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发布2020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浦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963.71亿元,同比增加56.83亿元,增长2.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83.25亿元。 2020年,浦发银行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实施客户体验和数字科技双轮驱动,抢抓信贷投放,优化业务结构,资产负债业务均衡发展,财富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在自贸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优势、特色进一步凸显。 业绩快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浦发银行资产总额(集团口径)79592.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533.22亿元,增长13.61%;其中,贷款总额45339.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62%。负债总额73134.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48%;其中,存款总额40768.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8%。 同时,浦发银行全力以赴降风险,加快存量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加大风险成本计提,进一步夯实稳健发展的基础,资产质量持续向好。截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73%,较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52.77%,较上年末上升17.83个百分点。
1月中旬,“18鸿达兴业(行情002002,诊股)MTN001”未能如期偿付本金和利息,这是鸿达兴业集团继2020年12月一只债券违约后,该公司第二只违约债券,也是2021年首只违约信用债。此后,另有多只债券出现违约,如“18皖经建MTN001”未按时付息。 经过去年四季度华晨集团、永煤控股等多只地方国企债券违约后,信用债市场的违约情况格外受到关注。特别是在今年产业类信用债到期金额较大的情况下,业内机构预计,今年信用债违约压力依旧较大,市场制度完善、法制建设值得期待。 信用债违约案例增多 2014年3月5日,“11超日债”成为公募债券市场首单实质性违约的债券。2015年4月,“11天威MTN2”未按时兑付利息,成为首例违约的国企债券,国企刚兑的信仰从此被打破。此后,我国债券市场信用债违约逐渐增多。 刚刚过去的2020年,在社会融资规模和公司信用类债券发行量均显著增长的助力下,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增长,但信用债违约金额创出新高,国企违约案例也在增多。 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87只债券违约,总金额1968亿元,30家主体首次违约。其中,地方国企违约新增8家,是2020年新增违约最大的边际贡献群体。 2020年,多家地方国企的债券意外违约,引发各方高度关注。10月23日,华晨集团未能按期兑付“17华汽05”本息,构成实质违约;11月10日,永煤控股未能按期兑付“20永煤SCP003”本息,构成实质违约。此后,又有多家明星公司债券违约。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AAA级别的国企连续发生违约,引起了投资者对国企信用乃至整个信用债市场的担忧。 实际上,此前几年,我国债券违约案例比较集中于民企,分析人士认为这与民企自身经营发展以及再融资渠道相对狭窄等因素有关。但地方国企首次违约近年来却不断攀升。从地方国企违约的存量债券规模和资产规模来看,2020年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虽然2020年信用债违约率未明显上升,但是违约金额却创下历史新高。”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固收首席分析师孟祥娟分析认为,从违约的债券兑付情况来看,2020年兑付情况显著差于2019年,截至2020年12月31日,整个债券市场共计120笔违约债券兑付记录,合计兑付违约债券本金338.48亿,合计兑付违约债券利息28.02亿元,相较于违约债券的总规模,债券违约后兑付的比例在10%以下。 机构预计违约压力上升 对于去年四季度多例地方国企债违约,各方一直在探寻其违约背后的普遍性因素和个体性原因。 联合资信研究认为,从财务特征来看,违约国企前三年财务数据逐渐恶化,通常表现为净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资产负债率高等;从违约原因来看,行业风险、资产流动性弱、业务模式问题引起企业获现能力下降,投资激进、业务转型和债务集中到期导致企业债务负担加重,实际控制人支持力度弱、融资环境收紧造成企业外部支持减弱。 “2020年下半年,国企信用风险抬头,市场大多将焦点集中在逃废债务、优质资产转移等问题上。但在国企违约案例中,经营不善、债务违约的背后,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另有机构认为,由于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市场化“约束—激励机制”缺失,部分企业内部治理问题、“跑冒滴漏”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国企经营效率低下、缺乏市场竞争力,为债务风险问题埋下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信用债尤其是国企产业债到期规模和偿付压力较大。有数据显示,2021年产业债到期规模约3.2321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15%。其中一季度到期量同比增幅超过四成。这无疑给国企债如期偿付增加了压力。 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固收首席分析师刘郁表示,2021年,国企产业债整体到期压力增大,且弱资质国企到期压力更大。叠加去年四季度国企违约额攀升,市场对弱资质国企的避险情绪增强,弱资质国企再融资难度增大,违约风险将上升。刘郁认为,相比民企,国企债券违约的不确定性较大,这取决于企业、政府、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的博弈,而一旦违约,由于之前金融资源的过度倾斜,导致长期风险的积聚,往往会给债权人带来更大的损失。 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受期待 “国企信用风险充分暴露和债券刚性兑付的局面被打破,是债券市场正确的发展方向。”联合资信研究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时期,叠加受到疫情的冲击,部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不可避免地增加,但在风险逐渐释放的同时,要避免国企债务违约现象的过快蔓延。 可以说,各方对于债券打破刚兑、未来违约案例仍会出现已经成为共识,但避免违约引发的恐慌,特别是严惩恶意逃废债,受到监管层高度关注。 去年11月21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召开,专门研究规范债券市场发展、维护债券市场稳定工作。 此后,多个地方政府明确表态将确保公开市场债务不违约;相关债券执法机构和自律组织也启动调查并先后对华晨、永煤以及相关中介机构进行了处罚。不过,谴责警示也好,停业整顿也罢,这还只是加强债券市场信用建设、制度完善的开始。
昔日影视黑马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文化(行情000802,诊股)”)一则5亿元银行贷款逾期,将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带入舆论漩涡。在这背后,北京文化因踩雷“郑爽事件”,投资其主演的待播剧播出恐遇阻,资金困局“雪上加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北京文化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曾向兴业银行、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民生银行(行情600016,诊股)等银行密集申请授信,但多笔贷款后续申请了展期。伴随着北京文化被立案调查,影视圈的“雷”波及到了金融圈,也为银行如何更好地发展文化金融敲响警钟。 5亿元贷款逾期风波 针对北京文化的5亿元贷款逾期最新进展,1月27日,兴业银行北京分行方面回应北京商报记者称,经分行与北京文化沟通商榷,北京文化正筹措资金,预计于本周内归还贷款本息。截至1月27日,北京文化已向分行还款1.5亿元。同时还表示,业务存续期间,分行均按季对北京文化进行贷后检查,沟通企业制作中的影视作品进展情况和在疫情变化情况下的电影上映和回款计划,据此补充了主要影视作品回款资金监管等风险缓释措施,协助企业客户稳定了现金流,也避免了因资金链问题伤及上市公司股东利益。 回溯此次贷款风波始末,2020年1月22日,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公司董事会会议同意公司向兴业银行北京安华支行申请不超过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授信期限一年。 一年过后,2021年1月25日,根据北京文化公告,近期因资金困难,未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发生贷款逾期,逾期贷款本金5亿元。目前公司正在积极与债权银行沟通,公司将通过出售资产、电影项目融资等方式,全力筹措资金,缓解公司资金紧张局面。 北京文化主营影视文化业务。曾接连出品《战狼Ⅱ》《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爆款成为影视黑马,一度风光无限,但近年情况却急转直下,该公司不仅在2019年巨亏23亿元,2020年前三季度继续亏损约1.17亿元,还陷入财务造假等风波。2021年1月3日晚间,北京文化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而从目前该公司筹措资金的途径来看,待播剧和影片无疑是助其缓解困局的重要方式。据了解,北京文化尚未播出的电视剧有郑爽主演的《只问今生恋沧溟》(原《倩女幽魂》)等,即将上映影片包括贾玲导演并主演的《你好,李焕英》,陆川导演、王俊凯出演的《749局》等。其中,北京文化在2020年三季报中提到,电视剧《只问今生恋沧溟》项目进度为“发行中”。如今受郑爽被“封杀”事件影响,该剧播出时间恐遥遥无期。 此前已有银行贷款展期 事实上,现象级影视剧筹拍,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文化影视业在项目前期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需要来自金融机构的支持;发展文化金融银行也能够探索多元化的融资业务体系,避免诸如房贷等传统业务的占比过于集中。”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如是说。 不过,若“押宝”项目失利或遇到“黑天鹅”事件,银行也难免受到波及。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19年下半年以来,北京文化曾向兴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密集申请授信,不过多笔贷款后续申请了展期。 比如2019年11月19日,北京文化董事会会议同意该公司向华夏银行北京分行申请不超过1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期限一年;2020年1月22日,公司董事会会议同意北京文化向兴业银行北京安华支行申请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期限一年;2020年3月19日,公司董事会会议同意公司向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申请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授信期限一年。 截至目前,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授信已到期但北京文化因到期资金压力申请了展期,兴业银行5亿元贷款逾期。 北京文化2020年5月公告称,公司向华夏银行北京分行贷款金额5000万元,约定还款时间为2020年6月1日,但受疫情影响,公司资金压力较大,向该行申请4800万元贷款展期;此外,北京文化向中国民生银行北京分行贷款金额6000万元,约定还款时间为2020年6月8日,同样因受疫情影响,北京文化向该行申请不超过4400万元贷款展期。 发力文化金融如何防“雷”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及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愈加重视,不少银行在文化金融领域不断深耕,文化金融业务覆盖广播影视节目制作、创作表演服务、工艺美术品制造、创意设计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文化相关领域。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部分银行还专门成立文化金融专营机构,机构内绝大部分资源投向文化产业板块,并专注服务于文化产业中的创新创业企业,这也为银行探索差异化特色化金融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文化金融是目前新兴的金融业态,也是政策鼓励的发展方向,并且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行业需求潜力巨大,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新方向。”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卜振兴对北京商报记者如是说。 不过北京文化和“郑爽事件”类似的情况也给商业银行发展文化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苏筱芮看来,积极发展文化金融是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但文化影视项目属于高风险领域,此前多以股权进行融资,例如影视私募基金等。尽管此次郑爽遭到封杀属于“黑天鹅”事件,但后续也不排除其他影视投资项目会同样出现类似问题。为了规避风险,更好地发展文化金融,商业银行在尽调流程上,需要考察制作方的整体实力而不是唯明星“人气”;在风控手段上,除了传统授信,也可以考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手段;在授信金额上需要综合评判,考察项目方持续输出优质内容的能力。 卜振兴进一步指出,文化项目受敏感事件影响较大,信贷投放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与原有的不动产信贷投放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的地方。北京文化和“郑爽事件”一方面给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对于文化金融项目不能一哄而上,另一方面,也要正确看待这种风险,要主动适应新业态的新变化和调整,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在发展文化金融项目选择上,商业银行要从评判资产转向评判人,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信贷防范手段。一是要加强对文化项目的贷前审查,对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进行科学评判;二是要加强事中监管,要实时定期关注项目的情况,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三是要重视采用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加强对于信贷项目的风险刻画,做好风险防范。
金融界网1月28日消息 1月27日,北京银行(行情601169,诊股)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协议,宣布在智能营销、大数据风控、虚拟营业厅、微信生态场景,以及云原生金融服务平台技术架构、分布式金融云平台、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全力打造金融数字化转型的行业标杆。 北京银行是国内资产总额最高的城市商业银行,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银行总资产达2.87万亿元,在全国134家城市商业银行名列第一,品牌价值597亿元,全球千家大银行排名第62位,连续七年跻身全球银行业百强。 2020年,北京银行启动“京匠工程”数字化转型十大项目群,涵盖核心系统改造,数据治理、零售服务渠道一体化、数字风控、开放银行等十大重点领域,从平台、场景、数据、业务、风控五大维度发挥对全行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此次与腾讯云开启全面战略合作,正是北京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举措。 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消费者金融生活生态领域的优化和创新,拓宽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与生态场景的合作,腾讯云在智慧营销、大数据风控、交易反欺诈、虚拟营业厅、微信小程序、企业微信等方面的技术和生态能力,将助力北京银行打造开放式客户经营生态和高效的场景拓客体系,支撑北京银行为客户提供多层次、个性化、便利化的金融服务。 同时,腾讯云将基于分布式金融云平台、云原生金融服务平台技术架构、数据智能等优势解决方案,助力北京银行搭建安全、稳定、灵活的金融新基建,为北京银行探索开放银行以及敏捷拓展更多金融服务业态提供更好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双方此前已经在北京银行手机银行的全面升级上有过深度合作。 去年,北京银行全新打造的手机银行APP正式上线,其底层开发框架采用了腾讯云移动金融开发平台TMF。在腾讯云TMF的支撑下,北京银行手机银行APP在短时间内新增60多项功能与服务,对200余项存量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构,并优化了2000多个操作界面体验。这是该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手机银行迭代升级。 腾讯云TMF还助力北京银行建设了良好的双模IT管理模式,研发效率提升至少1倍,业务交付能力提升至少1.5倍,同时树立了敏捷迭代、小步快跑的手机银行研发投产机制。 近年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都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不久前,腾讯云也发布了《未来金融白皮书》,首次以白皮书形式系统性阐述金融行业数字化方法论。 白皮书显示,受宏观环境、客户行为变化、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在后疫情时代普遍面临基础设施、组织结构以及业务连接等方面挑战,而新基建和新连接将成为化解发展痛点的关键抓手,能够助力金融机构打造连接产业端和消费端的未来金融新模式。 目前,基于金融新基建和数字新连接的发展战略,腾讯云已经服务了众多的金融行业客户,包括150多家银行、数十家保险和证券公司,以及数量众多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产业金融机构,在服务大型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近日,上海楼市颇不平静。 一边是“银行暂停房贷”消息刷屏;另一边,有银行面向上海地区、购买一手二手及法拍房等个人住宅(商用除外)中所缴纳税费的分期贷款产品被全面叫停。 “没有了。”1月26日,某银行上海地区贷款部门工作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证实,购房税费分期贷款产品已不再受理。 伴随房贷集中度管理规定以及上海调控政策的出台,部分银行出现个人房贷投放节奏放缓现象。 “现在房贷放款确实挺久的,每个银行都应该挺紧张。”1月26日,某银行上海地区一名个人贷款经理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现在用户在该行办理个人首套房贷款,放款排队可能要排到6月。 同日,时代周报从另一家银行上海地区一名个人贷款经理处了解到,做公积金贷正常流程是一个月,如果现在申请,春节后可以审批完成。 就上海地区来看,虽然部分银行放缓放款节奏,但审批仍在正常进行。 房贷市场变化的背后,是经历2020年“燥热”后的上海楼市迎来全面调控。继1月21日“沪十条”出台后,1月25日,上海再出调控新政,法拍房纳入限购。 房贷趋严 “以前1月是不会紧张的,但今年情况不一样,2020年底出台房贷新规,要求压缩涉房贷款。”上述个人贷款经理直言,现在在沪购房贷款基本都要排队,一些小型银行和农商行或许在两个月内可以放款。 2020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下称“房贷新规”),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对占比超标的银行设置2年或4年调整过渡期。 按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上限分为五档:中资大型银行分别是40%和32.5%;中资中型银行分别是27.5%和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分别是22.5%和17.5%;县域农合机构分别是17.5%和12.5%;村镇银行分别是12.5%和7.5%。 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表示,房贷新规对个人住房贷款市场有小幅影响,但不会形成较大冲击。房贷新规主要约束的是房贷占比过高的银行,而非每一家银行房贷的绝对值。 在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的房产中介张鑫(化名)看来,年底的确会出现放款周期变长的情况,也不排除银行会再出新政策。 “每到农历新年前后,房贷的审批流程和以往保持不变,但放款周期会变长。以往的放款周期基本上是产证出来2周左右,现在最少是产证出来一个月。”1月26日,张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张鑫说,银行每年都有放款额度,每个银行的业务员也有指标,上海房地产的火热让不少银行在10月就可以完成指标。指标完成后,银行放款节奏自然减缓,所以之后再申请房贷的购房者就要排队。 虽然大部分银行放款周期变长,但目前并未出现“停贷”的情况。 1月26日,某银行上海分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曾对媒体表示,2021年年初以来,该行上海分行一直合理把握住房贷款投放节奏,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对符合放款条件的用户有序进行贷款投放。目前而言,该行1月房贷资源配置较2020年年末略有增加,并不存在所谓的停贷或者暂停中介收单等情况。 同日,购房者晓丽(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自己1月初申请的房贷,现在已经审批完成。 调控加码 银行收紧房贷政策背后,是上海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加码。 1月21日,上海市住建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共颁布十条政策措施。 《意见》要求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一方面,实施好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加强个人住房贷款审慎管理,指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投放节奏和增速,防止突击放贷。 另一方面,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审贷管理,对购房人首付资金来源、债务收入比加大核查力度。严防信用贷、消费贷、经营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由于2021年也是央行等部门落实房贷集中度政策的一年,所以此类政策恰是借此机会积极落实。后续银行在贷款方面势必更为保守,需要在“三道红线”约束下放贷。部分炒作严重的楼盘,后续贷款方面会面临收紧。 除信贷调控,1月25日,上海法拍房被限购,未来将陆续下架撤拍,当前正在拍卖的,相应竞买人要求也进行了调整。 在公拍网司法拍卖页面可以看到,竞买人应事先确定在上海市具有购房资格,也就是单身限购一套,家庭限购二套。拍卖成交确认后,因买受人在上海市无购房资格的,将依法承担悔拍等法律后果。 “此次上海司法拍卖房的政策,进一步体现了上海购房政策从紧从严的导向。此类政策之所以收紧,在于其过去容易绕过限购政策,成为限购政策的漏洞。所以上海此次政策升级,和1月21日上海既有房地产政策思路是一致的。”严跃进表示。
金融界网1月28日消息 继对年轻用户降额后,记者最新发现,花呗、借呗又上线了自助管理新功能:所有用户今起可更便捷的自主调整额度、设置消费提醒、调整付款顺序、订阅消费周报等。蚂蚁集团回应表示,此举便于用户更自主地管理额度和消费,花呗借呗会持续倡导理性消费。 12月,为了倡导理性消费,花呗下调了部分用户的额度。不少网友反馈自己的额度被降到3000元以下,声音集中在年轻用户。 近年来,国内消费信贷行业发展迅速,社会上对于超前消费的担忧也一直存在,及时进行理性消费引导也很有必要。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年轻人使用新型金融工具整体还是比较理性的,但从平台的角度,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理性消费习惯,依旧有必要。花呗借呗的举措如果能带动其他同类产品跟进,营造整个社会合理消费的氛围,防范年轻人过度消费,对整个行业自律和健康发展将产生示范效应
宇宙行新行长人选定了 1月28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工商银行(行情601398,诊股)副行长、首席风险官廖林拟升任行长,今日上午,工行内部召开视频会议宣布,廖林就任该行党委副书记。经过相关必要程序后,廖林将成为工行的新一任行长、副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廖林出生于1966年2月,毕业于广西农业大学,后获西南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廖林此前曾在建设银行(行情601939,诊股)工作30年,于2019年加入工行。 根据公开履历,廖林自2020年7月起任工行执行董事,2019年11月起任工行副行长,2020年4月起兼任工行首席风险官。 廖林1989年7月加入中国建设银行,2003年11月任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副行长,2011年4月起历任中国建设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行长、湖北省分行行长、北京市分行行长,2017年3月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兼任中国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 工行前任行长谷澍在2020年底调任农业银行(行情601288,诊股),担任农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21年1月5日,工行曾发布公告称,由董事长陈四清先生代为履行行长职责,其代为履职期限自谷澍因工作变动不在本行履行管理职责之日起至本行董事会聘任的新行长正式履职之日止。 廖林正式上任后,工行的行长层面将调整为“一正四副”,工行副行长变为四名,徐守本、张文武、王景武、张伟武,其中,张伟武的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核准。据悉,王景武是2020年3月自央行到任工行,徐守本、张文武和张伟武均是2020年内由工行内部提拔。
金融界网1月28日消息 疫情改变世界格局,新一轮产业变革来了。 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国际政经格局深刻变化,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复工复产政策持续推进,“六稳”“六保”政策落地实施,展现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的鲜明态度,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增长2.3%,成为全球前20大经济体(合占全球GDP的80%以上)中唯一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 中国进出口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表现都超过预期,成为全球抗疫物资生产供应、稳定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全球化继续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在疫情之中,新产业(行情300832,诊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制造业加速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数字文旅等新型服务产业不断兴起,物流服务模式加快转变,正在深刻重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未来将会引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浪潮。 中国银行(行情601988,诊股)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认为,中国经济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中的出色表现,展现中国在应对重大外部冲击时具备独特的体制优势、拥有雄厚的人力与物质资源后盾,国内超大市场发挥的“稳定器”功能正在显现,实体经济展现出强有力的韧性,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复苏注入了动力和信心。 2021年全球经济前景如何?王家强认为,全球经济反弹回暖是必然趋势。一方面,疫情的影响将会逐步缓解。随着疫苗投入使用,世界各国从骤然的封锁向有序的解封、精准防控疫情转变,实体经济的“暂停键”缓慢抬起,在2020年大衰退4%左右的“低基数”之上,世界经济增速可能达到5%左右,这一增速甚至将是过去30年来最高值。而另一方面,数据反弹并不意味着2021年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实体经济活动仍将显著低于潜在水平。 王家强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将面临三大不确定性。 首先是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美国新增病例依然处于高位,欧洲国家出现新的病毒变异,重新实施封锁政策,亚非拉疫情仍在蔓延,而且疫苗效果尚待进一步验证,疫苗在生产、储存、分配等方面存在技术难度,短期内得到大范围普及,二次疫情将延缓经济复苏步伐。 其次,全球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尚未充分显现,并有向金融体系传导的可能,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产生负向反馈,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2021年要特别关注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走势、资本市场资产泡沫爆破的可能性,以及金融脆弱性较高的新兴经济体可能出现的主权债务风险。 最后,地缘政治风险的威胁。疫情加剧大国竞争、贫富差距拉大和全球治理架构的重塑,反全球化力量与民粹主义依然有很大的活动空间,可能对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复苏带来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