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物流模数物流模数英文名称: logistics modulus ,是指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尺寸基准。物流模数是为了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以数值关系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素尺寸的标准尺度。它是由物流系统中的各种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包括:货物的成组、成组货物的装卸机械、搬运机械和设备货车、卡车、集装箱以及运输设施、用于货物保管的机械和设备等。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简介 物流模数物流模数由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认定的1200mm×1000mm的矩形,是最小的集装尺寸。物品的外包装尺寸是物流模数尺寸的分割系列。该尺寸是保证满足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倍数前提下,从卡车和集装箱的尺寸“分割”导出。物流模数尺寸可以看成是物流系统中适于机械作业的最小单元。物流输送设备的输送空间尺寸以及成组化器具的载货面积应该是物流模数尺寸的倍数系列,仓库中的货架、装卸设备的操作部件的尺寸也应该与物流模数尺寸相配合。大多数物流托盘的平面尺寸是物流模数尺寸。现在,作为物流标准化进程的过渡,也允许使用1200mm×800mm和1100mm×1100mm等规格的非标准托盘尺寸。目前,中国尚未推出国家物流模数标准,也未宣布采用该物流模数标准。 物流模数是为了物流的合理化和标准化,以数值关系表示的物流系统各种因素尺寸的标准尺度。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模数的确定过程 物流模数(一)确定物流的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作用和建筑模数尺寸的作用大体相同。基础模数一旦确定,设备的制造、设施的建设、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就有所依据。目前ISO中央秘书处及欧洲各国基本认定600×400mm为基础模数尺寸。 如何确定基础模数呢?为什么确定600×400mm为基础模数尺寸呢?这大体可以说明如下: 由于物流标准化系统较之其它标准系统建立较晚,所以确定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目前对物流系统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事物,即输送设备。采取"逆推法",由输送设备的尺寸来推算最佳的基础模数。当然,在确定基础模数尺寸时也考虑到了现在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以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及社会的影响。从其与人的关系看,基础模数尺寸是适合人体操作的最高限尺寸的。 (二)确定物流模数 物流模数即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前面已提到,物流标准化的基点应建立在集装的基础之上,还要确定集装的基础模数尺寸(即最小的集装尺寸)。 集装基础模数尺寸可以从600×400mm按倍数系列推导出来,也可以在满足600×400mm的基础模数的前提下,从卡车或大型集装箱的分割系列推导出来。 日本在确定物流模式尺寸时,就是采用的后一种方法,以卡车(早已大量生产并实现了标准化)的车厢宽度为物流模数确定的起点,推导出集装基础模数尺寸。 (三)以分割及组合的方法确定系列尺寸 物流模数作为物流系统各环节的标准化的核心,是形成系列化的基础。依据物流模数进一步确定有关系列的大小及尺寸,再从中选择全部或部分,确定为定型的生产制造尺寸,这就完成了某以环节的标准细列。物流模数尺寸 由物流模数体系,可以确定各环节系列尺寸。 目前,国际物流模数尺寸的标准化正在研究及制定中,但与物流有关的许多设施、设备的及鼠标准化大多早已发布,并由专门的专业委员会负责制定新的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缩写为ISO,已建立的从物流角度看与物流有关的技术委员会(TS)及技术处(TD),每个技术委员会或技术处都由ISO指定负责常务工作的秘书国,我国也明确了个标准的归口单位。 目前,ISO对物流标准化的研究工作还在进行中,对于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模数尺寸已大体取得了一致意见或拟定出了初步方案。 作为物流标准化的基础和物流标准化首先要拟定的数据,几个基础模数尺寸如下: (1)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600×400mm。 (2) 物流模数尺寸(集装基础模数尺寸):1200×1000mm为主,也允许1200×800mm及1100×1100mm。 (3)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预计装基础模数尺寸的配合关系。 虽然上述模数尺寸尚未正式颁布实施,但是目前看来已成定局,许多国家都以此为基准修改本国物流的有关标准,以和国际的发展趋势吻合。例如,英、美、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已打算放弃国内原来使用的模数尺寸,而改用国际的模数尺寸。日本等一些国家在用1200×1000mm的模数尺寸系列同时,还发展了1100×1100mm正方形的集装模数,已形成本国的物流模数系列。物流模数的分类 1、物流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指为使物流系统标准化而制定的标准规格尺寸。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央秘书处和欧洲各国确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600×400(mm)。确定这样的基础模数尺寸,主要考虑了现有物流系统中影响最大而又最难改变的输送设备,采用“逆推法”,由现有输送设备的尺寸推算的。也考虑了已通行的包装模数和已使用的集装设备,并从行为科学角度研究人和社会的影响,使基础模数尺寸适合于人体操作。基础模数尺寸一经确定,物流系统的设施建设、设备制造,物流系统中各环节的配合协调,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配合,都要以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选择其倍数为规定的标准尺寸。 2、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 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是指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基础模数尺寸。它是以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而确定的,也可以选择共同的模数尺寸;该尺寸是设计物流建筑物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建筑物立柱间距、跨度及进深等尺寸的依据。 3、集装模数尺寸 集装模数尺寸也称物流模数尺寸,是指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推导出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以此尺寸作为设计集装设备三项(长、宽、高)尺寸的依据。在物流系统中,集装起贯穿作用,集装尺寸必须与各环节物流设施、设备、机具相匹配。因此,整个物流系统设计时往往以集装模数尺寸为依据,决定各设计尺寸。集装模数尺寸是影响和决定物流系统标准化的关键。物流模数与物流系统 所谓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物流管理系统也从简单的方式迅速向自动化管理演变,其主要标志是自动物流设备,如自动导引车(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存储、提取系统(AS/RS-Automatedstorage/retrievesystem)、空中单轨自动车(SKY-RAV-Railautomatedvehicle)、堆垛机(Stackercrane)等,及物流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系统的出现。物流系统的主要目标在于追求时间和空间效益,实现功能的最大化。而实现物流系统优化的方法之一即是物流系统的标准化,物流模数是物流系统标准化的方法之一。
简介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ited Nations 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俄文:Комиссия ООН по праву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торговли,缩写:ЮНСИТРАЛ 英文缩写为UNCITRAL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贸易法委员会)于1966年由大会设立(1966年12月17日 第2205(XXI)号决议),中国是其成员国之一。大会在设立贸易法委员会时承认,各国的国际贸易法律存在差异,给贸易流通造成了障碍,因此,大会把贸易法委员会视作联合国可籍此对减少或消除这些障碍发挥更积极作用的工具。该委员会有助于协调及统一国际贸易法,集中处理四个主要的国际贸易范畴:货品销售、付款、商业仲裁及有关货运的法例。任务 大会赋予贸易法委员会促进国际贸易法逐步协调和统一的总任务。贸易法委员会自此成为联合国系统在国际贸易法领域的核心法律机构。组成 贸易法委员会由大会选出的60个成员国组成。成员的构成代表了世界各个不同地理区域及其主要经济和法律体系。委员会成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三年半数成员任期届满。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大楼 自2007年6月25日起,贸易法委员会成员及其任期届满年份为: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 阿尔及利亚 (2010 年) 加蓬 (2010 年) 尼日利亚 (2010 年) 亚美尼亚 (2013 年) 德国 (2013 年) 挪威(2013 年) 澳大利亚(2010 年) 希腊(2013 年) 巴基斯坦 (2010 年) 奥地利 (2010 年) 危地马拉 (2010 年) 巴拉圭 (2010 年) 巴林(2013 年) 洪都拉斯(2013 年) 波兰 (2010 年) 白俄罗斯 (2010 年) 印度 (2010 年) 大韩民国 (2013 年) 贝宁 (2013 年) 伊朗 (2010 年) 俄罗斯联邦 (2013 年) 玻利维亚(2013 年) 以色列 (2010 年) 塞内加尔(2013 年) 保加利亚(2013 年) 意大利 (2010 年) 塞尔维亚 (2010 年) 喀麦隆 (2013 年) 日本 (2013 年) 新加坡 (2013 年) 加拿大 (2013 年) 肯尼亚 (2010 年) 南非 (2013 年) 智利 (2013 年) 拉脱维亚(2013 年) 西班牙 (2010 年) 中国 (2013 年) 黎巴嫩 (2010 年) 斯里兰卡 (2013 年) 哥伦比亚 (2010 年) 马达加斯加 (2010 年) 瑞士 (2010 年) 捷克共和国 (2010 年) 马来西亚(2013 年) 泰国 (2010 年) 厄瓜多尔 (2010 年) 马耳他(2013 年) 乌干达 (2010 年) 埃及 (2013 年) 墨西哥 (2013 年)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2013 年) 萨尔瓦多 (2013 年) 蒙古 (2010 年) 美利坚合众国 (2010 年) 斐济 (2010 年) 摩洛哥 (2013 年) 委内瑞拉 (玻利瓦尔共和国) (2010 年) 法国 (2007 年) 纳米比亚(2013 年) 津巴布韦 (2010 年)委员会 贸易法委员会在年会上进行工作,年会每年轮流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和维也纳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委员会各工作组一般每年举行一届或两届会议,视须讨论的主题事项而定;工作组届会也轮流在纽约和维也纳举行。 除成员国以外,还邀请所有非委员会成员的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作为观察员出席委员会及其工作组的届会。观察员可与成员一样参与委员会及其工作组届会的讨论。工作组 贸易法委员会设立了六个工作组就委员会工作计划中的专题进行实质性筹备工作。每一工作组由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国组成。 六个工作组及其目前的专题为大会决议文件 第一工作组–采购 第二工作组–国际仲裁和调解 第三工作组–运输法 第四工作组–电子商务 第五工作组–破产法 第六工作组–担保权益 下文阐述贸易法委员会已进行或正在进行工作的领域及其主要工作成果。 国际商事仲裁和调解 国际货物销售(销售公约) 破产 国际支付 国际货物运输 电子商务 采购和基础设施发展 罚款和约定损害赔偿金 其他案文职位空缺和实习职位空缺 贸易法委员会秘书处的职位空缺由联合国人力资源管理厅负责管理。关于如何在联合国谋职,详细情况请访问联合国的 UN Careers电子征聘系统网页。实习 联合国法律事务厅国际贸易法司是贸易法委员会的业务秘书处,将选拔若干申请人参与实习方案,申请人在申请时及在实习期间须持有大学本科学位(或同等学位)并且已被研究生学位课程录取(攻读硕士或以上学位)。 国际贸易法司设有立法处和技术援助科,其任务分别是为通过和使用贸易法委员会法规而编写统一法规和提供技术援助。 实习目标: 在确定实习生的工作领域和内容时,将考虑到国际贸易法司当前正在开展的项目、实习生的资格条件,以及赞助机构或实习生个人所表示的实习目的。通常会要求实习生在一名法律干事的指导下从事与贸易法委员会各工作组正在进行的项目有关的任务,或从事与推广贸易法委员会法规和协助法律改革的活动有关的任务。 为实习生指定的任务可包括如下: 立法处: 协助比较法律研究报告的研究和编写工作。 协助筹备和起草法律文本(例如公约草案和示范法草案),包括进行相关的背景研究。按要求承担临时分派的法律和行政工作。 技术援助科: 协助确定特定国家和(或)部门的立法改革需要和援助要求。协助搜集和分析贸易法委员会法规判例法。协助改善并维护贸易法委员会的网站。资格要求:国际贸易法或国际私法专业大学本科或以上学位。优秀的英文口语和书写能力;懂联合国其他语文(阿拉伯文、中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者更佳。计算机技能,包括熟练掌握Microsoft 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和互联网查询。精通网站管理相关工作,熟练掌握HTML者更佳。条件 贸易法委员会实习方案实行择优选拔录取。欲参加实习者请在所希望的实习期之前六至九个月提出申请。 还要求提供能评价申请人的学术和(或)专业能力的三个人的姓名。 实习方案的首期为两个月。 联合国不能为实习生提供任何资助或报酬,实习工作不得为联合国带来任何资金上的负担。
蓝箱政策(Blue Box Policies) 关贸总协定中,农业协议中对一系列条款的通行表达方式。这些条款规定与限产计划相关的支付可免予减让承诺(如休耕地差额补贴)。限产计划下给予的某些直接支付。 “蓝箱措施”(Blue Box Measures)是指,一些与生产限制计划相联系的直接支付的“黄箱措施”支持,被称为“蓝箱”的特殊措施,可得到免除减让。但其条件是必须满足下列要求之一:(1)按固定面积或者产量提供的补贴;(2)根据基期生产水平85%以下所提供的补贴;(3)按牲口的固定头数所提供的补贴。
营销学发展起源 理性营销始于1823年美国人A.C.尼尔逊创建的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自此,市场研究建立营销信息系统并成为营销活动的重要部分。C.E.克拉克指出市场信息是“对事实或近乎事实的收集与解释,或对事实的估计与推测。”广告媒体的广泛应用把简单的回归分析、抽样技术和定性研究引入市场研究。 营销从传统的经济学转入管理学研究,标志营销管理时代的开始。“经济学是营销学之父,行为科学是营销学之母,数学是营销学之祖父,哲学乃营销学之祖母。”经济学侧重于效用、资源、分配、生产研究,核心是短缺,而营销是公司管理的重要部分,核心是交换。 50年代营销环境和市场研究成为热点。营销管理必须置于而且适应其不断变化的环境,消费者行为是消费者定性与定量研究的重点,有助于制造商更好地理解其生活方式与态度。特别是当商品不再短缺时,消费者的差异逐渐扩大,于是“市场细分”的概念浮出水面,市场细分根据消费者的社会经济特征去判断消费者的行为模型。60年代,威廉、莱泽提出了比市场细分更理想的方法,即消费者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态度比其所处的社会、阶层更准确地解释消费者的消费方式。自此,市场研究强化了消费者态度与使用的研究,从态度与习惯判断生活方式。1960年杰罗姆·麦卡锡提出著名的4PS理论。 70年代末,随着服务业的兴起,服务营销为服务业提供了思想和工具,也推进了制造业开拓了新的竞争领域。发展 80年代,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开始流行。满意是一种感觉状态的水平,源于对产品的绩效或产出与人们的期望所进行的比较。顾客的期望源于自己和别人的经验、公司的承诺,而绩效源于整体顾客价值(产品价值 服务价值 人员价值 形象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货币成本 时间成本 体力成本 精神成本)之差异。它与顾客对品牌或公司的忠诚度密切相关。80年代另一流行概念是品牌资产(Brand Equity)大卫?A艾克(Aker)提出构筑品牌资产的5大元素为品牌忠诚、品牌知名度,心目中的品质、品牌联想,其他独有资产。作为公司的无形资产,品牌资产往往又构成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 伴随全球一体化进程,西奥多?莱维特提出“全球营销”(Global Marketing)的思想,强调产品与手段的一致性,认为过于强调各地方适应性会导致规模经济损失。然而,他忽略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受文化影响的产品更多强调各方市场适应性,百不受文化影响的产品可以更多的标准化。 舒尔兹(Don SchultZ)提出整合营销(Integrated Marketing),包括营销战略与活动的整合,信息与服务的整合,传播渠道的整合,产品与服务的整合。 巴巴拉?本德?杰克逊强调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的重要性,它有别于传统的交易营销,为客户增加经济的、社会的、技术支持等附加值,更好地把握了营销概念的精神,强调了营销的人文性。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一对一沟通”顾客成为可能,出现了数据库营销,它更好地了解了顾客,加强了与顾客的忠诚关系。现今 90年代,企业营销理念发生变化,企业开始反思传统的营销活动,意识到营销不仅要考虑消费者的需要,更要考虑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如环境保护与人身健康。公司实行组织目标不应为利润最大化或消费者的选择和满意度最大化,而应是兼顾消费者的满意与长期福利。于是,4CS开始向传统的4PS挑战。展望 尽管世界著名营销学者对营销未来发展的看法显得多元化,但网络营销无疑是21世纪营销的焦点。营销环境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是网络营销发展的动力,20世纪工业时代创造的营销4PS要素与互联网技术重新整合。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在于消费者为导向,消费者的个性特点使得企业重新思考其营销战略。网络环境使得双向互动或为现实,使得企业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了消费者满意度。网络社会的竞争优势将来自于吸引和保持顾客的能力和极显著减少交易成本。 网络营销在三个方面对营销理论体系将产生重大的突破: (1)强调消费者已逐渐取得交易主权; (2)消费者需求差异日趋扩大; (3)营销策略重在吸引消费者,培养消费者对公司及公司产品的忠诚。 工业革命以来,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命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冲击。无疑,传统的营销理论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市场细分的标准将更加细化;市场调查方法将更加创新,显现多元化;营销策略的研究更加注重互动的、整合的网络营销。 买方市场的完全转移和因特网使生产商的产品定位、厂商自身的定位更加细分,商品的文化特征、民族特征、艺术特征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商品将不再仅是大众的商品,而开始真正表达极小群体的生活方式。顾客成为一切的开始,为顾客找产品,不再是为产品找顾客,重要的不再是将尽量多的产品卖给尽量多的顾客,而是培养一个已有顾客更多地或只是某一公司产品的顾客。“一对一营销”、“直效营销”、“直复式营销”将成为全面满足消费者个性要求的营销方式。 网络调研由于获取信息的及时性、共享性和低成本的优势而将逐渐取代传统调研方法,这种基于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市场调研结果更为客观、真实,反映了消费心态和市场发展趋势。中国营销学可划分为四个阶段(1)引进阶段 (1978—1982)年。主要通过翻译、考察及邀请专家的形式,系统介绍和引进了国外的市场营销理论。这是营销中国化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参与研究者少,研究比较局限,对西方营销理论的认识也相对肤浅。(2)传播阶段 (1983—1985年)。1984年1月,全国高等综合大学、财贸院校的“市场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大促进了营销理论的全面范围内的传播,营销学开始得以到高校教学的重视,有关营销学的著作、教材和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3)应用阶段 (1985—1992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场环境的改善为企业应用现代营销原理指导自身经营创造了条件,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不均衡:不同地区、行业及机制中的企业在应用营销原理的自觉性和水平上表现出较大的差距,同时应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片面性。(4)扩展阶段 (1988—1992年)。在此期间,无论是市场营销的研究队伍,还是市场教学、研究和应用的内容,都有了大极大的发展。研究重点也从过去的单纯教演出了研究,改变为结合企业营销实践的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营销学评价与观点评价 市场营销理论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重新引入中国大陆,经过近20年代的风风雨雨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需要全面创新和拓展的时代。 然而,由于缺乏对西方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充分探索,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营销学依然没有实现和中国国情的有效整合,营销学最权威的指南仍然是“科特勒”、“麦卡锡”和“斯坦顿”。大多数人只不过是在介绍他们的理论与观念。实践中的营销更多的是广告、促销,甚至不顾道德的束缚,操纵消费者的欲望,背离了时代的特征。 2000年以来,现代营销理论和应用原则上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对质量、价值和顾客满意的强调,对关系建立和顾客保持的强调;对商业过程和整合商业职能的强调;对全球性思考和区域性规划的强调;对战略联合和网络建立的强调;对直接(复)和在线营销的强调;对服务营销的强调;对高科技产业的强调;对符合伦理的营销行为的强调。这些新的观点经过系统化后,也正是今天所看到的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网络构建、战略联合、直复营销、在线(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和营销伦理等,它们构成了当今营销时代的新特征。观点 营销是对需要满足的促进,需要无处不在,营销也无处不在。实用的营销不在于优雅的形式,而在于被谁,在什么地方,以何种程度得到充分和有效的应用。营销应成为一门实用管理技术,解决实际管理问题,应该向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技术。从宝洁的品牌营销,可口可乐的特许经营,斯沃琪的差异化影响,马狮的关系营销到戴尔大规模开始定制化营销,可以看出这些营销创新成就了一个品牌,一个企业,丰富了营销理论体系。 因此,中国营销学面对21世纪,应结合西方营销理论、技术趋势和中国文化、市场、企业的实际状况,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创建中国市场环境下,尤其是网络环境下道德的营销理念和体系;创建结合实践的微观营销实务技术;创建整个组织范围的营销思路和方法。
什么是议付银行 议付银行(Negotiating Bank)是指根据开证行的授权买入或贴现受益人开立和提交的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汇票及/或单据的银行。议付行是接受开证行在信用证中的邀请并且信任信用证中的付款担保,凭出口商提交的包括有代表货权的提单在内的全套出口单证的抵押,而买下单据的。议付行议付后,向开证行寄单索偿。如果开 证行发现单据有不符信用证要求的情况存在,拒绝偿付,则议付行有向受益人或其它前手进行追索的权利。议付银行的相关要点 如果只审查单据而不支付对价并不构成议付。议付行是准备向受益人购买信用证下单据的银行,议付行可以是通知行或其他被指定的愿意议付该信用证的银行,一般是出口商所在地银行。议付银行可以是指定的银行,也可以是非指定的银行,由信用证的条款来规定。 根据信用证流程,受益人备齐所有单据后,向通知行提交信用证及全套单据,如果通知行不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话,那么其仅仅是接受单据并将之转递开证行。受益人要等到开证行审单完毕,确认单证相符,并将信用证金额扣除必要费用的净额付至通知行后,才能从通知行获取货款。如果通知行接受开证行邀请,愿意对信用证进行议付,就成为议付行。议付行审单确认单证相符,便留下单据,将信用证净额(信用证金额扣去利息)交付受益人,即议付行实际是用自己的资金将单据买下,对受益人提供资金融通。议付行购买受益人的单据和汇票是建立在开证行保证偿付的基础上。
基本信息 词目:认可 拼音:rèn kě 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条的规定: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的能力和执业资格,予以承认的合格评定活动。是对从业者和从业单位专业性的肯定。 认可是对合格评定机构满足所规定要求的一种证实,这种证实大大增强了政府、监管者、公众、用户和消费者对合格评定机构的信任,以及对经过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所评定的产品、过程、体系、人员的信任。这种证实在市场,特别是国际贸易以及政府监管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按照认可对象的分类,认可分为认证机构认可、实验室认可及相关机构认可和检查机构认可等。 认证机构认可:认证机构认可是指认可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基于GB/T 27011的要求,并分别以国家标准GB/T 27021《合格评定 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17021)为准则,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能力;以国家标准GB/T 27065《产品认证机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指南 65)为准则,对产品认证机构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产品认证活动的能力;以国家标准GB/T 27024《合格评定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17024)为准则,对人员认证机构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人员认证活动的能力。 实验室及相关机构认可:实验室认可是指认可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基于GB/T 27011的要求,并分别以国家标准GB/T 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17025)为准则,对检测或校准实验室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检测或校准活动的能力;以国家标准GB/T 22576《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5189)为准则,对医学实验室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医学检测活动的能力;以国家标准GB 19489《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为准则,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评审,证实该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达到了相应等级;以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的文件ILAC G13《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的能力要求指南》为准则,对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提供能力验证的能力;以国家标准GB/T 15000.7(等同采用ISO 指南34《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者能力的通用要求》)为准则,对标准物质生产者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标准物质生产能力。 检查机构认可:检查机构认可是指认可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基于GB/T 27011的要求,并以国家标准GB/T 18346《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IEC 17020)为准则,对检查机构进行评审,证实其是否具备开展检查活动的能力。 在以上3种认可活动中,认可机构对于满足要求的机构予以正式承认,并颁发认可证书,以证明该机构具备实施特定认证、合格评定及检查活动的技术和管理能力。详细释义 基本解释 [approve;accept;/confirm/i] 承认,许可 没他的认可谁也不能走 详细解释 同意;许可。 《官场现形记》第五八回:“众人一齐认可,方才别去。” 毛泽东 《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甚至因为 陕北 广播电台播发了某些不正确的新闻,人们竟误认为这是被中央认可的意见。”
词目:物品 拼音:wù pǐn 词义: 1.物件,东西。 2.经济活动中涉及到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定义: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物品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理,行政,后勤,教育等领域使用的,与生产相关的或有时完全无关的物质实体.在办公生活领域则泛指与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在这些领域中,物流学中所称的"物",就是通常所称的物品. 基本解释: [article;goods] 泛指各种东西或零星的物品 详细解释: 物件,东西。 《通典·食货九》:“既欲均齐物品,廛井斯和,若不绳以严法,无以肃兹违犯。”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丁文果 ,司天监丞,无他学,惟善射覆, 太宗 时以为娱。一日,置一物品器中,令射之。” 丁玲 《一颗未出膛的枪弹》:“这些东西兴奋了屋子里所有的人,几十只眼睛都集中在连长的手上,连长在翻弄着这些物品。”
简介 薰蒸证书(Inspection Certificate of Fumigation)是用于证明出口粮谷、油籽、豆类、皮张等商品,熏蒸证书以及包装用木材与植物性填充物等,已经过熏蒸灭虫的证书。怎样做薰蒸证书 除害处理方法:溴甲烷熏蒸-MB,热处理-HT;(使用化学药剂<如溴甲烷等>熏蒸处理木质包装,虽可杀死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天牛,但不能完全杀死松材线虫。而热处理则既可杀死媒介天牛,也可全部杀灭松材线虫。) 熏蒸是用化学药剂将原木里的虫子杀死,热处理是高温高湿将虫子杀死。热处理还可以将木材的含水率降下来,熏蒸不行。很多国际知名公司(MOTO)也明确规定不允许用熏蒸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