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公司讯,财政部印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财政部有关负责表示,改革后,从指标体系看,将改革前的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四类指标,调整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类,每类权重均为25%,兼顾了考核重点和平衡关系。各单项指标权重依据重要性和引导功能确定,可适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实体经济需求、金融发展趋势等进行动态调整。
2021年第一个工作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的通知。 现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建立于2009年,2016年曾进行修订,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行商业银行绩效评价办法局限性逐渐凸显,有必要根据新形势需要进行修改完善。 值得一提的是,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还指出,现阶段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信贷融资占比较高,资本耗用较大,现行办法中偿付能力状况考核三项资本充足率指标,权重过高,降低了资本对信贷的撬动效率,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改革后,从指标体系看,将改革前的盈利能力、经营增长、资产质量、偿付能力四类指标,调整为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发展质量、风险防控、经营效益四类,每类权重均为25%,兼顾了考核重点和平衡关系。 绩效评价结果以评价得分、评价类型和评价级别表示。评价得分用百分制表示。 评价类型分为优、良、中、低、差五种类型,分别对应A、B、C、D、E五个字母。评定类型判定的分数线为80、65、50、40分。评价级别是对每种类型再划分级次,以体现同一评价类型的不同差异,采用在字母后重复标注该字母的方式表示。比如,评价得分达到80分及以上不足85分的为优(A类A),85分及以上不足95分的为优(A类AA)。 具体的分档分数线为: (一)评价得分达到 80 分以上(含 80 分)的评价类型为优(A),在此基础上划分为 3 个级别,分别为:AAA≥95分;95 分>AA≥85 分;85 分>A≥80 分。 (二)评价得分达到 65 分以上(含 65 分)不足 80 分的评价类型为良(B),在此基础上划分为 3 个级别,分别为:80 分>BBB≥75 分;75 分>BB≥70 分;70 分>B≥65 分。 (三)评价得分达到 50 分以上(含 50 分)不足 65 分的评价类型为中(C),在此基础上划分为 2 个级别,分别为:65 分>CC≥60 分;60 分>C≥50 分。 (四)评价得分在 40 分以上(含 40 分)不足 50 分的评价类型为低(D)。 (五)评价得分在 40 分以下的评价类型为差(E)。 《办法》明确表示,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结果是商业银行整体运行综合评价的客观反映,应当作为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和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是确定商业银行负责人薪酬和商业银行工资总额的主要依据。 中央管理的商业银行应当于每年4月15日前,一式两份向财政部报送全套绩效评价数据资料。地方商业银行向本级财政部门报送绩效评价材料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由省级财政部门确定。
日前,监管下发《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对所有银行分五档次,设置总房地产贷款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两个上限,对超过上限的机构设置2年或4年调整过渡期。 分析认为,这体现了监管部门对金融、地产两个市场防风险和稳市场的考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有不少银行占比超标,该新规对大中型银行影响比较明显。不过,超标银行有足够长的过渡期调整信贷投放结构,不会影响规模增长和盈利能力。 《通知》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不得高于央行和银保监会分档设置的上限。对于2020年12月末未达标的银行设置2-4年的过渡期。 具体看,房地产贷款(包括企业与个人)总体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40%、中资中型银行为27.5%、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22.5%、县域农合机构17.5%、村镇银行12.5%;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中资大型银行为32.5%、中资中型银行为20%、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为17.5%、县域农合机构12.5%、村镇银行7.5%。 据中金公司(行情601995,诊股)测算,目前35家上市银行中有超过10家个人住房贷款或房地产贷款占比超出上限。其中,7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出上限,成都银行(行情601838,诊股)超出8.5PPt,兴业银行(行情601166,诊股)超出5.7ppt,招行超出4.7ppt,青岛超出2.4ppt,建行超出1.9ppt,郑州银行(行情002936,诊股)超出0.9ppt。 有10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超出上限,成都银行超出13.3ppt,郑州银行超出10.4ppt,青岛银行(行情002948,诊股)超出9.1ppt,青农商行(行情002958,诊股)超出7.5ppt,兴业银行超出6.2ppt,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超出5.7ppt。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部分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占比已超出上限的要求,例如建行占比达到34.4%、邮储占比达到33.6%,《通知》对个人住房贷款规模将产生影响,个人按揭杠杆端将开启适度收缩。 不过,监管对超标银行实行了差异化处理政策。监管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多数银行符合管理要求,对于超出要求的银行,要求其合理选择业务调整方式、按年度合理分布业务调整规模,确保调整节奏相对平稳、调整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个别调降压力较大的银行,通过延长过渡期等方式差异化处理,确保政策平稳实施。 因此,分析认为,考虑2-4年的过渡期和贷款增长,该新政为银行调整信贷结构留有了充足时间和空间,预计短期信贷投放将平稳过渡。 交通银行(行情601328,诊股)金融研究中心分析师夏丹认为,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该新政强化房地产金融监管,是坚持“房住不炒”的一个环节;对于金融市场而言,是为了防止楼市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有利于金融系统稳健发展。 东吴银行分析师马祥云认为,该新规短期可能对高占比银行的估值有影响,但只是情绪面影响,考虑调整过渡期足够长,预计不影响板块2021年估值回升趋势,仍然看好银行股。 “预计政策不会影响信贷投放节奏,经济复苏趋势明确,信贷需求旺盛,我们预计超标银行会调整增配风险调整后收益率类似于房地产贷款的信贷产品,另外银行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加大存量贷款流转。“中金公司分析师张帅帅表示,考虑政策的中长期影响,基于生态场景经营的数字银行才能显著提高金融供给能力,有效触达和服务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金融需求旺盛的客群。 财信证券分析师周策认为,经营模式稳健,业务布局全面,零售业务具备显著优势的优质银行在不确定的2021年拥有可持续的盈利能力。
2020年投资市场划上句号,商品期货多头走过了幸运的一年。2021年来了,他们是否能像过去一年一样占据更多赢面还不得而知,但一部分投资者已然执着于商品牛市狂想之中。 在某网络社区之中,一位昵称“高先生”的投资者发布了他最新投资计划——“2020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期货多头不改。前几日的调整已经到位,多头行情继续延续。” “2020年过去了,盘点过去一年,能源、化工类品种表现极为优秀,但相对贵金属、有色、铁矿石及部分农产品还有进步空间。”有网友称。 网民“天津股侠”说:“有色问题不大,目前商品期货铜、铝等都是多头趋势,不断上涨,对应的A股股票仍具上涨支撑。” 一位投资者网友在发布的“机构一季度投资机会交流纪要”中看好金融衍生品做多机会,他在交流笔记中写道:“一位衍生品基金经理说,远期股指期货做多的机会值得关注。” 全球商品市场2020年强势收官,全球抗疫、需求复苏及大范围经济刺激举措为商品价格带来提振。在国内疫情防控措施有力、经济强劲修复的背景下,2020年中国商品市场表现可圈可点。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20年全球涨幅排位前十的商品期货品种(剔除新上市及不活跃品种)中,中国商品独占六席,分别是铁矿石(涨幅53.39%),焦炭(涨幅50.08%)、豆一(涨幅49.70%)、玉米(涨幅43.56%)、焦煤(涨幅39.89%)、玉米淀粉(涨幅35.82%)。 国投安信期货投资咨询部高级分析师龚萍表示,2020年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整体呈现“涨多跌少”风格。黑色系是2020年上涨氛围最浓的板块,铁矿石期货创上市以来新高,涨幅最突出。农产品板块中,玉米几乎是2020年上涨轨迹最流畅、最稳定的品种;豆类油脂期货涨幅居前。能源是2020年表现相对较弱的板块,但国内LPG、动力煤期货均走出特立独行的上涨行情。 龚萍称,2020年国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成交量与沉淀资金规模均显著增长。五大商品期货板块的量仓都录得正增长,但黑色系板块量仓只有微弱增长。 展望2021年,业内人士认为,商品市场资金沉淀量的增长预计仍将是市场行情的重要支撑,其中化工板块多头行情值得关注。2020年在原油“熊”冠全球之后,原油反弹修复与市场需求恢复共振,有望带来化工市场显著的多头行情。 中银证券表示,大周期行情将成为2021年市场最具吸引力的板块,尤其看好传统周期中的有色、化工、钢铁、煤炭和石油石化领域。 “各路资金密切关注,不断流入大宗商品市场,2021年大宗商品市场有望延续交投火热的局面,商品期货的金融属性将增强。整体看,2021年大宗商品市场供不应求的概率更大,价格中枢有望继续上移,但行情演绎过程可能是曲折蜿蜒的,而且整个上移过程不一定在2021年就充分兑现,时间上有可能延续到2023年前后。”龚萍表示。
来源:券商中国 在券商发力财富管理的背景下,私募业务已经成为各大券商争夺的焦点。伴随着私募基金的快速增长,券商代销业务也迎来大爆发。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中信证券(行情600030,诊股)今年私募销售的规模近800亿元,创下了券商行业代销私募产品的历史纪录,在部分股票私募产品的销售中甚至超过“零售之王”招商银行(行情600036,诊股)。 值得注意的是,银河证券年内私募的代销规模突破300亿元,亦有多家券商的代销规模创新高。由于券商代销的私募产品托管、交易几乎都放在券商名下,早期布局私募业务的头部券商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的任务。 与此同时,由于券商代销热衷头部私募,数家大券商相关负责人直言合作私募机构不超过行业规模的1%,大量资金开始向头部私募聚拢。 此外,在券商大力发展私募业务背后,仍存在重销售、追星效应、对管理人缺乏深度研究等诸多行业痛点。 券商大力布局私募业务,中信证券代销规模创纪录 2020年是私募基金快速发展的黄金一年。截至11月底,私募基金总规模逼近16万亿大关,一批私募跨越百亿关口,更有私募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大关。在私募爆发式增长背后,这一年,不少瞄准私募业务的券商,也迎来高光时刻。 券商中国记者调查获悉,中信证券今年私募权益类产品销售规模接近800亿元,保有量逾千亿,坐稳券商渠道代销“一哥”的地位;银河证券年内私募产品(含固收、权益产品等)代销规模约为300亿,保有规模约500亿,排名行业前三;光大证券(行情601788,诊股)今年代销私募权益产品规模明显增长。 中信证券近800亿的销售规模无疑将创下了券商行业销售私募产品的历史纪录。不仅如此,据记者了解,今年中信证券在某类私募权益类产品的销售中已经具备和“零售之王”招商银行相抗衡的能力。 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首席金融产品分析师贾戎莉表示,整体来看,目前银行的销售能力还是显著强于券商。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随着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不断降低及净值化的转型,而券商可以提供大量策略丰富的金融产品,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银行资产转向券商,这使得券商渠道与银行渠道的代销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从券商行业来看,目前中信证券的销售能力稳居行业第一,招商证券、银河证券、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证券等头部券商,也都有不俗的代销能力,属于行业的第一梯队。”上海一家大型私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中信证券自2011年开始向财富管理转型,代销私募产品就是其发力的方向,经过数年摸索,在产品筛选、产品策略以及产品销售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打法,是行业争相效仿的对象。 其中,中信证券深圳深业上城营业部是发力私募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这家轻型营业部成立几年时间,私募客户资产规模就超过40亿元,占客户资产总规模比例超过60%,营业部的交易量迅速攀升。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财富管理中心年内交易量接近2万亿,位居深圳490多家营业部之首,该分支机构深度合作了 大部分头部量化策略的管理人,共服务落地 数百 个产品账户,贡献了营业部超 90 %的交易量。 此外,近两年量化私募的井喷,无疑让券商发力私募业务更添信心。截至今年11月底,国内量化投资策略成交额达到194万亿,仅次于2015年。其中,量化百亿私募的数量攀升至10家。 “量化私募一年的换手率大概在100倍-300倍之间,即一家100亿规模的量化私募,一年的交易量可以达到1万亿-3万亿。如此高的换手率,对于券商而言,就是源源不断的手续费。”南方一家百亿私募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了交易手续费外,券商代销私募还有申购费用、代销费用以及最重要部分业绩提成。据记者了解,目前私募的业绩提成为盈利部分的20%,券商一般会分走4%,私募计提16%。一些中小私募,强势券商甚至会分走五成,即拿走10%。 券商代销热衷头部私募,规模仍是核心考量因素 由于券商代销的私募产品,托管、交易几乎都放在券商名下,早期布局私募业务的头部券商显然已经完成了跑马圈地的任务,精选优秀私募代销成为行业大的趋势。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型券商代销几乎都热衷头部私募管理人的产品,数家大券商相关负责人直言合作私募机构不超过行业规模的1%。 “只有代销头部私募的产品,才能迅速提升销售量,做出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从目前行业来看,券商代销和银行代销都在向头部机构集中,每个月的代销名单都是在存量中精选私募。”东方港湾投资副总裁王峰说。 例如,高毅资产明星基金经理冯柳的产品代销发售,几乎一开放就被抢售一空;头部的量化私募产品,券商也几乎都是抢着代销。 据记者了解,招商证券有个精选50的私募名单,主要包括市场上不同策略的头部私募。比如,宏观策略私募中就包括凯丰投资、泊通投资等私募。“如果处在私募精选50的名单中,相当于自动进入白名单。”上述上海大型私募负责人表示。 “私募的管理规模几乎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以股票多头为例,券商全国代销一般要求私募管理规模50亿甚至100亿以上,要求近三年年化收益率15%,最大回撤不超过25%等,对量化私募的要求要低一些,比如规模30亿就可以全国代销。当然还有其他很多细化的要求,但最核心的还是规模,毕竟如果业绩不行,很难长期保持规模,规模是综合实力的体现。”王峰说。 银河证券私募业务负责人周存宇向记者表示,银河证券有一整套筛选标准和评价体系,公司从投研团队实力、风险控制能力、历史业绩等20个指标对私募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分为ABC三类,最终能合作的私募管理人约为100家。 具体来看,银河证券评价为A类的私募产品以及B类打分靠前的产品会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其中A类产品为期限长、投研实力强、业绩好、业绩波动率低的产品,占银河合作私募管理人的比例约为10%到20%;B类产品为50亿规模上下符合要求的产品,在合作的私募管理人中占比较大。此外,C类产品属于观察级别,在有限条件下合作。 中信证券采取则产销分离的构架。在准入过程中,多样化的遴选产品,尽可能的引入更多低相关性的投资策略;同时,中信证券对管理人的历史业绩、回撤、规模、波动率、管理人风控架构、股权结构、策略清晰度等多维度指标均有全面、细致的要求。在销售过程中,中信证券不以给分支机构下销售指标的形式作为单产品的销售组织模式。 目前来看,证券行业代销私募产品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总分联动”,即券商总部统一安排全公司网点销售;另一种是券商营业部自己承揽、在一定范围内销售。目前,总分联动模式更成为大券商的重点选择,这一方面有助于加强产品的质量把关,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产品整体的销售规模。 周存宇进一步表示,私募遵循属地化原则,分支机构也会发现一些比较有潜力、有特色的管理人,这时分支机构会向总部申报,最终要由总部来统一尽调审核把关,尽调合格的产品才会在网点销售。 有头部券商大型营业部负责人也表示,头部机构和头部私募合作,肯定是总部牵头的优势更大。“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公司和私募机构合作的业务更多是总部统一安排。我们的原则是以客户为主导,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就考虑引入什么产品;此外,总部引入的产品从规模到行业地位上都会更强一些。” 头部私募几乎都在走精选私募的路线,只有长期给投资者赚钱,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留存在券商。但不少中小券商,依然是走追求弹性、做热点、做”超市”的路线。 存在重销售、追星效应等诸多行业痛点 券商大力发展私募业务背后,也存在重销售、追星效应、对管理人缺乏深度研究等诸多行业痛点。 中信证券相关负责人认为: 一方面私募业务的发展核心是要以客户利益为中心进行产品选择,在产品准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销售爆款产品,应该是多种策略进行配置销售,便于在震荡市场中帮助客户熨平波动。 另一方面,可能某些机构没有持续坚持产品销售,只在行情火爆时谈财富管理转型,在行情低迷的时候,因为种种压力没有持续坚持销售组织,没有提前做好布局,往往导致在行情大涨的阶段错过机会。同时,某些机构在销售过程中不以客户为中心,仅通过指标考核引导,结果无法持续。 “目前行业存在两大痛点,首先,在战略选择上,券商是以收入为导向,还是以客户为导向;其次,不少券商对私募管理人缺乏深度研究,有些私募看上去收益亮眼,但波动很大、稳定性欠佳,实际持有感受不好。”贾戎莉说。 周存宇也表示: 第一,国内私募整体存续时间偏短,选择难度偏大,相较于成熟市场,国内私募管理人的样本淘汰率比较高,对券商来说选择难度较大,需要很强的专业性。 第二,容易产生追星效应,但从均值回归的角度来看,今年表现好的产品明年不一定能有同样高的收益,因此就面临着均值回归的风险,追涨杀跌心态也是券商需要克服的痛点。银河证券有一套自己的择时体系来监测市场的估值和流动性,以此来监测我们在某一类型产品的表现是不是已经出现泡沫。 第三,有一些中小券商偏重销售,而不是执行资产配置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我们应该考虑客户的年龄、风险偏好等多因素来为其配置产品,而不是有什么产品卖什么产品。
大数据技术是当今社会最重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证券指出,大数据可以说是21世纪以来全人类最重要的概念,引领了2006年云计算浪潮、2009年人工智能革命,以及如今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据悉,由富国基金管理及发行的掘金大数据产业的投资利器——富国中证大数据产业ETF(认购代码:515403)已开启网上现金认购。大数据ETF紧密跟踪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和跟踪误差的最小化,帮助投资者有效把握大数据及云计算板块投资机遇。 大数据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集中在云计算领域。资料显示,云计算是大数据的最佳载体,大数据则是云计算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申万宏源(行情000166,诊股)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云计算产业有较大发展空间,中美对比仍是未来5年云计算乐观原因之一。参考AWS过去5年复合增速40%,预计未来5年中国云计算复合增速相当。 在A股市场中,已经出现了全面覆盖形形色色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指数工具。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精选沪深两市50只大数据产业主题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样本,相关主题涉及大数据存储设备、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运营平台、大数据生产、大数据应用等领域,指数成份股集中于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行业。该指数采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权,对个股设置 10%的权重上限,以反映大数据主题上市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从历史表现来看,自基期2012年12月31日至2020年11月20日,中证大数据指数累计收益率为275.89%,年化收益率为18.85%,表现明显优于市场主要宽基指数。截至2020年11月20日,中证大数据产业指数的市盈率为123.74倍,位于2016年以来92.9百分位;市净率为3.78倍,位于2016年以来43.3百分位,处于历史中枢,相对于前期高点有所下降。从2020年中报及三季报来看,企业净利润正在迅速回升,目前较高的市盈率或将被较快的盈利增速所消化。 资料显示,大数据ETF的发行公司富国基金成立于1999年,是国内首批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富国基金量化投资部始于2009年,是国内最早发展的量化团队之一,深耕指数领域多年,注重指数研究定制,打造了业内第一只抽样复制技术ETF——上证指数ETF。截至11月20日,富国基金旗下共有16只ETF,规模合计118.15亿元,布局的ETF产品覆盖宽基类、行业主题类、商品类等领域。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富国基金旗下被动权益基金资产净值达604.2518亿元,规模排名5/94。并于2020年3月《中国证券报》第十七届中国基金业金牛奖评选中,荣获“量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
2015年以来的A股是极其丰富多变的,先后走出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6月股市大幅下跌、2016年初两次熔断、2017年一九分化、2018年市场单边下跌、2020年初疫情等多个极端行情。 如果一只主动型基金在这样复杂的行情中,都能年年跑赢沪深300指数,这只基金一定不会差。 我用Choice统计了一下,总计有52只基金,背后的基金经理有47位(见下图), 图:连续6年跑赢沪深300指数 数据来源:Chocie,业绩截至20201228 有很多位是大家很熟悉的,比如中欧基金的周蔚文、王培;易方达基金的张坤、萧楠;景顺长城基金的杨锐文、刘彦春、刘苏等等。 基金公司分布上看,3只以上产品在榜的有景顺长城基金、嘉实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兴证全球基金。 规模上看,两极化极其严重。 规模最高的逼近300亿,三季报显示,兴全趋势投资混合、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超过250亿元; 规模最小的仅仅只有2亿,汇丰晋信消费红利股票、农银区间收益混合、工银消费服务混合、嘉实研究阿尔法股票、银华和谐主题混合,不足5亿元。 业绩上看,2015年以来至今,年化收益率从高到低依次是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银华富裕主题混合、嘉实新兴产业股票、易方达中小盘混合、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 若将回撤考虑在内,2015年以来,沪深300指数最大回撤是-46.70%,低于此,并且年化收益在20%以上的筛选出来28只。 图:最大回撤在-46.70%以内、年化收益20%以上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01228 再进一步提高标准,2015年以来,最大回撤-30%以内、年化收益率20%以上,只剩下三只,分别是兴全精选混合、农银区间收益混合、东方红睿丰混合(LOF),其中东方红睿丰混合(LOF)是唯一年化收益率超过25%的。 图:最大回撤在-30%以内、年化收益20%以上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01228 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点,这52只基金现任基金经理≠历任所有基金经理, 比如农银区间收益混合,现任基金经理魏刚是2020年1月31日才开始上任,在此之前的基金经理是陈富权。也就是说,不要纯看业绩,结果把别人的功劳安在现任基金经理身上。 将现任基金经理初任时间补充上,可以发现在2015年6月底前担任基金经理的共有24只,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01228 其中最大回撤在-35%以内,年化回报在20%以上的分别是: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混合、陈一峰的安信价值精选股票、骆帅的南方优选成长混合A、王延飞的东方红产业升级混合。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投资需谨慎。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书,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
12月份公募基金新发市场依然维持年初以来的火热行情,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共有1330只新基金成立,合计首募份额超3万亿份,新基金发行数量及首募份额均创下历史最高。但与此同时,有11家基金公司年内无新基金成立,基金行业分化愈加严重。 年内新基金首募份额超3万亿份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30日,于今年起发行并于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共1330只,合计首募份额3.03万亿份,今年新基金发行数量及首募份额均创下历史最高。此外,目前还有数十只新基金在发,若这数十只新发基金成立后,年内新发基金首募份额合计将更高。 分月份看,今年每个月份首募份额均在1000亿份以上,其中因春节因素,1月份首募份额最低仅1056.93亿份,平均首募份额15.78亿份,均为今年最低的月份。7月份新基金首募份额高达7982.33亿份,当月平均首募份额41.57亿份,均创下历史最高,其中7月份共有8只新基金首募份额在100亿份以上,有3只新基金首募份额在250亿份以上。此外,全年有7个月份首募份额在2000亿份以上,这也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另据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公募基金新基金发行份额合计1.48万亿份,仅为今年的一半不到,而2018年公募基金新基金发行份额合计仅8917.45亿份,仅为今年的四分之一。 分类型看,今年共有935只权益类基金(A/C类份额合并计算)成立,合计首募份额1.90万亿份,占全部新发基金首募份额的62%之多。其中主动权益类新基金合计首募份额就达1.78万亿份之多,占去全部新发基金首募份额超半数之多,权益类基金连续两年业绩大幅上涨直接燃爆了权益类基金发行市场。 11家基金公司年内无新基金成立 与此同时,因行业竞争白热化和渠道争夺日趋激烈,行业“金字塔”顶端的20%的基金公司几乎瓜分了市场80%的新基金发行份额,且爆款基金频现。而过往业绩不够优秀、渠道不具优势的中小基金公司新基金发行依然艰难,鲜见爆款面世,其中处于行业尾部的11家基金公司今年无一只新基金成立。 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泰信基金、益民基金、天治基金、先锋基金、江信基金、国开泰富等11家公司年内无新基金成立,其中国开泰富基金已4年半无新基金成立,江信基金已3年无新基金成立,泰信基金、益民基金已两年半无新基金成立。 除此之外,金鹰基金、东吴基金、长安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华融基金、中科沃土基金、合煦智远基金、华宸未来基金、明亚基金、兴华基金等中小基金公司年内仅1只新基金成立,且大多首募份额极少,与头部大型基金公司动辄百亿的规模差距甚大。 值得一提的,中庚基金年内同样无新基金成立,行业大佬陈光明旗下的睿远基金今年仅一只新基金成立,但两家公司均为“自带流量”的新锐基金公司,规模迅速扩张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与其他挣扎于行业底部的中小基金公司境遇并不相同。 除规模原地踏步外,不少中小基金公司还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 另据中国网财经记者统计,今年5月份后有基金经理离职的80家基金公司中有50余家公司为份额、资产在千亿元以下的中小型基金公司,而富安达基金、朱雀基金、湘财基金、南华基金、格林基金、新沃基金、金信基金、嘉禾基金、北信瑞丰基金此类基金经理数量本就不多的基金公司均有基金经理离职,而大型基金公司人员则相对稳定。 去年以来权益类基金业绩持续上扬,不少次新权益类基金和老牌权益类基金份额开始迎来久违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业绩不突出的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产品被市场抛弃,份额陷入持续缩水的怪圈,而面对份额仅几千万份甚至几百万份的基金,基金经理无奈只能选择离职。 2018年后,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渠道尤其是银行门槛不断增高,渠道在推荐新基金时更加青睐明星基金经理、优秀的过往业绩、清晰的品牌辨识度,还有部分公募基金大佬离职创业成立的新基金也公司也因“流量明星”效应迅速做大了规模和影响力,而这却成为很多中小基金公司翻不过去的一道“高墙”。 公募基金公司需要突破发展瓶颈 构建强大实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唯有突破瓶颈,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加速发展。基金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内外部竞争环境:随着资管新规及配套文件的逐一落地、金融行业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国内资产管理行业迎来重要发展契机的同时亦面对巨大的竞争,银行理财子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资管、券商资管、期货资管以及外资资管机构在逐渐拉平的统一监管体系下同场竞技,国内基金公司在渠道能力、客户基础、IT建设、资本实力、风控系统、品牌知名度、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大投入力度。 公募基金的投研风控能力需要“更上一个台阶”,而与科技深度融合是关键影响因素,资本的投入更是提升科技应用的重要保障。 一是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需要提升信息化水平。随着资产管理规模越来越大,基金公司的管理难度也在加大,前端投资面临交易执行、风险控制、成本效率、公平性等考验,后端运营面临流程复杂、风险点多等难题。基金公司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平台,整合各种职能模块及数据资源。 二是多元化投资需要系统集成支持。面向未来,中国金融市场上各种金融衍生品在内的金融产品将不断丰富;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也将成为趋势;同时,公募基金也很可能逐步开展另类投资,通过配置股权投资、房地产投资等获取超额收益。多元化投资需要对应投研系统的集成化升级。 三是投资管理能力有望通过智能投研进一步提高。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在智能投研和量化策略,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获取更多维度的数据来源、更快的数据处理分析,在有效性越来越强的市场中抓住投资机会。智能投研主要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算法优化等方面帮助投资管理人提升投资能力。一方面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升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效率,另一方面增加另类数据的获取,包括卫星数据、物联网数据、社交平台情绪数据等。算力的提升加快了投资决策模型的迭代,帮助投资管理人抓住更多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