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开局之际,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的中国经济带来难以预料的冲击。如何正确分析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成为我们更好应对挑战、巩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所必须回答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上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这是从发展观与方法论的高度,对我们当前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正确判断经济发展趋势、保持发展定力,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确认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用1个多月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3个月左右时间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此成效来之不易。但与此同时,疫情对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造成一定的分流,对发展规划的实施时效带来一定的阻滞,从而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构成较大冲击,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与出口在1—4月份总体呈负增长状况,反映了这一矛盾带来的不利影响。 依照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辩证分析疫情与经济发展这对矛盾,其双方既存在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一面,又必然存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面。关键是我们是否对发展的规律有全面、辩证而深刻的认识,是否能够因势利导地把握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在当前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驾驭这两方面工作在目标上的一致性和彼此统一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首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人民也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力量,所以疫情防控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守护着实现发展所依靠的力量源泉;其次,疫情防控工作对一大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如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健康产业和电商外贸等的发展都获得了重大机遇;再次,疫情防控加强了社会力量的动员响应机制,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形成凝心聚力长效机制的效果;最后,疫情防控做得好,复工复业就快,经济恢复发展就快,从而对投资和企业运行将带来长期利好,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注入了新的因素。而经济恢复发展得更快更好,也必然有利于更好地保障疫情防控所需物质,缓解和消除疫情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因此,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经济发展,就能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地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把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至最低,促进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化,奋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 中国经济具有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趋势的扎实基础 全面、辩证、长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必须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基础更加扎实。我国目前是世界范围内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在2010年起已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制造业增加值规模第一的大国,这意味着中国工业化以其结构的完善和规模的强大,构筑起抵御经济风险的强大基础。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增量中,中国贡献的份额已持续多年居世界各国之首。在代表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包括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内的高技术产业,以及电商外贸等新兴业态中,我国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也在世界前列,并在经受今年全球疫情蔓延的考验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如今年4月份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利润已录得同比高达55.7%的增长,增幅接近去年同期的五倍;4月份外贸出口在电商新业态的助力下已扭转下滑状态,实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8%的正增长,这些领先全球的发展绩效有力佐证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扎实基础。 因此,尽管当前国内外尚存不少不确定性因素,但只要我们保持发展定力,善于排除各种干扰,战胜包括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在内的各种风险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在危机中“育新机”“开新局”,我们就必定能够通过发展来解决我们当前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这就是我们分析经济形势的辩证法,也是我们实现发展的辩证法。 全面发力构建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增强发展预期 全面、辩证、长远眼光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就是要明晰如何“育新机”“开新局”,对经济发展作辩证施策,构建更具抗风险、化危机、立足当前与长远发展相统一的政策体系与发展机制。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确定了今年的发展任务,并以组合拳的方式配套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所包含的大量涉及经济领域的法律条文,与本次大会召开前中央先后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发展的重大创新举措及重要文件,从新时代国家在经济领域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高度上构筑起全面、长远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后劲的制度体系与长效机制,为企业发展、为内需增长、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动力。如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颁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等,加上中央部委、各省市推出的一系列落地实施的方案与措施,既为实现“六稳”基础上实施“六保”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与政策保障,更体现着我们国家当前维护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并在中长期发展中保持稳中向好、长期向好态势的治理能力。因此,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加上我们充分发挥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与政策效能的潜力,我们完全可以对当前经济形势及其长期发展走势更具信心,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局必将在更好实现“育新机”“开新局”进程中行稳致远。
作为求职者,我们必须要明确的是面试不是一问一答。其本质是向面试官展示我们的能力。也就是说,你需要通过回答面试官的问题,来展示能力。 那么,面试官能否听懂、记住我们说的内容,对我们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说的话促成的,而这个促成的根源,就在于我们话语里的逻辑。 金融招聘平台在这里推荐一个能够体现并增强逻辑能力的方法:结论先行,三点并进。什么意思呢?就是先表达结论,然后一个一个阐述三个要点。例如:“作为部门经理,我十分看重团队的凝聚力。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xxxxx,第二是xxxx,第三是xxxxx。因此,团队凝聚力十分重要。” 如果你想真正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逻辑的人,尤其是你不满足于现状,就一定要大量刻意练习这个方法。 再次划出重点:重新构思、整理、组织你脑海中的信息,得出结论后再提炼出3个核心观点来支撑你的结论,阐述完毕后重复结论。 长期的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你整理思路、组织语言,让听众能够有效的听懂你的表达。长此以往,逻辑能力会得到很大提升,从“伪逻辑”转变为“真逻辑”!而逻辑能力的提升,伴随的肯定是你表达能力的提升。表达能力不仅能增强你的面试能力,更是你将来从普通岗位迈向管理岗位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