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ong Kong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enter, HKIAC,以下简称为“仲裁中心”)成立于1985年9月,是一个民间非营利性中立机构。仲裁中心由理事会领导,理事会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和其他具备不同专长和经验的专业人士组成,仲裁中心的业务活动由理事会管理委员会通过秘书长进行管理,而秘书长则是仲裁中心的行政首长和登记官。 仲裁中心的设立是为了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商务仲裁的需要,同时也为中国内地当事人和外国当事人之间的经济争端提供“第三地”的仲裁服务。1990年修正后的《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条例》(以下简称《仲裁条例》)规定了本地仲裁和国际仲裁两种不同的仲裁制度。2010年,香港修订了《仲裁条例》。新的《仲裁条例》不再这样区分,对于本地仲裁,仲裁中心有仲裁规则和协助当事人和仲裁员的指南;而对于国际仲裁,仲裁中心推荐采用《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2000年1月13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公布了《2000年仲裁条例》,废除了《仲裁条例》中与《基本法》相抵触的规定,并增加了“内地”、“内地裁决”等相关内容,以保证香港回归后内地和香港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和执行的问题。
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 (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 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贸易顺差、贸易逆差或贸易平衡。介绍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0f Trade", or "trade surplus"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 “ 出超 ”.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定义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 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于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贸易顺差越多并不一定好,过高的贸易顺差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意味着本国经济的增长比过去几年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外部需求,对外依存度过高。巨额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外汇储备的膨胀,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升值压力,也给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以口实,认为巨额顺差反映的是人民币被低估。这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比较简单的对策就是拉动国内消费。中国状况 促使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我国贸易量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结构为特征,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5%左右,自然决定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比较大。 四是我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亚洲四小龙的50%-60%,亚洲四小虎的50%左右。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快,相应来说盘子就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很大,相应也放大了贸易顺差的量。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我国贸易差额的发展概况 原本经济落后的国家,采取了符合其国情的经济发展方针策略,随着经济发展,其对外贸易往往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逆差后转为顺差。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曾如此。我国也不例外:上个世纪80年代,进出口贸易1年平衡,两年顺差,其余7年逆差。合计为42.9亿美元逆差。而从1990年起,情况就完全改变了,除1993年外,我国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抵消1993年的逆差121.2亿美元,1990-2005年,累计顺差达3977.5亿美元,其中2000-2005年累计顺差额为2291.7亿美元,2005年为1018.8亿美元,创历史记录。近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提出平衡贸易收支和国际收支,但2006年上半年顺差仍达到615亿美元,超过2005年同期水平。 我国贸易顺差剧增的主要原因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连续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0-2004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加工贸易总顺差中所占比重分别为63.6%、67.9%、70.1%、74.1%和77.8%,同期,外资企业在进出口总顺差中所占比重依次为56.7%、62.2%、61.8%、73.6%和76.7%。正是在外资企业加工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推动下,2004年我国大陆的加工贸易顺差达1063亿美元,2005年攀升到1424.5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外资企业在我国大陆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更达58.47%; 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的生产和销售大幅度增加,替代了进口,如美国政府责任办公室向国会提交的对华贸易报告就指出:2003年美国公司在华分支机构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达340亿美元,而同期美国对中国出口仅290亿美元;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大量地从我国进口劳力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其具有先进技术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人为地扩大了贸易差额; 2005年顺差突然扩大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口(主要是设备进口)增速(17%)放慢,与出口增速(28%)拉开缺口; 外商投资企业伪报进出口额以转移资金。有学者运用比较法(即比较贸易伙伴贸易统计数据估算转移定价规模)对进出口伪报的研究结果认为,“仅2001年一年,中国大陆通过进出口伪报方式进行的变相资本流动,就高达662.27亿美元,相当于当年中国大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3.0%。当然上述估算忽略了转口贸易、加工贸易的影响而并不十分精确,但足以说明进出口伪报规模之大已不可忽视。”“2002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兴起,进出口伪报的目的,日益从资本外逃转向资本内流,方式也从过去的高报进口低报出口,转向高报出口低报进口。”这样的变化虚扩了我国大陆外贸顺差。渣打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提出:“由于进出口企业虚报数据等原因,中国去年的贸易顺差远没有官方公布的1020亿美元那么多,估计实际上只有350亿美元,其余的670亿美元实际上是贸易中隐藏的非贸易资金流入。”利益 1.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增长。首先,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经济增长。一是经常项目贸易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净出口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经常项目贸易顺差主要是净出口增加的结果。净出口的增加具有外贸乘数效应,在外贸乘数的作用下,经 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净出口额,大于经常项目贸易顺差额。其次,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一是资本项目贸易顺差直接增加总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源于资本净流入的增加,大部分是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增加的结果。资本净流入增加了国内的总需求中的投资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直接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二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乘数效应扩大了经济增长的规模。在外商直接投资乘数的作用下,经济增长的规模数倍于外商直接投资额,大于资本项目贸易顺差额。 2.贸易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项目有逆差外,中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贸易顺差。伴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长,外汇储备2003年底已超过401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一是提升了综合国力,使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二是表明中国有良好的国际偿债能力,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时,能够较为容易地以较低成本取得各类贷款。三是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外商,对其利润汇回本国有安全感,这些外商愿意 更积极注入资本,有利于中国引进外资。 3.贸易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不仅与储蓄投资有关,还与外贸有关。当财政有赤字时,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加进口弥补财政赤字,以保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那样,容易出现财政赤字和外贸赤字并存的双赤字现象。当财政有赤字时, 在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的情况下,需要减少进口或增加出口(即增加净出口)来弥补财政赤字,以保证经济总量供求平衡。中国的现实是储蓄没有完全转化为投资,从1998年以来,连年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赤字逐年递增,因而贸易顺差的增加,特别是净出口增加部分地弥补了财政赤字。以贸易顺差弥补财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4.贸易顺差加强了中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中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中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中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5.贸易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是贸易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二是国家有充足的外汇调节国际收支,执行主动的对外经贸政策。三是贸易顺差增强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由于中国各级地方政府都努力地招商引资,因此,中国资本流动性实际上比较大。在资本流动性实际比较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加强了积极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的效应,促进了国民经济较快发展。弊端 1.贸易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 贸易顺差使得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给大于外币需求,必然产生外币贬值的预期和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因此,贸易顺差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贸易顺差越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加大了外资流入和贸易顺差的扩大,进一步增强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贸易顺差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中国贸易贸易顺差增加,就意味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国家有逆差,逆差国就会利用WTO的规则,限制中国产品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在加入WTO后,由于中国与美国贸易逆差比较大,使用反倾销最多的是美国,中国是被反倾销最多的,居WTO成员方第一位,并且中国被反倾销案例的数量在逐年增长。 2.贸易顺差弱化了货币政策效应,降低了社会资源利用效率。外汇流入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而增多,在固定汇率和外汇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要以人民币购买外汇,货币的投放随着外汇流入的增多而递增。随着大量的人民币被动地投入到流通领域,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账户更加受制于外汇的流入,不但削弱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应,还导致物价水平上 升。 贸易顺差与国内居民储蓄相结合,导致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贸易顺差引起的大量外汇储备高达4000多亿美元,同时,国内居民储蓄高达11万亿人民币,两者相加约有14多万亿人民币。这14多万亿人民币没有形成有效投资,是经济社会中的闲置资金,与这些闲置资金相对应的是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闲置,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而,中国出现了经济增长和失业增加并存的现象。3.贸易顺差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进行外汇操作总是有风险的,最明显的是汇率风险。中国实行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每当美元贬值和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中国外汇储备都随之贬值,造成外汇储备的损失。贸易顺差越大,需要到国际金融市场上运营的外汇越多,国家外 汇储备的成本越高。贸易顺差增加了资金流出。在结售汇制度下,由于流入的外国资金都要转换成外汇储备,外汇储备主要是储备美元、欧元的债券。贸易顺差越多,外汇储备越多,外国债券越多,资金流出也越多。这两方面形成了内在的矛盾:贸易顺差引导外资流入,出口越多和外国直接投资越多,资金流入越多;贸易顺差导致外汇储备增加,外汇储备越多,资金流出越多。 4.贸易顺差异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 5.贸易顺差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贸易顺差意味着国内货币供给增加,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为了防范通货膨胀对经济的消极影响,中央银行不得不维持现行的存款管制利率和 贷款浮动利率,从而推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对策 贸易顺差既影响国内经济也影响对外经济,因而,需要调整经济政策,协调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 济发展,化贸易顺差之弊为利。贸易顺差是中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贸易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政策的新取向是:从贸易顺差转向保持经常项目适度贸易顺差、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经常项目适当贸易顺差,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如果出现国际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多印人民币来弥补国际贸易赤字。因此,在国际收支有逆差、外汇储备又不足时,中国会缺乏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产品和支付到期的外国债务,影响国家信誉和经济发展。因此,经常项目有贸易顺差,有利于中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 1.实行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需要完善投资政策,拓宽投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以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由于国内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经济增长难以带动就业增长,失业率逐年攀升。努力拓展投资渠道,改善储蓄转为投资的机制,将充分利用14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那么,在技术水平不变、资源利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即使不依赖引进外资,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就业机会随之大大增加。 2.保持经常项目适度贸易顺差,必须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大经常项目开放力度,完善结售汇制度。调整进出口结构,主要是在重视出口的同时,要考虑适当增加进口。增加进口要注意优化进口结构。政府要鼓励企业引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石油和矿产等战略物资的进口;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和旅游及消费增长带动进口。大量的贸易顺差给经常项目加大开放力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放松经常项目中对企业和个人外汇管理,增加售汇数量,不仅能更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用汇、促进对外经济贸易,而且有利于调节外汇储备。同时,由于资本项目还没有放开,为了防止资本项目从经常项目下汇出,政府还需要规范对经常项目的管理,主要是真实性审核。完善结售汇制度,推广意愿结售汇,增加开设外汇账户的企业,让更多的企业从强制结汇转为意愿结汇,这样,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减少外汇买卖,可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 3.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必须完善汇率机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控制外资进入和增加对外投资。实行浮动汇率,一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外汇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二是有利于人民币早日成为国际货币。三是对汇率敏感的部门受益,有利于企业控制出口产品成本和防止价格上升。四是促进金融市场、特别是与外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五是企业融资会逐渐从银行业转向资本市场,企业融资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多元化。六是有利于货币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减少资本项目贸易顺差,不能简单地限制外资进入,还要增加资本的流出。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既有利于减少资本项目贸易顺差,更有利于企业超越外国设立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 4.加强与WTO规则相关的微观经济规制及其政策体系建设,规范进出口贸易。运用WTO规则趋利避害,需要围绕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民族产品、民族工业的现代化。利用WTO要坚持讲民族经济的政治、讲维护国内产业利益的政策、讲应对策略的三原则。 5.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逐步转向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适度偏紧的财政政策,一是统一国内外企业税赋,取消给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给民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通过民族经济发展增加税源。二是扩大减税范围,刺激社会总需求。三是适时推进税费改革,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四是增加转移支付,主要是社会保障支出,维持或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有助于稳定社会和增加消费。五是增加财政担保贷款或财政贴息贷款,通过财政担保或贴息贷款支持出口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中小企业发 展,以增加供给,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等。 扩张性货币政策,一是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二是配合财政公债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方面,中央银行买进公债,扩大货币供给量。三是银行贷款向出口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倾斜,鼓励出口,扩大出口企业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四是增加消费信贷,促进有增长潜力的产业迅速地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的需求。五是适度偏紧财政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相结合,有利于激活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信托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开放和发展增加投资渠道,将更多的储蓄转化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经常账户(即“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 经常账户赤字指一个国家的进口额大于其出口额的情况。
品牌介绍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始于1992年,历经18年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科研开发、发动机、摩托车和汽车的生产、销售(包括出口)为主业,并投资金融于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目前,力帆已有员工7695人。力帆已八度入选中国企业500强,在重庆市民营企业50强中排名榜首,连续多年成为重庆市出口第一名。2009年,力帆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选为“国家名片”,是摩托车行业唯一入选品牌。2010年,力帆荣获重庆市政府最高质量荣誉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 2009年,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3.29亿元人民币,产销发动机173.02万台,出口创汇2.75亿美元,拥有有效专利1631项,此三项指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产销摩托车66.25万辆,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五;产销轿车4.32万辆,产销通机40.78万台,是重庆市民营企业纳税大户。力帆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创新、出口和良好的信誉。企业文化 力帆企业文化分为三部分:企业理念、公益事业、力帆报 企业理念 力帆三件宝:创新、出口、信誉好。 实实在在做企业,丰丰厚厚报客商。 前瞻后顾,强手林立,须卧薪尝胆。古往今来,英雄辈出,信后来居上。 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 国内赚钱,市场好汉;海外获利,民族英雄。 英雄本无种,创新论成败;富贵岂有根,质量定兴衰。 老板厚道,员工地道,和谐企业,生财有道。 民族工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力帆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创新!创新!创新!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百年力帆,共同打造。 拼价格苟且偷生,拼质量共同富裕。 大浪淘沙,是沙自流,是金自存 市场竞争最后是文化竞争。 你为力帆添砖加瓦,力帆为你遮风避雨。 遍地是丰田,到处桑塔纳,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 产品高质量,生活高质量。产品当当响,生活蜜蜜甜。 进门提醒:强者生存。 获利路有三,垄断我无权,投机我没胆,创新求发展。 敬顾客如敬父母,接订单如接施舍。 质量硬扎,大家都发。勉强要得,人人洗白。 力帆不创名牌,摩托一堆废铁。 力帆的死敌是不争气的力帆。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谁砸力帆的牌子,力帆就砸谁的饭碗。 不抓品种,一穷二白;不抓质量,天诛地灭。 不苦不累,不是力帆人;不乐不富,谁做力帆人? 质量就是饭碗,用户才是老板。 坝不夯实,万人遭殃;厂不管严,千人下岗。 公益事业 [20/09/2010]力帆捐款1000万绿化长江 [25/08/2010]力帆光彩学校世博行活动圆满结束 [20/08/2010]光彩中国扬帆世博 力帆光彩学校世博行启动 [23/04/2010]胡润慈善榜 尹明善重庆地区“7连冠” [21/04/2010]力帆集团为玉树灾区捐款 [01/04/2010]送水!力帆向灾区学生捐赠矿泉水 [04/01/2010]慷慨捐资百万 力帆再做助学好榜样 [21/11/2009]尹明善等当选“胡润慈善榜慈善行者” [09/10/2009]尹明善上榜“60年影响中华公益的60位慈善家” [15/09/2009]爱在行动 爱心人士关爱孤儿 [09/09/2009]首届重庆慈善奖颁奖典礼 [07/09/2009]慈善活动周 力帆现场捐款100万 [04/09/2009]首届“重庆慈善奖”评选揭晓 力帆获得两项大奖 [03/09/2009]尹明善做客大渝网称最大快乐是帮助人 [03/09/2009]让爱的阳光温暖每个孩子 [02/09/2009]尹明善亲赴梁平为光彩小学剪彩 [04/07/2009]尹明善捐100万家乡抗灾 [08/05/2009]2009胡润慈善榜发布 尹明善五年捐了3786万 [27/04/2009]力帆被授予重庆慈善荣誉牌 [24/04/2009]尹明善获光彩事业突出贡献奖 [19/01/2009]力帆荣获全国工商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21/11/2008]广东双湖力帆光彩学校落成 [21/11/2008]力帆光彩事业添新彩 [04/11/2008]重庆最牛献血大姐 原是力帆人 [12/10/2008]图片新闻 [22/09/2008]员工献血为灾区 西南医院送锦旗 [11/08/2008]力帆出资10万构建乡镇网通平台 [24/06/2008]一样的儿童节 特别的力帆情 [24/06/2008]甘肃抗灾力帆在行动 [19/05/2008]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力帆车友爱心车队情系灾区 [15/05/2008]力帆员工积极捐款 向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 [15/05/2008]力帆抗震救灾捐款突破270万 [15/05/2008]首批力帆发电机抵达灾区 [15/05/2008]力帆员工捐款过50万 [15/05/2008]力帆员工“热血沸腾”支援地震灾区 [15/05/2008]拳拳力帆意 浓浓力帆情——合川古楼镇力帆光彩小学落成 [14/05/2008]力帆员工献血踊跃 [14/05/2008]力帆集团为受灾地区捐款两百万元 [13/05/2008]力帆集团尹明善董事长为梁平小学捐款100万 [21/01/2008]关爱教育 关注成长——记陕西勉县云鹏车行活动纪实 [21/01/2008]尹明善当选中国十大光彩人物 [20/11/2007]力帆光彩事业贵州再添光彩 [06/11/2007]“力帆光彩小学”在毕节奠基 [28/09/2007]260名学生告别破瓦房 [20/09/2007]为知识铺路 力帆助志愿者新妙捐书 [05/09/2007]托起草原的希望——力帆集团内蒙古革命老区再建光彩学校 [17/08/2007]力帆集团30万捐建张家口力帆光彩小学 [22/05/2007]力帆在宿豫捐建光彩小学 [06/05/2007]尹明善:今年将出100万帮助缺水地区 [06/05/2007]8年捐款5千万--力帆2007再添“光彩” [06/05/2007]参展企业为红十字会及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募捐 [25/03/2007]力帆集团历年捐助光彩小学统计 [23/03/2007]力帆捐助光彩小学 [23/03/2007]回报社会 焕发光彩——在重庆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07/09/2006]“西部孩子王”捐建六十七所“光彩小学” 力帆报 集团董事长尹明善是记者出身 所以他特别重视宣传,专门设立了宣传部门,力帆报是力帆集团旗下的主力宣传内刊,力帆报的运作模式和外媒差不多。企业发展 2006年1月,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标志着力帆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产业。力帆轿车项目计划分三期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建成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设计产能15万辆;同时成立了汽车研究院。截至2007年,力帆集团已获国内外专利4061项,居汽车行业第一,全国民营企业第一。 出口让力帆海外获利。1998年力帆集团取得自营进出口权。2007年出口创汇达4.096亿美元,占重庆市出口总量的9.08%,居国内同行之首。力帆的产品远销东南亚、西亚、欧洲、非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2001年9月,力帆摩托首销日本,改写了中日摩托车有来无往的历史。2003年力帆集团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等产品通过欧盟e-mark认证,标志着力帆产品可以自由进入欧洲18个国家。力帆摩托在越南、泰国、土耳其建有工厂,力帆轿车已在越南下线。2007年8月,力帆轿车还将在埃及、俄罗斯下线。 信誉好让力帆声名远扬。“宁可他人负力帆,不可力帆负他人”,力帆倾力为广大消费者奉献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力帆集团连续多次获得重庆市“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称号。 2001年12月30日年创造了中国人第一次境外摩托车成功境外飞越,地点:越南母亲河(红河),飞越距离25米,飞红队员:教练 杜翔麟 队员:代安华 王翼容 李非 陈浩 杨鹏 李军林 至今无人超越此记录 力帆在商业银行中拥有12960万股,在光大银行中拥有2200万股,金融投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力帆不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从1992年到2007年,力帆向社会累计捐赠6084余万元。截至2007年,力帆已建成光彩学校83所,并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100所光彩学校。2005年11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尹明善董事长是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曾荣获“全国光彩事业奖”、“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2004年4月,被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04年12月,尹明善董事长被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007年,尹明善当选为“中国十大光彩人物”。力帆集团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杰出典范,力帆的发展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尹明善董事长曾多次受到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吴仪、李鹏、朱镕基等的亲切接见,朱镕基同志称赞尹明善是一位“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企业领导人 领导人介绍 尹明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中国摩托车商会会长,是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级政协领导班子的民营企业家。 1992年,尹明善投资20万元,以“出口、创新、信誉好”为经营理念成就了今日的力帆集团。目前,集团拥有员工13715人。2007年,力帆集团实现销售收 尹明善入121.6亿元人民币,发动机产销量306万台,出口创汇4.096亿美元,专利拥有量4061项,上述四项指标均居全国同行领先地位。 领导人所获荣誉 尹明善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从1992年到至今,力帆向社会累计捐赠6084余万元。截至2007年,力帆已建光彩学校83所,并计划到2010年在全国建成100所光彩学校。2005年11月,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明善荣获由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颁布的“中华慈善奖”,成为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家。1994年到2003年,尹明善连续10年被授予重庆市高新区“优秀企业家”;1999年被授予“再就业明星”光荣称号,2000年被香港理工大学、全国工商联中华总商会授予“紫荆花杯企业家”荣誉称号;2001年度荣获“振兴重庆争光贡献奖”,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统战、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授予光彩事业奖章;因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杰出贡献奖”;2004年4月,被全国工商联、全国总工会联合授予“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2004年12月,尹明善被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五部委授予“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2004年,尹明善荣登《2004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第20位,成为重庆市唯一登榜的慈善家。 2007年12月28日,尹明善董事长当选“中国十大光彩人物”。尹明善董事长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吴仪、李鹏、朱镕基的接见和称赞。集团产业 力帆集团下属共有七大产业,包含:力帆摩托、力帆汽车、力帆发动机、力帆微车、力帆内燃机、力帆客车、万光能源等。 力帆摩托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销售有限公司是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力帆汽车图集(18张)司的下属单位,隶属摩托车事业部,并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办事处和销售分公司,其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公司现有“力帆”、“轰轰烈”两大主打摩托车品牌,拥有水冷、多气门、电喷、大排量等世界领先的摩托车技术产品,其中力帆水冷摩托在行业中独树一帜,深得消费者喜爱。2007年,力帆摩托车产销量达到157万台,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力帆汽车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项目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汽车园,总体规划用地700亩,一期建设300亩。力帆轿车项目分三期共投入24亿元资金。目前,已完成了对一期工程的建设(投入全为自有资金),建成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生产线,同时成立了汽车研究院,二期工程现已启动。 力帆发动机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发动机事业部秉承自主创新理念,在技术领域技术多次开拓业内先河。力帆独立开发的90(100)电启动,立式100(110)型发动机为全国首创,在中国摩托车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力帆在国内首先开发出V型双缸250发动机;首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摩托车电喷技术、水冷技术和多气门技术。力帆每年以3-6个发动机新产品投入市场,其发动机品种之多居全国之首。力帆的实用新型专利“发动机燃烧室”被评为“2004年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金奖。2007年,力帆发动机的年产销量已达到306万台,居全国同行业领先地位。 力帆微车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微车公司在重庆北碚区同心工业园区已投资7亿元建立了微车生产基地,工厂占地300亩,年生产能力5万辆以上;在距离重庆仅37公里的璧山县投资12亿,正在建立占地957亩的微车工业园,一期工程完工后将达到年产10万辆微车的能力,微车工业园全部建成后将年产微车20万辆。 力帆内燃机 重庆力帆内燃机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通用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生产制造,具有年生产100万台通用汽油机动力及其各类终端机组产品和30万单缸柴油机及柴油发电机组的能力,产品品种多达一百余种。公司依托力帆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每年推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使力帆内燃机的产品始终昂首走在市场的前列。 力帆客车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是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控股的专业力帆摩托图集(13张)汽车生产企业,是国家批准的底盘和整车的定点生产企业,主要产品类型有货运卡车、客车、各类微车和专用车,有35年生产汽车历史。公司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具有年生产各类客车、货车和专用车6000辆的生产能力,营销规模5个亿。 万光能源 力帆集团重庆万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公司,地处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州科技工业园,交通方便。通过了TS16949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主要产品为“力帆520”、“朗度”和“万光”牌系列各型汽车用铅酸蓄电池、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及各类动力、照明等多用途电池,产品销往国内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公司将倾力打造21世纪最具竞争力的蓄电池精品!产品市场 远销国外 保检测线、淋雨试验台、冲压生产线、焊接生产线、涂装生产线、总装生产线,形成了“力帆牌”客车、厢式车、专用车、载货汽车及底盘、微车六大系列产品格局,即10—34座,6—8米级普通及中、高档豪华客车系列;干湿式厢式商用车;客货厢式商用车系列;载货汽车及底盘系列。力帆牌汽车40%畅销国内市场,60%出口创汇。产品销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国外市场主要销往哈萨克斯坦、尼日利亚、智利、吉尔吉斯坦、越南、缅甸、老挝等国家。力帆汽车以性能可公司为保证产品的一致性,按照国家颁布的汽车产品强制性检验生产一致性保证要求,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体系,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过程管理”、“质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3C”产品强制认证等国家质量认证体系。公司产品由品质管理部严格监控产品质量:各检站严把内、外配套质量关,专职质量员根据成品车进行规定的道路试验,每一项过程均有检测结果记录,并对产品质量追溯考核,以确保汽车质量。 品牌服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充足的后备支持,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独树一帜,立于不败之地,客运企业尤其如此。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在全国拥有四十多家力帆汽车直销公司,200多家授权、指定的维修单位,以及时、快速、周到的服务为客户排忧解难,同时正积极推进集“办事处、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四位一体的力帆汽车营销网络建设,在全国各地市、县均建立指定维修单位,为客户提供强大的售后服务支持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解除客户驰骋市场的后顾之忧,不断适应和满足国内外市场及客户的需求。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客户管理系统,实行一车一档的车辆档案电子文档管理,与各地的售后服务网点进行联网,随时了解客户的车辆使用情况,督促车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安全正常的使用。力帆客车规范的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无时无处不在的关怀,让客户体会到最周到的“贴心服务”。 战略 今年以来,在力帆轿车批量投放市场之际,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被力帆集团列为强强联手,做大做强的项目,正在为实现“百亿力帆、百年力帆”的宏观战略作出贡献。 上市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股票代码:601777)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力帆股份本次公开发行2亿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4.50元。募集资金主要应用于15万辆乘用车项目、摩托车生产基地项目以及动力基地项目的建设。 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经济开发工业园区,生产的汽车类型有电源车、警用专用车、客车、垃圾车、冷藏车、洒水车、生产生活作业车、特种作业车、厢式车、医疗专用车、载货车、专业工程车、自卸车等,主要品牌有力帆牌等,其中热门车型有保温车、爆破器材运输车、殡仪车、仓栅式汽车、仓栅式运输车、城市客车、多功能电源车、工程车、豪华客车、救护车、客车、冷藏车、绿化喷洒车、抢险车、轻型客车、囚车、微型货车、厢式运输车、压缩式垃圾车、翼开启厢式车、邮政车、载货汽车、中型客车、自卸汽车、......企业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在20世纪后期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以及信息技术领域新概念大量涌入的背景下,“企业”一词的用法有所变化,并不限于商业性或盈利组织。随着社会发展,真正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肯定是公司类型的企业。解释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 经济组织,广义上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 在商品经济范畴,作为组织单元的多种模式之一,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有机构成的经济实体,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供产品或服务换取收入。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中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组织形式。公司与企业的含义区别 企业是指把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的、自主地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这一定义的基本含义是:企业是经济组织;企业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企业具有营利性。根据实践的需要,可以按照不同的属性对企业进行多种不同的划分。例如:按照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按照企业法律属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法人企业、非法人企业;按照企业所属行业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邮电企业、商业企业、外贸企业等。 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公司是指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具有企业的所有属性。 因此,公司与企业是种属关系,凡公司均为企业,但企业未必都是公司。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态。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称世界贸易、进出口贸易) 目录 1 国际贸易的概述 2 国际贸易的分类 3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4 国际贸易的作用 5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 6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统计分析指标 7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8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所面临的问题 国际贸易的概述 1、什么是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国家(和/或地区)之间的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交换的活动。国际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从国家的角度可称对外贸易;从国际角度可称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由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和出口贸易(Export Trade)两部分组成,故有时也称为进出口贸易。 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就是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2、国际贸易是怎样产生的 国际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形成。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出用于交换的剩余商品,这些剩余商品在国与国之间交换,就产生了国际贸易。 3、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区别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因此,提到对外贸易时要指明特定的国家。如中国的对外贸易等;某些岛国如英国、日本等也称对外贸易为海外贸易。 香港葵涌货柜码头的繁忙景象 国际贸易的分类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进口贸易 (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入本国市场销售。 2、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的商品或服务输出到外国市场销售。 3、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甲国的商品经过丙国境内运至乙国市场销售,对丙国而言就是过境贸易。由于过境贸易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目前,WTO成员国之间互不从事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的形态国际贸易可划分为 1、有形贸易(Visible Trade):有实物形态的商品的进出口。 2、无形贸易(Invisible Trade):没有实物形态的技术和服务的进出口。例如,机器、设备、家具等都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这些商品的进出口称为有形贸易。专利使用权的转让、旅游、金融保险企业跨国提供服务等都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商品,其进出口称为无形贸易。 三、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国际贸易可分为 1、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贸易的出口国方面称为直接出口,进口国方面称为直接进口。 2、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和转口贸易(Transit Trade):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间接贸易中的生产国称为间接出口国,消费国称为间接进口国,而第三国则是转口贸易国,第三国所从事的就是转口贸易。 例如,战后的伊拉克有一些商机,但是风险也很大。我国的有些企业在向伊拉克出口商品时,大多是先把商品卖给伊拉克的周边国家,再由伊拉克的周边国家转口到伊拉克。 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贸易主体为不同国籍,资信调查较困难 因涉及进出口,易受双边关系、国家政策的影响 交易金额往往较大,运输距离较远,履行时间较长,因此贸易风险较大 除交易双方外,还涉及到运输、保险、银行、商检、海关等部门 参与方众多,各方之间的法律关系较为复杂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共同性 1、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相同; 2、有共同的商品运动方式; 3、基本职能相同,且都受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区别 1、各国的经济政策不同; 2、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不同; 3、各国间货币、度量衡、海关制度等不同; 4、国际贸易的商业风险大于国内贸易。 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更复杂。 国际贸易的作用 国际贸易对参与贸易的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调节各国市场的供求关系,互通有无始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功能。世界各国由于受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分布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生产能力和市场供求状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各国国内既存在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产品过剩状况。而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增加国内短缺产品的市场供给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还为各国国内市场的过剩产品提供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求的矛盾,从而调节了各国的市场供求关系。 2、促进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 在当今世界上,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分布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的国家劳动力富余而资本短缺,有的国家资本丰裕而土地不足,有的国家土地广阔而耕作技术落后。如果没有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国内生产规模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其短缺的生产要素的制约,一部分生产要素将闲置或浪费,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通过国际贸易,这些国家就可以采取国际劳务贸易、资本转移、土地租赁、技术贸易等方式,将国内富余的生产要素与其他国家交换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从而使短缺生产要素的制约得以缓解或消除,富余生产要素得以充分利用,扩大生产规模,加速经济发展。 3、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各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 利用比较利益和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扩大优势商品生产,缩小劣势商品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居于劣势的商品,从而可在社会生产力不变的前提下提高生产要素的效能,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4、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在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国内的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国际贸易,使国内的产业结构逐步协调和完善,促使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5、增加财政收入,提高国民福利水平国际贸易的发展,可为一国政府开辟财政收入的来源 政府可从对过往关境的货物征收关税、对进出口货物征收国内税、为过境货物提供各种服务等方面获得大量财政收入。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初期,关税收入曾占联邦财政收入的90%。至今,关税和涉外税收仍然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国际贸易还可以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它可以通过进口国内短缺而又是国内迫切需要的商品,或者进口比国内商品价格更低廉、质量更好、式样更新颖、特色更突出的商品,来使国内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福利。此外,国际贸易的扩大,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长,将为国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间接增进国民福利。 6、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促进经济发展 在现代,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国际贸易活动,这不仅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也把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卷入国际经济生活之中。国际市场的竞争活动,也促使世界总体的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加快。这不仅促进了发达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促进了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主要有以下若干种: 1. 汇付:(包含以下三种) A.电汇(T/T) B. 信汇(M/T) C. 票汇(D/T) 2. 信用证(简称L/C)支付方式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于货款的支付以取得符合信用证规定的货运单据为条件,避免了预付货款的风险,因此信用证支付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双方在付款和交货问题上的矛盾。它已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主要付款方式。 3. 汇票(Bill of Exchange,Draft)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 从以上定义可知,汇票是一种无条件支付的委托,有三个当事人:出票人、付款人和收款人。 汇票从不同角度可分成以下几种: 按出票人不同,可分成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银行汇票 (Bank's Draft),出票人是银行,付款人也是银行。商业汇票(Commercial Draft),出票人是企业或个人,付款人可以是企业、个人或银行。 按是否附有包括运输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可分为光票和跟单汇票。光票(Clean Draft),指不附带商业单据的汇票。银行汇票多是光票。跟单汇票(documentary Draft),指附有包括运输单据在内的商业单据的汇票。跟单汇票多是商业汇票。 4. 本票(Promissory Note)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这是我国《票据法》对本票的定义,指的是银行本票。 国外票据法,允许企业和个人签发本票,称为一般本票。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本票,均为银行本票。 按付款日期不同,汇票可分为即期汇票和远期汇票。汇票上付款日期有四种记载方式:见票即付(at sight);见票后若干天付款(at days after sight);出票后若干天付款(at days after date);定日付款(at a fixed day)。若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则视作见票即付。见票即付的汇票为即期汇票。其他三种记载方式为远期汇票。 5. 支票(Chaque,Check)是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从以上定义可见,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支票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不得超出其在付款人处的存款金额。如果存款低于支票金额,银行将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出票人要负法律上的责任。 6. 托收(COLLECTION)是出口商开立汇票,委托银行代收款项,向国外进口商收取货款或劳务款项的一种结算方式。 托收当事人有四个,主要责任如下: 1.委托人(PRINCIPAL) 也称出票人,一般是出口商,主要是行使与进口商签订的合同上的条款,履行与银行签订的委托收款的合同。 2.寄单行(REMITTING BANK) 也称托收行,是委托代收款项的银行,主要是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和国际惯例进行处理业务。 3.代收行(COLLECTING BANK) 托收行是在进口地的代理人,根据托收行的委托书向付款人收款的银行。 4.付款人(DRAWEE) 一般是进口商。主要是支付款项的人。 三.托收方式 托收方式有: 1.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 (1).跟单托收概念 跟单托收是汇票连同商业单据向进口行收取款项的一种托收方式,有时为了避免印花税,也有不开汇票,只拿商业单据委托银行代收。 (2).跟单托收种类 即期付款交单(document AGAINST PAYMENT AT SIGHT):俗称D/P AT SIGHT,指开出的汇票是即期汇票,进口商见票,只有付完货款,才能拿到商业单据。 远期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OF USANCE BILL):出口商开出远期汇票,进口商向银行承兑于汇票到期日付款交单的付款交单方式。 承兑交单方式(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俗称D/A,代收银行在进口商承兑远期汇票后向其交付单据的一种方式。 2.光票托收(CLEAN COLLECTION) 光票托收指汇票不附带货运票据的一种托收方式。主要用于货款的尾数、样品费用、佣金、带垫费用、贸易从属费用、索赔以及非贸易的款项。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统计分析指标 1、贸易额和贸易量 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之和。 一般用本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我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一般认为贸易顺差可以推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所以各国无不追求贸易顺差。但是,大量的顺差往往会导致贸易纠纷。例如日美汽车贸易大战等。 3、国际贸易条件 国际贸易条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又称进口比价或交换比价。它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很显然,换回的进口商品越多,越为有利。贸易条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指数是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是: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贸易条件指数为100)。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改善。 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贸易条件较基期恶化。 4、贸易的商品结构 贸易的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就是各类商品在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这里涉及到一个商品分类的问题,一般有两种分类方法。 (1)联合国秘书处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把有形商品依次分为10大类,其中0一4类商品称为初级品,把5一8类商品称为制成品,第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初级产品、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就表示了贸易的商品结构。 (2)是按生产某种商品所投入的生产要素进行分类,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商品、资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种生产要素密集型商品。 5、贸易的地理方向 (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该国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国的分布情况,它表明该国同世界各地区、各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例如,2003年我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分别是日本、欧盟、台湾省、东盟、韩国、美国、香港地区、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2003年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香港地区、欧盟、日本、东盟、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由此而确定的2003年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根据进出口总额确定)为日本、美国、欧盟、香港地区、东盟、韩国、台湾省、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如下图所示 图表 1 2003年我国前十位进口来源地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图表 2 2003年我国前十位出口市场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图表 3 2003我国前十位贸易伙伴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 (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用它们的出口额(或进口额)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或进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例如,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前 八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日本、法国、中国、英国、加拿大、意大利。2003年世界商品进口前 八位国家或地区是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法国、中国、意大利、加拿大。 6、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外向程度大小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指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电子商务在全球出现以来,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运行机制、营销手段、政府宏观管理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国际贸易方式,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电子商务通过网络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空间存在为前提的束缚,全球贸易市场以信息网络为纽带形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形成。 2.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益和效率。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使得信息跨国界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并且,电子商务能够降低交易价格,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能。 3.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消费者之间供求链的距离,改变了传统的市场结构,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本。 4.电子商务增加了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虚拟公司。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的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把众多公司相互联接为通过公司群体网络运作的“虚拟公司”,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5.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的竞争态势,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应用与企业生产制造活动相结合,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更贴近市场的需求,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电子商务成本低、快捷等特点使实力较差的中小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到大的国际贸易中来,开拓国际市场,并且发挥其灵活机动的竞争优势,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应用于国际贸易所面临的问题 电子商务的兴起使得信息技术因素在国际贸易中成为贸易参与国或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国家或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成为其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和条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和信息产业的规模比重,都极大地影响了一国在国际贸易甚至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实力和竞争地位。但国际电子贸易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技术层面和法律层面。 (一)技术层面 1.EDI报文标准的不统一。在EDI作为电子化外贸的主要载体时期,EDI所需的专用硬件线路和各国不统一的报文标准是主要问题。只有使用统一“报文标准”(即发送方与接受方的计算机都能识别的通用语言) 的买卖双方,通过EDI传输的数据才会被对方解码,进而使用。在进入2000年之后,iEDI对传统EDI的取代逐渐解决了这个问题。iEDI将传统电子数据交换移植到internet上来,使数据交换摆脱了专用网络VAN的束缚。然而,目前主要适用于北美国家的美国EDI标准和主要在欧洲和亚洲国家使用的联合国EDI标准并不统一,这对国际贸易信息的传输带了许多不便。 2.EDI硬件成本高而且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问题。EDI 必须使用专用的网络硬件,即VAN网络(Va1ue-added Network),这不但需要企业或政府机关从电信营运部门申请专线,而且,即使大型进出口企业在使用EDI的过程中,EDI的应用程序即电子商务所直接依存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隐患。 (二)法律层面 1.数据电文的法律承认。传统上的贸易合同必须由书面订立,通过手写签名或印章来辨别身份。在电子商务中,贸易双方主要依靠数据电文的交换来达成合同,包括电子货币和电子签名等形式。如果要承认通过数据电文订立的合同合法有效,首先就要承认数据电文的法律地位。由于数据电文是存储在硬盘上的无形物,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对其是否有充分的法律地位的认识是不统一的,尚待进一步明确规定。 2.要约的撤回、撤销及承诺的撤回。关于要约及承诺的撤回,法律在时间上的要求是“送达之前”或“同时送达”,而在EDI电子商务之下,要约和承诺的送达只需几秒中,所以这种“撤回”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同样,要约的撤销在电子商务中也是不可能的。 3.电子签名的法律问题。传统的合同、单据大都需要双方当事人的签章,才会具有法律效应,相应的电子商务的合同单据则需电子签名,而在当前条件下,电子签名的技术还不完善,制作伪造电子签名远远易于伪造实际合同的签名。因而我国法律对电子签名的应用目前还有许多限制。这就大大妨碍了正常贸易的进行。 此外,还存在网络信息的隐私权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无形产品的网络交易对征收海关进出口关税和国内其他财政贸易政策与市场准入等问题。这些由电子商务带来的新问题都要求在贸易立法上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更,使之有利于保护贸易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即期汇票(sight bill,demand bill) 目录 1 即期汇票概述 2 选用即期汇票原因 即期汇票概述 即期汇票即见票即付的汇票。包括载明即期付款、见票即付或提示付款以及未载明付款日的汇票。逾期后再经承兑或背书的汇票,对该种承兑人或背书人而言,应视为即期汇票。 即期汇票是指以提示日为到期日,持票人持票到银行或其他委托付款人处,后者见票必须付款的一种汇票,这种汇票的持票人可以随时行使自己的票据权利,在此之前无须提前通知付款人准备履行义务。 即期汇票其具体又包括在汇票上明确记载“见票即付”字样、未记载付款日期和汇票上记载的到期日与发票日相同三种类型。 选用即期汇票原因 即期汇票是一种低风险和便捷的付款方法,最适合用来支付无须急于结清账款的交易。 若您手上没有受款人的银行户口资料,即期汇票可方便公司结清账款。 即期汇票只可存入指定的受款人户口,因而与支票相比,遗失款项的风险较低。
多边贸易谈判英文缩写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1947年4月至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下调关税的承诺是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主要成果。23个缔约方在7个月的谈判中,就123项双边关税减让达成协议,关税水平平均降低35%。在双边基础上达成的关税减让,无条件地、自动地适用于全体缔约方。 这轮谈判依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原则,就众多商品达成较大幅度的关税减让协议,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贸易的恢复和发展。这轮谈判虽然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草莶和生效之前举行,但人们仍习惯视其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 1949年4月至10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法国安纳西举行。这轮谈判的目的是,给处于创始阶段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进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机会,促使这些国家为承担各成员之间的关税减让作出努力。这轮谈判除在原23个缔约方之间进行外,又与丹麦、多米尼加、芬兰、希腊、海地、意大利、利比里亚、尼加拉瓜、瑞典和乌拉圭等10个国家进行了加入谈判。这轮谈判总计达成147项关税减让协议,关税水平平均降低35%。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 1950年9月至1951年4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在英国托奎举行。这轮谈判的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奥地利、联邦德国、韩国、秘鲁、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加入问题。由于缔约方增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之间的贸易额已经超过当时世界贸易总额的80%,在关税减让方面,美国与英联邦国家[主要指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谈判进展缓慢。英联邦国家不愿在美国未作出对等减让条件下,放弃彼此间的贸易优惠,使美国与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未能达成关税减让协议,这轮谈判共达成150项关税减让协议,关税水平平均降低26%。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 1956年1月至5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美国国会认为,前几轮谈判,美国的关税减让幅度明显大于其他缔约方,因此对美国政府代表团的谈判权限进行了限制。在这轮谈判中,美国对进口只给予了9亿美元的关税减让,而其所享受的关税减让约4亿美元。英国的关税减让幅度较大。这轮谈判使关税水平平均降低15%。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 1960年9月至1962年7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举行,共有45个参加方。这轮谈判由美国副国务卿格拉斯·狄龙倡议,后称为“狄龙回合”。谈判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从1960年9月至12月,着重就欧洲共同体建立所引出的关税同盟等问题,与有关缔约方进行谈判。后一阶段于1961年1月开始,就缔约方进一步减让关税进行谈判。这轮谈判使关税水平平均降低20%,但农产品和一些敏感性商品被排除协议之外。欧洲共同体六国统一对外关税也达成减让,关税水平平均降低6.5%。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 1964年5月至1967年6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举行,共有54个缔约方参加。这轮谈判又称“肯尼迪回合”。美国提出缔约方各自减让关税50%的建议,而欧洲共同体则提出“削平”方案,即高关税缔约方多减,低关税缔约方少减,以缩小关税水平差距。这轮谈判使关税水平平均降低35%。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工业品关税水平平均降低了37%,欧洲共同体关税水平平均降低了35%。 这轮谈判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规定了倾销的定义、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和幅度,但各国为保护本国产业,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情况时有发生。这轮谈判中,美国、英国、日本等21个缔约方签署了第一个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有关反倾销的协议,该协议于1968年7月1日生效。 为使发展中国家承担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义务,在这轮谈判斯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新增“贸易与发展”条款,规定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特殊优惠待遇,明确发达缔约方不应期望发展中缔约方作出对等的减让承诺。这轮谈判还吸收波兰参加,开创了“中央计划经济国家”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先例。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 1973年9月至1979年4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在日内瓦举行。因发动这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日本东京举行,故称“东京回合”。“东京回合”共有73个缔约方和29个非缔约方参加了谈判。这轮谈判历时5年多时间,取得的主要成果有: 开始实行按既定公式削减关税,关税越高减让幅度越大,从1980年起的8年内,关税削减幅度为33%,减税范围除工业品外,还包括部分农产品。这轮谈判最终关税减让和约束涉及3000多亿美元贸易额。 产生了只对签字方生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通常称为“东京回合”守则],包括补贴与反补贴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进口许可程序、政府采购、海关估价、反倾销、牛肉协议、国际奶制品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 通过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授权条款,允许发达缔约方给予发展中缔约方普遍优惠制待遇,发展中缔约方可以在实施非关税措施协议方面享有差别和优惠待遇,发展中缔约方之间可以签订区域性或全球性贸易协议,相互减免关税,减少或取消非关税措施,而不必给予非协议参加方这种待遇。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第八轮谈判于1986年9月15日在乌拉圭首都埃斯特角开始举行,称为“乌拉圭回合”。这次谈判至1993年12月15日在日内瓦完成。于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马拉咯什城举行会议,由参加乌拉圭回合的谈判方,草签了乌拉圭回合最后文件和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宣告正式结束。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原1947年的总协定失效,由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其附件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