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替代率 Substitute Rate of Wage 一般是指个人退休时,其领取的养老金金额相当于本人退休前1—3年年平均缴费工资的比例。工资替代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基础计算,但通常以最后一年工作工资(毛收入或净收入)或者最后若干年内平均工资的百分点来计算,故又称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中国基本养老金的工资替代率目标值为60%左右。也有人把社会平均养老金与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称之为社会养老金工资替代率,2002年中国社会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为50%。前者用于解释养老保险金的支付水平,它受到个人缴费长短的影响;后者用于从宏观上测算养老保险的负担,它受到全社会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
工程一切险是为了满足各类工程的特殊风险要求而开发的险种,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复杂、规模大、风险多样化的特点。 “建筑工程一切险”用于工程建造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引起的一切损失。 一切险不赔偿范围有: 1、故意行为 2、战争、罢工 3、核污染。 4、停工 5、设计错误 6、自然磨损 7、非外力引起的设备本身失灵 8、领公用牌照的运输工具 9、文件、帐单、现金等。 一切险赔偿范围包括除上述不不赔偿范围外的工程上的所有人员、财产、危险。 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险时可同时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用于由于施工意外而造成的依法应由被保险人负责的工地及邻近地区的第三者的人身伤亡、疾病或财产损失以及被保险人如果需要打官司而支付的诉讼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政府开始对工伤保险进行改革。1996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开始在部分地区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同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还制定了《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为鉴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提供了依据。 2004年国务院通过了《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工伤保险基金、工伤保险的认定、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等都做了详细规定。而且。各省都制定了相应的实施办法,使得该条例更有可操作性。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保险费由企业按时缴纳,职工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缴费实行行业差别费率和企业浮动费率。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事故风险和职业危害程度确定不同的行业费率;工伤保险基金在直辖市和设区的市实行全市统筹,其他地区的统筹层次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待遇主要包括:工伤医疗期发生的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结束后根据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确定的伤残补助金、抚恤金、伤残护理费等。2001年底,全国平均工伤保险费率为1%左右,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达4345万人。没有参加工伤保险的单位,仍由该单位承担支付工伤待遇的责任。
公司业绩:1999年营业收入44,637.2百万美元 公司发展历程 美国州立农业保险公司是一家面向全美的保险公司,其宗旨是帮助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危机以便更好的生活。以高质量的服务作为成功的一项基本的保证,以诚信取胜,成为美国顾客首选的保险公司之一,其目标是继续成为美国保险业的领先者。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三。
巨灾风险国际会议 第二届亚洲巨灾风险保险国际会议2009年12月8日在京举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在会议开幕致辞中表示,充分发挥保险的作用,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预防和补偿机制,对完善中国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减轻政府救灾负担,提高全社会的救灾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巨灾风险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面对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中国政府重视减灾的能力建设,在减灾工程、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和社区减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现有的灾害管理体制下,还缺乏来自金融市场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有效支撑。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教授等防灾减灾专家也多次呼吁,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巨灾风险转移机制”,也就是建立巨灾保险体系,分散巨灾风险。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积极倡导和推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下一步,协会将进一步加强综合风险防范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等方面的研究,并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做法,积极开发巨灾风险数据资源,探索建立科学的分析评估平台,研究巨灾保险基金的建设等,积极推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 据介绍,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和日本京都大学联合主办,会议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将围绕亚洲巨灾科学、巨灾保险与巨灾风险管理等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巨灾风险管理的保险业 我国保险业在参与巨灾风险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可贵的探索。一是我国保险公司逐步开展了企财险地震保险业务,对巨灾风险事故有了一定程度的覆盖;二是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商业性保险公司接受的巨灾风险得不到有效分散,被迫选择自留,造成经营不稳定。巨灾对我国社会财富和农业生产的威胁巨大,单一地依靠国家财政救济管理巨灾风险的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是保持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全面协调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需要。保险业需要加强或完善的方面 保险业在市场化的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应做好以下四点: 第一,充分发挥保险管理职能,加大社会参与程度。充分重视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职能,通过再保险实现时间和地域上的风险分散,并积极推进社会对巨灾保险的参与程度。 第二,建立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把巨灾风险划分为不同层次,形成投保人到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到再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到巨灾准备金、巨灾准备金到全球资本市场的风险分散链条。 第三,以农业为突破口,建立健全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第四,每年从中央和地方财政中列支一定的巨灾救助资金作为再保险费,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巨灾债券。
年龄误告条款:投保人申报的被保险人的年龄不真实,并且其真实年龄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的,保险人可以解除合同,并按照合同约定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保险人行使合同解除权,使用本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的规定(即保险合同成立两年后,保险人无权解除合同)
根据《万能保险精算规定》,保险公司应当为万能账户设立平滑准备金,用于平滑不同结算期的结算利率;当万能账户的实际投资收益率小于最低保证利率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减少平滑准备金弥补其差额;当不能补足时,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向万能账户注资补足差额。并且,平滑准备金不得为负,也只能来自于实际投资收益与结算利息之差的积累。 不难看出,平滑准备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最为关键的作用。简单说,就是万能险将以往积累的一部分收益放在今年“释放”。这就好比每期账户是一个“小水库”,以往所积累的收益是个“大水库”,平滑准备金的作用就是,当“小水库”快枯竭的时候,通过从“大水库”中引水注入“小水库”,从而使得诸多“小水库”的水位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平滑准备金的设立初衷应该是,在收益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能够让万能险账户保持相对平稳的水平。“但是在市场最不好的时候,使用平滑准备金让账户收益率达到了全年最高。保险公司设立万能险平滑准备金,其资金来源于实际投资收益与结算利息之差的积累。换言之,以丰养廉,来保证收益稳中求升。
平安险责任范围 概括起来,这一险别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 1、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造成整批货物的实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 2、由于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货物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3、只要运输工具曾经发生搁浅、触礁、沉没、焚毁等意外事故,不论这意个事故发生之前或者以后曾在海上遭恶劣气候、雷电、海啸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被保险货物的部分损失。 4、在装卸转船过程中,被保险货物一件或数件落海所造成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5、运输工具遭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在避难港卸货所引起被保险货物的全部损失或部分损失。 6、运输工具遭受自然或灾害或意外事故,需要在中途的港口或者在避难港口停靠,因而引起的卸货、装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7、发生共同海损所引起的牺牲、公摊费和救助费用。 8、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危险,被保险人对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损失的各种措施,因而产生合理费用。但是保险公司承担费用的限额不能超过这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施救费用可以在赔款金额以外的一个保险金额限度内承担。水渍险 (with particular average,简称w.p.a.) 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了包括上列"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险货物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海啸、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一切险 (all risks) 一切险的责任范围除包括上列水渍险的所有责任外,还包括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因一般外来风险所造成保险货物的损失。如被窃、雨淋、渗漏、碰损、破碎、串味、受潮受热、钩损等。不论全损或部分损失,除对某些运输途耗的货物,经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双约定在保险单上载明的免赔率外,保险公司都给予赔偿。 上述三种险别都有货物运输的基本险别,被保险人可以从中选择一种投保。 此外,保险人可以要求扩展保险期,例如,对某些内陆国家出口货物,如 在港口卸货转运内陆,无法按保险条款规定的保险期内到达目的地,即可申请扩展。经保险公司出立凭证予以延长,每日加收一定保险费。 不过,在上述三种基本险别中,明确规定了除外责任。所谓除外责任(exclusion)是指保险公司明确规定不予承保的损失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