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资产,指持有的现金及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这里的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概述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的。二者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否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 一般来说,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项目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有:货币资金、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应收补贴款、其它应收款等。 管理作用 货币性资产一、保持拥有一定的货币资金,可以获得采购货物的现金折扣,降低材料物资采购成本 现金折扣是指为鼓励客户在一定期限内尽快偿付购货款而提供的一种优惠手段。如购销合同中订明的付款条件为2/30,1/60,全/90等,意为30天内购货方支付货款,销货方给予购货方2%的折扣,60天内付款则给予l%的折扣,90天内付款则应全额付款,不给予优惠。外商投资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优惠手段,获得现金折扣,降低采购成本。例如,某外商投资企业购买一种原材料,价款150 000元,付款条件为10天内付款给予 1%的折扣,30天内全额付款。如果该企业有相应的货币资金 150 000元,保证在 10天内支付购货款,则少支付货币资金1500元(150 000X1%=1500),材料采购 成本相应降低1500元,如果企业的货币资金不足,须临时筹集贷款,在10天以后,30天以内付款,则相对多付1500元,采购成本则相对提高1500元。或者说,由于企业的货币资金的保持占用时不足 150 000元,而其他形态占用资金的代价为20天牺牲 1500元。 二、拥有较充足的货币资金,可以维持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货币资金是各项资金中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金,企业要确定在金融部门的地位,维持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一般要进行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和速动比率(货币资金加应收款项之和与流动负债之比)的分析。这两个指标也是国内外银行金融机构对企业决定信贷规模和贷款期限,考察企业信用地位的重要依据。如果企业货币资金储备量过低,反映出来的指标就不能显示企业良好的 信用地位和形象,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就会发生困难。 三、拥有充足广货币资金,可以随时抓住有利于采购和短期投资的机遇 企业材料物资来源于国内外市场,由于受供需矛盾的影响,市场价格有时上下波动较大,而材料物资价格的变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留有较充分的货币资金可抓住有利的采购时机;充足的货币资金同样也可以抓住有利的短期投资机遇;相反,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遇到有利的材料采购和短期投资机遇也会因一时难以筹集足额的货币资金而放弃这一机遇。 此外,充足的货币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畅销和企业财务状况的良好。 作用从企业资金运动的形态看。货币资金既是资金运动的起点,也是资金运动的终点。具有携带方便,转化迅速的特点,在使用和管理上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及有关的结算纪律。现金的支付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现金使用范围,超过现金使用范围的货币支出应通积极行进行非现金的转帐结算。按照有关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外商投资企业应配备专职财会人员进行货币资金的核算和日常控制,并且要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保证各项货币资产的安全、完好。 会计处理 货币性资产 会计处理上,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在确定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企业应当关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在税务处理上,根据《实施条例》第五十八条第(五)项、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六十六条第(三)项规定,通过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第七十一条第(二)项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第七十二条第(二)项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存货,以该存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企业所得税法没有要求货币性资产交换要具有商业实质,或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等条件作为是否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条件;同时,企业所得税不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而是以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或成本。关于关联方业务往来和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根据《实施条例》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七条所称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可见,企业所得税处理对关联方业务往来和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主要是看其是否会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或者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进行税收筹划与避税。 相关词条 非货币性资产 国际货币合作 货币市场 货币互换 货币乘数 货币供求均衡 货币回笼 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需求量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贬值 货币供给 货币流动性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头寸 货币性资产 欧洲货币单位 石油美元 人民币汇率 数字金币
货币扩张 也称作货币创造(Money creation),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或个人)通过信贷关系共同作用,使得在银行体系内流通货币量扩大的金融行为。对货币扩张的控制是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之一。不是所有的流通货币都需要有货币现金、实物资产或政府资产作后盾。一国的货币是以国家的经济潜力或政府的法定货币法令作后盾的。这种潜力也成为政府发行货币的理论上限。货币扩张乘数货币扩张乘数,也称作存款创造乘数,描述商业银行体系供给货币的机制,它衡量了商业银行体系内增加货币供给的数量。为了控制这个体系创造的货币量,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设置严格的准备金比例,中央银行只允许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的一部分用于放贷,这也称作现金准备比例。货币扩张乘数示例某储户在银行A存入1000元初级存款,现金准备比例为12%,则120元必须被银行保留,880元可用于放贷(称作超额储备)。如果银行A将超额储备880元全部放贷,接受贷款的人将之存到银行B,银行B需要将12%×880元作为初级存款880元的现金储备,可放贷部分为774.40元。如果774.40元被存入C银行,则92.93元须作为储备,可以放贷681.47元,……,以此类推,直至不再有超额储备(此处为了简化,忽略了安全储备)。TD:总存款的变化量 ID:存款的初始变化 crr:现金准备比例 TD=ID/crr,例如,如果准备金比例为12%,存款的初始增长1000元将使总存款增加8333.33元(1000/.12=8333.33)。美元货币扩张示例美国政府发行国库券,即在特定日期支付特定金额的支付承诺。比如发行价值1,000,000美元的债券,投资者以货币进行投资购入债券,以获得债券利息为报偿。 美联储印刷价值1,000,000美元的支票,作为应付款项给美国政府。该支票就是销售债券的进款。 相关条目 计算机工作站 计算机广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理论 计算机应用系统 孔子教育奖
类型货币失衡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二是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三是货币供求的结构性失衡,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总量上大体保持均衡状态,却由于货币的供给结构同与之相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造成货币市场上货币短缺与局部货币供给过剩并存,商品市场上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商品和生产要素则求过于供,它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另外,前两类货币失衡又可合称为总量性货币失衡。 原因 货币失衡货币失衡的原因分析如下: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是生产规模扩大后货币供给没跟上;货币供给正常状态下,央行收紧银根;经济危机时,信用失常,货币需求急剧膨胀,而央行货币供给没有跟上。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的原因主要有政府财政赤字面向中央银行透支;经济发展中,银行信贷规模的不适当扩张;扩张性货币政策过度;经济落后、结构刚性的发展中国家,货币条件的相对恶化和国际收支失衡,在出口换汇无法满足时,由于汇市崩市、本币大幅贬值造成货币供给量急剧增长。结构性失衡是指货币供给与需求总量大体一致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 实现条件 货币失衡(一)均衡的利率水平所谓均衡的利率水平是指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正好等于货币供给时的利息率。均衡利率是货币均衡的重要条件。均衡利率水平的形成是由货币供求的条件决定的。货币供不应求,利率上升;货币供过于求,利率下降。同样的道理,适当调节利率水平,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货币供求,使其处于均衡状态。例如,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适当提高利率水平,可减少货币需求。当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适当降低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并增加国民收入。而收入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供求处于均衡状态。(二)均衡的国民收支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经过企业的初次分配之后,还要经过财政和银行的再分配,最终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只要这两部分基金形成的国民支出与同期国民收入均衡,货币供求就处于均衡状态。 解决政策 货币失衡1.加强汇率弹性,进一步完善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外汇市场供求,摆脱为了维持汇率稳定而被动地大量增发基础货币,避免人民币升值压力的货币化。加快强制结售汇制向自愿结售汇制转变,放宽对企业和个人外汇交易需求的限制,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逐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汇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适当减少美元成分,增加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比重,将未来以市场为基础的均衡汇率与世界多元化经济体联系在一起。2.加强对外资流入资产市场的监测和管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切实贯彻执行规范外资流入房地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打击房地产投机和炒作的力度,防止房地产价格的反弹和泡沫的滋长。同时,在加大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外资投资中国证券市场的管理和监测,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和体系。严格限制短期投机性资金的流入,对投机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等行业的投机行为课以高额交易税,以挤压投机获利空间。3.高度关注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央行要高度关注我国经济不断积累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有效措施回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在 科学 分析 CPI指数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大宗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情况,跟踪监测资产价格向消费价格的传递,在货币调控中处理好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避免通货膨胀对经济造成不良 影响 。4.合理估计资本外流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随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逐步消除,国外资金可能获利撤出国内市场,给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我们要在加强对国外投机资金流入资产市场管理的同时,逐步增强外汇储备的稳定性,适当控制债务性外汇储备,提高债权性外汇储备的比重,避免未来资本外流可能产生的金融风险。 政策效果 货币失衡从汇率变动的效果看,尽管人民币处在一个不断的升值过程之中,而且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升值速度明显加快,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但贸易顺差不减反增,汇率对抑制贸易顺差增加的作用十分有限。道理很简单:中国贸易顺差的变动,主要受制于出口商品的结构和价格、国际市场需求、出口管理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相形之下,汇率只是一个影响不甚重要的变量指标。就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看,中国去年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则连续多次降息,中美之间的利差进一步拉大,这实际上起到了刺激“热钱”进入的效果。而且,由于提高利率会进一步吸引“热钱”进入,客观上增大了人民币汇率上升压力,使得央行在利率政策的选择上经常处于两难境地。至于“对冲”操作的政策效果,也很难令人满意。这是因为:其一,如果说前几种政策调节是事前调节的话,“对冲”操作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后调控,即在巨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已经形成后采取的调控措施,其旨在弱化外部失衡的消极后果,对从根本上减少贸易顺差,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是力所不及的。其二,这是一种缺乏主动性的被动调控。央行“对冲”操作时间的把握和“对冲”操作规模的确定,都以顺差结汇的时间和数量为依据,这限制了央行政策调控的空间,使央行的政策操作处实际上处于被动应对的境地。其三,这是一种成本较高且具有“互逆效应”的调控。作为央行“对冲”操作筹码的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每年都以百亿元人民币计。或许更令人忧虑的,是“对冲”本身具有的“互逆效应”,使“对冲”的客观效果与政策调控者的预想反差很大,甚至可能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比如,“对冲”规模的持续扩大,会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上升,进而推高利率总水平,而在人民币存在很强升值预期的情况下,又会刺激海外“热钱”大量流入,引致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加剧外部失衡,从而使“对冲”效果与央行的调控初衷截然相反。为什么货币政策对缓解外部失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个中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货币政策以调控货币供应量为己任,作用范围主要是货币信用领域,直接调控对象是商业银行一类的金融机构,其主要影响金融微观主体的金融行为,而巨额贸易顺差生成于实体经济部门,现有的缓解外部失衡的货币政策调控措施,对出口企业的行为并不能施加有效的影响。于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策调控效果被打折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1]
汇兑平价(par value of exchange) 汇兑平价的概述 在各国采用金本位制度的时代,汇兑平价是指各国货币的金平价的比例,亦即以一国本位货币第一单位所含的纯金量,与他国本位货币第一单位所含纯金量的比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创设的国际货币基金,为谋求各国汇率的稳定,要求各会员国必须设定其本国货币的汇兑平价,此项平价,须以本国货币与黄金或1974年7月1日每一美元所含的纯金量(每盎司纯金等于35美元,亦即美元每单位为纯金0.888671克)的交换比率来表示,故又称为国际货币基金平价。 汇兑平价的规定与影响 国家或当权者只能凭权力规定汇兑平价,不能借权力擅自决定输入和输出他们各自领土的不同种类商品价格的行情。理论家们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另外一个涉及平价的似是而非的学说, 即任何个别国家之间高于或低于平价的汇兑,总是表明它们相互之间的贸易有利还是不利。必须承认,在贸易中没有足够的利润和补偿,就是一无所获。 但是,各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情况,并经常直接间接地变动不已,不能固定在某一点上来进行论证。因此,假如由于贸易波动和周转的影响,在汇兑的某一特定时期内,那里发生了高于或低于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所谓平价或等价的2% 、3%,或更多数量的较大变化。若是可以这样说的话,除暂时的情况外,它不是贸易有利或不利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国家一般是无关紧要的,因为贸易从有利可以变为不利,反过来也是一样。因为以它必然 变化的本质为前提,进行演绎推理,如果不是导致误解,便只能助长问题的复杂化。 本条目在以下条目中被提及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汇率理论 美元 关键字 汇兑平价,Par Value Of Exchange,Par value of exchange.
目录 1 什么是货币非中性 2 货币非中性论 3 货币非中性论的适用性及其限定 4 混合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非中性化 5 相关条目 6 参考文献 什么是货币非中性 货币是中性还是非中性,就是看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一般价格水平和实际利率及产出水平的影响差异。如果货币供给变化只是影响一般价格水平,一定量的货币供应增加(减少)只引起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下降),那么货币就是中性的;如果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引起实际利率和产出水平等实际经济变量的调整和改变,那么货币是非中性的。 货币非中性论 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货币在其中调节作用的显现,货币中性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作用也不断下降,瑞典经济学家魏克塞尔将利率分为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其中货币利率是现行的市场借贷利率,而自然利率是指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当货币数量增加时,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企业家因此会扩大生产,增加产出。而随着收入增加、支出增加和物价上涨,就出现了积累性的经济扩张过程。魏克塞尔认为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以使货币利率和自然利率相一致,从而消除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真正指出货币对经济的巨大作用的人是凯恩斯。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文中指出,“古典”学派所谓充分就业的均衡只是一个特例,通常情况总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十投资需求)不足。消费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消费倾向,而投资需求取决于人们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要增加投资和消费,就必须降低利率,而利率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因此,在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看来,货币的作用是巨大的,货币是非中性的,国家应制定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克服经济危机和萧条。凯恩斯认为,价格和工资缺乏弹性,经济不存在一个自动矫正机制,经济就可能出现非充分就业下的均衡,但这种均衡低于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均衡水平。因此,只要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那么总需求的扩大就会使产出增加,影响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因此,凯恩斯主张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扩大总需求,以此消除失业和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非中性论的适用性及其限定 货币的中性和非中性问题,或者说货币政策有效性与无效性问题,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的问题。而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否影响实际产出、收入和就业量,首先,取决于是否存在社会经济主体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基础,如果人们对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及其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利率等传导中介指标的变动漠不关心,货币政策的运作必将收效甚微。其次,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获得的信息自主决定自己的行为,消费者可以在可支配收入范围之内依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这时中央银行才能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影响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进而达到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目的。此外,中央银行相对于政府必须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这样,中央银行才能相对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货币政策影响实际产出的目标的实现。 货币中性与否虽然从古典经济学家的争论中已提出此问题,而且至今在各个学派的经济学家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和看法,但从历史与现实的发展来看,货币非中性论可能更贴近现实。通过比较物物交换经济与货币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前进的步伐要比前者快得多。这两者发展速度的差别原因虽然有多种解释,如技术进步、知识积累、制度完善等等,但两者根本的区别仍在于货币的存在与否。货币产生后,不仅大大便利了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有限资源更多地节约,用于实际部门的生产,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逐渐形成的一套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从更广阔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货币非中性应更具说服力。当今世界各国政府也毫无例外地都将货币政策作为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混合经济条件下的货币非中性化 “混合经济”是萨缪尔森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认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所有制构成是混合的,即私有制是主体,兼有其他形式的经济成份,特别是部分公有经济成份的存在,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二,是经济运行层次上的混合,认为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是由微观和宏观两个运行层次组成的,在微观层次上,市场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宏观运行层次上,要保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必须发挥政府在调控经济变量方面的作用。 在混合经济中,政府具有不同于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个人的三个目标或职能,其中之一就是稳定。为实现稳定目标,政府可操纵的基本政策变量有两个: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可以实现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此,总的来看,在混合经济中,货币政策可以有效地发挥对实际产出的调节作用,因而货币的作用是非中性的。 相关条目 货币中性 货币超中性 参考文献 张宇清,张国梁《货币中性、超中性问题考察》
目录 1 什么是货币超中性 2 货币超中性的研究 3 货币超中性具有重要意义 4 相关条目 5 参考文献 什么是货币超中性 所谓的货币超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的调整速度,即货币供给增长率的变化对经济当中的实际均衡没有产生影响。货币供给增长率的改变无法影响实际利率(进而无法影响投资需求)等因素,经济系统的实际均衡无法产生持久移动。 无论是货币中性还是超中性,都与时间的长短有关,都是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关联方式的体现。如果货币中性成立,那么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在规模上就将出现完全的脱节;如果货币超中性成立,那么任何货币供给的加速或者减速变化,只能形成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而实际产出的均衡状态仍然无法受到影响,此时名义经济和实际经济在活性上也没有长期关联。 货币超中性的研究 对货币超中性方面的研究大体有三个方面: (1)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 (2)通货膨胀与真实利率的长期关系,即‘费雪效应’; (3)分析通货膨胀与就业的长期关系,即‘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货币超中性具有重要意义 货币中性与货币超中性有很强的政策意义。货币政策是当今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其政策目标体系的建立、政 策工具的选择、政策执行程序的设定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货币中性与货币超中性是否成立。如果货币中性 与货币超中性成立,货币政策在长期中将对宏观经济没有影响,那么货币政策就应当以稳定物价为唯一目标;如果货币 中性与货币超中性不成立,那么货币政策就可以选择经济增长为长期目标。发展中国家尤其渴望快速的经济增长,是否 可以运用货币政策促进本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尽快赶超发达国家。是急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关条目 货币非中性 货币中性 参考文献 张宇清,张国梁《货币中性、超中性问题考察》
货币总计数(Monetary Aggregates) 目录 1 什么是货币总计数 2 货币总计数解析 什么是货币总计数 三项衡量美国经济中的“金钱”之主要指标,其定义由美国联邦储备局(Federal Reserve)订定。 这三项名为M1、M2,和M3的指标有时也被称为“货币供给”指标,不过这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总计数”(aggregate)这个字并未含有任何需求(demand)或供给的意义在里面。“总计数”所代表的是货币在需求和供给上的一种平衡。 定义最狭窄的Ml是“总计数”的最基本概念,它包括了流通中的所有纸钞和硬币,再加上旅行支票、活期存款,以及其它能够立即转至支票帐户的货币型式。换句话说,Ml代表的是现金和所有其它可以被快速转换以供花费的货币型式。 M2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了Ml加上活储和小额定存(10000美元以下)、货币市场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以及某些特殊的金融存款,如隔夜附买回协定及欧洲美元(Eurodollar)存款。 M3是三项指标中定义最为广泛的,它除了包含M2之外还加上大笔金额的定期存款及法人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货币总计数解析 这三项指标不同的地方在它们各自的流动性(liquidity)。流动性最佳的是M1,M2和M3的组成成份则是包含了一些具有利率敏感性的项目,如货币市场存款和定期存款。这些非交易性帐户的规模会随着利率(interest rate)而变动(利率的改变可能会对Ml造成些许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由于经济学家都想从货币总计数的变化上找出通货膨胀(inflation)的蛛丝马迹,使得近年来任何对经济会造成影响的因素逐渐消失。这是由于人们储蓄方式改变(有更多的钱流入具有较高收益的投资工具),以及有更多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借贷活动发生(透支信用卡、汽车租贷合约等等)。
目录 1 什么是货币净化1 2 货币净化的标准1 3 货币净化的原则1 4 参考文献 什么是货币净化1 货币净化是指对流通中货币执行版别更替,对残损货币、劣质票币、伪造、变造假币等及时进行鉴别、挑剔、回收、清分、销毁等项内容的专业工作。其目的是最终保持流通中货币的纯洁度、整洁度,以维护法定货币的良好形象。货币净化与货币发行同步涉及稳定货币课题,货币净化与货币发行同等重要,这是搞好货币净化的大原则,是属于决策范畴的基本概念。 货币净化的标准1 现钞货币的寿命是有限的,不论采用何种原材料印制货币,经过若于次流转,必然由新变旧。只有对流通中的现钞货币按标准净化,回收销毁,才能提高市场流通中货币的整洁度,解决现钞货币的良性循环问题。市场流通中货币的净化标准,是由市面容纳货币总量中单张(枚)票币的新、旧程度,即完好或残损的程度决定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以票币七成新为净化标准。七成新以上的(含七成新)为完整券,可继续投放市场流通;七成新以下的为残损货币,应予净化。 货币净化的原则1 (一)调查研究原则 应适时地针对货币流通的现状,对中央银行发行库、商业银行业务库、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持有的现金和处于市面流通状态的货币整洁度进行调查并判断纯洁与整洁度状况。 (二)动态考核原则 现金的投放、流通、注销是滚动进行的,必须注重按标准把握好货币净化的时间差。 (三)把握静态理论数据原则 对静态理论数据要分段处理,注意相对应时期,即已构成历史的货币净化率、销毁率与货币注入量的数据分析。 (四)分离总量与结构原则 对货币的净化既要考虑金额议题,又要考虑实物张数议题;既要注重大票面货币的净化,更要兼顾小额货币的整洁度。 (五)注重"死角"原则 货币的净化是社会现象,所以要尽可能地疏通回笼残损币的渠道,增强全民爱护货币的意识。 (六)综合判断原则 结合上述五项原则,参考印制、库存、年度投放数与注销量、市场容纳货币总量等因素,综合考虑货币净化的宏观指数,货币的宏观与微观寿命周期等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因素,以较为准确地编制货币净化与销毁计划。 参考文献 ↑ 1.0 1.1 1.2 陈宝山.《现钞货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