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业银行 目录 1、 深圳商业银行简介 2、 行徽创意 深圳商业银行(Shenzhen Commercial Bank) 深圳商业银行网站:http://www.szcb.com/ 深圳商业银行简介 ...... 深圳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5年6月22日,并于1998年6月更名为深圳市商业银行。2006年12月,经中国银监会正式批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成为我行最大股东,深商行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55.02亿元,其中平安集团持有89.36%。 目前,深圳市商业银行营业网点46家,遍布深圳全市。作为中国银行同业公会理事行单位,深圳市商业银行不仅在银行同业中具有较高的地位,还通过规范的经营及高效的服务为自己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深圳市商业银行各项业务近几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作为一家新型商业银行,成立以来,深圳市商业银行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路子,建立起了现代商业银行治理体制和组织架构。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参与竞争,近两年深圳市商业银行加强了内部治理,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改造信贷业务审批的组织架构和流程,充实加强了授信审批力量,提高了信贷审批的专业化水平和质量。强化了内部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推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风险治理水平逐步得到提高。 经过不断探索,深圳市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定位,即"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合作伙伴,广大市民和政府的理财帮手”。在为深圳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深圳市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深圳市商业银行,您自己的银行"已为广大市民以及社会各界所熟悉和认同。 近年来,深圳市商业银行整合全行资源,成功完成了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大型项目,为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如积极参与市本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代理行项目的招标,依靠产品、技术和服务获得了招标部门的充分认可,在10余家商业银行竞标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了主要支付账户的代理权。同时,深圳市商业银行还陆续争取到龙岗区、盐田区、市教育局等政府单位财政结算中心的代理权。这表明,深圳市商业银行的信誉和实力正在快速提升,并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认可。 近年来,深圳市商业银行继续加大了对深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支持,体现了深圳市商业银行努力实践“您自己的银行”的经营理念。如向市政府统借统还贷款7个亿,用于支持深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全市投融资治理体制改革和市政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此外,深圳市商业银行通过竞标争取到我市大学城“校园一卡通”项目,师生使用深商行的“万事顺卡”在大学城一卡通行,为深圳市高等教育的建设提供了高科技含量的金融服务和支持;深圳市商业银行还在积极与市社保局合作,共同开发社会保障卡项目,方便市民享受社会保障服务。 深圳市商业银行始终把人才开发战略放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员工自我激励,自主治理,以人为本"的全员目标治理责任制,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布满活力的新型的人才开发机制,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加盟。 随着中国平安保险集团的战略进入,深商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有平安集团的大力支持和强大的实力作后盾,有国际化、专业的治理团队,深商行将努力创造新的优势与商机,使广大客户享受更加有价值的银行服务。深圳市商业银行也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与广大客户、金融同业携手并进,共创美好明天。 行徽创意 深圳市商业银行的标志设计主旨在于突破传统银行标志古板凝重、强调钱币的模式,从标志设计的新趋势出发,舍传统造型主义,取现代理念归类型,体现银行标志创意的根本创新。 整幅标志造型看似深圳市花勒杜鹃,隐喻“深圳”;同时五个花瓣组成一个伸开双臂欢腾跳跃的人形,隐喻“市民爱戴的”;“商”字的字首笔划又构成了标志的另一造型特征及“商业”含义;同心圆以“银行”钱币的造型落在整体的中心,即是花蕊,又是人们心中实现美好愿望的原点。花瓣、人形、商字、圆心以及色彩的整体组合强调银行以人为本,是市民值得信任的,同时也渗透出深圳商业银行这个新生银行的企业活力和亲和力,体现了银行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实力,也体现出银行内部团结一致,共同发展,尽全力服务于市民。 整幅标志色泽鲜明、欢快愉悦、新奇活泼,层层渗透出深圳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标志强调理念而非形体,重人性而非铜钱,体现现代物质应适应于人,而非物的新观念,突破中国流通领域传统形象,开创银行标志设计的新思路,可望达到震撼性效果。
淡马锡控股公司 目录 1、 淡马锡控股公司简介 2、淡马锡控股旗下企业 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新加坡最神秘的企业之一。 淡马锡公司网站:http://www.temasekholdings.com.sg/ (英文) 淡马锡控股公司简介 ...... 淡马锡控股公司是一家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新加坡财政部对其拥有100%的股权。由于自成立以来到2004年9月为止从未公布过财务报表,因此被认为是新加坡最神秘的企业之一。 淡马锡控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政府所全资拥有的几家公司中知名度最高的,却始终保持神秘。作为豁免私人企业,淡马锡控股不必像上市公司一样公开每年的财务报表,因此一直以来对该公司的传闻都不断。该公司掌控了包括新加坡电信、新加坡航空、星展银行、新加坡地铁、新加坡港口、海皇航运、新加坡电力、吉宝集团和莱佛士饭店等几乎所有新加坡最重要、营业额最大的企业,曾有国外媒体估算,淡马锡控股所持有的股票市价占到整个新加坡股票市场的47%,可以说是几乎主宰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也因如此,新加坡的经济模式被称作是“国家资本主义”,即通过国家控制的私人企业来进行投资,主导以私营企业为主的资本市场。 淡马锡控股除了投资新加坡本地市场外,也把亚洲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视为投资终点,目前大约一半的资产是在新加坡以外地区。其中主要的投资包括马来西亚电信、印度的ICICI银行、澳大利亚第二大电信公司Optus和台湾版《苹果日报》。近年来该公司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对中国的首家私营银行民生银行表现出爱好。 2002年,当时的副总理、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之妻何晶被任命为淡马锡控股执行董事兼CEO,曾在国际媒体上引起风波,许多人批评并影射这项人事任命的不当动机。 2004年10月,该公司首次公布了2003年度的财务报表,这项举措被认为是为预备首次发行企业债券而做预备。报表显示,在过去的30年中,公司的总体投资回报率为18%,但是过去10年的回报率则只有3%。它的总资产达到900亿美元,是新加坡最大的企业,企业规模与美国通用电气、德国西门子公司相当。在2003年的表现方面,公司的回报率则高达46%,被认为是何晶出任CEO后大胆扩张的结果。国际两家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与穆迪投资都在财务报表发表后给予淡马锡控股AAA的最高信用评级。 一些批评者认为,作为政府财政储备的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虽然是不上市的私人企业,却还是应该更加透明,除了公布财务报表外,还应遵循上市公司的惯例公布高层人事的薪水情况等。一些人担心,目前这种保密的作法可能掩盖最上层治理人员的不当行为。此外,该公司也参股新加坡两家媒体——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传媒,因此可能间接进行言论管制。 但是,淡马锡控股显然不是最神秘的公司。新加坡政府的另一家投资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则更为神秘,外界对该公司几乎一无所知。 淡马锡控股旗下企业 淡马锡旗下拥有一批新加坡主要蓝筹股公司,它们都是新加坡和美国的上市公司。 国际性投资项目及新加坡国内投资项目如下。 金融银行业(Finance %26amp; Banking) 星展银行 (新加坡)DBS Bank (28% 截至 2004) 印尼金融银行(印尼)PT Bank Danamon Indonesia (56%) 印尼国际银行(印尼)Bank Internasional Indonesia (28%) 韩亚银行(南韩)Hana Financial (9.06%)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印度)ICICI Bank (9% 截至 2004) 富敦資金治理有限公司 Fullerton Fund Management 中国民生银行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oration 中国建设银行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5.1%) (1/7/05) 中国银行 Bank of China (4.765% 2006年6月) NIB银行 (巴基斯坦)NIB Bank Pakistan (72.6%) (7/7/05) 渣打银行 (英国)Standard Chartered Bank (11.55%) (28/03/06) 电信传播业 (Telecom %26amp; Media) 新加坡电信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63% 截至 2004) ST Telemedia MediaCorp (100% 截至 2004) 马来西亚电信 Telekom Malaysia (5% 截至 2004) TeleSystem (2.6%) 多工业 (Multi-Industry) 新科技 Singapore Technologies 吉宝企业 Keppel Corporation 胜科工业集团 SembCorp Industries 运输物流业(Transport %26amp; Logistics) 新加坡港务集团 PSA International (100% 截至 2004) Airport Authority of Thailand 新加坡航空公司 SIA (57% 截至 2004) Jetstar Asia Airways (19% 截至 2004) Tiger Airways (11% 截至 2003) SpiceJet 海皇轮船 Neptune Orient Lines (68% 截至 2004) 新加坡地下铁 SMRT Corporation (54.8% 截至 2005) SembCorp Logistics 房地产(Property) 凯德置地 CapitaLand (44.5% 截至 2005) Mapletree Investments Keppel Land The Ascott Group 莱福士 Raffles Holdings 基础设施工程业(Infrastructure %26amp; Engineering) Keppel Offshore and Marine Singapore Technologies Engineering SembCorp Marine 公用事业(Utilities) 新能源 Singapore Power PowerSeraya Senoko Power Tuas Power Sembcorp Utilities City Gas Gas Supply 中国电力 China Power 其它行业 特许半导体制造公司 Charter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新科金朋公司 STATS ChipPAC Wildlife Reserves Singapore Aetos Security Management MPlant (14.73%) Mahindra %26amp; Mahindra (4.7%)(2005) Amtel Holland Holdings (注资7千万美元)(8/7/05) Shin Corporation (于2006年4月通过Cedar控股和Aspen控股超过95%的股份) 制药业( Pharmaceuticals) 昆泰(美国)Quintiles (16% 截至 2004) Matrix Laboratories (14% 截至 2004)
消费性放款 目录 1、什么是消费性放款 2、消费性放款的种类 3、消费性放款的特质 4、相关条目 什么是消费性放款...... 它是指银行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支付其他费用的放款。目的是解决个人用于购买汽车、家用电器、房屋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消费性放款的发放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发放是消费者和银行可以直接发生借贷关系。间接发放是银行通过某一商业企业与消费者间接发生借贷关系,即银行可以放款给商店,商店将商品赊销给消费者,消费者根据协议分期付款。消 费性放款按用途可分为汽车放款、住宅放款、高档耐用消费品放款、教育与学费放款、旅行放款等。可以分期偿还,也可以一次偿还。另外,消费性放款也可通过信用卡透支发放。 消费性放款的种类 1.自用住宅抵押放款(住宅按揭贷款) 年限通常介于15年至30年不等 此项放款是对房屋购买和住宅修缮提供融资 以所购买的房屋作为担保,利率则有固定和浮动两种计息方式。 2.分期付款之放款(分期付款贷款) 借款人是依贷款契约记载之付款时间表(付款时间表),按期支付银行固定本息,直到完全付清为止 贷款还清之后,银行随即退还借款契约,以表彰借贷关系终止,因而被视为封闭式的信用贷款(封闭式信贷),无法循环动用。 依借款对象或抵押品而分为下列三种: (1)传统的分期付款放款(传统的分期贷款的总金额) (2)房屋净值放款(房屋贷款) (3)学生助学放款(学生贷款) 3.开放式循环放款 借款者在信用额度之内可以使用支票或信用卡动支款项 顾客只要按照契约规定偿还借款,便可继续维持信用关系。 这类放款的利率水准,通常随着金融指标而变动,堪称为典型的浮动利率放款。 开放式循环放款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1)现金垫款或预借现金 (2)透支 (3)房屋净值之信用额度 消费性放款的特质 (1)僵硬,偏高的利率水准 (2)业务规模跟随景气循环而增减 (3)消费者对利率变化缺乏敏感 相关条目 经营性放款
海峡银行 目录 1、 海峡银行的简介 2、 海峡银行的经营宗旨 3、 海峡银行的市场定位 4、 海峡银行的治理结构 5、 海峡银行的企业文化 6、 海峡银行的战略目标 7、 参考文献 福建海峡银行,简称海峡银行(FUJIANHAIXIABANKCO.,LTD)简称FUJIANHAIXIABANK 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fuzhoubank.com/ 海峡银行的简介 ...... 据福州日报报导2009年10月15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福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建海峡银行”,英文名称为“FUJIANHAIXIABANKCO.,LTD”,简称“FUJIANHAIXIABANK”。[1] 福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12月27日,是经福州市政府同意,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福州市原14家城市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联社的基础上,由地方财政、企业法人和个人共同参股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福州市第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下辖漳州、龙岩两家分行、32个支行和一家营业部,实行“总行—支行”扁平式经营管理模式。 成立以来,福州市商业银行" 源于三山,服务榕城",积极支持市政项目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建立和发展稳定的客户群;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稳健发展"的经营方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坚持"科技立行",建立了专业机房和科技开发队伍,在全国90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二家开通储蓄通存通兑,并已实现会计通存,推出了15台ATM机并全部加入省金卡工程,实现跨行通兑,服务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积极开拓,不断创新,推出了代售机票、代理保险、储蓄带保险等代理业务、代收代付业务及理财服务,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积极实施"贷款兴行"战略,全国首创贷款转售业务,贷款业务不断发展;不断拓宽资金融通渠道,是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会员和财政部2000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甲类成员;加强品牌建设,"地方银行、市民银行、文明单位"企业品牌形象逐步深入人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1999年连续三年被评为福州市先进单位,并荣获省级、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1996年12月28日,沐浴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春风,福州市商业银行诞生了。 福州市商业银行扎根于榕城沃土,坚持“源于三山,服务榕城”的宗旨,积极发挥地方银行优势,努力开拓新业务,各项业务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金融产品不断创新,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内控制度逐步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两个文明建设持续发展,正大踏步向“精品银行”迈进。至2002年末,福州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由成立时的20.8亿元增加到67.57亿元,增幅为224.86%;各项存款由成立时的14.6亿元增加到43.11亿元,增幅为195.27%;各项贷款余额由成立时的8.1亿元增加到30.52亿元,增幅为276.79%;成立来累计实现利润1.84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74%。成立以来,两个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先后获得1997、1998、 1999连续三年的福州市先进单位以及福州市第八届、第九届文明单位、福建省第七届、第八届文明单位和2001年度全国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全国优质服务月先进单位、福建省用户满意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2007年8月25日《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城商行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列第22位,在泛珠三角地区城商行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1位;在2007年9月21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组织的评选中,被评为2007年最具投资价值高成长银行,显示了福州市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和不断提升的市场地位。 2008年是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是我行实施2006—2008年三年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行上下团结一致、经受考验的一年。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加大货币政策调整力度、强化金融监管的背景下,我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在适度增长、结构调整、业务创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跨区域经营实现新的进展,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升,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各项业务保持平稳发展,主要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三年发展规划目标。 至2008年末,我行资产总额为308.2亿元,完成三年规划的134%,超78.2亿元;存款余额为246.2亿元,完成三年规划的128%,超53.2亿元;贷款余额为159.1亿元,完成三年规划的131%,超38.1亿元;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为139.52%,比年初提高7.23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拨备前利润62,055.8万元,同比增加14,137.6万元,增长29.50%,其中累计账面利润48,177.7万元,同比增加10,103.1万元,增长26.54%;实现净利润43820.6万元,完成三年规划的274%,超27820.6万元,三年累计实现净利润98422.9万元,完成三年规划的289%,超64422.9万元。 面对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福州市商业银行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规范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扎实推进经营战略转型,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和谐发展,打造现代精品银行! 海峡银行的经营宗旨 是指坚持依法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实行先进、科学、高效的管理;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海峡银行的市场定位 积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依托,以“地方银行、中小企业银行、市民银行”为市场定位,打造特色经营品牌,培育核心竞争力。一是立足地方,树立地方银行品牌:立足地方经济,积极支持市政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立以来累计发放35亿元贷款,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立足中小企业,树立中小企业银行品牌:加大对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的信贷扶持力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努力培植优质客户群,中小企业贷款已占我行贷款余额的61.1%。三是立足市民,树立市民银行品牌: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突出市民银行特色,陆续推出汽车保证保险消费贷款、住房消费贷款、二手房按揭贷款等消费信贷业务和下岗失业人员创业贷款新品种,充分满足了各层次市民的金融服务需求。 海峡银行的治理结构 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福州市商业银行按照现代商业银行模式运作,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为体系的法人治理结构,“三会一班子”按本行《章程》规定发挥职能作用,建立起了科学规范、决策高效、分工合作、相互制衡、稳健发展的机制。成立以来,行经营班子在“一级法人、两级经营”的集约化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不断强化“一级法人”意识,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资金管理”,总行对全行的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财务管理”,实行一级法人、统一核算的高度集中的财务核算体制; “统一人事管理”,实行全员合同制和干部聘任制、工资考核制、行长目标责任制,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统一授权”,建立授权经营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各支行创业积极性;“统一发展战略”,制定并积极组织实施两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 海峡银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成立以来,福州市商业银行不断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向上、充满活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安全、准确、灵活、快捷、创新”的质量方针为指导,以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为核心,以党风廉政建设、职业道德教育为基础,以创建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示范窗口为载体,大力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廉政建设,建立了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创建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和优质文明服务领导小组,指导、协调、检查、监督全行的两个文明建设工作;深化效能建设,强化逐级的服务意识;推行行务公开制度,实施“阳光工程”;加强品牌建设,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品牌形象。 海峡银行的战略目标 创新是发展不竭的动力,面对金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福州市商业银行加大创新力度,提高竞争能力。一是业务创新:大力发展票据业务,成立了福州市金融机构首家专门从事票据业务的专营窗口,2000 年来福州市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已连续第三年位于福州辖区商业银行首位,已在全省创出了自己的业务品牌;积极产品创新,全国首创贷款转售业务,全市率先推出摊点贷款业务,开办存货质押贷款业务,一经推出即成为福州市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特色品牌之一。二是管理创新:推行总行--支行扁平式管理模式,简化决策和执行环节;实行客户经理制,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水平;推行集约经营,实行全行集中式的储蓄事后监督、片区有偿票据交换、有偿值守押运运作模式,实现集约化管理和安全有序、低成本、高效率运作。三是机制创新:确定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核心”的经营考核机制,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带动了各项业务较快发展。四是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大对业务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城市商业银行中第二家开通全辖储蓄通存通兑业务,并在全市首家推出储蓄卡、储蓄存折无须填取款凭条直接取款功能,基本实现了我行榕城卡“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目标。 参考文献 ↑ 黄戎杰.福州日报 .福州市商业银行获准更名为福建海峡银行.2009-10-15 09:39:28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 目录 1、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简介 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网站:http://www.westpac.com.au/ 英文 澳大利亚西太平洋银行简介 ...... 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银行。前身是新南威尔士银行(Bank of New South Wales)成立于1817年,在当时属于英国殖民地的新南威尔斯的悉尼 Macquarie Place 开立了一间办事处。1982年更名为西太平洋银行。2005-2006财政年度纯利润30.7亿澳元,总市值超过430亿澳元,论市值计算是澳大利亚十大上市公司之一,雇佣员工27000人。董事会主席利昂·戴维斯(Leon Davis),行政总裁戴维·摩根(David Morgan)。 西太平洋银行公司为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太平洋的部分地区提供服务,是澳大利亚第四大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2000亿澳元。该公司为超过750万的客户提供服务。 西太平洋银行分行及联营机构遍布太平洋地区,并在世界各地的主要金融中心设有办事处。截至2004年3月31日,西太平洋集团在澳洲及全球僱用大约26,761人 ( 全职等同人数 ) ,西太平洋银行的全球资产为二千三百四十亿澳元。西太平洋银行是澳洲证券交易所 (ASX) 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上市公司。在截至 2004年3月31日的半年中,西太平洋集团的税后纯利为十二亿二千五百万澳元。在澳洲及全球约有220,000人及机构为西太平洋银行的股东。 西太平洋银行主要业务集中在澳洲、新西兰及太平洋岛屿。西太平洋银行于 1995 年与西澳的 Challenge Bank 合并,1996年与Trust Bank New Zealand合并,1997年与维省的墨尔本银行合并。 西太平洋银行在五个主要业务范围内经营,为约七百七十万名客户提供服务。五个主要业务范围包括: 1、商业及零售银行服务(Business and Consumer Banking)包括接受存款、存取帐户、信用卡及其他信贷服务。我们是主要的房屋贷款提供者,同时满足营业额高达二千万元的商业客户的财务需要。我们亦透过分行网络出售投资、退休公积金及一般保险与人寿保险产品。 2、财富治理(Wealth Management)包括我们在澳洲及新西兰的资本增益、投资治理及人寿保险业务。财富治理设计、制造及为理财产品提供服务,令客户能建立、治理及保障他们的财富。这些产品包括治理投资、人寿保险、退休公积金及折扣经纪服务。我们亦为机构客户及基金经理提供保管及交收服务。 3、西太平洋机构银行 (WIB) 为公司及机构客户提供理财服务,为澳洲及新西兰的公司及机构在现金、经费、资金及市场风险治理方面提供协助及意见。 4、新西兰零售银行服务 (New Zealand Retail) 为新西兰各地客户提供全面的零售及商业服务,是当地中小型企业的主要银行服务供给商,同时为新西兰政府提供银行服务。 5、太平洋银行服务 (Pacific Banking) 为个人及商业客户提供全面的存款、贷款、存取帐户及国际贸易设施服务。在某些地区,我们还提供财务公司及汽车贷款业务。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 目录 1、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简介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网站:http://www.national.com.au/ 英文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简介 ......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1858年,国家银行成立于维多利亚州。早期业务仅面向维多利亚的城市。作为补充,一些区域性银行不断加入。到了1981年,国家银行与悉尼商业银行合并成为现在人们所知的澳大利亚国家银行。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是一家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业务遍及4大洲和15个国家,总资产愈2500亿,客户大约900万。澳大利亚国家银行也是世界50最大银行之一。在澳大利亚, 国家银行是澳大利亚股票市场上的三大巨型公司之一,它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其金融服务能力正在快速增长。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发行塑料钞票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家银行发行的塑料钞票是世界塑料钞票收藏中的龙头,世界第一。 澳大利亚国家银行(NAB)渐进式开发了高度成熟的分析性软件和模型,分析出成千上万条线索,并且让这些线索提交给分支银行,让不同定位的支行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客户沟通的有效性。"关系优化"的CRM(客户治理关系)"线索"系统提供最大化客户终生价值的能力以及协调所有客户访问渠道的能力。NAB 提供的功能如下: 1)向客户交叉销售"相关"产品和服务 2)在整个企业提供统一、持续更新的客户视图 3)了解银行内部所有渠道的交流、接触和交互历史 4)整合前端系统,简化用户接触活动 5)在所有的渠道为客户提供连贯的信息、品牌和体验 6)提升客户保留率 7)进行客户细分,实施目标营销,压缩营销成本 多年来,澳大利国家银行取得了来自潜在客户和老客户的大量新存款和投资。通过及时和有效的客户接触来分析客户的利润贡献率,公司可以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CRM流程的充分使用,使得公司2000年利润增长19.8%。
爱尔兰银行 目录 1、 爱尔兰银行简介 本条目包含过多不是中文的内容,欢迎协助翻译。 若已有相当内容译为中文,可迳自去除本模板。 爱尔兰银行(Bank of Ireland) ISEQ: BKIR LSE: BKIR NYSE: IRE 爱尔兰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boi.ie/ 爱尔兰银行简介 ...... 爱尔兰银行是爱尔兰领先的金融机构之一,资本超过2,000百万爱尔兰镑。在1998年末,它预见到一个快速改变的环境能推动银行重建它的业务流程和服务,而信息技术将成为其要害因素。 银行的信息技术策略获得了一个未来的验证的方法,基于Sybase的客户/服务器的连结解决方案,并且使用PowerBuilder作为客户端GUI中的开发工具。 爱尔兰银行的核心是其零售部,它包括支持职员在内,在这个部门中有超过7,000个雇员为它遍及爱尔兰和英国的客户提供一定范围的金融服务。它全部的银行业、外币兑换和信用卡服务都是通过350个分行来提供的。 The Bank of Ireland (Irish: Banc na héireann), officially known as the Governor and Company of the Bank of Ireland is a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 in Ireland, which is one of the ‘Big Four‘ in both parts of the island. Historically the premier banking organisation in Ireland, today Bank of Ireland is number two to Allied Irish Banks(爱尔兰联合银行). The Bank occupies a unique position in Irish banking history. At the core of the modern-day group is the old Bank of Ireland, the ancient institution established by royal charter in 1783. Bank of Ireland is the oldest bank in Ireland. From the beginning, it was connected closely with the leading banking family in Dublin, the Huguenot La Touche family. A member of that family - David La Touche - was the first Governor. The historic institution as well as being a commercial bank - a deposit-taker and a credit institution - was a Central Bank in embryo, much like the earlier established Bank of Scotland and Bank of England(英格兰银行). Bank of Ireland operated the Exchequer Account and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cted as something of a banker of last resort. Historically Bank of Ireland is a pillar of the Establishment, an Ascendancy institution. It has its historic peculiarities - such as the titles of the chairman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Governor) and the title of the board itself (the Court of Directors). The bank was formed by an Act of the Irish Parliament in 1782 to support public and commercial finances in Ireland.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bank until the 1970s was the impressive, Bank of Ireland building in Dublin. This building hosted the Irish Parliament before the Act of Union 1800.Today visitors can still view the impressive Irish House of Lords chamber within the building. The banks headquarters is now a modern building in Baggot Street, Dublin, but the Bank of Ireland in College Green remains a working branch. A little known fact is that when the headquarters was built, it caused the world price of copper to rise - such was the usage in the building. College Green, Dublin In 1958, the Bank took over the Hibernian Bank Limited and in 1965 the National Bank of Ireland Limited, and rebranded them as Bank of Ireland. Although the bank is headquartered in Dublin, it has operations throughout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and the United Kingdom, particularly Northern Ireland, where it prints its own banknotes in Pounds Sterling. In Great Britain, the bank expanded largely through the takeover of the Bristol and West Building Society in 1996. It also provides financial services for the Post Office throughout the UK. 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Irish Free State until December 31, 1971, the Bank of Ireland was the banker of the Irish Government, but not the central bank. The central bank was only formed twenty years after the Irish Free State and is called the Central Bank of Ireland. In 1956 the Bank was authorised to operate the Prize Bond scheme, and continued to do so until 1989. On 20 March 2005, Bank of Ireland announced 2,000 job cuts in a move to reduce its cost base, this coming despite profits in excess of
爱尔兰联合银行 目录 1、 爱尔兰联合银行简介 2、 银行名称 3、 银行历史 本条目包含过多不是中文的内容,欢迎协助翻译。 若已有相当内容译为中文,可迳自去除本模板。 爱尔兰联合银行(Allied Irish Banks) 爱尔兰联合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aib.ie/ 爱尔兰联合银行简介 ...... 爱尔兰联合银行(ISEQ: ALBK, LSE: ALBK, NYSE: AIB, FWB: AIB)成立于1966年,现有员工5万人,其业务现已覆盖到美国、英国、波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部设在都柏林,是爱尔兰最大的金融公司。 爱尔兰联合银行是爱尔兰最大的外汇交易公司,其影响力远远超过爱尔兰银行。爱尔兰联合银行在纽约、伦敦和都柏林股市上总共有10万股民。总行由6个部分组成,具体包括:爱尔兰共和国爱尔兰联合银行,该行的主要业务是处理国内保险和金融以及贷款业务;英国及北爱尔兰的爱尔兰联合银行,主要由英国的金融集团和北爱的第一信托银行组成;爱尔兰联合银行国际银行负责国际投资业务;波兰爱尔兰联合银行,负责最近刚刚收购的两家银行的运作;爱尔兰联合银行企业网络是最近刚刚创立的,负责高科技发展。 爱尔兰联合银行美国分行爱弗斯特是美国五十大银行之一,现有职员6000人,在马里兰州和宾州有250个次一级支行,并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亚特兰大和旧金山都开设有办公室。 银行名称 Allied Irish Banks is usually referred to,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ompany, as simply AIB and often incorrectly as "Allied Irish Bank". In Northern Ireland however, the bank is known as First Trust Bank, while in Great Britain, it is called "Allied Irish Bank (GB)" - the only part of the operation where the full name, in the singular, is still in day-to-day use. Initially, the bank operated under the names of its former constituent companies, alongside a new AIB logo, a circle divided in three with an "A" at the centre. From 1970, these were replaced by "Allied Irish Banks". In 1990, AIB introduced a new logo (prompted, it was said in some quarters, by the remarkable similarity between its previous logo and that of Mercedes-Benz.). Since then, the bank has preferred to be referred to as simply "AIB", though "Allied Irish Banks plc" remains its legal name. 银行历史 Allied Irish Banks was formed in 1966 out of the merger of three Irish banks: Provincial Bank, Royal Bank of Ireland, and Munster %26amp; Leinster Bank. The banks saw an alliance as the best way to overcome the fragmented nature of the Irish banking industry. Ireland in the mid-1960s was changing fast and the merger strengthened the banks’ position in the emerging global business era. In 1966, AIB‘s aggregate asset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