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并纳税 合并纳税是指大型企业集团的母子公司实施盈亏相抵之后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实施两税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确立了法人税制的原则,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都必须单独纳税,财税〔2008〕119号通知要求,为确保新税法的平稳实施,根据新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以前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在2008年度继续按原规定执行,从2009年1月1日起,上述企业集团一律停止执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合并缴纳和汇总缴纳 1.合并缴纳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关于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执行问题的函》(所便函〔2008〕27号)明确说明,《企业所得税法》第52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在国务院对企业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尚未做出规定前,原经国家税务局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暂按原规定继续执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试点企业集团缴纳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 119号)规定,为确保《企业所得税法》的平稳实施,根据新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经国务院批准,对2007年12月31日前经国务院批准或按国务院规定条件批准实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集团(具体名单见附件),在2008年度继续按原规定执行。从2009年1月1日起,上述企业集团一律停止执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 根据上述规定,目前,可以实行集团内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仅限于上述名单范围内的企业,其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该名单上有包括中国五矿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等106家集团企业。 2.汇总缴纳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8〕28号)第二条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以下称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称企业),除另有规定外,适用本办法。 因而,对于实行汇总缴纳方式的企业是指在同一法人主体下,在境内跨地区设立了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或者场所的情况下,需要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相关规定进行汇总缴纳。 第三条规定,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第四条规定,统一计算,是指企业总机构统一计算包括企业所属各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场所在内的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 第六条规定,就地预缴,是指总机构、分支机构应按本办法的规定,分月或分季分别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预缴企业所得税。 第七条规定,汇总清算,是指在年度终了后,总机构负责进行企业所得税的年度汇算清缴,统一计算企业的年度应纳所得税额,抵减总机构、分支机构当年已就地分期预缴的企业所得税款后,多退少补税款。 因而,对于总分机构的汇总缴纳是按同一法人主体进行统一计算企业所得税,只是在季度时分支机构需要按照国税发〔2008〕28号文件中相关规定在所在地进行预缴企业所得税,但这部分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可以在年终与总机构统一汇算时抵减总机构应缴企业所得税。 根据以上规定,简单理解就是汇总缴纳适用于总、分企业之间纳税;合并缴纳适用于母子公司之间纳税。只要是总、分支企业关系,可直接按《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计算缴纳税款。而母子公司之间实现合并纳税,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执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交、集中清算”的汇总纳税办法计算缴纳税款。 目前总机构在年终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其利润总额并不是单个分支机构利润总额简单相加,而是总、分企业会计报告的并表。也可以理解扣减掉内部抵消利润后确定。就是将整个企业视为一个企业核算。相关条目汇总纳税
什么是单边预约定价 单边预约定价是指纳税人与一国税务主管机关预先协商制定关联企业交易的价格并签订协议的一系列活动。单边预约定价的契约属性 平等自由、竞争制衡建筑西方的契约精力,经由过程各类力量之间制约达致社会布局的协调一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度之间形成一项具有双向选择性而非强制的契约关系,为单方预约定价的发生与成长供给了不雅念本源和心理依靠。是以,税务机关面对特定平等制衡文化和现代当局理念中两难抉择若干问题时,不会简单地强制行使公权力,以办理和监督办法来解决不合,而是采纳一项法律和解的形式。 契约自由是私法的核心原则,可是公法对契约理念的接管却颇费迟疑。传统公法认为,国度意思在公法关系中恒居单方和支配地位,彼此非平等关系,法谚称“国度不(与苍生)订合约”,并且行政首要原则为“依法行政”与私法上的“契约自由”难以协调。跟着时代进步与理念更新,公法契约从行政法的“养子”转为“后起之秀”,以行政法令行为为契约标的,经由过程合意的编制发生、变动或覆灭行政法上的权力义务,在行政法律中受到遍和的运用,例如法律和解契约。今朝国内对法律和解契约并无同一界定,甚至是较为公认的定义也没有呈现。我们认为,法律和解契约是行政法律机关和行政相对人之间在一些法令未有明白规定和因法律功能具有局限性而不克不和获得有效阐扬的环境下,为有效达成行政目标、解决争执而在特定范畴缔结的和解性公法契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主体的一方必需是行政法律机关。法律和解的特别性布景抉择主体的严厉性和严格性,只有当局行政法律机关才能成为和解的主体。第二,合用前提是法令未有明白规定或法律功能不克不和获得有效阐扬。没有一成不变的法令,法令的滞后性抉择法令缝隙的不成回避。法律作为一个行为过程,亦具有必然的局限性,例如法律机关依权柄查询拜访仍无法确定或查询拜访所需费用甚巨的景象,这也是法律和解契约发生的一个外在动力。第三,法律和解契约是法律机关和相对人彼此让步而达成的和解性公法契约。让步的边界受契约的公法性质约束,即维护国度好处和社会公共好处应在契约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都要受到遍和遵守。 单方预约定价是一项法律和解契约,是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就将来的关联生意等税收事实的认定标准、原则达成的合意。征纳两边就税收事实达成和解有利于降低税收查询拜访的成本,成立两边相信根本,平息税务胶葛,以和提高纳税人的法度地位,同时不违反税收法令主义和税收平等原则的要求。税收法令主义的精力,并未限制税收事实认定的行政行为是单方行政处分或两边的行政合同,对税收实体和法度要件的法令规定是对单方预约定价的规范,无涉形式要求,何况即使为羁束行政,但事实认定必需具体化的空间客不雅存在,税务机关在合法裁量规模内与纳税人达成和解并未超越法令限制。税收平等原则要求对不异税收事实予以不异的税收待遇,单方预约定价的前提是事实难以确定,本身已经构成法令合用上的不同,以事实认定合意为征税依据是面向税收平等原则的尽力,而非背离。相关条目预先定价安排预约定价
什么是加速资本消耗宽减 加速资本消耗宽减是利用税收激励风险投资一种工具,它是指特定类型的资本可快速注销,最常见的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资本消耗是指资产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加速资本消耗宽减是一个小作品。你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什么是分级比例税率 分级比例税率也是比例税率的一种,指将同一征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等级,每一等级规定一个税率的比例税率。 分级比例税率的作用 如我国现行的产品税中对卷烟产品征税,按价格分为甲、乙、丙、丁、戊五个等级,甲、乙级卷烟的税率为60%,丙级卷烟的税率为56%,丁级卷烟税率为50%,戊级卷烟的税率为30%。 采用分级比例税率,适应征收对象不同等级的质量差别和盈利水平,有利于贯彻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合理地调节收入,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 相关条目 分类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什么是分类综合所得税 分类综合所得税又称混合所得税,它是将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得税的优点综合在一起,实行分项课征和综合计税相结合的一种所得税制度。 纳税年度终了时,再将本年度的所有所得加起来,按照累进税率计征所得税,平时所缴纳的分类所得税,可以在纳税年度终了时应缴纳的综合所得税中扣除。分类综合所得税制首先是法国在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实行的。">编辑] 分类综合所得税的类型 1、交叉型的分类综合所得税 对纳税人的各项分类所得先按比例源泉扣缴,然后对其全年总所得超过规定数额以上的部分,综合加总,按累进税率计税,源泉扣缴的税款可以在结算时予以抵扣,多退少补。 2、并立型的分类综合所得税 对某些所得分项计征,按特定的标准、税率征税,年终不再计入总所得中;而其余大部分所得项目要合计申报纳税,按累进税率计税。这种税制与分类所得税的差别在于,分类所得税往往采用源泉扣缴的办法,扣缴完后不再纳税,而并立型的分类综合所得税,除少数项目分立征收外,其他大部分所得项目仍要综合计征。 参考文献 ↑ 1.0 1.1 张馨,陈工,雷根强.《财政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什么是分类比例税率 分类比例税率是比例税率的一种,指将同一征税对象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类型,每一类别规定一个税率的比例税率。 分类比例税率的作用 如我国现行的产品税中对产品中的酒进行征税,先将酒按原料和生产工艺过程分为白酒、黄酒、土甜酒、啤酒、复制酒、果木酒、汽酒等类别,分别规定差别比例税率,其中对白酒又进一步按原料细分为粮食酒、薯类酒、糠麸酒和其它原料的酒四类,税率分别为15%、40%、28%、15%,又如茶叶征税,按茶叶的加工程度和加工方法分为三类税率:毛茶税率为25%,精制茶税率为15%,边销茶税率为10%。 采用分类比例税率,适应不同类别的产品或经营项目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盈利水平,有利于体现不同的税收政策、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发挥税收调节经济的作用。 相关条目 分级比例税率比例税率
什么是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定额税率是指按照课征对象的一定数量,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中国现行税制中的定额税率有四种表现形式:地区差别定额税率、分类分级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地区差别、分类分级和幅度相结合的定额税率。 分类分级定额税率是对课税对象的不同种类和等级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的一种定额税率。 分类分级定额税率的解析 分类分项定额税率首先按某种标志把课税对象分为几类,每一类再按一定标志分为若干项,然后对每一项分别规定不同的征税数额。现行税制中的车船使用税以及关税中的船舶吨税即采用这种税率。 一般地,等级高的税额高,等级低的税额低。分类分级差别定额税率,既能体现课税对象的种类差别,又能体现课税对象的等级差别,有利于贯彻合理负担的税收政策。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课税总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称之为国内生产总值负担率或者国内生产总值税收率,是衡量一国税负总水平和进行国与国之间税负比较的重要宏观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To÷GDP)×100% 其中,To代表当期国家税收总额,GDP代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国际税负比较中,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比国民生产总值税负率运用得更为广泛。因为,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后的社会最终产值(或增加值)与劳务价值的总和,综合反映国土范围内经济活动成果的总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