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式营销概述 一个企业在营销方法上,可以采取几种方法取胜。它可以在一个根据地,先取得成功,然后向其它地方扩展;也可以在若干个地区,面向有限有细分市场,然后。再向其他市场进行扩张。然而,在中国.如果销售的是一个全新产品,企业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采取覆盖式营销,即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建立起一个面向全国市场。能謦迅速将产品疆盖捌市场中去的销售体系。从而获得较大销售收入。 经典案例回顾 1.三株集团 一个在山东建立的保健品企业,1994年。销售收入只有几千万元,但是到1995年他们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十个亿左右,到了1997年销售收入实际达到了七十亿左右。 2.格力集团 从一个亏损严重的小企业起步,1992年才转产空调器,当年销售空调2万台,并且在没有很大广告支持情况下,迅速占颁了中国南方县城和中等城市的市场.到1995年,仅用了二年时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器生产企业,1997年销售量达到一百二十万台左右,超过了中国影响最大的春兰空调,成为中国最大的空调器生产企业。 3.爱多公司 1994年八十万元起家,几乎没有生产能力的广东企业,并且不是行业创新者,产品质量和水平也不是行业最高。但却是1995年以后,行业发展最迅速的企业。从1994年下半年进入这个行业,到1997年底,以2亿元夺得中央电视台标版,成为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并且销售收入达到十几个亿,仅用了三年时间。 4.维维豆奶 一个县办碾米厂,进入乳制品行业后仅仅用四年的时间,就成为中国同行业里最大的企业。 覆盖式营销在中国成功的原因 中国特殊消费市场结构导致覆盖式营销成功 有这样多的产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疆盖全国的市场。迅速形成超过敦十亿规模的销售收入,确实值得中国营销工作者认真研究。这种快速成长.在发达固家.只有在高技术产业特别墨信息产业才有可麓做捌.而在中国,做捌的企业却分布在很多行业。这说明,中国的市场结构,客观上存在着一种可以使企业迅速成长的特征,使得中国企业有机会在较短的时问内。迅速覆盖市场。能够导致企业迅速开发市场的结构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中国市场规模极大,且存在着很大的同质性 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类似和接近的,在一个产品刚刚进入市场的时候,消费者的要求和标准相对来说比较雷同,并且消费具有十分明显的模仿性,一旦一个群体对某些产品形成需求,则很快就会形成对这个产品的整体需求。 2.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和集中性 由于中国经济由贫困到富裕,发展时间很短。过去,因为经济问题,某些需求,客观上被压抑了,而一旦经济问题解决,这种需求,就会被迅速释放出来,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非常庞大的市场。例如空调就是一个典型产品。中国南方气温很高,但在过去由于经济问题,大家不消费空调;当收人上升后,这种消费欲求被释放出来,刺激了象格力这样企业的发展。 3.在宣传上,中国的全国性媒介覆盖能力较大,而消费者使用公众媒介有一定的趋同性 当一个新产品推出以后,企业比较容易通过全国性媒介向全国市场进行广泛传播。 中国市场的上述三个特征,为中国企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除上述市场特征外,中国领先企业营销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落后,也导致市场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着很大的空档。 国内行业领先企业缺乏有效管理市场的技术,往往不能有效控制市场,而需求又有爆发性,因此,一般企业租难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完全满足这种突然出现的市场需求。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在很多行业中,尽管有全国性规模企业,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小企业存在。这些企业之所以长期不能被消灭,有其原因:一方面小企业生产产品在当地销售,赢得当地消费者在服务和维修方面的信赖等;另一方面,大型企业在服务和销售体系的管理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无论是价格还是服务水准,都没有足够的竞争力,能够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而留下了很大的市场空档。这就使当地企业的产品,能够在很长时间之内同大企业进行竞争。 覆盖式营销的特征 覆盖式营销一般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迅速建立起一个具有统一服务标准、同时又有活力的覆盖全国市场的销售组织; 第二,在消费品领域.企业要拿出一套有效的宣传手段,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形成较大的销售收入; 第三,产品本身必须是能够为广大消费大众所消费和承受得起的产品,不能是一般的高档奢侈晶。一些耐用消费品,可以采用覆盖式营销进行销售。 覆盖式营销成功的技巧 快速覆盖式营销的成功,有几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1.首先必须准确地判断 营销所针对的消费者的基本需要与价值定位。很多情况下,由于不能或投有紧紧地抓住消费者的基本需要,没有清楚消费者的价值定位,覆盖式营销无法发挥作用.无法达到面向全国市场进行销售的目的。 2.建立的营销网络 相对于竞争产品必须具有明显优势.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要。销售网络建设的标准不仅仅要按照常规,能够将产品销售出去,更加重要的是,这个销售网络,要按照公司的统一标准管理和控制一个市场。比如,公司总部对所开发的各个市场,要有一个准确的分析,并控制管理销售网络,保证将公司产品在比较短的时间之内.尽快推进到终靖零售环节,使消费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购买。而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用较短的时间做到这一点,公司就必须具有在全国市场进行微观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如果稍有不到位。快速覆盖式营销,就有可能成为企业的陷阱。因为,全国性的组织一旦建立起来,如果相应的管理配套和控制不到位,这些快速建立的分支机构,就会成为消耗资源。而不是创造收人的漏洞,使企业失掉迅速成长的势头。 3.成功的快速营销 必须在营销方法设计上,与众不同别出, 裁.准确地打动消费者。为达到这个目标,很多快速成长的企业,都在广告宣传手段上,进行了创新。三株口服液的宣传,得益于1993年以后中国保健品行业创新性的宣传手段,如大量的传单广告的散发和使用,以及送上门的宣传单页的推动与促销。从整体上看,这些民间小报的编辑与印刷质量,虽然不是上乘,但是其低廉的成本和大的信息量,确实吸引了很多迫切需要得到医疗信息的消费者。而另外一个方面,不少企业的这种宣传,存在刻意夸大宣传效果的倾向。也使一些人误解和误传,认为这些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病。这种夸大的宣传与消费者口碑的影响,对产品的销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宣传手段上的创新和青效,是快速覆盖式营销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宝洁公司在北京采取挨门挨户派发60万份小包装潘婷洗涤用品的行动,就是一种成功的广告创新,显示了巨大的销售推动力。相反,单纯使用大众广告媒介,由于成本很高,消费者选择接受率很低,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所期望的结果。即使必须使用电视或其它大众媒介,也需要经过精心设计,并与其它手段紧密配合。才会使品牌知名度大大上升。 覆盖式营销避免快速死亡的关键 伴随企业快速成长的是企业快速死亡。从一般情况看,相当部分快速成长的企业都非常短命,很多企业在经历了迅速成长的喜悦之后,很侠就陷^了停止成长或失败的泥潭。孔府家酒、孔府宴酒、秦池古酒、巨人、三株等企业,都有类似的经历。迅速成长企业很快出现衰退,或者快速死亡,构成了快速成长企业的另一个侧面。 快速死亡的原因,根据分析,主要来自几个方面: 1.产品本身不过美 虽然产品的宣传非常有效,但是由于产品缺乏消费者持久的消费价值,或者产品存在先天的致命缺点,导致这些产品单纯依靠宣传,无法实现持续快速成长。 2.大部分快速成长企业的销售组织,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与训练 不能有效地管理市场和服务。在产品基本价值、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导致大部分消费者所得到的最终价值,同希望严重不符,最后使消费者背弃了这个品牌,无法形成持续购买。 3.宣传手段创新缺乏持续性 任何一种创新,都有一个时限,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新的手段适应,但有些企业过于拘泥于经验,对外部环境变化缺乏适应。如秦池,在社会知识界已经对中央电视台招标的天文数字表示怀疑的情况下,仍然在1997年报出天文数字,引起新闻界一片怀疑与哗然,而企业却没有给予舆论以正确引导,在加上也投有有效销售组织,结果导致秦池酒最终失掉整个市场。 给中国企业的建议 如何避免快速死亡,中国企业可采用如下办法: 第一、要精心设计产品的渭费者价值 中国目前创造奇迹的企业家,往往是从技术起家的专家,他们最初的成功也使他们对技术充满信心,但是,他们必须记住,消费者并不关心技术,而是关心自身的价值。技术企业。必须迅速完成企业经营管理由技术导向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转变。而证明这一点的简单标准,即企业要对自身产品定期进行消费者价值审查。三株的困难,从目前情况看,主要是产品缺乏与广告宣传相对应的医疗效果。因此难以产生持续和反复购买。而格力的成功,则在于产品本身质量、技术和形象始终在创新和发展。 第二、要大胆建立以代理为主导的促销体系 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在当地进行销售,覆盖当地主要的商场和市场。但是,一定要记住,在日常经营当中,销售渠道管理是成功的关键,必须保证销售渠道基本的服务水平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产生物有所值的感觉。 第三、要设计旬新性的宣传模式,但宣传创新首先要以良好的企业沟通管理为基础 从1993年以后,中国企业相信CI,却忘记了沟通。也就是说,企业关心如何向消费者宣传,却忘记了关心消费者对这些宣传的反应,这是非常致命的。因为,研究表明,大部分宣传是二级宣传或者多级宣传。企业宣传首先是影响各个社会屡次蕾遍存在的意见领袖。而普通大众则是从意见领袖.而不是广告那里得到消息。当社会舆论,也就是部分意见领袖对企业宣传提出置疑,企业却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作出反应,企业的宣传就会成为副宣传。宣传投人越大,企业可能损失越大。中国社会,人人都感受到小道消息的影响力,而小道消息多且权威,又是中国社会的特征之一。 然而, 目前企业的宣传,好象忘记了这一点,不关心消息对宣传的反映,不关心舆论的观点。从巨人的广告连续遭到各地工商管理部门的查禁,就不难看出,社会舆论与看法,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快速成长过程中.要保持对整个组织的控制与管理。要注意使企业管理能力与销售能力增长达翻一个比较好的适应。企业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容易傲的是对投人的控制,如迅速投人,可以保证产品的宣传和市场覆盖,但却无法保证这些企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存在产品销售速度下降,大量呆帐死帐问题。这方面,很多号称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甚至比国有企业更容易犯错误。国有企业在地位上是国有资产,因此,员工不敢或者不至于明抢。而民营企业由于是个人资产,一些员工,由于心理不平衡,往往更加容易伸手。再加上民营企业起步时,往往哥们义气严重,缺乏法制与严格管理,所以,当企业成长到一定程度,有了利润后,内讧与管理混乱就会出现,队伍缺乏向心力,最后,导致企业处于不可控制状态,由盛而衰。 因此,当有一定的销售收人和基础后,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各种手段,强化组织控制。这不仅仅是一个财务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问题,是关系到企业长治久安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既要强调报酬.也要讲究奉献精神,讲究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组织。
什么是运输业 运输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运送经济活动的所有企业或单位的集合。是使用运输工具或人力、畜力将货物或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 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现代化的运输业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 管道五种基本的运输方式。运输业的产生 运输活动是将人或货物从一地送往另一地的劳动过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之一,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交通运输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作为一个行业和领域,运输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最受关注的社会经济活动。 运输业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出来的产品只有通过流通领域,依靠运输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范围和规模越来越大,商品流通的时间越来越短,在客观上要求运输劳动从生产中分离出来,实现运输的专门化和专业化。运输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运输业的发展,经历了手工业生产阶段、工场手工业阶段和机器生产阶段。特别是机械运输业的出现,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更重大的影响。运输业迸人机械运输以来,一般又可以区分为以不同运输方式为主的四个不同发展时期。一是以水运为主的时期(18世纪中叶-19世纪初);二是以铁路为主的时期门 世纪30年代-20世纪30年代);三是管道、公路、航空运输大发展时期(20世纪30-50年代);四是建立综合运输体系时期(20世纪50年代以来)。运输业的四个发展阶段只是世界运输发展的一般过程,井不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的运输业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不同的国家有各自的不同国情,但是每个国家可以借鉴别国的运输发展经验和教训,建立起符合自己国情的综合运输体系,并且向现代物流体系发展。 运输业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行业和部门来说,运输业有其明显的特征: 1.运输业是一个不产生新的实物形态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运输业提供的是一种运输服务,它对劳动对象只有生产权(运输权),而不具有所有权 由于运输业的劳动对象是旅客和货物(用旅客人公里和货物吨公里计量),运输产品是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移。运输业不改变劳动对象的属性或形态,只改变它的空间位置。所以,运输业提供的只是一种运输服务,它对劳动对象只有生产权(运输权),而不具有所有权。 3.运输业的生产过程是社会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 4.运输过程是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的 5.运输业具有“网络型产业”特征 运输业的生产具有“网状”特征,运输活动本身也具有过程性、连续性等特点。 6.运输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有其特殊性 运输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比一般的产业要高,其固定资本所占的比重巨大,资本的周转速度相对较慢。如运输线路的修建、运河的开凿、航道的疏浚、机场的建设、港口的修建、码头的建造无不需要巨额的投资;而投资后的资本回收期较长。运输业的性质 1.运输业的生产特性 马克思认为运输业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的继续,属于物质生产领域。 运输业的生产特性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价值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2)运输业的所生产的产品就是空间、位置的变动。 2.运输业的服务特性 运输业的服务特性是基于三次产业理论,即运输业被列入第三产业。 运输业作为第三产业也具有很强的服务特性,是指以运输劳务活动行使,而不是以实物行使提供某种使用价值满足人们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输业提供的劳动不是去制造物质产品,而是通过提供运输服务直接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 (2)运输业所提供的服务同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物。 (3)运输业劳动者付出劳动,即形成运输服务产品的过程,是与需求者消费这种服务产品的过程是同始同终的。 3.运输业的基础设施特性 运输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行性,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以安全、高效的运输为前提的。 运输业基础设施具有不同于其他一般基础设施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公益性 (2)运输基础设施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3)运输基础设施的级差效益 (4)运输基础设施的商品属性运输业的运输方式 目前运输业的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五种。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利用铁路进行货物运输的方式,是利用铁路设施、设备运送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在国际货运中的地位仅次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与海洋运输相比,一般不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保障全年的正常运行,具有高度的连续性。铁路运输还具有载运量较大、运行速度较快、运费较低廉、运输准确、遭受风险较小的优点。 铁路运输也存在缺陷,如运输受轨道的限制、不能跨洋过海,铁路建设投资大、使得其应用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限制。 2、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指以公路为运输线,利用汽车等陆路运输工具,做跨地区或跨国的移动,以完成货物位移的运输方式。它是对外贸易运输和国内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 公路运输生产点多、面广,公路运输最显著的运营特点是它的灵活性。表现在:空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门到门运输;时间上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即时运输,即根据货主的需求随时启运;批量上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启运批量最小;运行条件的灵活性,公路运输的服务范围不仅在等级公路上,还可延伸到等级外的公路,甚至许多乡村便道的辐射范围,普通货物装卸对场地、设备没有专门的要求;服务上的灵活性,能够根据货主的具体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性质的货物运送需求。 3、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是指利用船舶等浮运工具,在水域沿航线载运旅客和货物的一种运输方式。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仅为公路运输的三分之一)、能耗省、过程长、运量大等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较的明显优势。 但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与影响大,即受海洋与河流的地理分布及其地质、地貌、水文与气象等条件和因素的明显制约与影响;而且对综合运输的依赖性较大河流与海洋的地理分布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水运航线无法在广大陆地上任意延伸。 4、航空运输 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运送货物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近年来,采用航空运输的方式日趋普遍,航空货运量越来越大,航空运输的地位日益提高。速度快、安全性好、节省包装等费用、加快资金周转。但缺点投资大、运量小、运费比较高、易受天气的影响等。 5、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是一种以管道输送流体货物的一种方式,而货物通常是液体和气体,是统一运输网中干线运输的特殊组成部分。有时候,气动管 (pneumatic tube) 也可以做到类似工作,以压缩气体输送固体舱,而内里装着货物。管道运输石油产品比水运费用高,但仍然比铁路运输便宜。大部分管道都是被其所有者用来运输自有产品。 就液体与气体而言,凡是在化学上稳定的物质都可以用管道运送。因此,废水、泥浆、水、甚至啤酒都可以用管道传送。另外,管道对于运送石油与天然气十分重要——有关公司多数会定期检查其管道,并用管道检测仪(pipeline inspection gauge)做清洁工作。运输业的作用 (一)运输业的经济作用 1.运输促进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生产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不均匀的。交通运输的状况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价值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运输有利于开拓市场,不仅能创造出明显的“空间效用”,同时也具有明显的“时间效用” 早期的商品交易市场往往选择在人口相对密集、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在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运输的年代,市场位置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和货物可及性的影响。对于多数人来说,交通相对便利,人和货物比较容易到达的地方会被认为是较好的商品交换场所。 运输的时间效用与空间效用密切相关。市场上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往往具有很强的时限性,超过了这一时限,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一种商品如果因为时间关系失去了市场需求,这种商品在特定的时间内就不再具有价值,或者其价值大打折扣。高效率的运输能够保证商品在市场需要的时间内适时运到,从而创造出一种“时间效用”,繁荣市场。 3.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鼓励市场竞争并降低市场价格 运输费用是所有商品市场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含运输费用的多少。运输效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商品价格。运输费用的降低可以使更多的产品生产者进人市场参与竞争,也可以使消费者得到竞争带来的好处。这样,商品的市场价格将通过公平竞争和市场机制决定。实际上,由于劳动分工和地区专业化的作用,商品的市场价格很可能是由远方供应者来决定的,因为它的生产成本最低。因此,正是由于运输业的进一步的发展鼓励了市场竞争,降低了商品的市场价格。 4.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劳动的地区分工和市场专业化 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生产劳动的地区分工。 市场专业化将大大减少买卖双方在收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减少市场交易费用。 (二)运输业的社会作用 运输缩短了人和货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使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不断增强,并通过接触、沟通,增迸了相互间的了解,强化了相互间的各种社会联系,并逐渐结为一体。运输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统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国防力量的增强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l.运输业的发展,有效地支撑着国家的统一和有效的管理 2.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 人类文明起源和进步与运输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3.运输业的发展壮大是国防力量增强的重要保障 4.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向前发展的当代,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中,国际运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代化的运输工具,缩短了国家之间在时空上的距离,促进了国际间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交流。国际运输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进程。
基本介绍 过境贸易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贸易类型 过境贸易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过境贸易 直接过境贸易是外国商品纯系转运性质经过本国,并不存放在本国海关仓库过境贸易相关图书,在海关监督下,从一个港口通过国内航线装运到另一个港口再输出国外;或在同一港口内从这艘船装到另一艘船;或在同一车站从这列火车转装到另一列火车后离开国境。间接过境贸易 间接过境贸易是外国商品运到国境后,先存放在海关保税仓库,以后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再运出国境。根据专门贸易体系,这种商品移动作为过境贸易处理不计入对外贸易额内。区别联系 转口贸易:货物消费国和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于第三国而言就是转口贸易.商品的生产国把商品卖给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然后第三国(或地区)的商人再把商品卖给真正的商品消费国。这种贸易对商品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是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对第三国(或地区)来说,则是转口贸易(entrepot trade)。 过境贸易: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包括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比如内陆国与不相邻的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易,就必须通过第三国国境,对第三国海关来说,就会把这类贸易归入过境贸易。不过如果这类贸易是通过航空运输飞越第三国领空的话,第三国海关不会把它列入过境贸易。指别国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
犯罪构成 抗税罪 (一)客体要件 抗税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又由于采用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缴纳应纳税款,必然同时侵犯执行征税职务活动的税务人员的人身权利。其犯罪对象,包括依法应缴纳的税款及依法征税的税务人员。这里的税款是除关税以外的国内税收。这是的税务人员也限于依法征收国内税的工作人员。这是抗税罪区别于走私罪、妨害公务罪和其他犯罪的重要标志。 (二)客观要件 抗税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以暴力、威胁方法把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l、抗税罪表现为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税收法规主要指《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如果行为没有违反税收法规则不能构成抗税罪。如没有纳税义务的个人用暴力阻碍税务人员征税,虽然客观上使他人得以拒不缴纳税款,但其行为违反的不是税收法规,不能以抗税罪沦处。 2、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这是抗税罪与偷税罪的根本区别。所谓暴力,是指犯罪分子对他人身体实施袭击或者使用其他强暴手段,如殴打、伤害、捆绑、禁闭等足以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所谓胁迫,里指犯罪分子对他人进行威胁、恫吓,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使他人不能抗拒的手段。如手持凶器威吓,扬言行凶报复、揭发隐私、毁坏名誉、加害亲属等相威胁,根据本条,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就可以构成抗税罪、而不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当然,根据本法第l3条的规定、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则不认为是犯罪、如果行为人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不是以上述暴力、威胁方法实施的,而是以诸如不能成立的各种理由为借口进行抵制或者只是消极地不缴纳税款等,则不构成抗税罪。 (三)主体要件 抗税罪的主体,是依法负有纳税义务和扣缴税款义务的人,既包括个人、也包括单位,本条没有明确规定单位可以成为抗税罪的主体。但从本条的立法精神以及抗税罪和偷税罪的联系来看、抗税罪的主体应与偷税罪的相同,既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也包括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单位犯抗税罪的,由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承担刑事责任。 (四)主观要件 抗税罪在主观方面出于直接故意,表现为明知负有纳税义务而故意抗拒缴纳税款,并且通过使用暴力、威胁方法而公开拒不缴纳税款、非法获利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具有这种主观故意和非法获利的目的。则不构成抗税罪。 行为特征 抗税罪抗税罪的主体: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负有纳税、扣缴义务的自然人。 行为人为抗拒缴纳税款在客观上实施了暴力、威胁方法。不是为了抗拒缴纳税款,而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则依《刑法》第277条规定的妨害公务罪论处。 所谓暴力,是指对税务人员人身施加攻击或者强制。如殴打、捆绑、扣押、禁闭等。此外,为阻挠征税而捣毁税务人员的交通、通讯设备,冲击打砸税务机关的,亦属实施暴力。按抗税罪处罚的暴力最大限度只能是造成轻伤害,如果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伤害超过这一限度,根据《刑法》有关规定,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按照伤害罪、杀人罪从重处罚,并处罚金。 所谓威胁,是指行为人为了抗拒缴纳税款,用口头、书面或者其他方法使税务人员精神处于恐惧状态,从而迫使税务人员不敢征税的一种抗税手段。威胁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杀害、伤害、毁坏财产、加害亲属、损害名誉等。 认定 警税联络罪 (一)抗税罪与非罪的界限 1、抗税罪与欠税的区别,欠税,又称拖欠税款,是指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由于客观原因超过了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欠税与抗税罪在主观上都具有故意性,行为都具有公开性,既欠税人未缴税款与抗税罪的拒不缴纳税款一样,都是行为人明知没有缴纳税款,且毫不欺骗或隐瞒,税务机关也知道其未缴纳税款。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抗税罪具有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的目的,欠税、一般并不具有逃避缴纳税款的目的、而多是因故不缴纳或故意暂时拖欠。第二、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而欠税并不采用暴力威胁方法、一般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 2、抗税罪与一般拒不缴纳税款行为的界限。两者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采取了暴力、威胁的方法。抗税罪是采取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而一般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并没有采取暴力、威胁的方法进行,多表现为无视税收法规,消极地拒不缴纳税款;以各种借口,采取软磨硬泡的方式,抵制税务机关的纳税通知,拒不纳税;拒不依法办理纳税申报或提供纳税资料;或者因发生纳税争议而拒不纳税。对于一般的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应由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规处理,构成其他罪的按照其他罪论处,但不能以抗税罪论处。《税收征收管理法》第45条规定,抗税情节轻微,未构成犯罪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应缴的税款,并处以拒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款。因此,两者的界限在于情节是否轻微。犯罪情节可考虑两方面内容,一是暴力程度、后果以及威胁的内容;二是拒缴税款数额大小及抗税次数的多少。如只有一般推搡等行为、未造成比较严重后果的:或只有一般威胁言词的;或者数额小且是偶尔为之的,可认为属于情节轻微而不构成犯罪。 3、抗税罪与使用暴力、威胁方法拒缴错征税款的界限。错征税款是因税收人员工作疏忽或者不熟悉税法等原因搞错征税对象、征税项目和应税数额等错误征税的行为,如该减免未减免、应少征却多征以及重复征收等。在该种情况下,如果税务人员坚持征税而引起抗拒缴纳的、不以抗税罪论处,如果使用暴力造成税务人员伤害的,可以按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抗税罪 (二)抗税罪与偷税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抗税罪只能由个人和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构成:而偷税罪的主体则包括单位和个人也包括单位的直接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客观方面不同。抗税罪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偷税罪则表现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 3、犯罪标准不同。抗税罪只要行为人实施了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就可构成,而偷税罪必须是偷税行为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三)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的手段,主观上都出于故意,其不同之处在于: l、主体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构成。 2、主观目的不同。妨害公务罪目的在于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执行职务,抗税罪目的在于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 3、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抗税罪侵害的对象是执行税收征管任务的税务人员;而妨害公务罪侵害的对象则是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后者范围较广,前者属于后者的一种。 4、侵犯的客体不同。妨害公务罪侵犯的是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抗税罪侵犯的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在实践中,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依法征税的,都应以抗税罪论处。只有不负有纳税义务的个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税务人员征税,且事先与纳税人无通谋的,才构成妨害公务罪。 (四)抗税罪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界限 抗税的暴力程度大小不同,其后果不完全一样。有的使用严重的暴力方法抗税,可能造成人身伤害,甚至死亡,超出了抗税罪本身可能容纳的危害程度,这就涉及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问题。对此如何认识和处理,理论上有不同看法。总之,对于与税务案件相联系而致税务人员伤害、死亡的案件,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在拒不缴纳税款而对税务人员实施暴力过程中,造成严重伤害或者死亡,符合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特征的,属于想象竞合犯,应从一重处断,即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论处。 (2)在上述实施暴力过程中,过失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也应视为想象竞合犯,应定抗税罪,从重处罚。 (3)因受税务检查或被追缴税款或罚款,而心怀不满,为泄愤报复而故意伤害或者杀害税务人员的,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其伤害、杀害之前已构成偷税罪的,则应以偷税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 处罚 对于抗税罪的处罚,根据情节轻重,《刑法》第202条规定了两档处罚:(1)对情节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金;(2)有下列严重情节的:a.聚众抗税的首要分子;b.抗税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c.多次抗税的;d.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e.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3)实施抗税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1]
什么是通信 通信是发送者通过某种媒体以某种格式来传递信息到收信者以达致某个目的。在古代,人们通过驿站、飞鸽传书、烽火报警、符号、身体语言、眼神、触碰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到了今天,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甚至视频电话等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经济的效率,深刻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通信的分类 通信的分类方法有许多种。 1.按传输媒质分 按传输消息的媒质的不同,可将通信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有线通信,另一类称为无线通信。所谓有线通信,是指传输媒质为导线、电缆、光缆、波导、纳米材料等形式的通信,其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导线可以是架空明线、电缆、光缆及波导等。所谓无线通信,是指传输消息的媒质为看不见、摸不着的媒质(如电磁波)的一种通信形式。 通常,有线通信亦可进一步再分类,如明线通信、电缆通信、光缆通信等;无线通信常见的形式有微波通信、短波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散射通信等,其形式较多。 2.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 信道是个抽象的概念,这里可理解成传输信号的通路。通常信道中传送的信号可分为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由此,通信亦可分为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相应的是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通信系统。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如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可以取无限多个数值,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称为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有时也称连续信号,这个连续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可以连续变化(即可以取无限多个值),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连续,例如第2章介绍的脉冲振幅调制(PAM)信号,经过调制后已调信号脉冲的振幅是可以连续变化的,但在时间上是不连续的。这里指的某一参量是指我们关心的并作为研究对象的那一参量,绝不是仅指时间参量。当然,对于参量连续变化、时间上也连续变化的信号,毫无疑问也是模拟信号,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言信号,亮度连续变化的电视图像信号等都是模拟信号。 凡信号的某一参量只能取有限个数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称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有时也称离散信号,这个离散是指信号的某参量是离散(不连续)变化的,而不一定在时间上也离散。 3.按工作频段分 根据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同,通信通常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诵信、矩波诵信、微波通信等。 4.按调制方式分 根据消息在送到信道之前是否采用调制,通信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所谓基带传输,是指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一种方式,而频带传输是指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系统。 通信史 口语时代文字书写时代印刷时代 1044年,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450年,日耳曼人古腾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1837年,美国人摩斯发明电报机。1857年,横跨大西洋海底电报电缆完成。1875年,贝尔发明史上第一支电话。1895年,俄国人波波夫和意大利人马可尼同时成功研制了无线电接收机。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巴黎首映第一部电影。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中,无线电救了700多条人命。1920年代,收音机问世。1920年代,英国人贝尔德成功进行了电视画面的传送,被誉为电视发明人。二次大战爆发,电视事业中断,战火突显广播发送成本低、接收容易的特性,听众再次增加。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启电视卫星传送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1955年,美国为了大战的需要,发行了第一部军用电子计算机。1969年,美军建立阿帕网(ARPANET),目的是预防遭受攻击时,通信中断。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1993年,美国宣布兴建信息高速通路计划,整合电脑、电话、电视媒体。
进口报关单证 进口商向海关报关时,需提交以下单证:1、进口货物报关单 一般进口货物应填写一式二份;需要由海关核销的货物,如加工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等,应填写专用报关单一式三份;货物出口后需国内退税的,应另填一份退税专用报关单。2、货物发票 要求份数比报关单少一份,对货物进口委托国内销售,结算方式是待货物销售后按实销金额向出口单位结汇的,进口报关时可准予免交。3、提货单 陆运单、空运单和海运进口的提货单及海运出口的装货单,海关在审单和验货后,在正本货运单上签章放行退还报关员,凭此提货或装运货物。4、货物装箱单,其份数同发票 散装货物或单一品种且包装内容一致的件装货物可免交。5、如果进口商委托报关而非亲自报关 须附有报关委托书、报检验委托书。6、必要证件 海关认为必要时,还应交验贸易合同、货物产地证书、濒危物种证明、非疫情产地证明等。7、其它有关单证 包括: (1)经海关批准准予减税、免税的货物,应交海关签章的减免税证明,北京地区的外资企业需另交验海关核发的进口设备清单; (2)已向海关备案的加工贸易合同进出口的货物,应交验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进口流程一、换取进口提货单 客户提供到货通知书、正本提单或电放保函及换单费、THC费等给我司,由我司代客户到所属船公司换取进口提货单。二、准备进口报关所需单证 1.必备单证:清单、发票、合同一式一份、报关、报检委托书各一份。 2.从欧盟、美国、韩国、日本进口货物,如是木制包装箱的需提供热处理证书或植物检疫证书,如是非木制的提供无木制包包装。 3.税则所规定的各项证件(如进口许可证、机电证、重要工业品证书) 4.有减免税手册的提供减免税证明手册。三、价格证明 进口申报后如海关审价需要,客户需提供相关价格证明。如信用证、保单、原厂发票、招标书等海关所要求的文件。四、缴纳税费 海关打印税单后,客户需在7个工作日缴纳税费。如超过期限,海关按日计征滞纳金。五、缴纳报关 报关查验放行后,客户需及时到我司缴纳报关、报检代垫代办费。 ※ 货物到港后十四日内必需向海关申报。如超过期限海关按日计征滞报金(按货物价值万分之五)超过三个月,海关将作无主货物进行变卖。报关程序 报关工作的全部程序分为申报、查验、放行三个阶段。(一)进出口货物的申报 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在货物进出口时,应在海关规定的期限内,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填写进出口货物报关单,随附有关的货运、商业单据,同时提供批准货物进出口的证件,向海关申报。报关的主要单证有以下几种: 进口货物报关单。一般填写一式二份(有的海关要求报关单份数为三份)。报关单填报项目要准确、齐全、字迹清楚,不能用铅笔;报关单内各栏目,凡海关规定有统计代号的,以及税则号列及税率一项,由报关员用红笔填写;每份报关单限填报四项货物;如发现情况有无或其他情况需变更填报内容的,应主动、及时向海关递交更改单。 出口货物报关单。一般填写一式两份(有的海关要求三份)。填单要求与进口货物报关单基本相同。如因填报有误或需变更填报内容而未主动、及时更改的,出口报关后发生退关情况,报关单位应在三天内向海关办理更正手续。 随报关单交验的货运、商业单据。任何进出口货物通过海关,都必须在向海关递交以填好的报关单的同时,交验有关的货运和商业单据,接受海关审核诸种单证是否一致,并由海关审核后加盖印章,作为提取或发运货物的凭证。随报关单同时交验的货运和商业单据有:海运进口提货单;海运出口装货单(需报关单位盖章);陆、空运运单;货物的发票(其份数比报关单少一份,需报关单位盖章等);货物的装箱单(其份数与发票相等,需报关单位盖章)等。需要说明的是如海关认为必要,报关单位还应交验贸易合同、定货卡片、产地证明等。另外,按规定享受减、免税或免验的货物,应在向海关申请并已办妥手续后,随报关单交验有关证明文件。 进(出)口货物许可证。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制度,是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我国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也采用这一制度对进出口货物、物品实行全面管理。必须向海关交验进出口货物许可证的商品并不固定,而是由国家主管部门随时调整公布。凡按国家规定应申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的商品,报关时都必须交验由对外贸易管理部门签发的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并经海关查验合格无误后始能放行。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所属的进出口公司、经国务院批准经营进出口业务的个部位所属的工贸公司、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所属的进出口公司,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进出口商品,视为以取得许可,免领进出口货物许可证,只凭报关单即可向海关申报;只有在经营进出口经营范围以外的商品时才需要交验许可证。 检验检疫单证: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海关总署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检验检疫货物通关制度,通关模式为“先报验,后报关”。同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将启用新的印、证书。 新的检验检疫制度对原卫检局、动植物局、商检局进行“三检合一”,全面推 行“一次报检、一次取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处理,一次收费,一次发证放行”的工作规程和“一口对外”的国际通用的新的检验检疫模式。而从2000年1月1日起,对实施进出口检疫的货物启用“入境货物通关单”和“出境货物通关单”,并在通关单上加盖检验检疫专用章,对列入《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口商品目录》范围内的进出口货物(包括转关运输货物),海关一律凭货物报关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验放,取消原“商检、动植检、卫检”以放行单、证书及在报关单上加盖放行章通关的形式。同时, 正式启用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原来以“三检”名义对外签发的证书自2000年4月1日 起一律停止使用。 同时,从2000年起对外签订合同、信用证时都要按新制度办事。 海关要求报关单位出具“入境货物通关单”或“出境货物通关单”,一方面是监督法定检验商品是否已经接受法定的商检机构检验;另一方面是取得进出口商品征税、免税、减税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及《商检机构实施检验的进出口商品种类表》规定,凡列入《种类表》的法定检验的进出口商品,均应在报关前向商品检验机构报验。报关时,对进出口商品,海关凭商检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和“出境货物通关单”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的印章验收。 其他单证:除上述单证外,对国家规定的其他进出口管制货物,报关单位也必须向海关提交由国家主管部门签发的特定的进出口货物批准单证,由海关查验合格无误后再予以放行。诸如药品检验,文物出口签定,金银及其制品的管理,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管理,进出口射击运动、狩猎用枪支弹药和民用爆破物品的管理,进出口音像制品的管理等均属此列。(二)进出口货物的查验 进出口货物,除海关总署特准查验的以外,都应接受海关查验。查验的目的是核对报关单证所报内容与实际到货是否相符,有无错报、漏报、瞒报、伪报等情况,审查货物的进出口是否合法。 海关查验货物,应在海关规定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如有特殊理由,事先报经海关同意,海关可以派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以外查询。申请人应提供往返交通工具和住宿并支付费用。 海关查验货物时,要求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必须到场,并按海关的要求负责办理货物的搬移、拆装箱和查验货物的包装等工作。海关认为必要时,可以径行开验、复验或者提取货样、货物保管人应当到场作为见证人。 查验货物时,由于海关关员责任造成被查货物损坏的,海关应按规定赔偿当事人的直接经济损失。赔偿办法:由海关关员如实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查验货物,物品损坏报告书》一式两份,查验关员和当事人双方签字,各留一份。双方共同商定货物的受损程度或修理费用(必要时,可凭公证机构出具的鉴定证明确定),以海关审定的完税价格为基数,确定赔偿金额。赔偿金额确定后,由海关填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损坏货物、物品赔偿通知》,当事人自收到《通知单》之日起,三个月内凭单向海关领取赔款或将银行帐号通知海关划拨,逾期海关不再赔偿。赔款一律用人民币支付。(三)进出口货物的放行 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经过审核报关单据、查验实际货物,并依法办理了征收货物税费手续或减免税手续后,在有关单据上签盖放行章,货物的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才能提取或装运货物。此时,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监管才算结束。 另外,进出口货物因各种原因需海关特殊处理的,可向海关申请担保放行。海关对担保的范围和方式均有明确的规定。进口报关期限 报关期限是指货物运到口岸后,法律规定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的时间限制。 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报关期限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由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转关进口货物除在14日内向进境地海关申报外,还须在载运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抵达指运地之日起14日内向指运地海关报关;超过这个期限报关的,由海关征收滞报金。进口货物规定报关期限和征收滞报金是为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及时报关,加速口岸疏运,使进口货物早日投入生产和使用。
西班牙Mango公司时尚之国-西班牙风情之都巴塞罗那秉承西班牙斗牛士的张扬与勇敢,糅合女人天性的娇柔与美感MNG-芒果-像芒果一样让人难忘,穿在身上散发无穷魅力服装设计时尚、流行、大都会感、创新、适合大众、易于搭配1. 1984-西班牙 PaseodeGracia 首家专卖店2. 1985-华伦西亚 首家分店,正式扩张本土市场3. 1988-开发出新的生产系统,并且确立产品概念、商铺室内设计、商品品质、价格及品牌形象4. 1992-西班牙第99个销售点,葡萄牙开立2家分店(正式进军国际市场)5. 1994-引入商业管理系统-沿用至今6. 至2004-全球751家MANGO专卖店(分布于73个国家,14%在亚洲国家)MANGO每季发展的四大主题系列1. Dressy 上班系列?2. Casual 休闲系列?3. Sporty 运动系列?4. Evening 晚宴系列 MANGO是西班牙一家最国际化的时装设计公司, 一直被定位为凭借最新的潮流,自身个性化的设计,和可接受的价格,来装饰现代都市女性。设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这样才能顺应女性们着装需求的不断变化。 MANGO一直致力于引领时尚,同时也提供多种样式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MANGO最大的财富是“人”——一支年轻、充满激情的队伍。他们的平均 年龄在28岁左右,其中85%是女性。虽然公司发展很快,但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司的原创精神却不曾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构筑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之上,而且非常注重“学习”。因此,MANGO经常被描绘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司,这里有国际化发展势头和亲密家庭氛围的完美统一。 MANGO英文意为芒果,源自其创始人在菲律宾品尝了鲜甜清香的芒果,从这一刻开始,创办人爱上了芒果,并把自己的时装品牌命名为MANGO(芒果),希望 MANGO时装像芒果一样,拥有无限吸引力,一试难忘,可以让世界每一位时尚女性都能分享。MANGO由Isaac及NahmanAndic兄弟创立于1984,以时尚,摩登与都会感的服装设计成 功赢得全球女性的一致青睐,同时,也迅速传递西班牙时装的形象语言,让喜爱时髦,钟爱流行的时尚女性,有与众不同的漂亮选择。 1984年,MANGO公司在巴塞罗那云集许多摩登建筑并具Gaudi风格的Peseo de Gracia大街上开了第一家专卖店。一年后,MANGO已经有五个销售点在巴塞罗那。之后随着Valencia(瓦伦西亚)连锁店的设立,MANGO开 始在西班牙国内市场全面扩展。 1988年,MANGO公司在西班牙已经有了13个销售点,与此同时,以严格按时为基础的生产体系已经发展起来了,产品理念,商店内部,质量,价格和商品的形象也已经定位了。这个坚定的经营管理方法让MANGO作为领先品牌在纺织品行业中赢得了它的地位。 MANGO坚持全球各地的旗舰店、门市、甚至店中店都应该与其品牌形象一致,坚持给予消费者最佳购物空间,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即时流行的前驱感。在考量各 个年龄层所面对的多样生活与环境之下,MANGO的服饰除了著重在摩登都会感,更在以适合大众、易于搭配为设计前提,每一季皆发展四大主题系列: Dressy上班系列、Casual休闲系列、Sporty运动系列、Evening晚宴系列作为完整选择,让不分年龄层、注重时髦感的女性功能因时因地 自私搭配,表现自由自在的时尚风格。其实,MANGO的细心可以从还未进入店内即可感受,从全球一致依据节庆做调整的橱窗设计,到进入店面后的陈列摆设, 皆可立即燃起购物的愉悦心情; 再加上每周补充商品、隔周添增新品的快速配货系统,让你的流行绝对捉紧脚步!当然,完整精美的目录、体贴用心的会员制度,紧紧将Mango与流行、时尚、 创新画上等号。 西班牙Mango时装连锁店致力提供价格相宜的时装。Mango一方面进军中国内地市场,一方面在东南亚与同样来自西班牙的Inditex服装集团正面交锋。两者拥有自己的品牌,同样凭快速供应链管理致胜。 Mango开设上海店铺 Inditex旗下有非常成功的Zara及MassimoDutti品牌。Mango在中国透过MNG品牌销售服装,原因是Mango这个名称在内地已被另一家公司注册使用。 中国内地的MNG店铺属于特许经营性质,取得特许经营权者一般要付70,200至93,600美元的费用。2002年,MANGO在北京国贸设立了第一家中国连锁店。今天,MANGO已经在中国17个城市设立了连锁店,而且还在继续扩张。目前,中国及整个亚洲 市场占公司总营业额的10%,是日后近几年MANGO的主要开发市场。MANGO力求在中国的发展是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未来在世界主要经验市场中的发展前景所决定的。 MANGO在中国的发展是其国际发展计划的一部分,其目标是使MANGO品牌出现在全世界的各个主要城市。目前,本时尚系列在日本、中国、马来西亚、泰 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韩国、印度及越南等亚洲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中国台北建立了100多家分店。2005年,MANGO计划打入加拿大和美国市 场。 MANGO一直被定位为凭借最新的潮流,自身个性化的设计,和可接受的价格,来装饰现代都市女性。设计是公司的核心任务,也是日复一日的工作,这样才能顺 应女性们着装需求的不断变化。MANGO一直致力于引领时尚,同时也提供多种样式以适应不同市场的特点和需求。 MANGO最大的财富是“人”——一支年轻、充满激情的队伍。他们的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其中85%是女性。虽然公司发展很快,但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 司的原创精神却不曾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构筑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团队协作的基础之上,而且非常注重“学习”。因此,MANGO经常被描绘为一个“以人为 本”的公司,这里有国际化发展势头和亲密家庭氛围的完美统一。 西班牙Mango公司的服装 时尚风格: 其实,MANGO的细心可以从还未进入店内即可感受,从全球一致依据节庆做调整的橱窗设计,到进入店面后的陈列摆设,皆可立即燃起购物的愉悦心情。 再加上每周补充商品、隔周添增新品的快速配货系统,让妳的流行绝对捉紧脚步!当然,完整精美的目录、体贴用心的会员制度,紧紧将Mango与流行、时尚、创新画上等号。 同样地,这也就是为什么MANGO席卷全球的美丽秘密!MANGO永远是让消费客层满足于平价、有质感与设计感,同时享受尊容的完美待遇。 Mango时装风格突出: Mango提供种类全面的女性时装饰品,由内衣、泳衣、鞋履、手袋、皮带、服装、皮具、人造首饰以至MNG品牌香水等皆有。 Mango自行设计服装,产品质素优良而价格相宜,形象简洁、年轻、有活力又不失斯文,很能满足市场上大部分女性消费者的需要。 为维持及巩固产品形象,该公司每年斥资超过14亿美元进行宣传。相比之下,它的对手Inditex却很少宣传。 Mango店出售的开襟毛衣,价钱由28至49美元不等,T恤14至28美元,恤衫和短衬衫35.1至56.1美元,上衣有些只售10.5美元,套头衫也不过6.8美元左右。 2002年10月,Mango推出与Puig香水公司共同研制的MNGCutForWomen淡香水,100毫升装售25.7美元。Mango的设计师认为,用这款香水配搭Mango服装最为理想。 Mango的产品以18至35岁的现代女性为对象,销售点面积由50至2,000平方米不等,形象统一。这些销售点一般设于商业中心,或市中心大街的商店,例如伦敦的RegentStreet及OxfordStreet、维也纳的K?rnestrasse、巴黎的RueRennes及Rivoli等。 Mango的销售点全部均有相同的管理方案,店内八成的硬件及软件由集团总部决定,其余两成由当地店铺决定。Mango设有HelpDesk查询系统,由12名职员负责跟进来自总部及各地分店的顾客查询。 巴塞罗那Mango店铺 Mango服装质素优良: MNG品牌深入大小城市。 Mango拓展策划总监IsakHalfon谈及拓展中国市场时表示,该公司已成功完成初步计划,更打算在天津、重庆、青岛或哈尔滨等城市开设8至10间店铺,令MNG这个品牌渗入大小城市,致力提高产品销售量。 在中国内地,Mango有不同的市场推广计划,包括配合新店开张进行全国宣传、在女性杂志刊登广告、街头广告、时装表演及公关活动等。 Mango于1984年在西班牙创立,过去10年间壮大为西班牙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商号,店铺遍布68个国家。 Mango总部设于巴塞罗那市外的Palau-SolitàiPlegamans,面积达102,000平方米,内有不同部门负责设计、生产管理、分销、建筑及室内设计、形象及宣传、行政及后勤支持等。该公司计划在2004年把总部迁往巴塞罗那的Lli?àd'Amunt工业区,新总部面积将达60万平方米。
概念 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行为。 构成特征 1、侵犯客体是人民法院的正常审判活动与审判公正。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作出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判的行为。所谓民事、行政审判活动,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受理的,在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诉讼。包括民事案件、行政案件、经济纠纷案件,海商、海事案件的司法审判活动。所谓违背事实和法律的判决、裁定,是指依照事实和法律本应判决当事人胜诉或白素的,行为人却故意颠倒黑白地判决该当事人败诉或者胜诉,或者对本应承担较重民事、行政责任的当事人违法判定减轻其责任,对本应承担较轻民事、行政责任的当事人违法判定加重其责任,或者有充分的事由和证据应予立案而有意裁定不予立案的,等等。 根据《刑法》第399条第2款之规定,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犯罪。关于情节严重,目前尚无立法与司法解释,一般认为下列情况,应属于情节严重:“(1)枉法裁判造成国家或公民利益重大损失的;(2)枉法裁判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3)多次枉法裁判的。 3、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限于在民事、行政诉讼活动中负有审判职责的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案件的事实或应当适用的法律而故意地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如果行为人过实地作出不公正判决或者因为业务水平不高而作出错误判决,都不能以犯罪论处。 罪的认定 1、划清本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界限。两者均有徇私的动机和枉法判断的行为,有些相似,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行为所指的对象不同。本罪是针对民事、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后罪则针对的是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或犯罪嫌疑人和一般公民。(2)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本罪发生在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审判活动中;而后罪限于发生在刑事诉讼活动中。(3)构成犯罪的条件不同。本罪以情节严重为要件;而后罪则无此要见的限定。 2、正确处理本罪与受贿罪的关系。根据《刑法修正案(四)》的规定,司法工作人员贪赃枉法,同时又构成受贿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对司法工作人员贪赃而枉法裁判,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的,应择一重罪定罪判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法定刑 我国《刑法》第399条规定,犯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