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将在6月底完成新款iPhone(iPhone 12)第二阶段的工程验证和测试,并将于7月份开始生产iPhone 12。 从报道来看,iPhone的设计和测试过程似乎已经回到了正轨。此前,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原因,iPhone的设计和测试过程曾一度被推迟。 外媒报道称,今年的新款iPhone共有4款:一款为5.4英寸,两款为6.1英寸,一款为6.7英寸。这四款iPhone都将配备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且都将支持5G网络,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外媒报道称,所有iPhone 12机型将于下月同时投产,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所有机型会同时推出。 至于iPhone 12什么时候会上市,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尽管苹果很可能会像往常一样在9月份发布其新款iPhone,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该公司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错开iPhone 12的发布时间。
据启信宝数据,华谊兄弟前十大股东中,腾讯、阿里、马云均在列,分别持有华谊兄弟7.9%、4.45%、2.58%的股份。 以下为东方财富网数据: 华谊兄弟前十大股东:更新时间2020年3月31日—— 股东名称 股东类型 股份类型 持股数(股) 占股比例(%) 王忠军 个人 A股 578,234,062 20.74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其它 A股 220,363,501 7.90 王忠磊 个人 A股 167,929,969 6.02 杭州阿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 A股 123,959,344 4.45 马云 个人 A股 99,782,788 3.58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其它 A股 70,777,740 2.54 鲁伟鼎 个人 A股 27,988,328 1.00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国投·金元宝55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信托 A股 17,663,504 0.63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 A股 17,567,811 0.63 西藏信托有限公司-西藏信托-盛景28号单一资金信托 信托 A股 16,332,289 0.59
经省统计局统一核算,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01.1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2.60亿元,下降2.0%;第二产业增加值1521.82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516.68亿元,增长4.4%。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1:49.1:48.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2.7%,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7%。民营经济增加值1746.48亿元,增长1.5%,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56.3%。全年全市人均GDP为92709元,下降0.6%。 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6.38万亩,增长0.56%;经济作物种植6.2万亩,增长1.0%;蔬菜种植22.60万亩,下降0.6%;水果种植5.46万亩,下降16.4%。粮食总产量4.02万吨,下降2.0%;蔬菜产量33.47万吨,下降6.5%;水果产量9.53万吨,下降6.9%。 全年出栏生猪6.29万头,下降65.2%;三鸟上市556.03万只,增长4.33%;肉类总产量1.25万吨,下降42.1%。
日前,海口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海口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两年行动方案(2020-2021)》(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自2020年10月1日起,海口全面开展强制垃圾分类工作;2021年海口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根据方案计划,2020年7月底前,海口市所有单位、公共区域、试点街道居住区完成垃圾分类容器、分类指示牌、分类宣传栏的设置,张贴分类标识,具备开展垃圾分类的必要条件。 2020年8月1日起,优先对党政机关、医院、学校(包括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大型商超、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试点街道实行强制垃圾分类。
丸美股份(603983) 公司主要从事化妆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服务,前身为中日合资企业广州佳禾,设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主攻眼霜和抗衰老护肤品市场。目前旗下拥有“丸美”、“春纪”和“恋火”三个品牌。 丸美品牌在眼霜市场地位领先,国货品牌中份额第一。据《2018年中国眼部护理市场消费趋势报告》,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销售额排名前十的知名品牌占据21%的市场份额,外资品牌占据主导,本土品牌仅上榜3个(丸美、lilia、佰草世家),其中丸美以2.37%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三位,仅次于雅诗兰黛、资生堂,国内品牌位居第一。 2009-2018年,公司终端销售额从4.85亿增长至23.22亿(欧睿数据,预计因口径不完全,该数据可能较实际偏低),CAGR为18.7%。市场份额从09年0.27%提升至0.55%。2018年,公司整体收入达15.76亿,国内化妆品市场市占率0.55%,国货中排名12位(欧睿数据),份额呈上升趋势。 2018年公司综合毛利率高达68.34%,其中眼部护理产品毛利率73.04%,显著高于其他品类。分品牌看,丸美品牌定位中高端,毛利率维持在70%左右,盈利能力最强。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呈现下降趋势,2013-18年,因建立并执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制度,且销售规模逐年增长,存货周转天数从116天降至87天。应收款周转天数波动较大,主要是16年与屈臣氏和大润发展开代销合作,后又分别于17年和18年终止合作。 经营性现金流充裕。2018年经营性现金净额5.17亿,占净利润的比例为123.24%。历史来看,除2015年因公司迁入新厂增加存货,16年因屈臣氏代销款导致应收账款增加以及支付较高广告代言费,导致经营性现金净额低于净利润,其余年份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均高于当期净利润,盈利质量较高。 公司2014-18年ROE保持在30%以上,处于行业中上水平。 2018年,全球美容及个护市场规模达4880亿美元,同比增长4.1%。与全球相比,我国的化妆品市场空间巨大,2012年我国限额以上化妆品零售额为 1340亿元,至2018年已达2619亿元,自2009年以来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增长速度远超全球化妆品市场2.6%的平均增速。
目前,国旅全资子公司中免,在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地区)、柬埔寨设立涵盖机场、机上、边境、外轮供应、客运站、火车站、外交人员、邮轮和市内九大类型的200多家免税店,成为世界上免税店类型最全、单一国家零售网点最多的免税运营商,拥有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并建立起全国唯一的免税物流配送体系。中免集团拥有30多年的免税品经营历史,已经成为免税行业绝对的龙头,市占率近85%,远超其他竞争对手,是中国最大、世界第四大的免税供应商。 免税业务占比不断扩大中国国旅在海南区域优势领跑 中国国旅于2009年在A股市场上市,主营业务涉及旅游服务及旅游商品相关项目的投资与管理,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开发、改造与经营,旅游产业研究与咨询服务等,从事旅行社和免税领域。 从中国国旅上市以来的业务组成来看,公司免税领域营收占比在不断扩大。中国国旅在2009年上市之初,旅游服务实现营业收入32.49亿元,而商品销售只有14.36亿元不足其一半。但商品销售业务的收入逐年增长,2017年开始加速增长,2018年商品销售营收163.98亿元,首次超过旅游服务的110.59亿元。进入2019年,中国国旅在经营业务又做了重大调整,呈现去“旅游服务化”的态势,去年旅游服务营收仅录得5.31亿元,而商品销售达到236.96亿元。 而再看细分财表中可得知,中国国旅的商品销售业务主要靠的是免税商品。以2016年年报为例,当年免税商品营收46.89亿元,而有税商品只有4.67亿元。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免税商品销售是中国国旅营收组成的最重要部分。 中国国旅还不断在免税业务发力。近期,海南自由贸易港加速推进建设,中国国旅公告称,为进一步发挥采购规模优势、提升规模效应,中免旗下的海免公司51%股权过户及工商变更手续办理完成,此后中国国旅全资孙公司海南运营总部持有海免公司51%股权。 海免公司盈利能力良好,目前在海南岛内运营三家免税店,分别是海口美兰机场免税店、海口日月广场市内免税店和琼海博鳌免税店。其中,美兰机场免税店是国内第一家机场离岛免税店,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省级国有企业免税品经营特许权的免税店。 中国国旅在免税业务是行业佼佼者地位,而通过拿下海南重要的免税店,助力其在海南区域优势领跑。好股票认为,免税牌照在国内比较稀缺,对企业来讲,具有一定的垄断意味,往往在规模采购中就具有议价能力,也能相应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受益。
据中国探月工程微信公众号报道,三位参与嫦娥四号科研任务的科学家获得了国际宇航联合会 2020 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于登云和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孙泽洲。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有中国航天科学家获得世界航天奖荣誉。 嫦娥四号任务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 第一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着陆和巡视探测; 第一次利用运行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通信卫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连续可靠中继通信; 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开展月球科学探测和低频射电天文观测。填补了世界月球科学探测领域多项空白。 目前,嫦娥四号已经高效工作十八个月昼,月面生存超过500天,成为世界上在月球表面工作时间最长的人类探测器。
国家发改委消息,6月1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不作调整。 2020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经历11次调整,其中8次搁浅,3次下调。 从3月31日24时调价窗口开始,已连续6次搁浅。 对于后市,机构预计下一轮国内油价可能上调。 虽然国际油价近期一度突破40美元/桶,但本轮计价周期的原油均价为38.85美元/桶,未超过40美元/桶调价红线,“地板价”再次发挥作用,今晚汽、柴零售限价将不作调整,这是2020年成品油价连续第6次不调整。 *实际油价以国家发改委正式通知为准 2020年3月至今,油价一直冻结。如92号汽油限价一直保持在5.5元/升价位。 6月8日,国际油价曾双双突破40美元/桶。汽油“5元时代”能坚持多久是个未知数。近期大家随时保持加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