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公益赞助促销法 公益赞助促销法是指企业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中,从为公众谋福利出发,热情赞助公益事业,以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目的的一种形式。 公益事业由于与公众的利益相联系,因而是公众最为关心的事情。通过一定的方式给予公益事业一定的赞助,最能打动公众的心,引起公众对企业的好感和信赖。所以,赞助公益事业是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公共关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益赞助促销法的原则 1、有益于公众的原则。即企业所提供的各种赞助必须有益于社会公众,为社会公众谋取相应的利益,以求得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好感。 2、有利于促销的原则。企业在提供各项赞助时,应注意与产品促销结合起来。比如,赞助体育比赛时,应在体育场地设置企业产品广告牌;赞助科技发展事业时,应以企业厂牌或牌号命名所设立的各种基金等,使赞助活动和广告宣传活动融合在一起,以取得产品促销的效果。 3、量力而行的原则。企业向公益事业提供的各种赞助,必须是在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允许范围之内,不能超过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则,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困境。 公益赞助促销法的途径 主要包括这样五个方面: 1、赞助社会福利事业。如给养老院、残疾人保障工作提供帮助。 2、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如给教育事业、城市建设事业等提供支持。 3、赞助社会体育事业。如协助有关单位举办体育比赛活动。 4、赞助科技发展事业。如出资建立科技发展基金、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等。 5、赞助社会文化事业。如出资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活动、文艺演出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 相关条目 社会交往促销法 宣传报道促销法
供应链运输管理概述 运输管理是指产品从生产者手中到中间商手中再至消费者手中的运送过程的管理。它包括运输方式选择、时间与路线的确定及费用的节约。 除库存管理之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运输管理。但是运输管理相对来说,没有像库存管理那样要求严格、关系重大。因为现在运力资源丰富,市场很大。只要规划好了运输任务,很容易找到运输承包商来完成它。 供应链运输管理的程序 供应链运输管理的任务,重点就是三个,一是设计规划运输任务,二是找合适的运输承包商,三是运输组织和控制。 设计规划运输任务,就是要站在供应链的整体高度,统一规划有关的运输任务,确定运输方式、运输路线,联合运输方案,设计运输蓝图,达到既能够满足各点的运输需要.又使总运输费用最省的目的。因为供应链运输问题,是一个多点系统的运输问题,涉及供应商到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到分销商以及供应商之间、分销商之间等多个企业、多个品种、多种运输方式、多条运输路线的组织规划等问题。要根据供应链正常运行的节拍,确定各点之间的正常运量,然后统一组织联合运输、配送和准时化供货。这个通常要建立模型,仔细地优化计算得出运输方案、建立运输蓝图。具体的做法可以运用运输规划法、配送计划法等方法来完成。这种做法比较完美,但是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运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和规划。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习惯于采用实用主义的做法,就是各个运输任务自发产生、单独处理,不进行统筹考虑,这样做,虽然简单方便,但是常常造成运输资源不能够充分利用、空车率高、浪费大。 运输任务方案确定下来后,就需要找运输承包商。现在运输资源很丰富,容易找,但是一般应当找正规的运输企业或者物流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甚至可以把它们拉入供应链系统之中来。不要轻易找那些没有资格、没有能力的运输承包者,避免运输风险。 运输的方式有长途的输送运输、短途配送运输和准时化供货等形式。 长途输送运输,是长距离大批量的快速运输; 短途配送运输是短距离多用户多品种的循环送货; 准时化供货是更短距离的供应点对需求点的连续多频次小批量补充货物。 运输组织和控制,就是按照给定的运输方案、运输蓝图对运输承包商的运输活动过程和运输的效果进行组织、管理和控制。 供应链运输决策应考虑的问题[1] 1、运输部门的激励机制 进行运输决策时应确保运输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起促进作用。如在决策时只考虑降低运输成本而不顾客户响应程度,将使企业总成本增加。所以企业运输部门的业绩考核应综合考虑运输成本、受运输决策影响的库存成本以及所达到的客户响应程度。 2、选择自营运输和外包运输 考虑使用自营运输,外包运输或二者兼而有之,应基于企业的运输管理能力和运输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当运量较小、运输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时,可以将运输外包给第三方承担,节约成本。然而当运量大、客户响应程度重要时,运输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成功影响非常大,企业应拥有自己的运输车队。 3、运输网络的柔性 进行运输网络设计是应考虑需求的不确定性和运输的可利用性。忽视需求不确定性会导致大量采用廉价、非柔性的运输方式,如果运输计划不变,这种运输网络会执行得很好。然而当运输计划改变时,往往就很差劲。如果企业考虑了不确定性,在运输网络设计中采用一些柔性的运输方式,虽然会昂贵一些,但可以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供高水平的客户响应。 4、运输成本与其他相关成本 供应链中的运输决策必须考虑对库存成本、设备和加工处理成本上升,协作成本以及提供给客户的响应水平、对不同的运输配置进行评估,按不同的成本、收入以及协作的复杂性把它分成不同的等级,然后进行合适的运输决策。 (1)运输与库存成本 运输与库存成本间的权衡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和库存集中。 1、运输方式的选择。包括规划决策和运作决策两方面,规划决策侧重于承运商的选择,运作决策针对的是某次运货的具体运输方式的选择。对于这两种决策,发货方都必须权衡运输与库存成本。成本最低的运输方式不一定降低供应链总成本,越廉价的运输方式提前期越长,装货量也越大,库存水平升高;装载量小的运输方式可降低库存水平,但相对昂贵。因此,价值与重量比值高的货物适合速度快的运输方式,对它来说降低库存是重要的;比值低的货物则适合速度慢的运输方式,对它来讲降低运输成本是重要的。 2、库存集中。将分散的库存集中起来可以使企业显著降低安全库存,然而集中库存会增加运输成本。当库存、设备成本占供应链总成本很大一部分时,集中库存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办法。对价值与重量比值高并且具有高度需求不确定性的货物集中库存也是有效的。 (2)运输成本与客户响应 供应链中运输成本与供应链提供的客户响应程度密切相关。如果企业的响应程度高、当天从客户接收到的订单当天完成,由于运量小、车辆利用率低,将导致很高的运输成本。反过来,如果降低响应程度,在发货前经过一段时间集中订单,将会因运量增大带来的规模经营而使运输成本降低,但集中订单因为耽搁了及时发货使客户响应程度降低。 供应链运输的不确定性 在供应链中运输是一个由多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它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影响运输活动自身的正常进行,而且降低供应链绩效,甚至可能使供应链停止运作。如何避免运输不确定性带来的副作用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只要有预见性和周密的规划,供应链中出现的运输问题大多可以成功解决。以下策略可以参考。 1、制定备选规划和具体和可选方案,使其成为偶然突发事件的基础,一旦运输出现问题,立即启动备选方案。 2、注意收集、更新有关数据,如燃料价格、承运商的经营状况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提高对运输问题的预见性。 3、选择承运商时,应进行全面严格的考核分析,不能仅仅基于价格进行选择。 总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供应链运作的基础依然是运输这个往往不被人重视的环节。当它正常运作时没有多少人会考虑到它,然而运输中一个极小的问题可能会让整个供应链崩溃,同时运输也是供应链物流成本中比重最大的部分,所以,在供应链管理中应当高度重视运输问题。 参考文献 ↑ 田俊峰、杨梅.认识供应链管理中的运输问题,《综合运输》2003年07期
什么是自行营业促销 自行营业促销是指企业自己开设经销店,批发及零售本企业产品的一种营业推广促销形式。 企业在利用商业渠道销售产品之外,在经营力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开设自己的经销店,营业销售本企业的产品,这样便于产需直接见面,面对面向顾客销售产品,能够及时听到顾客对本企业产品的反映,搜集掌握第一手市场信息资料,为改善经营管理和制订销售策略提供准确的依据,同时,又能直接进行产品销售,提高销售收入。 自行营业促销的形式 企业自行营业促销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设产品经销商店。这是企业普遍采取的一种形式。一般是在企业所在地开设自营商店,也有的企业同时在顾客集中的市场区域,如大中城市开设自营商店,从事本企业产品的零售业务。企业自设产品经销商店,一般着重于产品的促销,其经营规模不大,销售额不高,只能作为企业产品销售的一种补充,而不能作为产品销售的主渠道加以依靠。 2、创办产品经销公司。这是指企业设立自己的产品经销公司,专门负责本企业产品的全部销售业务。这种经销公司不仅负责组织利用商业渠道经销本企业的产品,而且负责向中间商批发产品和向顾客零售产品。同时,这种经销公司一般是对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具有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其任务既包括产品的各种促销工作,又包括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全部销售工作。因此,经营规模较大,需要拥有较强的经营力量,一般只适用于产品销售任务艰巨的大中型企业。 3、组建联合经销公司。这是由企业与其他有关商业企业实行联合经营,以促进本企业产品销售的一种形式。企业与商业企业组建联合经营公司,共同携手销售本企业产品,一方面有助于企业直接深入市场,随时掌握市场的需求动态,及时改进生产经营策略,确保产品适销对路;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批发环节和流通费用,缩短产品流转时间,加快产品的市场销售速度;再一方面有助于扩大产品销售,增加产品销售量。因此,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自营促销方式。 企业在采取组建联合经销公司的方式时,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组建联合经销公司应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第二,要从最有利于本企业产品的市场销售出发,选择好联合经销的伙伴;第三,要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联合经营协议,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四,要严格按照联合经营协议,共同加强对联营公司的管理,确保创造最佳的销售成果。
什么是MSCM 移动供应链管理(MSCM)作为移动商务的一种,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围绕供应、需要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关键信息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让更多企业加入供应链系统。 MSCM的结构 MSCM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为用户层,包括直接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和使用供应链管理平台的企业; 第二层为网路层,包括移动终端、移动通信服务商、电信网络、集成运营商和Internet网络; 第三层是系统平台层,包括供应链管理平台和MSCM平台,它们共同实现移动供应链的具体功能,管理着整个移动供应链系统(详见下图1所示)。 移动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供应链管理是移动商务的一种,是移动商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扩展 因此,移动供应链管理必须满足移动的本质,即 3A(Anyone,Anywhere,Anytime)化一能够对商务信息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利用,从而随时随地的进行一个人认为必要的供应链管理活动。3A化的实现意味着供应链管理活动将超越许多既有的限制而向超空间(Hyper—Space)、实时间(Real—Time)的方向发展。 2、移动供应链管理不是取代供应链管理平台,而是供应链管理平台某些功能的实现方式,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平台是移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基础,没有供应链管理平台,移动供应链管理就无从附着。移动供应链管理实际上是供应链管理平台上某些具体功能在移动商务领域的延伸。 3、移动供应链管理要有针对性,但不需要达到全面性 在功能上,移动供应链管理不需要复制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全部管理功能,但必须突出某些针对性的功能; 在信息处理上,移动供应链管理要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地收发、存储、处理供应链上某些环节的关键信息; 在信息共享上,移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是能够实现跨企业的信息交互。 4、移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和价值,体现在帮助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 渠道是供应链的核心,渠道能力决定供应链的成败。移动供应链的作用是要帮助实现渠道能力的优化,提升整个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MSCM的运行方式 移动供应链系统实现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移动数据(采集)传输服务、移动定位服务、短信调度服务、信息发布服务、语音通话服务、信息发布服务等6个方面。移动数据(采集)传输服务就是利用通信业专用通信终端、增值服务平台和客户端软件,为企业生产和管理提供相关信息的采集、生产管理信息的下达和查询等功能。移动定位服务主要通过联通GPSone、移动LBS或GPS移动定位功能,为客户提供基于专用或通用通信终端的位置服务。短信调度服务可以通过客户主动定位服务获取车辆或人员等资源信息,将业务调度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到指定的通信终端,实现与终端的信息交互。信息发布服务以短信或数据传输方式主动向通信终端发布信息。语音通话服务利用专用通信终端支持为客户提供语音通话服务。信息发布服务则利用PDA等智能终端提供交互性的信息查询服务,并可与客户的ERP结合推广实施。 在MSCM系统中,其用户在移动终端提交信息,经由移动通信服务商传输给集成运营商,再由集成运营商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好的信息通过Internet发布到移动供应链管理平台上。供应链节点企业需要将发布的信息提交到平台,再由平台传输到Internet上,集成运营商接收到信息后,进行存储、转化和分离,最后再把分离的信息发送到特定的移动终端上,从而实现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信息互动。 MSCM的优势分析 从MSCM的定义、架构以及实现的功能可以看出,MSCM具有“移动”性、实时性、聚合性、便利性以及经济性等特点。MSCM 的移动性在于它非常适宜于对供应链上不断运动变化着的信息资源进行随时随地的捕捉和管理;MSCM的实时性使得整个链条企业信息的发出和接收过程几乎没有信息延迟;MSCM的聚合性有利于对供应链上分散的“供、销、存”等关键信息进行整合。MSCM的优势正是基于其本身系统的移动性、实时性和聚合性,使得供应链上的信息与信息连接无缝化、实时化、透明化、跳跃化、网络化,从而提高了员工生产力、改善了库存管理状况、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并且能够在供应链异常情况下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预警和智能信息。 1.信息连接无缝化 在供应链加盟企业中,若采用MSCM系统可以将原有供应链管理信息扩展到桌面与有线网络范围之外,使决策人无论是在途中、在仓库中还是其它位置都可获取信息以及采取行动。移动供应链中的无线设备还可用于传输数据,包括收货确认、运出的销售订单、发运通知以及交货点接收确认。如果将MSCM系统与其他多种设备连接在一起,便可创建一个从条形码到无线设备再到企业系统的无缝信息流。这样生产企业就会快捷地与其需求商进行信息交互,缩短需求商与生产企业的距离,并可以随时对需求商上传的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与预测,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提供销售策略调整的决策。需求商也可以及时获得生产企业的相关产品、业务信息,以快速方便的移动通信方式,解决订单流传等以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或由于电话等沟通方式的随意性带来的业务操作和管理协调问题。 2.信息传递实时化 一旦建立起MSCM 系统,就会为客户提供实时信息交互活动。如提供服务信息的实时查询、浏览、在线货物的跟踪、联机实现配送路线的规划、物流资源调度、货物检查、各级仓库、销售渠道、销售终端、VIP、售后服务等传统计算机系统难以涉及的细节。移动供应链应用系统用户还可通过手持射频(RF)设备、PDA和安装射频扫描设备的叉车,执行实时的仓库、运输以及装卸事务处理,在操作地点进行现场事务处理,从而增进现场事务处理效果,改进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机动性和便利性。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时效性、透明度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效果,而且可以提高双方交易的反应速度,使客户真正体会到增值服务所带来的超值感受。同时,这种“执行系统”能消除误差根源,减少延迟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整个业务过程的复杂性。 3.信息传输跳跃化 通过移动供应链管理系统,信息以跳跃的传递模式打破了传统供应链上的信息逐级传递模式。这种跳跃化的信息传递模式能够对供应链上的分散信息进行整合,极大地降低了供应链上信息的使用限制,提高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效率,增加了信息共享的机会,减少了信息使用的成本,并以此提升供应链上企业与客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调能力,让供应链流程更加精确、更加流畅。 MSCM的应用及实现 MSCM系统主要应用在供应链节点企业涉及到的采购、生产、销售方面的调度、指挥、库存控制、运输车辆在途信息实时监测、产品数据的管理、统计、检索等内容。例如,移动供应链系统可以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移动终端及客户端实现短信进行相关人员调度;利用专用车载分体终端接收条形码采集数据并实时传输;短信通知或短信查询。其中,平台提供功能包括:与数据终端通信,完成数据的传输和信息处理;车辆定位和短信(语音)调度管理,包括地址薄管理和反馈信息管理;短信通知,提供专用短信查询号码,完成短信查询功能。终端提供功能包括:接收数据并实时上传;定位功能;接收并显示调度短信及简单回复,接收并播放语音短信及简单回复。客户端提供功能包括:车辆定位及短信(语音)调度管理界面;揽收数据的管理、统计、检索等功能等。 为在不同行业实现移动供应链管理,需要选择合适的移动终端。现在较为流行的移动商务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PDA、宽带无线上网功能的笔记本电脑等等。就目前多数企业的条件而言,能够实现移动供应链管理要求的移动终端需要同时满足交互性、普及性、易操作性、功能适宜性以及经济性等五个条件。交互性要求移动终端不仅要能够接收信息,而且还能发出信息;普及性要求终端应该是多数企业广泛采用的,以扩大用户群,实现更为广泛的信息交互和信息增值;易操作要求近似“傻瓜型”的操作方式;功能适宜性最基本要求能够实现和公用移动通信网络的互连;经济性要求该终端价格低廉。因此,综合考虑,手机是较适宜于各个行业采用的移动供应链管理移动终端。
什么是国际区域市场 国际区域市场,又称为多国集团市场,是由若干个国家或地区,出于一定的目的,通过协议的形式,结成一定紧密程度的,以一定形式存在的国际区域经济联合体而形成的国际市场。 国际区域市场于二战结束以后日益流行,早先以欧洲经济共同体为代表,以后一系列国际区域市场先后产生。国际区域市场的产生和流行,大大改变了整个世界市场的格局,世界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化两大趋势并存,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 国际市场区域化的原因 国际市场的区域化的根本原因,是国际经济发展要求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保护主义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运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随之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联系范围日益广泛,与此相适应,需要有一个相应扩大的国际市场。从理论上说,一个统一的全球市场,即世界市场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各个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均倾向于让别的国家或地区向自己开放市场,而自己的市场则尽可能给予封闭。问题在于国际经济交往总是双向的,这种一厢情愿的事情在当今世界很难实现。这一对矛盾运动的结果,是某些具有共同利益或共同语言的国家或地区,通过谈判,结成一定程度的联合体,互相之间相应开放市场,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协作。由于国际区域市场比国别市场在规模上要大得多,且在区域市场内部实行一定程度的市场开放,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市场扩大的需要,同时,又由于国际区域市场的开放市场和优惠条件仅限在区域内部,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保护自身利益的目的。 国际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经济因素 一般而言,国际区域市场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上总有一定的互补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结成联合体,总是想在经济上有所获益。只有在经济上具有互补性,才会在经济交往中相互得益,而经济规模则是经济发展和交换扩大的前提条件。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既有较大的经济互补性,又使市场规模大大扩大。 (2)政治因素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些国家结成经济联合体,与政治总是有着种种关系。显然,敌对国家或地区之间是难于结成经济联盟的,经济集团的建立本身说明成员国之间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有些多国集团的成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欧洲共同市场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其带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3)地理因素 从已经成立的国际区域市场看,均在地理上相邻或相近,具有一定的地缘关系。这是因为,经济联系,市场交往,无非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的沟通与交换,地理上相邻或相近,往往有利于沟通的实现,体现效率优势和成本优势。 (4)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上的联系和亲和是经济联系的润滑剂和纽带。一般而言,结成联合体的国家或地区,往往具有某种相近的文化背景,或者是在文化上比较容易融合和交流。 国际区域市场的模式 1、地区性合作集团 地区性合作集团,也称为区域合作开发组织,是由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协商同意联合参加某些对经济发展有益的基础工业项目,开展某些经济合作,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地区性合作集团是一种联合程度较低的多国合作组织,并没有消除或降低关税,仅属于由参加国的政府共同提供资金,购买一定量的商品,推动新的联合企业的发展。 2、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s),是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的区域贸易组织或多国集团。集团各成员国之间消除贸易限制,商品和劳务可以自由流动,但成员国国内的经济政策和同第三国的关税独立。显然,自由贸易区比地区性联合集团在市场开放和联合程度上均有较大提高。 3、完全海关联盟 完全海关联盟(CustomsUnions),是多边贸易组织或称为多国集团的一种形式,除了商品、劳务可以自由流动外,成员国设置共同的对外关税。完全海关联盟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协作,即共同协调对第三国的关税。 4、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Markets),是多边贸易组织或称为多国集团的一种形式,成员国中的商品、劳务和各种资源自由流动,并协调相互之间的国际国内经济政策,汇率相对稳定。共同市场是一种联合程度较高的多国集团,在共同市场内,各国通常有着协调的税收政策、社会福利体系,劳动力和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此外,尽管成员国仍有自己的货币,但汇率通常是固定的,或只允许有小幅度的浮动。所以,共同市场的真正建成,意味着一个相对统一的经济体的形成。 5、货币联盟 货币联盟(MonetaryUnions),是多边贸易组织或称为多国集团的一种形式,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成员国之间进一步统一货币。显然,一旦货币联盟建成,即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经济联合体,它同一个统一的国家的差别仅在于政治的结盟。
什么是宣传报道促销法 宣传报道促销法是指企业在开展公共关系活动中,通过大众新闻媒介向社会各界宣传介绍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动态和获得的各项成果,以求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形象,从而促进产品销售的一种形式。 宣传报道促销法的内容 企业运用宣传报道促销法,内容主要包括: 1、企业发展的各种动态信息。 2、生产经营管理取得的最新成就。 3、产品质量创出的最新水平。 4、科研和技术进步的最新发展。 5、新产品开发的最新动态。 6、企业销售服务的最佳事迹。 7、企业荣获各种最新荣誉。 8、知名人士来企业参观访问的最新消息。 9、企业其他有关的新闻。 宣传报道促销法的原则 企业在通过公共关系进行宣传报道当中,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 1、宣传报道应实事求是,事实准确,不得运用虚假报道愚弄公众;否则,会直接损害企业的形象。 2、宣传报道应侧重于宣扬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及成就,不得搞成商业性质的广告宣传和产品促销,否则,会引起公众的逆反心理。 3、利用宣传报道促进产品销售,应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广泛的影响效应,不得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否则,会弄巧成拙,达下到公共关系所追求的预期目标。 4、宣传报道仅仅是公共关系促销的一种形式,应注重与其他形式和其他促销策略组合在一起,以便发挥出更大的效能。 宣传报道促销法的途径 企业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谋求大众新闻媒介对本企业的宣传报道,主要途径包括: 1、加强与新闻界的密切联系,争取新闻界的理解和支持,使新闻界把本企业作为一个宣传报道的重点单位。 2、密切与新闻界的信息联系,积极组织企业的新闻工作人员撰写稿件,投递给新闻单位播发。 3、由企业自行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新闻记者莅会,发布有关本企业的新闻,并组织协调记者予以宣传报道。 4、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新闻界人士到本企业参观访问和采访报道。 5、企业自己创办报刊,在社会上发行或赠送社会公众阅读,以达到宣传报道本企业的目的。 相关条目 社会交往促销法 公益赞助促销法
什么是抽奖式有奖销售 抽奖式有奖销售是指以抽签、摇号等带有偶然性的方法决定购买者是否中奖的有奖销售方式。作为一种促销手段,抽奖式有奖销售可以提高提高相关商品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商品流通,并给经营者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抽奖式有奖销售运用适当,可以起到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运用不当,则会造成对竞争秩序的破坏,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抽奖式有奖销售与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1] 抽奖式有奖销售具有"偶然性"的特征,即采用抽奖、摇号等方法,而能否中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般不能由任何当事人直接左右,这与彩票具有一定的共性。而要辨别真正的抽奖式有奖销售和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的行为,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把握两者的本质区别。 首先,两者的目的不同。 抽奖式有奖销售的直接目的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其商品或者服务,取得竞争优势;而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直接通过此种手段获利。不可否认,经营者借助有奖销售形式发行非法彩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吸引消费者、增强自身商品或服务竞争力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其主要目的。 其次,两者的方式不同。 在抽奖式有奖销售中,经营者对于达到一定条件(如消费达一定金额、购买某些指定商品或者服务等)的消费者均免费给予一定的参与抽奖的机会,换言之,获得参与抽奖的机会附随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是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或者服务而支付一定价款所换取的对价之一。而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的,经营者可以给予所有消费者一定的参与抽奖的机会,也可以仅给予达到一定条件的消费者,但是,关键在于,无论采取哪种形式,获得参与抽奖的机会都不具有任何附随性,消费者都必须再次向经营者支付一定的对价才能最终获得抽奖乃至中奖的机会。这是从直观上甄别抽奖式有奖销售和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最为有效的方法。 再次,两者的结果不同。 无论是哪种方式,经过抽奖,必有一部分消费者获奖。但是对于抽奖式有奖销售而言,所有奖金奖品均由经营者从其经营成本中支付,而且经营者并不会因为消费者参与抽奖本身而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经营者经济利益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通过有奖销售形成对其他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刺激消费者购买欲,由此获得自身经济利益的增长。特别是,由于消费者只需向经营者支付商品或者服务的对价,因而无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服务后是否选择参与抽奖,均并不对从消费者处转移至经营者处的金钱利益之多寡产生影响。而对于借有奖销售发行非法彩票的行为而言,所有奖金奖品原则上均来自于由所有参与抽奖的当事人为获得中奖机会而额外支付的费用,同时经营者一般可以因消费者参与抽奖而从其额外支付的费用中直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依靠刺激消费获得经营上的利润增加。当事人需为参与抽奖而额外支付费用,所以其是否参与抽奖将直接影响从当事人处转移至抽奖活动举办人处的金钱利益之多寡。 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有关规定[2] 鉴于抽奖式有奖销售对于市场竞争秩序的双重影响,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没有一概否定抽奖式有奖销售,而是有条件地加以限制,即限定了抽奖式有奖销售的最高限额。《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规定,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有奖销售最高限额的规定,经历过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 《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先是一概禁止抽奖式有奖销售,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抽奖式有奖销售”。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过程中,这一规定发生了变化。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解释,“草案第十三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从事抽奖式有奖销售’”有的企业和部门认为,应当禁止抽奖式的有奖销售。多数企业和部门认为,有奖销售也是一种促销手段,不能完全禁止。但应当作出限制。建议将这条修改为:‘经营者不得从事下列有奖销售:(一)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二)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三)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单项奖的金额不超过1万元。’(修改稿第十三条)。“再后来,有奖销售的最高限额由1万元变更为5000元。据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薛驹《关于修改经济合同法(草案)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草案)的报告》,”关于有奖销售,有的委员认为草案修改稿第十三条规定的最高单项奖的数额过高。建议最高单项奖的金额‘1万元’修改为‘5千元’。(新修改稿第十三条)。“ 有奖销售最高奖5千元的限额由此而来。 参考文献 ↑ 吕艳滨.有奖销售、有奖竞猜与非法彩票的界限 ↑ 立民.抽奖式有奖销售最高限额应当提高 相关条目 有奖销售 附赠式有奖销售