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银行 目录 1、 瑞典银行简介 2、 瑞典银行英文简介 本条目包含过多不是中文的内容,欢迎协助翻译。 若已有相当内容译为中文,可迳自去除本模板。 瑞典银行(Swedbank) 瑞典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wedbank.com/ 瑞典银行简介 ...... 瑞典四大银行之一的瑞典银行成立于1820年,是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 瑞典银行集团在瑞典、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共有890万零售客户和45.9万公司客户。目前,瑞典银行上海分行为中国、北欧及波罗的海国家的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外汇服务,包括存贷款、支付、贸易融资、外汇交易产品和与银行业务相关的咨询服务。 瑞典银行上海代表处于2001年成立,是北欧银行业在上海设立的第一家代表处。截至2006年12月,瑞典银行集团总资产约为2000亿美元,雇员人数约为1.7万人。 The Swedbank logo (1997-2006). F?reningsSparbanken was created in 1997 through a merger between Sparbanken and F?reningsbanken. The unusual corporate name and logo were compromises of the merger of two different corporate cultures 瑞典银行英文简介 Swedbank (formerly called F?reningsSparbanken) is a leading Nordic-Baltic banking group with 8.8 million retail customers and 441,000 corporate customers in Sweden, Estonia, Lithuania and Latvia. In Sweden, the group has more than 470 branches. In the Baltic countries, it has another 280 branches. Elsewhere, the group is present in Copenhagen, Helsinki, Kaliningrad, Luxembourg, Moscow, New York, Oslo, Shanghai, Saint Petersburg and Tokyo. On September 8, 2006, F?reningsSparbanken AB changed its name to Swedbank AB. The name change took place in the afternoon local time, after the Swedish Companies Registration Office registers the changes in the company’s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On the same date the subsidiary AB Spintab changed its name to Swedbank Hypotek AB (Swedbank Mortgage AB in English). At the same time, F?reningsSparbanken Jordbrukskredit AB changed its name to Swedbank Jordbrukskredit AB. Other subsidiaries will change their names at later dates. 瑞典银行历史 The first Swedish saving bank was founded in Gothenburg in 1820. In 1992 a number of local savings banks merged to create Sparbanken Sverige ("Savings Bank Sweden"), which was known simply as Sparbanken ("The Savings Bank"). In 1995 this bank was listed on the stock exchange. In 1997 the bank merged with F?reningsbanken and the names were combined to create F?reningsSparbanken.
瑞典商业银行 目录 1、 瑞典商业银行简介 2、 瑞典商业银行人力治理 3、 瑞典商业银行的灵捷治理之道 瑞典商业银行(SHB) 瑞典商业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handelsbanken.se/ 瑞典商业银行简介 ...... 瑞典商业银行(Svenska Handels Banken,SHB)成立于1871年,以北欧四国(丹麦、芬兰、挪威、瑞典)和英国作为本土业务市场,该行于1982年在北京成立代表处,2002年在上海设立代表处,当前正式升格为分行。瑞典商业银行上海分行于2005年9月6号在外滩12号正式开张,该行在中国的目标客户为北欧和英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子公司,并且还将为那些从事北欧和英国地区与中国开展贸易活动的公司提供银行服务。 瑞典商业银行人力治理 瑞典商业银行:尊重个人能力的“分散式治理” “在我们银行中,分行经理是最受人尊重的,说不定哪一天,我还会回到分行做经理。”瑞典商业银行全球执行副总裁薄安沛在该行进入中国20周年的庆典上对记者如是说。 在瑞典商业银行中,各分行的业务量甚至占到了银行总业务量的85%以上,毫无疑问,在某种程度上,分行的经营情况决定着总行的命运。因此,为了便于治理,瑞典商业银行逐步确立了分行经理——执行副总裁——总裁的三级“分散式治理”模式。 分行经理最有权力 也许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部门经理只能称得上是“基层干部”,至于那些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就不是他们所能及的了。但是在瑞典商业银行的治理理念里,分行经理却是最有权力的。 “我们的分行经理是银行的基石,他们比在集中治理体制下有着许多条约的经理们更像一个领导者,”薄安沛解释说,“批准信贷申请是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也直接关系到整个银行的利润情况,但是在我们银行里,首席执行官(行长)是没有批准贷款这个权力的,因为按照我们银行的规定,行长是不能干涉具体业务的,业务只能由分行来操作,显然,审批贷款的重任就落在了分行经理的身上,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其他银行有所不同。” 总裁没有权力做的事情,部门经理却可以,这对于大多数治理层人士来说肯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也许假如真有人这样做了,难免会被扣上“造反”的恶名。“中国不是有句古语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吗?既然要实行分散治理,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委以重任的人有着足够的信任和尊重。”看来,老外倒是对中国的这句古训颇有心得。 Handelsbankens huvudkontor i Stockholm 教堂塔原则 瑞典商业银行把自己的治理方式形象地称之为教堂塔原则。 按照瑞典商业银行方面的说法,教堂塔原则是基于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分行经理可以爬到城市教堂的顶端鸟瞰这座城市,进而能够更加清楚地观察这座城市的一切情况。这里所隐喻的当然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分行经理能够对其所在城市的客户把握着最充分的信息资源。在他的辖区内,他可以在第一时间听到关于任何一家公司的各种传言,也能看到任何一家公司的各种行动,因此,他能够做出恰当的决定。当然,为确保分行在当地的声誉,分行经理在做出每一项决定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 根据瑞典商业银行的这个原则,与某一客户距离最近的分行将承担对该客户的所有权利和责任。即使是与一家巨型跨国公司建立业务往来,其业务的最终决策权也要由距该公司总部最近的分行经理来行使。 基于教堂塔原则,毫无疑问,一个公司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由与该公司有客户关系的分行经理决定和控制。即使有其他分行打算与某个公司的分支机构建立业务往来,也必须先征得与该公司有客户关系的分行同意。只有在获得批准的前提下,其他分行才可以从主管分行处得到一定的业务额度。 突出个人能力 “我们在瑞典北部一个农村的分行中,只有3个人,但是他们去年的年终分红跟我一样多,每人都得到了相当于6万元人民币的瑞典克朗。”薄安沛坦言。 当许多公司在倡导团队力量的时候,瑞典商业银行却又突出了个人力量,尽管他有可能只是在一个极其偏僻的农村分行工作,但是通过年终分红等方式,员工的个人能力同样可以被量化。 瑞典商业银行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安一帆告诉记者,北京代表处的所有具体业务他都有权做决定,不需要向千里之外的总部请示,总部赋予他权力,他在中国所做出的决定完全可以代表瑞典商业银行。 当然,个人能力也不是可以随处发挥的,决策权的行使必须在相应的权力范围内。例如,每个人在权力范围之内可以决定批准或驳回信贷申请,划分这个范围的标准就是申请人所需贷款金额的额度。假如超过规定金额,申请就会被转到上一级。不过,既然突出个人能力,审批贷款的权力自然也就完全归个人,即员工一旦取得了银行的信任,他就会一直保留这个权力,不会因为职位的变更而发生改变。假如员工能表现出更强的个人能力,这一权限的范围也将会随之扩大。 对于瑞典商业银行这种用人不疑的“分散式治理”模式,曾有评级公司和咨询公司提出过质疑,认为权力的下放轻易在经营治理方面产生诸多问题。不过事实胜于雄辩,从瑞典商业银行近30年的实际经营情况来看,它一直保持着在北欧所有银行中盈利最多的状况,客户满足度也是最高的,而且不良贷款比率、费用水平总体低于竞争者。面对这一切,这位全球执行副总裁很肯定地说:“我们当然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治理方式。” 瑞典商业银行的灵捷治理之道 表面看来,瑞典商业银行的全球CEO古朗然(Lars O Gr卬stedt)与其他银行家并无二致:身材瘦高、衣着整洁、表情严厉。但这并不妨碍他掌管着全球金融业中最“独特”的一家银行。 若以总资产量计,总资产为1660亿美元的瑞典商业银行仅为全球银行业的第82位,尚不足花旗银行(1.209万亿)之零头。虽然相比多数美国同行,其创建于1871年的历史可谓古老,但在资本主义制度率先勃兴的欧洲,亦不乏同样高龄者。 令古朗然布满自信的,是瑞典商业银行在高力度控制风险下,仍能保持杰出的资产回报率。1月8日首次来到上海时,古朗然以一组数据说明自己与花旗银行“不相上下”:其不良资产(Non-Performance Loan)率常年保持在1%左右,2002年12月31日结束时更是只有0.8%,而花旗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为2.1%。权益回报率(Return of Equity)比方面,瑞典商业银行为15.66%,花旗银行为16.7%。需要指出的是,花旗银行的成绩很大程度上赖于其巨大的规模而带来的成本优势,而同样采取其治理结构的同行无人能取得相同的成绩。 与花旗及多数银行“中心集权”,分支只负责执行不同,瑞典商业银行采取一种名为“教堂塔”(Church Tower)的经营原则。其核心理念为:与一个特定公司距离最近的分行将承担对该公司所有的责任。依此原则,即使对于一家巨型跨国公司,仍由与该公司总部距离最近的分行经理对其所有业务持最终决策权。 就仿佛爬到城市教堂顶端鸟瞰整个城市,每个分行经理都应该能够最敏感地体察其客户,这让瑞典商业银行总能从终端处作出反应。根据教堂塔原则,一个公司的所有额度都由与该公司有客户关系的分行经理决定和控制。假如其他分行打算与某个公司的分支机构有业务往来,必须首先得到与公司有客户关系的分行同意。在获得批准的情况下,主要负责的分行将把一定信贷额度分配给其他分行。 “我们不以产品和销售为目标”,古朗然称,其一切工作是围绕对客户服务展开的。对于正在积极探索海外扩张的中国银行业而言,这一操作方式颇具模拟价值。但古朗然也坦率指出,这并不轻易被模拟。其核心所在,是这种分散治理的体制下的企业文化:形式上的条约被尽可能降低到最少,原则重于流程。 相应的,是后台治理流程的默契配合:瑞典商业银行并无传统的预算体系!古朗然坦言:“预算更是一个谈判的结果,而不是准确猜测的结果”,其直接效果并非其他,而是“降低灵活性和决策性”。鉴于此,瑞典商业银行以严格的财务制度取代预算流程,“随时随地地商讨未来”,而其财务体系的基础是“有效的财务监管系统”和“中心信用体系”。 这一切,都让瑞典商业银行仿佛恐龙世界的一只哺乳动物:虽然个头远小于庞大的对手,但因其灵敏,也获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 目录 1、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简介 2、 诺底亚银行中内部审计的角色与职能 3、 诺底亚银行对内部审计活动的治理 4、 诺底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Nordea Bank)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网站:http://www.nordea.com/ 英文 瑞典北欧联合银行简介 ...... 诺底亚银行,又称北欧联合银行或北欧银行。爱沙尼亚诺底亚银行(Nordea Bank of Estonia),成立于1995年2月27日,资产总额3.627亿欧元。 诺底亚银行是整个北欧与波罗的海地区重要的金融服务集团。经营业务主要覆盖三个领域:个人金融业务、公司团体金融业务以及资产治理和人寿保险。总部设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主要分支机构设在北欧四国。总资产约3110亿欧元。共有分支机构约1150个,员工28725名;在北欧银行业中所占份额:芬兰40%、丹麦25%、瑞典20%、挪威15%;治理资产总额达到1420亿欧元;拥有北欧最完善的银行分工网络,包括1150 个分行和电话银行系统、网络服务系统。同时,诺底亚银行拥有与其规模、地位相适应的内部审计部门。2004年3月,IIA审计治理大会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诺底亚集团内部审计部门在此次会议上被授予全球质量进步奖。 诺底亚银行中内部审计的角色与职能 (一)审计部门的地位与角色 在诺底亚银行当中,银行董事会、治理层与内部审计部门各负其责。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遵循《标准》要求,职能上向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报告,行政上向治理层 ——首席执行官报告。同时,强调内部审计部门与董事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密切联系。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在银行集团内部受到高度的重视。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和组织结构严格遵循《标准》要求,在集团治理结构当中每个主体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并不复杂。 银行内部与外部。银行受到来自三方面的监督和检查,来自外部审计人员、金融监督治理局以及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直接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接受其指导。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人员保持必要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内部审计来说,金融监督治理局的主要责任在于:强化内部审计的价值、评价内部审计在控制环境中的作用、评估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可利用性。在诺底亚银行审计部门的内部,其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内部审计部门的最高官员——首席审计执行官(CAE),对银行所有内部审计工作负有治理责任,同时负有协调各项工作并与治理层和董事会沟通的职责。审计执行部门负责各项具体审计工作,对各业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施行审计监督,并负有监督银行员工的职责。同时,诺底亚银行审计部门强调与各个职能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值得一提的是,能力与发展中心在诺底亚银行审计部门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银行对于审计人员能力的要求很高,并要求其不断接受后续教育和各种培训,以保持应有的胜任能力。 (二)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与工作范围 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严格遵循IIA《标准》要求开展,主要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审计内容划分为两个方面:经营审计与财务审计。目前,诺底亚银行的审计力量向经营审计倾斜,将集团的经营治理作为更为重要的审计方面。据银行审计部门介绍,近年来诺底亚集团的运营与内部审计都逐渐趋于完善,舞弊问题并不多见,因此相对于多年前对舞弊防范的重视,现在集团更加需要的是改善运营以增加价值。 [ 1、经营审计通过对以下4个方面的检查来评价诺底亚银行的风险治理、控制与治理结构:(1)银行运营的效率与效果;(2) 财务信息和经营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3)资产安全保障情况;(4)遵守集团指导原则、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情况。 经营审计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确保上述审计程序的质量和提出持续改进建议来为银行增加价值。这项审计以银行的运营、治理、内部控制、治理结构等为着眼点,而不将主要力量用于对一些数字报表的审计。 2、财务审计通过以下5个步骤检查诺底亚银行的财务状况:(1)评估风险及其重要性;(2)制定执行计划;(3)收集证据和相关文件;(4)分析评价证据并做出审计结论;(5)沟通与报告。 财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提供给股东的财务报告的法规要求。重点是对财务报表和账单等的核对,并检查其是否符合各方面的要求。 经营审计与财务审计对于诺底亚银行来说缺一不可,但在审计目的、风险评估、优先事项、审计范围等方面两者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它们之间存在这两项审计都无法覆盖的间隙,这些间隙由外部审计工作来填补。 诺底亚银行对内部审计活动的治理 在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严谨、细致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从人员录用到审计的步骤、报告渠道等都详尽地在《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活动章程》中做出规定。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提供专业审计软件Nordea Way 2.0,使每一名内部审计人员能够清楚了解与内部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标准以及操作流程。 (一)内部审计的工作标准及对法规的遵循 诺底亚审计部门非凡强调对与IIA《标准》和其他指南的遵循,据此制定了标准化审计操作程序。另外,根据企业治理原则和审计工作基本原则,制定了审计支持程序。 审计操作程序规范、完整。程序中还包含很多具体、细化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在Nordea Way 2.0中进行查询。比如图3中的制定年度审计计划栏目下包括5个层次:首席审计执行官计划备忘录、集团层面的风险评估、集团层面关注领域、部门层面计划和年度计划;审计项目计划栏目下包括5个层次:审计项目文件、前期审计注重事项、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审计关注点;实施审计项目栏目下包括3个层次:召开会议、收集审计证据、结束会议;审计项目报告栏目下包括6个层次:报告草案、被审计对象反馈、最终报告、报告的发送、结束审计项目、后续审计;在阶段性报告栏目下包括4个层次:部门阶段性报告、集团阶段性报告、确认报表以及结束审计年度。在这些二级层次之下,还有更加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性内容。因此,诺底亚银行的内部审计师能够以比较便捷的方式解决在审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 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的工作标准以及遵循的法规主要包括:IIA制定的《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及《职业道德规范》等、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的《巴塞尔法案Ⅱ》、美国国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主持的COSO(发起组织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框架以及各国金融治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上述内容中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各个条款的遵循情况,在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网上有具体的记录。网站上列示出每一条款,根据行业发展形势与法规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并注明到目前为止内部审计工作对每一条款的遵循程度。分为“完全达成”、“达成”与“部分达成”三个类别。这些内容成为审计支持程序的一部分。 诺底亚银行的内部审计侧重经营审计,主要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改善银行的运营。审计目标在某种程度上与经营目标存在重合,根本目的都是为达成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因此,遵循企业的治理原则对内部审计来说同样重要,这些原则也作为审计工作支持程序的一部分。诺底亚银行的三个经营理念值得借鉴,其中的要害词是:关注、速度与绩效。主要的战略是:确保利润稳步增长;优化经营、控制成本、简化业务;保证资本效率与高信用度。 (二)对内部审计师的任用与培训 诺底亚银行录用内部审计人员的政策十分合理科学。一般只有获得了相关专业硕士或学士学位并具有一定经验的人,才有资格申请成为集团的内部审计人员。同时,想要成为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师的人必须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 另外,用人标准又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更加侧重能力而不仅仅看重学历。诺底亚银行规定,CIA考试的第四部分,可以用其他资格认证来代替,代替的标准是要通过一项或多项考试: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考试(CISA)、注册金融服务审计师考试(CFSA)、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专业资格考试和本国的内部审计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对于那些有志于从事内部审计工作,又具有经验和能力的人,诺底亚银行还放宽了对学历的要求,假如同时具有CFSA和CISA两项认证资格,就可能被录用。 诺底亚银行审计部门对内部审计师的培训和后续教育遵循IIA《标准》要求开展。在内部审计迅速发展、银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诺底亚银行各种金融服务产品不断涌现、金融衍生工具快速发展、电子与网络业务不断升级,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诺底亚内部审计能力与发展中心专门负责对内部审计师的培训和后续教育,保证员工整体素质与审计任务相适应,由此审计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诺底亚银行在芬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的诺底亚银行中都分别设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且都具有较强的审计力量。近年来,银行调整战略,使内部审计人员数量逐年减少,但审计力量却没有因此而削弱。调查表明,从2000年到2005年4月,审计师人数从191人减少到121人。但员工对审计的满足程度和工作动力则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与内部审计体系的完善及内部审计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诺底亚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治理中的内部审计 由于经营业务的高风险性,诺底亚银行的内部控制与风险治理由来已久。在诺底亚银行中居于重要地位。主要遵循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的《银行机构内部控制体系评估框架》、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风险治理整体框架》以及IIA《标准》中有关内容开展。 (一)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 关于内部控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根据不同情况给出不同定义。诺底亚银行接受了两种定义:IIA定义和COSO的定义。现比较如下: IIA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治理人员采取行动,通过计划、组织和指导任务的完成来为达到以下目标提供适当的保障:(1)实现既定的业务和程序的有关目标;(2)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3)对资产的保护;(4)所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5)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的政策、计划和程序的规定。 COSO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董事会、高级治理层和其他工作人员执行的一种程序,其目的在于为达到以下目标提供适当的保障:(1)业务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3)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定义并不矛盾。诺底亚银行强调内部控制以下几个要素:首先,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标本身;其次,内部控制是组织内部自上而下,每一个层次人员的职责,而不仅仅是一些手册和规定;内部控制为组织实现目标提供合理保障,但不是绝对保障。 正如IIA内部审计的定义所说,内部审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通过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诺底亚银行规定内部审计活动在控制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评估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以及促进持续改进来协助诺底亚董事会、治理层加强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师负责根据组织各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水平,检查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有效性,并以此来协助遏制舞弊。 诺底亚银行对COSO框架十分重视,在Nordea Way 2.0中可以找到相关具体内容。内部审计的职责的界定很大程度上考虑到COSO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在诺底亚银行中,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密切。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环节,其组织结构、人员素质等是构成控制环境的一部分;内部审计已经成为诺底亚银行独立风险评估的主要力量,参与到控制活动当中;内部审计要促进组织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全面、准确、及时地获取各类信息,包括银行内外部风险、治理原则、经营战略、运营效果等方面的信息,以便得出审计结论和提出建议意见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各类信息;良好的沟通和顺畅的报告渠道是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审计结果和改进建议的报告和反馈,可以使董事会及治理层及时调整战略、改进内部控制;监督领域分为持续性监督与独立监督,内部审计在独立监督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监督的范围覆盖银行的经营活动和治理的全过程。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治理 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活动在风险治理中的作用是:通过对诺底亚集团风险治理程序的充分性与有效性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治理层和董事会或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治理风险。 诺底亚银行内部审计在风险治理中担当的角色严格遵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要求。内部审计在风险治理中的角色,哪些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哪些是可以执行的工作、哪些是应该禁止的行为。明确责任使审计师有据可循,既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又不会超越职权承担非审计任务,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银行业正是如此。因此,风险治理的意义尤其重要,在诺底亚银行的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程序中,始终强调的是一种平衡的理念,即在内部控制与风险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使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在首席审计执行官(CAE)认为治理层所接受的剩余风险将对组织产生不利的影响时,CAE就会与高级治理层(CEO)进行讨论,假如仍然找不到解决的途径,CAE与CEO将向董事会报告此事,寻求解决办法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 目录 1、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简介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seb.se/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简介 ...... SEB集团(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SEB)是瑞典银瑞达集团核心投资的银行之一,也是北欧最大的金融集团之一。 SEB集团业务主要集中在网上银行、储蓄和企业投资。SEB业务主要分布在北欧及波罗的海地区,以及德国、波兰、乌克兰和俄国,同时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共有员工20,000人。 SEB集团拥有超过400,000个企业或机构客户,以及5百万私人用户,其中近一半的客户使用网络银行进行他们的银行交易。 2006年销售收入为387亿瑞典克朗。
现钞账户 目录 1、什么是现钞账户 2、现钞账户与现汇账户的区别 3、相关条目 现钞账户(Cash Account) 什么是现钞账户...... 现钞账户是指以自然人持有的外币现钞开立的外币储蓄账户。现钞账户只能存入或支取外币现钞;如汇往境外,须按国家外汇管理政策办理并由银行收取汇钞差价;现钞账户不得存入现汇存款,也不得将该账户的资金划往现汇账户。 现钞账户与现汇账户的区别 一是现汇和现钞的区别: 现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 现钞是指外国货币,包括纸币和铸币。 二是账户的收入与支出:现汇账户的收入是各种汇入或转入的现汇款项,现钞的收入一般是返纳的外币现钞;如果单位交纳外币现钞入其单位的现汇账户,需经过现钞折现汇的计算;同样,如果单位从其现汇账户上提取现钞,要经过现汇折现钞的计算。 三是利息计算:一般情况下,现汇账户按照规定的利率计算,单位现钞账户不计息。 相关条目 现汇账户
现金发行 目录 1、 现金发行的概念 2、 现金发行的起源 3、 现金发行的作用 4、 我国的现金发行 现金发行(currency issue) 现金发行的概念 ...... 现金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现金净投放,即流回到银行的现金假如少于从银行提取的现金,银行就增加现金投放;广义指包含现金存入、现金提取及两者差额弥补的全部现金货币周转活动。现金发行是现金周转治理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标。现金,是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流通中的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货币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是货币供给中是最活跃的一个层次。 现金发行量,是指银行投放出去的现金和收回来的现金轧差后,净投放到社会上的那部分现金,又被称为市场货币流通量或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投放现金主要渠道有:储蓄存款现金支出、工资性现金支出、行政企事业治理费现金支出、农副产品收购现金支出。商业银行收回现金主要渠道有:储蓄存款现金收入、商品销售的现金收入、服务事业现金收入、税收收入。 现金发行的起源 这种治理方式起源于苏联在 1922~1924 年的币制改革。现金发行还不失为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和调节货币流通的一个有效工具。苏联根据有计划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但在市场发育仍然很不充分、很不成熟的条件下,把社会再生产中的货币流通划分为转帐流通和现金流通。 企业之间的经济交易,现金周转和现金发行的经济意义已经削弱,国家机关的费用拨付,大都是采用转帐方式进行清算,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这些活动大多与生产资料的流通、商业的批发业务以及社会资金的流转有关,一方面很少使用现金,另一方面受到国家各项经济计划的直接控制,两者差额,是一个有组织的市场。货币流通有很强的计划性,可以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去组织实现。 而国家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而且把现金发行作为国家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控制目标,以及个人同商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则广泛使用现金,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和现金出纳计划组织货币流通,多数情况与劳动报酬的支付、农副产品的收购以及生活资料的购买活动有关,是一个无组织的市场。国家需要利用许多间接的市场形式来影响货币流通,作为头等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现金治理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现金发行的作用 现金发行要和经济增长相适应。控制现金发行对于控制通货膨胀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措施有: 对现金发行实行计划治理。 通过运用利率杠杆来调控。 切实加强现金治理,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现金支付,建立健全大额现金支付的登记备案制度。 加强银行帐户与信用卡的治理,堵塞现金支付的漏洞。 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延长营业时间,增加现金回笼。控制现金发行,不能单靠银行,必须依靠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必须要有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相配套。 我国的现金发行 中国从1950年开始,是一个无组织的市场。仿效苏联的现金治理方式,通过银行的信贷计划和现金出纳计划组织货币流通,以及个人同商业和服务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则广泛使用现金,而且把现金发行作为国家计划中一个重要的控制目标,而国家与农村集体经济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由政务院决定现金发行的计划额度。银行实施的现金出纳计划中,包含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存入银行的全部现金以及从银行支取的全部现金,两者差额,表现为现金的净投放(或净回笼)。 从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中生产、流通、交换和分配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活资料市场、现金流通范围和非现金流通范围都已打破原来封闭的格局,现金周转和现金发行的经济意义已经削弱,现金发行失去了作为货币流通调控目标的绝对重要性。但在市场发育仍然很不充分、很不成熟的条件下,苏联根据有计划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需要,现金发行还不失为观察经济运行状况和调节货币流通的一个有效工具。
瑞穗银行 目录 1、瑞穗银行简介 2、瑞穗银行历史 3、瑞穗银行业务 4、相关条目 瑞穗银行(日语:株式会社みずほ銀行,英语:Mizuho Bank, Ltd.) 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mizuhobank.co.jp/ 瑞穗银行简介...... 瑞穗银行(株式会社みずほ銀行,英语:Mizuho Bank, Ltd.,简称:MHBK)是日本的一家全国性的都市银行,为瑞穗金融集团成员之一,同时也是日本3大商业银行之一(其它两个分别为三菱东京UFJ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 瑞穗银行主要接受个人,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的银行业务。而大型公司,金融机构和海外业务均有同集团下的瑞穗实业银行(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銀行)来担当。 瑞穗银行的诞生 瑞穗银行诞生于2002年,由当时瑞穗金融集团的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日本兴业银行分割合并而成,在法律手续上是以第一劝业银行作为企业主体。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内幸町的旧第一劝业银行总部。新行名取为瑞穗的片假名“みずほ”(Mizuho)。 偿还公共资金 2005年,瑞穗银行通过数年的努力,处理了许多九〇年代残留下来的不良债务,最终把将近2,800亿日元的公共资金归还给了政府财政部门,一时瑞穗的信用急长。同时在2006年7月4日,三菱UFJ金融集团也偿还了它们所有的政府救助金。 2006年11月8日,总公司瑞穗金融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也是日本银行至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第一次在纽交所上市。 企业运营 瑞穗银行的主要客户为相对富裕的阶层,提供给他们相应的私人理财业务,特别是其下的瑞穗个人理财公司(2005年10月1日正式成立),专门为个人资产超过5亿日元的客户提供服务。 瑞穗银行历史 2000年9月29日——第一劝业银行,富士银行和日本兴业银行通过股票转移的方法成立了瑞穗持股(みずほ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2002年4月1日——第一劝业银行的存款部门和瑞穗统合准备银行(みずほ統合準備銀行)合并,并且继承了富士银行的个人业务,成为了株式会社瑞穗银行。 瑞穗银行业务 瑞穗银行主要从事个人银行业务,包括代理个人投资信托、金融债和个人保险业务。与此同时,瑞穗银行也为公司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可以根据每一个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其中包括组合贷款、衍生产品、IPO、提供业务信息系统支持等。 相关条目 瑞穗实业银行 瑞穗金融集团 瑞穗信托银行 瑞穗证券公司
瑞穗实业银行 目录 1、瑞穗实业银行简介 2、瑞穗实业银行业务 3、瑞穗实业银在中国 4、相关条目 瑞穗实业银行(日语:株式会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银行,英语: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 官方网站网址:http://www.mizuhocbk.co.jp/ 瑞穗实业银行简介...... 瑞穗实业银行(株式会社みずほコーポレート银行、Mizuho Corporate Bank, Ltd.简称MHCB)是一家企业及投资银行,隶属日本第二大金融服务综合企业瑞穗集团,于2002年4月透过转移第一劝业银行与富士银行的企业和投资银行部门到日本兴业银行组成,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大手町。 依靠瑞穗集团的信用评级与财务可靠性支持MHCB处于金融市场的主要位置,根据其市场份额是日本的企业及投资银行领导者之一 ;其经纪分部瑞穗证券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商。 2006年MHCB于中国无锡开设分行以协助在该城市营运的日本公司的商业交易,成为首家在无锡开设分行的外国银行。 瑞穗实业银行业务 瑞穗实业银行主要从事公司业务、项目融资、证券化和其他领域的投资银行业务,并通过利用新一代清算和结算基础设施向客户提供证券清算服务、组合贷款业务和其他各类贷款安排等。 瑞穗实业银在中国 瑞穗实业银行将中国定位为国际业务的最重点地区,业已开设5家分行和5个代表处,拥有日资银行中最大规模的业务网络。 主要分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 相关条目 瑞穗银行 瑞穗金融集团 瑞穗信托银行 瑞穗证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