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基金 退休型基金是一种典型的生命周期概念产品. 此类基金通常将资金配置在比较广泛的资产上,例如各类股票与债券等。 同时,依据投资者预设的退休日期,基金定期自动调整资产配置比例,即随着目标客户退休日期的临近而逐步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的均有益处。 目录 1退休金筹措方式分类 退休金筹措方式分类 在实务中,企业制订的退休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如银行或保险公司,由其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由信托机构从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业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给付义务,否则不得将退休基金收回。 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托机构保管运用,或者企业虽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运用,而未交付给信托机构保管使用,在职工退休时,企业自行筹措资金支付退休金。这种办法与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相比,职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给付的确定方式可分为约定提存金办法(defined comtribution pension plan)和约定给付办法(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约定提存金办法是企业按照退休办法的规定,每年提取一定数额的退休基金,交给信托机构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将属于该职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给已退休职工。通常每年提取定额的基金,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如工资的5%)提取的,职工退休时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取决于提存的金额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业并不保证退休金给付的数额。企业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数额,即为当期应确认的退休金成本。约定提存金金办法的会计处理较为简单,只须在提取时借记退休金成本,贷记现金,此外别无其他分录。我国企业多数采用这种办法。 约定给付退休办法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支付一定数额退休金,或者在职工退休时分期支付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退休金的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退休基金则由企业决定。在这种办法下,退休金的数额通常根据职工的工资水平及服务年限确定,或者两者均需考虑,或者只需考虑其中一项,如服务年限。前者称为最后工资法,后者称为定额给付法。 退休办法按职工是否参与提取退休基金枳发为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contributory pension plan)和非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noncontributory pension plan)。 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是企业与职工共同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保管运用,双方提取的比例不一定相同。职工如果提前离职,可将其自身提取的本金及利息收回,而能否分享企业提取的基金则视退休办法的规定而定。我国目前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共同提取退休基金。 非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是退休基金全部由企业提拔,职工不参与提拔的办法。美国大部分退休办法均属这种办法。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退休基金”相关词条: 什么是相关词条 我来完善 “退休基金”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 1.a retirement fund; a pension fund
基金净值增长率(Fund Net Growth Rate) 目录 1什么是基金净值增长率 2基金净值增长率的计算 什么是基金净值增长率 基金净值增长率是指某只基金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资产净值的增长率,一般用它来衡量某一段时间一只基金的业绩表现,这个指标是基金评级机构和投资者用以评价基金业绩的常用指标,可以用它来评估基金在某一时期内的业绩表现。 基金净值增长率的计算 基金净值增长率的计算不是简单的历史净值加减,如果当期基金有分红,会使基金净值下降,因此要将分红金额加回到期末基金净值中,计算时,必须以每次分配点为界分别计算各个时间段的净值增长率,再来计算当期的净值增长率。 具体计算方法是: 份额净值增长率=[期末份额净值/(分红日份额净值-分红金额)]×π[期内历次分红当日份额净值/每期期初份额净值]-1(其中,每次分红之间的时间当作一个区间单独计算,然后累乘)。 基金公司公布的净值增长率,一般都是基金评级机构统一限定在“基金有分红”的前提下,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的,这样得到的结果能考虑到基金分红,所以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基金的业绩。 净值增长率和累计净值增长率都是评价基金收益的指标。净值增长率指的是基金在某一段时期内(如一年内)资产净值的增长率,可以用它来评估基金在某一期间内的业绩表现;累计净值增长率指的是基金目前净值相对于基金合同生效时净值的增长率,可以用它来评估基金正式运作至今的业绩表现。 累计净值增长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基金净值的增加或减少百分比(包含分红部分)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基金净值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今日净值增长率=(今日净值-昨日净值)/昨日净值,如果当日有分红,则今日净值增长率=[今日净值-(昨日净值-分红)]/(昨日净值-分红)。 前述计算所用的净值均为当前净值而非累计净值,如果用累计净值计算可以免除分红处理的麻烦,但计算结果与上述标准结果有些误差。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金净值增长率和累计净值增长率已成为国际著名基金评价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的常用评价指标,用以评判基金管理人的投资水平。其中,在计算基金净值增长率时,如果当期基金分红,会使得基金净值下降,因此必须将分红金额加回到期末基金净值当中。在基金没有分红的情形下,基金的累计净值增长率就等于基金成立以来净值的增长率;在有分红的情形下,则必须以每次分配点为界分别计算各时间段的净值增长率(计算时要将分红金额加回到各个期末的基金净值中去),再计算整个时间段的累积增长率,这样就能把分红的因素考虑进去。 问:什么是基金净值?什么是基金单位净值?什么是基金累计净值? 答:基金资产净值是在某一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代表了基金持有人的权益。单位基金资产净值,即每一基金单位代表的基金资产的净值。单位净值=(总资产-总负债)/基金单位总数其中,总资产指基金拥有的所有资产,包括股票、债券、银行存款和其他有价证券等;总负债指基金运作及融资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应付给他人的各项费用、应付资金利息等;基金单位总数是指当时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的总量。 累计净值=单位净值+基金成立后累计单位派息金额 基金净值的高低并不是选择基金的主要依据,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才是判断投资价值的关键。净值的高低除了受到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影响之外,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若是基金成立已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或是自成立以来成长迅速,基金的净值自然就会比较高;如果基金成立的时间较短,或是进场时点不佳,都可能使基金净值相对较低。因此,如果只以现时基金净值的高低作为是否要购买基金的标准,就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购买基金还是看基金净值未来的成长性,这才是正确的投资方针。 问:基金单位净值和累计净值有的为什么不同步增长? 答:基金拆分后确实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拆分前的1份基金拆分后变成了n份,所以相应地拆分后累计净值的增长值是单位净值的n倍。 问:开放式基金的单位净值是如何计算的? 答:开放式基金买卖的价格是以基金单位净值为基础计算的。基金单位净值的计算如下:基金资产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基金负债总值;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资产净值/基金单位总份数;基金资产总值是指基金所拥有的各类有价证券、银行存款本息及其他投资等的价值总和,基金负债总值是基金运作时所形成的负债,包括各种应付费用、应付收益等。基金单位净值每日计算,其中基金资产净值是用当天证券交易所收市后对基金所拥有的各项资产进行估值并扣除负债后得出的,基金单位总数是该日日终基金的总份数。 问:如何理解与查看封闭式基金行情价格?如何察看封闭式基金净值? 答:封闭式基金有收盘价、涨跌幅,还有折价率与净值。由于封闭式基金类似于股票,可上市交易,所以存在市价,大家在行情上看到的当日收盘价格就是其当日的市价。涨跌幅则表示当日市价的变动幅度。其单位净值每周五公布一次。如果投资者打算查看所持有的封闭式基金情况,可以先在网上下载一个证券行情软件,安装后打开,直接输入基金代码,就可以查看到这只基金的情况。如基金裕泽,直接输入代码184705,就可以看到它的现价为1.770元(2007年3月15日),当日涨幅为2.55%。截至2007年3月9日,其单位净值为2.3189元,累计净值为2.6589元。净值是基金的总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价值,之所以有两个净值指标,是因为基金的分红派息,单位净值没有考虑分红因素,而累计净值则加入了累计分红。我们买卖封闭式基金和计算收益是按市价来算的,单位净值只是起到参考作用。 问:封闭式基金的净值是如何计算和公布的? 答: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封闭式基金须在每个交易日对基金资产按照市价估值。以下是有关封闭式基金计算净值时的主要原则:(1)任何上市流通的有价证券须以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平均市价估值;估值日无交易的,以最近交易日的市价估值。(2)配股和增发新股须以估值日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同一股票的市价估值。(3)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按成本估值。(4)证券交易所市场未实行净价交易的债券按估值日收盘价减去债券收盘价中所含的债券应收利息得到的净价进行估值;估值日没有交易的,按最近交易日债券收盘价计算得到的净价估值。(5)如有确凿证据表明按上述方法进行估值不能客观反映有价证券的公允价值,基金管理公司应根据具体情况与基金托管人商定后,按最能反映公允价值的价格估值。尽管每个交易日均须估值,但是目前封闭式基金仅需每周对外公布一次单位净值,所以一般对外公布每周五的单位净值数。 问:基金申购和赎回时的净值如何计算? 答:货币市场基金,净值永远是1元。不存在申购赎回时的净值问题。这是一类特殊的基金,净值永远是一元,是按你购买或赎回时的份额计算。每天收市后,基金公司会公布货币市场基金的当日每万元收益。也就是说,如果你买了一万元的,就是一万份,当日收益如果是0.5元,那也就是当天赚到了五毛钱。开放式基金场内、外申购和赎回的净值以当日15点为限,15点下单的以前按照当日公布的净值,15点以后按照下一个交易日公布的净值。LOF基金、ETF基金、封闭式基金场内交易按照市价。
消费基金正文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民收入中用于个人和社会公共消费的基金。消费基金的物质内容是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即最终产品;在价值形态上,表现为满足非生产消费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的价值。它是由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必要产品的价值和为社会的劳动所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产品的价值组成的。 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消费基金具有不同的性质,反映着不同的消费关系和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消费基金被分成相互对立的两部分,即资产阶级的消费基金和劳动者的消费基金。它服从于资产阶级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基金用来满足整个社会和个人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反映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和互助合作的关系。 社会主义的消费基金一般可分为:①个人消费基金,即支付给社会成员的劳动报酬,以满足他们个人及其所赡养的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这是消费基金中的主要部分。②文教卫生基金,即用于科学、文教、艺术、保健等方面的支出。③社会保障基金,即用于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的支出。④国家管理和国防基金,即用于国家行政管理和国防方面的开支。第一项属于个人消费基金,后三项属于社会消费基金。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曾经预见到,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用于国家管理方面的基金将会相对缩减,并将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减少;用于文教、卫生和保健方面的消费基金将会大大增加,并且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这一预见已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证实。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个人需要主要靠个人消费基金来满足,这是劳动者个人生活来源的主要部分。此外,劳动者的个人需要也要靠社会消费基金来满足,比如他们可以享受公费医疗、困难补助和社会救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社会消费基金在整个消费基金中的比重将会扩大。但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社会集体消费的部分能有多大,则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个人消费的现有水平。在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个人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的条件下,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应以增加直接分配给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基金为主。配图相关连接
基金转换费用(Fund Switching Charge) 目录 1什么是基金转换费 2基金转换费用的构成 3基金转换费用计算 什么是基金转换费 基金转换费指投资者按基金管理人的规定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不同开放式基金之间转换投资所需支付的费用。 基金转换费的计算可采用费率方式或固定金额方式;采用费率方式收取时,应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础计算,费率不得高于申购费率。 基金转换费用的构成 基金转换费用由申购费补差和赎回费补差两部分构成,具体收取情况视每次转换时的两只基金的申购费率和赎回费率的差异情况而定。基金转换费用由基金持有人承担。 (1)赎回费补差: 基于每份转出基金份额在转换申请日的适用赎回费率,计算转换申请日的转出基金赎回费;基于转入基金的零持有时间的适用赎回费率,计算转换申请日的同等金额转入基金的赎回费。若转出基金的赎回费高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则收取赎回费差;若转出基金的赎回费不高于转入基金的赎回费,则不收取赎回费差。 (2)申购费补差: 对于两只前收费基金之间的转换,按照转出金额分别计算转换申请日的转出基金和转入基金的申购费,由申购费低的基金转到申购费高的基金时,收取申购费差价;由申购费高的基金转到申购费率低的基金时,不收取差价。 对于两只后收费基金之间的转换,基于每份转出基金份额在转换申请日的适用后申购费率,计算转换申请日的转出基金后收申购费;基于转入基金的零持有时间的适用后申购费率,计算转换申请日的同等金额转入基金后收申购费。由后收申购费高的转到后收申购费低的基金时,收取后收申购费差价;由后收申购费低的转到后收申购费高的基金时,不收取差价。 对于后端收费基金往前端收费基金的转换,基于每份转出基金份额在转换申请日的适用后申购费率,计算转出基金的后收申购费;基于转出金额计算转换申请日转入基金的前收申购费。除收取基金的后收申购费外,当后收申购费低于前收申购费时,收取申购费差价,否则不另外收取差价。 基金转换费用计算 基金转换要收取的费用主要是:"转出基金的赎回费"和"申购费补差"两部分。 赎回费=赎回基金金额×基金赎回费率(各基金公司赎回费率不同,一般为0.5%)。 "申购费补差"就是两只转换的基金申购费率的差额部分。如果投资者从低申购费率的基金转为高申购费率的基金,则需要"补差";如果投资者从高申购费率的基金转为低申购费率的基金,则不需要交纳此差价。所补申购费的费率等于两者申购费率差的绝对值。兴业银行理财经理苏振国为读者举例说明了基金转换的费用计算。 (1)股票型基金转换为债券型基金或货币型:可节省转入基金申购费 张先生于2007年4月26日申购了添富优势股票(净值持仓)基金1万份,2008年10月28日将其全部转换为添富增收债券基金,假设转换日当天,股票基金净值为1.8296元,债券型基金净值为1.0610元,如果先赎回股票基金,再申购债券基金,张先生需支付: 赎回费=10000×1.8296×0.5%=91.48元, 申购费=(10000×1.8296-91.48)×0.8%=145.63元,共计237.12元。 而选择直接转换费10000×1.8296×0.5%=91.48元,一共节省了145.63元。 (2)债券型基金转换为股票型基金:只需交两者申购费差价 李先生2008年1月21日申购了1万份添富增收债券基金,2008年10月28日将其转换为添富优势股票基金,转出时,债券型基金的净值为 1.061元,股票型基金净值为1.8296元。如果先赎回债券基金,李先生需支付10000×1.061×0.1%=10.61元。股票型基金的申购费是1.5%,也就是(10000×1.061-10.61)×1.5%=158.99元,共支付169.6元。如果做基金转换,由于在当初买入债券基金时,李先生支付了0.8%的申购费,所以只需补交转换费即可,转出金额是10000×1.061=10610,转出费为10610×0.1%=10.61 元,节省了158.99元。 注: 1.在办理基金转换业务时,要问清所持有的基金能否办理转换。 2.基金转换只能在同一基金管理公司的同一基金账户下进行份额转换。 3.基金转换采用"未知价"原则,即以交易申请当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准进行计算。 4.基金转换通常只允许在同为前端收费或者同为后端收费的基金之间进行。
简介 盈富基金 港交所:2800 是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一种投资信托。投资者可透过购入盈富基金,而买入代表恒生指数的证券组合。盈富基金单位在交易所买卖,以500股为一手。而该基金的目标是提供紧贴,或跟随恒生指数表现的回报。而基金的信托人为道富银行及信托公司全资附属公司State Street Bank and Trust Co. (Hong Kong) Ltd。 历史介绍 历史盈富基金1998年,香港政府因亚洲金融风暴而大量购入港股,以稳定联系汇率。到1999年11月,港府把购买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场。香港盈富基金(Tracker Fund of Hong Kong)盈富基金的由来。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国际投机资本的持续攻击下,泰国、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货币纷纷失守。面对国际炒家的炒作,港府指示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入市,大量购入优质蓝筹股票,以此稳定金融市场。最终港府成功击退国际炒家,但代价是付出1181亿港元外汇基金买入33只恒生指数股,占总市值的7%。在金融市场恢复稳定后,港府于1999年11月决定成立盈富基金,逐步有序地出售手中“官股”,尽量减小对市场的影响。盈富基金是港府1998年“汇率保卫战”的副产品,目的是为了“消化”此战后积聚的大量“官股”,而不是为了稳定证券市场。 成功秘诀 香港最负盛名的、也是首只ETF基金———盈富基金,不仅肩负着不平凡的诞生使命,且追踪恒生指数、在近5年中为投资者提供了约100%的稳健高额回报。同时,其充满传奇的发展历程对内地证券市场发展也给予了不小的借鉴意义。 诞生使命 “1998年,亚洲面临金融风暴袭击,香港金融市场遭遇国际对冲基金的投机狙击,国际资金大量抛售股票使香港股市遭受巨大冲击。在1998年这个背景之下,香港政府采取主动干预市场的措施,用外汇资金买进大量恒生指数成分股,维持了市场的稳定。一年后,香港政府打算将持有的一篮子股票以一个有秩序的方式出售,于是,1999年11月,盈富基金应运而生。”时任施罗德集团宝源投资管理(香港)投资总监、现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雷贤达向记者介绍说。 至今,雷贤达还记得1998年那惊心动魄的时刻:“在当时极度低迷得市场环境下,香港政府最多一天买入了约800多亿港元的股票,这比目前内地市场一天的成交量总和还多。而当时低迷时期的市场成交量,只有约现在的1/3。在恒生指数33个成份股中,只要有人抛售,香港政府全部用一个价格接下来,大量买入的情况持续了好几天,一共买了千亿港元。” 作为香港政府“平准基金”退出计划的第一步,道富环球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及道富银行及信托公司分别被委任为盈富基金的基金经理和信托人,为盈富基金提供全面的服务,包括投资组合的管理、托管、基金行政和监察等服务。 随后,通过盈富基金,香港政府逐渐有序卖出这些股票,不过还保留了一部分股票作长期投资。 历尽险阻 盈富基金首次公开发售的基金单位为333亿港元(约43亿美元),为当时亚洲市场除日本以外最大的首次公开发售。自公开发售后的一年内,大约有 1404亿港元的恒生指数成分股通过盈富基金的持续发售机制下售回到市场。到2002年10月15日最后一批待沽单位完成认购时,加上过去期内收取的股息及其它收入,盈富基金共套回资金约1649亿港元。 可是,盈富基金的发售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多次跌破净值,甚至无人问津。历尽险阻,直到2002年10月15日,盈富基金最后一批待沽基金单位终于完成认购。 雷贤达说:“盈富基金发行之初,由于很多投资者担心之前香港政府买入的股票现在卖出,会对市场产生冲击,认购并不积极。但随着后来市场的走稳,以及政府还提供折扣优惠和赠送红股,以增加投资盈富基金的吸引力,很多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都参与了认购。只要对香港市场长期看好,就可以买入盈富基金,不需要有选股方面的担心。另外,盈富基金又是当时市场上的一个对冲工具,机构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卖盈富基金在期市和股市反向操作,对冲风险进行套利。于是,盈富基金的交投也非常活跃。” 产品优势 作为香港最负盛名的ETF基金,盈富基金其所持有的股份组合,能够为投资者提供紧贴恒生指数走势的投资表现。 中欧基金吕先进认为:盈富基金的产品设计具备了很多优点。 第一,盈富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个管理股票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其所持有的投资组合,让投资者的资金分散投资在组成现时恒生指数的33家公司上。不但可以分散投资风险,投资组合也相当的透明。只要看好香港经济和指数走势,就可以长期持有盈富基金。政府还提供折扣优惠和赠送红股,以增加投资盈富基金的吸引力。 第二、定期派息。盈富基金预期每年派发两次股息。深受机构投资者欢迎。 第三、盈富基金投资额较低。盈富基金首次公开发售的最低投资金额,远低于购入恒生指数各成份股最低买卖单位所需的资金。再者,投资者于首次公开发售期内认购,毋需缴付任何认购费用,只需缴付1%经纪佣金及0.011%联交所交易征费。
目录 1什么是基金募集期 2基金募集期相关概念 什么是基金募集期 基金募集期是指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中载明,并经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基金份额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不等,最长不超过三个月。 基金募集期相关概念 基金募集期是指自招募说明书公告之日起到基金成立日的时间段。 基金成立日是指基金达到成立条件后,基金管理人宣布基金成立的日期。 基金存续期是指基金发行成功,并通过一段时间的封闭期后,称作基金的存续期。 基金开放日就是可以办理开放式基金的开户、申购、赎回、销户、挂失、过户等等一系列手续的工作日。对于一只开放式基金来说,并不是在任何一个工作日都可以进行交易,因此,规定每周的某几个工作日进行交易,这几个工作日就称为开放日。
概念 养老基金的全称为养老保险基金.它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养老保险制度.就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来看,它是在劳动者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种社会体系.如达到退休年龄养老基金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后,就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了.养老保险基金由国家,企业和劳动者共同负担,由社会保险事业中心筹集并管理.企业上缴本企业工资总额的20%,劳动者按自己上年的工资总额的8%上缴,所谓国家负担这一部分,没有具体额度,只是体现在税收上,既上缴28%部分不用纳税了. 投资状况 到2000年底,全国10448万职工和3170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全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278亿元(含征缴收入和中央财政、地方财政补助),总支出2115亿元,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滚存结余947亿元。企业年金制度继续推进。到2000年底,全国参加企业年金制的从业人员为560万人,全国企业年金基金滚存结余192亿元。 种类 1、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养老基金2、农村养老保险基金3、企业年金基金4、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ABF) 亚洲债券基金亚洲债券基金的诞生 2002年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xecutives'Meeting of East Asia and Pacific Central Banks,EMEAP)提出了建立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ABF)的设想,并于2003年和2005年分别实施了第一期及第二期基金(ABF1、ABF2)。目前亚洲债券基金已成为近年来亚洲金融合作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对亚洲债券市场乃至整个亚洲金融体系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融资结构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东亚与东南亚各经济体陆续走上工业化发展道路,但支撑其经济发展的融资结构却处于相对失衡状态:银行间接融资居于主导地位,直接融资尤其是债券融资发展滞后。2003年,除日本以外EMEAP成员的平均债券融资占总融资的比重仅为18%,而同期日本、美国及德国的该比重分别为37%、 47%及36%。 如果从亚洲地区具有的高储蓄传统看,银行聚积大量资金进而成为融资主渠道有一定必然性,且银行主导的融资模式对亚洲经济起飞功不可没。但是,这种失衡的融资结构必然会增加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并影响其融资效能。 首先,金融体系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由于融资渠道主要集中在银行体系,问题融资也必然集中出现在银行。EMEA亚洲债券基金P成员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韩国、中国、泰国、印尼、韩国及菲律宾的逾期贷款总额高达11290亿美元(麦肯锡、美林及《欧洲货币》杂志等估计该总额为19360亿美元左右),各经济体逾期贷款占GDP比重平均为24%。 其次,期限错配风险。银行资金来源以中短期存款为主,按照资产负债匹配原则,银行的资金运作也应以中短期贷款为主。但在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其经济的高速增长更多的是需要长期投资资金支持。在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长期投资资金主要依靠银行中短期存款融通,势必会出现期限错配,导致流动性风险。 第三,地区融资信用危机凸现。巨额逾期贷款的存在,迫使银行增加对高信用政府债券及国外债券市场的投资以规避风险,而对本地企业的授信额度增长相对缓慢甚至出现绝对下降。据有关资料分析,以1998年银行对本地企业授信额度为基准,截至2001年底,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银行业对本地企业授信额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9.2%、1.2%、0.8%及0.1%,而日本、菲律宾及泰国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6.2%及-11.6%。 储备结构因素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金融体系脆弱性使东亚各经济体认识到,拥有充裕储备资产是抵御外部冲击的物质保证,而这种资产有赖于自身在平时的积累。金融危机消退后,亚洲各经济体通过贸易盈余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亚洲开发银行在《2004年亚洲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截至2003年底,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储备从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时的4970亿美元猛增到13000亿美元。 储备的大量增加,使央行具备了抵御外部冲击的充足资金能力,但储备资产所具有的基本功能——投资价值却难以有效发挥。因为对于亚洲各经济体来说,其对长期投资资金的需求显然超过发达国家,但巨额储备资产非但没有在这方面起到作用,反而源源不断地流向发达国家。在此情况下,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债券市场结构向卖方(债券发行方)市场推移,导致长期利率下降,收益率曲线平缓化,债券投资收益逐步降低。另外,主要储备货币美元的汇率持续走低,也增加了亚洲储备资产的贬值风险。 在此背景下,亚洲地区在金融合作方面的重点逐渐转向改善融资结构和储备结构,而发展债券市场则显然能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一方面,发展债券市场有助于扩展直接融资渠道,减轻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的风险集中问题;另一方面,发展本地债券市场也为储备资产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因此,自2002年以来,在多个亚洲地区性论坛上,各经济体纷纷提出了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的方案与设想,如泰国的亚洲公债方案、日本的亚洲货币债券方案以及区域性担保机构和评级机构设想、APEC的证券化和信用担保市场发展倡议等。但这些构想大多不够成熟,可操作性不强。而东盟及中日韩(“10+3”)提出的亚洲债券市场倡议(Asian Bond Market Initiative,ABMI),涉及到债券发行人、债券工具、基础设施和中介机构等诸多领域,尽管已着手开展工作,但仍停留在研究、咨询阶段,并未对债券市场发展产生实质性作用。 相比之下,EMEAP提出的设立亚洲债券基金的倡议,是迄今从债券市场需求方(投资人)角度推动亚洲债券市场发展最为重要且最具实际成效的一个方案。 设想勾画 2002年6月, EMEAP正式提出了亚洲债券基金的概念,其基本思路是EMEAP成员各自拿出一定金额的外汇储备构建亚洲债券基金一个跟踪指数的被动式基金,用于投资亚洲经济体发行的债券。在此后近一年时间内,EMEAP各成员围绕第一期亚洲债券基金(ABF1)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确定了ABF1改善储备投资与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的两大职能。 改善储备资产投资包括两个主要内容:首先,提高储备资产的投资效率,即利用亚洲巨额外汇储备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长期资金,这不仅可以提高储备资产的利用效率,而且也可以改善储备资产投资欧美债券市场收益不高的局面;其次,促进储备资产多样性,即通过基金投资于亚洲各经济体发行的债券,拓宽亚洲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以及减少储备资产遭受货币贬值的风险,增加储备资产的安全性。 在促进地区债券市场发展方面,亚洲债券基金以官方资金投资于本地债券市场,有利于改善本地债券的流动性,调动私人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债券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完善。 为顺利发起ABF1,EMEAP尽量简化了基金结构及投资对象。基金只投资于EMEAP成员发行的主权与准主权美元债券,投资地区包括中国、中国香港、韩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基金只限于EMEAP成员进行投资。 2003年6月,EMEAP正式启动ABF1,各成员共同出资10亿美元进行投资。两年多来,ABF1运行情况令人满意。 金融影响 (一)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区域流动性 东亚多年来推行的一直是“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因此该地区积聚了大量的外汇储备。如果区内政府或中央银行将外汇储备的一部分投资于区内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则可以增加区内的流动性。 亚洲各国的金融结构是明显的“基于银行”特征,它们普遍依赖银行间接融资和外部融资来支持经济增长。银行在企业融资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这种储备结构使东亚承受了几个方面的风险:东道国支付较高收益率吸收的外资大部分以低收益美国政府债券的形式回流,要承担利差损失。而且,流入新兴市场的资本以储备资产形式回流发达国家,还形成了一条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相互作用的通道,通过自我强化机制加剧了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波动性。 ABF方案为亚洲外汇储备投资于新兴市场提供了渠道,也将有助于各国合作投资于新的债券品种,从而推动亚洲地区储备多样化。同时,外汇储备资产分散化程度的提高,有助于防范外汇储备的资产集中性风险。 (二)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降低金融脆弱性 东亚的金融体系是“基于银行”的体系,与更加依赖证券融资的“基于市场”(market-based)的金融体系相比,期亚洲债券基金限错配(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融资)是其重要特征之一,这不仅导致银行部门风险积累而成为危机爆发的源头之一,而且由于银行资产绝大多数是相对缺乏流动性的贷款,一旦银行要在二级市场变现上述资产,处于信息劣势的买主必定要索取价格折扣,以弥补其信息不对称所隐含的潜在风险,从而导致银行部门在危机来临时极为脆弱。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改变这种期限的错配。 (三)改变信贷的货币错配,防范金融风险 东亚“基于银行”的金融体系面临的另一个潜在风险是“货币错配”,即大量的外债以本币形式贷出,为房地产等没有外汇收入的项目进行融资。实际上,在当前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能用于国际借贷(外国银行或其他机构不能用该货币提供贷款),甚至在本国市场上,也不能用本币进行长期借贷。许多金融机构、企业集团借入巨额外债(主要是美元债务),而该区域内的资产基本上是国内的本币资产。金融市场的这种不完全性,导致了货币错配的出现。 ABF的目的之一,正是试图立足于扶持本地区债券市场的发展,发展直接融资,缓解银行体系以短期存款支持长期项目融资的期限不匹配及以外币借款支持本地项目融资的币种不匹配所带来的风险。 (四)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优化地区金融结构 亚洲金融危机使一些危机国意识到,要解决“期限错配”、“货币错配”问题,就需要深化本国、本区域金融体系改革,更多地通过本国、本区域金融体系为经济增长提供融资。如果存在一个发达的债券市场,亚洲的企业就可以转向该市场通过发债来满足长期的投资需求,相应地降低银行借短贷长的压力,降低资产负债的 “期限错配”;同时,企业发行长期的公司债,减少银行借短期外债的压力,“货币错配”也会减少,从而大大降低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五)为亚洲区域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起点 ABF方案与各国现行体制比较吻合,资金规模不大,且启动时只投资于信用级别较高、操作较容易的主权和准主权美元债,避开了相对棘手的本币债券和公司债券,可操作性较强,因此很快得到相关各经济体的认同。作为第一个投入实际运作的区域性债券市场合作机制,ABF在区域债券市场合作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未来各种可能的合作方案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 ABF1和ABF2的建立,有利于成员国加强在基础设施与监管等方面的协调,能够为跨境投资和分散风险提供便利。与此同时,ABF的实施可以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自由兑换进程,为亚洲国家和地区提供一个重要的政策反馈机制,有助于及时调整或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六)引导国际投资者,帮助实现东亚金融稳定 1997-1998年金融危机激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国际投资者的短期频繁流动,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亚洲的经济体并不了解,或者说不了解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由于信息不对称,这些国际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恐慌群集症”(Panic Herding)。这种带有恐慌性的频繁进出导致了大量、盲目、混乱的资本流动的大幅波动,出现了恐慌群体效应以及赶潮流效应,加剧了危机的烈度。 ABF试图提倡加大本地区内融资,将东亚盈余储蓄直接转化为区内投资,避免区内资金被海外基金利用对本地区进行投机。如果包括长期债券,就有助于克服短期负债在借款人面对负面攻击带来的流动性和系统风险时面临的问题,增强区域内的金融稳定。 面临挑战 ABF的成立,标志着亚洲区域金融合作进入新的阶段,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ABF面临不少问题。期待仅仅依靠一期ABF计划就能改变诸如“货币错配”、 “期限错配”、对美元的依赖性等历史缺陷和对稳定亚洲金融市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显然是不现实的。ABF面临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债币种单一,发债主体有限 亚洲债券基金目前ABF尚处于初始阶段,基金全部以美元为标价货币,而非当地货币标价。这仅仅有助于亚洲美元债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亚洲美元债券的发行成本并增强市场的流动性,距离设立的初衷尚远。由于本地区实际上具有的美元化倾向,发展亚洲债券市场及设立ABF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改变过去这种对美元过度依赖的状况。所以ABF还应该考虑买入以区域性货币标价的债券,以进一步扩展并深入本地区债券市场。 另外,目前ABF只能投资于美元标价的主权、准主权债券,尚不能投资于其他债券。即便是亚洲各国主权债券,信用级别也普遍较低,大都不适用于外汇储备的低风险要求。 (二)资金规模偏小 相对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6741亿美元的公共债券存量,目前10亿美元的ABF的资本规模远远不足。相对于亚洲国家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债券而言,更是微乎其微。加之债券市场牵涉甚广,还涉及证券市场的相关制度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进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此小的规模,难有作为,难以活跃亚洲债券市场。从ABF的目前规模来看,它对亚洲区域金融稳定的象征意义实际上是大于实际意义的。 (三)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对ABF而言,亚洲国家在证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等诸方面还亟待取得进展,包括大力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建立合适的监管架构,颁行合理且与国际接轨的会计、税收与法律构架,建立便捷的信息网络和区域性的评级体系和担保机制,逐步完善清算系统和清算标准等,这些已经构成了目前债券市场发展的实际障碍。 发展经历 通过ABF1的运作,EMEAP对亚洲债券基金的运作有了较好的了解,并在此方面建立了一定的合作互信基础。有鉴于此,从2004年开始,EMEAP开始拟定亚洲债券基金下一阶段(ABF2)的结构、发起阶段及形式,这其中包含诸多创造性的设计。 1、基金结构 与ABF1不同,ABF2具有双层结构的特点。首先ABF2分为泛亚基金(Pan-Asian Index Fund,PAIF,在香港称作“沛富基金”)与市场基金(Market Funds,又称“母子基金”)两大部分。泛亚基金是一个覆盖8个成员的统一基金,由道富环球(新加坡)有限投资公司作为单一的基金管理人按照一定的投资权重在8个成员市场内进行投资配置,实施被动式管理。市场基金是一个通称,其下设8个成员市场基金。每个基金都有一个单独管理人(中国市场基金的管理人为华夏基金有限公司),投资范围为本成员债券市场。 2、基金发起阶段 与ABF1 仅限于EMEAP成员进行投资不同,ABF2将在基金运作一段时间后向公众投资者开放。根据EMEAP的亚洲债券基金设想,泛亚基金和各成员市场基金发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金以委托专户形式存在,仅限于EMEAP成员进行投资;第二阶段,基金转变为开放式基金,并向公众投资人开放。之所以采取这种两阶段的启动模式,主要是想通过EMEAP央行投资,先将基金建立起来,有利于发挥示范作用,增强市场对ABF2的信心。实施第二阶段,则有助于将ABF2由政府项目转化为市场化产品,起到扩大影响、推动产品创新的作用。 3、基金形式 ABF2 在第一阶段采取专户委托的形式后,第二阶段则采取在交易所上市的开放式基金模式。采取这一模式,主要是考虑基金在可进行申购赎回的同时,也可在交易所上市,有助于增强基金的流动性,活跃债券市场交易。至于采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还是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则由各成员根据自身市场基础设施状况、监管要求等因素自行决定。从目前各成员基金的上市形式看,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采用了ETF形式。 4、ABF2的总体目标 一是完善市场指数建设。通过发起ABF2,EMEAP为亚洲债券市场创建了一系列统一的地区市场债券指数,其中包括1个泛亚指数及8个成员市场指数,指数编制商为国际指数公司(IIC)。这些指数的形成,使亚洲及区外投资人投资亚洲债券市场有了重要的市场参考基准,有利于亚洲债券市场投资过程的标准化及透明化。 二是提供高效和低成本的债券市场投资工具。泛亚基金和各成员市场基金以被动式模式投资于EMEAP范围内8个成员发行的本币主权与准主权债券。主权债是指由中央政府发行的本币债券,准主权债券分为亚主权债及其他主权债。亚主权债是由政府担保的或政府控股的组织发行的债券,其他主权债是指由EMEAP8个成员中央政府发行的以非本币计值、但属于8种成员货币之列的债券。这些债券为区内外投资者提供了分散化、高效和低成本的债券市场投资工具。 三是促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EMEAP中的若干成员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度相对较低,通过启动ABF2,可以加快本地债券市场对外开放,逐渐消除在税收、法律和监管等方面的不适当限制。 总的来看,亚洲债券基金具有渐进性、开放性及分阶段的特点。从ABF1到ABF2,既是从投资EMEAP成员美元债券到本币债券的扩展,也是从仅接受EMEAP投资到接受市场投资者的扩展。在此过程中,ABF不仅在完善市场基础设施、提供高效与低成本的债券市场投资工具、消除市场障碍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实质性作用,而且在促进储备回流、改善储备资产结构及收益率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中国作为EMEAP的重要成员,一直致力参与ABF的设计、发起与投资。ABF在中国的实施,促进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泛亚基金是首家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基金),并将通过启动透明及低成本的指数基金,促进市场流通与交易活跃。 在ABF2顺利启动后,EMEAP成员目前正在已有合作机制及成果的基础上探索ABF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具体形式,以使这一区域债券合作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按照合作的深度排列,国际货币合作的方式有国际融资合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建立联合汇率机制、建立单一货币区等等。迄今,东亚金融合作的实质内容多数不过处于国际货币合作的初级阶段——国际融资合作,ABF的成立也不过是发展到东亚金融合作的第二、第三层次,亚洲债券市场离欧洲金融合作已经达到的单一货币阶段距离也很遥远。倘若东亚金融合作能够循着欧洲货币合作的路径逐步深化甚至走向单一货币区,将对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不公正的症结之一在于国家货币(主要是美元)担任国际货币,美国在享受国际“铸币税”的同时,其货币政策变动时常诱发其他新兴市场的货币波动乃至危机。东亚在全世界外汇储备最多、外汇储备占GDP比率最高,因此可能蒙受的损失也最大。东亚金融合作有利于该区域逐步摆脱大幅度向美缴纳“铸币税”的被动局面,由此也可能逐步提高国际货币体系的公正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