容 1.接受投资人或者客户委托,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 2.举办有关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 3.在报刊上发表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的文章、评论、报告,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传播媒体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 4.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网络等电信设备系统,提供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服务; 5.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形式。 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必须依照规定,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未经中国证监会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从事各种形式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证券经营机构、期货经纪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事超出本机范围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的规定。 申请设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条件 申请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1.分别从事证券或者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有五名以上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同时从事证券和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的机构,有十名以上取得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专职人员;其高级管理人员中,至少有一名取得证券或者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 2.有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注册资本; 3.有固定的业务场所和与业务相适应的通讯及其他信息传递设施; 4.有公司章程; 5.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 6.具备中国证监要求的其他条件。 证券经营机构、期货经纪机构应当符合上述条件,方可申请从事超出本机构范围的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其他从事咨询业务的机构,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兼营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 申请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审批程序 申请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机构,按照下列程序审批: 1.申请人向经中国证监会授权的所在地地方证管办(证监会)提出申请,地方证管办(证监会)经审核同意后,提出初审意见; 2.地方证管办(证监会)将审核同意的申请文件报送中国证监会,经中国证监审批后,向申请人颁发业务许可证,并将批准文件抄送地方证管办(证监会); 3.中国证监会将以公告形式向社会公布获得业务许可的申请人的情况。 申请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机构,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1.中国证监会统一印制的申请表; 2.公司章程;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4.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人员名单及其学历、工作经历和从业资格证书; 5.开展投资咨询业务的方式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6.业务场所使用证明文件、机构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机号码; 7.由注册会计师提供的验资报告; 8.中国证监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业务方式、业务场所、主要负责人以及具有证券、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资格的业务人员发生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向地方证管办(证监会)提出变更报告,办理变更手续。
什么是财政性货币发行 财政性货币发行是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而引起的货币发行。由于财政性货币发行是出于弥补财政赤字的目的,而非生产流通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它是一种超经济发行。 目录 1财政性货币发行与税收的区别 财政性货币发行与税收的区别 税收和财政性货币发行都能增加国家的货币收人,而且都是国家强制、无偿地取得的,但两者又有诸多方面的区别: (1)在财政收入中的地位不同。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人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而财政性货币发行则是在国家的税收、利润上缴等经常性收入和内外债收人不能满足支出需要采用的一种收人手段,而非所有国家在任何时期都采用。 (2)对货币流通的影响不同。税收是国家按照预定标准对既有的国民收入的各部分进行分配,只改变部分国民收人的占有状况,不影响流通中的货币总量。而财政性货币发行则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并将过量发行的这部分货币转归国家支配,因此,它是用增发货币的方式增加国家财政收人,改变不同主体对国民收人的占有状况。 (3)取得收人的渠道不同。税收是国家在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向经济单位和个人课征的收人,而财政性货币发行则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向流通中多投放货币。
什么是财务本质 财务本质是关于财务工作实践具有根本规定性的范畴,是对财务对象、财务属性、财务职能、财务特征的高度概括。 目录 1财务本质的几种观点 2财务本质的表述 财务本质的几种观点 1、货币关系论。 这是前苏联学者较早提出并长期坚持的观点。苏联学者 N.日夫加克指出:“企业、联合公司和国民经济各部门财务是一种特定的货币关系体系。这种货币关系体系客观地发生于货币基金形成和使用时。这些货币基金在产品(劳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被用来为资金周转服务,用来分配企业、联合公司和上级主管部门收入,以及用来对其经济活动实行监督。”这一观点在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有过较大影响,正如黄菊波表述的:主张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商品生产的存在,必然导致价值规律存在并发生作用,而价值规律又必然通过货币和货币关系来反映和表现,企业财务就是物质生产领域里利用价值形式来反映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进行核算,计算生产耗费、成本、价格和盈利,进行社会产品和企业纯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2、资金运动论,也称资金关系论。 较早出自1964年邢宗江等人。到80-90年代仍有很多学者坚持这一观点,认为:“财务是企业和行政、事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企业等单位的资金运动称为财务活动,资金运动所体现的经济关系称为财务关系。” 3、价值分配论或分配论。 张国干等人认为:财务是“企业为实现生产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经济职能作用下,对生产要素分配和生产成果实现及其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体系”,财务的实质“是个分配问题,分配是财务活动中存在的特殊矛盾,体现了财务关系的性质,制约着财务活动的内容”。王广明等人认为:“企业财务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企业为主体所进行的微观价值分配活动,以及这种活动中所形成或体现的经济关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财务是一个分配范畴,是对总产品价值的分配活动。财务关系所反映的是建立在价值分配活动及其相应的管理活动基础上人们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4、本金投入及收益论。 这种观点认为:资金按经济性质与用途可分为本金与基金,本金是各类经济组织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垫支的资金,具有周转性与增值性等特征;而基金是国家行政组织和各类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而筹集与运用的专项资金,具有一次收支性与无偿性等特征。财务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特定经济关系。这样,可以把基金与本金加以区分,并划清财务与财政、信用的界线,突出财务的经济属性。 概括这几种观点,可以发现,这些观点对财务本质的描述都停留在货币、资金、本金等“价值流”的层面上。而从西方财务研究的内容来看,在对融资政策、财务结构、投资规划、利润分配、公司改组等一系列财务基本问题的分析阐述中,始终渗透有“权利”的综合考察。单纯从“价值”来论述财务问题,似乎失之有偏。财务管理应不是简单的对资金运动的管理,而是借助于资金运动的管理实现产权管理,是“价值”与“权利”的结合。如果说,“价值”是从财务活动的现象中或从“物资流”中抽象出来的带本质的东西,那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支配这一价值的“权利”则是隐藏在“价值”背后更为抽象、更为实在的带支配能力的本质力量。 财务本质的表述 (1)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有利于体现财务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会计这一最相近的学科),更有利于体现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本质。 (2)“财权流”是在吸取了“本金论”、“资金运动论”等“价值流”的优点并考虑到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思想下得出来的。财权是“财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权力”的结合,即“财权”=“财力”+(相应的)“权力”。这里的“财力”表现为一种价值,是主体的财务资金或资本,而相应的权力便是支配这一“财力”所具有的权能。用“财权流”来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一方面可用“财力”的流动来替代“资本”、“资金”等“价值流”,发挥它们在理论上的优势,而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企业“应收”、“应付”等项目与其说是资金或资本,不如说是一种“权力”或“财力”,用“财权流”来表述更加贴近现实。另一方面,与财力相伴随的“权力”实际上就是有权力处理双方“财务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资金运动论”及“本金投入与收益论”不能反映财务关系的缺陷。 (3)“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明,有了独立财权的企业才能成为财务主体,才能有自己的财务目标,才能独立地处理企业与外部的财务关系,并独立行使企业的财务职能。 总之,用“财权流”作为现代财务的本质表述,既充分体现了其他几种理论的优势,又反映了财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特殊性,注重了“价值”与“权力”的高度融合,更好地体现了财务的本质特色。
财务公司概述 财务公司是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机构。各国的名称不同,业务内容也有差异。但多数是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主要吸收存款。中国的财务公司不是商业银行的附属机构,是隶属于大型集团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我国的财务公司都是由企业集团内部集资组建的,其宗旨和任务是为本企业集团内部各企业筹资和融通资金,促进其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我国企业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国家为了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盘活企业内部资金,增强企业集团的融资能力,支持企业集团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的道路,于1987年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即东风汽车工业集团财务公司。此后,根据国务院1991年71号文件的决定,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也相继建立了财务公司。 目录 1 财务公司兴起 2 财务公司的主体 3 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4 我国财务公司的特点 5 我国财务公司的主要作用 6 我国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 7 国内外财务公司的比较 8 国内财务公司的发展建议 财务公司兴起 财务公司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主要有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两种类型。 1.美国模式财务公司是以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商品销售为特色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依附于制造厂商,是一些大型耐用消费品制造商为了推销其产品而设立的受控子公司,这类财务公司主要是为零售商提供融资服务的,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和德国。目前,美国财务公司产业的总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美元,财务公司在流通领域的金融服务几乎涉及从汽车、家电、住房到各种工业设备的所有商品,对促进商品流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英国模式财务公司基本上都依附于商业银行,其组建的目的在于规避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因为政府明文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投资业务,而财务公司不属于银行,所以不受此限制,这种类型的财务公司主要分布在英国、日本和我国的香港。 财务公司的主体 在我国,财务公司是指依据《公司法》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设立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及产品销售提供金融服务,以中长期金融业务为主的非银行机构。 国际上,财务公司一般可分为企业附属财务公司和非企业附属财务公司。企业附属财务公司由企业(主要是大型制造业)设立,为本企业服务,但服务范围可能不完全局限于本企业。非企业附属财务公司包括银行附属财务公司、银企合资财务公司和独立财务公司。银行附属财务公司是由银行控股,因规避监管、实现金融创新和弥补银行的不足而设立,同时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银企合资财务公司是银行和企业出于金融创新规避监管或促进产融合作的考虑而设立,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独立财务公司一般是没有母公司的财务公司,规模较小,比较灵活,在某一方面提供融资服务。 财务公司的业务范围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我国财务公司可从事下列部分或全部业务: 吸收成员单位3个月以上定期存款。 发行财务公司债券。 同业拆借。 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 办理集团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 办理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及贴现。 办理成员单位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 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 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 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代理业务。 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 境外外汇借款。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在服务对象上,由于我国财务公司都是企业附属财务公司,因此我国财务公司一般都是以母公司、股东单位为服务重点,但同时也为其他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我国财务公司的特点 1.业务范围广泛,但以企业集团为限。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只限于企业集团内部,主要是为企业集团内的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财务公司的业务包括存款、贷款、结算、担保和代理等一般银行业务,还可以经人民银行批准,开展证券、信托投资等业务。 2.资金来源于集团公司,用于集团公司,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集团公司和集团公司成员投入的资本金,二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在财务公司的存款。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为本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少量用于与本集团公司主导产业无关的证券投资方面。由于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运用都限于集团公司内部,因而财务公司对集团公司的依附性强,其发展状况与其所在集团公司的发展状况相关。 3.接受企业集团和人民银行的双重监管。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其股东大都是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因而其经营活动必然受到集团公司的监督。同时,财务公司所从事的是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必须接受人民银行监管。 4.坚持服务与效益相结合、服务优先的经营原则。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有其自身的经济利益,但由于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内部的机构,且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大都是财务公司的股东,因此,财务公司在经营中一般都应较好地处理服务与效益的关系,在坚持为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良好金融服务的前提下,努力实现财务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我国财务公司的主要作用 1.在资金管理和使用上,促使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财务公司成立前,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之间不直接发生信贷关系,经常会出现一些企业资金十分紧张,而另一些企业资金闲置的状况。财务公司成立后,成员企业成为了财务公司的股东,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各成员企业的资本来进行一体化经营,同时财务公司可以运用金融手段将集团公司内务企业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筹安排使用,这样能加快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之间资金结算的速度,避免“三角债”发生,从而从整体上降低集团公司的财务费用,提高集团公司资金的使用效率,加速集团公司资产一体化经营的进程。 2.财务公司以资金为纽带,以服务为手段,增强了集团公司的凝聚力。一方面,财务公司将集团公司一些成员企业吸收为自己的股东,用股本金的纽带将大家联结在一起;另一方面,财务公司吸纳的资金又成了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信贷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从而将集团公司成员企业进一步紧密地联结起来,形成一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 3.及时解决企业集团急需的资金,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由于各种原因,企业经常出现因资金紧缺而影响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情况,财务公司成立后,它比银行更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能及时为企业提供救急资金,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4.增强了企业集团的融资功能,促进了集团公司的发展壮大。财务公司不仅办理一般的存款、贷款、结算业务,而且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特点,积极开展票据、买方信贷等新业务,为企业扩大销售、减少库存等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5.有利于打破现有银行体制资金规模按行政区域分割的局面,促进大集团公司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存在纵向设置、条块分割等问题,资金管理体制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进行分级管理的,资金的跨地区流动比较困难。中央企业在地方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而财务公司可以突破地区的限制,向不与集团公司总部在同一地区的成员企业筹集、融通资金,向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建设项目的按期开工。 6.促进了金融业的竞争,有利于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所有金融机构中,财务公司还是相当弱小的,远不能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竞争,但为了生存,财务公司必须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争取客户,这在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其他金融机构深化改革、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 我国财务公司存在的问题 1.监管政策与配套措施亟待完善 (1)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而且对财务公司的准入条件较低,而财务公司的资金来源于企业集团内部,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财务公司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2)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只限于企业集团内部,主要向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这不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3)目前,政府对财务公司的限制较多,这既不利于扩大资金来源、加强资金跨地区横向流动,也不利于为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财务公司整体发展不平衡 (1)规模实力悬殊较大。财务公司之间的规模与实力悬殊较大。全国规模最大的财务公司——中石油财务公司的资产已近1000亿元,而规模最小的财务公司,总资产仅过亿元。 (2)经营状况差别较大。从财务公司的类别来看,处于不同行业的财务公司经营状况有较大的差别:一是经营规模差别大,石油、化工、电力行业的财务公司由于集团公司及财务公司自身的规模较大,实力较强,金融服务的空间也大;二是经营业绩差别较大,电力、石油类财务公司经营状况比较稳定,而制药、建材及贸易类的财务公司经营状况不太稳定。 (3)业务开展的深度差别较大。一是同一业务开展的深度不一样,主要是在业务操作的规范性、效率、服务质量、发挥作用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不同;二是业务开展的广度不一样,业务品种齐全程度有差别。 国内外财务公司的比较 我国财务公司同国外的财务公司虽然在属性(附属型公司)、功能(为主体服务)上基本一致,但在外部环境、管理手段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是: 1.自下而上的建制和发展的外部环境 (1)国外财务公司受政府的限制较银行受政府的限制要少,有些财务公司(如英国模式财务公司)本身就是为了规避政府对银行的严格监控而设立的。政府对财务公司一般实行资产负债管理,不进行总量和规模控制,这有利于财务公司开展业务创新、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效率。而我国在这方面恰恰相反,财务公司受政府的限制较银行受政府的限制要多。 (2)国外财务公司所处的金融市场环境较好,而且财务公司进入金融市场几乎不受限制,财务公司可以很方便地在金融市场开展融资活动,因此资金来源充足。而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还很不完善,并且对财务公司的准入要求很低,资金来源于集团公司内部,资金严重不足,这也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财务公司的发展和功能的发挥。 (3)国外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较宽,不受地区和行业限制,如美国模式的财务公司主要是向经销商、最终用户提供资金支持以促进产品销售,“拉动”附属主体的发展。而我国财务公司的资金运用只限于企业集团内部,向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这不利于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4)国外的财务公司可以根据母公司发展的需要自主设立分支机构,而我国的财务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既不利于扩大资金来源、加强资金跨地区横向流动,也不利于为集团公司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较高 (1)国外财务公司有近百年历史,有一支业务能力很强的员工队伍,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而我国财务公司成立的时间不长,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员工队伍年轻,管理经验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 (2)国外财务公司的资金实力远不如银行,财务杠杆程度很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其还能够生存下来并不断壮大,这本身就有力地说明这些财务公司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很高,生存发展能力很强。例如,美国10大财务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平均资产收益率达到12.7%,远远高于周期银行资产收益率的 0.4%,即为银行资产收益率的32倍。这无疑是财务公司素质高、管理水平高的最好证明。而我国财务公司由于对企业集团的依附性很强,其经营状况与集团公司的状况有很强的相关性,因而在客观上不利于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国内财务公司的发展建议 国内外财务公司上述两方面的差异,也正是我国财务公司目前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我们不难得出下述结论,即我国的财务公司要发展壮大,必须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中央银行应积极改善财务公司的外部环境,为财务公司扩大发展空间。首先,中央银行要充分认识财务公司发展的积极作用,把支持财务公司发展当作分内的工作。其次,充分体谅财务公司目前的困难处境,为财务公司排忧解难,放宽政策,取消对财务公司在经营业务、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分支机构设立等方面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再次,积极培育金融市场,提高财务公司准入要求,可考虑将财务公司定位为银行外的不能吸收储蓄的中短期集团公司附属融资机构,资金运用以中短期融资为主,资金来源以吸收集团公司内企业存款、向银行直接借款、发行财务公司债券三个渠道为主。这样既考虑了普遍性,又符合国际惯例,也给予财务公司一定的自由度,突出财务公司作为一种金融机构的特色。 2.企业集团应重视和发挥财务公司的作用,高度重视财务公司在企业集团发展中的战略意义。除了提高认识,集团公司要从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给予财务公司配合和支持。同时,以财务公司为主体,培育企业集团的内部金融服务体系,增强企业集团的金融运作能力。 3.财务公司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增强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外部环境一定的情况下,一个财务公司能否生存和不断发展壮大,关键取决于该财务公司自身发展能力的强弱。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努力提高财务公司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财务公司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当地金融机构以及集团公司和成员企业的大力支持,争取尽早获得一个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要在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搞好金融产品的创新等方面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以切实增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
什么是负收益曲线 负收益曲线是指一种表示短期证券利率高于相同品质的长期证券利率的曲线。 目录 1 负收益曲线的分析 负收益曲线的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长期投资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因此,大都是长期证券的利率人于短期证券,长期投资的收益大于短期投资。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有时也会发生某种例外。 例如,如果长期利率过高,以致借款人普遍拒绝接受这种借款而转向短期借款,结果,短期投资需求就会大1二长期投资需求,短期利率也会相应上升,长期资金的收益则会保持不变或相对甚至绝对下降。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短期证券利率高于长期证券的现象。由此所形成的曲线,就成了一种长期投资收益反而比短期投资收益小的收益曲线,即负收益曲线。
財富安全 — 中國社會的最大難題 第九屆《財富》全球論壇於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這是財富全球論壇第三次在中國舉辦。隨著89名掌控全球財富引擎的跨國公司CEO陸續到京,各路媒體記者的爭先報道,論壇的氣氛漸進高潮。 財富永遠是人民關註的焦點,當財富達到一定的程度時更讓人關心的是財富的安全問題。最近社科剛剛亮相的暢銷書《中國力量》中就提到這樣一個話題:其實在中國的社會中,難的不是富有者的“兼濟天下”,而是富有者的“獨善其身”——“財富安全”其實才是中國社會的最大難題。 毋庸諱言,比起西方經濟大國的財閥們來,中國算得上有財富的富豪隊伍仍然具有較大的隨即性和不規範性,這和轉型時期中國市場經濟社會的某些政策、法律的不完善以及其他各種複雜的社會因素不無關係。有人曾經說過,在西方國家,一個人只要平時關註經濟領域的相關消息,特別是關註股市動態,即使那些富豪排行榜還沒有出來,他也可以依據所得知的消息對富豪榜的排名猜個八九不離十,但在中國,包括國家統計局在內,沒有哪個機構和個人能夠準確判斷出中國的富豪排名,甚至對“誰真有錢”這樣的問題也無法回答。關註財富安全背後的實質問題,最重要的是瞭解財富的來源,註重對合法財富的保護和對非法斂財的打擊。 由於憲法和法律規定的不明確,中國的私有財產尚處於法律保護的次要狀態。憲法規定了“公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對私有財產甚至連“保護”也不說。如果說,法律價值取向和巨集觀政策對私有財產的歧視,還只造成了中國有產者們的擔憂,那麼,實踐中有關機構和官員對私有財產的肆意侵害和保護義務上的不作為,則使富豪們實實在在地承受著利益的損害。一位私營企業主曾經對筆者推心置腹地說:“別看我們有了一點錢,錶面上風光,但暗地裡,我們比窮人更小心翼翼,更害怕政府官員,因為他們隨時可以讓你吃不了兜著走。”“發財之前,我很自由和愉快,發財之後,我反倒覺得沒有了安全感。”另一位富豪的這般感慨,反映了中國富豪們普遍缺乏財富安全感的實際狀況。在中國,對於私有財產的保護沒有完備和全面的法律支撐。這種私有財產的不安全感,透過中國大量的資本外逃表露無遺。一項統計說,中國每年大約有20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流到國外,權威人士估計,其中以民營企業所有者為主體的富人的私人資本不在少數,“他們多數把錢存在外國銀行而不是去投資,認為那裡安全”。 按常理來說,對國家各領域產生重要影響的社會群體應是“強者”,然而,就他們更易受到犯罪分子的不法侵害,並越來越頻繁地被當作“靶子”來看,沒有足夠安全保障的富人階層,顯然又是名符其實的“弱勢群體”。這就是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顯而易見的“仇富”問題,對於中國富人來說,生命安全的威脅其實更多的來自其擁有的私有財產。 針對這些現狀,有專家和媒體曾經大聲疾呼應當在憲法層面認可私有財產的地位和給予平等保護,併在其他法律和政策層面完善對私有財產的規範。只有從巨集觀政策和憲法層面消除了人們對私有財產安全問題的擔憂,才可能真正促使全社會積極投身於積累資產發展經濟。這種積極心態和更廣泛層面的參與,又能使市場競爭更加規範,更加富於理性,更有助於抵制少數人的不法斂財行為。 中國企業聯合會副會長艾豐先生說:“我認為中國只有造就一個不僅自己創造的財富能夠安全地在這裡存在,外邊有錢的人也覺得你這兒安全而到你這兒來,這個國家才能富。就像土壤一樣,你能把財富這個養分留下,而不是一下雨全沖走,這個土地才是肥沃的。所以一定得把群眾這個觀念轉變過來。” 如今在中國改革開放大步向前邁進的時候,如何解決“財富安全”這個中國社會的最大難題才是中國改革開放穩步前進的關鍵所在! 在《中國力量——以樓忠福和廣廈為坐標》一書中,作者說得很好:“‘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絕對不是偉大的文化,‘劫富濟貧’的社會更不是一個偉大的社會。我們必須緊記哈耶克的話,“沒有財產權利就沒有正義”——在上個世紀中後期發生的那些讓人毛骨悚然、慘無人道、讓一個民族蒙羞、讓一個國家幾乎崩潰的歷史,其實是先從剝奪有產者的財產和有地者的土地開始。如果看不到這點,或者不承認這點,那就是當代知識分子的悲哀、中華民族的悲哀,那麼我們還是有可能再次坐上“開往春天的地鐵”,然後在地獄的終站下車。 目录 1財富安全研究和咨詢機構 2參考資料: 財富安全研究和咨詢機構 國際財富安全研究和咨詢機構專註於私人財富安全策略研究和咨詢。他們在有形財產安全(比如個人資金、銀行開戶)、產業安全(比如境外企業、離岸公司籌劃)和無形資產安全(比如功能變數名稱、商標、網站、郵件)方面,為客戶提供相關法律、法規、國際慣例、產業狀況的介紹、解釋、分析和對比,就容易忽視的關鍵問題作有價值提醒,防範服務商的誤導和失誤。以增加客戶瞭解、減少客戶誤解、促進正確決策,盡其可能的增加私人財富的安全性。減少客戶在此方面的顧慮。 有些財富安全機構(比如WONGSLLC)專門為亞洲和北美客戶,尤其華人客戶提供相關領域的咨詢服務。幫助客戶解決疑難問題。因其專業、低調和私密得到客戶信賴。 客戶往往發現他們的意見是獨到的,因此也往往對自己的財富有了新的理解和安排。 不難看出,私人財富安全的概念,已經從傳統的資金安全,包括富人門瑞士銀行、離岸銀行、私人銀行方面的安全服務,擴充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產業安全和信息時代背景下的無形財產安全。包括境外企業、離岸公司安全構架、功能變數名稱、商標、網站、郵件系統等的安全。 參考資料: http://www.wongsllc.com/media/fortune/070721-cfaqzgshzdnt.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