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盘 counter offer 交易方式之一,即接盘人对所接发盘表示接受,但对其内容提出更改的行为。还盘实质上构成对原发盘的某种程度的拒绝,也是接盘人以发盘人地位所提出的新发盘。因此 ,一经还盘,原发盘即失效,新发盘取代它成为交易谈判的基础。如果另一方对还盘内容不同意,还可以进行反还盘(或称再还盘)。还盘可以在双方之间反复进行,还盘的内容通常仅陈述需变更或增添的条件,对双方同意的交易条件毋需重复。在国际贸易中,往往经过多次的还盘、反还盘,才最终达成协议。 受盘人在接到发盘后,不能完全同意发盘的内容,为了进一步磋商交易,对发盘提出修改意见,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示出来,就构成还盘。
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的一种会降低经济的波动幅度的机制。西方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功能是通过财政收入、支出两方面发挥作用的。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当经济衰退时,国民收入水平下降,个人收入减少,相应地政府税收会自动减少,税收减少导致总需求增加,因而将会促使经济回升;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失业率下降,收入增加,税收会随个人收入增加而自动增加,从而起到抑制经济繁荣的作用。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具有自发稳定作用。
财政分配的对象 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主要是社会产品中的剩余产品。因为由财政分配所满足的公共需要,虽然也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客观需要,但不是企业物质再生产过程的直接需要。这就决定了可供财政分配的社会产品,主要是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一部分剩余产品。
构成 破坏生产经营罪(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生产经营的正常活动。生产经营,就其范围而言,非常广泛,如工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等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与这些产业的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建筑业、运输业、第二产业、商业等。就性质而言,既包括国有的,也包括集体的,还包括个体的、私有的、外资的等。只要属于生产经营,不论其属于何种性质,对之加以破坏的,都可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其他方法则多种多样、如切断电源,破坏锅炉、供料线,颠倒冷热供给程序、破坏电脑致使生产指挥、工艺流程产生混乱,以影响工业生产、破坏农业机械、排灌设备、农具,毁坏种子、秧苗、树苗、庄稼、果树、鱼苗等,毁坏农业生产;破坏运输、储存工具,影响商业经营,等等。至于其方式,则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作为,如砸碎、烧毁,又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如明知有故障而不加排除。但不论方式如何,采用的手段怎样,破坏的对象都必须与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联系,破坏用于生产经营的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生产对象等。如果是毁坏闲置不用或在仓库备用的机器设备、已经收获并未用于加工生产的粮食、水果,残害已经丧失畜役力的待售肉食牲畜的行为,则由于它们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因此不能构成本罪。构成犯罪的,应以他罪如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定罪刑。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其他个人目的,一般是指出于个人恩怨而产生的不正当心理追求,如憎恨、厌恶、不满等 -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因受到领导或他人的批评而产生不满,自己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不满,嫉妒他人的成绩而心怀不满,与他人发先冲突而心生不满,以及厌烦工作而产生不满,等等,行为人只要出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故意给生产造成较大破坏的,即构成本罪。对于非出于上述目的而故意破坏生产经营的,是否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不能构成,因为“由于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必备要件。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出于故意破坏生产经营,不论有无上述目的,甚至间接故意的破坏都可以构成本罪,第一种观点是通说。 认定 破坏生产经营罪(一)本罪与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的界限 上述方法也可能被用来破坏生产经营,这时,行为不仅触犯了破坏生产经营罪,同时也触犯了上述危害公共安全罪,对这种同时触犯两种罪名的行为,一般应按照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不定破坏生产经营罪,因为这种行为危害的主要是公共安全,但是,如果实施上述行为危害的主要是生产经营,而不是公共安全时,则按破坏生产经营罪论处。 (二)本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破坏交通设备、破坏电力设备及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界限 破坏上述特定对象,往往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使生产经营遭到破坏,对这种破坏行为定性,主要从犯罪对象和客体上分析,凡破坏生产过程中的上述工具、设备,危害的主要是生产经营的,定破坏生产经营罪,凡破坏的是用于公共生活的上述工具、设备。危害的主要是公共安全的,分别按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定性。 (三)本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界限 区别这两种罪,关键要查明行为人主观罪过的内容,首先查明破坏行为是故意实施的,还是过失实施的,其次查明行为人有无泄愤报复等个人目的。过失实施破坏行为,给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而出于泄愤报复等个人目的故意实施破坏生产经营行为的,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 (四)本罪与故意损坏财物罪的界限 两者在行为上有相似之处,因为行为人通过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破坏生产经营的同时,必然毁坏公私财物,尽管如此,两者仍有本质区别,应当注意区分:(1)主观的目的不同。本罪采用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手段,虽然会造成财物的毁坏,但这不是行为人的目的,行为人的目的是通过上述手段来毁坏生产经营,进而达到自己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的不法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等仅仅是实现其目的的手段;而后罪其目的就是将公私财物加以毁坏,使其部分甚或全部丧失价值或使用价值。(2)所侵害的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特定的财物,即与生活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已经投人使用的机器设备、服役期间的耕畜等。而正是通过这些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活动的财物的毁坏进而实现破坏生产经营的意图。倘若与生产经营无关,如在仓库中备用或闲置不用的财物,即使是机器设备,亦不能成为本罪对象,但可以构成故意破坏财物罪的对象,后者还包括生活资料。(3)直接客体不同。本罪所侵害的是国有的、集体的以及个人的生产经营工常活动;而后者则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相关案例 破坏生产经营罪案情:邱某下岗后,购买了一辆中巴小客车从事客运。营运过程中,邱某认为另一中巴司机王某经常抢自己的客源,遂想搞垮对手。邱与儿子、邹某商议,决定由儿 子、邹某兑白糖水秘密倒入王某客车的发动机机油箱内,损坏其车辆。次日,王某行驶的中巴车多次熄火、抛锚,导致发动机、变速器等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几千 元。 分歧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邱某认为王某抢了自已的客源,商议对策后,故意将白糖水倒入正在使用的中巴客车发动机的机油箱内,目的是想使发动机损坏,三人的行为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应定故意毁坏财物罪。 第二种意见认为:邱某等三人的行为使正在从事客运过程中的客车,多次熄火、抛锚,最终导致发动机等损坏,足以危害交通安全,已具有毁坏危险的后果,是行为犯,应定破坏交通工具罪。 第三种意见认为:邱某等人在从事客运过程中,嫉妒同行抢了客源,影响了自已生意,为搞垮竞争对手,明知发动机机油箱中倒入白糖水,会使发动机损坏而实施了该行为,影响了王某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其行为符合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应定破坏生产经营罪。 处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解释第二百七十六条 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
什么是货币商品论 货币商品论将货币的本质与商品相联系的货币本质学说。超商品金属论发展的产物,属广义的货币金属论范畴。货币商品论将货币与一般商品等同,认为货币就是商品;而且也同别的商品一样,本身具有价值;货币的价值由其币材价值决定。 货币商品论的产生 货币商品论产生于古典学派时代,17世纪末18世纪初,其创始人为威廉·配弟与杜尔阁,他们从货币与一般商品的交换关系来探寻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且本身也具有价值,所以才能和其他商品相交换。货币商品论的主要代表是亚当·斯密,他不仅肯定货币的商品性,而且还以他的劳动价值论来解释货币的商品性。继亚当·斯密以后,英国的李嘉图、西尼尔、约翰·穆勒、杰文斯等人,德国的罗雪尔、希尔德布兰、克尼斯、希摩勒、华格勒等人,美国的拉夫林、约翰逊等人,都是货币商品论的信奉者。 货币商品论的主要观点 货币商品论的主要观点是: ①将货币的起源直接与商品交换相联系。杜尔阁就曾将商品交换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简单的一种商品与另一种商品的单独交换;二是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与一定数量的某种其他商品的扩大的交换;三是作为普遍担保品的商品与其他商品的交换。这种作为普遍担保品的商品也就是货币。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则从物物交换的困难解释货币的起源,认为货币是为克服商品交换的不灵敏而产生的。 ②关于货币的本质。货币商品论最基本的论点就是:货币是一种商品。杜尔阁就曾指出:“每种商品都具有货币的两种基本属性,即衡量一切价值和代表一切价值的属性;在这一意义上,每种商品都是货币。……反过来说,一切货币基本上也都是商品。99(杜尔阁:《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中文版,41页,商务印书馆,1961)古典学派的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不仅认为货币是商品,而且认为货币与其他商品没有什么区别。他曾明确表示他看不出金银条块与任何其他商品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罗雪尔则认为,把货币看作商品以上之物(如货币金属论)或商品以下之物(如货币名目论)都是不正确的。言外之意,货币正好为商品的不上不下者,即货币就是商品。 ③关于货币的价值。货币商品论者都肯定货币本身必须具有价值,才能与其他具有价值的商品相交换;货币的价值由币材价值所决定。只是在币材价值的构成上,存在不同的观点。“费用价值说”以币材的成本费用来解释货币的价值,亚当·斯密就曾将工资、利润与地租作为货币自然价格的决定因素,认为“在贵金属价格中,地租所占部分尤小,劳动与利润构成了贵金属价格的大部分”(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中文版,162页,商务印书馆,1972)。“效用价值说”将货币的价值等同于货币的购买力,配弟就曾在讨论如何人为地提高或降低货币的价值问题时,将单位货币购买力的变动视为货币价值的变动。亚当·斯密则更是明确地将货币的价值解释为金银所能购人或支配的劳动量,是货币所能换得的货物。“劳动价值说”用货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来解释货币的价值。配弟在他的《赋税论》一书中用需要等量劳动来生产贵金属和谷物具有同一价值的例子来说明货币的价值,被恩格斯称赞为是给货币价值下了“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理论上的定义”。亚当·斯密则用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等量劳动的交换来说明货币的价值由其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货币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含劳动量的大小,货币价值与其他商品价值的比例取决于二者所包含的劳动量的比例。李加图在斯密劳动价值说的基础上更有所发展,他不仅明确指出货币的价值由其生产与运输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且还论证了由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生产金银的劳动时间缩短,会使货币的价值相应地有所降低。 相关条目 货币金属论货币轻重论货币名目论
道琼斯通讯社简介 道琼斯通讯社是道琼斯公司旗下的通讯社,道琼斯公司是世界一流的商业财经信息提供商,同时也是重要的新闻媒体出版集团,总部在美国纽约,旗下拥有报纸、杂志、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服务,在全球拥有超过1500名记者。 道琼斯通讯社是全球领先的独立财经新闻供货商,每天通过60多家市场信息供货商向全球66个国家的43.5万金融专业人士提供多达10,000则实时新闻、市场评论及深度分析报导。 另外还有数以仟万计的用户通过各种公司网站、电子交易系统、公司内部网络、商业咨询服务机构以及各类移动通讯工具获取道琼斯通讯社以10种语言提供的信息内容。 道琼斯通讯社成立于1882年,旗下拥有由近1,000名记者和编辑组成的实时新闻采编队伍﹐其母公司道琼斯的总体新闻从业人员更是多达1,800人。此外,道琼斯通讯社还与美联社及日本经济新闻社等多家媒体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新闻资源。 Dow Jones Newswires Dow Jones & Company is a subsidiary of News Corporation (NYSE: NWS, NWS.A; ASX: NWS, NWSLV; www.newscorp.com). Dow Jones is a leading provider of global business news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Its Consumer Media Group publish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Barron's, MarketWatch and the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Its Enterprise Media Group includes Dow Jones Newswires, Factiva, Dow Jones Client Solutions, Dow Jones Indexes and Dow Jones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s. Its Local Media Group operates community-based information franchises. Dow Jones owns 50% of SmartMoney and 33% of Stoxx Ltd. and provides news content radio stationsin the U.S.
管理原则 由总预算会计负责管理,统一收付,遵循下列原则:集中资金,统一调度;严格控制存款开户;根据年度预算或季度分月用款计划拨付;转账结逄,不得提取现金;在存款余额内支付,不得透支。核算方法 按照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分别设置“国库存款”和“其它财政存款”科目,采用收付实现制(现金制)原则确认,按实际发生额计量。有外币 收支业务的应按外币币种设置外币存款明细账,发生外币收支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外币金额和折合率。会计年度终了时,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银行当日公布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金额。历史发展辛亥革命后 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同被定为国家银行,经理公款。民国18年(1929年)中央银行福州分行成立后,按照国民政府颁布的“各地公款应存入中央银行。凡设有中央银行的地区,所有机关公款如不全数存入中央银行,当以营私舞弊论处,并将公款提还国库”的命令,(《福建省政府公报》民国18年84号训令。)把经理国库列为首要业务。凡未设中央银行的地区,国库资金和政府机关公款,由中央银行委托其它国家银行办理。民国24年福建省银行成立,福建省政府即决定将省金库移归该行代理,并于民国25年1月,向中央银行福州分行和厦门分行接收省金库及厦门分库,同时办理省、市政府机关公款存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闽西工农银行、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闽北分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福建省分行,都按苏维埃政府规定,办理机关、企业、部队等单位存款,代理金库,代理发行公债,代收各级政府、军队、机关、团体罚没收入和城市商人捐款等业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财政性存款,体现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的特点,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主要种类有:金库存款、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机关团体(包括学校及一部分由财政拨给经费的团体和其他事业单位)存款、部队存款、基本建设存款等,其发展情况如下: 省人行成立后,贯彻执行1950年3月12日中共福建省委《关于机关、部队、公营企业现金管理的规定》,“凡本省机关(指县级以上政府机关、团体、公立学校)、部队(指驻在本省境内部队)、公营企业所有现金收入款项,除酌留少数现金自行保管外,其余须当日送交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它委托机构,最迟须于翌日午前存入”;同年4月7日,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国家机关现金管理的决定》,“凡一切公营企业、机关、部队及合作社等所有现金及票据,除准予保留规定之限额外,其余必须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办法存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它委托机构,不得存入私营行庄”,以及贯彻同年8月20日华东军区后勤部、人行华东区行关于《为实施部队、机关现金管理的联合指示》等规定。在开展现金管理的同时,组织财政性存款。1950~1952年,全省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为3975万元,占同期各项存款年平均额的54%。“一五计划”时期 本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壮大,同时开展增产节约,财政性存款增加。反映在金库存款上,由于各部门节约支出而收入相对增加;机关存款由于华东区行政机构撤销,重点工程款项如鹰厦铁路、厦门海堤等工程款项直拨到省而使存款上升;基建存款则由于各项支前基建工程加紧进行,基建拨款增加而带动存款增加。据统计,1953~1957年全省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为12415万元,比1950~1952年平均额增长212.4%,但由于储蓄存款增长快,致使财政性存款占同期各项存款年平均额的比重降为49%。“大跃进”期间 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一部分银行合理的规章制度被打破,有的贷款被挪作财政性支出,财政性存款含有“水份”而突然猛增。1958年全省地方金库存款达8783万元,比1957年末增加6237万元,增长245%。其原因是财政欠经建局基建垫款4200多万元未拨还,另外是年度基建计划未完成迟延拨款。机关团体存款也突破往年规律,从5月份起直线上升。据福州、厦门等13个重点县市对机关团体存款调查分析,其增长原因:一是基建存款增加。当年13个县市基建存款1106万元,占机关团体存款4045万元的27.3%,仅古田溪水电站工程处基建存款即达807万元;二是财政抽调企业流动资金未用部分转存额大,仅省财政厅专户存款即达1106.8万元;三是交通部门修建公路费存款增多,约占13个县市机关团体存款的13.9%。 1960年,地方金库存款减少,而机关团体和基建存款仍然继续增加。当年地方金库存款8767万元,比1959年减少4590万元,下降34.36%;地方机关团体存款28091万元,比1959年增加7074万元,增长33.66%;地方基建存款1.27亿元,比1959年增加3114万元,增长32.51%。其原因:1960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减少1.3%,支出增加23.7%;机关、企业应上交财政的款项没有及时上交,其中仅省级各部门应交而未交款项就达2355万元。 1962年,本省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和《银行工作六条决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后,财政性存款随着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逐年增加,也相应增长。1958~1965年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为4.29亿元,比1950~1957年年平均额增加3.36亿元,增长363%,占同期各项存款年平均额的45%。“文化大革命”时期 银行合理的规章制度被称之为“管、卡、压”,银行机构被撤并,工作削弱。1966~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和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连年下降,财政性存款也相应锐减。此后经济、金融情况稍有转机,财政性存款才开始上升,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平均每年仅增长5.7%。“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77~1978年财政性存款增长61.6%。1966~1978年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为6.61亿元,比1958~1965年年平均额增加2.32亿元,增长54%;占同期各项存款年平均额的4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随着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1979~1988年,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分别增长1.7倍和14.6倍,各项行政事业经费增长3.2倍,基本建设投资增长4.3倍,所以财政性存款来源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银行为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除用现金管理这一行政手段外,还运用经济手段组织财政性存款,开办机关、团体一年、二年和三年定期存款业务。1979~1988年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为11.79亿元,比1966~1978年年平均额增加5.18亿元,增长78%。但由于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渠道的变化,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资金相对增长趋缓,而企业存款和储蓄存款则大幅度增长,致使1979~1988年财政性存款年平均额占同期各项存款总额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仅占12%。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简介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es,DJSI)是由道琼斯公司推出的全世界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指数,颁布于1999年,主要是从经济、社会及环境三个方面,以投资角度评价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该指数主要跟踪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卓越表现的大型公司,其成份股是从道琼斯全球指数(Dow Jones Global Index)2500家全球最大的公司中表现最优秀的10%中选出。DJSI被认为是全球社会责任投资的参考标杆之一,全球超过50亿美元的资产配置以DJSI为基础。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中指标分为两类:通用标准和与特定产业相关的标准。通用标准适用于所有产业,其选定基于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般性挑战的判断,包括公司管理、环境管理和绩效、人权、供应链管理、风险危机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与特定产业相关指标的选择主要考虑特定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两类指标权重各占总权重的50%。公司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结构与权重见下表。 表1:Dow Jones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中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公司文件、公共信息、与公司直接联系四种渠道。调查问卷按照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设计有所不同,发放对象是企业CEO或企业相关投资机构中的高层管理人员,是指标体系中评价信息的最主要的来源;公司文件包括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报告、社会报告、年报等等;公共信息是在过去两年中,媒体对有关公司的报道以及投资公司对有关公司的研究报告等;前三种来源的数据相互对照,必要时可以直接与公司联系获得必要的验证。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 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分值按照事先确定的权重和评分标准计算。调查问卷的每个问题分属于相应的指标,具有一定权重,而问题的不同答案选项分别被赋予不同的分值,公司的可持续性最终得分就是将每个问题的得分乘以问题权重和问题所属指标的权重,然后汇总而得。 可持续分值=∑(问题得分*指标权重*问题权重) 不过,与产业有关的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以及具体评分标准在Dow Jones的公开资料中没有发现。 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的特点 道琼斯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数是全球最重要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之一。 该指标体系具有两个重要特点:首先道琼斯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一套指标体系。除了包括反映的产业共同面临的挑战的通用指标之外,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的内容及权重还依照所分析行业的不同有所调整,这使得不同的行业之间更有可比性。第二,道琼斯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数是以调查问卷作为评价数据的主要来源,在分析过程中,以公司报告、媒体报道或是直接与公司联系等方式对问卷结果作必要的验证,从而保证了分析数据的可靠性。 除此之外,道琼斯公司还通过采用外部审计等方式保证可持续发展指数研究的客观性和研究质量,自1999年开始,普华永道公司(Pricewaterhouse Coopers)就一直被道琼斯公司选定为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外部审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