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什么是财产损失鉴证及其含义 2 财产损失鉴证的目标 3 财产损失鉴证的范围 4 财产损失鉴证业务的准备工作要求 5 财产损失鉴证的鉴证对象 6 财产损失鉴证的评价标准 7 财产损失鉴证的要求 什么是财产损失鉴证及其含义 财产损失鉴证是指,税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的信息实施必要的审核程序,并出具鉴证报告,以增强税务机关对该项信息信任程度的一种业务。” 对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的定义的理解,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属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内容,是一项特殊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鉴证业务; (二)应以税务师事务所的名义接受委托; (三)应实施必要的程序,运用税收应用技术进行鉴别和判断,出具鉴证报告并发表鉴证意见; (四)目的是:为证实财产损失事项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提供证明,以增强税务机关对该项信息信任程度。 财产损失鉴证的目标 根据《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财产损失鉴证”定义,财产损失鉴证的目标,应是证明财产损失事项具有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 一、真实性 《财产损失准则》的真实性,是强调法律的真实性。在纳税鉴证活动中,鉴证人按照鉴证程序,依据法定的鉴证评价标准,对取得的有关证据资料,进行鉴别和判断后,没有发现纳税人申报不实的证据,就应确认所鉴证的财产损失申报事项具有法律真实性。 对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事项,真实性是指除税法规定的加计扣除项目外,除非确属已经真实发生,否则申报扣除就可能被认定为偷税行为;任何不是实际发生费用,也就没有继续判断其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必要。 二、合法性 合法性是指确认财产损失税前扣除项目,必须符合税法规定的条件与程序。不管税前扣除项目是否实际发生或合理与否,如果是非法支出,不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即使按财务会计法规或制度规定可以作为财产损失的,也不能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 三、合理性 注册税务师鉴证业务准则强调的是形式的合理性,符合征收纳税的程序和税务会计惯例。 合理性原则是对涉税事项计算和分配方法所提出的要求,主要是指形式合理性。 根据形式合理性的要求,对以会计资料为信息来源的申报事项,能够按鉴证程序取得支持申报结果的会计核算证据,并且没有发现相反的会计核算证据;对于根据纳税调整后的数据填报事项,能够按鉴证程序取得支持申报结果的纳税调整证据,并且没有发现相反的纳税调整证据。 财产损失鉴证的范围 根据《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财产损失鉴证”定义,财产损失鉴证范围,有两层含义,一是证据的范围,包括法定证据、会计核算证据和纳税调整证据;二是企业的范围,包括委托方企业和受托方企业。 一、证据的范围 财产损失鉴证证据范围,也可以称为鉴证对象信息范围。涉税鉴证的证据范围,包括法定证据、纳税调整证据和会计核算证据三部分内容。鉴证的重点是法定证据和纳税调整证据,而不是会计核算证据。 二、主体的范围 财产损失鉴证主体的范围,包括委托方企业和受托方企业。 (一)委托方企业 1.内资企业。 《财产损失准则》一般适用于内资企业的财产损失鉴证业务,如果外资企业或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委托,对有关的财产损失进行鉴证,也可参照本《财产损失准则》执行。 2.查账征收企业。 注册税务师对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进行财产损失事项鉴证时,执行《财产损失准则》。 (二)受托方企业 从事财产损失鉴证的受托方企业,应是有涉税鉴证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于不具备注册税务师行业执业资质、未纳入注册税务师行业监管的单位和其他中介机构一律不得承办财产损失鉴证业务。 财产损失鉴证业务的准备工作要求 一、《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了解业务环境” 在《财产损失准则》“总则”(三)中,对承接鉴证业务,应了解的业务环境作了规定。具体是:“在接受委托前,税务师事务所应当初步了解业务环境。业务环境包括:业务约定事项、鉴证对象特征、使用的标准,预期使用者的需求、责任方及其环境的相关特征,以及可能对鉴证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交易、条件和惯例等其他事项。” 二、了解业务环境的鉴证实务 对接受委托前了解业务环境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一)鉴证业务约定书,应将鉴证年度、鉴证事项、评价标准、证据要求等内容作为特殊事项,作出专项约定; (二)对承接鉴证业务,应了解鉴证对象的特征,如:时限、核准或备案程序、形成的原因等内容; (三)对执行鉴证业务,应充分了解财产损失情况鉴证对象信息,如:申报资料、会计资料和有关损失证据等内容; (四)对实施鉴证业务、发表鉴证结论,应以现行有效的有关税收法规,为审核鉴证的主要评价标准; (五)对出具鉴证报告,应以依法进行纳税申报为主要目的,被鉴证单位和主管税务机关是报告的预期使用者。 三、《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承接条件” 在《财产损失准则》“总则”(四)中,对承接鉴证业务的条件作出规定。具体是:“承接财产损失鉴证业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属于企业财产损失鉴证项目; (二)税务师事务所符合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三)税务师事务所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并出具书面鉴证报告; (四)与委托人协商签订涉税鉴证业务约定书。” 四、承接条件鉴证实务 (一)属于企业财产损失鉴证项目。 “属于企业财产损失鉴证项目”有两层含义,一是属于法定的财产损失事项,二是纳税人在法定期限内允许扣除的财产损失事项。 所谓法定的财产损失事项,是指“13号令”规定的一般企业的财产损失,“4号令”规定的金融企业呆帐损失和国税发200139号文件规定停止实物分房后的住房损失。 法定期限内允许扣除的财产损失事项,是指纳税人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确认、计量和申请报批的财产损失。主要要求有以下四个内容: 一是财产主体要求,允许扣除的是“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不属于本企业的财产损失不得税前扣除; 二是时限要求,必须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 三是处罚要求,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企业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 四是审批程序要求,经有关税务机关审批,并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申报。 (二)税务师事务所能够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以支持其结论。 对鉴证对象、鉴证过程和鉴证结论的要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不执行鉴证不发表意见。注册税务师未经鉴证有关企业财产损失鉴证证据,不得对客户的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事项发表意见;二是鉴证过程必须搜集和取得证据。注册税务师应当按照鉴证准则的要求,认真搜集和取得充分、适当的证据,以保证工作质量,降低职业风险;三是鉴证结论必须依据证据。注册税务师对有关业务形成结论时,应当以充分、适当的证据为依据,不得以其职业身份对未鉴证事项发表意见。 (三)鉴证结论以书面报告形式表述,且表述形式与鉴证要求相适应。 税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在实施必要的审核程序后出具含有鉴证结论或鉴证意见的书面报告。并且根据鉴证情况,以无保留意见、持有保留意见、无法表明意见或持否定意见等发表鉴证结论。 (四)计划承揽的鉴证业务具有合理的目的。 如果鉴证的范围、取证条件等方面受到限制,仍执意恶性承揽,这表明受托方的目的不合理。如果委托方是为了利用鉴证报告应付税务机关的鉴证要求,或者收买鉴证执业人员出具不适当的报告,这表明委托人的目的不合理。 (五)与委托人协商签订涉税鉴证业务约定书。 签定业务约定书是鉴证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财产损失准则》的规定,税务师事务所承揽财产损失鉴证业务应与委托方签定鉴证业务约定书。据以确定鉴证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鉴证范围及双方责任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 鉴证业务约定书需要约定的事项都应经双方协商,但有些事项是已在有关规定中确定的,属于格式性条款,则无商量的余地。对于格式性条款以外的任意性条款,应与委托人商议并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包括鉴证范围、双方权利义务、服务费用、出具鉴证报告的时间等内容。 鉴证业务约定书具有经济合同的性质,一经双方签订,即成为税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之间在法律上生效的契约,具有法定约束力。 对已承揽的鉴证业务,如果没有合理理由,不应将鉴证业务变成非鉴证业务。 (六)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这是注册税务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守的几个重要职业道德规范。实际操作当中,注册税务师还应注意遵守客观原则、公正原则、不承办不能胜任的业务、对客户责任、对同行责任和职业形象责任等职业道德规范。下面将《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1.独立性。独立原则的要求有两层含义,即实质上的独立与形式上的独立。所谓实质上的独立,又称精神上的独立,是指注册税务师在鉴证过程中应当不受任何个人或外界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保持独立的精神态度和意志。只有保持实质上的独立,才能够以客观、公正的心态发表意见。所谓形式上的独立,又称面貌上的独立,是针对第三者而言的,即注册税务师必须在第三者面前呈现一种独立于客户的身份,同客户之间不应存在直接或一些重大的间接财务利益关系。形式上做到独立是保证实质独立的前提。 2.专业胜任能力。注册税务师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执业税务师应当具备胜任专业职责的能力,包括专门知识、职业经验、专业训练和业务能力等四个方面。业务能力是指注册税务师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分析、判断是注册税务师应有的一种重要技能,它贯穿于鉴证过程的始终。分析、判断能力的强弱是注册税务师素质的综合反映。注册税务师必须就鉴证结果出具报告,因此必须具有充分表达意见的说明能力。 3.技术规范。注册税务师执行鉴证业务过程中,应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有责任、有义务遵守各项准则、规范等职业规范,并合理运用会计准则、税务会计及国家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4.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某一执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执业行为标准。注册税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鉴证人员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的总称。 职业品德是指注册税务师所应具备的职业品格和道德行为,它是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部分,其基本要求是独立、客观和公正。 职业纪律是指约束注册税务师执业行为的法纪和戒律,尤指注册税务师应当遵循的执业准则及国家其他相关法规。 专业胜任能力是指注册税务师应当具备胜任其专业职责的能力。 职业责任是指职业税务师对客户、同行及社会公众所应履行的责任。 5.职业谨慎。职业谨慎要求注册税务师履行专业职责时除具备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之外,还应当有一丝不苟的责任感并保持应有的慎重态度。职业谨慎可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理解。前者是指注册税务师执行鉴证业务时不得怠工,不得有过失和欺诈行为;后者是注册税务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去理解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内容,完成鉴证任务。 职业谨慎要求注册税务师注意评价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胜任所承担的责任。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则应考虑向专家咨询或拒绝接受该项业务。 财产损失鉴证的鉴证对象 一、《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鉴证对象” 在《财产损失准则》“总则”(五)中规定了财产损失鉴证的鉴证对象。具体是:“财产损失鉴证的鉴证对象是,与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相关的会计资料、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等可以收集、识别和评价的证据及信息。具体包括:企业相关会计资料、有关文件及证明材料等。” 二、鉴证对象 鉴证对象或称鉴证对象的内容,是指财产损失的状况。财产损失有关的鉴证对象如:各类财产损失状况、税前扣除年度选择状况等内容。 (一)内资企业一般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 内资企业一般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是指 “13号令”规定的内资企业财产损失事项。 (二)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的鉴证对象。 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的鉴证对象,是指 “4号令”规定的金融企业呆帐损失事项。 (三)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 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是指《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涉及的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通知》(以下称“国税发200139号”)规定的停止实物分房后的住房损失。 三、鉴证对象信息 鉴证对象信息或称鉴证对象的形式,是指财产损失相关的会计资料、内部证据和外部证据等可以收集、识别和评价的证据及信息。如:企业相关会计资料、纳税申报资料、有关财产损失的文件及证明材料等。根据鉴证对象分类,介绍如下: (一)一般企业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 一般企业财产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就是“13号令”中,规定的财产损失认定的证据,还包括各类财产损失按规定应提供的证据。 (二)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 金融企业呆帐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就是“4号令”中,规定的金融企业申报税前扣除呆账损失时,须向税务机关报送的相关文件、资料。 (三)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 关于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对象信息,由于国家税务总局没有对出售住房损失的鉴证证据做出统一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应以各省市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证据材料为鉴证对象信息。 财产损失鉴证的评价标准 一、《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评价标准” 在《财产损失准则》“总则”(六)中规定了财产损失鉴证的评价标准。具体是:“税务师事务所运用职业判断对鉴证对象作出合理一致的评价或计量时,应当符合适当的标准。适当的评价标准应当具备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和可理解性等特征。 二、财产损失鉴证的正式标准和非正式标准。 财产损失鉴证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财产损失鉴证对象的法定确认条件和计量方法。 按照法律效力级别来说,鉴证标准可以分为正式标准和非正式标准。正式标准是指国家法定标准和行业自律标准;非正式标准是指企业单位内部制定的标准。 财产损失鉴证的评价标准,以正式标准为主,以非正式标准为辅助标准。 三、财产损失鉴证的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财产损失鉴证的定性标准也称为正式标准,是指有关财产损失的三个税收文件。财产损失鉴证的定量标准主要是基本标准,以历史标准和外部标准为辅助标准。 四、法定鉴证标准与其他鉴证标准的选择次序 注册税务师在运用适当的评价标准时,应坚持税收法定性原则,税法已做规定的事项,应以税法规定为评价标准,避免滥用会计规范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原则。相关性的特征不仅指与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还应包括鉴证事项经济性质上的因果关系。 在评价证据有效性时,应对鉴证事项有关证据的合法性保持警觉,鉴证的主要依据是税收法规。在处理方法上,主要运用税务会计。 财产损失鉴证的要求 一、《财产损失准则》规定的要求 在《财产损失准则》“总则”(七)中对从事财产损失鉴证提出了要求。具体是:“税务师事务所从事财产损失鉴证业务,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有计划地实施必要的审核程序,获取与鉴证对象相关的充分、适当的证据,并及时对制定的计划、实施的程序、获取的相关证据以及得出的结论作出记录。在确定证据收集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应当体现重要性原则,评估鉴证业务风险以及可获取证据的数量和质量,对委托事项提供合理保证。” 二、应保持的职业怀疑态度 《财产损失准则》对职业怀疑态度的定义没有做规定,但要求注册税务师在计划和执行鉴证业务时,应当保持职业怀疑态度,以识别可能导致鉴证对象信息发生违反税法或错误申报的情况。 职业怀疑态度是指经济鉴证主体在鉴证审计过程中对客户及其所提供信息均保持必要质疑的思想状态。 三、鉴证证据 鉴证证据,是指鉴证人员对鉴证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表明意见,并做出鉴证结论的依据。在鉴证的实施的实质性测试中,鉴证人员需要运用鉴证分析方法获取财产损失鉴证事项及有关数据是否合理的证据;运用抽样法和查询法、观察法、核对法、验算法等技术方法,直接审核财产损失项目金额,获取财产损失项目金额是否正确、真实和完整的证据等。 财产损失的证据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法定证据,是指根据有关财产损失的文件,必须取得的证据资料;二是会计核算证据,根据会计核算的有关折旧、摊销和资产会计科目提供的信息资料;三是纳税调整证据,根据税法规定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有关资产计价事项。 四、重要性原则 财产损失鉴证重要性,是指被鉴证单位向税务机关提供的财产损失证据、资料,对确认和计量财产损失影响的严重程度。它在正常纳税环境下,可能会影响财产损失计量结果的确认,造成违法税前扣除财产损失。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事项相关; (二)影响确认和计量财产损失的严重程度; (三)财产损失鉴证重要性的判断受法定条件影响,而不受企业环境影响; (四)所得税汇算鉴证应考虑可能出现的误差。对于以下原因造成的鉴证结论差异,不属于错误的鉴证结论: 1.对同一个被鉴证单位的同一个鉴证对象,经两次及两次以上的鉴证,不同鉴证人员发表的不同鉴证结论,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因为不同鉴证人员有违反税法或未按规定执行鉴证程序的行为,所造成的鉴证结论差异; 2.对同一个被鉴证单位的同一个鉴证对象,经两次及两次以上的鉴证,不同鉴证人员发表的不同鉴证结论,是由于鉴证的证据发生了变化,所造成的鉴证结论差异; 3. 对同一个被鉴证单位的同一个鉴证对象,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时,税务检查的结论与鉴证结论不一致时,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是因为鉴证人员有违反税法或未按规定执行鉴证程序的行为,所造成的鉴证结论差异。 五、法定性原则 税法强调法定性原则,对任何事项的确认都必须依法行事,有据可依,不能估计。税务处理以法律为准绳,企业的税款计算正确与否、缴纳期限正确与否、纳税活动正确与否,均应以税法为判断标准。 六、证据的取得与分析评价 (一)鉴证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注册税务师执行财产损失鉴证业务时,对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进行评价,首先是考虑是否符合税法规定。这有两层含义,一是税法规定要求提交的证据是否齐全,这是充分性的要求;二是是否按符合该类财产损失鉴证事项的鉴证需要和是否按税法规定的渠道获取证据,这是适当性的要求。 (二)鉴证证据的来源。 根据财产损失的有关文件规定,获取一般财产损失鉴证证据的渠道有三个: 1.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具有行政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 2.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 3.被鉴证单位。 (三)证据的可靠性。 证据的可靠性受其来源和性质的影响,并取决于获取证据的具体环境。 注册税务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考虑证据的可靠性: 1.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证据比从其他来源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2.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证据比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证据更可靠; 3.直接获取的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得出的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记录形式(无论是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存在的证据比口头形式的证据更可靠; 5.从原件获取的证据比从传真或复印件获取的证据更可靠。 (四)实施阶段的鉴证程序。 审核鉴证实施阶段或称为审核鉴证外勤阶段,是鉴证人员根据鉴证计划对各项鉴证项目进行详细审查,收集鉴证证据并进行评价,借以形成鉴证结论,实现鉴证目标的过程。鉴证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是鉴证测试,包括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两大类,鉴证人员要通过鉴证测试,取得鉴证证据,形成工作底稿。 1.鉴证业务的程序。 对于财产损失鉴证业务,主要是对证据有效性、合法性的鉴证,因此可以省略内部控制地调查和初步评价。 对于财产损失鉴证业务,鉴证人员对被鉴证单位的内部控制应持职业怀疑态度,一般情况下都应省略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测试。 注册税务师对非货币资产损失的鉴证,应进行实地考察,确认损失的真实性,但不执行盘点程序,在会计资料方面,仅就进货发票、购销合同、入库单和盘点表等书面证据的充分性和必要性进行鉴证,确认存货的所有权,认定损失的发生情况。 对纳税调整证据应执行实质性测试,凭证的合法性、余额的正确性、申报程序的合法性等三个方面是主要鉴证对象。对于会计核算证据仅关注数字逻辑关系的正确性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合规性。如果纳税人需要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应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准则的要求,另行委托注册会计师办理鉴证业务。财产损失鉴证过程中,注册税务师不能越位进行财务报表审计鉴证,在报告和工作底稿当中,不要涉及财务报表审计的内容。 2.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是指对账户余额进行检查和评价而实施的鉴证程序。 经济业务实质测试,是为了审定某类或某项经济业务认定的恰当性; 余额实质测试,是为了审定某账户余额认定的适当性; 分析性测试,也称分析性复核,鉴证人员运用分析性测试可为证实会计报表数据有关关系是否合理提供证据。 3.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是指将要执行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的种类及其有效性。财产损失鉴证,有关实质性测试应包括经济业务实质测试、余额实质测试和分析性测试等三类。 (2)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财产损失鉴证中实质性测试的时间,应选择在每个年度财产损失发生后至税法规定的申报终止日,为实质性测试的执行业务期间。 (3)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是指将要执行的实质性测试所需的样本和证据的数量。财产损失鉴证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是指纳税人和中介机构在进行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申报时,应取得税法规定应提交的证据和鉴证中需要补充的证据。财产损失鉴证的证据,包括会计核算证据和纳税调整证据。 (五)鉴证证据的收集。 在鉴证的实施阶段进行的实质性测试中,鉴证人员需要运用鉴证分析方法获取财产损失鉴证事项及有关数据是否合理的证据;运用抽样法和查询法、观察法、核对法、验算法等技术方法,直接审核财产损失项目金额,获取财产损失项目金额是否正确、真实和完整的证据等。 鉴证证据,是指鉴证人员对鉴证对象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表明意见,并做出鉴证结论的依据。 鉴证证据,根据填报数据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是法定证据,申请报批财产损失时税法规定必须提交的有关文件资料; 二是会计核算证据,根据核算财产损失的有关会计科目收集的账、证、表等信息资料; 三是纳税调整证据,根据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所需的有关财产损失的文件资料。 (六)会计核算证据的取得。 交易证据包括:有关发生损失的资产事项购置的文件,如在建工程项目的立项批文、预算总额和建设批准文件,施工承包合同、现场监理施工进度报告等业务资料。 取得会计核算证据有两种方式,一是鉴证人员根据财产损失的有关会计资料,通过实施抄录、制表、验算等鉴证程序,所形成的属于工作底稿类的自制证据。二是鉴证人员对财产损失的有关会计资料,比较重要的文件资料、原始凭证等按程序取得的书面证据。 (七)纳税调整证据的取得。 取得纳税调整证据,一是鉴证人员根据涉及有关财产损失的文件资料,通过实施抄录、制表、验算等鉴证程序,所形成的属于工作底稿类的自制证据。二是鉴证人员根据涉及有关财产损失的文件资料,按程序取得的书面证据。 (八)法定证据的取得。 (1)一般财产损失鉴证证据的来源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获取一般财产损失鉴证证据的渠道有三个,一是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具有行政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二是具有法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三是被鉴证单位。 (2)金融企业呆帐损失鉴证证据的来源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获取金融企业呆帐损失鉴证证据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司法机关、公安机关、行政机关、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等具有行政职能的机关事业单位;二是被鉴证单位。 (3)停止实物分房后的出售住房损失鉴证证据的来源 出售住房损失鉴证的证据,鉴证人员主要从被鉴证单位获取。 (九)会计核算证据的鉴证。 注册税务师对会计核算证据执行鉴证业务时,仅对会计数据逻辑关系和会计处理方法的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履行注册会计师的报表鉴证程序。 在审核时发现的未按会计准则核算造成的应计未计会计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调整报告年度的有关会计事项,属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的汇算清缴事项。 (十)纳税调整证据的鉴证。 对于纳税调整证据的分析评价,应根据有关证据所反映的交易事项性质差异,将纳税调整证据分为时间性差异证据和永久性差异证据,然后进行纳税调整。 当年超标准列支的成本费用,应在申报时做纳税调整,不允许在以后年度结转销售成本时再调整。 (十一)法定证据的鉴证。 对于法定证据的分析评价,是依据有关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税收法规文件,评价是否按规定提交有关证据资料,并就其充分性和适当性发表鉴证意见。
目录 1 什么是财产损失 2 财产损失的类型 3 企业财产损失的范围 4 财产损失认定的基本原则 5 企业财产损失的申请报批 6 有关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一些特别规定 7 财产损失在审批前后的会计处理 什么是财产损失 企业财产损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资产的短缺、毁损、盘亏、被盗等损失(不包括企业发生的合理损耗)。企业财产损失包括固定资产损失和流动资产损失。 财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且与取得应纳税所得有关的资产,这基本上采用了会计资产的定义,具体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存货、投资(包括委托贷款、委托理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商誉)和其他资产。这和会计上资产的定义基本一致。会计上强调三点,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税前扣除的财产损失,即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上述财产的损失。 财产损失的类型 损失类型。《北京市国家税务局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国税发2005262号,以下简称京国税发2005262号)在转发《13号令》时,对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财产损失类型进行了归纳,归纳后的财产损失分为: (1)货币资产损失,包括现金损失,应收、预付账款损失。 (2)非货币性资产损失,包括存货损失(指有关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发生的盘亏、变质、淘汰、毁损、报废、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固定资产损失(指企业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发生盘亏、淘汰、毁损、报废、丢失、被盗等造成的净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指企业已经发生的因停建、废弃和报废、拆除在建工程项目以及因此而引起的相应工程物资报废或削价处理等发生的损失)。 (3)资产永久或实质性损害发生的损失,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委托金融机构贷款发生的损失,委托理财损失。 (4)资产评估损失。 (5)企业出售公有住房发生的损失。 (6)金融保险企业呆账损失。 (7)其他特殊财产损失,包括因政府规划搬迁、征用等发生的财产损失,对外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担保支出,企业间因销售发生的商业信用,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规定允许从事信贷业务之外的企业间的直接借款损失,抵押资产损失。 (注:按照《13号令》的规定,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按财产的性质分为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投资转让或清算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和其他资产损失;按申报扣除程序分为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经审批扣除财产损失;按损失原因分为正常损失(包括正常转让、报废、清理等)、非正常损失(包括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损失,因人为管理责任毁损、被盗造成损失,政策因素造成损失等)、发生改组等评估损失和永久实质性损害。) 企业财产损失的范围 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设备(设施)、厂房等资产的毁损损失; 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设备(设施)、厂房等资产的毁损损失,包括:现金、物资因保管不善而发生的*被盗损失; 各种存货的残损、霉变损失; 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破产财产或者遗产清偿后,仍未能收回的应收帐款和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依然不能收回的应收帐款所造成的坏帐损失; 清查盘存时发现的资产的盘亏、短缺、毁损损失。 财产损失认定的基本原则 对企业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经审批扣除财产损失,应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有关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对有确凿证据证明由于不真实、不合法或不合理的证据或估计而造成的税前扣除应依法进行纳税调整。 认定财产损失应把握以下几点: 1、真实性:一是客观真实,企业的财产损失必须是实际发生的,不能有虚构或者夸大的成分;二是必须是可以用合乎法规要求的证据证明的真实,如果企业在财产损失发生之后没有保存、搜集、取得有效的证据,那么即使财产损失是客观真实,也不能税前扣除。 2、证据资料应合理采信,企业申报扣除各项资产损失时,均应提供能够证明资产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合法证据,包括: 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具有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的经济鉴证证明; 特定事项的企业内部证据。 应根据不同企业、不同损失事项予以采信。 3、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实质重于形式”,也要辩证的看待“实质重于形式”。 对于损失事项的认定,应“实质重于形式”,防止被假象蒙蔽。 对于证据的采信,要“形式重于实质”,也就是说,没有证据资料证明的损失,不能予以认定。 4、认定时应依据税收法规并结合财务、会计等相关经济法规综合考虑。 企业财产损失的申请报批 企业发生了财产损失,应进行认真清查、及时提出申请。企业发生财产损失经过有关部门处理后,一个月内送经市地方税务局商有关部门确认的中介机构审核。 企业接到中介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提供的"集体、私营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核表",及与中介机构签定的审核协议书的复印件,供税务机关审批。 企业将上述资料及如实填写的"集体、私营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提供的有关损失证明材料,报到基层地方税务所。基层地方税务所接到企业申请后一个月以内,派出专人进行抽查、核实,并在"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申请表"中签署审核意见,报区、县地方税务机关审核或审批。 有关财产损失税前扣除的一些特别规定 (1)为了防止关联企业间转移利润,逃避税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关联企业之前的往来帐款不得确认坏帐。但对于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帐款,经法院判决负债方破产,破坏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的负债部分,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债权方企业作为坏帐损失在税前扣除。 (2)除金融保险等国家规定允许从事信贷业务的企业外,其他企业未经过金融企业借出的款项,由于债务人破产、关闭、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或逾期无法收回的,一律不得作为财产损失在税前进行扣除。 (3)纳税人为其他独立纳税人提供与本身应纳税收入无关的贷款担保等,因被担保方还不清货而由该担保纳税人承担的本息等,不得在担保企业税前扣除。 (4)企业因收回、转入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经批准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接转扣除。 财产损失在审批前后的会计处理 (一)财产损失审批前的会计处理 某公司库存的再生PS版,因市场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形成该部分商品滞销。该公司根据谨慎性原则,于2006年6月30日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该商品进行计价。账面成本280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224000元,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6000元。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56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56000 2006年12月9日,该部分商品保质期限已到,无法销售,只能作废铝变卖处理。该批 PS版折合5000平方米,每平方米重量0.8公斤,根据近期废铝的市场价格每公斤10元估算,则该批废品价值为40000元。应转出进项税额:(280000-40000)×17%=40800(元),报废PS版形成实际损失:280000-40000+40800=280800(元),管理费用再次入账金额:280800-56000=224800(元)。该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经董事会同意后,对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该部分商品作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224800 原材料40000 存货跌价准备56000 贷:库存商品2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800 对坏账损失,采用直接转销法作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360000 贷:应收账款360000 年度终了,该公司扣除上述两项财产损失后的利润总额为1000000元,并作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申报应缴所得税330000元,在扣除预交的260000元所得税后作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7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70000 该公司还分别按照税后净利润的10%和5%计提了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 (二)财产损失审批后的会计处理 负责审批的税务机关接到某公司提供的有关财产损失的申报材料后,依据《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第13号令)规定,指派3名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了实地核查。 2007年2月1日的批复意见认为,该公司申报的再生PS版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应确认为发生永久或实质性损害,同意在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而申报的坏账损失由于缺乏能够证明坏账损失确属已实际发生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不同意在2006年度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在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的情况下,该公司2006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000000+360000=1360000(元),应缴所得税:1360000×33%=448800(元),应补缴所得税:448800-330000=118800(元),会计处理为: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88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1880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188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8800 按15%的比例计算调整盈余公积金: 借:盈余公积1782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7820 此外,如果企业已申报扣除的财产损失又获得价值恢复或补偿,应在价值恢复或实际取得补偿年度并入应纳税所得。假设本例再生PS版估算的残值为40000元,而2007年5月变卖收入65520元,其变卖时的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65520 贷:其他业务收入56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520 同时: 借:其他业务支出40000 贷:原材料40000 这样,2006年度已按永久或实质性损害确认财产损失时估算的残值小于实际残值而影响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在2007年度进行了调整。
目录 1什么是财务管理咨询 2财务管理咨询的特点 3财务管理咨询的基本思路 4财务管理咨询的分析模型 5财务管理咨询的程序 什么是财务管理咨询 所谓财务管理咨询,是指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劳动消耗、物质消耗和资金占用的效果以及财务成本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改善方案,并帮助指导实施的一种管理服务活动。 财务管理咨询的特点 财务管理咨询工作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它是以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服务活动。 (2)财务管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企业的资本活动。 (3)财务管理咨询是面向企业整体的综合性咨询活动。 财务管理咨询的基本思路 财务管理咨询依据财务及财务管理活动的内在逻辑展开,其基本思路是从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经济指标的分析入手,寻找薄弱环节,深入分析影响这些指标的资金业务因素和管理因素,并从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然后,根据企业战略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所具备的可能条件,提出改革方案,并帮助企业实施改革方案。可见,财务咨询的主要步骤可以归纳为:根据咨询要求查报表;对照设定标准找问题;依据内在联系找原因;按照战略目标提改进方案。在这些步骤中,对企业现有的各种财务报表、统计报表进行核算和数据比较是主要的方法。财务咨询中的计算不是以帐面平衡为目的,而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的手段。 财务管理咨询的分析模型 财务管理咨询的分析模型由三部分组成。 1.战略性分析。侧重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展开,目的是掌握以下情况: (1)企业所处行业的特征; (2)企业的特征; (3)企业所从事和可能从事的各战略经营领域的成功关键是什么,发展速度如何,资金利润率是多少,为建立战略优势所需要的最佳经济规模是多少,平均投资额是多少; (4)企业所从事和可能从事的各战略经营领域中,成本居于何战略地位,行业的平均和先进水平是什么; (5)企业的筹资环境特征,包括供求形势、筹资条件、行业与融资机构的一般关系以及同行业竞争者的筹资能力和财政实力; (6)同行业竞争者资金筹措与运用效果,包括资金效益性、资金流动性、资金安全性。 战略性分析的任务是把握企业一般环境、行业环境和金融环境的风险度,成功关键因素,机遇和威胁,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提供筹资、投资和成本管理方面客观的参照标准。 2.执行性分析。它侧重对企业财务系统展开,目的是掌握以下情况: (1)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现状; (2)企业资金流动运行及其功能现状(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 (3)企业筹资和投资工作及其管理的现状; (4)企业成本及成本管理的现状; (5)改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的条件。 执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把握企业财务系统的特点、成熟程度、优势和劣势、在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方面的关键问题,并把握改善财务系统功能的可行因素。 3.设计改善方案。这里所述的改善方案是对企业整个财务系统提出的综合改善方案。 改善方案包括两部分:财务的战略方针和财务的战术管理体系。 企业的财务方针属于企业整体战略的一部分。它要明确以下问题: (1)战略期内,对企业资金流的总功能要求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 (2)各战略经营领域内,资金流的功能要求是什么?侧重点是什么? (3)企业的筹资方针是什么,即筹资的主要来源、筹资的基本条件,以及改善筹资关系和位势的基本对策。 (4)企业的投资方针是什么,即战略投资的重点、强度、速度;投资效益的最低限和投资风险的最高限。 (5)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经营领域、重点成本项目、重点产品,以及大致的成本目标。 财务的管理体系则要解决以下问题: (1)建立与企业经营领域复杂程度、经营和金融风险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 (2)从关键的问题入手、强化资金筹措与使用的业务能力和计划控制能力的具体改进建议。 (3)从关键问题入手,强化成本管理能力的具体改进建议。 财务管理咨询的程序 财务咨询在预备咨询阶段、正式咨询阶段和方案实施阶段需要做的工作不同,因此采取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1.预备咨询阶段。 该阶段的任务是: (1)进行初步的战略性分析和执行性分析,从主要财务报表入手分析反映资金流运行状况和功能状态的各类指标,了解财务工作的基本状况,以便判断关键问题所在,为确定财务咨询课题提供依据。 (2)了解财务人员对企业经济财务状况和财务管理体制的看法和对财务咨询的态度,以便在正式咨询时能采取相应的办法,争取客户的理解、支持与合作。 (3)了解企业财务资料的完备程度,以便在正式咨询时能充分利用原有资料,补充缺少的资料。 (4)设计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列举在正式咨询前所需要了解清楚的问题。如客户的人员、产品、流通渠道、协作厂家等基本情况;客户所属行业的状况,特别是同行业中竞争厂家的经营状况,财政实力和成本水平;有关企业经济效益的各种指标情况,各类资金的筹集与占用情况等。在这个调查表中,还应提出如何弄清这些问题的办法,其中特别是关于如何深入掌握企业外部情况的途径。 2.正式咨询阶段。 正式咨询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已经确定的课题,深入调查企业在财务课题范围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改革的措施并形成咨询方案。这个阶段的调查,不应限于狭义的财务(会计业务)部门,因为财务问题涉及到经营分析、利润和计划等全面经营的问题。 为了使调查卓有成效,可以先设计出一份比较详细的调查单,列出要调查的方面及每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并在调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增减。在这一阶段,为了确定在的问题,往往需要把企业财务方面的实际数据与各种标准进行比较。这些标准有的是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有些是国家规定的水平,有些是企业的目标水平。究竟采用哪种标准,应当根据分析评价的目的来决定。改革方案(咨询报告)的形成是这一阶段结束的标志。在方案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和企业财务部门及经营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磋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应当与其他的咨询课题组交换意见,使咨询报告与其他咨询组提出的改革方案相协调。 3.方案实施阶段。 如企业提出帮助实施的要求,咨询人员要给予帮助、指导。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和企业财务部门的人员一起,分析落实改善财务状况措施的主要障碍和难点,研究排除障碍落实方案的对策。特别是有关需要横向协作才能落实下去的措施,要对财务部门作更多的指导,使他们能依靠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落实改革方案。
目录 1财务行政管理概述 2财务行政理论的产生1 3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1 4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行政 5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务行政 6参考文献 财务行政管理概述 财务行政管理又称财务行政,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财务行政是指整个国家财政收支的分配、调节和控制,包括预算、会计、国家决算和审计的全过程,并有专门机关负责管理和监督。 狭义的财务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党派、团体为完成其本身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国家预算资金,在领拨、分配、使用等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也就是对行政经费进行领拨、使用、管理和监督的活动。 财务行政理论的产生1 财务行政理论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其创始人是19世纪的斯坦因(L.VonStein,1815一l890)。他认为,财政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行政问题,财政状况的优劣在于行政机构的管理和使用,以及是否依法理财。1927年,美国学者威洛比(William F.Willoughby)在其著作《行政学原理》中,着重研究了预算和物资管理等财务问题,从此,财务行政被学术界公认为是行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财务行政管理的内容1 财务行政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管理、会计管理、审计管理等内容。 (一)预算管理 国家预算是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各级代议机构通过的有法律效力或权威性的文件,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国家预算是指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国家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实现计划管理的重要工具。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反映着国家的财政收支状况。具体说来,财政收入反映着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力的来源和规模,财政支出则反映着国家财力使用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预算收支的对比还反映着国家财力的平衡状况。预算绝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性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性的行政活动。预算决定着政府活动的性质和范围,而且也决定着财政问题上进行政治竞争的胜利者和失败者。 预算管理是指政府及其财政部门对财政收支计划的编制、审查、执行和核算等进行管理。 1、国家预算的原则与构成。预算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预算构成:国家预算的构成是指国家预算的管理体系。原则上,一级政权相应建立一级预算。中国国家预算的构成同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形态密切相关。目前国家设立中央、省(自治权、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直辖市辖区)、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省及省以下预算为地方预算。中央预算在国家预算中处于主导地位。(见补充资料1:政府的预算过程) 2、国家预算的程序。(1)预算编制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开始;(2)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3)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中一项重要的程序;(4)决算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在国家预算编制前应进行的准备工作:预计和分析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拟定下年度预算收支控制指标;颁发编制国家预算草案的指示和具体规定;修订预算科目和预算表格。(见补充资料2: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过程) 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原则;正确、完整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方向的原则;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依据进行编制的原则;贯彻国家预算收支平衡的原则。具体表现为:量入为出、留有后备、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积极可靠、稳定增长、综合平衡、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3、国家预算编制方法的选择。(1)单式预算,亦称“单一预算”,它把全部集中性预算收支加以汇集,集中反映在一个“预算平衡表”内;(2)复式预算,即把国家预算的全部收入、支出按预算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性质不同,分别编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系列所形成的预算计划;(3)绩效预算,1949年开始推行,是运用企业成本分析预算所需要费用的一种预算制度,它强调对预算支出的效益考核;(4)计划设计预算,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创新,是将目标的设计、计划的拟订与预算的筹编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预算制度,它以设计为中心,以分析为手段,以提高效率为目的;(5)零基预算,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的确定,只以社会经济的预算发展为依据,不考虑以前的财政收支状况。 4、国家预算的执行。(1)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2)国家预算执行的任务(积极组织预算收入;合理安排预算支出;做好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工作)。(3)国家预算收入和支出的执行(收入解缴、支出拨付)。(4)国家预算执行中的平衡(季度收支计划的编制;进行预算调整;加强预算执行中的检查和分析)。(见补充资料3:预算的执行) 5、国家决算管理。(1)国家决算的含义:是指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用以反映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国家决算的意义;决算反映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体现,是整个预算程序的总结和终结。(2)编制国家决算的程序:颁发编制国家决算的规定;进行年终清理;国家决算的编制;国家决算的审批。 另外,预算管理还应包括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是指按照国家财政、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和各单位自行提取、自行使用的财政资金。预算外资金具体包括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各项附加收入和集中的各项资金;事业和行政单位管理的各项资金;国有企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各种专用资金;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所属的不纳入预算的企业收入等。考虑到预算外资金支配权的分散性和资金使用的灵活性的特点,可采取与预算内资金不同的管理方法。 (二)会计管理 政府会计是政府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运用会计方法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对财务活动进行价值管理,以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会计管理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对各单位的会计组织、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进行的管理活动,目的是规范各单位的会计事务,使财务功能和行政管理的其他功能相协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我国会计工作由政府财政部门实行统一管理。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对本级各类机构、所属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有:健全监督会计管理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指导和监督各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指导和审核各单位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对各单位进行财务检查;组织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会计的职称评定工作;参与会计干部的组织、人事管理工作;依据相关法律规章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奖惩;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建设和管理;支持和监督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 会计工作的业务性非常强,而且受到非常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的约束。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及其机关在会计管理过程中,一方面应对会计工作进行严格监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又不得随意干涉会计组织的业务工作,应确保会计工作相对的独立性,使其能够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 (三)审计管理 审计管理是指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的行为。 1、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审计对象包括:纳入预算管理的国有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规定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其他有关单位。 2、审计内容主要有: (1)预算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在每一年度终了后,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财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管理和使用预算外资金的情况,以及财政部门管理财政有偿使用资金的情况开展的审计监督,必要时,可以对本预算年度或以往预算年度财政收支中的有关事项进行审计和检查。 (2)预算外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为履行政府职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资金的审计和监督。 (3)金融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国有金融机构的各项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4)国有资产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的企业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5)国家建设项目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以国有资产投资或融资为主的基本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审计监督。 (6)社会保障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公共的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金和社会福利基金、社会捐赠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7)外国援助或贷款审计。这是指审计机关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的资金的使用状况进行的审计监督。 3、重要作用:审计管理在公共行政和维护社会秩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宏观调控,二是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三是促进廉政建设。 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行政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政府行政支出费用仅限于维护国家行政机关的生存和为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创造合适的外部环境。工业革命后,政府愈来愈依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消除危机,求得经济的稳定发展。政府职能的扩大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两大领域,使政府支出有了很大增加。不同国家的财务行政各有特点,如: 英国财务行政的特点是采取集权制。内阁负责预算编制、执行与管理监督,集人事权与财权于一处,以防政府人员超编。财政部(皇家财政委员会)拥有最大财权,其职能为核定各种预算,监督各部按规定支出,不得超支;考核行政支出与行政绩效是否相符;财政部各司与政府其他部门密切配合,事关财务皆由各司分别办理;财政部推荐任命政府各部的会计主任,负责监督各机关,一切开支按预算规定执行;财政部代表内阁编制预算,对议会负责,掌握计划,经理和管理财政。 美国财务行政的特点是机构比较健全,职责明确,在总统指挥下处理财务行政事宜。1927年颁布《预算与会计法》,设预算局。预算局的职能:协助总统编造预算,控制财务;监督、控制预算的执行;研究改进行政组织与方法;促进政府提高行政效率,谋求行政经济化。美国财政部的职能:筹募公债;保管特别基金;铸造货币,发行钞票及债券;征税;控制开支;监督、推行会计制度;管理银行;编制财务报告。美国政府还设有会计局。1950年美国政府通过新的《预算与会计法》。财政部、预算局和总会计局共同改进会计制度。各部负各自的主要会计责任,并作内部的考核与控制;财政部掌管中央会计制度,并监督各部的会计制度;总会计局掌事后审计,并规定会计原则与程序。通过财务行政改革,减少开支,消除部门摩擦,提高行政效率。 法国财务行政的特点是经济财政和私营化部在政府中地位重要。该部负责管理国家的收入、支出和国库;管理公产;监督国家机构的财政;向地方行政单位提供财源并检查它们的开支;保护从事财经活动的官员;监护国营企业,促进经济综合平衡发展;决定外贸政策,负责国际经济交流;审计政府部门和公共机构收支的合法性,指导会计工作;负责预算和研究国家总体经济和财政状况,审查各部门的财政政策。 日本财务行政的特点是一切财政大权归国会。财政部(大藏省)负责编制、执行预算,贯彻国会决议,向国会报告工作。国会有权决定政府每一会计年度的收支预算,审查政府每年度的收支决算和会计检察院对政府决算的检查报告;审查批准国家的预算费;决定国家的债务;决定租税的增减;听取政府关于财政状况的报告。为了更好地审查财政议案,国会还设有大藏委员会、预算委员会和决算委员会。 社会主义国家的财务行政 社会主义国家的各级财政管理部门,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根据执政党的方针、政策,对国家财政的收支过程实施组织管理。它比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务行政的范围要广。 社会主义国家财务行政的特征表现为:①广泛的社会性和人民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全社会总体利益的代表者,也是全体人民公共意志的执行者。它参加社会产品的分配,从社会总产品中抽出一部分,用于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支出,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维护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②生产性。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国家财政作为一种分配活动已成为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构成了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资金运动中的一个环节。 ③计划性。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要求财政分配按照国家的需要和可能,按照各项事业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财务行政作为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的手段,政府实施政策的工具,具有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为无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存在和活动提供物质基础。主要是利用财政分配的各种形式,参加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再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分配使用这些社会财富,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还以物质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建立各种从事社会主义政治、法律、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体育活动的机构。②维护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为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③调节再生产过程。国家依靠各种经济政策、经济计划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避免不必要的社会浪费,维护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务行政由中央和地方两级组成,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财政部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法,审查汇编国家预算草案后报国务院审定,再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然后逐级审批下达执行。国家决算的编审方法与国家预算草案的编审方法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的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务院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家预算的决议,对国家预算进行必要的修订,并且分别核定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核定的预算,修改地方预算,报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再分别核定本级主管部门的单位预算和所属县(市)的预算。国家预算的执行机关是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它们分别负责执行国家预算和地方总预算。财政部门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预算的具体执行工作,保证收支任务的完成。中央和地方各部门负责执行本部门的单位预算和财务收支计划。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化,财务行政会有进一步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 1.0 1.1 《行政管理学》中国地质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第六章 行政管理事务,第二节 政府内部行政管理事务
概念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内容 企业的财务活动表面上看是钱和物的增减变动,其实,钱与物的增减变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这就是刚才讲的财务关系。财务关系体现着财务活动的本质特征,并影响着财务活动的规模、速度。这种财务关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与国家之间的财务关系 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担负着维护社会正常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组织和管理社会活动等任务,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和公共设施等条件,为此所发挥的“社会费用”,须从受益企业的生产费用中扣除,从而形成具有强制性的纳税义务。因此,国家以收缴各种税费的形式,与企业之间产生财务关系,企业应照章纳税。是一种强制性分配关系. 2.企业与出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指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企业向其支付投资报酬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的所有者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同时,拥有参与或监督企业经营、参与企业剩余权益分配,并承担一定的风险;管理企业利用资本进行营运,对出资者有承担资本保值、增值的责任,实现利润后,应该按照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一般而言,所有者的出资不同,他们各自对企业承担的责任也不同,相应对企业享有的权利和利益也不相同。因此,企业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是风险与共和以资本保值、增值为核心的剩余权益分配关系,体现着一种经营权与所有权关系。 3.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指企业向债权人借人资金,并按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除利用资本进行经营活动外,还要借入一定数量的资金,以便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扩大企业经营规模。企业利用债权人的资金,要按约定的利息率,及时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按时向债权人归还本金。因此,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债务----债权关系。 4.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企业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企业投资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体现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5.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将其资金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企业将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债权----债务关系。 6.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在生产经营各环节中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企业在实行厂内经济核算制和企业内部经营责任制的条件下,企业供、产、销各个部门以及各个生产单位之间,相互提供劳务和产品要计价结算。这种在企业内部资金使用中的权责关系、利益分配关系与内部结算关系,体现了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7.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是指企业向职工支付劳动报酬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职工是企业的劳动者,他们以自身提供的劳动作为参加企业分配的依据。企业根据经营者的职务能力和经营能力高低,根据一般职工业务能力和劳动业绩大小,用其收入向职工支付工薪、津贴和奖金,并按规定提取公益金等。企业与职工之间是以权、责、劳、绩为依据的在劳动成果上的分配关系。 8.企业与董事会、监事会的财务关系 董事会决定企业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制定企业年度财务预决算、利润分配、弥补亏损和增减注册资本等方案,企业要为董事会支付董事会经费,因此,企业与董事会之间发生经济利益关系。监事会负责检查企业财务,企业执行董事会决议的一切财务收支,都要接受监事会的检查监督,同时企业也要支付一部分监事会经费,因此,也与企业发生经济利益关系。 本质 认识财务关系的特征,必须把握财务关系的内涵。财务关系的一般内涵是指国家或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资本金投入及收益、分配关系。它反映一般财务活动中的主体之间的特定的经济关系,财务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体现,两者具有一致性,都反映经济活动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区别无非是两者在研究问题的角度与范围上存在着一定的非本质的差异。生产关系是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考察经济活动,它既涉及宏观上的生产关系又涉及微观上的生产关系。财务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侧面,是围绕货币这一资本价值表现形式形成的经济关系。通过资金筹集、投入、耗费、收入、分配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一定生产力的状况建立起来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财务关系也是直接或间接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同时财务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它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国家财政制度、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法律的角度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当一定的财务关系(财务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财务活动发展的要求时,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就要有效地协调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促进企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制定财务制度必须反映财务关系一定适应财务活动的客观要求。 目前要适应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活动的新变化、新趋向,积极调整财务关系。对经济体制、企业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现代公司制企业,不管是股份有限公司,还是有限责任公司,都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是委托人,管理者是代理人,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目标经常不一致,为了保证代理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意志,就必须妥善处理这种代理关系,否则就会导致委托人利益的损失。财务关系与代理关系的结合形成财务代理关系,这有助于企业财务活动的高效、良性进行,如在预算编制、规划的过程中,要防止代理人片面追求利益而出现财务腐败,要求财务要公开、真实,扩大披露信息层面和渠道,做到科学、具体,使预算编制工作建立在合理的基础上。从而公平有效地评价代理人的业绩。为有效实行财务监督,代理人应分担企业经营风险,使其任职条件、报酬与财务效益挂勾。 基本特征 财务关系的特征是本质的反映。它区别于其它经济关系的特征是由价值管理这个中心任务决定并由此展开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财务运营目的的效益性。财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追逐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是企业财务运作和处理财务关系的内在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经营者对资产所有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最终通过财务关系表现出来,这是现代财务关系与其它经济关系的根本区别。 (2)收益分配的科学性。科学合理地处理收益分配关系是财务关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分配比例,生产和消费的分配比例,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分配比例都是通过财务关系进行,分配得是否科学合理是处理财务关系的基础。 (3)债务偿付的合法性。现代企业占有资本额越来越大。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一个重要特点,妥善处理企业债务关系,及时地清偿债务尤为重要。企业对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要及时处理债务问题,认真履行经济合同,承担对债权人应尽的义务,严格守法。 (4)财务行为的公正性。财务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关系到各个相关主体的经济利益。企业在处理这些财务关系时应客观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反映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在利益分配上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要求进行。 发展规律 财务关系发展规律是指在财务现象和财务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一定的财务发展规律是在一定的财务条件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它具有客观性和历史性。 基本规律 在财务活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规律在其中发生作用,推动着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发展。其中必有一种规律是基本规律,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影响着其他规律发生作用程度。财务关系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充分协调和发挥广大投资者、债权人及相关财务关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努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在坚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切实维护各方主体的利益,不断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个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体制。二是确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具体规律 财务关系的形成、运作、发展有其特定的具体规律,这些具体规律反映财务关系的基本规律。 (1)财务关系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完善规律。财务关系的发展变化通过经济体制反映生产关系的特定内容和要求。财务关系的处理为经济体制和生产关系的健全和完善起着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国有企业资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国家与企业的财权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作为财务主体建立新的财务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为财务权利的代表承担监督管理宏观和微观财务活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财务关系发展适应理财环境变化规律。财务关系的发展要与特定的理财环境相适应,理财环境是财务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宏观环境对财务关系影响是广泛的、间接的,而微观环境尤其是企业内部理财环境对财务关系的影响则是直接的、具体的。不同理财环境因素对财务关系影响的程度、范围、方式和方向各不相同。 (3)财务关系的发展一定要适应财务活动变化规律。财务关系是资本金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经济关系,财务活动的价值形成、实现、增值的活动是借助于筹资、耗资、收入、分配等具体环节实现的。财务关系与财务活动的有机结合,紧密相连,构成现代财务的基本内涵。财务关系受制于财务活动。财务关系对财务活动的变化具有反作用。 (4)财权与物权的统一与背离规律。财权与物权是从两个方面对财务实行管理,即实物形态上的财产管理和价值形态上的财产管理,而财务管理侧重于对价值形态上的财产管理。财权与物权既统一、又分离,独立财权是现代企业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财权是前导,物权是基础,财权与物权适当背离的现象有利于协调财务关系,促进财务运行的良性循环与周转。 (5)财务责权利相统一的规律。投资者、经营者等各方主体要求企业财责、财权、财利相统一,在责权利中责是核心,利是动力,权是保证。这一规律要求建立科学的财务体制,对于各个财务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给出明确而合理的规范;适应财务体制制定具体的财务制度,使各方责权利关系的处理具有详细,具有可操作性;适应经济发展及财务关系的变化调整,改革财务体制使财务责权利关系协调运转;要建设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法律、法规制度。[1] 管理策略 有关企业财务活动的思想、原则、技术和方法,借助于现代科技和管理的发展,日益趋于成熟和不断创新,以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经济交易的模式,也将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基于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现实情况,有必要在财务理论和实践中加强财务关系的管理。 以强化“关系资产”的管理改善财务关系 “关系资产”不同于物质资产,物质资产存在于人以外的物质,“关系资产”也不同于人力资产,人力资产存在于人体之中,“关系资产”存在于人际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关系资产”的价值在于为未来的交易和服务提供增加值,其内涵主要是关于他人的信息、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关系,信任关系,合作关系等等。在财务管理的实践中,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财务关系就属于关系资产。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和壮大,就必然妥善地处理和协调与各方面的关系,这其中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财务关系,通过建立客户关系网络,在线财务管理和公共关系财务,形成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互动,信息传递和交流,提高财务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强财务关系。企业发展的瓶颈,可能不在于显而易见的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而在于不显眼的诸如计划预算的协调等领域,在客户评价、销售计划和记录、分销商支援、合同管理和预算管理等方面的整合,发展系统的规划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旨在强化“关系资产”的管理,为企业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创新性思维方式管理财务关系 事实上,在改善企业财务关系方面,已经有了许多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为了化解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减少“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对投资人的损害,以股票期权的创新方式,协调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使经营者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保持一致。在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企业职工之间,通过可转换债券、职工持股计划等,或合同条款的创新性思维,协调企业与他们之间的财务关系。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经营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与其它生产要素不同的是,拥有知识的人是否愿意发挥其才能至关重要,如何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将成为企业财务关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创新性思维方式管理财务关系,就是要根据客观变化了的环境,在制度、理念、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以更现实、更规范、更科学的方式,调整各种财务关系。 以财务战略的眼光管理财务关系 以往的竞争是你死我活、两败俱伤的竞争,在网络经济时代,这种竞争方式已发生了变化,企业不可能在所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通过合作竞争,达到双赢或共赢成为企业的共同的愿望。合作竞争意味着企业要在经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合作竞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以网络的、虚拟的、供应链的、兼并、持股和控股的方式所开展的企业间的合作,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竞争思想、理念和态势,财务管理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财务战略的理念,管理新型的财务关系,配合企业的战略竞争的实现。与技术性财务的交易处理、资本募集、成本管理、会计控制、预算和财务报告编制的不同之处在于,战略性财务侧重于财务作业流程重组与再造、企业经营风险和机会的评估,企业增加值的营运分析,公司绩效管理框架的发展等具有战略性的业务,战略性财务必然涉及战略性财务关系的平衡和调整,调整和协商的思路应着眼于整体利益而不是局部利益关系,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关系,像海尔的国际化战略中的“先创牌、后创汇”的理念,调整平衡的可能不仅仅是资金问题,更重要的是财务关系问题。 以企业文化为基石发展持久稳固的财务关系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的信念和企业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持久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表现为企业的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和辐射力。巧妙利用这些文化力,对改善和调整企业的财务关系将发挥积极作用。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顾客永远是对的”,这样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一切工作都要围绕顾客展开,为顾客着想,让顾客满意,实现的条件是“允许各自为战,不允许各自为政”,相应的财务管理只能是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通过权利的分享和财务关系的调整,赋予下属企业更多的自主权、更大的灵活性,如允许下属企业在控制整体财务风险的前提下,进入国际资本市场,采取灵活的融资方式引进外资,以充实其经营资本。三株公司作为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族式文化决定了它所采取的是集权式的财务管理模式,从人事、核算、监督和经营方面强化财务管理。公司总部直接任命,财务中心直接领导子公司的财务人员,通过财务人员与子公司经理的相互牵制,将财权完全集中于总部,保证了公司经营高效稳健。显然,这两家公司的财务管理模式大相径庭,但都适应于他们的企业文化,并建立起与企亚文化相适应的稳固的财务关系,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个层次 (1)主导性的关系:与国家、投资者、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财务关系,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命运的关系; (2)内政关系: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3)基础关系:与职工的关系,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 (4)与其他财务主体的关系. 搞好内政、外交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也是财务部门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总之,应正确处理和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取得国家、投资者和其他单位的信任,努力实现企业与其他各种财务主体之间的利益均衡,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关系管理 从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总目标来看,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在企业内部与外部建立起多层次的代理关系、客户关系、业务关系、人际关系等,其中财务关系是基础性的、关键性和核心性的关系。然而,财务关系同其他关系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使财务关系与其他关系剪不断,理还乱,增加了财务关系管理的难度。在以往的财务关系管理中,一般将财务关系描述为股东与经营者、股东与债权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内部的财务关系。这种从财务主体角度管理财务关系,容易使财务关系管理表面化、宽泛化和财务化。从财务关系不同视野研究和管理财务关系不难看出财务关系的复杂性、层次性,以及与其他管理的相关性。 财务关系管理的目标就是使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能够达成一致的规则或制度安排,以保障其利益是可以预期的、持久的和互利的。上市公司股权分制改革就是在博弈、创新规则和强有力推进中完成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调整,为上市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创造市场化的基石。企业战略联盟改变着企业未来经营成本与现金流,也改变着企业未来的销售和利润。在财务关系的博弈中,制度安排、规则制定、利益分享达成一致,联盟才能稳固而持久,而且伴随着交易频繁发生,信任性财务关系将变得更加稳健和可靠。麦当劳与供应商的定期会晤机制,以及与供应商的成本核算和利润分享安排,或许会给财务关系管理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财务关系与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影响财务主体财务机制运行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财务管理环境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更有其社会属性的一面。因此,财务主体与财务管理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就不仅体现了一种技术关系,还包括了财务主体与其他财务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内,这种社会关系则集中表现为各种财务关系。财务关系的存在说明财务管理绝不是类似自然科学的一种技术或方法,而是蕴涵了丰富制度内容的社会科学。 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主体之间存在着一种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不断演绎着新的财务关系。各种财务管理活动,究其实质,都是对财务关系进行调整和重新设计。因此,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的本质,而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活动则只不过是财务管理的表象。
目录 1什么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1 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1 4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1 5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1 6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2 7参考文献 什么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的简称,为了方便通常简称为CF。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由来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西方会计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演变与创新,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严重冲击和批评,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框架,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的新的会计问题。自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财务会计与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首次出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专门术语以来,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而对这方面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财会专门理论研究体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类似于一部会计的宪法,是一切会计理论的目标指引方向,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评估已有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而且还能弥补准则中的某些缺陷,对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指导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并为其制定指明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使用者提出新的信息需求而定期对会计准则加以修订和完善。同时,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3、在缺乏公认会计原则的领域,起到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规范作用。即面对经济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缺乏相关会计准则对该业务进行规范时,可以作为替代性的规范文件。 4、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局限性,使其能据以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1 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有的研究成果,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 1、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三者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 (1)会计目标。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对于会计目标,我国往往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即“决策有用观”。但是,会计目标本身就是特定会计环境下对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需求进行的一种主观认定,会计环境的差异决定了会计目标相关成果不可以简单的套用。一般认为,“决策有用观”比较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会计环境,而“受托责任观”比较适合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的会计环境。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并不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信号”服务来引导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人素质尚不能保证理解复杂的会计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不应完全脱离“受托责任观”而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事实上两者并不完全相互排斥,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在关注受托责任的同时必然需要作出有关决策以评估代理人履行受托责任的好坏;而要关注决策有用,做出决策时也必然受委托代理关系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2)会计基本假设。是由财务会计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主要是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是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程序都离不开主要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所建立的基本假设。缺乏这些前提假设,就不会有财务会计了。 (3)会计对象。由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应设置那些要素,设置多少要素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若会计对象不明确,会计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依据。 以上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假设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地位同等,构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 2、财务会计要素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 (1)会计要素。是指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对象,也是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财务报表的各种信息是以会计要素为基础的。因此怎样定义会计要素,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处于会计目标与财务报告之间,是两者之间的“桥梁”。既反映会计目标的基本内涵---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又和财务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一起统驭着财务报告信息批露的范畴。我国目前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要求集中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的13项一般性原则,因其未清晰体现这些一般性原则的层次性而倍受争议。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重新建立包括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并体现其层次框架,辩明关于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质量特征---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关系问题。 在基本假设的前提下,考虑财务会计的目标,会计对象便具体化为财务会计要素;为了实现会计目标,正确的进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应具备规定的分层次、有主次的信息质量特征。因此,会计要素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应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 3、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 在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中对会计要素进行定性说明和定量描述的过程,称为“确认与计量”。根据会计实务的实际程序,任何一项交易,从开始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到通过报表传递已加工的信息,总要经过两次确认:第一次确认是为了正确的记录,称为初始确认;第二次确认是为了正确地列报,称为再确认。 在初始确认的基础上,按照财务报告的目标把账户记录转化为报表与项目,成为对报表使用者有用的信息。这是财务会计的最终要求,因此,这一系列的会计处理过程构成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三个层次,也是最终层次。 总之,财务会计概念内容框架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系统,它存在并运行于特定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财务会计假设是该系统的周边界限,本质、目标、原则、对象等则是该系统的结构部件,这些部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即在会计本质的指导下,以会计目标(质量特征属于目标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为逻辑起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归纳、演绎、实证、定量、事项和伦理等方法)逐级开展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以及会计对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预见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最终使概念框架体现出内涵完整的概念体系、深刻的哲学思维和科学的实证系统三方面特征。 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1 1、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明显滞后于经济环境形势和实务的发展。现行经济环境下出现了许多会计实务的新问题,如市场创新中的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产品融资以及物价变动影响、国际结算、衍生金融工具等会计新问题,迫切需要相应的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准则加以指导。 2、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贯的理论框架。与会计准则相关的一些重要会计文献往往观点不一,甚至相互抵触,从而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相互联系的目标与基本概念协调一致的体系来指导和规范。 3、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正与西方国家日益趋同。尤其加入WTO以后,我国的会计环境与国际惯例接轨更是大势所趋。西方发达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非常重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已建立了各自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体系。因此,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也势在必行。 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注意的问题2 (一)与国际准则相协调 会计是国际贸易的通用特殊语言,加入WTO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的顺利进行,有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各个国家(包括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奠定在大致相同的概念基础之上,否则概念基础不一致将给会计准则和会计的国际化带来诸多障碍。作为准则制定概念基础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制定时就必须要考虑其与国际准则相协调的问题。 (二)对国外的概念框架适当的借鉴和发展 国外在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个领域走在了我国的前面,而且有了不小的成就,这就为我们的建立工作提供了一个参考。但是,参考借鉴并不是彻底的复制,我们的视角要全面,要分析国外现有框架的不足之处,在充分了解其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不完善的地方加以发展。 (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体现国家化标准 会计具有社会性和技术性的双重属性,会计的技术性可以确保各国之间的会计程序、方法、技术和一些基本的会计学概念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会计的社会性源自于各国会计环境的具体差异,不可能完全相同。在概念框架制定过程中,我们需要分析中国的实际情况,在考虑了实际需要的概念框架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会计准则才能有效的指导我国的会计实践。 (四)概念框架要有前瞻性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不能朝令夕改,而且要引导今后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并通过前瞻性保证概念框架的相对稳定性。这种前瞻性建立在其对目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的会计环境的客观把握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我国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变化的现阶段,更是要求概念框架把握住实践发展规律,对具体准则的制定起到前瞻的指导性作用。 (五)与现有准则的协调平稳过渡 我们在讨论制定概念框架时要考虑与现有准则的协调问题,我国庞大的会计体系才能有效的运行。在稳定同时,考虑逐步向科学的概念框架过渡。 (六)由谁来完成概念框架的制定工作的问题 在我国由谁来完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工作呢?笔者认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可按如下程序进行:首先,由财政部广泛征求会计行业基层工作者、专家等的意见,形成意见稿,然后由各行各业派代表就意见稿讨论选取最好的方案,最后由财政部统一意见,以法律的形式发布并实施,整个过程要体现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原则。 参考文献 ↑ 1.0 1.1 1.2 1.3 浅谈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 李文.浅谈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集团经济》
指常住单位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存货增加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正值表示存货上升,负值表示存货下降。它包括生产单位购进的原材料、燃料和储备物资等存货,以及生产单位生产的产成品、在制品等存货等。
目录 1什么是财务管理再造 2财务管理再造的原因 3财务管理再造的目标 4国企财务管理机制的再造 5相关条目 什么是财务管理再造 财务管理再造是对财务管理体制、地位、人员、机制等方面进行革命性的元素再配置,以显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再造的原因 需要对财务管理进行再造的企业往往有以下三种情况: 其一,企业身陷绝境,走投无路,被迫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这类企业期望通过再造,冲出困境,重获新生。比如,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净资产低于面值时,其股票被证监会特别处理(简称ST)后,上市公司为了防止被摘牌、破产就必须要上下一心,甩掉ST帽子。在此情况下,常见的财务管理再造手段有债务重组、零基预算、紧缩开支、降低成本、追加股本、裁减冗员、强化主业等。像ST辽物资等上市公司已通过有效的再造,实现了摘帽保牌的目的,暂时摆脱了困境。 此类再造可称为“被动性再造”。 其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危机到来之前进行再造。 这类企业当前的日子还过得去,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可以。换言之,企业尚未遇到真正的麻烦,然而企业管理当局有危机感,预感到即将有暴风雨来临,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问题,甚至被兼并。这些企业有远见,在危机到来之前就着手再造,延长企业繁荣期,推迟衰退期的到来。在此情况下,常见的财务管理再造手段有: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优化资本结构与债务结构、分析资产质量改善投资组合、解剖收益质量提高企业通过经营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建立专家决策系统提高预测决策能力、改用倒推法进行目标成本的确定并层层分解,等等。像邯钢等企业正在进行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财务管理再造就可归入此类再造。此类再造可称为“主动性再造”。 其三,甩掉主要竞争对手,为独霸市场而进行的再造。 这类企业往往处于巅峰时期,市场份额相当大,但企业的管理当局不安于现状,雄心勃勃,勇于进取。如四川长虹公司在中国彩电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但管理当局并不满足于此,为了击败康佳、TCL等少数几个竞争对手,不惜用降价、控制原材料厂家等手段挤兑竞争对手。为此,常见的财务管理再造手段有:增加无形资产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降价与零库存管理、加速资本积累与资本扩张、开展并购控制等。这类再造可称为“战略性再造”。 财务管理再造的目标 1.改善财务职能。 财务职能是指财务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的基本职能是组织、协调和控制。在企业财务工作中,人们往往重视其中的一部分职能而忽视其他职能。比如,我国的很多企业特别重视协调“勾兑”与银行的关系,重视引资“圈钱”的资本来源组织,忽视资本投放的科学决策、使用和存量调整等控制职能的发挥。因此,再造应将财务职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模块整合,使财务职能得以优化,更好地发挥财务的作用。 2.强化财务的造血机制。 资本是企业的血液,也是财务管理的对象。财务管理再造的目标应使企业的资本周转顺畅,这就要求企业强化投资决策,减少决策失误;减少资本的闲置和低效使用状况;强化应收帐款管理,跨越“惊险的跳跃”;增收节支,多留利润。 3.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是无处不在的。由于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的变动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就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再造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其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规模较大的企业应成立环境研究中心对未来财务环境的变化作些预测,并制定相应的财务对策。企业的主营业务应该突出,并要开拓一些副业搞多种经营,以分散非系统风险;企业应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投资、激励和保护,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重视无形资产的投资和保护,重视技术开发、设备更新、新产品试制,以获得超额利润。 4.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财务管理再造的目标应使二者趋于协调统一,减少冲突矛盾。在实务工作中牺牲偿债能力换取盈利水平提高的事情经常出现。如:忽视对客户的信用调查盲目发货,短期贷款用于长期项目,等等。这必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国企财务管理机制的再造 国企投资机制的再造从企业内部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会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会计人员职能的充分发挥 会计信息系统应能及时提供经营者决策所需信息,会计工作应从事后算帐向对历史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加工转换。规范化、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方向,提供及时、有用、准确、多元化信息是未来会计人员的中心任务。只有这样,会计信息对企业决策正确性的支持才会起到最大的作用。 (2)财务人员对外部环境变动的研究、预测和分析 企业财务人员对外部环境变动的研究、预测和分析是经营者投资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依据之一。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外交等环境,企业的供应环境、销售环境、技术环境、竞争环境等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财务人员必须深入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动范围和趋势及对企业的现金流量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为经营者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意见与建议,回避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争取最大限度的投资效益。 (3)建立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专家咨询辅佐系统和内部各部门配合系统 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至关重要。 因此,决策必须程序化,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依靠集体智慧,杜绝个人主观臆断。我国国企必须建立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专家咨询辅佐系统和企业内部各部门配合系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共同为经营者决策服务,并认真贯彻执行决策指示和相关制度,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益。 相关条目 财务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