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 发展演变 在以工资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说和市场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古典理论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梁小民,1993,P450,P464)。在这种情形中,无论总需求怎样变化,产出水平都不会发生移动,从而货币表现为中性,此时,货币中性还未做长期与短期的区分。 盯住单目标是可行的情形 与古典学派的工资完全伸缩性假设相反,传统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是刚性的,由此可以导出向右上升的总供给曲线。在此情况下,货币扩张若能刺激有效需求,则货币就表现为非中性了。即货币能够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弗里德曼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来,从而区分了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区分了货币长期中性与短期非中性(曾令华,2000)。由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自左向右上下延伸的,从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非中性的。但是由于预期可调整,因而从长期看来,菲利普斯曲线又是垂直的。这又导致了货币的长期中性。 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区分在卢卡斯(Lucas,1972,1975)模型里得到了发展。它表明在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件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这说明,在短期内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通货膨胀预期可快速调整,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就再一次表明货币政策的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事实上,在这里,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变动才能影响产出,货币对产出不具有长期效应。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发展(参见戴维·罗默,1999,P358-388;奥利维尔·卜布兰查德,2002,P799-820)也表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与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观点是相近的。但是,由于交错定价、菜单成本以及竞争不充分的存在,即使货币政策能够被准确地预期到,货币政策依然是有效的。因为这三个因素的现实存在会导致工资、价格的粘性,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呈倾斜状态。 不稳定或不确定的总供给曲线使得盯住单目标不可行 坚持稳定币值单一目标的学者,往往援引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ealbusinesscyclemodels)为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随机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的主要根源,货币因素未被引入模型(戴维·罗默,1999,P188-210)。从而在这种理论中,货币就成了中性的了,即使在短期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对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了大的影响(格哈德·伊宁,2002,P6)。但是,由于其前提假设过于严格(完全竞争、完全信息、所有市场出清),很难在现实经济世界找到支撑,所以很快受到了近10多年一系列建立于严格微观经济基础研究上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挑战(格哈德·伊宁,P6-8)。 对于总供给,西方学者大都同意存在总供给曲线的说法,但是对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都被认为是极端的情形。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现实的总供给曲线更多地表现为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状况。具体来说,当物品市场上价格上升时,厂商可以为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报酬,从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生产更多的产品。 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经验事实作支持。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也表明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是存在的,总的来说,关于货币政策的作用以及总供给曲线的形状,经济理论上的认识似乎逐渐地趋于一致。 凯恩斯主义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的决定的。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出(或总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仅仅存在于失业较为严重时,例如,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的情况,因此,它仅仅是一种特例。凯恩斯提出这种观点与他的理论产生于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运用了短期分析方法是相关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总供及曲线显示的是一种极端情形,所谓古典总供给曲线则是另外一种极端情形。 可以看出,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 古典总供给曲线基于下面的假定: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毫无磨擦,总能维护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这也就是说,因为全部劳动力都得到了就业,即使价格水平再上升,产量也无法增加,即国民收入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无法再增加了。故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直线。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虽然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所依赖的假设,即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受到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们的指责,但现在大多数西方学者都认为,这条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可以作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于是,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假定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分别为P0和W0,相应地,均衡的实际工资为(W/P)f,按照“古典”经济理论的说法,此时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将Nf代入生产函数,在(a)图中就可得到产出量Yf,这一产量正是前面所说的充分就业产量。由于产量度 Yf对应于价格水平P0从而在(d)图中可以得到点J(Yf,Pf)。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下降到P1,在货币工资可变的假定下,货币工资将不能维持在原来的W0水平上,因为在货币工资为W0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实际工资提高。 总供给曲线 这将导致对劳动的过剩供给,而可变的货币工资因劳动的过剩供给将会下降。因为工人们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竞争。于是,图中,货币工资曲线将从W0下降到W1。为了使得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货币工资的这种下降同价格水平的下降是成比例的。因此,以前存在的实际工资(W/P)f得以维持不变。在这一实际工资的基础上,就业量仍等于Nf,从而Y仍等于Yf,在图中的(d)图,可得到点K(Yf,P1)。类似地,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2,则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就会从W0上升到W2,以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这时就业量仍为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从而相应的产量也就是充分就业下的产量Yf,于是在图中又得到点R(Yf ,P2)。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考察低于P1和高于P2的其他所有价格水平的情况。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都会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确定时为止。因此,对任何价格水平,产量都是充分就业的产量。将图的各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Y f上的垂线LAS,这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以上两种特殊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在于所根据的假设不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当存在失业时,工资变动不大或根本不能变(即工资具有刚性),从而失业会持续一段时期。古典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可以适应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从而通过工资的调节可以使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多见,所以,正常的总供给曲线介于这两种特例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相关指标 斜率 总供给曲线 当总需求变动,即总需求曲线移动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同,所引起的价格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情况也就不同。因此,在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问题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小是很重要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即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小(即总供给曲线较为平坦),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价格等等。 移动 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相比,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 相关词条 成本决策 程序化决策 非程序化决策 消费政策 弱平衡理论 危机决策 决策管理 弱平衡理论 企业渠道决策 消费管制 定性预测法 冲突分析 群体决策 贝叶斯法则 企业创新决策 价格政策 亚当·斯密 定量预测 区位决策 外交决策学 决策支持系统 产业政策 威廉·奥奇 价格政策 江恩理论 威廉·纽曼 琼·伍德沃德 框架效应 松下幸之助 汇率政策 参考资料 1、《工会财务会计百科全书》
优缺点 优点:相比传统的房地产评估手段而言,AVMs具有快速、降低成本、前后一致和客观的优点。这不是说尽职的、技术高超的鉴定者缺乏一致性和客观性。但是一个AVM能够显著地节省估价的时间并减少与传统评估过程有关的成本。缺点:主要有三个:首先,它们要依赖所使用数据的精确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其次,AVMs不能用来决定物业的物理状态和相关的市场表现。第三,AVMs永远不能把一个经验丰富的评估师的知识与判断具体化。所以,AVMs适用于一个有相对充足当前数据,物业所处地区相对同质且物业的情况和市场表现相对典型的环境。当数据不足够、地域环境复杂且物业与平均状况和市场表现有显著差距时,AVMs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因此,最关键的是AVMs的使用者能设计一个合适的使用和执行策略,以便判断贷款的整体信贷风险,并能反映出所使用AVMs的特殊优缺点,特别是物业数据能够支持这些产品。 类型 物业数据管理自动估值模型(AVMs)有三种主要类型:指数模型、偏好模型和混合模型。简介如下: 指数模型,也叫价格指数模型,只需提供销售数据,不需要物业特征。需要采用“重复销售”的回归分析,并需要一个先前的“价格点”来启动运行。这些模型可靠性令人怀疑,因为它们对物业设定了众多的假设条件,却没有提供依据。例如,假设物业的特征自上次销售后保持不变。 偏好模型决定于物业特征。它们针对具体物业(取决于物业位置);需要物业的特征数据以及比较数据;提供了假设的依据;以规则为基础;并提供了统计评估。像指数模型一样,它们也需要有一个先前的价格点来启动运行。这些模型的局限性在于,依赖于一个严格限定的地理区域内的最近销售的数据,而在某些国家只有部分有限的数据。它们也有指数模型同样的弱点——包括假设物业特征保持不变。 混合模型把指数模型和偏好模型的特征结合起来,涵盖了销售数据、物业特征分析、可比销售、以及估税模型。许多卖者,包括房利美都向使用多种手段的AVMs模型转换。 以上是AVMs的简要介绍,有一种说法认为:使用AVMs的主要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解决方法,并使其服务于所有的贷款发放人的业务和竞争需要,并有利于客户。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困难,减低费用,并帮助所有人拥有自己的房屋和租住可负担房屋的机会。 实用监管 风险评估银行使用(Bank usage)OCC监管下的银行普遍使用AVMs至少五年了。大部分国家银行将这些模型作为发放住房信贷时的初步(“第一眼”)评估工具。银行倾向于使用AVMs是因为它们比传统的评估手段更迅速和便宜,并能支持自动发放功能。OCC的关注点(OCC concerns)在估价单个物业时不准确(Theyare imprecise)。与评估指引不符。AVMs是在相互鉴定/估值指引(12CFR34中没有明确的表述)后引入的模型,且模型不能针对物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对OCC监管大型银行的相关业务的审定工作需要改进。此点在OCC2000-16公告中有详细描述。贷款人对AVMs只有基本的了解。模型分析的资源有限、缺乏准确的方法,对“置信评分”(ConFIDENCE SCORES)概念的理解混乱。AVM数据被用于确定信贷敞口。多数银行的放款矩阵使用信用评分和抵押率(LTV)决定最大的信贷敞口。于是许多银行就积极地采用最大的抵押率。AVMs是在房地产价值快速攀升的阶段开始采用的。银行依靠市场升值来抵补模型的不精确性;AVMs从未在稳定或下跌的市场中被检测过。AVMs造成信贷风险增加。不够精确的工具以及对借款人还款能力有限的分析,等于是增加了信贷风险,从而带来更高的违约损失(LGD)。使用AVMs的银行采取的行动针对OCC对AVMs的担心,大银行采取了以下行动:修改信贷政策来“解决(frame up)”这些监管问题。几家大银行进行押品价值审核,然后讨论OCC的担心并对解决确认中存在的缺陷找出办法。加强检察员对使用AVMs问题的意识和培训。与风险分析部门(RAD)通力合作以便加深对使用AVMs有关风险的了解。RAD参与了主要的检查。保证将来会有个住房顾问来强调对AVM评估的需求,以符合相互鉴定指引和OCC的2000-16号公告。 社会效应 对AVMs的学习过程是事先从监管刊物中得知的,监管部门正在关注、研究并准备针对该模型的弱点提出指引政策。然后再去找AVMs是什么、谁在用、怎么用以及其优缺点;之后了解到该模型已被广泛使用了五年,使用者评价是积极的,AVMs已经被视为是一种先进、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型。银行业人士在接受一个新的管理模式、开发一个新产品、制定一个新政策时,首先要从监管的角度搞清楚,认识监管规定和监管的看法。因为符合和遵循监管要求,是当今商业银行经营需要满足的最基本要素。监管要求所包括的已经不仅是像《商业银行法》这样的法律、规章和标准,也不应该只有法律和政府规章,还应包括立法者和监督人颁布的主要法规、法条和指引、市场公约、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为守则以及适用于银行内部员工的内部行为守则。 [1]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社会的均衡的总支出水平。 总需求函数的含义总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Y=AD(P)。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首先价格总水平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在既定的收入条件下,价格总水平提高使得个人持有的财富可以购买到的消费品数量下降,从而消费减少。反之,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人们所持有财富的实际价值升高,人们会变得较为富有,从而增加消费。总之,价格总水平与经济中的消费支出成反方向变动系。其次考察价格总水平对投资支出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提高,利息率上升。而利息率上升会使得投资减少,即价格水平提高使得投资支出减少。相反,当价格总水平下降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从而利息率下降,引起厂商的投资增加,即价格总水平下降使得经济中的投资支出增加。因此,价格总水平与投资支出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理论背景 总需求模型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产出水平的组合,是新古典综合派对凯恩斯理论与新古典理论和货币理论又一新的综合,同时在一定意义上还体现了凯恩斯学派与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的大融合。 凯恩斯在对总需求分析时,有三点重要的假定:1.总供给不变。假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总供给曲线处于水平线的区域,总需求的增加可以引起均衡国民收入上升,即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2.潜在的国民收入,即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不变。3.价格水平既定。 凯恩斯所认为的总需求是一种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变动,这就是现在总需求模型的雏形。但它仅仅是从产品市场来考虑了总需求。而在传统的简单的货币数量论模型中,则从货币市场的角度考察了总需求,并建立了描述货币供求相等的均衡方程。现代货币数量论据此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名义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动。 在这些总需求模型中,有一个强有力的假定就是一般物价水平不变。这在凯恩斯提出问题的30年代或许是合理的,然而自从60年代后期以来,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已经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若再继续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就有脱离现实之嫌了。于是,随后的新古典综合派将上述两派的理论加以综合,提出理论模型中把物价变动考虑在内,建立了新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把总需求曲线的特性归纳如下: (1)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某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上所需要的GDP水平。 (2)决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两个经济原理是收支平衡和货币供求相等。 (3)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水平的上升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降低,因而实际利率会上升,从而使投资、GDP和净出口减少。 (4)总需求取决于真实货币供给。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曲线上移的程度恰好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也就是说,名义货币的增加不会改变GDP,只能改变价格水平。 (5)一般说来,扩张性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减税和增加货币供给-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消费者与投资者的信心也影响总需求曲线(信心增强时,AD曲线向右移动;当信心削弱时,AD曲线向左移动)。 模型的推导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代表了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点的集合,即IS—LM模型的均衡点。我们可以由IS—LM模型推出总需求曲线: IS模型: Y=C(Y-T)+I(Y,i)+G LM模型: M=¥YL(i) Y代表GDP,C为系数,T指税收,I为投资,i为利率,G代表政府支出,M为名义货币供应量, Y指名义GDP.其中,在IS模型中Y和T,i均成负相关关系,Y和G成正相关关系;而在LM模型中,Y和M成正相关,和P成负相关。注:上述两个模型是对现实的高度简化,建立在Macroeconomics (second edition) Olivier Blanchard,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中的模型的基础上。当上述两方程均成立时,得到总产出Y,即GDP的一个隐函数Y=Y(M/P,G,T)其中M/P代表真实货币供应量;G代表政府购买支出;T代表税收。 用IS—LM模型推导AD曲线可以如图表示: 在LM曲线的推导中,M/P指的是真实的货币供应量。所以,准确的讲,要体现出真实货币供应量与名义货币供应量,P应该是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对于给定的名义货币量M,高价格意味着低的真实货币供应M/P。显然,价格高意味着供应的人民币价值低了。结果是,高价格水平意味着低水平的总需求。因此,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我们假定,总需求曲线的代数表达形式是 Y=ß1+ ß2A+ ß3M/P A表示财政政策状态,M/P表示真实货币供应。(来自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 第七版) 在财政政策中,起着主要作用的是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所以,我们将多恩布什归纳的表达式转化为 Y= ß1+ ß2G+ ß3T+ ß4M/P 用G和T将A细化了。 模型的经济意义 在最终模型中,影响GDP的因素由三个(真实货币供给、税收、政府购买支出)减至一个(税收),但并不意味着其它两个因素(真实货币供给、政府购买支出)不影响GDP,而是因为在模型中上述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线性相关关系,所以用税收代表了这三个因素对GDP的影响。同时,模型为对数形式,其系数的经济含义为衡量税收对GDP的影响时,其变化量均为相对数的形式。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税收政策与GDP为正相关关系,而普遍认为税收政策与GDP之间应是负相关关系。对此我们认为模型的结果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税收与产出之所以存在负相关关系在于认为税收会抑制劳动者积极性,但就我国发展历程来说,体制改革对劳动者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才是主要的方面,而税收对其影响并不明显,因此税收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产出会减少。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短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1.当政府增加购买支出时,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当减少政府购买支出时,会减缓经济的发展速度。事实证明,我国在近几年来内需不足,但经济任保持高速增长,这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基础建设是分不开的。 2.当政府增加真实货币供给时,短期内GDP会受其影响而增加。而当减少时,则会减缓GDP发展速度。我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真实货币量的稳定增长对GDP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当政府增加征税时,GDP也会随之增加。表面上看似乎很荒谬,但这是与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符合的。中国的税收制度正处于完善阶段,而税收制度的完善对我国收入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相关词条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收益 追赶效应 需求曲线 需求定理 供给定理 边际收益 参考资料[1] 需求教学 http://student.zjzk.cn/course_ware/web-xfjj/chp11-15/p14s1.htm
相互需求方程式又称为国际需求方程式(Equation of International demand) 什么是相互需求方程式 相互需求方程式是指在国际分工的条件下,两个国家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并相互交换,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例。 穆勒认为,当这一相互需求方程式成立时,国际市场中商品的相对价格便由此决定。 相互需求方程式基本内容 相互需求方程式 提出的目的 A、 在贸易条件的确定上,比较利益学说给出的是一个价格区域而不是交换比率。 B、相互需求方程式从需求着手,弥补了比较利益学说在价格确定上的不足。 国际贸易利益分配图示 射线斜率表示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即贸易条件。 不考虑需求因素,这一贸易条件无法确定 交换比率越靠近哪一个国家的交换比率,则该国获得的贸易利益就越少 实际交换比率将处于由两国国内交换比率界定的两国交换区内,超出该区域必然有一个国家会退出交易。 基本内容 1、均衡状态的贸易条件,由两国处于贸易对象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 2、理论均衡价格为双方正好能够吸收掉对方的出口比率 3、需求强度更大的商品,更接近该商品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且进口国获得利益少 相互需求方程式的确定 Mill用国际需求方程式说明国际交换比例的确定及其变动。Mill认为,一方的供给构成了对对方商品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商品的价格是商品和货币的比例,是卖方需求货币,买方需求商品的相互需求决定的,因此价格中的商品和货币的比例也就等于整个商品供给和商品货币需求的比例。由于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也使商品的价格常会自行调整,也使供求达到均衡。他假设两个国家生产和交换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例,必须等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的比,这样才能使两国贸易达到均衡。Mill用物物交换说明相互需求变动决定贸易条件变动,把商品与货币的关系变成商品对商品的关系,得出国际需求方程式。 假定中、日的茶壶和茶杯交换比例为1:3,两国的彼此需求相等,都为这一比例的100倍,即日本对中国的茶壶的需求量为100×1=100,中国对日本的茶杯需求量为100×3=300,这时,国际需求方程式为: 100×1:100×3=1:3 如果两国的相互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则国际交换比例将进行调整,形成新的需求方程式。假定中国对日本的茶杯需求量由原来3个的100倍下降为80倍,而日本对茶壶的需求量仍为100倍,这时,日本为了得到中国的茶壶,必须降低茶杯的交换价值。假定交换比例为1:4,这一交换比例的变化,一方面将刺激中国对茶杯的需求,使其对茶杯的需求量由80×3上升为80×4,另一方面将抑制日本对茶壶的需求,其市场需求量可能为80×1,于是,新的需求方程式为:(80×1):(80×4)=1:4 相反,如果日本对中国的茶壶需求强度变小,中国对茶杯的需求强度不变,则交换比例可能在1:3以下。 Mill的相互需求理论对比较成本理论作了两点补充:一是补充了国际贸易为双方带来利益的范围,二是补充了贸易利益如何进行分配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有其局限性。这个原理只适用于经济规模相当,相互需求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两个国家。如果两个国家经济规模相差悬殊,小国的需求相对于大国来说微不足道,那么,大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也就是两国间的贸易条件。例如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以前,委内瑞拉和美国在汽车和石油方面的贸易关系就是这样。委内瑞拉是小国,在美国市场上占的份额很小,他从美国进口汽车,对汽车的需求并不能因此而增加多少,他向美国出口石油,对美国石油市场影响也不大。因此,委内瑞拉和美国进行贸易,只能按照美国的价格购买汽车、出售石油,两国之间的贸易条件,实际上是美国国内汽车与石油的交换比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国与小国之间开展贸易,一般来说,小国分享到的利益要相对多一些。 Ricardo的相对优势理论只是证明了国家分工和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好处,但带来的好处有多少,贸易双方各占了多少,这些问题Ricardo并没有解决。Mill第一次用商品的国内交换比例,解释了贸易双方获得利益的范围,用相互需求原理,解释了贸易条件 的决定,并利用贸易条件,说明了贸易利益在贸易双方的分配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对Ricardo理论的重大发展。 目录 1相关条目 相关条目 相互需求原理 相互需求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