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内部,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的分配是平等的,但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和产品分配存在较大的差别。 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具有较强适应性的公有制形式。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所有制的特点 第一,生产资料属于集体经济成员共同所有,共同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成员根据他对集体经济的贡献来分配其经营成果。 第二,它的公有化程度低于全民所有制,范围较小。 第三,集体经济单位之间存在着差别。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联合体。经营管理上已经不限于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生产经营、成果实行单一按劳分配的形式,而是实行了集体所有分散经营、各负盈亏等多种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我国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农村的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业中的主要所有制形式。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这种集体所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种实现形式由于: (1)最主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归集体所有; (2)通过承包合同,将土地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转归农户; (3)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整体的生产布局和公积金、公益金的确定,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田间作业及其技术选择,实行农户分散经营管理。因此,这是一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另一重要形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经历了几次反复,现在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并且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促进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将市场经济观念引进广大农村,对破除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2)进一步加强了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3)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辟了广阔的途径。 但乡镇企业目前的发展受到产权模糊的制约。因此,明晰产权,改革乡镇企业政企不分的运行机制成为促进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我国城镇的集体所有制,包括手工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中的各种集体企业。对城镇集体企业,必须改变两种倾向,一是在认识上,认为集体所有制是一种公有制的低级形式;二是在实践中,国家随意支配和调用它们的生产资料,用行政手段强行“升级”。相关条目国家所有制
雅各布·维纳简介 雅各布·维纳(Jacob Viner,1892年5月3日- 1970年9月12号)是一位经济学家,并作为现今的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早期成员之一。瓦伊纳出生于1892年在蒙特利尔,魁北克移民父母和罗马尼亚获得了 1914年在麦吉尔大学的学士学位。他的博士学位是在哈佛大学获得,是当时著名经济理论和国际经济学权威陶西格(Frank W.Taussig,1859~1940)的学生与朋友。 他是从1916年在芝加哥大学教授,到1917年和1919年至1946年。在不同时候瓦伊纳还任教于斯坦福大学和耶鲁大学,并两次前往国际研究学院在瑞士日内瓦举行。1946年,他离开普林斯顿大学,他直到1960年退休。 瓦伊纳曾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并担任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杂志》主编18年之久。他对成本曲线、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上的拗折的需求曲线的研究都是开创性的,在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也造诣颇深。他影响最大的是关于成本理论的研究和成本曲线的图形表述。这些仍然是今天微观经济学中成本理论的重要内容。">编辑]瓦依纳错误 在研究成本理论时,他提出了今天人们都熟悉的包络曲线概念,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当时瓦伊纳认为,在长期中企业总可以通过调整生产规模实现平均成本最低,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应该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组成的轨迹。根据这种思路,他要求制图员画出一条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包络曲线;第一,这条包络曲线要把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内;第二,这条包络曲线要和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据记载瓦伊纳的这个制图员是一个中国人(可惜名字已无法考证),且精通数学。制图员告诉瓦伊纳,这个图是画不出来的,因为在数学上任何一条包络曲线都无法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如果要把无数条曲线包在内,这条包络曲线就不能与这些曲线的最低点相切;如果要使包络曲线与各条曲线的最低点相切,这条包络曲线都不能把各条曲线都包在内。这就说,包络曲线只能满足瓦伊纳要求的两个条件之一,而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瓦伊纳为此与制图员发生争吵。 在此之前,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既然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规模使平均成本最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应该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轨迹。瓦伊纳的包络曲线概念和对包络曲线两个必须满足的条件的总结正是这种思想的概括。但事实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并不能是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的包络曲线。这种对短期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关系的误解被称为“瓦依纳错误”。是一个不知名的中国制图员纠正了这个错误。Jacob Viner Jacob Viner(May 3, 1892 - September 12, 1970) Together with Knight, the Canadian-born Jacob Viner was the leading light of the Chicago School of the inter-war period. His work ranged all over economics, but it is perhaps his work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hat we find his remarkable strengths. Nonetheless, as Robbins characterized him, Viner was "the outstanding all-rounder of his time in our profession" (Robbins, 1970: p.2). Trained by Taussig at Harvard, Viner's very first publication was on methodology (1917), in which he provided a full-fledged defense of the inductive method. His subsequent work was on problems in trade theory (1923, 1924) - a concern which he maintained throughout the rest of his career. This work was concurrent with his masterly 1921 and 1931 articles on price theory - the first began inching towards a theory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 the second providing an analytical and graphical exposi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firm (the long-run and short-run cost curves we see in modern principles textbooks). A famous error on the long-run envelope of short-run average cost curves in his 1931 article and anticipation by Harrod did not diminish his claim to fame. Jacob Viner was fiercely opposed to the Keynesian Revolution - but not because of its policy prescriptions as indeed, Viner himself had recommended them. As he wrote in several papers (e.g. 1933), he believed the Great Depression was due to deflation in output prices being faster than the collapse in costs. Recovery, he believed, required a restoration of profit margins and thus government-induced inflation - not by monetary expansion, but rather by deficit spending. This would create the necessary price rise,(and, with costs lagging, profits) and the consequent cumulative rise in output to pull the economy out of depression. He was very much a fiscal policy advocate and a believer in policy discretion rather than fixed rules - thus he did not take Milton Friedman's attempt to paint him as an "early Monetarist" very well. Viner's famous 1936 critique of Keynes was not over policy implications but rather a result of theoretical disputes over liquidity preference and what Viner thought was oversimplified theory of effective demand. Viner preferred to famously characterize Keynesian theory as "short-run" analysis while considering Neoclassical theory to be true in the "long-run". It was Viner's scathing 1936 critique that prompted J.M. Keynes to write his famous 1937 QJE article as a response. Viner's work 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began with his 1926 essay on Adam Smith and culminated in his magnum opus,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937) - to which we owe most of our knowledge of the Bullionist Controversy in 19th Century Britain - and the masterful introduction to the 1965 reprint of Rae's Life of Adam Smith. Viner's relations with Knight were cool but respectful. Compared to Knight, Viner was less opposed to quantitative techniques but remained wary of them. A recurring, if pointless, amusement at Chicago was the controversy over cost theory between Knight and Viner - with Knight supporting the Austrian doctrine of opportunity cost and Viner espousing the Marshallian "real cost" theory. This position was, in fact, more than a personal diversion: Viner (1932, 1937), after all, had promoted a "real cost" version of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sis as opposed to Haberler's "opportunity cost" version or Ohlin's "factor-endowment" version. Despite being one of the leaders of the Chicago School, Viner left Chicago for Princeton in 1946 - perhaps to the relief of many Chicago first-year students: Viner's "price theory" course was notorious for the terrifying way in which he conducted the classroom discussion. In later years, when questioned as to whether he thought himself part of the Chicago School, his reply was unequivocal: "I am willing to consider the existence of a 'Chicago School' (but not one confined to the economics department and not embracing all of the department) and that this `School' had been in operation, and had won many able disciples, for years before I left Chicago. But at no time was I consciously a member of it, and it is my vague impression that if there was such a school it did not regard me as a member, or at least as a loyal and qualified member" (Letter to Patinkin, Nov. 24, 1969). Although he missed the Nobel awards, Viner was awarded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prestigious Francis A. Walker Medal in 1962 - the economics' profession's Nobel equivalent prior to 1969. Viner's exhortation for serious scholarly treatment of economics is best expressed in his famous 1950 address, A Modest Proposal for Some Stress on Scholarship in Graduate Training. Viner, Jacob Viner, Jacob (1892-1970), third Walker Professor of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e, was one of the ablest economists of his generation, and “in the range and depth of insight and erudition, according to the British economist Lionel C. Robbins, “the outstanding all-rounder of his time in our profession. His primary interests were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but his influence pervaded all areas of economics and spread to the fields of history,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President Bowen, who was one of his students, called him “one of the great Renaissance scholars of the world. Born in Montreal, Canada, of Rumanian immigrant parents (he later became a naturalized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he graduated in 1914 from McGill, where Stephen Leacock was one of his teachers, and received his Ph.D. in 1922 from Harvard, where he was a pupil and became a close friend of Professor Frank Taussig. He became an instruct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16 and was promoted to full professor in 1925, at the age of thirty-two. Chicago had a remarkably brilliant group of economists in those years; according to Simeon E. Leland, his first graduate student and later his colleague, “the brightest star in this galaxy was Viner . . . the most industrious and the toughest teacher of the lot. Viner's first book was Dumping (1923); when a dowager asked him why anyone would write a book on that subject, his reply was the subtitle: “A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is second book, Canada's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 (1924), was 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a pioneering work, it set the style for a highly productive series of studies in the working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echanisms. His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1937), was, Robbins said “at once the main source of historical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evolution of thought in this sphere and a work in which some of his main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 play a pivotal part. During his eighteen years as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he brought that journal to the peak of its distinction. Viner frequently interrupted his academic work to serve as an adviser to the government and as a delegate to man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h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ariff Commission and the Shipping Board. In the thirties he was an adviser to the Treasury Department, participating in the original planning of the Social Security Program. He was later a consultant to the State Department and to the 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 Viner made several close friends in other countries, among them, Lionel Robbins, who has described their first encounter at Oxford in 1927 and “by the impression he at once made -- the short alert figure with his candid and penetrating eyes, now brimming over with fun, now sober with deep reflection, his quick wit, his delight in argument and the general sense of intellectual vitality that informed even his casual remarks. Later Robbins discovered other qualities: Viner's scrupulousness, his candor, his catholic outlook, his “zest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he pursuit of the thought wherever it led him which made any session with him an exciting and strenuous adventure. Robbins said of Viner what Dr. Johnson said of Edmund Burke: “That man calls forth all my powers. THE PRINCETON YEARS In 1946, after serving for thirty years as a member of the faculty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Viner accepted President Dodds's invitation to come to Princeton, where he made a remarkable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llectual life of the University for almost twenty-five years. His insight and erudition delighted his Princeton colleagues. Time and again, Professor William Baumol recalled, Viner would pose propositions to him “involving complex interrelations arrived at by some inexplicable intuitive process. Occasionally, Baumol would argue with him that his propositions were obviously incorrect, but always it turned out that Viner had been right. “Sometimes it took me days of painstaking calculation to arrive at his result, said Baumol, “but I can remember no case in which the mathematics failed to support his assertion. His reputation as a tough teacher continued. Graduate students knew that in doctoral examinations his would be the most difficult questions, Baumol recalled, but what they did not know was that afterward his would be the most generous marks proposed -- and usually adopted. once a colleague asked Viner how he could possibly propose such a good grade for a student who had failed completely to answer what Viner had asked him. With a playful gleam in his eyes, Viner replied “Surely no one could reasonably have been expected to answer that question. A familiar figure in Firestone Library, Viner exercised a lively influence on its other users. “No one, the University Librarian, William S. Dix, said, “could measure the value of his informal teaching as he stood near the catalogue or in the stacks talking with a graduate student or a colleague . . . teaching by example the pleasure and the integrity of sound scholarship. An expert bibliographer and an inveterate reader of booksellers' catalogs, he delighted in discovering obscure but useful books and pamphlets which he acquired and gave to the University library, with meticulous notes on their bibliographical significance. He also contributed his tough-mindedness and his infectious humor to the affairs of the University Press as a member of its editorial board and as a trustee. Under his influence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were established for the publication of scholarly books that have helped set the Press's guidelines ever since. Remarking on Viner's influence, Herbert S. Bailey, Jr., Director of the Press, spoke of the “witty seriousness that was characteristic of everything he did. “He rarely told a joke, Bailey recalled, “but conversations with him were filled with laughter. . . . Even on the most serious occasions when he was righteously aroused by some scholar's carelessness or infidelity, a flash of wit could suddenly turn everything to smiles -- though the carelessness or infidelity was not excused. HIS MODEST PROPOSAL Viner's wit as well as his humanistic approach to learning are illustrated in an address delivered at Brown University in 1950, titled “A Modest Proposal for Some Stress on Scholarship in Graduate Training. His “modest proposal was that graduate schools should assume more responsibility than they ordinarily do for scholarship as distinct from research. Although he admitted that graduate students could not become "finished scholars as well as finished economists" in the short time available to them, he pointed out that graduate study is followed by another stage in education “lasting to the end of one's life. He suggested, therefore, that doctoral degrees should be granted, and accepted, somewhat in the spirit in which the University of Avignon handled the case of a capable but negligent candidate in 1650; “after some hesitation it conferred the doctoral degree sub spe future studi in the hope of future study.” He did not plead on behalf of scholarship that it would save the world (“although this had conceivably happened in the past and might happen again) or that it would bring material rewards to the scholar or that it was an invariably exciting activity. All that he would plead, at least on this occasion, he said, was that once the taste for it has been aroused. “it gives a sense of largeness even to one's small quests, and a sense of fullness even to the small answers to problems large or small which it yields, a sense which can never in any other way be attained, for which no other source of human gratification can, to the addict, be a satisfying substitute, which gains instead of loses in quality and quantity and in pleasure-yielding capacity by being shared with others -- and which, unlike golf, improves with age. Viner's ground-breaking study, The Customs Union Issue, appeared in 1950, his essay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in 1951, and his lectures at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Brazil, in 1952. In 1957, on his sixty-fifth birthday, his students and friends brought out a selection of his writings, titled The Long View and the Short. In 1960 Viner nominally retired, but despite his reply to an old friend who asked what he was doing now -- “basking amid the laurels of my students -- he continued to spend most of his time in Firestone Library, “pursuing with concentrated intensity at once the detail of how the subject of his study actually happened and what its significance was in the broad evolution of thought and affairs. In 1962 he was awarded the Francis A. Walker Medal, presented by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once every five years to an economist who has made a contribution of the highest distinction to economics. In presenting this award, Fritz Machlup, Viner's successor as Walker Professor, said that in all the fields to which Viner had contributed, he would be remembered as “a deflator of pretentious nonsense as well as an original creator. What all of his colleagues might learn from him, Machlup added, was “intellectual honesty and fearlessness, with “a willingness to stand firm on the unpopular side of any issue, theoretical or practical, whether that side be `radical' or `conservative,' `newfangled' or `old fashioned. During his retirement he spent a year at Harvard as Taussig Research Professor, wrote a monograph on monetary control and another on Adam Smith, and gave the Wayne Memorial Lectur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on “The Role of Providence in the Social Order. Viner was a permanent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 and an honorary fellow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President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 1939, he was also a fellow or member of a number of honorary academ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well as in Great Britain, Sweden, and Italy. He received honorary degrees from thirteen American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including Princeton. “A deep love of justice and liberty and a profound sense of compassion were for Viner “the underlying justifications for thought and public action, Lionel Robbins wrote in his final tribute: “Jack was not a believer in any orthodox creed. But he believed passionately in the liberal values: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the maximum freedom for the individual compatible with similar privileges for his fellows, sympathy and help for the unfortunate. Nothing stirred him to anger more than an infringement of these norms, nothing more aroused his contempt than bogus substitutes for them. He did not believe that life on this planet was likely to become perfect. But he believed that, with forethought, it could be made less imperfect than it is.参考文献↑ 梁小民.黑板上的经济学
雁行模式概述 最早提出雁行模式的是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他主要是用其来分析日本棉纺工业发展模式的。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著名国际经济学家小岛清在深入分析战后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特点后,吸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提出了适合日本国情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比较优势论”,将雁行模式提升到新的理论高度。由此,雁行模式作为解释日本与东亚地区间的国际劳动分工、各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优势由较先进的国家或地区不断向后进国家或地区转移的传导机制,被国际经济学界尤其东亚学者所普遍接受。在雁行模式中,日本被看作是雁首,处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核心地位,它通过资金技术的供应、市场吸收和传统产业的转移,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亚洲“四小龙”是雁翼,是雁阵中的承接者,它们积极利用日本的资金、技术市场来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又将失去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身处雁尾的东盟。这样就完成了产业的“雁行模式”。在此过程中,处于雁尾的东盟对雁首日本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基本上严重依赖于日本。日本经济的好坏决定了雁翼与雁尾的发展。在20世纪70-8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模式的引导下,东亚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所谓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大量吸收日本的资金和技术,接受日本的产业转移,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利用相对自由贸易的国际环境,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产生了奇迹性的腾飞。这也是雁行模式曾备受推崇的原因。雁行模式的历史地位 虽然雁行模式在东亚经济发展中起过历史性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当初就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第一,雁行模式作为后进国家的追赶型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动态的产业梯度转移过程,在东亚区域发展中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它往往会导致对先进国家(主要是日本)的严重依赖,往往导致后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完全受先进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与支配,容易丧失本身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动权和独立性。一旦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特别是首雁经济出现问题,后进经济体往往来不及作出相应调整,从而形成被动局面。 第二,雁行模式理论所竭力倡导的垂直型国际分工,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东亚地区各经济体对日本的附属性发展模式。虽然处于雁尾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日本转移的相对先进的技术,有效减少科研时间与费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赢得经济发展,但如果处置不当,这种技术依赖会使后进国家丧失创新的动力,不利于后进国最终由“追赶型”发展战略向“创新型”发展战略转变,也不利于日本同这一地区建立平等合作的分工关系。这样,“追赶式”的发展模式将无法改变,各国间的差距将无法缩小,这当然不利于处于雁尾的国家和地区的长期发展。 第三,雁行模式本身在具体的操作中存在内在结构方面的缺陷。投资国与被投资国之间的产业层次的梯度转移,要求双方投资和贸易关系保持相应平衡,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否则对外投资或引进外资、产业梯度转移、对外收支平衡三者难以协调。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从一个侧面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雁行模式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发展的雁行模式开始衰落,亚洲地区的“成长轴”日益增多。 首先,日本的雁首效应开始下降,其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缓慢。90年代,美国取得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成功,逐步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日本也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的高技术化和和知识化,痛感经济发展模式应从“贸易立国”、“产业立国”转向“技术立国”。但由于日本技术进步的模式是“吸收一消化一创新模式”,没有美国那样厚实的基础研究,再加上自身对国内重化工的大规模投资而固化了以钢铁、汽车、石化、家用电器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局面,使得产业结构调整举步维艰,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住在东亚的技术优势,日本在技术输出上采取了保守姿态,削弱了雁首对雁行模式中的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拉动效应。 2.日本国内经济衰退。自1991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日本经济出现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并持续了十多年之久。日本国内不良债权大量堆积,金融机构坏账达6千亿美元,居民资产价值大幅下跌,国内需求一蹶不振。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还出现自1967年石油危机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企业设备投资下降,失业率上升。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又使日本对东亚直接投资遭到沉重打击,雁首的经济衰退使之无法对雁行模式中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起到领航拉动作用,雁行模式的核心与基础发生严重动摇。 3.日本国际信誉度进一步下降。一方面,日本在二战中对东亚各国所犯罪行历历在目,但直到今天日本政府仍在百般遮掩与否定,引起了东亚各国的反感。另一方面,作为雁首的日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亚洲经济中处执牛耳的地位,同时也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即维护亚洲经济的整体稳定性。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以其实力本应有所作为,但却不负责任地任由日元大幅度贬值,这虽然一时使日本产品提高了国际竞争力,抵消了东南亚货币贬值导致的对日产品的竞争压力,有利于日本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却使东亚经济更为动荡,东南亚国家损失更为惨重。日本在面临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问题时选择损害别国利益以自保,导致了亚洲各国的不信任感,被认为是个不负责任的国家。这些都从事实上表明了日本雁首效应的下降。 其次,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中地位的日益提高对雁行模式形成挑战。由于众所周知的国际国内诸多因素,在雁行模式发展的初期与繁荣阶段,中国这个沉睡着的大国被排除在雁阵之外。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国际经济分工体系,理所当然也被纳入“雁阵”中来,与东盟一些国家同处于雁尾。中国以其相对丰裕的资源优势和极其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顺应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分工,尤其是参与东亚经济的合作与竞争,在推动东亚地区经济繁荣的同时,也获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利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持续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东亚传统的雁行模式。从整体上看,成为亚洲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已经不再处于雁阵之尾,而逐步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引擎”。东亚地区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不断上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表的季度报告称,东亚区域内跨国与跨地区的投资以及东亚资本市场的一体化正同迅速增长的东亚贸易同步发展,区域内贸易已经从1990年的2800亿美元猛增到1999年的7320亿美元,而区域贸易增长的原动力之一来自中国。中国正迅速成为亚洲最大的贸易市场。报告预测,2003年中国在东亚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将超过日本。 再次,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开始改变对雁行模式的过度依赖,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东南亚各国在经历了东亚金融危机以后,痛定思痛,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反思,以找出自身国内经济结构和体制上的缺陷,并积极进行调整和改革。 同时,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也使得指望依靠日本经济重新振作带动本国经济走出困境的东亚国家希望破灭。这使得传统的雁行模式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东盟国家之间区域内经济合作大大加强,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就是明证。">编辑]雁行模式形成的的基础 赤松要的“雁行发展理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其主旨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和产品发展本国的产业,因此在贸易圈中势必存在不同发展层次产业结构的国家,这同时也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个动力。东亚恰好具备了这个条件。日本是属于“配套完整的制造工厂型的发达国家”,属第一层次,它有先进技术,工业发达,资金雄厚,居东亚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地位;亚洲NIES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属第二层次,有比较先进的技术,重点发展资本密集型 企业 ,是东亚经济发展与合作的雁身;ASEAN各国是从农业起步向发展出口型工业方向迈进的一些国家,属第三层次,有资源、劳动,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东亚经济发展中充当雁尾的角色。中国在东亚地区属于后期的 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但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接受国中异军突起,不仅拥有丰富的生产要素和辽阔的市场,且迅速成为日本对东亚乃至世界投资中的主要接受国,而且与东亚经济相接轨,成为东亚地区仅次于东盟的新的经济增长区,属第四层次。④因此,日本对东亚的直接投资结构亦根据不同的发展层次采取了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呈现出阶梯型结构。 ">编辑]雁行模式的挑战 1.“雁行模式”的挑战一方面来自于“领头雁”日本的投资策略。作为一种投资必须强调投资的收益。以及注重发展自身的利益。因此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主导型,以降低生产成本为主要目的。90年代以前日本主要对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宾馆、办公楼等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90年代以后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技术转让方面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向东亚国家经过近20年的引进日资过程,不仅没有吸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反而导致了东亚各国产业结构的偏颇,出口产品结构的单一,造成了该地区产品结构的同化,出口竞争的激烈及经济发展战略的单一化,加深了经济增长的对外依附性。另一方面日本对该地区的投资日趋类同,如在ASEAN国家以制造业为主如矿物开采、机电、运输机械、化学等行业。一方面帮助ASEAN国家实现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且也帮助该地区实现了贸易升级;但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并且有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类似上世纪拉美的“新型种植园化”, 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和对日外资的依赖。 2.前面提到“雁行发展模式”的基础是各国产业梯度差的存在。这个梯度差正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日本国内经济不景气的 影响而日益缩小,客观上造成了“雁行模式”的逐渐式微。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已经持续十余年处于萧条和低迷的局面,至今无法自拔,其在经济赶超时期曾经发挥过巨大效能的政府主导型经济体制深陷于“制度疲劳”之中,在当前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落伍了。日本经济的黯然衰弱使其在东亚传统雁行分工体系中的领头雁地位开始动摇。其次,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正在加速经济赶超。如今,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革命浪潮的背景下,东亚其他各国和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正在逐步进行摆脱逐级跟进的传统模式的障碍,开始跳跃式的进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⑤日本与“四小龙”之间的分工层次差距日益缩小,同时,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加之其初步形成的从基础技术到中间技术再到高技术产业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未来也有望形成一个与日本并行的产业与经济版块。总之,由于领头雁的迷失方向,“群雁”的正在加速赶上,东亚传统“雁行模式”必然逐渐式微。 3.客观的说,“雁行模式”的危机不单来自于作为“雁头”的日本和“雁身”的NIES、“雁尾”ASEAN和中国之间的矛盾。其所受到的挑战还来自于“雁身”和“雁尾”之间。因为这几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处于同一发展层次的经济体在对外出口上的竞争加剧。在传统垂直型分工为主的雁型模式中,处于相同和相近经济发展水平层次上的国家如中国与东盟诸国之间,东亚四小龙以及四小龙与日本之间在产业结构与出口结构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雷同性,这就带来了各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压力与矛盾。以东盟与中国的竞争为例,由于双方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双方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服装、纺织,鞋类以及组装类 电子产品出口方面的竞争加剧之势。本地区同一层次国家之间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上的雷同性和竞争性,对于东亚地区经济在未来的稳定增长是极其不利的,最终可能带来一种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局面。 ">编辑]雁行模式的成果 随着东南亚 金融 危机的爆发,雁行模式引起了人们的重新审视。客观地评价,日本90年代以前,日本通过直接投资对东亚推行的“雁行模式”确实对东亚经济增长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一度因此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点,其积极作用显而易见。众所周知,闻名世界的“东亚经济奇迹”,是通过大量引进外资,积极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来实现的。而日本作为东亚地区最大的投资国,是东亚各国引进外资,吸引技术 的主要来源国。在东亚经济起飞之时,恰是日本国内纺织业、重化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衰弱,而机械、电子等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之时,因此,,日本对东亚“加工组装型产业”的投资,不仅顺应了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成为日本出口工业制成品和中间品的:吸水池。不仅如此,这种劳动密集型的投资依次从亚洲NIES到ASAN,一直到中国不断扩张,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 然而日本为了保持在东南亚的控制地位,始终把东南亚作为日本的原料供应基。日本企业在对东亚直接投资中采取标准化或即将淘汰技术的转让,虽然暂时保持了在东亚经济中的“雁头”的地位,但同时导致了日本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国内传统产业与东亚之间的竞争的加剧。因此,当东亚金融危机爆发时,日本不仅无法挽救东亚经济的滑坡和衰退,甚至自身难保,使国内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对东亚的直接投资也明显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雁行模式”是东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其结果,至今也没有形成以日本为核心的“东亚经济圈”合作体系,更无法组成亚洲经济共同体来与欧美和北美相抗衡。相关条目雁行形态论参考文献↑ 1.0 1.1 1.2 周勇民.从“雁行模式”到“雁群模式”的一点思考
什么是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是指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的构成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特点: (1)会计档案并非是人为故意制造的,而是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单位等会计主体在会计活动过程申自然形成的,是具有合法地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务活动的产物。 (2)会计档案产生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故意形成会计档案供人查阅,而是作为一种核算手段,为了处理会计事项的需要而产生的。 (3)会计档案是反映经济业务活动的史料,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文献资料,文献资料通常是由特定的机构组织制定的,而会计档案是由会计人员和经济业务的当事人为体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办理会计手续所形成的。同时,会计档案作为会计核算的专业材料、是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客观记录和描述,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经济活动情况。 (4)会计档案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集中保存起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资料,不是随意保留下来就自然形成会计档案,而是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集中保存起来,才能形成会计档案。会计档案具有以下主要的作用,(1)会计档案既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各单位的重要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开展经济业务活动的重要历史资料和证据。通过会计档案,可以反映出各单位开展经济业务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执行会计制度的情况。(2)会计档案可以比较详细地反映出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的一些情况,如果一个单位存在会计帐目混乱、手续不清、资料散失等问题,可以清楚地从会计档案中体现出来;同时,如果一个单位存在弄虚作假、违法乱纪等活动,也可以从会计档案中反映和体现出来。(3计档案可以为国家或者单位提供比较详细、完整的经济、技术资料,对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具体经济部门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4)会计档案可以为国家完善会计制度提供借鉴,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完善会计制度时,可以通过查阅、研究、分析会计档案,找出现行会计制度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完善。 正是基于会计档案的作用,我国《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对会计档案管理作了相应规定。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会计档案。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 5 条的规定,会计档案具体包括: (1)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汇总凭证以及其他会计凭证; (2)会计帐簿类,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固定资产卡片、辅助帐簿以及其他会计帐簿; (3)财务报告类,包括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财务报告附表、财务报告附注及文字说明以及其他财务报告: (4)其他类,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帐单,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业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本罪的犯罪对象具体是会计档案中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所谓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者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者证明经济业务发生或者完成情况的原始书面证明。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原始凭证可以按照其取得渠道的不同,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种。所谓自制凭证,是指本单位内部有关机构或者人员在执行或者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自行填制的原始凭证,如仓库管理部门填制的收料单、领料单、产品入库单,销售经营部门填制的销货发票等。所谓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同外单位或者个人发生经济业务往来时,从外单位或者个人那里取得的原始凭证,如在购买原料时从供货单位取得的发票、在向外单位付款时取得的收据等。原始凭证按照其填制手续的不同,可以分为一次凭证和累计凭证两种。所谓一次凭证,是指填制手续能够一次完成的原始凭证,如收料凭证、产品交库凭证等,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所谓累计凭证,是指为了减少凭证数量和简化凭证填制手续、将一定时期内不断重复发生、且性质相同的经济业务往来登记在一起,进行连续反映的一种自制原始凭证,如企业内部领料用的限额领料单等。 所谓记帐凭证,又称分录凭证、记帐凭单等,是指由会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根据经过审核后确认无误的原始凭证或者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内容加以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类而填制的作为登记帐簿依据的一种凭证。记帐凭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按照记帐凭证编制方式的不问,可以分为复式记帐凭证和单式记帐凭证两种。所谓复式记帐凭证,是指将每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会计科目,集中到一起,填列在一张记帐凭证上的一种凭证。所谓单式记帐凭证,是指将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每个会计科日,分别填列记帐凭证,每张记帐凭证只填列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的凭证。按照记帐凭证所记录的经济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帐凭证三种。所谓收款凭证,是指根据现金及银行存款收入业务的原始凭证而填制的一种记帐凭证;所谓付款凭证,是指根据现金及银行存款付出业务的原始凭证而填制的一种记帐凭证;所谓转帐凭证,是指根据转帐业务的原始凭证而填制的一种记帐凭证。记帐凭证的主要作用是对原始凭证进行归类、整理、确定会计分录,从而为直接记帐提供依据。 会计帐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相互连缀的帐页组成,用来有序地、分类地全面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主要作用表现在:第一,设置会计帐薄并在会计帐簿上进行登记,有利于全面、系统地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的经济业务,把大量的、分散的数据或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逐步加工为有用的会计信息;第二,会计帐簿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会计报表中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可靠,它的编制和报送是否及时,都同会计帐簿的设置和登记有密切的联系;第三,会计帐簿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依据;第四,会计帐簿是重要的经济档案;第五,在规模大的单位,设置会计帐簿,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分工。所有独立核算单位都要依法设置会计帐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帐簿包括总帐、明细帐、日记帐和其他辅助性帐簿。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一个单位依法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供或者向社会公开披露的反映谈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帐簿记录和其他日常核算资料,运用货币计量指标,对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综合的反映。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分为对外报告和内部报告两种。所谓对外报告,是指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上级部门、银行、财税部门报送或者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财务会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所谓内部报告,是指单位主要是指企业根据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会计报告。本条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对外报告。按照编制与报送时间的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可以分为月份报告、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三种。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分为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 (1)会计报表。所谓会计报表,是指根据会计帐簿的日常核算资料,按照规定的格式,总括反映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报告文件。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57条的规定,企业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现金流量表)以及其他附表:第一,资产负债表。所谓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应当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类别,分项列示。第二,损益表。所谓损益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情况的报表。损益表的项目,应当按利润的构成和利润分配各项目分项列示。其中利润分配部分各个项目也可以另行编制利润分配表。第三,财务状况变动表。所谓财务状况变动表,是指综合反映一定会计期间内营运资金来源和运用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的项目分为营运资金来源和营运资金运用,营运资金来源与营运资金运用的差额为营运资金增加(或减少)净额。营运资金来源分为利润来源和其他来源,并分项列示。营运资金运用分为利润分配和其他用途,并分项列示。企业也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反映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收人和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2)会计报表附注。所谓会计报表附注,是指为帮助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报表的有关项目等所作的解释。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所采用的主要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处理方法的变更情况、变更原因以及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非经常性项目的说明;会计报表中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其他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报表需要说明的事项。 (3)财务情况说明书。所谓财务情况说明书,是指为了方便报表使用者而对单位的一些财务情况所作的具体说明。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是以文字为主结合数字指标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所以要求全面、详细,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 (1)隐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隐匿,是挂故意隐藏的行为。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会计监督时,将应当提供出来接受检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或者对应当提供社会监督的会计凭证、会计帖薄、会计财务报告隐藏起来拒不提供,都构成隐匿。 (2)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故意销毁,是指将明知按照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或者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应当存档或者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予以销毁的行为。以纵火、水浸、销毁、粘连等方式使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财务报告毁坏,使之无法辨认,都可以构成故意销毁的行为。 (三)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四)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单位亦可构成本罪。单位犯本罪的,实行两罚制,即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罪的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什么是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单独或者联合实施的妨碍或者消除市场竞争,排挤竞争对手或者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既包括具有经济优势力量的经营者滥用其经济实力限制他人竞争的行为,又包括政府及其部门滥用行政权力所实施的限制竞争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与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关系。限制竞争行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均是竞争带来的消极产物。它们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也严重地损害了其他竞争者、消费者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三者相互联系、互有交叉,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本质上同属破坏竞争的行为;但是,在行为方式、目的、程序等方面又存在着区别和差异。 限制竞争行为的特征 限制竞争行为主要有以下特征: 1.限制竞争行为的主体是具有经济优势的经营者或者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该行为主体可以是一个具有优势地位的经营者,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业优势经营者,还可以是滥用行政权力的政府及其所属部门。 2.竞争行为的客体,是针对竞争对手或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的竞争行为或经营行为进行限制、阻碍、强制、排斥而产生的限制作用。 3.限制竞争行为的手段是滥用或凭借行为人的自身经济优势,或以合同、协议等形式形成的联合行为与共谋手段。 4.限制竞争行为的目的就是达到限制、排挤或排斥竞争对手,以保持和稳定自身经济优势地位,不断获取超额经济利润。 5.限制竞争行为的后果,不仅损害了其他竞争者的利益,而且也剥夺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结构和竞争机制的合理化。 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 1.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是指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违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滥用独占地位,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以排挤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的行为。 2.公用企业,是指通过网络或者其他关键设施(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的经营者。包括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邮政、电信、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经营者。公用企业具有以下特征:(1)其经营活动是通过网络或者其他设施(基础设施)进行的,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内为运送人员、货物或者传递信息而形成的系统,例如,铁路运输网络,电信网络,电力、煤气、天然气传送网络等。(2)其经营活动受国家特殊管制。公用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家在价格、服务质量、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特别管制。(3)公用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 3.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是指公用企业以外的依法从事垄断性经营或者具有其他优势地位,能够决定或者限制交易对方或消费者的交易选择的经营者。所谓独占地位,是指经营者的市场准人受到法律、法规和规章或者其他合法的规范性文件的限制,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上独家经营或者没有充分竞争以及用户或者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具有较强的依赖性的经营地位,其类型主要是专营、专卖行业,为国民经济提供金融、保险等基础性服务以及其他由国家进行特殊管制的行业的经营者。 4.公用企业和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有下列类型:(1)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附带提供的相关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同类商品;(2)限定用户、消费者只能购买和使用其指定的经营者生产或者经销的商品,而不得购买和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同类商品;(3)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4)强制用户、消费者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不必要的商品;(5)以检验商品质量、性能等为借口,阻碍用户、消费者购买、使用其他经营者提供的符合技术标准要求的其他商品;(6)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用户、消费者,拒绝、中断或者削减供应相关商品,或者滥收费用;(7)其他限制竞争行为。 (二)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是指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限制外地商品进人本地市场或者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场的行为。该行为又称为行政垄断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的主要特点:(1)该行为凭借的是行政力量,而非经济优势或经济实力。(2)该行为不是一般的行政行为,而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行为主体违反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行使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干预市场经济活动,限制和妨碍正常的竞争,严重地干扰和破坏经济秩序。(3)该行为不同于一般的强迫性或强制性交易行为,涉及的范围更广,危害更大。该行为既包括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又包括不针对具体的交易对象、交易主体或交易行为而作出的抽象政策与规定。这些政策与规定决定了商品流通的总体状况,限制了商品流通和市场竞争发生的机会和范围。 政府及其所属部门限制竞争行为包括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市场壁垒,即地方政府为了保护所辖行政区域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行政措施,阻断或限制辖区内外的贸易往来,人为地分割市场的行为。通常所说的“地区封锁”、贸易方面的“地方保护”等等,实际上指的就是“市场壁垒”。 (三)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 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在一定的市场和时期内实施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其商品的行为。该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行为的主体是处于卖方地位的经营者。(2)经营者进行了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3)经营者进行销售行为时在主观上是故意的。(4)经营者的行为客观上侵犯了同业竞争对手的公平交易权利和社会的正常竞争秩序。 下列四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不属于限制竞争行为:(1)销售鲜活商品;(2)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 品或者其他积压的商品;(3)季节性降价;(4)因清偿债务、转产、歇业降价销售商品。 (四)搭售行为 搭售行为,全称为搭售及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经济技术优势,在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的意愿而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的行为。搭售的具体形式主要是:(1)搭售商品,即销售者利用其经济技术优势,在销售商品时搭售其他的商品。销售的商品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对销售应该作广义的理解,即包括转移所有权的销售以及出租等转让财产使用权的销售。(2)销售商品时附加不合理条件,如转让技术时限制产品和销售价格,限定销售区域。 (五)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串通招标投标行为,是指投标者之间相互串通而抬高标价或者压低标价,或者投标者和招标者相互勾结以排挤竞争对手的不公平竞争的行为。串通招标投标行为的主要特点:(1)它是一种限制竞争协议行为。(2)它损害了特定经营者——招标人的利益。 (六)其他限制竞争行为 其他限制竞争行为,是指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以外的由地方性法规所规定的限制竞争行为。例如,一些地方性法规规定了禁止联合限定价格、划分市场等联合操纵市场行为。 限制竞争行为的查处 l.对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由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罚。县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限制竞争行为没有行政处罚权。但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委托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查案情。 2.民族自治州工商行政管理局依法行使下没区、县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权,对限制竞争行为有行政处罚权。 3.对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制竞争行为,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4.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在实施限制竞争行为的同时又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构成两种违法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这两种行为可以一并处理。 5.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被指定的经营者借此销售质次价高商品或者滥收费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没收非法所得,可以根据情节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6.对行政垄断行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运用行政建议或者行政告诫的方式加以制止。
什么是附属票据行为 附属票据行为是指以发票为前提,在发票行为完成的基础上所作的行为。附属票据行为也称为“从票据行为”。">编辑] 附属票据行为的内容 附属票据行为包括背书、承兑、参加承兑、保证和保付等。附属票据行为有效成立的前提是基本票据行为的有效。所以附属票据行为与基本票据行为具有牵连性。参见基本票据行为。相关条目票据行为参考文献↑ 魏修文,闫秋芹编.经济法学习小词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3.
阿马蒂亚·森简介 由于阿马蒂亚·库马尔·森(Amartya Kumar Sen )对福利经济学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贡献,包括社会选择理论、对福利和贫穷标准的定义、对匮乏的研究等作出精辟论述,1998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关注最底层人的经济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将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课题上作出数项关键性的贡献,举凡公共选择的一般理论、福利与贫穷指标的定义,到对饥荒的实证研究皆属其贡献范围”。 阿马蒂亚·森的学术研究历程及成就贡献 阿马蒂亚·森于1933年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桑蒂尼克坦。早年求学于加尔各答大学总统学院。在大学期间,他开始学的是自然科学,后转向了经济学。促使他选择学习经济学的原因之一,是在他9岁多的时候即1943年,他的家乡印度孟加拉邦发生了大饥饿,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这件事对他以后生活道路选择和学术生涯有重要影响。不过他一接触经济学即表现出对经济学的强烈兴趣。当然,作为一个学生,他对数学、自然科学、哲学也很感兴趣。在加尔各答大学,经济学教学仅仅限于标准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他最早接触的经济学著作包括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和希克斯的《价值与资本》,并曾以极大的兴趣阅读萨缪尔森《经济学》教科书,尽管后来他对萨缪尔森的一些观点也提出了不少批评。当然,斯密、李嘉图和穆勒等人的古典主义经济学也是他的兴趣所在。此外,他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著作,肖伯纳的文学,马克思的政治主张都有强烈兴趣。 1953年大学毕业后,随即去了剑桥大学,这使他有机会接触不少著名经济学大师。他常与这些著名经济学家讨论问题,并从中获得了很大教益。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莫里斯·多布(Maurice Dobb)和皮埃罗·斯拉伐(Piero Sraffa)曾作过他的老师。他亦与丹尼斯·罗伯逊(Dennis Robertson)有不少交往。在剑桥大学的第二年,阿马蒂·森即开始在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夫人指导下写作论文。他曾与多布一起讨论过阿罗(K.Arrow)的名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通过与多布的讨论,他发现了一些具有挑战的问题,并学会了对这些问题作深入研究的方法。 1955年在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曾一度回到印度并于1956-1958年担任加尔各答杰得弗帕(Jadavpur)大学教授。不久即回到英国,并于1959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主要探讨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选择问题,即探讨了资本贫乏的国家在何种条件下可以采用资本密集型技术的问题。该博士论文次年以《技术选择》(1960年)为题正式出版,这是他所发表的第一本著作。阿马蒂亚·森还从1957年起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士直至1963年。1963年起又回到印度,担任德里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至1971年。期间先后以客座身份担任麻省工理学院助理教授(1960—1961年)和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1964—1965年)。在这一时期,他先后发表了有关农业发展中劳动力剩余、机械化与农场规模生产之间关系的论文;两篇有关农民居民户经济行为的重要论文“合作性企业的劳动力配置”(1966)和“有无剩余劳动力的农民与二元性(1966)。两篇同样重要的有关外部性与集体储蓄决策方面的论文—“论优化储蓄率”(1961)和“不保险、保险与社会折扣率”(1967)也先后得以发表。时他开始发表有关社会选择理论与福利经济学方面的论文,诸如“分配、转移与利特尔(Little)福利准则”(1963年)、“偏好、投票与多数决策的转移”(1964)、“多数决策的不可能性”((1966年)、“帕累托自由的不可能性”(1970年)等论文。有关社会选择理论与福利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在《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1970年)这一代表性著作中达到了最高峰。此外,他还在《哲学》与《哲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社会与道德哲学方面的论文。 1971年回到了英国,于1971—1977年担任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这一时期的主要贡献包括,1972年曾与达斯格普塔(P.Dasgupta)和马格林(S.Marglin)合作出版了《项目评价指南》一书,该书后来成为发展项目评估方法的标准范本。这一时期的其他贡献与他对福利经济学、伦理学和哲学的兴趣有关,同时也包括他对不平等及贫困测度的统计理论等方面的贡献,其思想反映在他于1973年所出版的《论经济不平等》一书中。这一时期森对他早期有关技术选择与发展的贡献赋予了新的内容,尤其对不同工作组织方式之间的差异(如雇用劳动与家庭生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于1975年出版了《就业、技术与发展》一书。阿马蒂亚·森认为,不同的工作组织方式产生不同的劳动的主观价值,雇用劳动的成本高于家庭劳动的成本。他据此解释了发展中国小型家庭农场采用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的原因。因此他指出,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说,仅仅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我们无法确定什么是最有效率的技术,而必须考虑不同的生产安排中的要素投入的比例或规模,考虑不同工作组织方式中劳动负效用的差异。尽管这一时期森继续对发展问题予以关注,但在整个70年代,阿马蒂亚·森对福利与社会选择理论给予了更多的注意。这一时期,他发表了一系列有关不平等与贫困测度方面的论文。他提出了低于贫困与穷人排序基础上的测度问题。这一测度方法与测度不平等的基尼(Gini)系数密切相关,并进一步促进了这一领域技术性较高的著作的出版。同时他还出版了有关资本理论与聚集理论、伦理与道德哲学方面的论文。1976年他被印度授予马哈拉诺比斯奖(MahalanobisPrize)。 从1977年起,阿马蒂亚·森担任了牛津大学万灵学院德拉蒙德(Drummond)政治经济学教授。这一教授职位此前只有西尼尔(N.Senior)、希克斯(J.Hicks)、埃奇沃思(F.Edgeworth)等杰出经济学家担任过。这一职位可以反映出他在牛津大学经济学团体中的领导地位。这一时期他发表了有关福利经济学与一般新古典经济学的批判性著作。他在担任这职位期间,热心地投入到饥饿、贫困以及其他发展问题的研究,包括性别分工与不平等等问题,有关贫困与饥饿方面的论文先后发表于《经济与政治周刊》与《剑桥经济学杂志》等刊物中,同时他对哲学与伦理学问题有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对人性假设的新古典模式进行了批判。因为传统模式只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人的价值、权利与动机之间的关系。 阿马蒂亚·森担任过的团体职位 随着阿马蒂亚·森学术地位的上升,他被先后推举担任一些重要经济学学术团体职位。其中包括:当选为1982年美国经济学协会外籍荣誉院士担任1984届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86—1989届国际经济学会会长等学术职位。1988年起森担任了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哲学教授1989年担任了印度经济学会会长1994年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98年离开哈佛大学到英国剑桥三一学院任院长,不过他仍为哈佛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他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写过人类发展报告,当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的经济顾问。值得一提的是,森尽管长时间在英美国家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但他仍保留了印度国籍,并经常参与印度经济发展计划的制订工作。因而,他也就成为了自1969年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以来获此殊荣的首例第三世界国家公民。 阿马球蒂亚·森的主要学术贡献 一、解决"投票悖论” 阿马蒂亚·森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四项主要贡献之一,是解决了名为"投票悖论"的问题。这问题可以用包括三个人物和三项选择的例子来解释。假设人物1选择是a,其次是b,最后是c;人物2的选择顺序是b、c、a;人物三是c、a、b。他们的选择可以表示为:就人物1和3的组合而言,a的选票多余b;但在人物1和2之间,b的选票多于c;在人物2和3之间,c的选票多余a。这里出现一种投票悖论,破坏得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投票悖论对公共选择问题显然是一种固有的难题,所有公共选择规则都不能避开这个问题。 阿马蒂亚·森建议的解决方法实际上非常简单,假设将人物1的选择中a和b的项目互掉如下:3-cab,2-bca,1-bac。现在b胜过c(人物1和2),c胜过a(人物2和3),而b也胜过a(人物1和2),投票悖论已告消失,惟有b获得大多数票而获胜。阿马蒂亚·森在以上的例子中察觉,所有人物均同意a项并非最佳。因此,理应可将这种论证伸展至符合以下三种条件中任何一种选择模式:(1)所有人物同意其中一种选择不是最佳,(2)同意某一项不是次佳,或(3)同意某一项不是最差。至于有四项或四项以上的选择情况时,每个包括三项选择的子集合须符合这三种条件之一。这就是阿马蒂亚?森著名的价值限制理论,它产生的结果是得大多数票者获胜的规则总是能达成唯一的决定。 二、引入“个人选择” 他的第二个主要贡献,就是引入了个人选择的概念,令公共选择理论内容更丰富。除了社会上可供选择的元素外(譬如政府的税收政策),他印入私人方面的元素(譬如个人利得)。私人元素的排列全由这些元素的拥有人来评估,这种情况与社会元素是有所不同的。他证明了,在尊重个人权益与做出集体决定之间,有基本的矛盾存在。换言之,没有一个集体决议机制能与尊重个人并存。 三、挑战“不可能定理” 阿马蒂亚?森克服了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罗的不可能定理衍生出的难题,在这方面充分显示出他的睿智。他的另一项贡献是关于如何比较人际间的满足水平。 以前的学术文献主要提出了两种处理方法,而阿马蒂亚·森对这两种方法均具贡献。其中一种方法是,就阿罗所定出的四个假设(公理),逐一地加以放宽,并考察放宽的后果。这些公理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更好的做法是增加它们的信息内容。阿罗假设不可将不同人之间的满足程度互相比较,但阿马蒂亚·森却引入满足感的可度量性和可比较性。他和其他学者证明了,如果可具备更多的信息,实在可以扩展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的范围。一旦个人的满足水平可视为人际间可比较的,则你已可以做出不同种类的社会评价。阿马蒂亚?森的主要代表著作: 《技术选择》(Choiceofchniques,1960)《集体选择与社会福利》(CollectiveChoiceandSocialWelfare,1970)《论经济不公平》(OnEconomicIneguality,1973)《就业、技术与发展》(EmploymentTechnologyandDevelopment,1975)《贫困的水平》(1980年)《贫穷和饥荒》(PovertyandFamines,1981)《选择、福利和量度》(ChoiceWelfareandMeasurement,1982)《资源、价值和发展》(ResourcesValueandDevelopment,1984)《商品与能力》(1985年)《伦理学与经济学》(1987年)《饥饿与公共行为》(与让?德雷兹合作著,1989年)《生活标准》(1987年)《不平等的再考察》(1992年)《以自由看待发展》(Development as Freedom,1999年)Rationality and Freedom, 2004. Inequality Reexamined, 2004. The Argumentative Indian, 2005. 他的两本论文集:《选择、福利和测度》(1982年)《资源、价值和发展》(1984年)。
什么是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组织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的实质是合作经济,包括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然而,在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只承认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弱化甚至否认了集体经济还具有劳动者资本联合的特征。否认了劳动者个人产权,是传统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最大区别。集体经济组织的分类 集体经济组织可以分为城市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两大类型。城市集体经济大体上可再分为两类: 一是由原先的手工业合作社发展而来,现在分属轻工业系统管理。其特点是城市户口,社员资产一般为非土地形式,通常实行股份(合作)制。 再一种是某些特殊性的行业,例如铁道、石油、地矿、国防工业等,为了安排家属就业,由主管单位给予一定的条件(设备、启动资金,大多数还派有干部,从业范围也多是为本行业服务),自收自支,自负盈亏,按劳分配。搞的好的有一定的公共积累。这一类基本上不搞股份制,仍带有“二国营”性质。农村集体经济大体上也有两类: 一种是“城中村”或城乡结壤部的农村。其重要特点也是土地已被征用或有不多的土地,或按城市发展规划行将失去土地。成员以从事二、三产业为主。这种情况下的农民,一种是集体财产已经分光,土地补偿费也都分给各家,集体经济已不存在。这就不必说了。另一种是还保留有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组织将不多的土地和土地征用补偿费统一使用,充分利用城市区位优势,经营二、三产业,为成员安排就业,并取得经营和房、地产回报。这类集体经济组织大部分都实行了股份合作制,产权明晰,股份量化到个人,管理民主化,基本保证了原先的农民逐步适应城市生活,有的还相当富裕。这一部分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走势首先是把集体经济本身搞好,以便为成员提供更多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多分红利;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安排下,逐渐把成员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学习新的技能在城市就业,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再一种是真正的农村集体经济。其根本特点就是始终跟土地联系在一起。无论集体或个人,土地都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土地是以村(乡、组)为单位的集体所有,这决定了在该村(乡、组)范围内的所有村民都是该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村民身份就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一个人生下来是这个村的小孩,长大以后自然就是村民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没有理由不让他参加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和其他活动,从而获得生活来源并和其他人享有同等权利。丧失村民身份自然也丧失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这一点同城市集体经济组织完全不同。城市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同居民身份完全是两码事。其子女长大以后一般不必是该集体组织的成员。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领导,科学理顺“城中村”社会管理中各组织间关系,形成地区发展合力 1、成立市、区高规格的“城中村”改制领导小组,深入调研,加强指导,在土地产权、税收优惠、工商登记等需要突破和改革的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制订全市性的政策和法规。 2、明确街道办事处、“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作为参与“城中村”社会管理的三个最重要组织各自的责权利。正确处理好几个组织之间关系,形成社区建设合力。一是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正确处理社区居委会与集体经济组织间关系,做到“体制上分离、经济上支持、工作上配合”。 二、分步推进“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其进入市场创造条件 1、以工商行政管理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落实工商登记注册为主线,分步推进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制工作。 各“城中村”先成立新的有限责任公司(母公司),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申领营业执照,各下属经济社成立分公司开展经营,由各经济社代表全体原村民利益对母公司实现股权占有(经济社内继续严格执行原股权设置、界定、分配的有关规定),各经济社在新公司中的出资(股权)比例和利益分配办法由各“城中村”内部协商确定。在有限责任公司资产关系全部明晰,土地房产改制工作完成后,由评估公司,会同农业、工商部门依法对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资产评估,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再将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实现全体原村民对股权的直接持有。 2、抓好改制公司的跟进管理工作。对已注册的公司,由工商部门根据有关法规实施监督管理。同时由农业局对原农村集体资产跟进管理,具体措施是:保留集体经济组织并发挥其作用;继续健全和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财务收支、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务公开与监督等管理制度;完善改制公司内部管理监督机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坚持财务公开制度,各公司应定期将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布上墙,接受股东的监督;为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后的良性运作,由区农业局和街道办事处对改制公司进行监管。 3、加快“城中村”土地房产权属登记工作,为“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持续发展的载体。 对改制前用地手续齐备的原村留用地规划报建工作,规划部门要加快办理;国土房管部门推进已有地籍图地区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国有房地产证》的发放工作;对集体经济组织未有合法手续的历史用地和历史用房,在符合有关政策法规的情况下,可由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由规划、国土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协调处理;加快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工作;在“城中村”改造工作中,要结合景观整治规划,按照拆旧建新、改善和美化环境、发展地方经济的原则,允许建设适量临时商业建筑,以补偿改造前期集体经济的损失。 4、指导“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改制后积极开辟经济发展新途径。一是指导各改制企业大力培训和吸纳专业管理投资人才,建立专业的管理机制,改善管理方式方法,提高现有管理队伍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二是引导改制企业除继续巩固现有物业出租收入外,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产业的拓展、经营,组建专业化物业管理公司,在“城中村”地区推进现代物业管理, 以此起步,逐步建立品牌,做大做强。三是结合各街道的重要生产力布局和调整,指导改制企业盘活现有资金资产,抢占先机,开拓第三产业发展路子。四是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积极支持指导改制企业发展经济,依法依规享受税收政策优惠,对由“村中村”转制而成立的股份公司实行一定年限的50%税收优惠,全面做大做强。 三、将“城中村”的改制、改造与提高城市化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农转居人员生活质量 1、推进“城中村”改造,彻底改善农转居人员生活环境。 抓紧对街道的“城中村”规划的修编、整合工作,加大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投入,结合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推进改造规划全面落实,促进“城中村”环境的绿化、亮化、美化。 2、加快对“城中村”市政设施、社会管理工作的接收步伐。 逐步完成对“城中村”改制后的道路、街巷及其绿化的接管工作;逐步将“城中村”的环卫业务推向社会化、市场化,使“城中村”的环卫水平达到市区要求;做好“城中村”学校的接收工作,将原由村委会管理和承担办学经费的学校转由街道和区教育部门管理和承担;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管理组织承担的一些计生责任,逐步应转由居委会承担。 3、整合管理资源,落实政府责任,建立政府为主、全民参与的治安网络,确保“城中村”地区社会稳定。 构建和完善治安群防群治网络;大力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由街道为管理主体,落实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改制后的企业与个人出租屋主参与出租屋治安管理的责任,加强对出租屋管理。 4、采取切实措施,促进“城中村”农转居人员就业和再就业。 加强对“城中村”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居民的培训和推荐就业的工作,落实“农转居”人员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如税费减免、资金扶持等)。 依托社区经济发展拓展就业岗位。针对“农转居”失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职业技能偏低的特点,依托社区产业发展,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公益性就业岗位,提供“农转居”失业人员在社区就业的岗位;由各街道办事处积极组织商贸、旅游和饮食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农转居”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 完善劳动保障服务网络建设,为“农转居”失业人员提供到位的服务。 全面实施农转居人员低保和医疗救助工作。调整低保标准,落实“城中村”改制居民的城市居民低保待遇;做到应保尽保,改制居民凡符合申领低保政策的,都依法、依规办理,不留死角;继续落实农转居人员医疗救助措施。 正确处理农转居人员利益问题,保障农转居人员合法权益。对“城中村”改制改造工作要尽快明确方向,并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使农转居人员的生活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