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货币回笼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在其经济活动中所收入的现金,一般都按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除保留必要的库存备用金外,都要存入其开户的银行。居民个人的货币收入,国家也鼓励储蓄。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从1950年开始按年编制现金出纳计划。银行将各部门、各单位和城乡居民存入银行的现金按不同类别分项编列现金回笼计划,主要项目有: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储蓄存款收入、税捐收入、农村信用合作社收入、邮局汇兑收入等等。从这些方面存入的现金,都可称为货币回笼,这些项目称为货币回笼渠道。前两项称为商品(服务)回笼,后几项称为信用回笼。一般来说商品回笼的数额要占货币回笼总额的70%左右。这就是从回笼现金的过程和渠道方面理解的货币回笼。狭义的货币回笼,指一定时期内存入银行的现金大于从银行支取的现金的差额,即银行收入总额减去银行支出总额,差额为正值(>0)时即为货币回笼,又称现金收差或现金净回笼。 方法 货币回笼国家虽然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货币回笼,但主要依靠间接手段,即依靠充足优良的商品劳务供应、适宜的市场价格、有吸引力的金融业务(包括储蓄、保险、信托等业务)和完善的法制(包括财务管理法规、税收管理法规、金融法规),将流通中的现金最大限度地组织回笼,使这些游离中的货币投入社会再生产,增加社会资金的积聚,保持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货币回笼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规律。在中国,一般来说,每年的上半年是货币回笼季节,可将上年6~12月投放的货币回笼80%左右;全国各大中城市绝大多数是回笼地区;在各产业部门中,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业是主要的货币回笼部门。 主要手段 货币回笼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延续了8月份以来的大幅回笼力度,共回笼760亿元。分析人士指出,由于CPI数据短期从高位回落,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宏观调控重点可能已经逐步向保增长倾斜,之前央行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策略或将被公开市场业务替代;不过短期来看,央行从紧政策难以发生变化,放松将在资源价格修正之后。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加码2008年7月初以来,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明显减弱。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到期资金量仅为2671亿元,2008年8月份到期资金量小幅回升至3610亿元,不过仍保持在低量水平。与此同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7月份CPI数据大幅回落至6.3%的水平,好于预期,对于通胀的担忧趋于平缓。基于这两大背景,央行暂时放弃了之前对存款准备金率一月一调的节奏,连续两个月按兵不动。值得注意的是,央行在放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同时,适时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除了8月第一周净投放390亿元之外,接下来的两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分别净回笼890亿元和285亿元;第一个公开市场交易日,央行即大幅回笼760亿元,而到期的资金量仅仅为780亿元,周内再度净回笼已是板上钉钉。广发证券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反映央行认为市场上资金仍然比较富余,最近债券市场回暖以及银行间回购利率缓慢回落是有力佐证。不过,由于七、八月份公开市场上到期资金量较少,通过反操作,央行完全可以实现对冲;此外,考虑到资金分配的不均衡,以及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资金紧张局面的出现,央行暂时放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在情理之中。 从紧基调短期难变2008年以来,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历史高位17.5%,持续的紧缩政策对控制物价、吸收流动性的功效明显,但也引发了人们对宏观经济增长的担忧。近来有报道称存款准备金率面临下调,对此多数专家表示,虽然国内外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但是短期来看,中央的从紧基调难以发生改变。经济发展环境发生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首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恶化,全球经济衰退局面出现,欧洲进入减息周期;其次,国内中小企业受到成本上升和资金紧张两方面挤压,生存和转型发生困难;第三,物价回落趋势短期得以确定,目前机构普遍预测2008年8月份CPI将降低至5.5%左右。基于这些变化,有分析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可能放松。2008年7月底,央行会议允许中资行增加5%~10%的信贷额度,用于投放给中小企业,这也被市场解读为放松的迹象。不过,国泰君安一位宏观研究员指出:其一,当前宏观经济增速还远未到底,此轮经济放缓周期可能才刚刚开始,此时放松货币政策是不适宜的;其二,当前流动性充裕局面并没有发生改变,虽然人民币升值预期大为减弱,但是外汇储备仍在持续增长,热钱并未出现大规模流出迹象;其三,中国资源价格改革和农产品(000061行情,爱股,资讯)价格修正过程才刚刚起步,通胀压力依然很大,放松货币政策无疑将不利于控制通胀。由此看来,虽然经济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但是货币政策短期内难以放松。 与货币投放 货币供应量货币回笼”与“货币投放”,是反映银行现金收支状况的专业名词。所谓“回笼”是指银行现金收入,银行现金收入主要由商品销售收入,财政税收收入,农村信用社收入,储蓄存款收入等项构成,反映了现金由市场流回银行(即:现金归行);而“投放”一词则表示银行的现金支出,银行现金支出主要由工资及对个人其它支出,农副产品采购支出,行政企业单位管理费支出,储蓄存款支出等项构成,反映了现金由银行流入市场。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把银行一年的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相抵,收大于支时称为“货币回笼”,支大于收时称为“货币投放”(也叫做货币发行)。而对于一年之内某一时期的收支差额,则称之为“货币净回笼”或“货币净投放”。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是中央通过实施货币政策,有计划地控制、调节市场上货币的流通数量,适时掌握调控力度,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简单的说,货币的投放即货币从中央银行流向市场,而货币的回笼则是货币从市场流回中央银行。货币的投放主要表现为:①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对职工支付工资以及政府采购支付货币;②国家 收购各种农副产品而支付货币;③发放贷款货币的回笼主要表现为:①商品回笼,出售商品而收回货币;②财政回笼,征收税款而收回货币;③服务回笼,提供有偿服务而收回货币;④信用回笼,通过储蓄,发放债券和收回贷款而收回货币。 [1]
影响因素 货币流通速度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③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则相对加快。④财务及结算制度的影响。如一定时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资,每项支付期短,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变动的预期,还包括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心理预期导致的行为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储蓄和购买行为,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上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诸多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货币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难以考察和计算的变量。 计算公式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从K.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变换得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M)=待销售商品数量(Q)×单位商品价格(P))/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V)即将上式移项,即可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为:依据这一公式,可以计算出任何时期的实际货币流通速度。对计划未来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一般是以前期或正常年度的货币流通速度为基础,综合分析以上各项因素的影响,再作出预测。一般是排列一定时期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正、负变化的诸因素,最后预测出该期货币流通速度是呈加快或延缓的变动趋势。 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两个著名公式,即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现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国经济学家I.费希尔提出,其公式为:MV=PT式中M表示流通中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次数,P表示一般商品价格,表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交易量的总和。在货币周转量V与其相对应的商品交易量PT 的概念范畴下所求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可用V代表,又称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它主要受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的影响。剑桥方程式是在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基础上,由A.C.庇古用方程式首先提出,其公式为:M=kpy式中M表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P为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P即为名义收入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根据剑桥方程式求得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又称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当代国际上有关货币流通速度的流行观点。 和货币乘数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根据货币乘数理论其公式为: 其中,K2为广义货币乘数,c为现金漏损率.rd为活期款准备金率,t为定期和储蓄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rt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e为超额准备率。结合(1)和(2)得出: 不难看出,在一定的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只要找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考查原因 货币流通速度货币供应量、实际产出和物价的关系可以用交易方程式MV≡PY 表示,其中M 为货币供应量,V 为货币流通速度,P 为平均价格水平,Y 为实际产出。从方程式可以看出决定一国一定期间价格水平从而影响产出的因素,不是货币存量M,而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货币流量。新货币主义学者弗里德曼曾认为,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决定于一国的支付习惯,有关交易的财政金融制度等原因,使它具有一种高度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他根据美国近百年来的经济统计资料,算出美国货币流通速度每年递减约百分之一,但在正常情况下,相近年度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甚微。据此,为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主要源泉,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把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作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单一货币规则”,是以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为前提。中国也是把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作为中间目标的国家,但是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是否稳定,是仅监控货币供应量,还是须控制货币流量值得考察。 中国趋势 货币流通速度由费雪的交易方程式MV=PY,可推导出货币流通速度计算公式为:V=(PY)/M=GDP/M。GDP与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比值(GDP/M1、GDP/M2)代表了相应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流通速度,其中GDP/M2反映了长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也是经济研究中的重点。纵观1993-2004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具有以下特点:(1)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 1980-2004年,广义货币流通速度V2从2.70下降到0.54,下降了80%;V1从3.93下降到1.42,下降了63.9%,V2的下降幅度要远大于V1。但V1的波动幅度要大于2,1980-2004年V1的方差为0.46,V2的方差为0.40;1993-2004年,V1的波动更是远大于V2的波动,V1的方差0.13,是V2方差0.029的4.5倍,因此V2比V1更能反应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长期趋势。(2)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呈现明显的顺周期性。货币流通速度增减速率和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速率与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增长高涨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速度放慢;经济增长处于低潮时期,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加速。V2的年度变化率,自1980年以来有三次为非负(1988、1994、2004),分别对应着三次经济高涨期;V1也显示了同样的波动特征,反应程度比V2强烈;并且前两次,V1滞后GDP增长率的波峰2年后达到波峰值,V2滞后一年。货币流通速度和经济增长周期的这种密切相关性产生于经济增长周期带来的物流加快和货币需求的变动,当经济增长旺盛时,居民的收入增加且通货膨胀预期加大,消费欲望高涨,货币流通速度加大。(3)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年度变化很大,但近年有稳定迹象。从1980-2004年V1年均变化率为6.32%,V2年均变化率为6.65%; V1年度最大变化率为11.6%均下降2.75%,V2年度最大变化率为14.86%。在1981-2004年的24年间,变化率在8%以上的V1有5年, V2有8年;变化率在5%以上的V1有12年, V2有16年。但2003、2004年以来货币流通速度的年度变化率有缩小迹象,2004年V2的年度变化率为1.9%左右,是1981年以来最稳定的。(4)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与一些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低。1993年,美国名义GDP为65530亿美元,M1余额11284亿美元,V1是5.81,而中国为2.12,差两倍多;V2美国1993年为中国的1.5倍多。各个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各不相同,这与各个国家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消费习惯等有关。中国货币流通速度V2与日本相当,略低于英国,与美国和新兴国家韩国差距较大。同时,发达国家如美国的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很小,1993-1999年V2的方差仅为0.0026,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和经济的稳定性较强。[1]
概述 货币货币需要量是一个内生变量,形成于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内部。它属于存量指标,可在一定时期内的若干时点上加以预测和把握。货币需要量具有替代性特征,在信用和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条件下,如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都具有迅速变为现金的能力,由此可以作为第二准备来替代现金需求,替代性的大小取决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收益性和风险性等因素。 货币需要量可区分为名义货币需要量和实际货币需要量。前者指按当前价格计算的货币需要量,它以货币单位(如“元”)来表示。后者剔除物价的影响,以货币实际对应的社会资源即商品和劳务来表示。二者的关系是:将名义货币需要量以具有代表性的物价指数(如GNP平减指数)平减后,可得实际货币需要量。因此,后者也可解释为按某一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的货币需要量。 界定方法 货币主要有两种观点。 ①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系一种相对狭义的货币需要量,认为货币源于商品交换并服务于商品交换,因此,货币需要量直接为流通中商品量所决定,货币过多或不足将引起市场物价涨跌,导致商品流通以及货币流通的紊乱。这种观点看重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同时强调货币数量与物价的关系。贮藏中的以及结算抵减的货币量,不在流通中对货币的需要量之列。 ②再生产过程对货币的需要量,系一种相对广义的货币需要量,同时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与贮藏手段两种职能,认为货币对物价、储藏、投资、国民收入等都有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货币作为一种独立的资产发挥作用而产生的。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人们持有货币,实际是持有一种特殊的金融资产,由于贮藏中货币对利率和投资有密切的关系,贮藏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货币需求形式,因此不能把它排斥在货币需要量之外。 70年代以前,M(现金和活期存款)是货币需要量的主要考察对象,此后,包括定期存款(贮藏中货币)在内的较广义的货币层次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们的关注。在中国,也普遍用GNP或国民收入等指标取代了“商品价格总额”的指标以测算货币需要量,即开始转向较广义的货币需要量的研究。 决定因素 货币需求量有关货币需要量的最重要的定性关系,在学术界尚无一致的结论。按流派分大致有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凯恩斯学派,认为收入和利率是货币需要量的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货币需要量随收入正向变动而随利率反向变动。其二是货币学派,认为影响货币需要量的主要有四类因素: ①总财富; ②人力资本在总财富中的比例; ③货币与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④其他随机因素。货币量与总财富同方向变动,与其他资产收益及物价反方向变动。此外,还有许多学者或将两者的某些方面结合起来,或超乎于两者之外而提出一些较新的观点,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某些特殊情况,无论是凯恩斯的理论还是弗里德曼的理论都不完全适用于这些国家,为此需要探讨和提出一些新的理论。 例如R.I.麦金农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对货币需要量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三种: ①国民收入; ②投资率; ③实际利率。 测算方法 货币需求量主要有状态描述与计量分析两种方法。前者可以大致判断货币供求态势,例如银根偏紧、购买力不足或银根偏松、购买力过旺等。后者期望较准确地测算货币需要量。为此需要建立模型后进行求解,确定变量和求解参数值。例如:确定收入为货币需要量的主要变量,即需计算它的弹性值(参数)。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大体为1,即二者同比例变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略小于1,因此凯恩斯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货币学派的货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 1,弗里德曼曾计算为1.8,由此断言货币是一种“奢侈品”。又如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虽然实证研究已证实它确实存在,但有关数值已显示出多样化的结果。总的说来,学术界对货币需要量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诸如收入、利率等重要变量的参数测算方面。同时,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等部门,出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已着手建立多元变量的由大型计算机求解的联立方程,并试图从中寻找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点与线段货币需要量源于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要求,它究竟是某一个数值还是若干数值的组合,用几何图形表示为一个点抑或是一条线段,在这个问题上长期存在争论。一些学者倾向于关于点的主张。W.配第曾用一个绝对数(周工资、季税赋、半年地租与1/4出口额之和)计算了 17世纪英国的货币需要量。I.费希尔的交易方程式与A.马歇尔的现金余额式,在设产量与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短期为常数)的条件下,实际货币需要量也可表示为一个点,即:在中国,一些学者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指出,由于商品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且由于产量与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不易改变,故可将货币需要量近似作为某一点上的量,即:式中为Md货币需要量,P为相对稳定的价格,Q为相对稳定的产量,V为相对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 另一些学者认为: 货币①Q、V在短期内相对稳定,但并非固定不变,故不宜设为常数,该假设条件不成立。 ②除Q、V等因素外,利率(含存款、债券、股权等利率)是决定货币需要量的重要因素。包含收入与利率等货币需要量的众多的变量不仅自身变动难以把握(即准确计算),对货币需要量的影响程度及综合作用也难以充分预测。 ③货币需要量与产量、价格、就业等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还可能是一种多重组合的选择,应进一步从货币需要量与货币供给量的相互关系上来把握。原有观点在考察货币需要量时往往脱离货币供给量而作孤立的、静态的推演。事实上,二者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证上都是不可分的。由于货币量对价格、产量等有能动性,不同的货币量可以形成不同的储蓄、投资、价格与产量(就业)等的不同搭配,故货币需要量不可能仅仅是一个点,而是对若干可能数值的一种相机选择。但这种选择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基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所以它是有一定界限的,上限为可承受的物价率,下限为可承受的失业率。这种有界限的可能数值即表示为一条线段。国民经济所需要的货币量界于其中,至于在哪一点上,不存在纯客观的绝对标准。以上两种观点都提出了各自的依据,但均未形成权威性的结论。 [1]
目录 1 马克恩的货币流通规律概述 2 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3 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4 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 5 信用制度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6 金属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 马克恩的货币流通规律概述 货币流通规律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这里有关流通中的货币指金属货币,所以,它也被称为“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因而不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1)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即为货币流通,货币流通规律就是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 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纸币的发行量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当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就出现通货膨胀;相反,当纸币的发行量不能满足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则会导致纸币升值、物价普遍下跌,从而出现通货紧缩。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引起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因素(如成本、需求、产业和产品结构、体制等),但最基本的是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对比关系。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引起社会收入和国民财富的再分配,扰乱价格体系,扭曲资源配置,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出现混乱;严重的通货紧缩会使经济萎缩,失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引发社会和政治问题。遵循货币流通规律,防范和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 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需要多少货币,主要取决于: ①商品交换规模。也就是一个时期内进行交换的商品价格总额,它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即商品的数量和各种商品价格的乘积。假如价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货币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取决于商品的价格水平。价格愈高,所需要的货币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成正比。 ②货币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货币在一定时期内转手的次数。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货币的流通次数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减少;货币的流通次数减少,货币量就会增加。正是由于货币流通速度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总是小于商品的价格总额。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可以看出,根据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物价水平和社会商品可供量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正比;而货币流通速度同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成反比。 需要指出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是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提出的。在不兑现的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本身没有内在价值,过多的纸币也不会自动退出流通。因此,在社会商品可供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一定时,流通中的纸币数量倒决定了一般物价水平。 决定货币流通量的因素 根据这一规律,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参加流通的商品量; ②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货币的流通速度。 但影响流通中货币量的这三个因素可以依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发生变化。因此,待实现的价格总额以及受价格总额制约的货币流通量,也可能有多种多样的组合。在商品价格不变时,由于流通的商品量增加,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减慢,或者这两种情况同时发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反之,由于商品量减少,或者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提高时,如果流通的商品量依相同比例减少或流通的商品量不变,而货币流通速度依相同比例增加,货币流通量就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比价格的上涨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减少。在商品价格普遍下降时,如果商品量依相同的比例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依相同的比例减慢,货币流通量仍会不变。如果商品量的增加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比商品价格的跌落更为迅速,货币流通量就会增加。 货币流通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规律也可以表述如下:已知商品价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这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由它自身的价值决定的。 信用制度对货币流通量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信用制度的发展,有一些商品赊销出去,在计算货币量的时期内并不需要付款;有许多商品虽然不是在此期间出售,而是在过去出售的,但由于赊购的付款日期正好约定在计算期内,却需要在此期间用货币支付;同时,还有许多商品是由商品生产者互相销售的,因此,他们之间并不需要全部用货币来支付,只需多购者偿付互相抵消后的价格差额就可以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额时,就必须减去赊销的商品价格总额(即延期支付的总额)和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再加上过去销售而到期必须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这才是真正在这一时期内需要用货币作为媒介来完成商品交换的总额。这样,原来的货币流通量的公式应该扩充为: (全部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的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商品价格总额+到期必须支付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金属货币流通量的自发调节 在现实的交换过程中,商品流通的数量和价格总额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也是在经常变化的。因此,货币的实际需要量是一个经常变动的量。但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货币本身具有价值,能够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因而可以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以适应商品流通的需要,不会过多,也不会过少。当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过多时,也就是货币量供过于求,货币就会贬值。这时,货币的所有者就不愿把自己的货币按贬低了的价值去交换商品,而宁可把货币贮藏下来,这样就使一部分货币自发地退出流通领域,货币过多的情况就会消失。而当货币短缺、货币求过于供时,货币就会升值,从而能用同样的货币换回更多的商品,它会刺激货币贮藏者把自己手中的货币投入流通。这样就使流通中的货币增加。所以货币发挥贮藏手段的职能,就能够在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过少时进行自发的调节。货币的贮藏职能好比是货币贮藏的蓄水池,对于流通中的货币来说,既是排水渠,又是引水渠,因此,货币并不会溢出它们的流通渠道。
概述 货币贬值货币贬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降低其对金属的比价,以降低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货币贬值在现代纸币制度下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需求量即货币膨胀时,纸币价值下降。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它具体反映在汇率的变动上。货币贬值对产量的影响是复杂的。从短期来看,在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之前,国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就将下降,这是有助于收支平衡的。但是对实际收入较低的那些消费者,这种对内销商品需求的下降将同时伴随着对这些商品需求的增长,因为这些内销商品的价格比出口商品便宜。 主要作用1、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汇率工具常用于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各国政府都希望使用汇率工具使失衡的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特别是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多使用本币贬值的策略,希望通过本币的贬值,一方面降低本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增强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促进出口,增加出口额,另一方面,提高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本币价格,降低外国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减少进口。总之,通过本币汇率的下调扩大出口,缩减进口,使贸易收支以至国际收支逆差缩小,恢复平衡,甚至出现顺差。3、本币的贬值并没有及时或者根本没有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甚至恶化国际收支。加大了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现象历来就存在,但近年显得尤为突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韩国等国的货币贬值均在30%—70%之间,贬值幅度之大实属罕见。然而,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却在相当长时期内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罗斯金融危机,土耳其金融危机,巴西金融危机,阿根廷金融危机,这些国家的货币也严重贬值,但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改善效应却不明显。与此相反,中国顶住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冲击,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实际上人民币汇率还稳中有升,但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却一年好过一年,外汇储备连年增长,从1997年底的不足1400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底超过2500亿美元。汇率贬值效应为什么失灵,人民币不贬值国际收支盈余反倒增加,这一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探讨。 贬值原因 货币贬值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作为国际金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研究国际收支的决定因素,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消除失衡的调节措施等问题。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历来得到经济学家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们分别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探讨国际收支从失衡恢复到平衡的条件,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政策主张,其中以弹性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吸收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最具代表性。尽管各种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大多没有专门探讨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问题,但各种不同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对运用本币贬值措施改善国际收支均探讨了应具备的条件,或前提条件或假设条件,当这些假设不成立或前提不满足时,其结论便会出现偏差,也就是“失灵”问题。对当代货币贬值调节国际收支效应失灵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因为这些假设不成立或前提不满足,作为解释变量能解释一些失灵问题发生发展的原因。 分析方法 弹性分析法弹性分析法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琼·罗宾逊根据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及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研究国际收支调节特别是货币贬值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条件的理论,是最直接研究本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理论。弹性分析法的基本结论是:要通过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必须满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condition),即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与本国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之和要大于1,也就是:em+ex>1弹性分析法还有一些假设条件,与弹性本身有关的包括本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分析研究当代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供给过剩,加上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等非关税壁垒,造成需求弹性不足,贬值国进口的多为高技术的生产设备或紧俏的生活必需品,对价格的上涨反应不灵敏,由于产业结构难以调整或闲置资源特别是资本有限,又难以形成足够的本国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大,汇率变动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便难以避免。 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罗纳特·蒙代尔及哈里·约翰逊等人运用货币主义学说研究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理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接受和采用的主要理论即是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是:r=md—d 式中,日表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应基数,md表示国内名义货币的需求量,d表示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日为正数表示国际收支顺差,r为负数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这个方程式告诉我们,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名义货币需求量,因此,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 货币贬值在分析汇率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时,货币分析法认为,货币贬值首先会提高贸易商品的国内价格,并通过贸易商品与非贸易商品的替代作用,使非贸易商品的价格也会提高,物价水平的提高将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从而导致对名义货币余额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通过出售商品和金融资产来满足增加的名义货币需求,从而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是,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的效应只有在货币供应缩减或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否则,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冲抵了由本币贬值引起的名义货币需求量的增加,国际收支将得不到改善甚至会更加恶化。货币分析法关于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出的政策建议,实际上是紧缩银根、紧缩需求,紧缩银根常常会带来经济萧条,也就是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取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了削减政府预算,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贬值国大都没有完全采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议,政府没有严格地限制货币发行,更使货币供给冲抵了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尤其如是。 吸收分析法吸收分析法是由西德尼·亚历山大等经济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为基础的国际收支调 节理论,这一理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研究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吸收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是:b=y—a 式中,b表示国际收支差额,y表示国民收入,a表示总吸收,即一国的消费与投资之和。这一等式告诉我们,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状态。吸收分析法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这一理论认为、一国货币贬值要起到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必须有闲置资源的存在,只有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后闲置资源流入出口,产品生产部门,出口才能扩大。其次,出口扩张引起国民收入增长,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并且,边际吸收倾向应小于 100%,贬值时增加的国民收入才会大于总吸收,国际收支才能改善。吸收分析法还提出了自己的政策搭配方案来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如存在闲置资源,采用货币贬值政策与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如不存在闲置资源,则采用货币贬值政策与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用货币贬值的办法来改善国际收支。 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是形成于20 世纪70年代的从经济增长的供给方面研究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相应政策主张的理论。结构分析法指出,国际收支逆差尤其是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既可以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所致,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所致,而长期性供给不足的原因往往是经济结构失衡。进口商品对收入的弹性高而对价格的弹性低,本国经济的增长不能拉动出口,而外国的经济增长却会导致进口的增长。因此,结构分析法主张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结构分析法还认为,单纯的货币贬值实际上根本不能解决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长期性的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经济起飞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发达国家产业大调整时期,它们以出口为导向,瞄准发达国家市场的空档,以低成本,低附加值产品大量出口,获得了经济的发展,然而,时过境迁,国际市场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们的经济结构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调整,经济结构老化、单一、落后是普遍现象。像巴西、阿根廷这些南美国家,本欲以进口替代政策改变国内的经济结构,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经济结构的改善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又大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经济发展迟缓,因此,货币贬值的国际收支效应失灵便在所难免。 产量影响 货币贬值1、从短期来看,在扩大出口商品的生产之前,国内对这些商品的需求就将下降,这是有助于收支平衡的。但是对实际收入较低的那些消费者,这种对内销商品需求的下降将同时伴随着对这些商品需求的增长,因为这些内销商品的价格比出口商品便宜。如果货币贬值严重,象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那样,出口商品和内销商品之间可以替代的余地很小,那末对内销商品的需求将会急剧减少,因为可供购买这些商品的货币额将下降。如果消费者能随时用内销商品替代出口商品,那末对内销商品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将会引起内销商品价格的上涨,人们也将要求增加工资。这将波及到出口商品,减少这些商品相对价格的优势。到那时,就需要再一次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国内的开支。2、要使出口商品的生产在全部劳力都完全就业的情况下增长,有关财政、金融政策也必须严格到足以压低需求、减少内销商品产量的程度。从短期来看,由于内销产品迟迟不得出口,最终会使这些产品的总产量下降,有些人会因此而失业,实际工资下降。当出口商品的产量增长时,失业的劳动力将会逐渐得到雇佣,但实际工资和应得的收入都会比以前低。3、衡量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所带来的好处的关键是看它是否刺激了出口的增长。如果进口商品在货币贬值前就已匮乏,那么,货币贬值发生后,也就不会因为价格较高而使进口商品的数量象预期的那样萎缩,特别是在国内可能的替代品仍然有限的时候,更是如此。另外,出口商品的增长也需要进口更多的原材料以及主要设备、零部件来改造曾被忽视了的工厂,更新其设备。结果,从短期来看,国家收支的平衡问题,将会因货币贬值而极度恶化,因为进口贸易会即刻增长,而出口贸易在相当一段时间后才能发展。 解决方法 货币贬值有两个办法可供当局选择来对付对外支付逆差:他们可以采取限制进口和外汇交易的办法,或者通过金融和物价政策以及削减开支和恢复生产有利可图的商品来减少赤字。1、一个政治上优惠的途径是,通过限制进口那些不太关键的商品和外汇的游动,来直接减少贸易赤字。这种途径之所以好,是因为其真正利弊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看得出来。这些措施在暂时减少外贸赤字的同时,并不能帮助恢复出口商品的创利率。事实上,这些措施最终还将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再度下跌。这些措施也不能把国内开支压低到国家能够承担的水平。由于各种控制措施还不能影响通货膨胀这个根本问题,实际上,这些控制措施还常常使通货膨胀恶化,企业将转向生产更为有利可图的内销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因为这些进口替代品价格较高。这些商品价格高的原因是对进口实行了许可证和配额的做法。2、限制进口商品和资本,对效率的危害特别大;这些限制性措施会使人们将资金转用到生产创利率高的内销产品上去(如进口商品的替代品),而不用到生产出口商品的效率较高的方面去,因为这些出口商品的创利率受到了国内通货膨胀和国内货币增值的约束而不得升高。即使降低进口货物的价值,这些限制性措施也会使人们倾向于把投资用于资本密集性技术。最终,国家对人们向国外的汇款、旅游业以及非传统商品的出口,采取特殊的汇率。这就违背了大家公认的做法,即增加外汇收入是需要实行鼓励价格的。在这种情况下,可选择的做法是通过采取相应的金融政策,使人们对商品和各种服务业的需求降到与国家收入相当的水平。同时促使国内的需求从进口商品转向内销产品,刺激内销商品的扩大生产。这些目的,只要对生产者实行一种需求管理即可实现。政府开支以及发放给私营部门的信贷,要减少到这样一个程度:即工资和物价要绝对降下来。这将降低出口商品的生产成本,与生产内销商品相比,使出口商品的创利率得到提高。因为内销商品的价格随着需求量的下降而下跌,而出口商品的价格却原封不动。然而,如果相对物价需要进行重大的调整,总的需求就必须进行大规模压缩。既然名义工资常常不会下降,那末,这种压缩的结果是造成实际上的失业和引起社会混乱。因此,这个途径很可能是缓慢而且痛苦的,对大多数国家的政府来说,政治上也接受不了。 [1]
主要内容 证指数与货币供给之间缺乏相关关系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一般认为,货币层次可以划分如下:M1=现金+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M3=M2+其他金融资产。货币创造(供给)过程是指银行主体通过其货币经营活动而创造出货币的过程,它包括商业银行通过派生存款机制向流通供给货币的过程和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基础货币量而影响货币供给的过程。决定货币供给的因素包括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中央银行调节商业银行的可运用资金量、商业银行派生资金能力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企业和居民的货币需求状况等因素。货币供给还可划分为以货币单位来表示的名义货币供给和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表示的实际货币供给等两种形式。 环节 与信贷关系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有三种途径: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或贵金属;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发放再贷款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记账货币 过程 货币供给由于货币供应量包括通货与存款货币,货币供给的过程也分解为通货供给和存款货币供给两个环节。通货供给通常包括三个步骤:①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②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③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特点:①通货虽然由中央银行供给,但中央银行并不直接把通货送到非银行部门手中,而是以商业银行为中介,借助于存款兑现途径间接将通货送到非银行部门手中。②由于通货供给在程序上是经由商业银行的客户兑现存款的途径实现的,因此通货的供给数量完全取决于非银行部门的通货持有意愿。非银行部门有权随时将所持存款兑现为通货,商业银行有义务随时满足非银行部门的存款兑现需求。如果非银行部门的通货持有意愿得不到满足,商业银行就会因其不能履行保证清偿的法定义务,而被迫停业或破产。上述通货供给是就扩张过程而言的,从收缩过程说明通货供给,程序正好相反存款货币供给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有多种类型,其中究竟哪些属于存款货币,而应当归入货币供应量之中尚无定论。但公认活期存款属于存款货币。在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通货一样,充当完全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存款者可据以签发支票进行购买、支付和清偿债务。因此,客户在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和投资以后,一般并不立即提现,而是把所得到的款项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同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商业银行之中,以便随时据以签发支票。这样,商业银行在对客户放款和投资时,就可以直接贷入客户的活期存款。所以,商业银行一旦获得相应的准备金,就可以通过帐户的分录使自己的资产(放款与投资)和负债(活期存款)同时增加。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看,即使每家商业银行只能贷出它所收受的存款的一部分,全部商业银行却能把它们的贷款与投资扩大为其所收受的存款的许多倍。换言之,从整个商业银行体系看,一旦中央银行供给的基础货币被注入商业银行内,为某一商业银行收受为活期存款,在扣除相应的存款准备金之后,就会在各家商业银行之间辗转使用,从而最终被放大为多倍的活期存款。 供给问题 货币供给货币供给问题,历来受到各国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当局高度重视,也是各国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其原因皆在于货币供给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货币供给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不足又容易引起通货紧缩。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追求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讨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问题,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货币供给问题时,大多关注其结果,无论是凯恩斯学派的“相机抉择”主张,还是现代货币学派的“单一法则”主张,无论是货币供给“外生论”还是货币供给“内生论”,都非常重视控制货币供给的结果,以保持货币供给的适度性。弗里德曼、施瓦兹、卡甘、布伦纳、梅尔兹等货币供给理论的名家重点研究了影响货币供给结果的因素,他们在选择影响货币供给因素方面取行了重要的成果,这为后来的货币给研究提了重要的依据和指引,乔顿发展了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著名的乔顿模型,该模型集中反映了各个主要因素对货币供给的重要影响,问世以来,一直被奉为了解和研究货币供给的主要工具。随着货币与经济的关系日益复杂,也随着对货币供给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各个因素对货币供给影响的过程。后凯恩斯学派的学者大力主张货币“内生论”,认为货币供给是经济运行的一个应变量,不是货币管理当局能够任意改变的。英国当年的《拉德克利夫报告》以及格利、肖、莫尔等人都对货币供给内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关于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争论目前已有比较明确的看法,就一个经济体的运转起点而言,需要货币管理当局或政府投入一定的货币,发挥货币的第一推动力作用,而在现存的信用货币体制下,一旦经济运转起来,大量的内生性需求必然导致大量的内生性货币供给。这种货币供给过程.究竟如何发生发展的,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杨力教授的这本《适应性货币供给》,在我看来是一本致力于货币供给过程研究的力作。杨教授在书中有创意地提出了适应性货币供给的概念,认为:“内生性货币供给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存款机构适应货币需求而创造的”。 [1]
概述 货币流动性货币流动性过剩,指货币数量远远超出货币需求,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同时在货币数量剧增状况下,货币资金为追求高额利润必然脱离实际生产体系,疯狂操作大宗商品。而对金融市场来说,流动性有更广阔的含义:对各国央行而言,它指对“基础货币”发行和市场流动量的管理,流动性过剩就是指基础货币发行过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力;对商业银行来说,它是指存款大于贷款的比例,若是存款远远地大于贷款,就是流动性过剩;而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流动性是指帐面资产的变现能力,凡是容易变现的资产都属于流动性资产,而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是指可变现资产的过剩。 指标 货币流动性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是一个关于货币需求(或者说 货币供应量)的结构指标,其作用在于考察M1和M2之间的协调关系。这一结构指标近年来在中国的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许多关于研究货币政策的研究报告中频频出现,成为反映货币流动性强弱的结构变化、分析社会即期资金状况、加强金融监测、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货币流动性比例 M1/M2反映的是企业和居民货币需求的不同动机,与居民资产结构变化和经济市场化发展程度相适应,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货币流动性比例M1/M2在1978—1995年呈急剧下降,但是从1996年至今中国的M1/M2则基本保持平稳,这主要体现了这体现了1996年前后中国货币化速度和货币需求特征的差异。然而,伴随着货币流动性变动长期趋势的还有其周期性的波动,它主要受到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的影响。因为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升高,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对比较旺盛,个人和企业对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 求就会升高,于是微观主体趋向于较多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即M1,那么货币流动性指标M1/M2就升高;另外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当利率下降时,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机会成本就会降低,因此将会导致居民和企业较多持有现金与活期存款,从而导致MI/M2升高。M0、M1、M2是货币供应量的范畴。中国现阶段也是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其含义分别是:* M0:流通中现金,即在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 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 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即M1+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 在这三个层次中,M0与消费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M2流动性偏弱,但反映的是社会总需求的变化和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状况,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指M2。人们一般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不同的层次加以测量、分析和调控。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 主要表现 货币流动性目前货币流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货币超额供给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冲击, 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宽松的货币政策, 但效果远不尽如人意, 出现了“宽松货币政策下的通货紧缩”, 造成货币的长期超额供给。1998-2005 年间, 中国货币供给增长率远远大于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和.( 二) 银行业存贷差不断扩大自2003年最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 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增速逐渐低于存款余额增速, 而且二者的差距不断扩大, 出现明显背离。随着贷款余额增速的不断放缓, 金融机构的存差持续扩大, 贷存比大幅下降。2005 年商业银行每吸收100 元存款, 大约只有53元转化为贷款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近一半的资金滞留在金融体系进行体内循环。( 三) 超额准备金居高不下由于货币流动性过剩, 银行业只能将过剩的流动性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超额准备金由2000年末的4000亿元增长到2004年末的12650亿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32.9%。2005年3月, 人民银行虽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0.63 个百分点, 但金融机构上存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依然是只升不降, 到9月末, 该数值高达12600多亿元。截至2005 年底, 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4.17%。( 四) 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市场流动性出现过剩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大量的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2005年以来, 由于资金的充裕。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利率不断下行,市场收益率不断降低。 过剩成因 货币流动性从全球背景来说,从2001年开始,美联储和日本央行持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全球资金出现了大规模跨境流动,大量资金流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是形成流动性过剩的外因;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内部环境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又有着特殊的形成机理,与独特的金融制度和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外汇占款的增加目前中国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出现“双顺差”,加上2002年下半年以来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引发大量境外套利资金内流,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强制性结售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加将直接导致外汇占款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合理的储蓄和投资结构储蓄率高是中国一个非常明显的经济现象。企业和居民过高的储蓄率支持了高投资率的存在。另外,中国银行业整体产品单一,中间业务很不发达,大量货币以储蓄形式停留在银行体系中。与之相对应,中国企业的外部融资大量依赖于银行贷款,供求力量的互应与联动,最终表现为宏观流动性过剩,转化成信贷和投资的高增长。有限的金融资产的供给中国日前的流动性过剩有别于全球流动性过剩,主要表现为银行体系出现流动性过剩。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金融资产的选择十分有限,供给严重不足,资金缺乏出路。 过剩对策 货币流动性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发展解决流动性过剩的一个好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债券市场、基金等,提供大量优质的金融资产来满足资金出路的需求。在美国,基金所持有的资产已经超过了银行资产。这和中国目前的情况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宏观货币政策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汇率制度,抑制投机压力。人民币汇率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有利于抑制投机压力。因为在一个较大的浮动空间内,汇率存在双向走势,这会给投机资金带来一定压力和风险,从而抑制投机。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的外汇管理长期以来“宽进严出”,对内外资企业实行差别待遇,相应放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弱化了对外汇流入的监 控,并加剧了金融体系脆弱性。因此必须逐步建立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尤其是发挥利率、汇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加强国际货币合作。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具体表现,因此还需要通过国际货币合作和协调机制的建立来完成。目前,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因 此可以先在亚洲地区推进一定程度的汇率政策合作,建立不同经济体外汇市场的协调机制和各国货币之间的稳定机制。从长远看应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可以降低汇率风险,扩大贸易和投资。人民币国际化可降低贸易的汇率风险,增加成员国之间贸易量以及国民收入;降低或取消货币兑换的交易成本,使贸易与资本流动增加;人民币作为东亚地区的支点货币,将会在贸易对价上起到关键性作用;相当部分贸易可以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从而大大降低结算风险,扩 大国际贸易交易。人民币国际化还可以节约中国外汇储备。货币国际化后,由于贸易结算都使用本国货币,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储备,而且 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是本国制定,更减少了需要应对贸易赤字、货币投机所需要的外汇储备。中国外汇储备增长迅猛,高国际储备对稳定人民币汇率,体现中国对 外清偿能力有很重要作用,但相应储备成本也很高。人民币国际化后,中国的清偿能力可以用人民币去实现,外汇储备将会大幅减少。 [1]
概述 货币头寸是金融行业常用到的一个词,在金融、证券、股票、期货交易中经常用到。比如在期货开户交易中建仓时,买入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多头头寸,简称多头;卖出期货合约后所持有的头寸叫空头头寸,简称空头。商品未平仓多头合约与未平仓空头合约之间的差额就叫做净头寸。只是在期货交易中有这种做法,在现货交易中还没有这种做法。在外币交易中,“ 建立头寸”是开盘的意思。开盘也叫敞口,就是买进一种货币,同时卖出另一种货币的行为。开盘之后,长了(多头)一种货币,短了(空头)另一种货币。选择适当的汇率水平以及时机建立头寸是盈利的前提。如果入市时机较好,获利的机会就大;相反,如果入市的时机不当,就容易发生亏损。净头寸就是指开盘后获取的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交易差额。另外在金融同业中还有扎平头寸、头寸拆借等说法。头寸日有分很多种的:第一头寸日(期货交割过程的第一日)等等,多数就是指对款项动用的当日。 来源 货币头寸头寸,是一种市场约定,承诺买卖外汇合约的最初部位,买进外汇合约者是多头,处于盼涨部位;卖出外汇合约为空头,处于盼跌部位。头寸可指投资者拥有或借用的资金数量。“头寸”一词来源于近代中国,银行里用于日常支付的“袁大头”,十个袁大头摞起来刚好是一寸,因此叫“头寸”例如:投资者买入了一笔欧元多头头寸合约,就称这个投资者持有了一笔欧元多头头寸;如果做空了一笔欧元,则称这个投资者持有了一笔欧元空头头寸。当投资者将手里持有的欧元空头头寸卖回给市场的时候,就称之为平仓。 形成原因1、货币头寸之所以被作为金融市场交易工具,是由于金融管理当局实行存款准备制度引起的。该制度使银行的准备金头寸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管理,这即是银行的货币头寸管理。2、在存款准备制度下,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在事实上难以精确计算;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实际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因清算和日常收付的不断变化而经常变化。这些变化便导致实际准备与法定准备的不一致,从而形成“多准备头寸”或“少准备头寸”。多与少之间就有必要和可能进行交易。货币头寸因而成为货币市场的交易工具。 特点1、作为日拆性交易工具,其交易方式较支票等其他工具的清算方式要方便得多。2、货币头寸本身就是一定的货币额,其流动性非他种工具可比,支票虽为流动性强的票据,但要转化为货币需要一个过程,而货币头寸只要交易达成,贷款人即时可用,这种“即时可用”的特性,唯货币头寸所独有。 价格 货币头寸货币头寸的价格即拆借利率,一般由两种情况决定:一是由双方当事人议定;二是借助于货币经纪人,通过分开竞价确定。决定拆借利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当时货币市场资金的供求状况。拆借利率一般低于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拆借利率有时也可能低于市场利率,那是在货币头寸供给大于需求的时候。拆借利率由于变动频繁,能迅速、及时、准确地反映货币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因此成为货币市场上最敏感的“睛雨表”。 建立事项当您在分析基本面,技术面成熟以后,千万不要重仓,成熟的做手,也要少使用满仓,要严格控制头寸。我现在每次下单就在心里默念轻仓、轻仓、再轻仓,但赢利头寸可适度加仓,作反了也有回旋余地。如9次重仓赢利1次做错就完了,比如9次从1万赚到10万元,如把10万再重仓操作,作反后一次毙命10万没了,9 次也前功尽弃。赢输有时不在做对做错,完全在于头寸管理上。 头寸表 项目 2004年末 2005年末 净头寸[2] 1203 2875 A.资产 9254 12182 1.对外直接投资 527 645 2.证券投资 920 1167 2.1股本证券 0 0 2.2债务证券 920 1167 3.其他投资 1621 2112 3.1贸易信贷 670 900 3.2贷款 590 719 3.3货币和存款 323 429 3.4其他资产 38 64 4.储备资产 6186 8257 4.1货币黄金 41 42 4.2特别提款权 12 12 4.3在基金组织中的储备头寸 33 14 4.4外汇 6099 8189 B.负债 8051 9307 1.来华直接投资 5370 6102 2.证券投资 566 766 2.1股本证券 433 636 2.2债务证券 133 130 3.其他投资 2115 2439 3.1贸易信贷 654 908 3.2贷款 880 870 3.3货币和存款 379 402 3.4其他负债 202 260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标准,国际投资头寸表的项目按资产和负债设置。资产细分为对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四部分;负债细分为来华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净头寸是指对外资产减去对外负债。 相关走势英镑:亚市早盘,英镑/美元开于1.7837,随后汇价迅速跌至1.7800下方,并刷新了隔夜低点。法国巴黎银行表示,因为英国经济的衰退时间可能相对较长,英镑/美元将在年底之前跌向1.7100。这将是汇价自2005年11月28日的1.7049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分析师认为,由于英国经济基本面在所有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弱,市场对英国央行可能降息的预期也最高,因此虽然短线已经猛烈回调,但是英镑汇价可能将继续承压。而且,英国政府刺激房市的计划也未能引起市场的兴趣。亚市尾盘,英镑/美元报1.7760/64。欧元:亚市早盘,欧元/美元开于1.4522,因隔夜原油价格下跌,美股先涨后跌,导致亚洲时段市场抛售欧元。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7月 PPI月率增幅为1.1%,低于预期的1.2%,上月为0.9%。政策面方面,欧洲央行副行长帕帕季莫斯表示,本周欧元区金融稳定的不确定性已经增加,并且近期数据暗示,有些市场出现了新的动荡。另外,欧盟和俄罗斯之间的紧张关系也令欧元承压,此前俄罗斯宣布因技术原因将暂停向欧盟供气3天。欧元/美元盘中一度跌至1.4411,随后顽强回升至1.4450关键支撑附近。下一时段,欧元区将公布7月零售销售和第二季度GDP修正值,值得密切关注。亚市尾盘,欧元/美元报1.446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