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币货币制度 香港货币制度是香港法律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货币制度的选择对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是至关重要的,不恰当的货币体制会带来潜在的货币危机。 2010年01月07日,香港金管局宣布,香港截至2009年12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255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0.2%,在全球名列第七。目前香港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的10倍,占港元货币供应M3的55%。外汇储备排行前六位的分别是中国内地、日本、俄罗斯、台湾地区、印度和韩国。 香港货币制度的变迁 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政府当局就提出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口号,并不遗余力地推进香港金融业的发展。港英当局调整了金融制度以利于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一方面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的种种优势,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政府着意转换消极不干预经济的角色,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达到积极不干预经济政策的目的。货币制度的变化就是金融制度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 香港的货币制度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次年英国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给英国作为殖民地。由于英国的殖民统治和中国历史传统的共同影响香港的货币制度具有独特之处。在香港没有垄断货币发行权的中央银行,港币的发行与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是由两家商业银行和香港政府共同承担。自19世纪中叶至今香港的货币制度经历了银本位制、英镑汇兑本位制、外汇汇兑本位制和联系汇率制度四个时期。其中,货币制度变化中的两个时期即由英镑汇兑本位制到外汇汇兑本位制 由外汇汇兑本位制到联系汇率制度主要是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完成的。 英镑汇兑本位制在香港延续的时间最长。从1935年12月6日~1972年7月6日,除1941年12月25日~1945年9月23日之外,香港一直实行这种货币制度。一段时间内,英镑作为主要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存货币相当坚挺。这一货币本位制在香港实施较好。二战后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世界货币制度进入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英镑和港币的固定联系遭受冲击。1949年和1967年英镑先后出现两次大幅度的贬值。英镑汇率波动影响港币的稳定。香港经济也因此受到严重的损失。1972年6月,英国又一次爆发国际支付危机。英国政府在6月23日宣布任由英镑浮动英镑区成员只限于英国和爱尔兰。海外英镑区成员成为历史名词。随后,1972年7月6日香港政府宣布港币与英镑脱钩与美元挂钩,当时港币的汇率是1美元=5.65港元,允许外汇市场汇率在这一汇率上下2.25%的幅度内波动。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港英当局于1974年11月取消港元与美元的固定联系同时取消外汇管制,首次宣布港元自由浮动。在这一货币制度之下,作为纸币发行准备金的外汇基金不再只是由单一的英镑金融资产构成,还包括美元等多种外汇资产。这一时期的香港货币制度也可称为外汇本位制。这一货币制度直到1983年才被联系汇率制度所取代。 随着香港三家发钞银行地位的确立与新会计制度的运行,1983年10月17日,香港政府宣布港元与美元直接挂钩,联系汇率制正式生成。但直到 1987年,联汇制的内容才逐步完善。联汇制最重要的特点是: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一方面,外汇基金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官方预定的1:7:8的汇率水平。在联汇制下,港元发行须由发钞行按照规定的7.8港元兑1美元的汇价,以百分之百的美元向外汇基金换取发钞负债证明书,挂牌银行向发钞行取得现钞也要以百分之百的美元进行兑换;回笼货币时,同样要分别以负债证明书和港元换回美元,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固定汇率的银行同业港元买卖市场。另一方面,在外汇公开市场上,港元却是自由浮动的,无论是银行同业之间还是银行与公众之间的交易,汇率都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没有任何人为的干预。 参考文献 ↑ 香港金管局:香港外汇储备全球排行第七
货币流通速度(velocity of money circulation/Velocity of Circulation) 目录 1货币流通速度概述 2影响因素 3计算公式 4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流通速度概述 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 商品实现交换后,一般会退出流通,进入生产或生活消费;而货币作为实现商品交换的媒介手段,是处在流通中不断地为实现商品交换服务。在一定时间内,多种商品交换活动不断继起,同一单位货币就可以为多次商品交换服务,从而实现多次周转。例如,在一定时间内,甲用10元向乙买花生,乙用这10元向丙买布,丙又用它向丁买衣服,这10元货币在一定时间内实现了30元的商品价值,其流通速度是3次。 影响因素 主要有经济和心理两个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是基本的,包括: ①居民的货币收入水平和支出结构变化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既定,消费结构不会有大的变化。当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时,消费结构中用于高档消费品的部分会增加。在积储过程未实现购买力,居民持币率就呈上升趋势。这就会促成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 ②产业结构及生产专业化状况的影响。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不同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生产周期长的部门,资金周转慢,其货币流通速度相对较慢;反之,则较快。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资金占用多,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反之,则加快。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越细,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越多,生产效率越高,生产周期缩短,实现国民生产总值越多,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较慢。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有这些方面发生变化,都会相应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发生快慢不等的变化。 ③经济单位数量和金融市场发达状况的影响。参与经营及收入分配的个人和企业数量越多,社会整体效益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就加快,否则货币流通速度就慢。金融市场越发达,商品交易之外的货币交易占用量越多,货币流通速度越慢;反之,则相对加快。 ④财务及结算制度的影响。如一定时期中分多次支付工资,每项支付期短,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金融业发达,能采用多样灵活的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时间,可以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反之,则慢。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消费者对经济形势的预期和对信用货币及纸币的信任程度。心理因素包括人们的支付习惯、消费心理、价值观念,以及对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变动的预期,还包括对政府的重大政策变化和其他政治因素的预期等。心理预期导致的行为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时甚至是很大程度上左右人们的储蓄和购买行为,从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 上述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诸多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货币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成为难以考察和计算的变量。 计算公式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从K.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变换得出。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M)=待销售商品数量(Q)×单位商品价格(P))/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V) 即 将上式移项,即可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依据这一公式,可以计算出任何时期的实际货币流通速度。对计划未来时期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一般是以前期或正常年度的货币流通速度为基础,综合分析以上各项因素的影响,再作出预测。一般是排列一定时期中影响货币流通速度正、负变化的诸因素,最后预测出该期货币流通速度是呈加快或延缓的变动趋势。 计算货币流通速度,还有两个著名公式,即现金交易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现金交易方程式由美国经济学家I.费希尔提出,其公式为: MV=PT式中M表示流通中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流通次数,P表示一般商品价格,表示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交易量的总和。在货币周转量V与其相对应的商品交易量PT 的概念范畴下所求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可用V代表,又称货币的交易流通速度,它主要受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的影响。剑桥方程式是在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的现金余额说基础上,由A.C.庇古用方程式首先提出,其公式为: M=kpy 式中M表示人们持有的货币量,k为货币量占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P为最终产品和劳务价格水平,y为按固定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P即为名义收入它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表示货币流通速度的根据剑桥方程式求得的货币流通速度,用V表示,又称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是当代国际上有关货币流通速度的流行观点。 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根据货币乘数理论其公式为: 其中,K2为广义货币乘数,c为现金漏损率.rd为活期款准备金率,t为定期和储蓄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rt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e为超额准备率。 结合(1)和(2)得出: 不难看出,在一定的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只要找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货币乘数(Money Multiplier) 概述其基本意义是表示中央银行创造或消灭一单位的基础货币,能使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数额。或者说,货币乘数就是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货币乘数的这个定义可用公式简要表示: 式中的m 代表货币乘数,△MB,代表基础货币的改变量,△MS 代表货币供给量的改变量。某一时点的货币供给量,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存款货币所构成,两者分别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货币性负债,流通中的现金量的多少由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以及社会的现金偏好所决定,而存款货币量的多少则由商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及社会公众的资产选择行为来决定。这就是说,一定时期的货币供给量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等三个部门共同决定的。如果货币乘数的变动能预测,且其值的变动比较稳定时,中央银行就可以藉控制基础货币的各种措施,适度地创造或消灭基础货币量,以调整和控制货币供给量,适应经济运转的正常需要,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 确定 货币乘数假定活期存款为D,流通中的现金为C,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M1为:M1 = D + C (1)因为M1,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最重要的货币层次,我们在这里考察M1的货币乘数决定问题。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A,它由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E两部分组成。假定活期存款准备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率为rt,定期存款为T,则:A = D.rd + T.rt + E (2)假定流通中的现金C 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T 与活期存款、超额准备金E 与活期存款分别维持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其系数分别用足k、t、e 表示,则:C=D.k (3)T=D.t (4)E=D.e (5)基础货币B 由商业银行的总准备金和流通中的现金两部分构成,即:B=A+C (6)若将(2)、(3)代入(6)式中,则基础货币公式为:B = D.rd + T.rt + E + D.k (7)再将(4)、(5)代入(7)式中,得:B = D.rd + D.rt.t + D.e + D.k= D.(rd + rt.t + e + k) (8)或D = B / (rd + rt.t + e + k) (9)其中1 / (rd + rt.t + e + k)便是活朋存款扩张倍数。再将(3)代入(1),得M1 = D.k + D = D.(k + 1)(10)将(9)代入(10),则得出货币供应量M1 的一般模式为: 其中,B 为基础货币,假定货币乘数为m,则货币乘数为: 因素分析 货币乘数一国货币供应量大小取决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两个因素。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现金比率(k)、定期存款比率(t)、超额准备金比率(e)、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1.现金比率(k),即流通中的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k 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偏好。一般来讲,影响k 值的因素有:(1)公众可支配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可支配收入越高,需要持有现金越多;反之,需持有现金越少。(2)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预期通货膨胀率高,k值就高;反之,k 值则低。(3)社会支付习惯、银行业信用工具的发达程度、社会及政治的稳定性、利率水平等都影响到k 值的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 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2.超额准备金率(e)。e 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商业银行愿意持有多少超额准备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大小,即生息资本收益率的高低。(2)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大小,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高,意味着借入准备金成本高,商业银行就会保留较多超额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反之,就没有必要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3)经营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如果经营风险较大,而现有资产的流动性又较差,商业银行就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应付各种风险。一般来说,e 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e 值越小,货币乘数越大。3.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rd 和rt 的大小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的。若rd、rt 值大,货币乘数就小;反之,若rd、rt 值小,货币乘数则大。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综合上述分析说明,货币乘数的大小是由k、t、e、rd、rt 等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货币乘数受到银行、财政、企业、个人个人各自行为的影响。而货币供应量的另一个决定因素即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地控制和供应的。 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周转(或实现交换)次数。根据货币乘数理论其公式为: 其中,K2为广义货币乘数,c为现金漏损率.rd为活期款准备金率,t为定期和储蓄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重,rt为定期存款准备金率,e为超额准备率。结合(1)和(2)得出: 不难看出,在一定的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只要找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与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提到货币乘数,就要先从银行的货币创造开始谈起,而货币创造又要先说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之所以吸收存款是要把存款以高于存款利率的价格贷出,赚的是存贷利差。所以银行不可能把所有的钱搁在手里,等储户来取钱。但也要预留一部分以防提取。这就是银行的部分准备金制度。国家规定的有个法定准备金率记为rr,也就是银行的准备金率不得低于这个数。那么假设某人甲存入A银行1000元,法定准备金率是20%,则银行A留下200做准备金,将800贷出给乙。乙将这800元存入银行B,银行B将160元留做准备金,贷出640元给丙。如此循环下去,银行中的存款就多倍的被创造。一共是 1000*1/20%(等比数列求和1000+800+640+。。。)当然银行的信誉不同,面临的提款的压力也不同,所以部分银行还要多放在手里一些钱,这些超出的货币和银行总资产之比就是超额准备金率,记为e,那么显然货币被创造的总数就变成1000*1/(20%+e)当然非支票存款如活期和定期的存款和支票存款面临的提款压力也不一样,那他们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也就不一样,一般非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要低。假设非支票存款与支票存款之比为t,非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R,则记入非支票存款分母上要加上RR*t。而且人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现金存入,而要留下部分现金,则留下的现金和支票存款之比为c的话,也称为现金漏损率,则分母上再要加一个c。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里的准备金,记为C+R,货币供给M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里的支票存款(这里指狭义货币M1)记为 C+D,那么货币乘数定义为货币供给比上基础货币记为m,则m=(C+D)/(C+R),这里R=D*rr(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D*RR*t(非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D*e(支票存款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且C/D=c(现金漏损率),则m=(1+c)/rr+RR*t+e+c由此推出狭义货币的货币乘数。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给,而在公开的市场上的业务操作来调整基础货币,从而控制货币供给。也可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乘数。[1]
联合浮动(Joint Floating) 目录 1 什么是联合浮动 2 联合浮动的产生 3 欧洲货币体系的联合浮动 什么是联合浮动 从汇率浮动的方式区分,浮动汇率体系可分为单独浮动、钉住浮动、弹性浮动、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又称共同浮动(linked floating)、集体浮动(group floating),是指参加联合浮动的国家集团内部成员间的货币实行固定比价,并规定波动幅度,各有关成员有义务维持该比价,而对集团外部国家的货币则采取同升共降的浮动汇率。 成员国之间的波动幅度为±1.125%,成员国整体对美元的浮动幅度为±2.25%。这种体制有人称为“蛇行于洞”体制,故联合浮动也称蛇形浮动。联合浮动的目的是抵制汇率波动的不利影响。下图为欧共体成员国货币的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 联合浮动的产生 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危机为主要内容的资本主义货币危机时断时续,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1973年3月1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财政部长会议达成协议,率先建立联合浮动集团,3月19日开始实行联合浮动。参加国有共同体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联邦德国、荷兰、卢森堡及非成员国瑞典和挪威。另外,3个共同体成员国英国、爱尔兰和意大利则因货币极不稳定和其他原因,暂不参加联合浮动,继续实行单独浮动。参加联合浮动的国家货币之间仍保持固定比价,汇率上下波动幅度定为2.25%。当成员国间汇率波动超过这一限幅时,有关国家中央银行就要进行干预。对集团以外其他货币的汇率,则随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任其自由浮动。成员国中任何一国货币汇率一旦受到抛售或抢购等冲击时,参加联合浮动的各国则采取一致行动。 由于参加联合浮动的各国经济实力存在差异,利害关系并不完全一致,联合浮动的基础比较脆弱。例如,法国、挪威和瑞典就先后退出了联合浮动。1979年3月13日,欧洲共同体九国布鲁塞尔会议达成的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协议正式生效。根据该协议,除英国外的8个共同体成员国都参加联合浮动集团,各成员国货币之间确立中心汇率,其上下总波动幅度仍为2.25%;意大利里拉为6%;1989年6月19日,西班牙正式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其货币对中心汇率的波幅也规定为6%。欧洲货币体系内部汇率先后多次调整,以保证成员国之间汇率联合浮动的长期稳定。 欧洲货币体系的联合浮动 欧洲货币体系(European Monetary System,简称EMS)联合浮动机制的内容包括: 1、确定每种成员国货币对欧洲货币单位(欧洲联盟成员国建立的一种货币单位,代替欧洲记帐单位,以欧洲联盟十五个成员国货币各占一定权数计算定值的)的法定中心汇率,每种货币离中心汇率的最大波动幅度称为最大偏离界限,最大偏离界限=±2.25%×(l—权数)。 它是根据每种货币在欧洲货币单位中所占极数的大小而不同,即权数大的货币的最大偏离界限应小于权数小的货币的偏离界限,以使权数大的货币有义务把自己货币汇率的波动约束在较小的幅度内。此外,还规定偏离警告线,它是最大偏离界限的75%,其作用是作为每种货币偏离同欧洲货币单位中心汇率的警告指示器,当达到偏离警告线时,该国货币当局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达到偏离最大界限。 2、确定八种成员国货币每对货币之间的法定中心汇率,规定相互汇率波动的幅度不得超过中心汇率的±2.25%,意大利里拉较弱,同其他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可扩大到士6%(1995年已暂时扩大为15%)。 各国货币间形成相对固定的平价网汇率体系。当每对货币间汇率变化超过士2.25%时,双方货币当局有义务进行干预,即硬币一方抛售本国货币,软币一方买进本国货币,相互进行支持,使双方汇率重新恢复到允许的波动幅度之内。八种成员国货币对其他货币实行共升共降的浮动汇率。
钉住汇率制(Pegged Exchange Rate) 目录 1 钉住汇率制概述 2 钉住汇率制度的缺陷导致汇率体系弊端 3 钉住汇率被维持或调整的时机 钉住汇率制概述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9年以前对汇率制度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钉住汇率制。它是一种汇率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一个国家会将本国货币钉住另一种货币或一个货币篮子。 (2)联合浮动制度。这种汇率安排在1999年以前主要存在于欧盟内部,欧盟成员国之间汇率相对稳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当然,1999年1月1日起,欧元进入记账流通后,这种联合浮动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 (3)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是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市场汇率朝向有利本国政策目标的方向浮动。 (4)单独浮动制度。这是指本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汇率只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 钉住汇率制:指一国使本币同某外国货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比价的汇率制度。一篮子货币指由多种国家货币按特定的权数组成的货币单位。 在钉住汇率制,一国货币与其它某一种或某一篮子货币之间保持比较稳定的比价,即钉住所选择的货币。本国货币随所选货币的波动而波动,但相互之间的比价相对固定或只在小范围内浮动,一般幅度不超过1%。被钉住的一般是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或IMF的特别提款权。 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钉住汇率制。按照钉住货币的不同,钉住汇率制可分为钉住单一货币和钉住一篮子货币。除钉住汇率制外的其它汇率制度,包括浮动汇率制,统称为弹性汇率制。 在钉住汇率制确定的汇率之下,储备余额将严格随着国际收支总额的变动而上涨(或下跌),即用本国货币抵消净盈余或赤字。中国的人民币是最重要的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这个国家国际收支强劲,官方公布2004年底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6,000亿美元。将储备币种多样化并不简单,不仅会给美元带来贬值压力,还会给中国的外贸盈余带来上升的压力,从而迫使中央银行购买更多美元。在目前较好的外部环境下,仅通过重估货币或实行浮动汇率制就能够使银行放缓、分散化或逆转它们持有美元增长的趋势。 中国许多人认为现在的货币压力是外国直接投资旺盛的反映,而不是基本汇率均衡上升的结果,并以存在大量失业劳动力为证据。 经济规模小和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选择钉住汇率制,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承受外汇风险的能力较差。 目前的固定汇率制主要表现为钉住汇率制。这种钉住不同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钉住美元的做法,因为那时美元是与黄金挂钩的,而美元的金平价又是固定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一些国家所钉住的货币本身的汇率却是浮动的。因此目前的固定汇率制本质上应该是浮动汇率制。 钉住汇率制度的缺陷导致汇率体系弊端 在国际货币多元化背景下,各种货币兑换比例及其变动,对一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有巨大影响。由于货币符号作为货币的本体,货币之间的兑换比例无法自然固定。而一些小国和地区抗外来冲击的能力较弱,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稳定需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在现实条件下只能采取人为固定的方法—— 钉住汇率制度。钉住汇率制度有利于本国货币的稳定、治理国内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国家的货币的信誉和地位,但是,钉住汇率制度会导致一国经济政策失去独立性。 首先,它不利于调节钉住国与被钉住国的经济关系。钉住国 与被钉住国的经济增长率不同,通货膨胀率不同,国际收支的差额不同,因而两国货币汇率需要不断变化才能调节两国的经济关系。 其次,它不利于调节钉住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钉住国相 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的经济和贸易情况与被钉住国相对于其他国家 而言的经济和贸易情况不可能是相同的,因而钉住国与被钉住国货币汇率需要不断变化,才能调节钉住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 再次,它不利于调节钉住国的国内经济。钉住国的货币随着 被钉住国的货币浮动,不但会加剧国内存在的经济问题,而且还 使钉住国无法利用货币政策去解决国内经济问题。例如,当钉住 国货币随着被钉住国货币降值时,将会带来钉住国出口增加和进 口减少。如果钉住国正发生通货膨胀,那么通货膨胀的形势将会恶化。当钉住国货币随着被钉住国货币升值时,钉住国的出口将会减少而进口将会增加。如果钉住国正陷于经济停滞,那么经济 停滞的形势将更加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提醒,根据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新兴市场国家如果与国际市场存在重要的联系,其钉住汇率的制度容易遭受投机性的攻击和可能导致经济失衡的积累,而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新兴市场在危机中承受较大的冲击。1992年以来爆发的主要金融危机都在一定程度上与可以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有关,如,1992年的欧洲,1997年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韩国,1998年的俄罗斯、巴西,2000年的阿根廷、土耳其等。但是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采取灵活汇率制的国家避免了那些采用钉住汇率制的国家出现的危机,如以色列、南非、墨西哥等。同时实行资本管制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安然度过了这些危机,如中国。 对实行以汇率为货币政策目标的国家,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有: 一是对于资本账户开放的国家,如果其外汇储备量不大,那么实行钉住汇率制度从长远看是不可行的; 二是钉住汇率制度(货币联盟、货币局、美元化)适用于具有较长的货币不稳定历史的国家,或者是那些与另一国家的一体化程度很高的国家; 三是实行灵活汇率制的国家偏向于以通货膨胀为目标。 目前全世界有关国家中,以地区货币和中央银行取代各国货币的正式安排的有欧洲货币联盟、非洲共同体法郎区、东加勒比货币联盟;接受美元作为法定货币的国家有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一些小国和中美洲的一些小国;通过立法确定汇率联系的国家和地区有阿根廷、原东欧转轨国家、香港等;实行爬行钉住汇率制的有埃及、匈牙利、越南、以色列、波兰等。 钉住汇率被维持或调整的时机 一、经济扩张期 钉住汇率的崩溃来自国内的原因总是国产品的供给持续地小于需求――或者是需求持续地超过供给即正的需求冲击,或者是供给能力下降即负的供给冲击。 前者包括: 1、政府在经济已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为了刺激经济而实行赤字财政政策,导致经常帐户恶化,引起克鲁格曼(Krugman)1979年模型式的政府在外汇储备枯竭后被迫放弃钉住汇率的国际收支危机的情形; 2、经常帐户恶化表明外债增加,有凯恩斯主义倾向的政府可能会主动贬值希望以此来实现实际贬值,但如果价格呈粘性,则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名义贬值的效果终将为通货膨胀所侵蚀; 3、在惯性通货膨胀环境中私人部门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预期将迫使政府进行贬值,这是商品市场上的"自促成"的贬值; 4、政府在治理惯性通胀时要让私人部门相信其反通胀的决心,可引入一种钉住汇率,将其作为反通胀的货币政策的"名义锚 "。 后者包括: 1、在负的供给冲击下的举债消费使得经常帐户恶化,当外资不再流入时钉住汇率就难以为继,这就是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的情形; 2、银行的存在使得负的供给冲击首先表现为银行呆坏账的上升,银行通常不愿用其资本金冲减,而是举借外债以保证向存款人支付,当银行即将破产时,政府通常会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能,而这将造成财政赤字,并通过克鲁格曼式的投机冲击的方式危胁到钉住汇率的稳定; 3、发展中国家在引进外资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将面临着初期外债增长、经常帐户恶化、实际汇率升值,如果投资项目最终不能产生出口创汇能力,一旦外资不再流入,该国将被迫偿还外债本息,就可能造成钉住汇率的贬值。 [编辑] 二、经济收缩期 假定经济的初始状态是内外平衡或衰退而非经济过热,在以下一些情形中初始钉住汇率将受到危胁: 1、锚币国家的利率水平提高将迫使本币利率也要提高才可以维持钉住汇率,而这将造成衰退,因此政府可能会主动贬值,如1992年欧洲汇率机制危机; 2、锚币相对于其他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货币升值将使本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出口竞争国货币相对于本币贬值将通过出口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作用使本国的出口需求减少,这两种情形都可能使本币发生主动贬值或自促成的贬值,这就是1997年的人民币汇率情形; 3、治理惯性通货膨胀时可能会出现滞胀局面――私人部门不肯调低其通胀预期,因而名义工资、产品价格即通胀率也降不下来,一个办法是使通胀预期下降到负值,这就是通货紧缩、萧条,显然其所付出的产出代价太大了;另一种方法即名义贬值、使实际汇率迅速贬值,这样可使产出结构发生转换――生产出口品比生产非贸易品更有利可图、从而使非贸易品部门因需求减少而失业的生产资源转移到出口品部门,达到充分就业,也可使支出结构发生转换――使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将支出更多地用在本国产品上从而改善经常帐户,使经济走出衰退; 4、1997后人民币不贬值使其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打击结合其他一些体制性因素共同构成了较严重的负的总需求冲击,甚至使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之中,解决此问题可用名义贬值的方法,它可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从而扩张总需求; 5、不成功的工业化使钉住汇率下的实际汇率高估,如果引发货币危机,就会使本币过度贬值、资本外流、内需萎缩,此时既需保持"软货币"以利于出口增长,又需保持低利率以实行扩张性政策,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是不可得兼的,只有实行资本管制,才可缓解衰退,这可谓正统经济学所反对的"异端"调整计划,马来西亚在1998年曾用过此方法。
简介 【汉文】加拿大元 【英文】Canadian Dollar 【法文】Dollar canadien 【代码】CAD 【发行】加拿大银行(Bank of Canada/Banque du Canada) 【钞票】$1、$2、$5、$10、$20、$50、$100 【铸币】1c、5c、10c、25c、50c、$1、$2、 历史 1934年加拿大银行创建以前以及后来的一段过渡时期,政府发行的纸币和特许银行发行的纸币同时在市面上流通。后来,特许银行(Chartered Bank)发行的纸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到1949年底,特许银行的纸币在实际使用中已不多见。 从加拿大银行在1935年以来,加拿大已经一共发行了六个系列的纸币,分别是1935版,1937版,1954版,加拿大风光版,鸟版以及现在 的加拿大旅程系列。1935年加拿大发行第一批钞票,分别用英语和法语两种文字印刷,以后发行的钞票系列却都是英法两种文字共同印刷。重新设计的钞票系列于1937年,1954年和1969 年发行,最新的钞票是1986年发行的。 浮动汇率 1962年5月2日以前,加拿大一直实行浮动汇率。1962年5月2日加拿大政府规定了加元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为1美元合1.081加元。1971年8月15日加元又开始采取浮动汇率。加拿大政府未规定出其货币必须有最低限度的黄金和外汇作为保证。随着美元的贬值,1971年9月18日加元与美元汇率按其含金量定为1美元含0.9957加元。1974年加元对美元汇 率升至16年来最高点,加拿大政府开始限制资本流出,同时加强了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1981年美元利率开始回升,但加元汇率基本上呈下降的趋势变化,1985年降至1美元合1.42加元。 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美元汇率连连下跌,加元不断上升,1986年1美元合1.3895加元,1987年合1.326加元,1988年合1.23 07加元,1989年升至1美元合1.184加元。 加拿大政府未规定出其货币必须有最低限度的黄金和外汇作为保证。随着美元的贬值,1971年9月18日加元与美元汇率按其含金量定为1美元含0.9957加元。1974年加元对美元汇率升至16年来最高点,加拿大政府开始限制资本流出,同时加强了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1981年美元利率开始回升,但加元汇率基本上呈下 降的趋势变化,1985年降至1美元合1.42加元。1985年9月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美元汇率连连下跌,加元不断上升,1986年1美元合1.3895加元,1987年合1.326加元,1988年合1.23 07加元,1989年升至1美元合1.184加元。
金币本位制(Gold Specie Standard) 目录 1 什么是金币本位制 2 金币本位制的产生及崩溃 3金币本位制瓦解的原因 4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5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6金币本位制的优点 什么是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度是一种金属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或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於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Gold Parity)来决定。金本位制於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金本位制总共有三种实现形式,它们是: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兑汇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最具有金本位制的代表性。 金币本位制又称“金铸币本位制”,这是金本位制的最初形态。金币本位制将黄金铸币作为法定本位币,而银币则退居辅币地位,它的自由铸造和无限法偿能力受到限制。 而黄金作为本位币,就有了无限法偿能力,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任何都可以向国家造币厂申请将其所有的黄金铸造成金币或将金币溶成金属块。黄金的输入和输出在国与国之间可以自由进行转移。金币本位制的统治地位长达100年,其间,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世界黄金产地分布不均匀,金币磨损等原因,金币本位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逐渐被金块本位制和金兑汇本位制所取代。 金币本位制的产生及崩溃 金币本位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普遍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首先在英国实行,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各国都实行了金币本位制,使金币本位制成为国际性的货币制度。 一个国家宣布实行金币本位制,立法规定,它的主要银行和金融机构要按一个固定价格,即法定平价换算特定数量的黄金。这个法定平价表示该国货币单位换算成特定数量的黄金价值。例如,1816年英国议会法令规定英格兰银行以每盎司3英镑17先令9便士的价格购买黄金,并按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5便士的价格售出黄金,且黄金的成色或纯度是91.667,由各国中央银行按它们的法定平价来买卖黄金。大多数以略低于法定平价的价格买进黄金,而以略高于平价的价格售出黄金。法定平价与黄金买卖平价之间的差价是手续费。 由各国承诺把它们的货币钉住黄金而产生的是钉住汇率制度。例如,英国英格兰银行以一盎司3英镑17先令10.5便士价格买卖黄金,美国财政部以一盎司20.67美元平价买卖黄金,那么,1英镑的美元价格就等于4.865美元。 由于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金币的面值与其所含黄金的价值就可保持一致,金币数量就能自发地满足流通的需要,从而起到货币供求的作用,不会发生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由于黄金可在各国之间自由转移,这就保证了外汇行市的相对稳定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统一,因而金币本位制是一种比较健全和稳定的货币制度。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通货相对稳定,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准备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价值符号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帝国主义国家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价值符号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人,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彻底崩溃。 金币本位制瓦解的原因 首先,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世界黄金存量分配极不平衡。到1913年末,美、英、法、德、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2/3,使很多国家货币流通的基础缩小,金币自由铸造与自由流通的基础受到冲击,动摇了这些国家货币制度的基础。 其次,价值符号对金币自由兑换的可能性受到削弱。资本主义列强为瓜分世界准备世界战争。大肆增加价值符号的发行,使黄金准备减少,兑换出现危机。 第三,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转移也受到很大限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实行关税壁垒和贸易保护政策,对黄金输出输入实行限制.使黄金流动保持对外汇率稳定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削弱。 第四,到了20世纪,在高科技工业发展过程中,大量的以黄金为材料,由本身具有价值的黄金充当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浪费。 第五,经济发达时期,要求货币的供应量增加,并且有供给弹性,但黄金的产量不能相应地快速增长,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许多国家放弃了金币本位制,战后只有美国恢复了金本位制,各国相继实行了没有金币流通的变相的金本位制度,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 金币本位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有一定的比价。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块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块。 3、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从这些内容可看出,金币本体制有四个特点: 1、以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 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3、流通中其他货币和金币之间可以按法定比率自由兑换,也可以兑换与金币等量的黄金。 4、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或输入本国。 金币本位制的优点 第一,金币本位制是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其币值的稳定便于计算产品成本、价格和利润,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 第二,币值的稳定又使债权债务的利益不受通货贬值的影响,促进了信用制度的发展。 第三,各国通货以黄金为基础,外汇行市相对稳定,黄金能自由地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为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前提条件。 但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加深和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金币本位制的基础受到了严重威胁。
金汇兑本位制(Gold Exchange Standard) 目录 1 什么是金汇兑本位制 2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3 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的比较 什么是金汇兑本位制 金汇兑本位制又称“虚金本位制”,该国货币一般与另一个实行金本位制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比价,并在后者存放外汇或黄金作为平准基金,从而间接实行了金本位制。实际上,它是一种带有附属性质的货币制度。当然,无论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而这种脆弱的制度经过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终于全部瓦解。 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金融市场危机对于银行产生了巨大的支付压力,继而许多银行破产倒闭,一些国家先后放弃金块本位制。 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对货币只规定法定含金量,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国内实行纸币流通,纸币不能与黄金兑换,而只能兑换外汇,外汇可以在国外兑换黄金。本国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块本位制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以存放外汇资产作为准备金,以备随时出售外汇。 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国家虽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但流通中的货币是不能与黄金保持兑换的纸币,黄金已不能发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使货币流通失去了调节机制和稳定的基础,从而削弱了货币制度的稳定性。因为,如果纸币流通量超过了流通对货币的需要量,就会发生货币贬值。假如国家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大量发行纸币,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影响经济的发展。而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度的国家,其货币与某大国货币保持固定比价,其对外贸易和金融政策又必然受到与之相联系国家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与控制。因此,金汇兑本位制度,是一种消弱了的极不稳定的金本位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 1、国家无需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市场上不再流通金币,只流通银行券。 2、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这些外汇在国外才能兑换成黄金。 3、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币或金块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及金汇兑本位制的比较 在金块本位制中,可以兑换黄金的银行券代替了金币。任何人都可以将所持有的银行券兑换成等量的黄金,但是存在一个一般人达不到的最高兑换限额。这种制度可以部分解决黄金产量不足的问题和磨损所带来的消耗。 在金汇兑本位制中,当一个国家实行这种货币制度时,需要将黄金存放在另一个国家,本国货币与之实行固定比例率,只有当此国货币兑换成黄金存放国的货币时,才能兑换成黄金,这是一种殖民地性质的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或金汇兑本位制,都是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很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