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逐级汇总 统计资料的汇总组织形式可以分为逐级汇总和超级汇总两种。 逐级汇总是指按照一定的统计管理制度,自下而上地逐级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的方式。我国的统计报表制度就采用这种形式。">编辑] 逐级汇总的优缺点 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是:能满足各地区、各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同时便于就地审核和订正原始资料。 这种组织形式的缺点是:汇总层次较多,费时较长,发生差错的几率大。 参考文献 ↑ 郑聪玲.《统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1↑ 河南师大网络课程.《经济应用统计》.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什么是退休金? 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的均有益处。 退休金筹措方式分类 在实务中,企业制订的退休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如银行或保险公司,由其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由信托机构从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业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给付义务,否则不得将退休基金收回。 未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 企业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托机构保管运用,或者企业虽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运用,而未交付给信托机构保管使用,在职工退休时,企业自行筹措资金支付退休金。这种办法与置存基金的退休办法相比,职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给付的确定方式可分为约定提存金办法(defined comtribution pension plan)和约定给付办法(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约定提存金办法是企业按照退休办法的规定,每年提取一定数额的退休基金,交给信托机构保管运用,在职工退休时,将属于该职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给已退休职工。通常每年提取定额的基金,是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如工资的5%)提取的,职工退休时所能领取的退休金取决于提存的金额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业并不保证退休金给付的数额。企业在每期提取的退休金数额,即为当期应确认的退休金成本。约定提存金金办法的会计处理较为简单,只须在提取时借记退休金成本,贷记现金,此外别无其他分录。我国企业多数采用这种办法。 约定给付退休办法是企业承诺在职工退休时一次支付一定数额退休金,或者在职工退休时分期支付一定数额的退休金;只要职工退休时企业有能力履行支付退休金的义务,企业是否按时提取退休基金则由企业决定。在这种办法下,退休金的数额通常根据职工的工资水平及服务年限确定,或者两者均需考虑,或者只需考虑其中一项,如服务年限。前者称为最后工资法,后者称为定额给付法。 退休办法按职工是否参与提取退休基金枳发为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contributory pension plan)和非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noncontributory pension plan)。 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是企业与职工共同提取退休基金,交给独立的信托机构保管运用,双方提取的比例不一定相同。职工如果提前离职,可将其自身提取的本金及利息收回,而能否分享企业提取的基金则视退休办法的规定而定。我国目前由国家、企业和职工三方共同提取退休基金。 非共同提取退休金办法是退休基金全部由企业提拨,职工不参与提拨的办法。美国大部分退休办法均属这种办法。 退休办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职工退休后一次支付退休金。企业支付退休金后对职工退休退职无任何给付义务。后者指在职工退休后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进口报关内容: 进口报关是指进口货物收发货人、入境运输工具负责人、入境物品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入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包括向海关申报、交验单据证件,并接受海关的监管和检查等。进口报关是履行海关入境手续的必要环节之一。进口报关方式: 可分为两种:一般贸易进口和进料加工企业的进口这两种方式。进口报关流程: 进口商向海关报关时,需提交以下单证: 进口报关首先要确定的是海关编码,即HS编码,海关编码是10位的一组数字,HS就好像货物的身份证,每一种(类)货物有自己的海关编码,不过与身份证不同的是:HS有可能会变动,每年的海关编码书都有或多或少的修改,以适应进口货物的需求。海关编码对应有关税、最惠国税和增值税,再后面有对应的监管条件,监管条件“A"为进口商检,就是说你这个货物要做进口法定商检,"O"为机电产品自动进口许可证,是到机电办办理的,诸如此类。 关于查询海关编码的网站,个人觉得以下几个还不错 请参考扩展阅读 进口商向海关报关时,需提交以下单证: 1、进口货物报关单。一般进口货物应填写一式二份;需要由海关核销的货物,如加工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等,应填写专用报关单一式三份;货物出口后需国内退税的,应另填一份退税专用报关单。 2、货物发票。要求份数比报关单少一份,对货物进口委托国内销售,结算方式是待货物销售后按实销金额向出口单位结汇的,进口报关时可准予免交。 3、陆运单、空运单和海运进口的提货单及海运出口的装货单,海关在审单和验货后,在正本货运单上签章放行退还报关行,凭此提货或装运货物。 4、货物装箱单,其份数同发票。但是散装货物或单一品种且包装内容一致的件装货物可免交。 5、出口退税核销单,一切出口货物报关时,应交验外汇管理部门加盖"监督收汇"章的出口收汇核销单,并将核销编号填在每张出口报关单的右上角处。 6、海关认为必要时,还应交验贸易合同、货物产地证书等。 7、其它有关单证。包括: (1)经海关批准准予减税、免税的货物,应交海关签章的减免税证明,北京地区的外资企业需另交验海关核发的进口设备清单; (2)已向海关备案的加工贸易合同进出口的货物,应交验海关核发的"登记手册"。 进口流程 1.首先是要得到国外客户的提单,发票、箱单,如果是从韩国和日本进口货物的话,还必须要有非木质包装证明。 2.首先要拿提单到船公司去换单,也就是拿提单去从船公司换回该批货物的提货单,也就是舱单。上面有你们公司进口货物的详细的船务信息。 3.需要提前做商检的进口货物,还要到商检局做商检,实际上换单和商检应该提前进行。如果进口的货物不需要商检,那就不用了。实际上你进口的货物需要不需要商检你让你们的货代帮你查一下就知道了,也可以自己查,通过商品编码书。 4。等换完单以后,如果需要商检的也进行商检了,那填好进口报关单给货代进行报关,报关所要用的资料是:发票、箱单、从船公司换回的提货单、报关委托书、进口货物报关单、如果需要商检的还有商检证。 5.一般贸易进口货要交进口关税的,所以,为了加快进口通关的力度,最好是开一张口头的支票,(不过这种方式一般企业的财务不会答应的)等海关打出缴款书以后,就要开支票。一般进口货物给海关的关税都要用支票交的。交关税一般是到中国银行,等交完关税以后,银行会给你在缴款书上面盖银行的章。 6.把交款书交给货代,然后由货代给海关通关放行。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一次放行。 7.海关收到关税以后会在提货单上盖海关的放行章,拿着这个提货单到船公司所在的码头提货。(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二次放行) 进口报关期限 报关期限是指货物运到口岸后,法律规定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的时间限制。 根据《海关法》规定,进口货物的报关期限为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由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报关;转关进口货物除在14日内向进境地海关申报外,还须在载运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抵达指运地之日起14日内向指运地海关报关;超过这个期限报关的,由海关征收滞报金。进口货物规定报关期限和征收滞报金是为了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进口货物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及时报关,加速口岸疏运,使进口货物早日投入生产和使用。进口报关单 含义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做出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它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它既是海关监管、征税、统计以及开展稽查和调查的重要依据,又是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核销,以及出口退税和外汇管理的重要凭证,也是海关处理走私、违规案件,及税务、外汇管理部门查处骗税和套汇犯罪活动的重要证书。 按货物的流转状态、贸易性质和海关监管方式的不同,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按进出口状态分: (1) 进口货物报关单; (2) 出口货物报关单。 2. 按表现形式分: (1) 纸质报关单; (2) 电子数据报关单。 3. 按使用性质分: (1) 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粉红色); (2) 来料加工及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绿色); (3)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浅蓝色); (4) 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白色); (5) 需国内退税的出口贸易报关单(浅黄色)。 4. 按用途分: (1) 报关单录入凭单; (2) 预录入报关单; (3) 电子数据报关单; (4) 报关单证明联。 每一份报关单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号,共18位,例如424020090909038703. 其中,1-4位“4240”代表关区,是青岛海关快件监管中心,4227代表青岛大港。全国各大关区有不同的四位数代码;5-8位“2009”代表年份;第9为有两个数字0和1,0代表出口报关单,1代表进口报关单;第10位相对来说是比较固定的,每个海关都不一样。例如青岛海关(4220),出口报关单第十位是“7”,进口为“2”,请到黄岛海关(4218)的出口报关单第十位是“6”,进口的是“1”,青岛快件(4240)的进口报关单第十位是“4”,出口的是“9”;第11位代表的是关区四位数编码的最后一位数值,如例子中的“0”与青岛海关快件中心(4240);第12位代表的是年份,如例子中的“9”即代表2009年;最后六位数字没有实际意义,是流水号。
客体要件 挪用公款罪本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国家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款的使用权,同时行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还因此获得收益。而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种相互联系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权能,因此对所有权权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对所有权的侵犯。所有权被侵犯并不意味着所有权转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取得所有权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因此,从这一法律意义上讲,任何财产犯罪实际上都不可能真正取得所有权,挪用公款罪与贪污一样都侵犯了财产所有权,不同之处只是在于所有权被侵犯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时,正因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而这是违反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国家财经管理制度。但是,由于挪用公款侵犯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公共财产所有权,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体包括:一是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二是劳动群众集体财产的所有权;三是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专项基金的财产的所有权;四是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的所有权:五是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非国有单位资金的所荷权;六是非国有金融机构中客户资金的所有权,其中,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既包括当然的公共资金款项,也包括拟定的公共资金款项。 本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这既包括国家、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也包括由国家管理、使用、运输、汇兑与储存过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货币。在国有企业、公司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挪用本企业、公司的财物,属于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挪用上述公司、企业的资金,也应属于侵犯公共财物所有权。根据本法第384条的规定,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要按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因此这些特定的公款、公物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挪用公物归个人使用,一般应由主管部门按政纪处理,情节严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折价按挪用公款罪处罚。因而一般的公物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广义的公款,是指公共款项、国有款项和特定款物以及非国有单位(金融机构)和客户资金的统称。既具有当然的公共财产特性,也具有拟定的公共财产的特性。其中,公共款项,就是为公共所有的资金款项;国有款项,是指为国家所有的资金款项;特定款物,是指专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它既可以为国家所有,也可以为劳动群众集体组织所有,还可以为社会公益组织所有;非国有单位资金,是指非国有公司、企业和其他非国有单位所有的资金;客户资金,是指金融机构客户所有的资金。因此,广义的公款不仅包括公共资金款项和国有资金款项,而且还包括特定财物和非国有单位、客户资金。所谓狭义的公款,专指公共所有的资金款项。包括国有的资金款项、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资金款项或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专项基金。该类公款只具有当然的公共财产特性。 客观要件 挪用公款罪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长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可不认为构成犯罪。 二是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挪用人或者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资本,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资金,存人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公款借给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使用的,不管这些单位是合将其挪用的公款用于营利活动,都应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而不能认为属于挪归公用,这里的数额较大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挪用公款l5万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对于这种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法律既没有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多长时间,也不要求行为人营利的目的要真正达到。但如果行为人在案发前已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分别情节,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三是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如挪用公款用于建造私房、购置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办理婚丧、支付医疗费或者偿还家庭、个人债务等。这种情况既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数额。也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时间。这里的数额较大也是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未还是指案发前(被司法机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发现前)未还。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益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虽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息的,从轻处罚。在实践中,也有这样的情形,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用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而每次挪用的间隔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月,对此,应从第一次挪用公款的时间算起。连续累计至挪用行为终止。在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挪用公款的数额按最后未归还的金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主体要件 挪用公款罪本罪的主体是恃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但其主观特征,只是暂时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打算以后予以归还。至于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则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为了营利,有的出于一时的家庭困难,有的为了赞助他人,有的为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动机如何不影响本罪成立。具体言之,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有以下特点: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时,可把握以下几点: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暂时挪用;是否准备以后归还。当挪用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时,只能根据挪用人的明知内容,按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处罚。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则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处罚;如果挪用人开始作案后,主观故意由暂时挪用发展为非法永久占为己有时,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无论这种占有是否已客观存在,只要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论处,而不按贪污罪或侵占罪处罚。因此,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侵占罪在行为人犯意发展过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开始为使用公款,后来可能发展为占有;而贪污罪、侵占罪却始终贯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认定 挪用公款罪(一)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 首先,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为都构成犯罪。因此,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是看该挪用公款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挪用公款罪范围。具体来说,是看该行为是否属于下列法定的挪用公款而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除此范围之外的其他挪用公款行为,应视为挪用公款的一般违法行为。下列挪用公款行为属于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 1、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2、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 4、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行为。 其次,在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作广义解释,既包括货币,也包括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对于营利型、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而言,还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属于数额较大,即一万元至三万元范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6、对于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而言,没有数额、时间上的限制。同时,非法活动泛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命令和规章的活动,不管该非法活动是否完成,只要行为人把所挪用的公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时,即视为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 7、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与使用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对挪用人犯罪的认定。 总之,在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时,一看该行为是否属于法定挪用公款罪范围;二看该行为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特点 挪用公款罪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因此,司法实践中,在认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方面时,可把握以下几点: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暂时挪用;是否准备以后归还。当挪用人与使用人不一致时,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时,只能根据挪用人的明知内容,按照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处罚。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则按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处罚;如果挪用人开始作案后,主观故意由暂时挪用发展为非法永久占为己有时,无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无论这种占有是否已客观存在,只要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论处,而不按贪污罪或侵占罪处罚。因此,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侵占罪在行为人犯意发展过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开始为使用公款,后来可能发展为占有:而贪污罪、侵占罪却始终贯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1]
补偿性货币政策概述 补偿性货币政策是反经济周期并避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它要求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在一个经济周期内,随着经济情势的盛衰相应采取货币扩张或紧缩的措施,以调节经济并保持币值稳定。即在经济下降时期,银行扩大贷款,扩大货币供应,使利率降低,从而刺激投资,缓解危机。在经济过度扩张,通货膨胀时期,银行则收缩贷款,紧缩货币供应,使利率提高,以抑制社会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面临着既要防止经济危机又要避免通货膨胀两大难题。在实践中,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往往难以兼顾。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家试图通过补偿性财政货币(金融)政策来解决这一矛盾。他们首先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为了在经济下降期间保持所希望的收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扩大财政赤字的办法,来补偿私人开支和私人投资的减少。在经济过度扩张和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则减少开支,增加税收,保持财政结余,以压缩社会需求。在一个经济周期内保持财政收支大体平衡。以后这种政策发展为补偿性财政货币(金融)政策,即通过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来完成反经济周期的任务。补偿性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一种权衡性货币政策(见相机抉择货币政策)。
迪斯尼集团简介 迪斯尼公司创立于1922年,由华特迪士尼(Walt D. Disney)及其哥哥罗伊迪士尼(Roy O. Disney)创建,当时叫做迪士尼兄弟工作室(Disney Brothers Studio),后来更名为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Walt Disney Productions),在1986年2月6日,正是更名为现在的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集团,其业务涉及电影、主题公园、房地产以及其他娱乐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迪斯尼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技术系统,不仅包括硬件、设施、机器和过程,而且包括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的运输、传播和信息网络以及高效运作的大批雇员和一系列规章制度。 1919年,年仅19岁的穷画家兼动画制作者沃尔特·伊莱亚斯·迪斯尼和他的好友伊沃克用一架旧电影摄像机首次摄制了一部仅放两分钟的动画故事片,接下来又制作出了如《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阿拉丁》、《罗宾汉》等等一系列作品,形成了独特的迪斯尼世界。1923年,沃尔特和他的兄弟罗伊创立了迪斯尼公司。1955年,迪斯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斯尼乐园。1971年迪斯尼公司又在本土建成了占地130 平方公里,由7个风格迥异的主题公园、6个高尔夫俱乐部和6个主题酒店组成的奥兰多迪斯尼世界。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卖专利等方式,分别在日本东京、法国巴黎建成了两个大型迪斯尼主题公园。至此,迪斯尼成为世界上主题公园行业内的巨无霸级跨国公司。80年代,迪斯尼曾一度被认为是一个虽然伟大但已经失去光彩的企业,然而自从1984年迈克尔·艾斯纳成为迪斯尼的CEO以后,公司的发展记录已让人另眼相看,迪斯尼公司创下了连续14年20%的年增长率和每年18.5%的资产回报率的成绩。迪斯尼公司也从艾斯纳1984年接手时资产为14亿美元发展成为1998年年收入180多亿美元的公司,到 1999年,迪斯尼公司的市场价值已经从原来的30亿美元激增到700亿美元。 这样的发展是怎样取得的呢?艾斯纳领队的迪斯尼做了以下这些事:“让动画片复活”,有《小美人鱼》、《阿拉丁》、《狮子王》、《玩具总动员》、《花木兰》和《昆虫的一生》等;“更新和扩展主题公园”,如巴黎迪斯尼乐园,开始时困难重重,现在已非常成功,美国本土的两个迪斯尼也有了大的发展,如佛罗里达迪斯尼前几年新建“动物王国”、洛杉矶迪斯尼“加州冒险” 开张;“增加配套产品”,为主题公园配套的饭店增加了数千个房间和数百家专卖迪斯尼产品的商店;“增设迪斯尼频道”,这一有线电视频道不但播放迪斯尼自己制作的动画片,而且发挥“交叉促销”效用,异常成功地促销迪斯尼的各种商品;“兼并美国广播公司(ABC)”,耗资190亿美元,随后,ABC又衍生出拥有众多观众的ESPN电视频道;“进入游船业”,迪斯尼游船公司以独特的市场定位——家庭旅游——在拥挤的游船业市场夺得了自己的顾客;“成立迪斯尼网上公司、ESPN网上公司”等等。1999年1月,与Infoseek公司共同创办了门户网站GoCOM,通过这个交互式的服务网站,人们可以进入因特网并获取迪斯尼公司提供的信息、娱乐和消费晶。2001年1月30日,迪斯尼公司宣布将关闭旗下网站——美国第4大门户站点Go.com,并裁员400人,种种迹象表明,迪斯尼公司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型的计划已一再受挫。2001年1月份正式开通时的确是赶上了全球互联网的热潮,但是,作为一个后发的门户类型网站,Go.com比起竞争对手,落后的时间几乎要用“年”来计算。时间的落后带来了市场占有、注册用户、浏览人次、网络销售等一系列的落后。所有的落后一开始都被网站的母公司迪斯尼浓厚的优势意识所掩盖,直到网站报告巨额亏损以前,才被一一曝光。迪斯尼过低估计了时间的延迟影响,过高估计了自己由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型的成功可能性,这是一个致命伤。 更大的风雨也曾经历过,老沃尔特·迪斯尼有一句名言:尝试一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是一种乐趣。虽然近年来迪斯尼出现经营滑坡,但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媒体娱乐公司。它已经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当代美国人都是和迪斯尼卡通人物一起长大的,迪斯尼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迪斯尼的出现和兴起源于美国文化,它的兴衰也必定和美国经济、美国文化共起落。 迪斯尼公司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娱乐公司,主要在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加拿大等国家运营。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四项:影视娱乐(Studio Entertainment),媒体网络(Media Networks),主题公园和度假村(Parks & Resorts),消费产品(Consumer Products)。 影视娱乐业务包括生产制作和购买各种电影电视节目及动画片,并将其产品向影院、家庭录像和电视市场销售。公司的媒体网络业务包括:ABC电视网络 (ABC Television Network),截止到2001年9月30日,拥有226家附属的电视台;ABC广播网络,目前拥有超过8 900个节目和4 600个附属广播台,大约覆盖50%的美国市场。同时,迪斯尼公司还拥有ES—PN、DisdeyChannel等有线电视网络(Cable Network)以及数家迪斯尼公司的网站,如:Disney·com、ABC.com、ABC news.com、ESPN.com等。主题乐园和度假村业务包括各类迪斯尼主题乐园及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消费品业务包括迪斯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相关书刊和音乐作品的出版发行等。 迪士尼影视娱乐 整个华特迪士尼公司都是在这部分业务的基础上建立的。这部分业务的核心是世界著名的动画长片和真人电影业务。该部门负责包括迪士尼、试金石、米拉麦克斯等多品牌电影全球发行,公司DVD录像带的发行。并且同时负责音乐剧、冰上世界等舞台剧的制作、发行以及迪士尼多品牌唱片的发行。 迪士尼主题乐园度假区 该部门负责全球迪士尼主题乐园的运营、设计和建造。除了全球5个迪士尼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之外, 同样拥有两艘巨型油轮——迪士尼海上巡航线。 另外迪士尼区域娱乐负责运营 ESPN Zone 主题餐馆,而阿纳海姆运动公司 ( Anaheim Sports, Inc. )则负责运营迪士尼的NHL冰球队“巨鸭队 (The Mighty Ducks) ”。 迪士尼消费品 该部门开始于在1929年主要负责迪士尼周边消费品的授权,作为全球最大的品牌消费品授权商,迪士尼和全球广泛的授权商合作推出包括服饰、玩具、食品等各种消费品。另外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门也在该部门旗下。而博伟游戏集团负责迪士尼互动软件的开发和发行。迪士尼直销业务包括直销网站和迪士尼专卖店。 迪士尼媒体网络 该部门负责运营迪士尼的各种媒体网络资产,包括迪士尼1996年完成收购的ABC集团业务,具体包括了电视节目的制作和电视台的运营。同样负责广播的制作和广播台的运营,具体包括Radio Disney等。 另一个亮点ESPN,也是迪士尼控股的。公司的有线网络部分掌控者全球的迪士尼频道(The Disney Channel)以及一些其他拥有股份的频道。而负责运营迪士尼互联网资产的迪士尼互联网集团也在此部分当中。 迪斯尼公司发展历程 华特·迪斯尼在他22岁时,只身从老家堪萨斯来到好莱坞闯天下,当时谁也没想到会因此造就一个娱乐王国的诞生!半个多世纪以来,迪斯尼的动画电影一直带给全世界观众欢乐,尽管娱乐的本质不变,但在拍摄技巧、內容取材、音乐等方面,迪斯尼的动画作品也有颇多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不同的时期: 开创时期(1937-1942) 华特·迪斯尼的成功可说是好莱坞影史上一大佳话,当年他凭着本身创意起家,在22岁时单身从老家堪萨斯来到好莱坞闯天下,当时电影仍是黑白、无声阶段,卡通片则只不过是放在电影开演前的娱乐节目,都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而已。迪斯尼一开始没没无闻住在单身公寓,处女作是1923年一系列由真人和动画共同合演的《爱丽斯在卡通国》(Alice Comedies)黑白、无声短片,他还制作过如《小欢乐》(Laugh-O-Grams)、《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等短篇卡通,华特迪斯尼早期作品还处于兜售才有公司愿意买来播映的。 在1927年,华特迪斯尼终于创出一个颇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Osward, the Lucky Rabbit),当时得不少回响。1928年2月,华特迪斯尼信心满满地与太太莉莉莲搭火车赶到纽约,要与发行人 Charles Mintz 洽谈奥斯华卡通下一期的合约,华特原本计划要提高价格卖出,不料发行人在此时告诉华特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已经高价买通所有奥斯华的幕后人员!照样可以继续推出奥斯华,而华特却已无法拥有奥斯华了……奥斯华是华特迪斯尼心底永远的痛,在此事件中华特尝到被下属背叛的滋味!经此惨痛经验后华特·迪斯尼学到一个教訓:一定要本身拥有影片的版权!从纽约回途火车上,华特·迪斯尼脑中萌发了另一个卡通主角的灵感,那就是:一只老鼠!华特马上帮这只老鼠取名位 "Mortimer Mouse",不过迪斯尼夫人莉莉莲却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Mickey Mouse"! 有了奥斯华惨痛的经验,迪斯尼这回可学乖了,老鼠的计划是在自家车库中秘密进行的,在迪斯尼与伙伴 Ubbe Iwerks 努力赶工下,第一部米奇卡通《飞机迷》(Plane Crazy)终于完工!迪斯尼将成品拿给一些片商看,但没有人感兴趣,华特·迪斯尼并不因此放弃,继续再推出《飞奔的高卓人》(Gallopin' Gaucho),反映仍是很冷淡!在当时有声电影的时代刚开始,于是迪斯尼兴起把卡通拍成有声片的念头!因此第三部制作的米奇卡通《汽船威利号》 (Steamboat Willie)就被制作成有声卡通,本片也成为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影片!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号》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举行首映,反应空前热烈,许多人涌进戏院不是为了看当天上映的电影《帮会血门》,而是为了看电影前播出的迪斯尼卡通--《汽船威利号》!米老鼠让迪斯尼首次尝到名利双收的滋味。 继1928年创作出世界第一部有声卡通《汽船威利号》后,迪斯尼又在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 (Flower and Tree),他所创作出的米老鼠、唐老鴨更是从此家喻户晓,然而华特·迪斯尼却并未因此而滿足,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拍一部完全是卡通的电影,在此以前卡通不过是在电影开演前的娱兴节目,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当华特·迪斯尼決定开拍《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时,许多影评都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人会愿意花钱看一部都是卡通的电影,没想到本片一上映就空前成功,在好莱坞 Cathay Circle戏院首演时,获得包括卓別林等名人观众起立鼓掌,片中歌曲也成为人们朗朗上口的旋律。《白雪公主》成功开启动画史新頁,从此卡通不再只是卡通,而成为动画! 到了1940年迪斯尼又推出第二部动画片《木偶奇遇记》(Pinocchio),首次拿下奥斯卡金像奖两项音乐大奖,在美国依然获得不错的票房,但是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欧洲市场顿失,本片制作的高成本让迪斯尼无法获利,早期迪斯尼片场的财务情況始终是捉襟见肘颇为难堪。不过由于华特·迪斯尼的不断创新,在此时期就已奠定动画龙头的地位;在1940年的古典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Fantasia)里,迪斯尼使用了世界最早的立体音响来拍片,还因此引起美国军方的高度关切。 尽管失去了欧洲市场的支持,但是迪斯尼之后推出的《小飞象》 (Dumbo)、《小鹿斑比》(Bambi)都在美国获得不错的票房,甚至当时1941年"TIME"杂志原本还要把迪斯尼的《小飞象》当作新一期的封面,后来却因为有更重要的新闻而临时变卦,那就是当时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美国因此宣布参战,一夕之间美国也卷入了世界大战。 “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是华特·迪斯尼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一只老鼠的确造就了整个迪斯尼王国的诞生!然而,其实在米奇老鼠之前,迪斯尼还制作过一系列《小欢乐》(Laugh -O-Grams)、《爱丽斯在卡通国》(Alice Comedies)、《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幸运兔奥斯华》(Osward, the Lucky Rabbit)等黑白短片,不过让迪斯尼真正尝到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却是米奇老鼠! 米奇自从进电视后作品就減少了,后来再推出的新作品只有1983年的《米奇的快乐圣诞》(Mickey's Christmas Carol),这是一部圣诞节应景的电视中篇动画片;还有就是在1990年时和迪斯尼经典年度动画片电影《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The Rescuers Down Under)搭配推出的《乞丐王子》(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不过在这两部片里米奇都只能算是扮演世界名著中的角色而已;1995年的《飞奔的大脑》(Runaway Brain)则是和模型动画片《飞天巨桃历险记》(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搭配推出,可以说是一部风格最另类的米奇作品! 另外,随着高飞狗、唐老鴨都先后推出TV版影集,米奇也在1999年推出最新的TV版影集《Mickey Mouse Works》,更在1999年圣诞档期推出一部全新的录影带《Mickey's once Upon A Christmas》!让所有老朋友、新朋友再次一睹这位迪斯尼巨星的风采! 二战间调整时期(1943-1949) 在1940年代初期,欧亚各国正为二次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当时美国原本希望孤立于战火外免受波及,因此当时美国非常重视与中南美洲的邻邦关系,期待让泛美洲国家能维持和平的局面。迪斯尼之前的几部电影《木偶奇遇记》、《小飞象》……等尚无缘与欧亚地区的观众见面,但是在拉丁美洲早已热烈上映,米老鼠、唐老鸭更已经风靡当地的观众,因此美国国务院就邀请华特·迪斯尼代表国家到中南美亲善访问,以睦彼此邦交。1941年,迪斯尼花了约六周的时间走访中南美各国,并且也順便拍摄了许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回国后迪斯尼将这些影片剪接制作成两部类似纪录片性质的动画电影,分別是《致候吾友》(Saludos Amigos)和《三骑士》(The Three Caballeros),都是由唐老鸭独挑大梁。但是没想到当这两部电影推出之前,美国却早已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如此,这也是迪斯尼经典动画中颇有时代意义的两部作品。 美国参战之后,迪斯尼片厂一半的员工都被征兵去了,片厂大部分也被美国政府借去作为軍事用途,因此这时期迪斯尼无法再拍像《白雪公主》、《小鹿班比》那样的长篇动画,迪斯尼原本的一些长篇动画片计划因而停止,参战后迪斯尼也接受政府的委托拍一些倡导从军、征税之类的短片,例如在一部劝人纳税的短片中,唐老鴨不纳税最后却自讨苦吃,呈现纳税的重要,迪斯尼以唐老鴨这种“逆向宣导”的手法收到很大的效果! 此时期由于战争的关系迪斯尼无法继续推出长片,但是迪斯尼却必须维持推出动画作品以跟片商、支薪的员工交代,所以迪斯尼就把一些短篇組合起来,成为一部动画长片。所以从1942年的《小鹿班比》之后,迪斯尼接下来所推出的六部动画电影都不是长篇剧情片,它们包括之前所说的两部纪录片《致候吾友》和《三騎士》,以及两部短篇合辑音乐片《为我谱上乐章》(Make Mine Music)和《旋律时光》(Melody Time)、两部中篇合辑剧情片《米奇与魔豆》(Fun and Fancy Free)和《伊老師与小蟾蜍大历险》(The Adventures of Ichabod and Mr. Toad)。其中《米奇与魔豆》、《旋律时光》、《伊老師与小蟾蜍大历险》正式在美国剧院推出时,都已经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了。 当二次大战渐趋尾声,战况也逐渐乐观,再加上迪斯尼于大战期间帮国家拍了不少宣传影片,因此许多当初被征召的员工相继都被国家派回迪斯尼片厂协助拍片,迪斯尼于是开始计划再拍长篇动画电影,迪斯尼动画也从此进入黃金时期。 黄金时期(1950-1966) 迪斯尼动画王国在黄金时代首部推出的动画片是1950年的《仙履奇缘》(Cinderella),本片构想其实在二次大战期间就已经产生,但是一直到了战后才正式开拍,片中的主题曲"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被视为是祈求和平反战的代表作。之后迪斯尼又推出当初因为战争缘故而停摆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小飞侠》(Peter Pan);更在1955年的《小姐与流氓》(Lady and the Tramp)里,首度把动画场景由幻想王国搬到现实都会当中。在此一黄金时期,迪斯尼动画几乎拍遍了所有童话题材,无论是以王子公主为题材的《睡美人》 (Sleeping Beauty),以动物角色为题材的《101忠狗》(101 Dalmatians),或是改自历史传奇故事的《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处处显示出迪斯尼动画取材的多元性。 在这黄金时期,迪斯尼还拍了许多真人主演的电影,以及许多关于野生动植物的纪录片,1950年推出的《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是迪斯尼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真人主演的电影。华特·迪斯尼也成为每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常客,其中在1964年迪斯尼推出一部由真人及动画合演的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一举获得奥斯卡十三项提名、五项得奖,其中包括茱莉·安德鲁丝拿下的最佳女主角奖。《欢乐满人间》也成为迪斯尼影史上成就最高的电影。 另外,此一时期迪斯尼的娱乐王国扩张的更大,在1955年加州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正式开幕,1954年时迪斯尼为了要帮即将开张的迪斯尼乐园宣传,就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买下一时段,每周播出一名为《Disneyland》的节目,每集都是在介绍迪斯尼乐园的所有一切。后来迪斯尼在ABC这个时段就一直持续播映下去,但是节目名称也由原来的《Disneyland》先后换了好多个名字,内容也不再只是介绍乐园而已,甚至包括迪斯尼动画、公司的介绍,甚至还拿来播映一些早期的作品、专门拍来首播的剧情片……等等,后来这节目也从ABC换到其它的频道播出,到了1961年,这节目换到NBC频道的时段播出时,才正式更名为《彩色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Disney),这一系列的迪斯尼电视节目在美国一播就播出26年。 华特·迪斯尼晚年把重心都放在筹划佛罗里达州的新乐园《迪斯尼世界》,当他染上肺癌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时,还望着天花板的方格,利用方格来"规划"未来的EPCOT中心,不料他还是在1966年12月15日上午9点35 分与世长辞。《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便成为他最后的一部遗作。当《森林王子》在1967年上映时,立刻开出空前亮丽的票房,对于影迷来说,这也是为动画史上这位不朽人物的一种悼念吧! 蛰伏摸索时期(1967-1988) 在华特·迪斯尼还在世时,迪斯尼动画拍摄过程都不须编剧,华特·迪斯尼总是把所有工作伙伴召集到一个房间,然后花将近四、五个钟头,他一下扮演小矮人,一下扮演老巫婆……把整部电影情节手舞足蹈地呈现出来,整个剧本都在华特的脑海里!迪斯尼本人是一位梦想实现家,而且他也是公司的创意来源。然而,当迪斯尼于1966年去世后,迪斯尼公司顿时面临失去创意的窘局,1971年华特的兄长洛伊·迪斯尼在完成华特建造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的梦想后也相继辞世,公司顿时陷入前人不在的困境,动画工作也为了寻找新方向而必须摸索。 华特·迪斯尼去世后,原本视为迪斯尼公司非凡成就的动画电影,也随着华特迪斯尼的去世而减少量产,在70年代,迪斯尼仅仅推出四部动画片,其中还包括只是集结旧作而成电影的《小熊维尼历记》(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其它的作品如《猫儿历险记》(The Aristocats)以及《罗宾汉》(Robin Hood),都还保有早期迪斯尼动画片诙谐及音乐等特质;至于1977年的《救难小英雄》(The Rescuers)则是一部转型期的迪斯尼作品,片中可以看到传统迪斯尼动画讨喜的人物情节,也可以听到流行感十足的主题曲。此时期随着动画片减产,迪斯尼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主题乐园,因此迪斯尼公司才会决定远渡重洋授权日本OLC成立东京迪斯尼乐园(Tokyo Disneyland),以增加公司稳定营收。 到了80年代,当初与华特迪斯尼一同打天下的动画家们都到了退休年纪,公司积极培养新的接棒者,1981年推出的《狐狸与猎狗》(The Fox and the Hound)就是由两代动画家共同完成的作品。新人一接手总是想有新的作风,因此1985年推出的《黑神锅传奇》(The Black Cauldron)可说是迪斯尼动画最另类的作品,片中不但没有任何歌曲,而且有许多黑暗面的表现方式,以当时美国标准不太适合儿童观赏。尽管题材取向还在摸索阶段,但拍摄技巧却是持续在进步,《黑神锅传奇》第一次采用电脑动画辅助,不过只是短短几个画面而已;到了1986年的《妙妙探》(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迪斯尼才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造出伦敦钟楼的场景。之后1988年的《奥丽华历险记》(Oliver & Company)更利用电脑做出不少精采的画面。 然而除了动画作品方向还在摸索之外,此时期迪斯尼内部的派系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当时的企业执行长 Ron Miller(华特·迪斯尼的女婿)将经营重心转向不动产的投资、删减创意部门,此举激怒了华特的侄子Roy Disney(他跟他父亲同名),他认为若继续如此经营下去,公司将只会变为华特迪斯尼的"纪念馆",电影一直是创意理念的基础,没有 Snow White、 Cinderella 等,就没有 Disneyland 。Ron Miller 与 Roy Disney 理念的不合,造成一些购并野心家因此有机可称,一场迪斯尼争夺战就此展开。 美国娱乐界80年代中期被一股购并热趋势横扫,许多公司以横跨各型态媒体的经营方式来扩大影响力,例如时代-华纳、新力-哥伦比亚等等,但是反观迪斯尼,在这股购并歪风侵袭下,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处境,企业执行长 Ron Miller 最后终于辞职下台,总裁 Ray Watson 于是力邀已离职的董事 Roy Disney 重返公司解除困境, Roy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危机,于是延揽了专业企业管理人 Michael Eisner 接管公司才挽回颓势,迪斯尼公司的全名也从原本的Walt Disney Picture Company更改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朝多元化经营迈进。而原本的动画部门则改以一般电影制作流程来进行,有剧本、导演等要素,维持传统迪斯尼动画的高品质。之后迪斯尼又成立了好莱坞和正金石两家子电影公司,以拍摄更多角度的电影。Michael 入主迪斯尼后,是这家公司第一次由外人经营,却可能是除了华特·迪斯尼本人外,让迪斯尼表现最令人激赏的时期! 第二黄金时期(1989以后) 随着电影市场主流更替,百老汇式的歌舞片在80年代逐渐失去光环,迪斯尼电影也因此面临瓶颈。到了80年代晚期,即使《奥丽华历险记》依然卖座,片中也依旧充满音乐歌曲的成份,但却总感觉还是缺少些什么。直到《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制作时,迪斯尼找来音乐剧创作家亚伦孟肯(Alan Menken)和霍华爱许曼(Howard Ashman),才真正找到问题所在,那就是歌曲音乐与剧情的统一性,故剧情与音乐在《小美人鱼》制作过程是紧密结合的,而不是分开作业最后才凑在一起。 尽管1990年迪斯尼仍推出一部没有歌曲的动画片《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The Rescuers Down Under),但前一年的《小美人鱼》已经成功定出未来的走向,百老汇歌舞片因此在迪斯尼动画里获得重生!《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更成功与流行音乐结合,从此以后的迪斯尼动画都有流行版的主题曲,并且《美女与野兽》也是影史上到目前唯一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动画片。 在拍摄的技巧方面,迪斯尼的电脑动画技术愈益灵活,在《美女与野兽》、《阿拉丁》(Aladdin)都还只能绘制场景而已,到了《狮子王》(The Lion King)开始用在有生命的动物身上,《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更将其用在人物群众身上,尤其在1995年还与PIXAR公司一同推出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之后继续推出的《虫虫危机》(A Bug's Life)、《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2)都有很好的成绩,并且在2000年,迪斯尼耗资甚巨的自制电脑动画《恐龙》(Dinosaur)颇让人关注。另外迪斯尼也尝试用陶土模型走出新的动画方向,《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和《飞天巨桃历险记》(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都有不错的成绩。 在故事取材方面,迪斯尼动画题材走向也愈来愈多元,除了改编自神话的《阿拉丁》、《大力士》(Hercules)外,迪斯尼并尝试取材自历史传奇故事,如《风中奇缘》(Pocahontas)、《花木兰》(Mulan);或自名著取材,例《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泰山》(Tarzan);甚至也尝试原创故事,例如《狮子王》、《太阳王国》(The Emperor's New Groove)等。并且迪斯尼也替这些经典动画片开创新的出路,例如改编成音乐剧、冰上表演、电视影集等,或是直接就以录像带推出续集,像《阿拉丁》的续集《贾方复仇记》(The Return of Jafar)及《阿拉丁和大盗之王》(Aladdin and the King of Thieves)、狮子王的续集《狮子王2 辛巴的荣耀》等等,都在录像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迪斯尼从沉潜到重生,开创出第二个黄金时代,不但继续稳占动画王国版图,更成功跨入各娱乐领域,从乐园到游轮、从电视到网站、从冰上表演到音乐剧,其它还有专卖店、互动式游乐场、运动球队等,迪斯尼已成为娱乐界的龙头!迎接千禧年同时,迪斯尼推出古典音乐动画《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跨越新世纪,之后新片题材还包括探索沉没大陆亚特兰提斯之谜的《Atlantis》、把故事背景移到外层空间的《Treasure Planet》等等,然而,随者迪斯尼动画市场的成功经营,福斯、华纳、梦工厂、哥伦比亚等公司也想分杯羹,纷纷开始筹拍动画片,迪斯尼新的挑战才刚开始! 迪斯尼运营模式 迪斯尼是一个“品牌乘数型企业”,即用迪斯尼的品牌做乘数,在后面乘上各种经营手段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这种经营思想的定形,让迪斯尼开始把大部分利润彻底转向影视产品制作之外。迪斯尼在快乐文化背后附加上了完整的商业文化,将艺术彻头彻尾地商业化。迪斯尼不断推出一部部制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推出后都要大力宣传去打票房,通过发行拷贝和录像带,赚进第一轮。然后是后续产品的开发,主题公园是其一,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中,让游客高高兴兴地去参观主题公园,迪斯尼由此赚进第二轮。接着是品牌产品,迪斯尼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过销售品牌产品,迪斯尼赚进第三轮。这还不够,迪斯尼还在不断地收购电视频道,已经有了卡通电影频道、家庭娱乐频道,甚至还买了新闻频道。借助电视的触角,迪斯尼布下它的天罗地网。去迪斯尼乐园,买迪斯尼卡通,这是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所以,迪斯尼能否走出目前的低谷,全看美国的整体经济前景如何,如果美国经济能撑得住,久经考验的迪斯尼就有喘息和发展的空间。 从迪斯尼集团公司的运营方式看,公司的四个主要业务领域的运营如下: 第一,影视娱乐。负责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录制和上演舞台剧。迪斯尼公司在这个产业里属于龙头老大,拥有若干子公司和一批著名品牌,下属的电影制片厂和各种影视机构是美国四大电视网的主要节目供应商,每年共生产50多部故事片,还创作大批含有角色形象的电视节目。除自己创作的作品外,公司还购买其他厂商的影视片向影院、电视台和家庭录影带市场销售。集团名下的各个发行、录像、国际公司代理迪斯尼拥有或授予使用权的电影、电视、音像节目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发行的业务。 第二,媒体网络。公司通常自己出资生产制作节目,或者从其他节目厂商购买节目播放权,并且为播放这些节目的附属台站支付数额不等的补偿金。公司的收入则来自出售节目中的商业广告时间。 第三,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公司通过各种国内的、国际的广告与促销活动对整个迪斯尼世界的各种游乐项目进行市场营销,以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主题乐园还通过长期协议形式与迪斯尼的其他各公司建立起业务关系。 第四,相关消费产品。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司创造的各种形象的知识产权交易,并出版图书和杂志。许可发放的品种包括与迪斯尼有关的玩具、礼品、家具、文具、体育用品等。出版类的许可证包括连环画、艺术图画书和杂志的。许可证经营活动的利润主要依靠从批发和零售产品的销售定价中提取固定比例的使用费。除提取使用费外,公司还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不断寻求可以用于许可证产品的新角色形象,并参与具有许可证意义的出版物的写作和插图的创意工作。此外,公司以“迪斯尼专卖店”向市场直接推出与迪斯尼有关的产品。截至1999年9月30日,专卖店的总数已达728家。公司拥有出版社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各种图书,出版《趣味家庭》、《迪斯尼历险》和科普杂志《发现》等期刊。公司下属的软件商迪斯尼互动公司,则主要从事开发和营销家庭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教育与娱乐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公司还生产教育用的视听产品,其中包括录影带和电影、招贴画和其他教具。 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迪斯尼编织了一个庞大的有机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充分发挥领导者宏观统摄全局的作用,为整个跨国公司的发展指明方向与目标。利润,利润,还是利润,迪斯尼仿佛是一个高速滚动的雪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充分体现了跨国垄断资本的特色。 迪斯尼制作特点 1、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动画片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光吃老本,只有不断创新、调整,符合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口味,才能始终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了孩子的心,也就赢得了家长的心。赢得的观众越多,成功的系数就越大。比如最近推出的《星际宝贝》,故事中的外星狗就非常现代,集科幻意识、家庭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为一体。不仅符合现代孩子的胃口,也符合家长的胃口,这是迪斯尼发展的方向。 2、全球化定位与本土化的结合。迪斯尼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中寻找新的和有趣的人物,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所有的影片流于雷同。千篇一律地去到欧洲的各个城镇寻找经典故事是不够的;对外国故事的改编至少可以满足两种组织功能:一是它可以增加迪斯尼产品的多样性,使迪斯尼产品给人一种全球化的印象;另外,由于这些故事在当地早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以减低制作风险。 迪斯尼努力去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的和全球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动力是追求全球市场。为使文化产品能打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异国的文化产品必须被美国化和普及化。一方面要保留产品的异域风味,另一方面又要为它注入美国文化元素。比如多加一些爱情情节,多来一些逗笑成分,但是又必须把握分寸。迪斯尼制作的基本原则是,给影片加入足够的异域文化元素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经验,但是不要太多,以免把观众都吓跑了。 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为了使全球化更有效,迪斯尼尝试将市场策略本土化,在海外做广告时起用当地的著名影视明星来做市场推广和配音。专门聘请当地的著名明星为其配音,将主题歌曲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重新作词并请当地的知名歌手为其演唱。比如《木兰》粤语版就起用成龙、陈慧琳担任配音。 3、精湛的制作技术。首先,迪斯尼网罗到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顶尖制作人才,比如《木兰》的工作队伍就有大约700个艺术家、动画片制作者和技工。其次,迪斯尼拥有最先进的动画制作设施。比如为了制作《木兰》,奥兰多工作室就进行了一年半的实验,在计算机图像 (CGl)上进行了几次技术革新。正由于这些革新,观众才得以在银幕上看到2000名骑在马背上的匈奴士兵穿越雪山、全力进攻的扣人心弦的场景。第三,迪斯尼具备足够的投资实力,这是其他竞争者所难与相比的。比如迪斯尼总共花费了一亿美元和五年的时间来制作《木兰》,这也是大多数制片公司都难以承担的。当然,大量投资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迪斯尼产品都能受到欢迎,但是,具备资金、专家和先进设备,迪斯尼在全球竞争上确实占有战略优势。 迪斯尼发行模式 1、轰炸式的宣传。迪斯尼每次推出一部新片之前,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全力配合,利用所有宣传机器和设施:迪斯尼电视频道、所辖ABC电视网、迪斯尼网站、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玩具专卖店,并与其战略伙伴电影院、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等有关方面合作,进行宣传。记者采访时正值迪斯尼宣传《星际宝贝》高潮, “宝贝”画像到处都是,连公司大门口过去的米老鼠标志也暂时换成了“宝贝”。 2、全球化的发行网络。全球化是迪斯尼化的自然延伸。迪斯尼的全球化是通过它遍布全球的发行网络实现的。因此,全球发行网络是全球化的基础,若没有全球发行网络,迪斯尼走不出美国。日本动画片的质量有时也能够与迪斯尼动画媲美,但由于发行网络的局限,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与迪斯尼争雄。除了影片的发行网外,迪斯尼还拥有商品、书籍、玩具、服装、电视以及录像带等等其他商品的全球发行网络。所有这些构成了迪斯尼复杂完备的基础设施。 3、连环套式的发行。延伸“轰炸式”的宣传,并不是把人们“轰”到影院了事。影片货真价实的魅力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要使它的生命得到长期延续。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即使再轰动也只是“一时”,要让它变得更为长久,迪斯尼采用了连环套:影院放过后,电视播,接着是录像带、光盘,书籍、出版物,同时将“明星”、“偶像”制成玩具,印在服装上,让它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深处。 迪斯尼在中国 迪斯尼1978年进入中国,在中国大陆共有三家代表处,北京负责动画影视的制作与发行、上海负责特许商品营销、广州专注于主题公园与休闲物业。 迪斯尼目前是中国国内最大的动画节目提供商,每天通过其小神龙俱乐部为四十余家有线电视台供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近乎一半的节目从其旗下的ESPN体育娱乐网引进。中影每年引进的十部大片中至少有一部迪斯尼的。 中国上海市200021湖滨路222号企业天地1号5楼514-521室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总机电话:+8621-6132-0333
进口单证是指进口地的企业及有关部门涉及的单证,包括贸易合同、进口许可证、信用证、进口报关单、保险单等。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什么是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人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证券、期货市场的运用在客观上要求公正而高效的管理秩序。只有如此,证券、期货市场才能健康地发展。作为证券、期货管理制度的内容之一的证券、期货信息保密制度是根据这样一项原则建立的,在证券、期货市场中,所有的投资者对于重要情报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在重要情报公之于众之前,掌握这种内幕信息的人员 (内幕人员)不得利用它为自己和其他个人牟利或者避免损失服务;否则,就使其他的证券、期货投资者处于极不公平的位置上。内幕信息交易行为违反了这一证券、期货市场原则,违反了国家关于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同时,内幕交易行为也侵犯了证券、期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期货投资者的权利相当广泛,包括“知”的权利、平等参与权、自由交易权、投资收益权等。证券、期货管理制度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保证有关发售证券的公司或单位不间断地供给投资公众正确的资料讯息,帮助投资者做成投资决定。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往往因获得信息的快慢和多少而受到影响。可见,投资者 “知”的权利尤为重要,是其他合法权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内幕交易存在的情况下,各投资者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公平,投资机会亦不公平,非内幕交易投资者处于不利处境,其合法权益追到严重侵犯。从根本上破坏了证券、期货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原则的行为。 由此可见,在大多数情况下,本罪侵害的是双重客体。当然,在这两种客体中,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是起决定作用,因而是主要客体。正是在这个定义上,可以把本罪纳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范畴。 本罪是利用内幕信息实施的。根据《证券法》第69条之规定,所谓内幕信息,是指证券交易活动中,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谈公司证券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 下列各项信息皆属内幕信息: 1、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2、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 3、公司订立重要合同,而该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4、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 5、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者过受超过净资产百分之十以上的重大损失; 6、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的重大变化; 7、公司的董事长,三分之一以上的董事,或者经理发生变动; 8、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其持有股份情况发生较大变化; 9•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 10、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法院依法撤销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l2、公司分配股利或者增资的计划; 13、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变化; 14、公司债务担保的重大变更; 15、公司营业用主要资产的抵押、出售或者报废一次超过该资产的百分之三十; 16、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或者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行为可能依法承担重大损害赔偿责任; 17、上市公司收购的有关方案; 18、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认定的对证券交易价格有显著影响的其他重要信息。 内幕消息不包括运用公开的信息和资料,对证券市场作出的预测和分析。 内幕信息具有两大特征:重要性和未公开性。 1、重要性。所谓重要性应依以下确定:这个被忽略的事实公开后,极有可能被理智的投资者看成是改变了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的性质,那么,这些事实也就是重要的。如发行人发生重大债务、发行人资产遭到重大损失等都属于内幕信息,投资者一旦知悉,必须会慎重考虑,重新估价发行证券的企业、公司的价值,决定资金新的投资方向。一般说来,内幕信息都被列入“机密”的范围,其重要性体现在一旦公开,就可能影响到证券市场相关股票、债券的价格。 2、未公开性。即这些重要的信息和资料尚未公开,未让广大投资者广泛知晓并运用它进行证券买卖。通常认为,如果股价曾受有关情报通知的影响而波动,但很快趋于稳定,则该稳定时间可以认为是该情报已公开的时间,内幕交易的实质即抓住内幕信息公开前后的时间差牟利,因而界定内幕信息己公开化的时间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内幕交易罪犯罪时间的认定。如果内幕人员在交易过程中利用的内幕信息是该消息公开后引起股票价格起伏的唯一原因,从消息公布时起,到市场消化、分析消息,从而引起股价变动这一段时间,都应视为消息尚未公开。在这时间以前利用内幕消息进行证券买卖都应构成内幕交易。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违反有关法规,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前,利用自己所知的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买卖,或者建议其他人利用该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买卖,或者泄露内幕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4种行为, 1、内幕人员利用内幕信息买卖证券、期货或者根据内幕信息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期货; 2、内幕人员向他人泄露内幕信息,使他人利用该信息进行内幕交易; 3、非内幕人员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或者其他途径获得内幕信息,并根据该信息买卖证券、期货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证券、期货; 4、其他内幕交易行为。 总而言之,本罪的客观特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行为人利用内幕信息,直接参与证券、期货买卖,即行为人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以前,本人利用自己所处的特殊位置而获悉的内幕信息,掌握有利的条件和时机,进行证券、期货的买入或卖出,从而使自己从中获利或减少损失。 2、行为人故意泄露内幕信息,即行为人在涉及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正式公开前,将自己所知悉的内幕信息故意予以泄露,主要是指行为人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透露、提供给与公司没有关系的第三人。这里的“泄露”是指将处于保密状态的信息公开化,使之进入公开领域。其具体表现又有两种形式:(1)将信息告知不应或无权知道该信息的人,也就是说,扩大了信息公布范围。此乃信息在空间范围上的泄露;(2)在保密期届满前解密,也就是说超前公布信息。此乃信息在时间阶段上的泄露。当然,信息上的上述两种泄露情形是同步的,即信息在空间范围上的泄露,针对获密者来说,也就是信息在时间阶段上的泄露;反之亦然。此外,对泄露内幕信息行为而言,泄露者本人不一定直接参与证券、期货的买卖行为,但通过为他人提供公司内幕信息,从而间接地参与了证券、期货交易行为。与第一种情形直接买卖证券、期货相比,泄露内幕信息对证券、期货交易市场、投资者及相关公司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更为严重。知情人员一般由于人数少,财力有限,买卖证券、期货数量不会太大,而泄露内幕信息则可能一传十,十传百,甚至引起外界财团参与,从而会引起相当严重的后果。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定主体,是知悉内幕信息的人,即内幕人员。所谓内幕人员,是指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依本条第3款及《证券法》第68条的规定,内幕人员是指由于持有发行人的证券,或者在发行人或者与发行人有密切联系的公司中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由于其会员地位、管理地位、监督地位和职业地位,或者作为雇员、专业顾问履行职务,能够接触或者获得内幕信息的人员,包括: 1、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的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副经理及有关的高级管理人员; 2、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 3、发行股票公司的控股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4、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证券交易信息的人员; 5、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以及由于法定的职责对证券交易进行管理的其他人员; 6、由于法定职责而参与证券交易的社会中介机构或者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交易服务机构的有关人员; 7、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其他人员,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依故意构成。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故意的内容,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或他人内幕交易行为会侵犯其他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扰乱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却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过失行为不构成本罪,过失行为者主观上没有恶意,不以非法牟利或非法避免损失为目的,其客观上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的行为只能是因疏忽大意没有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而错误地认为该信息已经公开。但是对此类过失行为也应施以行政处罚。 以下两种情况可以认定行为人不具有故意, (1)被告知内幕信息的人,没有理由能够知道,或根本不可能知道告诉自己该消息的人违反了他本人应负的信用义务。 (2)由行为人的贸易活动可以合理地推断出他认为这些情报不展于内幕信息。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行为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的行为极易与知悉内幕信息的内幕人员没有利用内幕信息的正当交易行为发生混淆,前者情节严重的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后者则是法律法规允许的行为。一般来说,行为人尤其是内幕人员的正当的交易行为有以下两种情形:其一,不知内幕信息的内幕人员所进行的允许进行的证券、期货交易行为。此类内幕人员根本就不知道内幕信息;其二,知悉内幕信息的内幕人员所进行的允许进行的证券、期货交易行为与其所知悉的内幕信息无关。此类内幕人员知悉内幕信息但其所进行的交易行为并没有利用其所知信息。对于第一种情况,由于缺乏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犯罪对象----内幕信息,因而很容易地与内幕交易行为区分开。对于第二种情况,由于内幕人员所知悉的内幕信息并未被内幕人员在证券、期货交易中加以利用,从而内幕信息也就不会对证券、期货市场价格产生影响,显然,不具备内幕交易行为的特性。为了更好地区分上述情形,有必要科学地掌握内幕交易行为的几个基本构成要件,具体包括:(1)存在着证券、期货交易行为;(2)该交易行为系内幕人员或非内幕人员所为;(3)该交易行为利用了内幕人员合法持有或非内幕人员非法持有的内幕信息。 (二)本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界限 构成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客观表现包括知道内幕信息的内幕人员或非内幕人员将内幕信息非法泄露和公开的情形,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客观方面包括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不正当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和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两种情形,因此,内幕交易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两者的犯罪对象都具有秘密性,两者的客观方面都包括泄露或提前公开不该公开的相关内容等。但是,两者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1、两者侵犯的对象不同,前者侵犯的是内幕信息,该信息必然影响证券、期货交易市场价格,而后者侵犯的是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2、两者客观行为也不同,前者包括行为人不公开内幕信息而本人直接加以利用、或者将内幕信息公开建议别人加以利用从而本人间接参与两种情形,而后者包括以下三种情形:(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克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侵害的既属于内幕信息,又属于商业秘密。这种情况,行为人的行为构成想象竞合犯,即行为人主观上出于一个故意,客观上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同时触犯了本法所规定的两个独立罪名,也即触犯了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根据想象数罪的处罚原则,应以重罪论处。 (三)本罪与泄露国家秘密罪的界限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泄露国家秘密罪,即主体均可以是国家工作人员,泄露的内容均可以是国家的经济秘密和影响证券发行证券、期货交易及其相关活动的国家外交、财政、立法等秘密。因此,两罪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两罪也存在着以下区别:1、在主观方面,前者只能是故意,行为人往往在主观上还具有谋取非法利益或避免损失的犯罪目的,后者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2、在主体方面,前者包括内幕人员和非内幕人员,并不一定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后者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在犯罪对象方面,前者侵犯的是内幕信息,具体范围由法律和行政法规来确定,并非都属于国家秘密的范畴,后者侵犯的是国家秘密,具体包括国防、外交、立法、司法、财政、经济、科技等方面不应公开的事项,也包括一切未经决定或虽经决定而尚未公开的国家事项,以及一切有关国家机密的文件、电报、函件、资料、统计、机构、编制、仓库等。显然,前者的范围要小,机密程度要低。4、在客观方面,前者是指违反有关证券、期货法规,行为人利用内幕信息进行证券、期货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的行为,后者指行为人违反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的行为。此外,实践中也会出现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和泄露国家秘密罪想象竞合的问题。例如,知悉内幕信息的人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所泄露的内幕信息属于国家秘密。此种情形应依照想象竞合原则来处理。 [编辑]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的处罚 1、自然人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罪相关法律 刑法第180条规定,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的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内幕信息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