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岗位资格培训 岗位资格培训是指结合岗位职责要求而进行的任职资格培训。 通过岗位资格培训和考核,实行持证上岗。许多岗位需要通过考试取得相应资格证才能上岗,而且资格证一般几年内有效,资格证到期时,员工需接受培训并再次参加资格考试。 岗位资格培训的程序 1、确定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的岗位和资格证的期限,确定资格证的期限考虑技术发展的要求。 2、确定岗位资格考试、考核的内容:考试、考核内容应根据说明书、技术等级标准来确定。 3、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与考试、考核内容相对应。 4、实施培训。 5、考试、考核:实行“考试、考核——颁发上岗证——考试、考核——换证”,这种治理方法的目的,是激发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保持员工素质与岗位要求的吻合。 6、发证,持证上岗。
桑代克的三因素论简介 爱德华·李·桑代克(Edward Lee Thorndike 1874-1949)是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桑代克反对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提出了“智力三因论”,他认为可能有三种智力: 1、抽象智力(Abstract Inteligence),包括心智能力,非凡是处理语言和数学符号的能力。 2、具体智力(Concrete intelligence),即一个人处理事物的能力。 3、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能力。 为了测量抽象智力,桑戴克还与其同事设计了CAVD智力量表。C.A.V.D.是量表中四种内容的代号:C-填空补缺:A-算术;V-词汇;D-执行指示,主要测量抽象智力。这个量表共有17组测验,每组测验反映一定的智力水平。最低的第1组测验运用于三岁的儿童,而部分大学毕业生对最高水平的第17组测验,还感到困难。每组测验由40个项目构成,平均含有4种内容,每种内容各占10个项目。
什么是混合标准评级表 混合标准评级表是20世纪70年代劳动人事心理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考评表。混合标准评级表综合了要害事件法和行为评等法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弊端。作为一种实践发展的产物,它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混合标准评等法使用混合标准量表,此表在设计的系统性方面与行为观察评等法颇为相似,但它不同于行为评等法对每一行为表现的精确量化,是就某项工作的几个特定方面分别作出三种行为描述表示绩效的高、中、低三档,而没有明确的分值。 在设计这种评级表时,需要先确定工作表现的要害维度;然后,对每一维度分别列出好、中、差等三种要害事件,并随机排列,制成行为考核表。在考核与评定时,要求评定人就被评人的具体工作表现,用“+”、“-”和“0”作出“好于”、“差于”或是“一致于”要害事件的考评;最后,把评定结果转换成评级分数。记分方法见下表: 表1 混合标准评级的记分 较好要害事件(G)一般事件(A)较差事件(P)得分 + 0 - - - - - + + + 0 - - - + + + + + 0 -7654321 混合标准评级表的优缺点 混合标准评级表的优点在于使考评者的注重力不会过度集中在分值上,而是同时也关注被考评者的行为模式。因为,对某一特定工作来说,并非整体分值越高的员工胜任力越高,而应是在某一特定方面有专长或有特定行为模式的员工最能胜任。此外,它还克服了要害事件法的缺点,即收集和分析员工行为表现时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而在考评表格设计时就体现了高度的系统性。 实践证实,混合标准评级表的考评差误很小,并能发现评级人的逻辑错误,是考核与评定方法的革新和进步,也是较有前途的考评方法之一。
什么是师徒式培训 师徒式培训,强调单个的一对一的现场个别培训,是一种传统的培训方式。它包括讲解、示范、操作、纠正四个阶段,能使受训者较快地把握基本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师徒关系可以使员工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 在企业培训实践中,这种师傅带徒弟的个别培训方法仍在运用。然而,企业的培训部必须对采用师徒式培训方法的岗位做有效的培训组织指导,才能确保培训获得良好的效果。 师徒式培训的步骤 (1)预备。制订工作任务表与工作细则,确定培训目标,让受训人员作好预备以及挑选培训员。 (2)传授。培训员以工作细则为基准,与受训员一起讨论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然后讲解工作应该怎样做,接着就工作步骤与方法进行示范。 (3)练习。受训员对工作熟悉后,开始独立操作。练习中培训员在一旁作适当辅导,对准确动作予以肯定与赞扬,为改进动作提出建议。 (4)跟踪观察。在受训员独立工作后,培训员仍将继续对受训员进行观察,井提供明确的支持与反馈,使受训员对培训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 师徒式培训的特点 这个培训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示范性,就是让师傅给你做示范,师傅是怎么做的让你看清楚; 二是指导性,就是在你做的过程中有人看你做得对不对,并及时给你指出问题,提出建议; 三是后续性,就是在你学完后的一年内,你所经营的项目假如有什么难题,依然可以向师傅请教,由师傅给你指点迷津。 师徒式培训的优点 通常能在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师徒式培训的缺点 1、师傅带徒弟一般侧重于业务操作,在服务理念、综合知识等方面比较欠缺。 2、新员工的水平受到指导师傅自身素质的影响。有的老员工本身业务水平一般,有的老员工自己做的很好但不一定会教,由此出现一代不如一代的现象。 3、师徒关系增进了员工之间的友谊,但是也比较轻易出现小团体,不利于部门员工之间的团结和合作。 相关条目 参与式培训方法 直接传授式培训方法 课堂培训法 实验室培训法 模拟练习法 录像培训法 榜样示范法
什么是任务式激励 所谓任务式激励,是指单位针对一时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或目标对成员进行的激励。 比如:在一家企业做调查,发现这家企业设有名目繁多的奖励或提成。有质量奖、销售提成、新产品促销提成、工艺改进奖、费用节约奖,还有环境卫生奖、治理建议奖,等等。算了算,这家企业的激励方式多达30多种。同样,可以发现在一所大学为了调动教师多方面的积极性,也设立了多达十多个激励名目,如发表论文奖、出版著作奖、项目经费配套、教学课时津贴、开设新课奖、用外语授课津贴和公共事务津贴等。从上面那家企业和那所学校的激励目的和方式看,它们实行的都是任务式激励。 任务式激励的特点与评价 任务式激励的特点非常明显,那就是一事一奖,一事一报酬,十分具体,也很明确。 任务式激励的好处是:只要你做了某种事,比别人做得多一点或比别人做得好一些,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激励效应比较直接,立竿见影。但坏处是做什么事都讲报酬,有好处的事才做,没好处或好处少的事就不做或少做,凡事斤斤计较,凡事只讲眼前的、直接的利益。 对任何一个单位来说,只有任务式激励是远远不够的。一个单位实行任务式激励,就像一位家长对待孩子,这科考好了就带他去吃麦当劳,那科考好了就带他去吃肯德基;或者这次考好了就给他买玩具,下次考好了就带他去旅游。其效果是刺激了某些非常具体的一时一事,模糊了总体目标,弱化了全面和可持续发展;强化了个人的一时一得,削弱了单位的总体激励效应。因此,任务式激励不能不用,也不可多用。
职位解析 负责组织台式电脑产品相关电源技术规格制定、实施。包括内置电源、外置适配器、要害DC/DC二次电路;负责适配器的开发选型、测试和供给商技术能力认可;解决系统电源相关要害技术问题; 负责系统电源Roadmap规划 优秀者特质 精通电路原理,控制理论,半导体器件,电磁场和模拟数字电路。对常用电源控制器件、磁性元件、功率器件等较深的理解和实际故障排除经验;精通常用电源拓扑;能独立承担开关电源产品设计工作并熟悉相关设计软件和仪器设备使用;对于开关电源类产品的稳定性、动态行、EMC、EMI等问题有很好的实际处理能力。 职位贴士 电子类相关专业 职业攻略 项目经理—研发经理—总工程师 薪资待遇 职位充电 《新型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与应用》
什么是小组竞争法 小组竞争法是先由培训师就培训内容作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再将学员分成若干个小组,针对同样的讨论题或竞赛题,在限定的时间内分开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阐述结果,由评委进行评判,最后由培训师作竞赛总结。这种方法常用于管理类培训和销售类培训。 小组竞争法的主要优点 (1)学员参与性强; (2)有利于提高学员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3)有利于巩固培训内容。 小组竞争法的主要缺点 (1)比较浪费时间; (2)要求培训师有很强的现场控制能力; (3)评委的评判可能会出现不公正。 小组竞争法的要求 小组竞争法的条件和注意事项有: (1)培训师控制现场的能力强; (2)竞赛结果有标准可以衡量; (3)各小组实力均衡; (4)小组讨论时应公开进行; (5)确保评判的公正性。 小组竞争法的应用 将学员分成几个小组,当学员人数较少或因培训内容局限时也可以单个人为一小组,然后在顾问发给学员同样的讨论题或竞赛题,并由顾问事前对有关内容和即将进行的竞争活动进行说明,然后各小组分别到指定地点进行准备,规定时限内完成准备后学员再回到培训授课场所,按抽取的顺序分别派小组代表登台讲授该小组的讨论结果或展示该小组的作品,也可以以参加竞赛的方式出现。小组竞争式培训需要有保持中立立场的评委来评判孰优孰劣,一般的做法是在第个小组中各抽取一位代表组成评委小组,评委依据同样的评判标准进行裁判。 应用小组竞争法培训要求顾问的控场能力要强,始终引导整个培训活动按照预期的安排进行,而不至于出现混乱局面。目前多数管理类培训或销售类培训经常彩此种培训方法。知识性较强的培训同样适合采用此种方法,这有利于提高学员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但在传授知识类培训课程中采用小组竞赛的培训方法首先要采用课堂讲授式的培训方法,如果学员对相关知识比较熟悉,只需要简要的复习即可,反之则要首先进行系统的讲解。
员工心态与心态培训 所谓心态,指人们的看法、态度,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与相应的处事态度。美国潜能开发专家安东尼·罗宾说:“心态可说是发生在我们体内几百万条神经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内的感受,是当我们从四周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讯号送到脑部,因而产生的感觉和状态。我们大部分的心态都是直觉的。对于跟自己有关事物所做的反应,就叫做心态,可能会是进取的、有为的,也可能是颓丧的、受抑制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制它。”美国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关于心态的意义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和失败。”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现象:相同的事物,人们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并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如接到顾客投诉,有些员工认为这是顾客故意挑刺,刻意与我们过不去;而有些员工则认为这是顾客对我们的关心、信任。不同的心态自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为什么有许多人能够获得成功,能够克服万难去建功立业,有些人却不行?不少心理学专家发现,这个秘密就是人的“心态”。心态决定了员工的命运,也决定了企业的命运。既然心态对员工行为有如此之大的影响,而且心态又是可以接受刺激而诱导,因此,完全可以也有必要通过培训来调整和改善一个员工的心态。员工心态培训应运而生。 员工心态培训的意义 行为学家认为,态度一行为一结果一环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积极的态度导致良性的循环,消极的态度则导致恶性的循环,因此,良好的心态是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心态培训就是帮助员工拓展观念、调适心态,建立有助于实现目标、取得成功的态度的一种培训方式。心态调适和练习的方向就是心态积极、平衡,保持愉快的心境。我们想要达到目标、取得成功,通常习惯在行动上调整,而不是在心态上去做改善。事实上,从心态上出发,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最重要的培训,是企业员工培训之本。 1、心态培训是调动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培训 不可否认,从理论上讲,专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和技术水平,导致工作绩效的提高。但是假如员工心态本身就不正常,如他认为培训只是企业在搞形式,或者他认为自己无技能培训的必要,那么技能培训又会有什么效果呢?因此,心态培训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基础,它是调动人力资源主观能动性的培训。通过心态培训,解决了员工的心态问题,一切培训才有效果和意义。 2、心态培训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表现的风格、习惯、行为准则、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这些无形的理念假如不能植根于员工的大脑之中,则只能称之为企业文化的种子要素.而不能真正发挥作用。只有通过心态培训等手段才能催化其生根发芽。员工工作中所有的抉择和行为只不过是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假如他们知道自己最重视的价值观是什么,生活中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就随时都能更正确、迅速的做出决定。 3、心态培训是企业员工激励的主要内容 拿破仑将军曾说过,“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四分之三是由士气决定的。”那么如何提高士气?抑或如何激励员工?实践证实,现有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手段对士气的提升作用有限。这一问题可以用期望理论来解释,当员工认为预计能达到目标的概率(期望值)很小时,即使目标价值(效价)很大,被激发的力量也不会很大。现有的激励手段往往针对效价的提高,而员工期望值仍然很小,自然激发力有限。而通过心态培训,针对的却是期望值的提高,再配合其他激励手段,就会大大提高员工士气。因此,可以说,心态培训是企业员工激励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 4、心态培训是提高员工情商的基本方法 美国心理学家高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一个人的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对成功起到了要害性的作用,智商与先天性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而情商的高低更取决于后天因素,它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而形成的。对于大多数人,智力和能力的差距并不大,知识和技巧也差不多,这时自我超越的重点,更应该倾向于坚持和积累,即情商的提高。因此情商为人们开辟了一条事业成功的新途径,它是企业心态培训中一个重要的内容。 员工心态培训的主要内容 如前所述,一个人能否成功,要害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则习惯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成功人士支配自己的人生,他们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败人士则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所引导和支配,他们空虚、猥琐、悲观失望、消极颓废,最终走向了失败。因此,心态培训就是要使员工树立积极的心态。这种积极的心态主要包括: 1、乐观的心态。乐观的心态是成功人士的必备素养。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和治理人员随时可能面临不利的市场环境和经营环境,假如没有乐观的心态,将严重影响工作士气和正确决策。 2、成就的心态。员工只有不安于现状,有强烈的成就欲望,才能最大发挥个人潜能.使个人和组织目标最大化。 3、坚持的心态。“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员工保持坚持的心态,或者毅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4、付出的心态。要让员工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功没有捷径可走,要想成功,必须付出。 5、务实的心态。企业是实业,反对务虚不务实,反对“面子工程”。企业员工要有务实的心态,假如注重“面子”可能连“里子”都保不住。 6、感恩的心态。让员工知道个人的力量究竟是有限的,人都是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配合的,哪怕别人为你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帮助都要感谢。 7、谦虚的心态。教育员工要有做小学生的心态,不断学习,虚心学习,只有虚心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才能进步。 8、自信的心态。必须让员工熟悉到,首先相信自己能成功才可能成功,信心是成功的基础,自暴自弃必一事无成。 员工心态培训的几点建议 1、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心态培训 心态培训能否成功进行取决于企业领导的重视,而领导是否重视又取决于他们对心态培训的正确熟悉。因此,搞好企业心态培训的前提是先对领导进行心态培训,改变他们对心态培训的根本熟悉。 2、企业要将心态培训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心态培训不同于知识技能培训,必须保持它的长效性。而长效性的保持又不能完全依靠专门的培训活动,因为这样一方面增加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可能会引起部分员工的逆反心理。正确的方式是企业在培训活动的基础上将心态培训理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中,如优秀的经营者应清楚地向员工描绘企业远景,同时彻底让员工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神圣意义,有了远景及使命感,员工自然心态积极乐观,效率的提升与目标的达成也将指日可待。 3、企业要针对员工心态状况来培训 进行心态培训以前,应该先对员工的原始心态状况进行摸底,如通过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员工,究竟是工作信心不足,还是胸有成竹甚至狂妄自大?究竟是安于现状,还是渴望更大成功?究竟是乐观向上,还是悲观消极?假如心态不正常,原因何在?了解了这些,再有的放矢地进行培训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4、企业要尽量通过鲜活的案例来培训 企业员工都是成人,成人培训的特点是避免一味灌输大量的空洞理论知识,而是要尽量结合四周或教材上的鲜活案例或寓言故事进行生动讲解,让他们首先产生爱好,其次认为可信,从而乐于学习、接受。 5、企业要采用多种培训手段培训 员工心态培训可以采用多种培训手段和方法,如演讲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应该针对情况结合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